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辅导员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以“安全教育”为主题,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以班级为载体,做好德育工作的渗透和行为养成,并深入进行学习。以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二、狠抓日常工作
(一)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1、强化班干部工作能力,严格考勤制度,及时进行班干部座谈。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班风与学风。
3、认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责任感。
4、结合各种活动加强“大学生安全” 教育。
5、配合学校做好各种检查的准备工作。(二)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l、以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每位学生,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努力做到“自立自强、和谐班级”创设良好班风,学风。
2、加强基础道德教育
基础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从自我评价做起。坚持以德育人,此外,日常生活学习中还要对自己做事的态度、能力等进行合理判断。
三、卫生工作
(1)爱护公共财物,每个学生必须从保护和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做起,严禁在教室、宿舍乱涂乱画。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2)坚持每天在查课中检查教室卫生,禁止学生带早餐进教室的现象,严禁乱扔纸屑杂物;定期抽查宿舍,确保良好的生活环境。
(3)为增强学生体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体育活动。
以上计划是对下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第二篇:辅导员工作计划 (推荐)
适应学院的新发展、新形势,加强德育工作。
1、进一步加强德育研究,探索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面对教育对象群体性的变化,要求学生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切实落实德育大纲,找准德育工作与学生学习、成才、就业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使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德育工作切实富有实效。
2、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和养成教育。
结合规费追缴、考试作弊、盗窃与拾金不昧等具体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结合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等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3、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本学期我系将进一步采取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开阔辅导员的视野和思路,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评优、评先等各种有效的措施,调动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本系学生管理系统中开展“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服务意识,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的大讨论,努力营造和谐校园。
三、以“乐学、勤学、会学”为学风建设目标,加强学风建设。
1、通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和谐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安静、清洁、温馨的学习环境。
4、严格要求学生勤奋学习,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乐学”、“勤学”和“会学”
大学新生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段心理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由于大学与中学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出现种种不良心态并带来不适应,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防微杜渐,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尤其是辅导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1 环境和地位的变化引起失落感。许多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是学习尖子、优秀学生、班级干部,各方面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和照顾。而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身边都是跟自己一样优秀或是比自己成绩更好的同学。自己中学时考试名列前茅,现在只能排在中等;原来是鹤立鸡群,现在是平凡无奇。这种环境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落差,过去的优越感一扫而光,失落感油然而生,于是开始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在大学新生中,来自综合能力方面的差异也引发出许多心理变化。进入大学后,衡量个体价值和能力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才华、兴趣、风度、交往能力等也是引起人们关注的重要品质。于是,一部分大学新生对比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
大学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不断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掌握知识,增强本领的过程,大学对于他们每个人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对于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是一个不断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掌握知识,增强本领的过程,大学对于他们每个人一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新生的意识和观念较以前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在新生入学以后,应该如何尽快、正确地引导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而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就新生适应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 不适应 辅导员 教育对策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大一又是大学生活的起步和适应阶段。这一阶段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既是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折点。从紧张的高考中走来,在经历了初期的喜悦后,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们,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人际关系等方面突然间发生的急剧变化,原有的心理结构会一下子被打破,因而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所以,在这个起步阶段,大学新生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去逐渐适应。作为一名大学新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新生入学后的生活、学习状态,从心理准备、生活能力、人际交往、人生目标、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给予新生以帮助,以将他们顺利地引上正轨。
1、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的几个角色转变的不适应问题
1.1、生活环境、生活角色的转换不适应。
对于大部分新生来说,他们是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父母、亲友,外出求学。大学校园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校、新的集体、新的朋友、新的学习生活,同时还要接受新的思维方式等等。在中学阶段,他们一直都被当作孩子看待,而且他们中大都是独生子,备受父母宠爱,在进入大学前,大部分学生依赖心理很强,又贪图享受遇到挫折就沮丧、埋怨、浮躁。而进入大学后,大到个人前程的规划,小到生活费用的安排,一切都要靠自己,再也没有人把他当作孩子来看待,因而会出现较多的生活环境不适应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生活上,新生由中学时代的一切父母包办,转变为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餐厅排队、衣服要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念和留恋,对新的生活感到难以适应。在与新生的交谈中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在入学早期最需得到帮助和适应的是“生活适应”。同时,环境和角色的变化使他们一时难以适从,这就打破了他们先前对大学生活所怀有的浪漫梦幻,滋生了孤独情绪、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
第二,人际交往角色、人际关系处理的转换不适应。从小学到高中,他们的同学大多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加上高考压力,学生无暇顾及社交,人际关系比较单一。进入大学后,同一班级、同一寝室的学生就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再加上不少人自我意识太强,情绪变化大,易冲动,对他人不宽容,对周围的事物埋怨多于肯定和认同,失望多于希望,沮丧多于快乐,因而会感到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似乎很困难,于是有一部分人学生就选择逃避,如上网聊天、谈恋爱等等。结果很多同学经常把“郁闷”、“烦躁”之类的词语挂在嘴边,对周围的人都不信任,感觉他们虚伪,讨厌,从而造成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障碍。
第三,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全面客观评价转换不适应。大多数新生能根据社会、学校和集体对自己的要求来评价自己,在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自我评价。但也有少数新生不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易走极端,导致自负感自悲感交织。取得成绩时,得意洋洋;挫折失败时,又觉得比谁都差,情绪极不稳定。对他人的评价也存在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对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却视而不见的现象。对社会的评价,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积极适应社会的同时,认识到社会的光明面,感受到社会、集体的温暖。但少数学生往往由于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了一些社会阴暗面,便偏激地认为社会一团漆黑,甚至将社会上一些美好的现象也认为是虚伪的,产生愤世嫉俗的情绪。这种对自我的不合理评价,对他人和社会的片面评价,往往会使大学生失去奋斗的动力,得过且过,对前途失去信心。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的新生来说,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1.2、学习方面的角色转换不适应。
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方式都是“填鸭式”的。一切随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是被动式的学习。而大学里的学习却有着许多的不同,课内学时大幅度减少,课堂的内容明显增加,教材的作用降低,上课的笔记、参考书刊的作用相对提高,因而新生一下子很难适应新的学习角色,不知道应该如何利用时间,如何利用参考书,不知如何学习。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的角色转换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心态上的不适应。很多新生在中学时代是班级乃至学校里的“佼佼者”,是家长和老师们的“掌上明珠”,家庭、学校、老师对他们十分关注。步入大学以后,他们会突然发现“山外青山楼外楼”,自己在同学中并没有优势可言,新的竞争使许多人失去了过去作为“尖子”的位置与优越感,过去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一些新生无法在学习上找到新的支撑点,因此感到空虚无聊,甚至有少数学生在浑浑噩噩的心态中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第二,学习目标上的不适应。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在高考中取得高分,顺利地通过“独木桥”。教师上课的针对性极强,对那些有可能在高考中出现的内容,都尽可能地教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真正的主体,而是被动的“接收装置”。而大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中学的不同,特别是教育部对各学科教学时数进行调整之后,上课时数明显减少,学生自学时间大大增加,这对新生来说确实难以适应,常常听到这样的反映:大学里作业太少,空闲的时间太多。然而,能够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的学生却很少,大部分学生承课余时间几乎不学习。显然新生对大学里的学习感到不适应,目标不明确。
第三,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正如上面说提到的,中学学习的内容、范围、要求主要是教师来安排的,因此学生在上课时只要听懂教师的讲解,课后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而大学教师讲授一般比较抽象和概括,且不同的教师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尤其是文科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偏重于理解,对一些问题常常要经过深入的钻研才能领悟。这对一年级的大学新生来说一时难以适应。较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努力了,但效果不理想”,甚至有一些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在大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竟出现多门课程不及格的现象。
2、新生辅导员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的教育对策
当新生进入大学校园时,最先接触和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老师,在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是这一特殊阶段中学生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新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老师们应该根据新生适应阶段中在学习和生活环境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七个方面与新生进行沟通,进行相关教育。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活动。这一阶段,新生对大学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性很高。丰富多彩、积极向上、轻松新颖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促进同学们彼此之间熟悉和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放心胸,增强集体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教师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从而科学合理地给予他们发挥特点、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二,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理能力较差的问题,特别是占大多数的独生子女,他们衣食无忧,很少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真可谓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辅导员应积极地号召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观念,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多进行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完成生活自理,而且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形成独立自主、自我钻研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其自身正确的心理调节也是一种促进。
第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新生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人生目标。“没有心中的灯塔,将是漫无目标的心理航程,搁浅和触礁就在随意间。”新生辅导员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教育和引导。对于新生来说,入校时对未来的认识还处于一种较模糊的状态。辅导员应该及时帮助新生他们了解自己,分析自己,根据学校实际和当前的考研和就业形势,积极指导新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确立新的奋斗目标,做到“早立志、立常志”,避免盲目乐观与悲观失望这两种情况,这一教育对于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高效学习。大学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这就需要辅导员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给他们讲清楚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教会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及图书馆,如何提纲挈领地学习,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如何合理有效快速地分析信息,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进行高效学习。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纪律、规章制度等形式的强制手段使他们维持中学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加强班集体的建设,帮助新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新生来自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上都存在着差异。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如果缺少温暖和真情,自然会产生一种孤独感。此时,班集体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辅导员,在新生入学之前,应当及时通过录取信息熟悉每个学生的姓名、特长和家庭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初,要认真开好“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的新生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同学做自我介绍,帮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加人际交流,提高同学间的亲和,增进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推动群体中互助互爱的精神,在集体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相信新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充满乐趣,孤独感也自然而然地淡化以至消失。
第六,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辅导员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班级情况,班级干部起到一个关键作用。辅导员在接手新生工作时,首先要在班级干部的选用上多下功夫,要认真研究学生档案, 了解每个人在中学阶段的学生工作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班级的管理,不能够急于求成,大部分学生对班干部看得还是比较重的,频繁的变动和任免对学生的打击是很大的,因而,在开学之初不要一下把班委队伍全部配齐,只要指定几个临时负责人就可以,至少要几个月之后再确定人选,这样才能保证不出问题。同时辅导员要注意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从而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第七,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的,目前学生的思想极其复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各种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做到热爱、关心学生;了解、理解学生;帮助、指导学生。这一时期,是最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辅导员要通过正面谈心、侧面了解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思想等情况,做到工作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心朋友,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形成较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今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在适应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抓好大学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做好大一新生的思想教育辅导工作,将有利于以后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相信在广大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工作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自主、自立、自强的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第三篇:辅导员工作计划
辅导员工作计划
辅导员,在其与学生的关系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为主导;在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上,应以教育为主,管理为辅;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应注重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统一。因此,本学期,我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
努力提升个人工作水平,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主要要做好管理和服务两个职能,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针对学生工作的特点,现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提出本学期学生工作思路如下:
一、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与根本,没有安全,一切等于零。在我的工作中,安全分为三个方面:
1、人身安全。通过不断地讲解、案例分析、防范措施的执行,信息机构的建立与运行等,首先保证人身安全不受伤害,其实保证对于班级情况的掌控与了解,信息反馈的顺畅。
2、心理安全。建立新生心理档案,收集各种相关信息,随时了解实际情况并决定是否采取措施。每个人都需要心理档案齐全,掌握进程,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保证心理健康,进而保证全部的安全。
二、学风建设
宽松和谐的环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互帮互学, 优良的学风能推动学生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通过努力挖掘实现“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具体形式,逐步养成良好的学风,具体工作如下:
1、制定班级的近期目标与远期规划,使整个班级有奔头,有章可循。
2、组织级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同时观察每个学生的特长,积极鼓励,侧重培养。
三、人文氛围
努力构建和谐的人文氛围,是一个长期而且系统的工程,个人认为人文氛围可以分为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以人为本、文化氛围、积极表达。
1、以人为本更是一种素质的体现,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独立、自主、人格、性格等等。给学生们充足的自由空间,鼓励个性的同时,积极地引导。
2、文化氛围并不是个虚无的概念,而是鼓励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不要放过任何一本书。这包括社会科学书籍,促进自己的修养素质,也读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和知识面。读书的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而只要在读书,书读多了,我们就是在建立一种文化氛围。
3、表达有两种方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鼓励同学们不要放过任何一次能当众说话和与老师、大家、优秀的人交流的机会,并慢慢的变得善于表达。
四
(一)中队 2014年2月24日
第四篇:辅导员工作计划
辅导员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为目标,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推动体验教育思想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加强督导评估,考核点面结合,保证我校少先队工作文明、健康、持续、和谐发展。加强班队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为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服务,扎实工作,奋发有为,努力开拓学校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二、本期主要工作:
(一)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
1、发挥大队部的作用,协助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各项常规工作。
2、完善新学期各项常规工作的组织和活动制度:做好“黑板报”每月评比、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力度,指导和督促各中队开展好每周一次的中队主题班队会等。
3、加强学校升旗仪式和鼓号队队的管理,培养和训练新一轮国旗手成员。
(二)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
1、组织各班辅导员(班主任)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充分认识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并能够在班会课或是晨会课上贯彻落实到学生中去,努力引导和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品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要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核心,开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比如班级里开展“寻找身边的名人”、“中国真了不起”、“了不起的中国人”等活动),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3、采用民主选举确立大、中、小队干部,定期轮流任职,大力宣传学生中的好人好事,为全体少先队员树立一个“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榜样,通过榜样引导学习先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组织少先队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以鲜活的活动引导学生,要切实提高业务技能和育人水平,准确把握新时期学校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和现实要求,不断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注重提高自身修养,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来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三)发挥各班中、小队在班级的作用,努力能够让少先队员自主管理、自主活动。
发挥各班中、小队干部在班级的作用,努力能够让少先队员自主管理、自主活动”是少先队工作之重点,在抓好常规工作、阵地建设的同时,结合“责任”、“礼让”、“卫生”、“宽容”、“诚信”等具体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小队活动,让每一个少先队员“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实现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切实提高队员自主管理、自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比如“礼仪示范”,在做到上学期要求情况下,进一步要求学生做到礼貌、团结、尊敬师长等礼仪,在校园乃至于校外同样见到老师问声好。使学生真正从根本上做到“礼让”、“宽容”。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筹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特别是中队长、小队长的作用,在有序的情况下,索性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讨论、交流活动的内容、策略、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整理出活动的方案、内容。接着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按照自己定出的方案、活动流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并且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小组,直到活动结束乃至于活动成果的形成。
(四)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开展多项教育活动。
1、学生常规教育。
各中队继续组织学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礼仪教育与训练,以创建优秀班集体和文明中队为载体,并以“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以“三管六不”,“三别四带”为重点,以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
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不攀摘花草,不乱扔杂物; 管住自己的脚,不追逐奔跑,不践踏草坪。“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
“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
强化常规工作的检查、评比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及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2、安全教育
深化拓展安全教育,进一步联合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以“安全伴我行”活动为载体,开展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活动。深入宣传,讲明道理,学习自护知识、消防知识、交通知识,并在各班积极开展争创“平安班级”的活动,在活动中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少先队建队日等节日活动,开展各项针对性活动。巩固并开发本地区的社会实践资源,精心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4、发挥少先队活动阵地的作用
少先队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大队部,红领巾为活动阵地,积极开展各类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建立班级荣誉角等栏目,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的净化、绿化、美化,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从而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一个岗位,锻炼一种能力,形成一个习惯,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
(五)、努力做好课外教育活动的建设和管理,为队员搭建实践体验的舞台。课外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大好阵地,在少先队工作的创新中大有作为,努力做好课外教育活动的建设和活动的管理,在校园中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做、人人求发展、人人都快乐的健康、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课外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策划、组织、协调能力,抓好文体艺术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文体艺术教育质量,使少先队工作成为每位教师的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绿色意识。
(七)、加强学生卫生、勤俭节约教育。
第五篇:辅导员工作计划
辅导员工作计划
根据本学期我所带的6个大三班级和4个新生班级出现的问题,特制订此工作计划,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学校、系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坚持以“安全教育”为主题,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以班级为载体,做好德育工作的渗透和行为养成,并深入进行学习。在新学期中要不断努力,不断前进,以树立起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二、具体工作内容、措施
(一)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1、评选新生班委会。每班实行班干部值班制度,负责各项考勤,并及时上报,每两周举行一次班级例会,每周举行一次班干部会议。
2、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老生班带新生班,树立良好的班风与学风。
3、继续开展以“大学生文明修身主题教育”活动,并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开展“创良好班风,建和谐校园”活动,重新布置班级阵地,结合各种活动创设特色园地。
4、做到每二天听一次课,每周最少和5个学生谈话交流。
(二)继续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方向,以培养学生文明、守纪、自律、自主、友爱为目标,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为抓手,以校园文化
建设为载体。进行“大学生文明修身”“大学生法制安全”等系列教育。
l、以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每位学生,加强道德规范教育,努力做到“自立自强、和谐班级”。重点一日常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创设良好班风,学风。
2、加强基础道德教育。基础道德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是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对自己负责做起,从自我评价做起。坚持以德育人,应用责任感的有关知识,对自己做事的态度、能力、完成情况进行判断
三、卫生工作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坚持每天检查寝室室、环境卫生,禁止学生带早点进教室的现象,严禁乱扔纸屑杂物;定期抽查宿舍,确保良好的生活环境。
(2)加强早操检查,增强学生体质,并确保出操质量和效果。上述措施只是对我在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