第一篇: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要追溯到论说文体的发展,狭义的论说类文体,是指以阐释、议论、辩驳为主的说理文章。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说》将议论文体统称为论说文。论说文又可分为“论”与“说”。刘勰认为,“论”体的渊源是先秦诸子的学术论文。刘勰认为,说体文是用言辞说服某人,使其心悦诚服。刘勰将“说”的源头追溯到上古三代大臣向君王进谏论说之辞,并将战国游士的雄辩之辞都纳入“说”体。他认为秦代李斯的《谏逐客书》、西汉邹阳的《上吴王书》等是说体文的代表作。唐宋时期的论体文,如柳宗元的《封建论》,宋代苏洵的《管仲论》、苏轼的《荀卿论》、苏辙的《三国论》等都是论体文中的精品;清代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和吴曾祺的《文体刍言》。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也揭开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74年1月5日主持创办了《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他在主持《循环日报》笔政和从事报刊政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首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其特点为
1、及时论述时政
2、争论内容广泛
3、系统的中心思想。他的政论文体立论鲜明,内容充实,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富有感情和说服力,既继承了古代杰出政论家的优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当时文坛和以后维新派政论有很大影响。
政论体的进一步发展是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报刊理论,1896年8月9日,梁启超主持主编了《时务报》,并撰写论说。刊登的主要论说文章有《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他改革和发展了王韬的报刊政论文体,突破了文言文写作,开创了通俗新颖自由的报刊政论新文体“时务文体”特点为:文体解放,文体自由,结构清晰,情感充沛。所谓“时务文体”实质上是论述现实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早期比较有影响力的无产阶级政论家,白话文的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了《新青年》,后来创办《每周评论》,评述时事,发表政论。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名记者兼报刊评论家邵飘萍,在主持《京报》期间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的美名,不畏强暴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在华敛之的主持下形成“敢言”的风格。指责权贵,讥评地方,毛泽东曾在长沙《大公报》上刊登社论《对于赵女士自杀的批评》等,抗日战争时期的《解放日报》胡乔木显示了他写政论的功底,发表多篇社论文章。
以五四远动为分期比较前后报刊评论的变化:
1、报刊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不断加强运用报刊评论的形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绍十月革命、传播马克
思主义;
2、报刊评论的体裁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各类评论形式,杂文、述评等逐渐成为常用的报刊评论文体;
3、报刊评论出现通俗化趋势,报刊评论开始使用白话文在语言和表述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主要以广播和电视类的新闻评论节目为主,分两大类型主评型和评述结合型,主评型的代表节目有凤凰卫视的对话式新闻评论《《时事开讲》,我国第一档“个人化的新闻评论节目”、该节目采用了两人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评论员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家常式新闻评论《锵锵三人行》,主持人和嘉宾都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主持人身兼发问和回答双重身份,主持人为此类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沙龙式新闻评论《实话实说》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观点交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部分节目。沙龙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嘉宾是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主体。述评结合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代表性的节目为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调查式新闻评论节目和以《新闻会客厅》为代表的新闻当事人访谈式新闻评论节目。另外还有一些具备鲜明的主持人点评风格的述后点评型分为三大类:(1)资讯组合类,以《世界周刊》为典型代表,在这类节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锐的点评外,节目新闻信息的特别组合为主持人的点评起到了铺垫作用;(2)民生新闻类,以《南京零距离》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过“说新闻”,一语点醒梦中人;(3)读报类,以《第一时间·马斌读报》、为代表,主持人通过解
读后的总结来树立节目的舆论导向。还有新兴的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范围更广,话题更多,言论更加自由。
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编写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书中论述了从中国报刊评论的发端与兴起到我国新时期新闻评论的革新与趋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曾建雄写的著作《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从古代报纸论起,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中国新闻评论史实及重要的新闻评论作品进行评价,见解独到,富于启发性,有显著的“论”的价值。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的规律,先是报刊评论的发展与丰富,评论题材的扩展,评论体裁的丰富,评论比重的增加,公众参与程度的提高,评论时效性的提高,形成了评论独特类型,评论手段的创新,评论影响的扩大,网络言论的出现。每一次创新和进步都对传统的新闻评论进行了抨击,功能上的延伸和内容上的补充。
目前存在问题有选题不精,往往大而化小,小事扩大,针对性不强,有撒大网抓小鱼的意思,节目创新能力有限,各个卫视新闻评论节目间模仿抄袭严重。想解决这一现状各卫视应该把握时机,瞄准目标,抓好选题,对于题材选择上应该纵深比较,避免自己步人后尘、嚼别人嚼过的剩馍,才能判断出这个是否有新意,从而决定是否该写。刻意求新,要费尽心思寻找新角度,改变观察问题的出发点,用心思想想老问题,这样会全然不同。
第二篇:新闻评论类节目发展历程
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谈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演变、发展与未来走向
涂光晋
在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即将走过50年的历程,中国电视已经走过4O年历程的今天,“电视评论性节目”(或“电视评论类节目”)已成为一个新的专用名词。它的存在,它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的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用,都表明了一个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从新闻学术界到新闻实务界都普遍认可的事实—中国电视已经有了自己的评论性节目;长于表现的电视在纪录与展现事实性信息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收集与传播意见性的信息;电视评论类节目在遵循新闻评论基本规律、体现新闻评论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已逐渐成长为一个包括多种节目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样式在内的“大家族”,这一“家族”的出现不仅丰富和扩展了评论的体裁与形式,而且滋养和生长出新的评论理念与评论手法,实现了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性跨越。
从“蹒跚学步”到走向成熟
——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发展轨迹
1958年诞生的中国电视在第一个20年里,新闻评论还没有学会“自己走路”,除在新闻节目中口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发表的重要评论外,尚未出现过电视台自己的新闻评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事业进人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尚未真正起步的电视评论与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报刊评论、有30余年历史的广播评论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1980年至今,又一个20年过去了,这20年里,电视评论大致经历了尝试期、探索期与发展期三个阶段。
(一)尝试期(1980年至1958年)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在此前仅7个月,《人民日报》最有代表性的群言式的小言论栏目《今日谈》开办),它不仅标志着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固定的评论性栏目的问世,也标志着一种不同于报刊与广播评论的、新型的、独特的电视评论样式—电视述评的出现。它融音响、画面、文字于一体,融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于一体,融各方人士参与议论与记者点评于一体,融纪实性与思辨性于一体。虽然当时的节目形态、手法与质量还很不稳定和完善,但它的出现说明,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虽然起步很晚,但一旦自己抬脚走路,就开始尝试着走一条自己的路。
尝试期的中国电视评论并不拒绝对由报刊、广播沿袭而来的评论样式的移植与借用,如在新闻节目口播的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话和编后话等。在这一阶段,一种类似于报纸上专栏小言论的群言式口播评论形式也相继出现在一些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如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的开办了一年左右时间的《观众论坛》。虽然后来因这种节目形式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电视特征而停办,但仍然不失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积极的尝试。
(二)探索期(1988年至1994年)
1988年11包括确定固定的节目周期与播出时间,设立固定的节目主持人,栏目的风格与包装也相对固定,以培养较为固定的收视群体。此外,这一阶段的电视评论性节目还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评论类栏目的相继出现和评论性节目表现手法的不断丰富。这一时期先后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栏目有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安徽电视台的《社会之窗》、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经济?社会》、《BTV夜话》等等。各栏目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断创新,其中,《18分钟经济?社会》较为注重纪实风格与思辨色彩的融合以及隐性采访手法的运用,《BTV夜话》比较注意演播室访谈或座谈方式的引人,《观察思考》栏目中开始采用调查性深度报道的形式,并开始运用系列评论与连续评论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持续追踪与深度评析„„对电视评论性节目如何更好地体现其媒介特征,发挥其传播优势,各栏目都在进行大胆的探索。
二是评论类节目的选题范围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展。事件性选题、社会性选题和常规性选题在这一阶段都相继进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视野。新闻策划的意识开始介人评论的选题。选题所涉及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一些禁区被逐步突破。
三是评论类节目个性化特征的日益显露。随着不同电视媒体评论类栏目的增多和同一媒体不同评论类栏目的竞争,电视评论性节目的个性化特征日益受到重视。中央电视台经济部1993年5月开始的《一丹话题》,不仅是我国大陆各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而且其主持人敬一丹以及此前已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徽电视台记者汪清等人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采编播合一、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的、固定的电视评论类节目主持人。
(三)发展期(1994年至今)
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开播,被很多人视为为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大发展的开端。它以比以往此类节目更强烈的时效性、更生动的纪实手法、更多样的评析方式、更自觉的喉舌(包括政府和群众的喉舌)意识、更大的舆论监督力度,同时,又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特殊位置,以每天一期的高频率,以关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视野,使电视评论类节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应。此后,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成立自己的新闻评论部,改版或开设《焦点访谈》式的电视评论栏目。这一阶段电视评论性节目的主要特点包括:
一是评论性节目功能的广度与深度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朱熔基总理在视察《焦点访谈》时的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中的前三条,即是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中的一部分,此外,新闻评论所具有的解释、表态、深化、引导与协调等功能,在电视评论性节目中也正在得到较大程度的体现。特别是这类节目中前馈与反馈方式的引人,如《焦点访谈》中的《焦点回声》,北京电视台《点点工作室》中的《声音》等,也使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功能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
二是评论类节目的形态与样式更为丰富,配置更为合理。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为例,除电视述评性栏目《焦点访谈》外,还先后开设了主持人评论栏目《面对面》、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和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这几个栏目代表了电视所特有的四种评论类节目形态。对同一选题,也运用不同的评论样式进行系统配置。如同是围绕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焦点访谈》推出了系列述评,《新闻调查》进行了解释性报道,《面对面》自北约轰炸南联盟开始,连续播出了50多期题为《关注科索沃》的主持人评论,各种评论样式在评析范围、切人角度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互为补充,更好地形成评论合力,以增强传播效果。
三是评论类节目竞争的日趋激烈。评论是媒介的旗帜和灵魂。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生存环境的复杂、人际交往的减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介竞争的激烈等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不同大众传播媒介间的竞争以及同类媒体间的竞争,必然直接体现在最能代表媒介水平的新闻节目尤其是新闻评论性节目上。随着电视媒介内部竞争的加剧,除新闻评论部开设评论类节目以外,新闻部、专题部、社教部、经济部、国际部、体育部等也纷纷开设自己的评论类节目。来自内外各方面的竞争使此阶段的电视评论类节目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的压力,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
从“先天不足”到扬长避短
——电视评论类节目对新闻评论传播方式的冲击与探索
新闻评论是一种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关心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提供解释,表明看法,直接反映媒介或作者的立场及态度,以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的体裁或节目形态的总称。
电视评论类节目具有报纸评论与广播评论的共同特征,同样具有新闻性、政治性(或思想性)、群众性与论理性,同样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的目的或手段。但由于电视具有传播迅速、声形兼备、形象直观、转瞬即逝等特性,对于以抽象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评论而言,电视评论类节目具有先天的劣势。但是经过近20年来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艰苦探索,电视评论类节目开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使其在节目形态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节目体系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兴起与发展,不仅扩展了新闻评论的外延,对新闻评论的内在特质与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冲击与影响。具体表现在:
(一)由媒介“代民立言”到公众开口说话—新闻评论群众性特征外延与内涵的扩展
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其精英人士一直以“为民请命”、“代民立言”为追求。中国古代的议论文、论说文之所以源远流长,代有名篇,应该说与中国知识分子的这种思想文化传承直接有关。近现代新闻史上著名的政论家,如王韬、梁启超、严复、章太炎,以及后来的陈独秀、李大钊、张季莺、鲁迅、邹韬奋、毛泽东等等,其评论作品虽特色与风格各异,但在代表舆论、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上是有其一致之处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特别是报纸评论)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默察国民多数对于各重要事之舆论,取其正当者,著论立说,代为发表之。言其所欲言而又不善言者,言其所欲言而不敢言者,斯无愧矣。”(徐宝瑛:《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而这类新闻评论,往往是具有相当文字水平与文化素养人士的“专用”文体,阅读它的人,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识读与理解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的群言性专栏小言论蓬勃兴起,使新闻评论群众性的特征得到第一次拓展,即从写作(或制作)方面所体现的群众性(包括选题上关注群众所关注的事件或问题,论述上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上通俗浅显,文风上平易朴实等等),拓展为作者范围与读者范围上广泛的群众性(包括刊登尽可能多的群众来论,拥有广泛的读者群等等)。广播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评论的兴起,为评论群众性特征注人了新的内涵。首先,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评论类节目意见性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范围,即使不具备文字识读能力的人,也可以面对摄像机和话筒直接开口谈话,或收看、收听节目。广大受众通过热线电话、有奖征集等方式直接参与评论选题过程,也可以报名参与演播室谈话或接受电视记者的采访。媒介在满足公众知晓权的同时满足了公众的话语权,使评论性节目真正成为“群众喉舌”。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众话语权最终实现的前提之一,是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与提高。事实上,电视评论性节目将群众手中间接的话语权转化为直接的话语权,对政府和社会实行有效的舆论监督,这又会反过来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促进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其次,电视评论类节目丰富了评论群众性的表现方式,变零散的“群言”,为集纳式群言;变被动地等待群众来论,为主动地采集来自群众的意见性信息;变媒介“代民立言”为媒介“借口说话”„„通过对直接出自群众之口的意见性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传播,辅之以主持人或记者的评点,体现媒介的立场和态度。
(二)由转述描述到展现再论—新闻评论各类信息采集与表达方式的变化
新闻评论所包含的信息主要有三类:一是事实性信息,常作为引发或佐证论点的证据;二为意见性信息,常作为论点的组成部分或中心论点分论点;三为情感信息,常作为事实性信息与意见性信息的粘合剂或发酵素。在以文字符号传播的报纸评论中,对事实性信息往往用叙述的方式表达,对意见性信息往往用转述的方式表达,对于情感信息往往用描述的方式表达。读者通过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的解读与思维转换来感知事实、观点与情感。但电视评论性节目将这一切变得真实直观了,它必须经历一个展现或再现事实发展、意见传达、感情经历的过程,即必须有事实过程的展现或再现(可通过当事者或旁观者的转述),意见性信息发出者的议论,以及采访对象情感变化的展示等等。而这一过程的展现与再现,是电视评论类节目难点所在,也是其魅力所在。电视述评、深度报道与电视谈话(包括Talk Show)虽节目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对于这一过程的处理原则是相通的。为了使这一过程得以还原,电视工作者必须经历两个过程:在选题确定之后,第一个过程主要用于收集事实性信息,采集意见性信息,捕捉情感信息。通过这个过程,理清思路,确定论据,形成论点。在第二个过程中,将经过选择的三类信息按第一个过程的前后顺序进行还原,让观众在收看电视评论时经历由事人理、情理交融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的逻辑顺序:一是遵循事物发展内在的逻辑顺序(原因→过程→结果;背景→经过→前景);二是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上的逻辑顺序(现象→本质;个别→一般;肤浅→深入);三是遵循人的感情变化的逻辑顺序(酝酿→积蓄→生成→爆发;起伏波澜间的自然过渡与转换)。电视评论类节目形成过程在逻辑顺序上与报纸评论是相同的,主要的区别在于这一逻辑过程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付出比报纸同行们更多的气力和心智才能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这份辛劳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电视评论类节目往往比同一选题的报纸评论更具可信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由个性化评论到人格化评论—传播者自身角色的转换
个性化评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评论发展的共同趋势。随着报纸上署名评论员文章的兴起,个人耕耘或个人署名评论专栏的开辟,如《经济日报》的《尚德专栏》、《冯并专栏》,《中国青年报》的《小川快语》、《方向专评》、《熙东评论》等,自90年代以来这类专栏层出不穷,作者以其某一方面的专长(或专门知识)、独特的视角和与众不同的文风张扬自己的个性和评论专栏的个性。这种个性化评论体现在电视评论中,除以上特点外,还多了一些人格化色彩。随着电视评论类节目主持人地位与作用的日益显著,往日只是以抽象的媒介形式或“只见其文不见其人”抽象的个体形式存在的评论,借助于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性格、有语言有表情的实实在在的“人”发出,使电视评论类节目在个性化之余又增添了一种人格化魅力。在主持人(评论员)评论及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常常把个人的经历与感受带进节目之中,他(她)也随之成为具有某种人文色彩、体现出某种人文情怀的具象的个体与实体。媒介的意向借他们之口得以表达,在传播过程中又融人了他们个人的理解与发挥。这种媒介人、社会人与自然人之间的角色转换与重合,加之个性化与人格化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拉近了媒介与受众心理上和感情上的距离,使电视评论类节目更具亲和力和易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为媒介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也为主持人留下更多的张扬个性的空间。
(四)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交流—新闻评论传播方式的延伸
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单向传播为主,但电视评论中一些节目样式,把人际传播引人其中,将人际传播的双向交流特征引人大众传播过程,使现场观众直接参与这种双向互动式传播,使电视机前的受众置于一种拟态的双向交流氛围之中。在电视评论的各种节目样式中,Talk Sha协是最能体现这种现场交流感的节目形态。《实话实说》栏目近几年来之所以成为中央电视台最受观众欢迎的栏目之一,除话题的贴近性,角度的平视,主持人机智幽默与平民化个人风格之外,把人类传播初始状态与日常状态下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搬上电视屏幕,让电视“与人类发达的语言系统接近或接轨”(《实话实说》制片人时间语),应是其成功的要诀之一。这种变单向传播为双向沟通的传播方式,使新闻评论这一素以单向传播为惟一手段的体裁或节目样式得以翻新,使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克服。当然,目前我国的Talk Shaw节目尚处于初始阶段。考察国外较为优秀的同类节目,它们往往借助于新的媒体和新的传播技术,通过电话或E~1等方式与演播室中的主持人及嘉宾进行交流,如CNN《拉里?金现场访谈》,BBC《世界论坛》等节目。在主持人与新闻人物或嘉宾的现场对话中,时常插播世界各地打来的热线电话和发来的电子信函,身处外地以至异国他乡的观众可以直接向主持人及嘉宾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有关看法。类似做法在目前我国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中已开始进行尝试,这在传统的报纸评论中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方式,使受众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地获取和传播信息,有力地促进了传者与受者间的良性互动,也使电视谈话类节目的传播空间得以无限延展。
电视评论类节目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走向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我认为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电视评论功能的单一。《焦点访谈》的出现,使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现,但它毕竟只是新闻评论功能的一种,假如《焦点访谈》的绝大部分节目,或全国电视评论的绝大部分栏目都以“揭丑”、“曝光”为自己主要的选题范围,势必带来选题的单一化与节目的单调感,使受众将这种类型节目单纯视为宣泄与出气的窗口,以致影响了电视评论其他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应明确媒介就是媒介,评论就是评论,记者就是记者,不能角色错位,也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或法律。
二是电视评论风格手法的雷同。在我国,“一窝蜂”的现象由来已久,在电视新闻传播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例如看《焦点访谈》火爆,就一拥而上;看《实话实说》走红,就一哄而起„„只是《焦点访谈》占中央电视台的“天时地利人和”,各地方台很难“照方抓药”;崔永元只有一位,一些主持人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刻意模仿只能“东施效颦”。只有依照特定地区、特定媒介、特定受众、特定栏目、特定报道与评析范围,确定特定的节目表现方式和风格,才能保持自己栏目的个性与生命力,才能迎来电视评论“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
三是高水平电视新闻评论人才的匮乏。由于电视的年轻,电视的高速发展与电视自身的传播优势与垄断地位,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矛盾:一方面是电视机构与电视从业者队伍的急剧扩张,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电视人才的严重匮乏。电视大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工作方式与节目源的稀缺,也使得不少与报纸、广播相比本来就年轻而略显浮躁的电视从业人员无暇静心思考与充电。这种矛盾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除少数精品栏目外,相当一部分电视评论类节目的质量和主持人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面对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将走向何方?我认为主要有四点趋势:
一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某些形态(如电视述评与深度报道)间的分野将日益模糊,新闻与评论因素将呈现继续融合的趋势。
二是电视评论类节目中的一部分将顺应分众化传播趋势,在选题范围、受众对象、节目形态与风格特色上有所区隔;谈话类节目中时事性、政治性“硬话题”将成为一类节目的追求,并与以“软话题”为主、带有一定娱乐性的谈话类节目分离。
三是电视评论性节目中主持人(评论员)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个性化特征将通过人格化特征得以更为充分的展现。一批从事其他媒介或领域的工作、具有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资深人士将成为未来更具个人魅力和权威性的主持人,从而增加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深度与厚度,并因此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公众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取向。
四是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传播技术将直接影响和介人电视评论性节目的发展,使其双向性、交互性特征获得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渠道,随之而来的是与此相配套的法制管理与行业规范的建立;传播者在意见性传播方面的主流地位将继续保持,其“把关人”角色将更多地展现在对信息(特别是意见性信息)的选择加工与传播上。
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刚刚走过不到20年的路程,实践的积累远远多于理论的梳理。在历时2000余年的论说文体、100余年的报刊评论、50年的新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演进中,它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方面军。继承与超越,探索与创新,既可以作为中国电视评论类节目过去20年的总结,又可以说是21世纪对中国电视新闻工作者新的挑战。
第三篇: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历程
1839年8月19日,路易·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术的正式诞生。1842年5月5日,德国的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赶赴现场拍摄照片,后仅存一幅,这次拍摄被认为为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至此,世界新闻摄影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新闻摄影则晚了半个多世纪,总体来看,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
一、解放前阶段
1.摄影术的传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开设照相馆,摄影术传入,标志着中国摄影术的产生。1860年,意大利人F.A.比托作为英法联军的随军摄影师,最早拍摄了英法侵略军攻占天津、北京的照片。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人陆续拍摄了修复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在洋务运动中兴建的一些军工企业及其产品的照片。这是中国人拍摄的最早的新闻照片。1884年中法战争中,提督刘永福大败法军,广州《述报》曾于同年3月27日将“用西国映相法拍得刘提督小像”印成单张随报赠送。
2.新闻摄影术的早期阶段:1900年照相铜板制版技术传入中国,铜板照片影 像逼真,是报刊图片宣传的的一大革新。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出版《民报》,刊登革命先驱孙中山、邹容、秋瑾的肖像和时事照片。1906年中法“南昌教案”交涉过程中,北京《京话日报》曾在 3月29日发表南昌知县江召棠被法国传教士杀害后的遗体铜版照片,揭穿了法方推卸罪责的谎言。
3.新闻摄影中期阶段:辛亥革命成功后,以新闻为主要手段的画报、摄影周刊开始出现。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人李白贞出入战地拍摄照片, 从战争开始到停战议和,没有中断。所拍《革命军占领蛇山轰击衙署时之写真》、《瑞督逃匿之兵舰》等照片,具有较强的新闻性,被当时许多报刊转载。起义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报纸纷纷发表起义照片,宣传革命。仅同盟会在上海出版的《警报》,在不到4天时间内,就刊出有关革命军在武昌与清军作战的新闻照片10多幅。1912年创刊的《真相画报》为国内最早出现的画报。而1926年创刊的《良友画报》则创造了中国画报史上的一个高潮。这时期刊登的照片,主要为重大历史事件新闻和重要任务照片,新闻性强,图片更清晰。而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屠杀中国共产党员,许多新闻工作者被迫害,新闻摄影事业停滞不前。
4.新闻摄影发展阶段:随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星期,我国新闻摄影状况从根本上有所改变,有一批爱国人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出形象生动有很强纪实性的新闻照片,中国新闻摄影记者的大批出现是从 20 年代开始的。1926年前后, 北伐军总政治部开始设随军摄影员。同年,天主教人士马相伯主编的《天民报图画附刊》开始招聘“特约摄影记者”。1927年《时报》设照相室,并刊出署名“ 时报唐僧摄影”的照片,1928 年又聘请郎静山、蔡仁抱为“摄影记者”。例如《新华日报》等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不时刊登新闻照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新闻摄影有较大发展。许多报刊开始重视新闻照片的作用,画报以新闻照片为重要内容,报社也纷纷征聘摄影记者。上海《时报》、《申报》、《新闻报》(中国),北京《晨报》、《世界日报》先后出版图画周刊、特刊。《良友》、《时代画报》等大型画报都大量刊用新闻照片。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如1919年五四运动、1922年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京汉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广州沙基惨案、1926年北京“三一八”惨案等,各报都刊有大量新闻照片,起了唤起民众、鼓动革命的作用。当时, 拍摄这些新闻照片的,除各报社少数摄影记者外,还有许多是各地同情革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和照相馆人员。1931年 “九一八” 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新闻摄影非常活跃,报刊上出现许多摄自抗日前线的反映抗战情景的新闻照片。1935年“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北京、上海各报也刊出许多有关这一运动的摄影报道,有些新闻照片还被一些刊物用作封面照。同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限于条件,只有很少的新闻照片记录实地情况。直到1936年美国记者E.斯诺进入陕北,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才通过新闻照片得到反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进一步发展。1937年 8月至11月间,上海先后有20种画报以新闻摄影反映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生动情景。许多画报刊载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新四军开赴前线,深入敌后,胜利作战的新闻照片,极大地鼓舞了民心。1938年,武汉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用缴获敌人的 140余幅照片出版16开本《日寇暴行录》,揭露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种种罪行。1938年1 月,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的《新华日报》,也刊登了不少鼓舞抗战的新闻照片。1942年 9月,美国新闻处出资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 结合中国战场特点,用新闻摄影、文字与漫画, 宣传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介绍中国军队的抗战情况。
到全国解放时,中国共产党为人民革命的摄影事业建立了一支近四百人的摄影战士队伍,这些摄影战士拍摄的照片时效性强,现场性强,主题突出,讲究构图和用光。从摄影术传入中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摄影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摸索到兴盛的曲折发展过程。为建国后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建国后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新闻摄影事业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建国后中国新闻摄影相较于解放前有七大显著变化。
1.摄影记者队伍发展壮大: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所办的一些画报,只有屈指可数的随军摄影记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筹备建立新闻摄影局。1950年3月25日,新闻摄影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负责全国新闻摄影事业的领导机构,也是第一个肩负对内对外发稿的新闻摄影机构,编制有新闻摄影处、记者室、制作科、通联科、资料科,并编辑出版《人民画报》。1952年,随着经济的复苏、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新闻宣传的需要,中央决定撤消新闻摄影局,把《人民画报》并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把新闻摄影处、记者室等部门划归新华社,担任对内对外的发稿。1952年4月1日,新华社正式成立了新华社摄影部,仅摄影记者就有170人之多,分布在总社和全国、全世界的各个分社。新华社摄影部及全国各个分社的建立促进了全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许多报刊社也相继从无到有地配置了摄影部(组、科)、图片组,在编采人员中增加了摄影记者的比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报刊业大发展,据1998年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字,全国(香港、澳门、台湾除外)共出版报纸2053种,其中全国性报纸有211种,省级报纸824种,地市级报纸858种,县级报纸160种,全国发行期刊7999种。全国总共大约有摄影记者10200多人。正在发展壮大中的摄影记者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闻宣传中的一支生力军。
2.摄影装备今非昔比:战争年代,随军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很简陋,有一些是通过在敌占区的地下党组织购买的,有一些是从敌方缴获的。正是这些简陋的摄影器材,为我们摄下许多十分珍贵的历史镜头。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时刻,以画报社随军摄影记者为主组成的开国大典摄影报道组,又用这些简陋的照相机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篇章。而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量少而简陋的摄影器材早已跟不上社会主义建设中报纸宣传的步伐。于是,老报社、新报社、画报社和新华社摄影部在增加摄影记者的同时,逐步添加摄影器材。开始时,有的是经过香港转口的德国造“蔡司”单镜头折合式相机、“禄莱”120相机和“徕卡”135相机,也有的是从“苏联老大哥”那里进口的“卓尔基”135相机。后来,有一些报社从日本进口了“卡侬”,就是现在的“佳能”。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又有一些报社和画报社从德国、日本进口了“哈苏”、“林哈夫”、“玛米亚”、“尼康”等相机。这时,我国照相机业也有了一定的规模,许多报刊社从上海、江西、北京等照相机厂购买了“海鸥”、“凤凰”、“东风”、“红旗”等国产相机。绝大多数报刊社、包括新华社、中新社已经更新了摄影器材,照相机从单纯的机械结构转向机械加电子装置,从手动操作发展到自动程序。现在,有许多摄影记者已经用上了数码相机,摄影装备的数字化时代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数字化摄影装备极大地解放了摄影记者后期制作的繁重劳动,大大提高了新闻摄影报道的时效。
3.新闻摄影报道篇幅大大增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报纸很少使用新闻照片。翻开那时的《人民日报》,除重大节日外,平时很少见到新闻照片。到了50年代中后期,报纸上新闻照片才逐步多起来。《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个月才刊登125幅照片,平均每块版刊登0.69幅,没有照片的版面有134块版,占总版面的74.4%。而50年后的今天,还是这张报纸,月刊登量已达到518幅,比1949年增长414.4%;平均每块版刊登1.73幅,比1949年增长250.7%;没有照片的版面比1949年下降了62.4%,没有照片的一版已经不存在了。需要说明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报纸上刊登照片的常见尺寸是一栏、一栏半宽,而两栏、两栏半宽的照片就算是大照片了,并且在125幅照片中,还有许多是一英寸大小。可是现在,两栏半的照片还是小字辈,常见尺寸大多为三栏、四栏、五栏。从《人民日报》看全国,报纸在刊登新闻照片的量和尺寸上,变化是非常巨大的。4.初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闻摄影理论:建国初期,由于对战争年代随军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新闻现场,在观察中发现、选择、抓拍的优良传统没有及时进行总结,加上新中国的新闻摄影刚刚起步,采访拍摄的实践尚处在摸索阶段,没有系统的新闻摄影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进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得以落实,新闻界开始了改革。1981年,首都新闻学会组建了新闻摄影学术组。1983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成立。经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学会的有识之士切实感悟到“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的重要意义。
5.涌现出大批优秀新闻摄影作品:1949年10月1日陈正青的《开国大典》,11月30日时盘棋的《重庆解放》,1950年5月的《解放舟山群岛》,9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951年齐观山的《斗地主》,1952年高亚雄的《上甘岭战役》,1954年林志常的《修筑康藏公路的军工们风餐露宿》,1955年钱嗣杰的《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1956年侯波的在中国共产党八大上《刘少奇作政治报告》,1957年梅村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时盘棋的《画家古元下放农村》,1958年吕厚民的《志愿军回国》、韩荣志的《志愿军与阿妈妮难舍难离》,1959年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1964年6月孟庆彪的《毛泽东、刘少奇等检阅军事训练》,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8月吕相友的《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孟昭瑞的国庆节上《毛泽东与李宗仁》,1968年李振盛的《学习毛主席著作“表忠心”》、1972年杜修贤的《周恩来机场迎接尼克松》等等。这些作品是共和国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新闻摄影史上的骄傲。宽松的舆论环境为新闻摄影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层出不穷。6.新闻摄影报道成绩卓著:1949年8月,中宣部就委托全国政协会议筹委会新闻处成立新闻摄影科。《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在一版刊登毛泽东等7张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的大照片,二版刊登50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小照片;10月2日一版刊登毛泽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总司令阅兵和升国旗3张照片,二版刊登4张照片,四版刊登6张照片;10月3日四版《人民画刊》刊登12张照片;4日一版刊登4张照片,四版《人民画刊》刊登17张照片,大规模地、形象地报道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与之相关的重要活动,给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时的新闻摄影局派出曹兴华、钱嗣杰、葛力群、袁苓、杨溥涛等组成的战地记者组,赴朝鲜前线采访。后来又有部队和新华社的韩荣志、吕厚民等摄影记者到朝鲜前线采访。他们为国内报刊发回大量的战地实况新闻照片,揭露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弘扬了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歌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新闻报道中,内地各报刊、新华社、中新社相继派出精兵强将,组成多个临时报道组、报道团,其中摄影记者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许多摄影记者还带去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以前所未有的传输速度,把回归时刻的世纪经典瞬间和庄严、隆重的场面,在第一时间从现场传回国内各媒体,并通过网络传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那张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同时降下英国国旗的“政权交接”的照片,已成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永久写照。在1998年伟大的抗洪斗争中,全国各报刊陆续派出许多摄影记者奔赴长江沿线和东北、内蒙古抗洪前线,以顽强的抗洪精神采访拍摄战斗在第一线的抗洪军民。各报刊不惜篇幅地突出运用摄影报道,像《工人日报》连续在一版刊登5个整版照片,其它报纸也编辑画刊、开辟专栏,或者在一版、要闻版大篇幅刊登抗洪照片,运用新闻摄影告诉人民抗洪前线的真实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可以说,取得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新闻摄影报道也有一份功劳。在1999年关于科索沃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更显示出它特有的魅力。从战争序幕起,新华社就批准了驻德国的年轻女摄影记者黄文的请求,进入南联盟采访,后来,他们又增派了胡海昕,同时将刘宇派到阿尔巴尼亚在外围摄影采访。《人民日报》驻贝尔格莱德文字记者吕岩松,在完成文字报道任务的同时,也拍了许多照片。特别是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炸死我3位新闻记者后,吕岩松和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把侵略者的野蛮暴行统统拍摄下来,并及时传回国内。全国报纸以空前的速度和篇幅,大量、详尽地报道了这一严重事件以及全国、全世界的反映,尤其是刊登的大量现场新闻照片,以及《目击暴行棗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战地新闻摄影展览》,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侵略者的真面貌有了清醒、深刻、彻底的认识,激发了人民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7.展望未来,竞争是新闻摄影发展的推进器: 新闻摄影是在与报纸文字报道、电视图像报道的无数次碰撞、竞争中发展自己的。其中电视对新闻摄影的冲击最大。中国电视新闻自6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新闻摄影产生影响,70年代造成威胁,到了80年代中后期,电视在中国大地上迅速普及,电视新闻直接冲击着新闻摄影。全国新闻摄影界在感受到这种强大冲击的同时,扬长避短,知难而进,拍摄出大批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为新闻宣传增添了光彩,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90年代以来出现的网络媒体,使全世界的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研究人员在振奋的同时,也感到了不安。融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的网络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它的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以及它的实时性、参与性、交互性等特点,对传统媒体造成新一轮的、更为强大的冲击。新世纪即将到来,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竞争是一种刺激,是一种机遇,是一种催化剂。面对这种强大的冲击和竞争,新闻摄影工作者应加紧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学养和综合素质,把激烈的竞争当做功率强大的推进器,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新闻摄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日益完善,新事物、新风貌、新成就不断出现。中国的新闻摄影工作要进一步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关注现实,记录伟大的时代,用新闻摄影去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新闻摄影的责任。新闻摄影的发展必将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第四篇:新闻评论(模版)
第1篇:时事新闻评论范文
10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从去年6月开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目前已基本结束。习总书记在总结大会上开篇即提出,此次大会不仅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也是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简而言之,活动虽结束,但贯彻群众路线反“四风”永远在路上。
习总书记的全篇讲话近12000字,全文总结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概括了对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取得的新认识、积累的新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文本中“党”和“群众”频繁出现,其意蕴深刻。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党”一词的出现频率达287次。依笔者看,一是强调树立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进步,也没有国家今天的稳定繁荣。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推进深化改革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是广泛凝聚改革共识、最大限度聚集改革合力的保证。二是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特别是在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情况,总书记在讲话中35次强调“从严治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正如总书记所讲,“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三是强调增强党的“自我”能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聚焦“四风”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及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人民”、“群众”的出现频率达86次。“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共产党人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关注群众期盼。一是坚持为民服务,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不仅要树立服务意识,还要强化服务功能,更要提高服务本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服务好不好的根本标准。二是坚持依靠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从思想上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真正动力。坚持群众路线,根本问题是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切实解决好对群众态度和群众感情问题。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地位,党领导的事业才能永远兴旺发达。
习总书记的总结讲话屡提“党”和“人民”、“群众”,使我们对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党员干部应时刻把群众当做亲人放在心上,情系群众,怀着赤子之心为群众服务,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这样,党的工作才能建立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党和国家的各项改革事业才能不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梦圆。
第2篇:新闻评论范文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何香久关于“上调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引来一片热议。一些委员对公务员工资实行改革的提案,引发网友讨论。公务员薪酬高还是低?该怎么改革?围绕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人社部副部长何宪和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杨士秋表示,我国公务员职务工资从2015年以来一直没有上涨,解决工资上涨问题有着迫切需求。“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杨士秋说,不解决这些问题,基层工作肯定受影响,对此,社会各界应该达成共识。
经济观察报近日获悉,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24个字——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人社部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对经济观察报说,所谓调整工资结构,是指要把公务员工资收入中,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的占比;扩展晋升空间,是指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据透露,建立比较机制,是要求定期对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比较,以此来作为提高公务员工资的重要依据;实施配套改革,则是指要将薪酬改革纳入到整个公务员体制机制改革,甚至是整个收入分配改革当中。
上述专家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把重心放在“限高”、“提低”上了。“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最终的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据悉,在制定公务员薪酬改革政策的同时,人社部还与中编办、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方面正在筹划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其中对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目前已经制定出详尽的改革方案,预计在年内将会正式出台。
调整薪酬结构
人社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去年人社部等方面已经对各省公务员津贴补贴发放情况做了调查摸底。下一步,人社部将制定严格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在大幅降低津贴补贴在公务员工资占比的同时,也使得公务员的津贴补贴由暗转明。
上述专家说,新的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出台之后,受益最直接的将是绝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群体,对于中西部、尤其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国家将会提高津贴补贴标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公务员的整体工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我国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主要的依据是2015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公务员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组成。基本工资标准全国统一。公务员职务高,相应级别就高,基本工资也高。从国务院总理到乡镇一级政府的科员、办事员,共分27个级别。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是12:1。
公务员工资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津贴补贴部分。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曾做过调查,现在国内公务员工资收入中,基本工资占比大约是30%,剩下的就是各种名目、花样繁多的津贴补贴。各省之间,公务员的津贴补贴标准不一致,最高与最低省份之间的津贴补贴有3-4倍的差距。同一省内不同县市的公务员津贴补贴也差距很大。有的省内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多达32个,最低和最高相差1.5万元/年。
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
近两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在中纪委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以及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都提到严禁政府官员违规领取工资之外的津贴补贴。
人社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jú长尹蔚民在一次讲话中说,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中,有超过90%的公务员属于科员及科员以下职务,有60%是在县级以下政府机关。他还曾表示,探索建立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公务员晋升制度(简称“职级并行制”),将是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
尹蔚民所说的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里有更明确的表述,就是要建立公务员的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现在中央已经批准一些县市,开展公务员“职级并行制”试点。有关部门也已经拟定了具体的执行办法,有关专家预计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内,中央将在总结、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公务员“职级并行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前述人社部专家告诉经济观察报,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主要是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公务员的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也就是说,即使公务员没有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该专家说,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之后,一些职务不高,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其工资将可能与同层次职务较高的公务员工资水平相当。也就说,一个副科级的公务员可能比科级公务员的工资高,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同样也可能比处长还高。这样的制度改革,对于县和乡镇层级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
涨工资呼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曾提交了一份建议给公务员涨工资的提案。何香久认为,国家应该大幅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其外,在提高公务员职务工资基数同时,要扩大职务之间工资的差距,以此体现不同职务公务员的责任风险和职务贡献。
何香久举例,一个正处级干部,从2015年至今的工资总涨幅约为37.2%,平均年增长4.7%,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了74.8%。与企业职工相比,2015年,全国城镇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是21001元,到2015年,这一数字提高至47593元,同比增长了127%,年平均增长15.8%。核算下来,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是公务员的3倍多。
但何香久的说法很快招致舆论的强烈反驳。反对者认为,何香久忽视了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基数偏低的事实,现在除了一些国企、外企职工的工资较高,民企、私企职工工资普遍偏低。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工资中,津贴补贴部分,一直处于不明朗的状态。公务员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大量的灰色收入。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兼副jú长杨士秋说,“毫不含糊地讲,我认为应该为公务员涨工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称,应该在先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前提下,再提公务员涨工资。
据了解,2015年人社部已经就“建立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做了专题调研。尹蔚民在2015年年底的人社部工作会议上表示,人社部将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经济观察报最新了解的情况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从今年6月初开始,就在陕西、湖南等地,就公务员工资收入、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在湖南常德调研期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李江表示,本次调研是为今后修改公务员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准备。
公务员分类改革
除了公务员工资收入改革、制定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等方案,人社部年内全力推进的还有公务员分类改革(www.xiexiebang.com)。《公务员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其实早在2015年,我国就确立了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但据人社部专家介绍,目前除广东深圳、湖南株洲等极少数地区之外,公务员管理都采取的是“大一统”模式,也就是对公务员职位没有什么类别划分。
深圳和株洲,先后在2015年和2015年开始起步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据悉,目前人社部下属的国家公务员局,正在对去年起草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做最后修改,其中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深圳的改革经验。
深圳最初只是在公安系统实施职位分类改革,到2015年,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深圳全面启动行政机关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到目前为止,三类公务员队伍中,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占比最大,高达69%,综合管理类公务员占比居中,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人数最少。
按照深圳的做法,实施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之后,新进入深圳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职位的公务员全都实行聘任制,端的是“瓷饭碗”。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共分7个职级;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设主任、主管、助理等职级。目前深圳总计有4万多名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占比约为10%。自实施公务员分类改革以来,深圳解聘掉了20名公务员。深圳市人社局一位官员说,公务员队伍都是千挑万选进来的精英,没有任何理由要通过改革,降低公务员的待遇。
第3篇:新闻评论范文
连日来,热心读者纷纷致电本报,说他们发现了一桩怪事,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政府办公楼上怎么可以从事商业活动?这与那些以政府机关名义进行形象推介相比,简直是“最奢华的低调”,真让人感到很疑惑。(9月19日《大河报》)
奶店本是开在公共场合中,方便更多的人购买。此时此刻,我们看到奶店开到了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内,仿佛成了为特殊人群提供,难怪被当地老百姓冠以“最奢华的低调”,这与政府机关形成鲜明对比,其形象根本就不搭调,更与“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相背驰。
濮阳市政府综合楼北门的一楼开了一家叫芙蓉诗的鲜奶店此报道一出,自然又把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处,但是无风不起浪,是谁同意牛奶店开在政府大楼内?这牛奶店难道又是“特供”牛奶?牛奶店与政府大楼形成鲜明对照,很扎眼,更让人浮想联翩,政府大楼开牛奶店,给谁喝?养白谁?补了谁?这简直就是一大黑色的冷笑话。
政府大楼开牛奶店,不管是“低调的奢华”还是“奢华的低调”在百姓看来都是一种腐败,只是换汤不换药,危害更大,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理应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警惕。加大监督、惩治力度,现在这种变向的腐败已经摆在家门口,是可忍孰不可忍!对这种现象的出现,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针对新发现的“低调奢华”现象,更多利用新媒体做好广泛的宣传和处罚的公开,让“低调奢华”如过街老鼠那样人人喊打,绝不能“低调奢华”沦为腐败的新阵地。
第4篇:新闻评论范文
今天,党委中心组学习,借此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上周参加中国记协、“三教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学习的体会。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也是最高的成就。它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武器。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新闻观便是这一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必须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性质:新闻媒介为耳目喉舌;新闻宣传人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宣传工作是重要的政治手段,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新闻宣传的内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原则: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关于新闻的任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马列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舆论监督;传播典型经验,服务经济建设;育人、和谐、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
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相结合、与“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做到边学习边提高、边学习边改正、边学习边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紧紧围绕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全党深入开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重点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既“四风”问题。
习近平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诠释中国梦。丰富内容:“一个梦想”的伟大纲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句诗的历史时空观: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今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的明天;认识上的三个逻辑关系: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实干才能兴帮;意识形态上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必须”的基本保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力量、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个维度”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通过培训学习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开展培训的意义加深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观点加深了认识;对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新闻观加深了认识。增强了从事新闻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政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意识,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和政治纪律;坚持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服务原则,围绕中国梦,唱响主旋律;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树立社会责任感;坚持为人民服务原则和改进新闻报道文风。要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增强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透明度。要发挥好报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要使采编人员的思想得到充分提高,队伍建设出现新的气象,媒体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面对面大讲堂”听李斌主任报告
她指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计生工作,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坚持“一个统领”,即必须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二是把握“两个重点”,即必须坚持以深化医改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是构建“三大机制”,即构建统筹协调机制、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四是推进“四项建设”,即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作风建设和机关建设。
第5篇:第十一周新闻评论
最近,lā dēng事件很受大家的关注,不管是大到国际上,还是小到我们的身边。“lā dēng死了”,这条新闻一出来,很多人都笑了,不管是玩笑还是实意。国际上响当当的恐怖分子死了,还是引发了很多评论的。有的是从铲除lā dēng后看美国内权利斗争;有的是挖出lā dēng多少年来制造的恐怖事件;有的则是在惋惜他的才智。
lā dēng事件的结束,其实也代表着美国权利的最后归属。由此看来,并不是我们说一个国家哪好就是好的,它里面的有些故事我们可能永远读不到,也有可能永远理解不到。lā dēng事件仅是一个恐怖事件?仅是给大众造成恐慌,带去不便?不是的,就如新闻报道的,这也是一种权利的最后竞争果。所以说,lā dēng也可以说是了结这方面的功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只能看到很浅的一面,因为我们无法深究,我们也就不必去深究了。“911”事件,谁会想到纽约的世贸中心就这么被毁了,有谁又会想到火车坐着坐着就爆炸了呢?等等突然的恐怖事件,又会让谁心里不难受呢?很多人都死不瞑目,可是lā dēng在死后会告诉地下的他们吗?一条条命,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没了,lā dēng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思想呢?在这,我只能看不起他了,大程度上应该是恨的那种感觉吧。再说说他的才智,美国作为一个大国,按说防御系统也算顶尖的,在第一个恐怖事件发生后,后面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应该不只是防御这单方面的问题。在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智慧,一份稳重吧!只可惜,很让人心疼,这份这么好的才智,没有被利用在善意的一面,最后终沦为一份被人看不起的恐慌感。
第6篇:新闻评论范文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昨日9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校长王恩哥陪同下,首先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观看人文社科成果展。随后,他来到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了解胎儿遗传疾病筛查、癌症早期诊断等新技术研究应用的情况。中心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告诉总书记,自己已决心全职回国工作,并将带领团队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习近平说,很好!现在我们国力增强了,要有凝心聚力办大事的自信,关键是要把最好的资源配置起来,让各类人才的智慧充分发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从实验室出来,习近平沿着校园小路步入静园草坪,这里正在举行北大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习近平走到他们中间,同大家一起欣赏师生们充满激情地朗诵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
10时40分,习近平参加师生座谈会。北大社会学系2015级本科生曾格有幸参加了这场座谈会,他告诉记者,校方早就通知他们五四期间会有一场座谈会,但不知道***要来,直到前一天才确认是***要参加座谈会,“现场没有特意排座位,同学们都是随机坐的”。
习近平在座谈会上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强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12点30分左右,座谈会结束,习近平告别北大,门外聚集了数百名慕名前来守候的北大学生。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潘林程告诉记者,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见***机会难得,他在风中等候了3个小时,最终得偿所愿。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一年级学生岳俊也很兴奋,他不仅见到了***,还跟他握了手,“他给人的感觉和电视上没有区别,本人比电视上更帅!”
第五篇:如何写新闻评论
如何写新闻评论?
概念
新闻评论,是新闻机构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种类
目前,我国对新闻评论的分类,有这样几种情况:
(1)按评论对象的内容分类,有政治评论、军事评论、经济评论、社会评论、文教评论、国际评论。
(2)按评论的性质功用分类,有解说型评论、鼓舞型评论、批评型评论、论战型评论等。
(3)按评论写作论述的角度分类,有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提示性评论。
(4)按评论的形式分类,有社论、编辑部文章、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思想评论、专栏评论、新闻述评、论文、漫谈、专论、杂感等。
如何写作
一、注意导向性。不断强化导向意识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强化导向意识就是要坚持和贯彻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守土有责;坚持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党报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上真正做到舆论先行,正确引导。
二、注意指导性。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工作,评论要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三、注意时效性。好的新闻评论讲究及时、迅速,讲究时效,它要及时体现党的要求和指示,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如果没有时效性,就没有新鲜感,就起不到指导、鼓舞、推动的作用。
四、注意理论性。一篇评论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字功夫,关键还要有思想性,要有一些真知灼见。运用理论的力量把问题讲透讲深,充分表明了理论的力量。
五、注意艺术性。一篇评论要有好的论点,好的论据,提出的问题、阐述的道理才能在社会上立得稳、站得牢,经得起读者的挑剔和时间的考验。这是评论的灵魂和基石,没有这一点也就没有评论。同时,也要注意评论的艺术性,艺术性首先要在文字上下功夫,如果文章内容好,但文字死板、干巴、枯燥乏味,也会影响宣传效果。
评论文字要力求顺口、优美,并且适当运用群众当中很有影响的语言,还可用作评论的题目。前几年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说法抓住了不正之风的特点。第一,要注重针对性。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回答的思想问题,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中人们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论点不新鲜,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相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兴味索然,不祥,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它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以与新闻结缘为前提,举凡各类具有新闻价值的论说文,不拘长短,不论署名与否,均可称为新闻评论。
它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旗帜。一家报纸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报纸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
六勤:
1、脑勤(勤于思考,对新闻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
2、眼勤(勤于观察,能迅速发现身边的新闻线索);
3、嘴勤(不耻下问,善于打听);
4、耳勤(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5、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6、脚勤(近距离观察,身临其境,有现场感)。
评论的作用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既然评论如此重要,写好评论就成为重要的课题了。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评论呢? 评论写作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形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但是种种差异中,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和梳理出稳定的规则和大致的认识框架。
根据个人的体会,我从内容、品质、力量、语言、心态、风格、语境、思维和感染力等九个方面做一点粗浅的业务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评论写作应注意到以下方面:
一是评论和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也是直到今天还在某些评论中出现的低级现象。
二是评论的品质主要在于立意。“命意之高下”决定了评论的品质的高下。评论作品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观点立意高,能够关注重大社会现象,或者关注表面上看似微小事件背后涉及的重大命题,然后就重大现象或命题发言,有高超的见解和不凡的境界。作为评论,如果观点本身失去了魅力,那么言语的艺术是不足道的。
三是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之美。评论的真正力量在于事实和逻辑。只有事实和逻辑构成的有机整体才能真正说服可以被说服的人。而事实是客观的,逻辑却需要写作者真正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强大的逻辑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给人一种理性之美。
四是语言的漂亮在于分寸、准确。当然其他因素在语言上的投射,都是语言的独特魅力。我所论述的一般意义上,评论语言与其他语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寸和准确。当然,语言很好的分寸感,会为评论提供恰如其分的表达载体。好的想法或观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好的表达上来。
五是有论辩心态,心中要有“假想敌”。评论写作当然会表现出复杂的心理活动,但是和叙述和抒情的文体不同,评论文章是要应敌的,应对不同的反诘和质疑的,所以应该有“假想敌”的存在,有“敌情”概念,也就是说评论是战斗的文体,所以就是要有战斗的姿态。
六是要有好的风格。当然风格各异,似乎谈不上什么是好的风格,但是风格有个适应的问题。比如色彩,本来说不上什么色彩更好看,但是一具体到特殊的场合,一种颜色的适应性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比如象征悲哀的黑色,象征高贵的紫色,象征纯洁的白色等等。具体到评论上说,评论文章的风格也应该以文章发表时机、场合、媒体、受众特点的不同为根据,从而形成什么是好的评论风格的稳定看法。比如,马克思曾经谈过无产阶级的风格,应该战斗的,是鲜明生动的,绝不吞吞吐吐的。从中国近代评论发展历程来看,梁启超、章太炎、邹韬奋都是非常著名的评论大家,但却各个不同。如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笔锋常带感情”,章太炎则国学深厚,文章大气但却好用生僻典故,邹韬奋文字简易晓畅,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三种皆为大家手笔,评论文章应该有风格,更应该有适应特定情况的风格,当然大家马上想到鲁迅的杂文风格,简直就是时代的传声筒,是为时代度身量做的。
七是语境的营造,与追求艺术审美的其他文章不同,评论文章走向清晰。语境的清晰与模糊,大约可以成为评论文章与非评论文章的分野。评论以清晰为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准确的判断都适合一个非常具体的客体,而不能随意模糊客体的条件。准确的判断同时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和清晰的逻辑思路上的。没有一系列清晰构成的特殊语境,那么最终的判断只能是胡言乱语。任何不应该出现的模糊都会伤害文章的说服能力,伤害评论的品质。
八是思维的特点。评论的思维是一个走向聚合的思维,当然要从发散走向聚合。我们论述的对象总是千差万别,我们要从种种不同中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来,加以思维的聚合,分析共同的东西,我们的评论就应运而生了。从发散走向聚合,让我们的评论具有理论上强大的解释能力,因为文章是建立上广泛的观察和大量的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最终的聚合又为我们提供了真理的内核,为迷失在生活森林中的人们走出来指明一个方向。
九是评论的感染力。这是一个当然的想象,就是诉诸情感。在评论中如果可以看到人的命运体验、情感历程和喜乐悲伤等等,都会很好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立足于理性说服的评论以更好的情感支撑。中国俗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确实是说服宝典啊。
综上所述,我提出的就是写作评论的一个整体思考框架,从这个框架来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或现象,能够为评论提供一个丰满的、多角度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写作者理解评论文体的本质特点,把握从主题、语言到分析框架等一系列的要素,为提高评论写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