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反思
美术教育教学是初中阶段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是抽象思维与形象记忆的融合体。而美术欣赏教学又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作为基础教学中的中学生而言美术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去认识美术,认识美术作品,如何进行欣赏等,进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的教育并不是一味强调绘画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一个真正会画画,甚至画好画的人,所以欣赏教学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面对美术课尤其是美术欣赏课,很多时候会发现从大量的听课与调查中的不少欣赏课,教师讲授时间很多,大部分超过30分钟,有的甚至整节课讲授,所以解说型往往成为美术欣赏教学的最常见类型。象上面所讲的那样,一味由教师讲解,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容易陷入知识灌输型的模式之中。但是,如果能在欣赏话题方面下功夫,对作品作出好的选择,并具有高超的解说技巧,那么,这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应根据不同的课业欣赏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的兴趣。为了增加欣赏内容的趣味性,充实课堂内容,教师不光要备好课,写好教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欣赏作品诸如,世界名画、优秀艺术作品等一定要先选好题材内容。因为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也应不同。同时教师应把握好不同作品欣赏的主次性,有时教材中出现的作品较多且形式多样,教师每一件作品都面面俱到不但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趣。这样便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后果,同时也就失去了欣赏教学的真正意义了。按理说,教材中每件作品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但授课毕竟是老师的个体劳动,老师可以自己做出决定,对教材作品哪些做重点分析欣赏、哪些点到为止,哪些干脆让学生读文欣赏或课后自查资料欣赏,处理教材灵活,具体安排。但是,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处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找出每件作品所有美点,而且能准确抓住作品诸多美点之中一两个最为突出的美点,以此设计教学。
其次,教师的授课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学生更多的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但总要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帮助学生一起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三,美术课并不应只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作品临摹、创作和作品设计等,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例如:在讲授《洋洋八千兵马俑》一课时我首先拿出一个陶塑的兵马俑模型让学生在视觉和感官上对秦佣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一下子把学生的目光聚拢到课堂上来。紧接着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与秦佣历史有关的影视短片,学生们被中国古代的伟大艺术彻底征服了,同时学习的兴趣也就提到了极点,这时让学生学习临摹与秦佣有关的艺术作品时学生便回很自然的投入进去,并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思想,此时的作品就更具艺术特色和个性特点了。
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创造和谐的教学效果,让美术可真正成为学生倾心的天地。
第二篇:美术教学反思
我的美术教学小结
河田中学
佘胜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
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老师对我说:“你们美术课老师轻松、好玩,没压力,课也最好上,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又喜欢上美术课。”我只好一笑,可心里想,要是真的好玩又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就好罗,那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一年半的美术教学实践证明,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除非你没有责任心。
每次课后我都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主动在远程教育里找答案,看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自己也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阿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我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绘画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第三篇:美术教学反思
那千变万化的线
华福小学 刘师妤
开学第二个月三年级的美术教学进度到了我认为本学期蛮重要的地方,关于线的运用。第五课《线的表现力》学习用线条描绘事物,第六课《新发现》用线条描绘剖面练习,第七课《有趣的图形》学习用线条概括事物,第八课《线描外形》线条描绘外轮廓练习。
这四课紧连一起,让我十分有冲动整合成一个系列来上课。首先《线的表现力》有三个学习活动,我选择学习活动二“观察身边的容器,先画出器物外形,然后用线条对器物表面进行装饰。”和学习活动三“根据自己对周围任务发式的观察和想象,用线条画一两种美丽发式。”通过这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线的运用,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线条描绘事物。
然后,我选择跳到第八课《线描外形》。这一课我会寻找部分简单易画的静物组合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们进行简易的写生训练。同时通过本节课强化训练用线来描绘轮廓,当然轮廓画好是一方面,还需要发挥想象力用线去装饰这些静物。
接着,便是第六课《新发现》。这节课的视角很新奇,很多学生没有仔细的从侧面、剖面观察过事物。我会寻找许多侧面、剖面的图片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当然内容不会仅仅是书上说的蔬菜或者水果。
最后,当学生们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线时,我才会进行第七课《有趣的图形》。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们能够畅快的用线来去表现他们想表现的任何事物。
调整教材上课顺序,是我对教材理解后结合我校自身情况进行的一种尝试。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们对教学内容更加记忆深刻,以及能够有效的运用前一节课所学内容来帮助本节课的绘画更丰富。
“如何上好一节美术课?”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而我走出的第一步就是前面所述的调整教材上课顺序。在后面的时间里,我需要走出的第二步便是如何将教材系统分类,把整学期的授课内容像连环画一样串联起来。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便是遍故事,编一个小故事,创造一条贯穿全内容的故事线。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们很轻松的把所学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想到用前面所学的技能、技法来表现突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反复运用达到强化练习、巩固练习的作用。
我想我要顺利走出第二步,还要具备以下两点要求。一是专业技能素养的不断提高。二是需要我更加的吃透美术课程标准、更熟悉教材才能做到。所以革命尚未成功,我任需努力啊!
最后的最后,因为时间原因我还没有完成这四课的教学。不过就目前的教学反映来看,效果不错。加油~
2015年10月27日
第四篇: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课教学反思
吴虑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如今的美术课不再是以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进入美术教学,在课堂中以发展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美术课堂就好像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愤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第五篇: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反思1
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实施合作学习,设定合作的主题,调动学生的合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本事。
设定课堂的学习主题,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共同完成课堂任务。以《春天的畅想》为例,教师以朗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引导小组探讨对于春天的畅想,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遐想。小组共同交流对于春天的畅想,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每个小组准备绘画工具,共同商讨设定如何把文字的记录转化成绘画的形式,传授一些绘画的技巧,使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掌握必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学生的团队意识。
引导和小组形式的结合,打破了传统的以讲课为主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被进取的调动起来,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了与他人交流的本事和自我的表达本事,灌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和师生的配合。教师的引导决定着课程进展的情景,驾驭课堂的本事。怎样控制课堂的突发事件,以及如何妥善的处理。
此刻一向在提倡“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做到不犯二错。争取再学习的机会,进取培养自身再学习的思想和习惯。
美术教学反思2
《谁涂得最漂亮》教后记:这节课是教学生如何涂色,具体要求是力度均匀,整齐有序。大部分学生掌握得很好,涂得很漂亮。但亦有极个别学生涂得凌乱了一点,经指点有所进步《黄色的果实》教后记:这一课也是填色练习,我通过在课堂上示范,让学生观察雪梨、香蕉的明暗关系,涂起色来更有立体感,效果更好。
《邮票设计》邮票是传递信函时表明纳付邮资的一种票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通过学习邮票设计,掌握设计邮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邮票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及票面结构。并通过设计邮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花瓶上的图案>花瓶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室内装饰物。本课通过欣赏各种花瓶的造型,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并通过学习习近平面造型设计,掌握一定的设计方法,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藏书票设计》收集藏书票与收集邮票一样,是青少年和儿童喜爱的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本课通过欣赏、制作藏书票,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参与健康有益的收集藏书票活动的热情,综合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美术教学反思3
五年级《哆来咪》这一课是巧妙的将音符、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体验到生活及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活动一的内容是让学生利用编钟的原理,制作一组简单的水平琴,并利用色彩渐变的规律来画出线描图案。。学生将形状大小相等的瓶子内装入逐渐变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颜料调匀,这时,七个瓶子中的水量借助渐次变化的有色水清晰地显现出来,并在敲击时发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还可以敲出简单的音律。学生在制作水平琴时,放入水平琴的颜料多少有时候把握不太准,需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表现色彩简渐变的效果可采用方法有:烘染法、叠晕法、点绘法等。本课主要讲解叠晕发,这种方法学生易于掌握,节奏、秩序感强,它从一种颜色开始,按照一定的递变顺序,逐块涂另一色而产生阶梯渐变效果。引导学生学习并叠晕法调出色彩的阶梯渐变效果,完成简单调色和涂色。学生在制作渐变色卡这一环节,我在演示时演示的不够充分,以至于作业完成的不够好。在这一环节,不能过于高估学生的能力,老师应给与充分的示范及指导,在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且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
美术教学反思4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本事,下头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
小学美术教科书上,每一课都仅有几张插图,其他的资料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上一堂课就需要很多的准备。在备课中,我力争以充实的资料来吸引学生,经过听听、说说、玩玩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比如,六年级“纸工饰物”这一课中,我结合此刻的天气情景,说说青蛙是因为冬天到了,它要去冬眠,所以分外的着急,它要到小石洞去冬眠了。学生制做好了以后,我让学生思考小青蛙能否站立呢,请他们发挥想像力。问他们如何做到这一点?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且将好几种方案都列了出来,然后我再让他们将自我认为最好的方案制作出来。
小青蛙做好后,我们又能够做其他要冬眠的动物了。这些作业,所花的时间不多,但都是跟现实有关的事物,在学习的同时也帮他们解开了心中的迷雾,所以学生很感兴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最终,我叫他们都带领动物去冬眠,童趣一点的语言原先以为六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但我的顾虑却是剩余的了,一堂课,既简便欢乐又严谨地完成了。
二、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六年级的美术课有一部分是关于“戏曲人物”方面的训练,我们南方的孩子,普遍对京剧感到陌生、遥远。在进行授课时,学生会对京剧人物的“老生”、“花旦”、“小生”等等主角觉得陌生而枯燥。
我给他们讲了杨门穆桂英这位女将的故事,及时放了一段穆桂英挂帅的京剧影片给他们看,并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着京剧英雄人物的动作,一个个表演得十分认真,进取性高涨。我当场示范了一幅“武生”的戏曲人物图,故意弄得比较幼稚,让他们也勇敢地进入了创造领域,到达了较为梦想的教学效果。
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果,提高了他们自觉的艺术创造力。
美术教学反思5
教学反思:
新的教材改编之后,《画家笔下的童话》由五年级变成了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显然一年级的教学不能跟五年级的一样,首先是目标定位就应该有所区别。这本是一堂欣赏?评述课,但对一年级只是说,感觉对于学生的考虑欠缺,所以还是安排了一个动手环节,主要是欣赏,通过动动手深入感知,升华欣赏所获。其实这也是不低的目标了。
看了书和教学参考之后,感觉教材的设置是有欠妥之处的。低年级,尤其是起始年级,安排纯粹的欣赏?评述课,是否妥当?欣赏评述的度把握到怎样的程度?色彩的明暗、对比变化,造型上的大小和组合变化,整个画面的节奏和韵律感觉,以及画面的快乐和孤独是由色彩冷暖带来的,这都给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小朋友讲,我感觉怎么着也是要求过高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色彩丰富变化是有感知的,但是是比较笼统的,能用到五颜六色,从中获知画面色彩富有变化是美的一种,这已经可以了。对比和冷暖色这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要去分析和初步掌握的内容,这样的下移我否定。造型上的大小变化这个一年级的学生能够理解,很多学生是根据生活经验中的自然大小来分析的,而绘画中的夸张因为与众不同,学生也能领会。而节奏和韵律更是有些过于专攻,一年级的孩子大可不必要这样去领会的。
教材是“死的”,教学应该是“活的”。在这里要活用教材,才不至于上死课堂。如何活用教材?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要把握好目标定位。同样的教材其实可以在各个年级不同学生中进行施教,以生为本,教材为辅,正确定位目标即可。画由故事而来,这样的感知我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已经足够。所以第一个目标我的定位是:了解插画艺术是根据故事内容表现的绘画。第二个目标我取了最能认知到的并能加以运用的美的法则,色彩变化和造型大小变化去分析画面:会用浅显的美的法则对插画进行简单鉴赏。第三个是动手去进一步感受故事插画,这主要考虑是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尝试用学习到的方法进行插画表现,培养对插画的兴趣。
除了目标把握,还有就是课本图片的运用。一定要取舍,不能统统取之,这样只会让学生眼花缭乱。
美术教学反思6
本次活动我在去年上过了,觉得上下来的效果不错,因此选择了这次的活动。但是这次上下来却不如去年的,我真是想不明白,值得我好好反思反思。
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吹点画,他们都觉得很新奇,在活动中,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前半部分我觉得不错,孩子们能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例如:梅花树长得怎样?有幼儿答:弯弯扭扭的。孩子的回答非常好,我给了他及时的表扬,这样的回答是我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我还在想怎样才能引导弯弯的这个特征上呢!又如:花瓣长得怎样?孩子回答:圆圆的。我事先想怎样才能引导到像手指的这个特征上,这样一说,圆圆就很像手指了。在第二环节教师讲解示范吹点梅花时,我觉得讲解已经非常详细了,在孩子操作前,也提出了操作的要求。
到了第三环节幼儿操作开始慢慢不行了,孩子用水粉笔慢慢的在滴墨水,但是滴一次不够,两次也不够,需要滴好几次,他们的耐心慢慢在磨灭,有的幼儿就滴一两次开始吹,就叫嚷起来了:“老师,我吹不出来。”我忙的不可开交起来,好几个孩子都吹不出来,可把我急坏了,后来就匆匆收场了。我左思右想,可能是用水粉笔错误,应该用毛笔,因为水粉笔比较小,蘸不到墨水,导致滴不下墨水来,记得去年是帮孩子们滴好的黑色颜料,所以效果不错。不用毛笔可以用眼药水的瓶子,这样一滴就会有很多墨水滴下来了。还有可能是这个墨水的浓度太高了吧,如果给它稀释一些,可能会好一些。孩子在吹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由于我没有为他们提供吸管,这是考虑上的不足,如果在准备上更充分一些,也许效果会更理想,会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如果解决了吹画的难题,那么后面的都不是问题了。在用手指印梅花时,孩子们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希望听课的同事姐妹们给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想,通过这次反思后,以后再来实施这样的活动时,会心中有数。
美术教学反思7
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氛围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例如: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学生生活相结合的能力。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有时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画时,往往摇头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美术教学反思8
新课程要求在美术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并在动手实践中能力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朝着目标和方向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本堂课我用实践法导入课题:
1、让学生准备一些表面粗糙的物品,让学生用手触摸,通过感受每样物体的触觉来理解物体表面这些粗细不同的纹路。增加课题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感受肌理》这课题的学习兴趣。
2、课件制作: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来自不同领域的肌理的视觉美,形成对美的事物的向往。
3、开展——最佳“感受肌理”设计制作比赛
学生要充分利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和同学互相讨论,一起构思自己的画面,也可虚心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想法,一起学习制作一份肌理构成图,同时也可耐心主动地向另一位同学传授自己的制作方法。
这种教学活动可使接受力弱的学生再有一次学习机会,减轻在课堂上教师作巡回辅导因学生数量多而无法顾及全面;也可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可使接受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地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第一次的能力转换,让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提升他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本课从人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即“感知——思维——知识——技能”,始终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实验、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在课堂上同学们看到自己手中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都雀跃不已,有学生说:“平时生活中并不怎么关注所谓的美,而今天肌理一课让我感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还有学生说:“我第一次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成功真是一种享受!不要畏惧,其实我真的能行!”……我想,作为一名美术教学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并掌握知识,这是最重要的!
美术教学反思9
本学期我不但担任本班美术教学,同时也担任本班的美术兴趣班老师。
上学期小班的美术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
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画。
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学期我是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我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与其他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孩子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
幼儿借助画画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但小班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绘画水平低,正处于涂鸦期,我觉得正确的观念和适当的方式引导是激发幼儿美术活动兴趣的关键。
1、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
春天,它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
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中,我尽可能捕捉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让孩子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并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孩子观察、欣赏的时间,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清晰丰富的印象,帮助孩子们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发孩子们想画、爱画的欲望。
如:在进行绘画“小蜗牛”前,我们通过让家长先带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小蜗牛,先对蜗牛有个初步的了解,从它的形态、形状,身体上的纹路。
不但引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蜗牛的感性认识,为绘画“小蜗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把它表现在画面中。
2、适当的示范。
小班孩子对事物的美感、形象思维还处在启蒙阶段,缺乏相应的表现能力,若任凭孩子自由发挥,而没有正确的示范、引导,那么就会出现空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局面,从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美术表现力的发展。
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机械模仿,因此我在向孩子示范时,并不要求他们模仿,而是通过把所要表现的事物进行分析,然后示范其主要的外形轮廓。
在这过程中,我结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自编的小儿歌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现事物。
3、恰当地指导。
小班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坐不住,绘画活动中总喜欢自言自语,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还是闹哄哄、始终难以安静下来,他们的绘画水平也较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而,在作画时,我总是鼓励孩子边说边画,尽情地释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
为此我改变以前的这种做法,相反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放心地边画边说,如:在绘画在画小朋友的身体时。
幼儿边画边说:“一条线是妈妈,一条线是爸爸,再画一条线手拉手,”边画边说,孩子们既掌握了绘画的技能,他们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释放,乍一看,活动室有点乱哄哄,仔细瞧,孩子们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完成了。
所以说,在指导幼儿作画时引导幼儿“说”比较可行,每一次美术活动,我都允许他们绘画的结束后与同伴交流、提问。
如:请小朋友悄悄地告诉旁边的好朋友,“你画的是什么?它们在干些什么事情?他们在什么地方呢?”孩子通过说,掌握了绘画的技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促使孩子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在指导幼儿画毛毛虫的不同动态时,我尝试使用“基本形”不变的方法,引导孩子让自己的毛毛虫从不同的方向爬过过来。
通过多次的示范、指导、练习,孩子们对此有了初步认识,孩子们都能从不同的方位变出自己想象中的毛毛虫。
因此在绘画中对孩子们要求要高一点,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值得我们去反思。
我将努力探索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获得经验和知识,使每个幼儿都能在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下学期我将让孩子们尝试了其他不同的画法,如滚画,吹画,染纸画、刮画等,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以幼儿为本,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要充分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欣赏孩子,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呵护他们的创造潜能。
美术教学反思10
《夜色》是一篇短小的诗歌。课前我让学生说说对于夜晚的感觉,大部分学生都说有些害怕,觉得晚上挺恐怖的。进入备学熟读课文、学习字词。找出小作者心理的变化,他的爸爸妈妈都帮着他做了哪些努力。后来他发现了夜色中的哪些美好的事物。第一课时后,我留了一个作业,晚上和爸爸妈妈去外面散散步,看一看夜色。第二天我问学生,有的说晚上看到人们在广场跳舞很热闹;有的说晚上去遛狗听到有脚步声,原来是一只小狗来找他家小狗玩;有的说看到了小鸟从树上掉下来。
之后我和学生们又一起学习了几个描述夜晚的词语。最后留下充分的时间书写本课生字。我发现现在有些学生们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写生字,他们把一笔一划的把字些好看作为目的,而不是单纯追求速度。写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能在课上就完成家庭作业,他们很开心。课文的背诵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所以这一课他们学得很轻松。
美术教学反思11
反思一:孩子给我的印象
美术课向来都是轻松愉快的课,在一节美术课上,孩子的画都是杂乱无序,乱七八糟。大人看了,往往都会摇摇头,但仔细一看,在无序中又会发现儿童天然的童真,烂漫稚拙的雕琢,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就是这些点点滴滴都足以让大人相信,孩子所拥有的优点,是很多大人所不能比的。所以对每个小孩子,我都非常喜欢和尊重他们的画。
反思二:课堂教学
一节美术课的时间很短,似乎一说就过去了,我很珍惜上课的时间。我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都放在美术教学上。有时在课堂的组织上难免会出现无序性的矛盾。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都会有机的抑制一下他们。但也不会很强硬的要求他们端端正正,规规矩矩的坐在那里自己画自己,有时课堂的太过有秩序往往会让他们交上来的画“大众化”。
发思三:教学内容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美术课,因为美术课比较好上,其实不然。现在的儿童给美术老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太难的画他们不懂画,太容易的画他们又不想画,传统的训练又枯燥无味。这其中就需要美术老师对自己的绘画手法进行另一个层次的转变。比如在一节《公园的一角》绘画课上,在一个班示范时,学生说很难。结果学生问题多多,效果也不好。回去后我思考了一番,换了一种简单的手法--画“鸡蛋”法,结果简单的手法画出效果显著的画,学生很喜欢,教学成果也容易出。
美术教学反思12
《我学大师画头像》一课是上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欣赏与了解莫迪里安尼的作品,学习色彩的搭配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力求做到能让学生在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1、和谐自主的学习
通过搜集-交流-欣赏-讨论-观察-实践的教学过程,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让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融于作品欣赏的全过程,感受大师的绘画风格,对人物头像的夸张表现,对色彩的搭配运用。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中获取学习的经验。
2、小组式学习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就要还给学生的“自主”权力和一些活动空间。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
在课中运用小组式学习,由组长组织其他同学进行作品欣赏,并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等,再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全班)的交流讨论。如:先在小组内交流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评价或提出问题,然后再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或感受等,通过小组人员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来认知、感受。在全班交流时,教师只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搭桥”、“铺路”,让刚才有所得、有所悟的学生代替解惑。
3、观察感知
在这节课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直接的视觉刺激,让学生对大师的不同作品有一个观察、感知的过程。
观察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力。在让学生欣赏、观察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善于观察感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想像的发展。
4、实践创新
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涂一涂的绘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变一变、创一创,尝试运用其他彩色来表现空间,将大师的白描作品进行再创造,进行有创意的表现,将课堂对色彩所感受到、认知到内容得到净化、升华。
美术教学反思13
以手工制作为主轴的美术课,课堂较活跃,学生情绪饱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以下几点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一、教学引入
堂课遵循了小学生喜爱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巧引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中。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不同形式的启发引导点拨下,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到小屋的设计、制作中。
二、教学具有连贯性和递进性。
1、故事激趣,巧引课题。通过故事情节引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触动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课题。
2、引导分析,启发想象。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大胆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并描述各自设计的方向。(可以小组先交流)
3、欣赏作品,拓宽思维。教师演示纸盒小屋的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制作小屋时,可以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设计,使制作的小屋更有新意。同时,让学生明白要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房子,材料一定要新颖、独特。
4、设计制作,鼓励创新。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5、展示作业,总结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6、故事小结。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回归到故事中,并鼓舞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引申出课题以外的知识修养,给予学生更高的思想道德的提升。
在教学中也有遗憾之处:
1.教学中还有很多时候对学生不放心,怕耽搁时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学生说得不流利时,急着去帮忙,在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机会。
2、为抓紧时间,板书过于潦草,不利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
3、演示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4、讲课儿童趣味不够,应该再有亲和力一些。各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
5、时间掌握不到位,备课中应该明确标出上课时间进程,才不会出错。
6、更换教室上课时,没有提醒学生将工具备齐,出现忘带书的情况。
7、给学生评价时方法显得有些单一,不够准确,看来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待改进。我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教学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时刻运动变化着的课堂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开辟课堂上的“动感地带”,使学生的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科学创造新生活》时,我要求学生画画自己的手,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形象造型,使手更加的生动、神秘。我在一旁不禁替他们着急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当你在课堂上为某个知识重点、难点一筹莫展时,如果能够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堂课我紧紧的抓住了学生送来的“及时雨”,才使得课堂上思维的火花竞相喷射。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巧妙应对且将教学继续下去,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有效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态”的课堂。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发展”起来!
美术教学反思14
在课堂教学进行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非常重的一个环节,一个能引人入胜的情境问题,可以营造非常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能真正站在学习主人翁的位置上去学习,因为好的情境问题能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去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对于我们要构建高效课,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在教学《变脸》这一课时节,我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同时,也站在学生地角度去思考,在预设问题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预设,中等生及差生都能有兴趣参与到所提的问题中,而不是抛出一个问题,便石沉大海,这就更需要所提的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兴趣、引发争议。情境式地导入就显得很有必要。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电视剧,在开始新课之前,用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对变脸有什么了解吗?”来导入新课,这样的提问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很多关于变脸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把握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是如何变脸的,让学生用当地方言来朗读表演剧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这也为学生理解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很好的铺垫,也不再是课本是课本,学生是学生,老 师是老师了,学生与课本平等对话,我也看到了潜藏在学生身上的表演欲望,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真正去体验、去感悟,会比老师循规蹈矩要有成效。
课后布置学生把原剧本改编成一个小品,再次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就当作是“老头儿”或是“狗娃”,分小组表演,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照顾到,而不单是只是那些善于表现的同学才有表演的机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一个人对作品中的人物会有不同的诠释,让每个学生都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学反思15
童年是三年级的美术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不同时期的以童年为表现主题的作品,说出自己的童年往事,感受童年的欢乐与幸福。本课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不足,现就其本课的亮点与不足 加以说明如下:
1、巧设悬念,激发求知。
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新学知识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和教材具体内容,恰当设置悬念。在导入环节 ,我首先播放动画MTV《童年》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的同时,思考歌曲的主题,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进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2、创设情境激发表演
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年龄特点创设情境,使儿童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利用表演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触动学生的感觉,使学生由一种艺术的感觉转化为另一种艺术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童年往事,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这一环节时,我播放了学生童年照片,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学生的兴致极高,积极踊跃引发内心深处的往事。这样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很快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同时学生们的精彩讲述,也构成了一幅姿态各异又统一和谐的童趣十足的画面。
3、不足: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讲述自己的童年往事这一环节,应该说学生讲述的内容是非常不错的,只在介绍时的口语表达上有些欠缺,有些同学不能有简捷明快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意图。在日后的教学我要双管齐下,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的同时,也要积极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做到能绘能言。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努力将轻松、愉快、和谐融于教学文化全过程,才能解放孩子的全身心,使学情绪愉快,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