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总结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三下乡”总结
陈晓姗
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从我们课本上随处可见的三农问题,在学校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次从图纸迈向现实,走入了未曾谋面也不曾停下脚步静静感受的山区,我们的这次行动,是我们平时高呼的为祖国为人民这一伟大愿望的牛刀小试.我对我们这次三下乡活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感慨万千,书本不是生活,现实不是口号。
我们去的是文山市西畴县,位于云南偏远山区,由于天然地势缘故,这个县各方面生活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这个县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满面沧桑的佝偻老人为了生活而挣扎。虽然我们的到来不能使这个地区面貌一新,但是我们会尽我们全力去奉献,用我们的手紧紧连接西畴人们,和西畴人们一起铸造西畴精神的长城,富裕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代代人去改变的精神永在。
汽车在山腰间盘旋,一路上我欣赏到了美丽的山间景色,也同时被这陡峭而险峻的公路所震惊,也比知行驶了多久,我发现在山谷下有一些楼层,有些破烂,好像没有太多人居住。慢慢的,越来越多的楼层呈现在我的面前,有些零乱和破旧,这里竟然是他们的一个乡镇。此时我再想西畴县到底该什么样子呢。
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两旁,虽没有大城市的气派,却也还有小镇的素雅,比起我想象中的西畴要稍好一些。至少在这里可以看见几栋高楼耸立,还可以听见理发店传来的动感歌声,街道两旁还有服装店和餐馆,还有县城的中心医院等等,这就是西畴的全貌了吗?我仔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有些纳闷,在这样一个交通闭塞而又没有工业支撑的山间,这所县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虽然这里很贫穷和落后,但总算是一个县城吧。我无法想象在这山峦之间竟然会有县城的存在,直到现在我仍存疑惑,如若只是单靠政府的支持和拨款援助,那这所县城将不会存在太久吧?那它又是怎样在缓慢地发展着自己呢?当我走到西畴县的乡镇上时,我才发现西畴的确有点落后,只有县城里还可以看见一些人,其他乡镇人烟稀疏,有时走好几里才能看见一户人家。山间有着零星的几片庄稼地,和几间茅草屋、瓦房相互映衬着,多么和谐的一副画面啊!此时的大山是那么寂静与祥和,不掺杂一丝污秽。在黄昏烟雨蒙蒙中,看着当地领导对我们的欢迎,我深感他们对我们为这方水土服务的重视,对文化于人民的尊崇。第二天依旧淫雨不断,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我们计划,我们依然在雨水中抬着我们的行头分组行动,去为当地社区志愿维修家电,下午在老年活动室定点服务,很感谢人们对我们的信任,纷纷将坏了的电器交给我们维修。在他们维修家电的同时我们宣传后勤组的也在为当地人们宣传如何远离毒品,如何预防艾滋病,我们这次行动不是单一的,是针对性的服务,我们只想尽我们之力,给予一份帮助。
第三天是任务繁重的一天,是当地的集市,在这样人多的地方,我主要的任务就是做调查问卷,向当地人们宣传一些防止艾滋病的知识,由于云南位于西南边疆,无疑毒品在这块土地尤为猖獗,我们也是针对这一实情,宣传一些关于防范感染上毒品的知识,以及吸食毒品的危害。但是对于这样特殊的地区,这对我们来说比较困难,他们大多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一是我们请他们配合有点困难,他们的一些不信任感怕上当受骗,或者不愿意花费时间,另外就是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多问题他们自己不能看懂,有的是看了也不太了解这些就需要我们一份一份的去跟他们讲解和代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跨越了一个阶段,对我们自身有了提高,同时也让当地人民给予了我们信任,这算是我第一次走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对我来说仅今天一天就获益匪浅,向前迈出了第一步。这天让我深有体会的用一句话说就是“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要好。”
行程第四天,说起来是让我倍感震撼的一天,前两天在城里,多少不会有太大城乡差异的感觉,我们这天是直接深入农村,走进他们最深处,慰问10户贫困农户退休老干部,为当地小学捐赠学习物资。漫漫山路,一路颠簸,下车最先入目的就是那贫瘠风雨飘摇的老房子,虽然没有进去,但是透过那狭窄的小门看过去的是里面的昏暗与潮湿,仿佛荒芜了许久,但事实这是他们唯一的风雨避所。在这里,我看到了家家都有维持生存的储水池,周边都是绿苔,尽管那水由于时间关系已不清澈,但是在他们眼中是滴滴可贵,还有他们为生活所依托的牛,很惭愧,现在才想起我不知道那牛该叫黄牛还是水牛,更无从知道如何去分辨。想想遇到的那个8岁左右就为猪牛背着大箩筐上山割草的小男孩他肯定比我清楚,我虽不是与生来自一个特别富足的家庭,但是和这里比起来,只能显示我对农村生活的无知,同时,我也觉得我们在这样纯朴的大山人民面前,想起往日的虚荣而羞愧,人生,生活,那一刻我想跟自己说,人生价值都是公平的,我们没有尊贵,他们虽然条件贫苦但不卑贱,生活,不要靠先天的条件,贵在看谁靠自己后天双手创造更多价值。在这里,我觉得仿佛有种安宁、平静的情绪,可以直视自己的灵魂,更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最后一天,我们是学习革命烈士的精神,去了麻栗坡烈士墓,拜祭为祖国领土主权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们,刚入陵园,一群鸽子受惊飞起,散播开来,忽然觉得这里很静寂、安静又具有自然的生气,鸽子代表和平,但这里的战士铁马兵戈去,马革裹尸还也是为了和平而战。他们的十大精神,昭示着对和平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他们虽然逝去了,但是却为我们后人,营造了今天这样的太平盛世,我想他们在天上看到今天的世界一定觉得欣慰。他们精神永在,站在这里我就有为祖国献身的撼动,一样的满腔热血,充满激情与信心去把我们国家建设的更美好。
来到这方土地,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极富文采,能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震撼与感触,我多想把这方土地描绘给更多的人,让他们能感受到这里的水土、人民和精神,一个国家,一方土地,一种精神,一条心,对于将来的面貌也只能有一种,那就是富强。来到这方土地,让我最为撼动的也是这里的精神,人与自然的力量比起来是渺小的,但是人的精神是铸造的钢刀,再坚硬的石头也能斩断。这里虽然是岩溶地区处处都是坚硬的地壳,但是这里的人们依然不畏自然的原因,可以搭天梯爬到山腰有土的地方播下微少的种子,就这样他们不辞辛劳,每年这么积少成多的种植也能有一些收入,正是源于这种不放弃一点微薄的希望,西畴建设有了极大地提高。虽然与其他地区有些差距,但是任何差距都是短暂的客观存在,不过差距也是平衡,这个世界也就是需要差距才能维持平衡,就像生物界的食物链一样,我们就都在你追我赶中渐渐发展壮大了。正因为有差距大家才极富力量和决心去改变,最终结果一定是圆满的,现在需要的就是我们一起把握好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信也许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这这短短的六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在西畴,我看到了日新月异的中国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还在贫困中挣扎。作为一个县城,西畴没有一项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与主城区相比,差距可想而知。我在这里明显的看到了中国城乡差距的缩影。但在惋惜中又蕴含着无穷的希望和无限的生机——它已经在努力发展了。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运动又在轰轰烈烈地开展,总有一天它会跟上中国速度和步伐。我似乎又看到了西畴的未来和春天。
存在就是一种价值,存在就是一种美。存在就是意义,存在就是合理。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希望,我们就有明天。
第二篇:三下乡总结
三下乡总结
暑假前夕,我响应学院的号召报名参加了2010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学习。我知道这次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经过递交三下乡申请书得到老师的批准,有幸得到了这次的三下乡机会,我就分到了云浮罗定地区,同队的还有其他的19人。由本次的三下乡依然由水利厅作为主办和主要出资方,主要调查农村的水利设施,饮水工程。在全广东省做一个普查的数据采样,其中水利厅做出了很大量的工作。从我们在学校所发的资料中知道我们的任务将会十分艰巨,资料中都一一列出我们的任务内容和工作量,知道这是一个较大的数据普查。可是,据我所知每个人都是都抱着希冀,希望可以在这次三下乡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宝贵知识,得到一份重要的人生经验。
三下乡的前夕,学校作出简单的三下乡培训,主要是仪器的使用和数据的录入,还有某些注意事项。虽然简短,可是都已经较好的给我们说出的主要。其中,认识了这次我三下乡的带队老师,曾波老师。还有我们同去云浮罗定的其他19人。完成了两人一组的分组,有幸可以跟罗丽珍同学成为组员。
经过了两天的等待,终于在7月20号出发了。就在这天开始了难忘的下乡。拖着重重的行李,抱着满心的热情出发了,经过6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了罗定。本以为罗定会比较落后,可是当我出到罗定就知道那是一个误会,罗定的繁荣可以比得上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才知道广东的整体发展已经很不错了,而罗定这个地方就是其中做得较好的。可能归结于有一班重视民生,重视发展的领导。下车,没想过会是当地水利厅的领导亲自开车到车站接我们到驻地。在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地对我们的重视,或者说是对这次下乡工作的重视。因为听到他的下乡地点,当地的领导并不重视这一项工作,导致他们在开展普查工作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而罗定的领导们表现出的热情,我们就知道这次工作的难度会降低很多。尤其是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出架子,都是很好相处的。当天晚上简单的举行了一个宴会,宴会上我们也真正的认识了在未来一个月陪伴我们的工程师们。而本小组的主工程师是罗定市水利院的谭建新老师,还有水利院设计院的郑树佳老师。
7月21号,终于要开始大约为期一个月的三下乡。根据罗定市的情况,我们罗定队就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本小组就将走罗定市的四大灌区之二的——引沙灌区和引泗灌区的主渠道还有属于引泗灌区管理的金沙江灌区少部分。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要核对该灌区的主要水利设施,水闸、桥梁、支渠口、涵洞、隧洞、渡槽,到实地进行拍照还有定位、登记,并且在完成数据采集之后要及时的登录农村水利网进行数据录入系统和上载相片。第一天的下乡工作主要是跟当地的管理人员熟悉一下灌区的具体情况做好工作安排。
由于是第一天的工作所以难免会有所错漏,加上不时十分熟悉工作的任务,所以刚开始下乡就出现困难,不清楚我们工作的范围,为了不漏下工作任务,就做了许多不属于我们组的工作,无疑是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我们组以为灌区的自然村要我们逐一去走访,因为我们是一个大的灌区,所以所属的灌区就自然村就特别多,加上引泗灌区的主干渠本身就有近一百公里,如果加上引泗所属的金沙江灌区小部分就足足有一百公里,当地的工程师老师要求我们在十天内核对完该灌区的主干渠,所以对于是否走自然村这个问题就做出疑问。最后,工程师跟其他组的沟通,认为那不属于我们组的工作。记得那时我们已经走了有几个村,可是主干渠也才走了几公里,十分庆幸我们并不需要进入村。第一天主要的熟悉工作,所以工作量没有很大,就是在上述的问题上出现疑问,也就及时解决了。在当晚本来是进行数据录入系统的,由于系统问题暂时没有进行这一项工作,水利厅随行的水利专家在当晚及时联系系统的负责人,解决问题。当晚就成了为数不多的休息晚上。
可是,好的天气并不长,22日,才踏入罗定第二天,早上我们组按原定的计划是要下乡采集数据的,刚在干渠走了十多分钟就开始下雨,只是拍了几张的建筑相片,因“灿都”台风的影响,我们就被迫停工。得知22日到23日,由于台风灿都的影响,水利局的的领导连夜抗台风,体现出为人民服务的美好传统精神。23日,当地的工程师郑老师刚从水库防洪下线,我们知道他们必须在有可能出现险情的情况下进入防洪的第一线。刚刚回来的郑老师就要陪我们下乡采集数据,我们都被他的敬业所感动。工作也特别带劲。
由于要深入到干渠的每一个部分,加上灌区建成近六十年了,许多部分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就出现许多的地方十分破烂,杂草丛生,路也狭窄。有时必须在草丛里经过,那就难免会有一些危险了,天气也不太稳定,所以这都增加工作的难度。不过,相比其他组的工作,我们小组的工作就相较为轻松。大部分的路段都可以让车经过。水利厅的工程师都叫我们不要抱怨的太多,下乡的工作本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由于系统问题我们到23号才进行数据录入,我们都发现数据录入没有当初想的那么简单,首先,由于在晚上系统登录人数会比较多,所以系统上载数据会很慢:再次,系统并不完善,就造成许多数据录入问题,最后,是一天所采集的数据是比较多的。所以数据录入反而会用我们较多的休息时间,有些人甚至在十二点后依然会在录入数据。在下乡前说过十点半之后不工作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可是为了赶上当天的工作任务,这样也就无法避免了。
引泗灌区我们只走了八天,算是超前完成了该灌区的数据采集任务,不过数据录入就还有几天。在数据采集完之后我们就可以有两天的休息时间,可是,这两天的时间都被满满的数据所填满了。我们在数据录入的同时,进行总结,找出在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在之后的工作开展。
引泗灌区的工作完成后,就是比引泗更加大的引沙灌区。在引沙的陂头我们发现了严重的塌方,听随行的罗定水利院郑老师说,在上一年饮水披头就被洪水所冲毁,我们看到的是今年所新建的,而且新的陂头设计方案还是我们同行的郑老师做出的,从老师的话语中我可以知道他十分的自豪。我们也看到干渠的其他部分都十分破烂,甚至出现渠道损坏的不能使用的情况,看到了许多施工队在抢修。可以看到当地的应急反应还是很好的,不过从侧面就可以知道渠道是多么的残旧,没有几个地方有防土坡,所以一到下雨塌方就会十分严重。所以引沙灌区有其他的补充水源,以免出现下游的灌溉困难。我们知道他们是十分需要水利支持的,那是一件关于农民的大事。据工程师所说,引沙灌区的任务更加艰巨,因为引沙的路比引泗更难走,而且更长。不过,根据具体的情况,当地的工作人员安排了合适的交通工具,大大的减少了采集时间。所以我们引沙的采集工作也提前完成了,可是由于当地负责人的原因,引沙的数据表在完成了采集任务才拿到,数据的录入就比引泗更加赶。提前完成采集任务就有较多的时间录入数据,工作按时完成。
由于分工的原因,造成了工作量的不同,所以每一个组的工作时间都差异,我们就需要通力合作来按时完成罗定队的整体任务。其中,体现出了何闹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通过这次三下乡,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以前没有进入过的领域,增加了我们的见识,得到真的是人生的珍贵经验。这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的困难,我们都会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学到了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懂得了更好的待人接物。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加在其中懂得了团队还有合作的重要性。这次三下乡所学到的我会好好利用到其他领域。
机械工程系xxx xxx
第三篇:三下乡总结
贯彻科学发展观 服务农村促和谐
——“关爱农村听心声 访贫问苦送温暖”三下乡活动总结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大学生选择在暑期去农村地区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对当地发展的贡献和大学生自身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值得我们深思,在10年这个寒假里,我作为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寒期三下乡实践队的一员赴渝北区高嘴镇高兴村进行实践活动,这样的亲身经历使我对“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渝北区高嘴镇高兴村,原大湾镇高兴村,该村有80余户住户,进600位居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或许是那天的天气有些冷冽,村子里罕见人迹,四野的农田还留着刚刚割完的庄稼茬子,隐约可以感受到村名们的辛勤。
在村支书吕书记的指引下,慰问团的人分成了两拨,一批由吕书记带路,石曼丽同学带队慰问三家,剩下的8人跟我,由一位当地的贫困家庭的大娘带路走访,队员们忍着凛冽的寒风,时而走在高速路旁,时而下到农村的泥泞小路,坡高路滑,时不时有人不小心摔倒,但是同学们都没有为这些所吓倒,反而更加激发起来了斗志,一路前行,一直没有人喊累。我们走访的三户,从外看来都还算过得去,但一进屋,都会闻到一股药味,这三家都是常年有家人生病,耗空了家底。
第一位老乡家里是一位瘫痪的老人,生病20多年来,出门的时候都是去医院,平日里都是躺在床上不动弹的,听说我们来了,老人执意要下楼来见客,看着老人颤颤巍巍的走下楼梯,我和另外一位同学赶紧上去搀扶,老人的热情,倒让我们来送温暖的感受到了阵阵温暖,老人家里虽然有限寒酸,也没几样像样的家什,但是干净整洁,收拾得落落大方,不用想也可知道,这是一户勤劳的主人家,老太太平日里除了照顾生病的老大爷外,还养了几只鸡,在公路对面的收费站找了份做饭的工作,侍弄几亩薄田,生活的压力已经让她没南头爬满了银霜,日子虽然清苦,在她的脸上却没有看见一丝的懈怠,反而饱含希望。当谈到两老的儿子时,两位老人家脸上顿时写满了骄傲,他们的儿子也有20多岁了,比我们这些读书娃也大不了多少,大学刚毕业,没有分配到工作,就自己去城里学了卡车驾驶,马上就能拿到驾驶证了,想必,这便是老人家的希望吧。中午时分,我们准备动身去下一家的时候,大妈执意要留我们吃饭,这让我们怎么处之安然呢,虽然大妈一再挽留,同学们却几乎一口通身的回答:“我们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呵呵,倒有点像革命年代了。
第二户人家家里,没有了前面大妈家的活跃,只有她一人在家,听她的描述,前不久高堂因病去世,家里倾尽全力送医院救治,然而任然无效,到头来落了个人财两空,这里刚刚出殡完,小儿子贪玩有摔断了手臂,为了医治,又花掉了一堆钱,还欠了亲戚朋友一笔不小的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只剩下了丈夫,丈夫也是怀病在身,加之又有点年纪,出门找工作也难,只能打打散工,东奔西顾,农忙时回家帮忙收下庄稼,家里的大女儿在重庆年成人高校,平时打工挣的钱只够交学费和勉强应付生活,儿子就更不用说了,小学尚未毕业。都是生病闹的,墙上醒目的贴着一张小儿子在学校的奖状,呵呵,看来小家伙除了贪玩外,还是有写出息的。
从第二位大妈家出来,在她的领路下,我们来到了第三家大叔家,这为大叔家的情况就更加悲观了,低矮的老房子里面已经结满了蜘蛛网,所有的家具,衣物,都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通过问询我们了解到,此间名叫蛇形屋脊,这家的主人姓沈,约莫40岁上下,8年前妻子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留下了他一个人和一个女儿,这几年来,他含辛茹苦的将女儿抚养大,终于可以去外面找份工作了,却又得到了女儿也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噩耗,生活的担子讲这位父亲压弯了腰,佝偻的身躯再也提不起年少时的豪言壮志,平日里也只有靠打打散
工和父亲开小商店的接济度日,从他低低的帽檐和失神的眼睛,我们看到的只有迷茫,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从“三下乡”的概念来看,大学生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服务。而我们大学生作为这条道路上的骨干,理应为“三下乡”实践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贡献更大的力量,回想我们的这次实践历程,觉得这次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中的情感的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少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深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刚开始以为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的社会实践,就在不经意间,一回头,竟然已经过去了,回到了家里,有好吃的好喝的,有整洁舒服的床,躺在上面睡意十足,可是总觉得心里面少了些什么,也许一天下来我们并不能交给他们什么,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笑我们作秀,笑我们一天的送温暖是闹着玩的,可是我们自己知道,知道我们的目的,知道我们的努力,知道我们的收获。
还是回来了,把一切放下的放不下的都放下了,渐渐回到了自己的原位,心思也该收回了,在那里收获最多的是学会爱,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和老乡们一起时我们学会了关爱,和队员们相处时我们学会了友爱,在高兴村的一次经历让我们体味到了无私的博爱!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轨道上,从明天开始,又是新的一天!
何江海
2011-1-31
第四篇:三下乡总结
三下乡总结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张裕烽
1、活动总结
“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三下乡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大学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蕴含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的良好途径。在我院,“三下乡”一贯是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历年来,我院师生都能结合自身优势,整合211高等院校的丰富资源,服务于广大农村的村民与儿童,所以“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为响应广东省委、政府关于建设“幸福广东”的政策号召以及锻炼当代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今年,我们继往开来,延续之前师兄师姐们的下乡之旅,我们来到——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平渡村,开始了为期12天的支教调研活动。活动期间,我们下乡队伍分赴平渡村下辖两个自然村洋角埔、竹径村,顺利地完成了支教和平渡村水利状况调研任务,在最后一天更举办了运动会,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乡活动既让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平渡村的水利状况,以便更好地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又给当地孩子们带去了欢乐、知识与希望。2、3、4、5、下乡地点 起止时间 参与人员 活动前准备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平渡村 2013年7月14日至2013年7月25日 经管11、12级本科生
(1)地点的联系:由于之前我们的师兄师姐去过当地进行下乡支教调研,所以当地
人对我们前往下乡支教也是比较支持的,联系当地领导接待也并无太大问题。
(2)前期准备:早在期末考试前,我们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内容包括:
1、调研
方面:通过讲座、向老师咨询、向师兄请教等方式学习了解到下乡调研方面的知识经验,又向指导老师胡靖老师借到了调研测量工具,为下乡调研做好了必要的前期准备;
2、支教方面:我们制定了课程任教人员安排、备课资料准备、试讲等;
3、后勤方面:我们根据需要统一采购了所需下乡物资并学习了相关急救知识。
(3)经费来源和使用:指导老师胡靖老师资助了3000元,其余来自队员,17人每人
上交200元,总共6400元。主要用于我们的车费,当地食宿费及活动费用。
6、活动过程
(1)特色课程支教撒播知识种子
我们的下乡队伍分赴平渡村下辖两个自然村进行支教,两边的授课地点和教学内容都不
尽相同。以平渡竹径村为例,我们的授课对象年龄分布较广,从学前班的到初中三年级的都有,而学生以学前班及小学低年级的为主,由于学生们的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难度,我们在课程选择和授课方式上都必须注重到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动活泼兼而具有教育意义,并以此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的支教队伍针对这个情况就根据学生的年龄分为了“大树班”(四年级到初中阶段)、“小花班”(学前班到三年级)两个班,由于人员有限,我们这边只有9个人,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开设了13节课,其中包括语文(大、小班)、数学(大、小班)、英语(大、小班)、音乐(大、小班)、美术(大、小班)、舞蹈(大、小班)、拼图(小班)。当然,支教过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与挑战,比如:支教刚开始时学生还是挺听话的,但越到后来,他们跟我们熟了以后,他们就开始在课堂上调皮捣蛋了,但对此,我们的老师并不焦躁,不仅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最新鲜、最有趣的知识,而且在平时加强了课后与孩子的接触与深入交流,用心的去尽他们的努力去改变他们,纠正他们有误的认知,并告知他们“仰望星空,走出大山”并不困难,努力读书是第一步的现实道理。而在这12天的支教活动中,孩子们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前的依依不舍,孩子们的含泪目送真让我们感动不已。
(2)实地调研测量关注平渡水利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而农业生产的“命脉”,农业的“血液”就是农田水利。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因此,本次调研活动着眼于平渡村的农田水利建设状况,通过对平渡竹径村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调查,窥一斑而见全豹,展现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农村水利事业缩影。
我们的调研也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下乡期间,几乎天天都下雨,这给我们的户外下田调研测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不少队员因为雨天路滑、田间沟壑纵横交错而滑倒摔跤掉进水沟里,擦伤流血是时有发生的事。另外当地田地分布零散细碎、范围又广,为此我们在选择测量样本时投入了不少心思,倾注了极大的人力时间,下乡期间,我们几乎是每天一放学或一有空闲时间就到田里,手拿卷尺、皮尺,边测量边记录数据,雨天烈日,风雨不改。由于当地领导比较忙,他们很难才能抽空出来带我们去一下水库、抽水站,而我们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村长带队当天几乎是全员出动,各自分工明确,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数据、口述资料,边走边问边做笔记成了家常便饭。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还是客服了重重困难与障碍,并取得了大量的资料,在较短时间内对当地的水利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调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当然,我们这次调查工作得到了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平渡村的支持以及村民的积极配合,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成功完成任务,其中,平渡村副书记李应平,为我们打点了一切,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为我们介绍了相关概况;平渡竹径村正村长张贤胜,在百忙中抽空出来带我们到黄果坑水库进行实地考察,并接受我们的采访,让我们了解相关情况;还有平渡竹径村副村长曾广添,亲自带我们到道路崎岖难走、沿路恶犬狂吠的电力抽水站实地考察,给了我们相关的口述资料。另外还要感谢接待收留我们居住的曾招娣婆婆,和载我们到镇上买菜的李吉球副村长,他们为我们的调研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当然还要感谢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使访谈得以顺利进行。
第五篇:三下乡总结
小队每日活动总结
活动1.2013/8/12小队到达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西溪村,本日下午邀请当地领导参加活动启动仪式,但由于突降大雨,无法在室外举行。仅在村办公室宣传了小队此次来的目的以及活动内容,获得当地政府批准。
活动2.2013/8/13 正逢秋收时节,原本我们小队想帮助当地居民收稻谷,但该地区的稻谷已经收完了,于是我们就帮年迈的老人晒稻谷,把割完稻谷留下的稻草堆堆在一起,以免大雨的冲刷让稻草堆腐烂在稻田里。在太阳下山后帮助老人把稻谷收回到家里。收完稻谷后小队成员都觉得很累,身体也很痒。大家真切的明白“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含义。
活动3.2013/8/14今天我们小队去帮农民伯伯种秋萝卜,挖红薯。看上去简单任务一开始让我们就遇见了困难。在给萝卜挖坑的时候就露出了我们这一辈没碰过锄头的“真实面目”,与老大爷挖的坑来比,实在是相形见绌。在挖红薯的时候也犯了难,红薯还没出土就被锄头挖成两截,即便是挖红薯也有技巧蕴含在其中。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体验了农民伯伯的艰辛,充分的感受到了劳动光荣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自豪感。
活动4
2013/8/15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个果园,询问主人家关于果子的收成,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及国家政策等等。种植户很热情,还邀请我们摘果子,摘完还让我们品尝果子。这次活动让我们知道了种果树的艰难,需要考虑诸多事宜。
活动5
2013/8/16 我们分为四组,对调查地划分区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我们通过走访各个农户的家,以每家每户为单位,填写调查问卷。各个组将填好的问卷收集整理,统计结果。这次活动我们发现大多数居民对医疗合作保险非常赞同,但有一些居民根本不了解该保险有什么用,或者觉得根本没用,得不到回报。还提出了很多改善的意见,具体数据见附页。
活动6
2013/8/17 我们今天的目的是调查该地区梁滩河的污染情况,先向当地居民了解了这条河的情况,实地查访了解现状。通过取样化验,调查污染程度。寻找污染源,发现主要是未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大量的生活垃圾。我们还了解到前几年有关部门对这条河采取过整治措施,但无明显效果。今天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活动7
2013/8/18我们对一定区域的居民挨家挨户的手法问卷,试图了解他们对法律知识的认识。为他们排忧解难,接受当地居民的法律问题咨询。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到有很多居民都是法律文盲,都不知道可以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
活动8
2013/8/19今天的任务就是对之前的问卷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反馈信息,相关部门对我们提出的问题显得相当重视。
活动9
2013/8/20 整理活动资料,拜访当地参加活动的村民村干。向他们征询意见,希望他们指出我们这次活动的不足,并向他们对我们的支持表示感谢。
活动10
2013/8/21 收拾行李返回家庭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