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时间:2019-05-14 11:1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第一篇: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程益凡作文精选:

别流泪!——给月亮的一封信

程益凡

亲爱的月亮:

你最近可好?

你宛若一轮玉盘,洁白无瑕,在静谧的夜晚,把一丝丝、一缕缕柔和的光从宇宙转入地球,给人们梦境的安详。

你是人间真善美的天使——你为人们向亲人托去思念与祝福;你为人们保存美好的愿望;你为天涯游子传去故乡的思念与温暖;你日日夜夜守护着地球,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你用你的明暗盈缺,充实了中华文化······

你在我们心中,永远占据着那个圣洁的地方。多少年前的传说,让你成为了那个桂影摇曳、月兔蹦跳,那个嫦娥仙子居住的地方。天狗食月,只有你知道是否有过这样的故事,可如今,那“天狗”真的出现了。

你在浩瀚夜空,尽力地为人们送去柔和的光,可你是否知道,多少个日夜,你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二氧化碳,浑浊了大气层;尘埃,混入了吹拂的风,你原本美丽的脸庞,早已蒙上了一层黑暗的面纱。如今,举头望月,那些烟雾总会毫不留情的阻隔一切,眼中尽是一条条翻滚的黑色匹练。

人们整天忙碌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金钱、地位,野蛮发展的经济模式污染了天空,蒙住了你美丽的面庞。

还有人能在月夜遐思吗?“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的美丽只能活在古典诗词中了。

看到这里,你的心定如刀绞,泪定如泉涌。我知道,没有一个受到冷落的奉献者不会心痛!

但我相信,你执著为夜空奉献下去,至少群星不会冷落你!

别让泪水枯老面容,当有一天,人们终于脱去了浮躁的伪装,你还是我们的天使!

相信你的程益凡

2014年12月15日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程益凡

每天,总有一缕缕声音在脑海回荡,亘古不变的旋律,总是那么温柔,熟悉,愿意久久沉浸其中。原来,那是你的声音,东台。

悠长钟磬音

拂晓,泰山寺的钟声袅袅,庄重的声音随着阳光逐步驱散黑暗。钟声把人带到一个灵魂幽境。那声音似一枚润石,倏然落入心潭,心波圈圈漾开,满心都是悠远的味道;那声音又似一缕鸿毛,自高空飘落,虽轻飘飘的,但绵长的节奏总让人感受到鸿雁振翅的力量。

逆着钟声寻找过去,似乎能感受到那口严肃的大钟,岁月侵蚀的斑痕虽已布满,但仍然存在一股古朴的力量。听着,声音似乎凝固起来,感到那是远古传来的声音,也读出了东台历史积淀下来的魂魄。

湖边落花声

公园,那个迷人的地方,在某个幽深的角落,碧潭与浓荫构成的世界里,固然有鸟啼,兽吟,可关乎东台,那儿更有我陶醉的落花声。

在某个被落叶覆盖的露天椅上,闭目,任新柳拂面,竭力捕捉最细微的声音。“咔嚓”“嘀”,花瓣无意零落,飘在潭面,被鱼儿簇拥着。那声音宛若自己用指尖划过一匹光滑如镜的绸缎,更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深夜车鸣声

深夜,城市一片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车在马路穿梭,绚丽的光化作一道道光弧„„车鸣声是一种享受,宛若四处响起的小号;又似音乐家指尖的琴键蹦跳;又似鼓面零碎的鼓点„„

急骤的声响宛若巨人加快了脚步,听着,东台的发展便呈现出来了„„

万千的声音,都是心中怡然的种种。东台,我从故土听到的是心灵的声音。

一丝哀愁在心头

程益凡

阴蒙蒙的清晨,浓雾托着泛白的太阳。我走在乡间小路。放眼望去,渴求看到一棵树,可自然总回馈给我一个失望的眼神。只剩那马路边的银杏依旧高大,那零星的茅舍依旧可爱。

这一切的变化太深,太彻底。我找不到一丝怀念,只觉自己在此发苶已久,记忆被掀起,往事一帧帧浮现出来。

那是一个安逸的午后,爸爸带着年幼的我在河边钓鱼,我只是不安分的坐在板凳上。阳光暖暖的,初夏的果实早已抑制不住诱人的香气。

爸爸的鱼钩像是蜂蜜做的,把鱼一嘟噜一嘟噜全都吸引过来了,也让碧波荡漾着甜甜的色彩。

我的欢呼声随着鱼的咬钩不绝着。偶尔,几只大鱼从桶中跃出来,在田埂上蹦跳着,我不禁大叫道:“爸!鱼出来啦!”爸爸只是微微一笑,一把捉住它,扑扑它身上的尘土,又放进桶中,继续握紧了钓竿。

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青草上,有阳光在蝴蝶与蜜蜂的翅尖上闪烁,那恬适的生活宛若一杯甘冽的柠檬茶,清新得难以忘怀。

可当思想从美好的回忆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在……

曾经的乡村,是一段纯白的《格林童话》;

如今的乡村,是一册黯淡的《莎士比亚悲剧》。

不知何时,巨大的烟囱刺破苍穹,滚滚浓烟翻腾着,留下昏暗的空气与视野;河畔的树桩述说着曾经的快乐,河水变得黏稠起来,墨绿色的泡沫随处可见。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真正的净土。揽一方苍碧,拾一枚润石,掬一捧碧洌,是否只能发生在梦境!

露水不觉已湿我全身,低头嗅去,只剩一股陈涩气息。谁能想到这点点滴滴的水珠中沉淀的故事——

我透过指尖的水珠望去,那曾经澄碧的世界似乎在这小小世界中呈现出现。只是那最愿碰的地方仿佛被蒙上了一层尘埃,是人类掀起的尘埃。

我开始怀疑回忆是否只是截取了某场梦的片段,但我满心沉重与哀愁是真的。

我的心好痛。

尘埃的旅行 程益凡

2015年7月16日 星期五 晴

又是一天太阳的暴晒,尘埃再也熬不过这种光受太阳炙烤的生活了,它不再去给植物水分和营养,它逐渐和土壤闹翻了,变成了一层又一层的细粉,以新的面孔面对生活。

尘埃看着飞鸟自由地在天空打着旋儿,唱着愉悦的歌;看着天外云卷云舒。为了离开这乏味的地方,尘埃的心情早已是一片澎湃。

它们毫不顾忌,纵身一跃,乘着风儿,飞向天空,开始了新的旅行。

2015年7月17日 星期六 晴

尘埃们与鸟儿并肩,和白云比高,看完了昨晚皎洁的月亮和迷人的星星,在旭日的喷薄中,它们开始了第一天的漂流。就在它们兴奋之时,人却不开心了。它们定居在建筑的窗户上,留给人们一个浑浊且朦胧的世界;它们化作PM2.5,为美丽的白雾抹上“霾”的恶名,入侵人们的肺,留给人们痛苦;它们又盯上了植物,把一张张光滑的树叶布满肮脏的伤痕,塞住它们的气孔,让它们无法呼吸,从而枯萎,死亡。随后又......2015年7月18日 星期日 雨

几天的日子,尘埃都安居在世界各地了。它们也目瞩了自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麻烦,悔恨的泪水不由咸涩了腮边。

雨突然而至,带着尘埃重返了大地的怀抱。尘埃再也不去做那个渴望飞翔的自己了,它又变回了土壤,去拥抱植物,去做大自然正面的一分子。

尘埃与土壤,同是土,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生一定要轻轻浮浮,随波逐流吗?我甘愿做沉默的土壤,在蓝天下仰望,做最真实,最实在的自己。

如果你真的没走好脚下的路,没踩实每个脚印,那么你也只能漂浮在半空,做随风不定的尘埃。但只要你放弃那些渴望,忘记那些海市蜃楼,守住最真实的自己,那么就算是狂风骤起的日子里,你也将是土壤,实实在在的土壤。

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东台赛区)二等奖习作

又是一年稻香时

程益凡

当秋伴着馥郁的桂香走来,把每片叶染上金黄,把每颗果实画上笑脸的时候,自然之册已翻到了这最美好的一页,又是一年稻香时。

十里稻香

信步田畔,看这无边的田野,饱满的稻穗把头藏在叶丛里,与同伴分享着秘密。稻浪翻滚着,流动着金色与希望,秋风轻巧地吹过,抚摸着稻穗的发丝,于是,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忽然闭上眼睛,当你想象着你的心灵正匍匐在这片土壤之时,你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烈的稻香,有温度的香。它们像长着小手一般,紧紧抑着你的胸膛不走,直到你整个脑海,都留下家乡泥土温馨的味道。

月下虫鸣

当害羞的月亮偎进远处树林的怀抱时,稻田便热闹起来了。潮湿的晚风把稻田笼入了一个梦境。虫子们在各自的地盘上,不约而同地唱了起来。“吱——嘎——嗞——”各异的声音交织着,融成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曲。青蛙睡不着,在河岸的蒿草丛中,高兴地喝着彩;蟋蟀乐团也加入了,各个声部都怀着对家乡的爱与依恋,倾心唱着,欢快的音符在稻尖上跳跃。当晨曦渐渐浮现,音乐会就停下了,稻田又在阳光下享受它自己的宁静安详。

日夜人忙

万物都是一片丰收的笑容。农民伯伯的脸上更是一片彩虹,但和这快乐一同到来的,是劳动,是奋斗。农民们和太阳一同起床,披着西边微微的月光和东边微微的朝霞,奔跑在露水中,吆喝着收割机。当太阳公公最热情的时候,才会看见——远处一辆辆收割机追赶着金色的稻浪,汗水和农民的笑容融在了一起。

又是一年稻香时,我仍在寻找那曾经的无数秋天,寻找秋的共同特点。如今,我总算有些明白了——秋是农民的汗珠,是点滴奋斗的积累。

妈妈的眼睛 程益凡

妈妈的眼睛,像天使的翅膀。

走在飘飞着泪水与微笑的成长路上,无数困难被踏平在我的脚印里。我在挫折面前,往往会因失败把泪水布满脸庞,还在犹豫与气馁时,妈妈总会在背后扶起我,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我。

妈妈的目光像潺潺流淌的甘泉,清澈而温暖,我心中的幼竹受到了滋润,一下子冲破了石土的束缚,直冲云霄,长成参天巨竹。

我顿时充满了信心,背后好似长出了一对翅膀,伴着妈妈的微笑,向前奔跑。

妈妈的眼睛,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面对学习与生活,看着那些其实是镜中月、水中花的幸福与快乐,我怅惘过、彷徨过,仿佛路标在眼前,路在脚下,却不知该如何向前。一阵等待终化为烦恼。而这时,映入眼帘的,正是妈妈那布满笑意的眼睛。妈妈的目光像万丈光芒,蓦地驱散了我心中的雾团,我的目标、我的路都清晰地出现在脑海中。伴着头顶那格外可爱、格外迷人、格外清晰的星光,我大步前行着。妈妈的眼睛,像绷紧了的帆。

奔跑过后,就是一阵疲惫。面对漫漫长路,要再奔跑下去,我有点缺乏勇气,我害怕辛苦会占据人生的路,我停滞着。妈妈的眼睛又会带着鼓励来到我的面前。

妈妈的目光,让我看到了一艘帆船,风帆紧绷着,劈波斩浪,奋勇向前,尽管背后是无数鲨鱼,两侧是无底的漩涡。

我再次扬起了帆,我高呼着,妈妈的眼神告诉我,去前进,去奋斗,去那彩虹桥下、海天交界的地方。妈妈的眼睛,温馨而美丽。妈妈的眼睛,坚定而无垠。

我忘不了那双眼睛,那双永远陪伴着我的眼睛„„

带着坚守前行

程益凡

行走在青春的雨季,万千雨丝都留给了我一段段美好的回忆。它们正如一点一滴的领悟,汇成了我前进步伐留下的执著脚印,也无意间留给了我“坚守”这两个字眼。

曾经,在一节慵懒的体育课上,我漫步在新建的人工草坪。草丝在我脚下“嗞嗞”作响,我望着那一个个虚伪的面孔,忽然忆起了那片曾经的草坪——

那是我一入学便留恋的地方,春天的蜂飞蝶舞,夏天的百草丰茂,秋天的枯黄疏影,即便是冬天,也有白雪茫茫的幽远。一切都无拘无束的发生在这片纯天然的草坪上。它美得让人兴叹,只有偶尔才会有园丁推着除草机粗略地光顾。它就是这样快乐的做它自己,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直至后来,塑胶跑道的诞生毁掉了这一切······

如今,我回忆着那些曾经的草们,它们是多么会把握生命,枯、荣,总是及时更替,团结一致,绽放着生命的美丽,坚守着每个春夏秋冬。

再看看现在的人工草坪,虽然现在塑料草丝闪烁着光泽,一副美不胜收的样子,可是它永远无法经受岁月的侵蚀,最终,不过在苍凉的西风中脆了,断了,碎了。

我不会去惋惜这些人工草坪,反而更加佩服那些活生生的绿草。一下子,我想到了许多······

原来的草坪,不正是因为对生命本真的那份坚守,才演绎出它们的美丽?现在的塑料草坪,正是缺少那份坚守,才黯淡下去,最终沦落为人们无视的垃圾。

抬起头来,望向远处渺茫的高楼和路上衣着华丽的现代人,我感受到了我自己,一个小小的初中生,太需要草的这种坚守了了。

岁月匆匆,生命的洪流释放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心中也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理想或信念,只是越来越注重外在,越来越忽略内心,甚至已经类似橱窗里的模特,只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什么能拿来坚守的人型空壳,再也找不回内心那一池宁静的湖水······

但,我不会这样自甘堕落,我要一株做坚守的“草”,永远执著我的信念——在这注定单枪匹马的前进旅途中,无论岁月的峥嵘与蹉跎,带着坚守前行!

凡凡的世界

程益凡

亲爱的益凡:

早上,一不留神就看见了你浏览器的搜索记录,我似乎还能感受到你对未知的探索与好奇。

你的浏览记录:1.“村陌有犬为人······”的翻译;2.NBA东西部半决赛;3.“鲶鱼 效应”是啥?;4.有关清明的诗句?

我十分惊奇,你们学到的文言文我读都读不起来,只能感觉到有只狗,也不知是好是坏,不由地默默赞叹你的知识,或许是老师让你翻译啥,找啥诗句,我想你是没这兴趣的,天啦,我也不知道什么“鲶鱼效应”,是鲶鱼很滑吗?我点开一看,呀!竟是西班牙渔民保持沙丁鱼鲜活的方法。捕捞的沙丁鱼通过水槽运向市场,但大多鱼在水槽中就死了,当地居民利用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通往市场的水槽内,沙丁鱼为了躲避鲶鱼的追赶,奋力游向市场,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鱼的鲜活,这是个经济效益,我不知道你知道了有什么用,好奇心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我也尝试看了你的球赛,黑、白、黄的人奇高无比,喊着听不懂的话,大汗淋漓的,投个球这么费力干嘛?

或许,这是你们男生的世界吧!我们做母亲的当然不懂,但篮球世界的拼搏、不服输的精神以及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豪气正是你这未来的男子汉锻造性格所需要的吧!

你已经越来越大了,接触的世界也越来越广了,我也知道你学习越来越辛苦了,让我欣慰的是,你的精神世界还很丰富,你对世界的好奇心、探索欲还没被繁重的学习所磨灭!

也许你的世界你做主,但还是听妈妈几句吧:

第一,要学会放松,要劳逸结合,别累坏自己,你要快乐,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第二,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也许同学之间有矛盾,生活也会有不顺心的事,你也许会抱怨,但许许多多的难忘的事,才让你长大后有可以回忆的点滴。

第三,要有梦。心中有梦,动力才强劲。你要知道,现在的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你实现梦想的一部分。目前,学习才是你实现梦想的前提,好好把握吧!

或许现在,你已经独立了,你可以自己做些事了,你的世界再也不要我们过多鼓励和安慰了,你的路还是很长,你还要继续前行。

终有一天,你要独自面对新的生活,追求新的目标,面对自己的人生,但请记住这些吧,孩子,让你的世界再大些,再美些吧。

爱你的妈妈

2015年6月

醒悟 程益凡

爱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它的方式也太多太多,或许惊天动地,或许平平凡凡,正是8年前那个与此时天气一模一样的午后,我的心也在翻江倒海,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也不知多少年后,我从那件事中终于明白,放手也是一种爱。

那时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我,调皮得几乎“”无恶不作”,每逢外出,必惹祸而归,所以训斥与“教育”也是家常便饭。

我曾因为剪了邻居家猫的胡子而洋洋自得,也曾因为偷了人家未熟的南瓜欣喜若狂,更曾因为捅掉了鸟窝而心情舒畅……

妈起初认为我是年纪小,调皮一点没事,但没想到我竟如此只得寸进尺,终于有一天,妈再也不在嘴上教育我了,她再也忍不住了,巴掌火辣辣的打了下来,我心里念叨着:“这下完了。”于是紧闭了双眼,一声清脆的啪声,震耳欲聋,我只顾着发抖,却发现屁股上没有一丝感觉,我缓过神来,原来妈一巴掌拍在了她大腿上,眼中有些泪水。

我感到了人生第一次愧疚与感动,无故哭了。

不知不觉中,我上学了,学的轻轻松松,学的潇潇洒洒,直到期中考试两张79分的试卷,飞到了我的头上,我得意极了,嚷嚷,真不少,我看了看周围的人,一下子,分数从自豪立刻化为两道巴掌,火辣辣的抽在我脸上——有双科100的。

我人生中几次反省,有的意想不到,竟有一次落到了这次考试上,回到家,我不敢抬头 5 面对一切,直到老妈一脸微笑对我说:“考试成绩,我和你老爸都知道了,还不错,努力啊”我一脸不敢相信,这话是妈说的。

不知为何,从那以后,我的小学成绩就从未落在过班级第二了,也许只因为看到那天晚上一幕——

妈妈以为我睡了,偷偷看了我的试卷,然后我默默流下了泪。爸爸妈妈的交谈,我也只听见了一句: 孩子就随他去吧,他学着学着就懂事,就长大了……

青春作伴 程益凡

青春是场梦,梦中充满着未知的前途,但它也给了我们信心与活力,一路与我们作伴,鼓舞我们前行。

我们乘着青春漂流,不觉已入初中的港口。崭新的面孔更替了生活,又是一段新的成长,就如岸边一棵小树,享受过阳光甘露,也忍受过黑夜、暴雨和狂风。友谊正如枝头上两片叶,终日紧挨,但有一天,总会在一片黄叶飘零后留下另一片叶的孤单。

我们曾经在操场把篮球打得有手掌的温度,一起在长跑拼命后大口喘气,也曾一起在下课时搞怪······但时间会淡化也会暴露一切,你喜欢热闹,你喜欢蹦跳,可我还是愿意泡泡书堆,静静心灵。

志不同,道不同,青春无法让我们成为知己。我们终于在一个暴雨天里吵了一顿,闹了一顿。从此我们保持距离,也只剩见面时的硬撑微笑。

青春的雨季充斥着雷鸣,总留下片片难以收场的狼藉。当试卷的红叉又开始密集,当分数直线降低,当几次考试的折线统计图陡的像悬崖一般,我又一次用泪水洗清了思路,青春的痛总会给我领悟,我头也不回就投进了飞一般的学习状态。

深夜亮的灯,午休时的强撑,发疯一般的笔头,总算在次次考试中留下了没有白费的答复,我却第一次笑着泪流满面。

青春的痛与乐时刻没有离开过我,它莫过于一根刺,会给怠慢的我们痛,也会在奋斗时融进血液化作力量。

青春作伴,或许它能带我 越飞越高,直至孕育理想的一方绿岛,将口袋中被泪与汗浸过的梦的种子,一粒粒洒向心田。

从未走远 程益凡

岁月是一曲笙歌,萦绕在心间,飘扬着幽远的旋律。即使世界日益增添着嘈杂,但古韵仍然存在心间,从未走远。

——题记 又是一年端阳,思绪不由间回溯到了两千多年前,看那楚国满城茫茫。汩罗水边屈子衣袂飘然,凌厉的目光早已超脱尘世,胸怀一腔悲愤,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飞鸿,凛然消失在滚滚江水中。

想象着端午的情思是如何传递开来,我心中竟响起汨罗江的浩瀚水声,一时间无法平静。可往日清淡的岁月没能够记下些许端午的影子,零碎的念头穿过脑海,我心中竟一时有些空洞。

我立于窗前,遥望远山黛下,飘飘摇摇的炊烟,我庆幸又感觉到端午的意境了。一出门,面对这个宁和的世界我镇住了。我原以为人们只会象征的吃几个粽子罢了,没想到,放眼可见的昌蒲和艾草在家家户户 6 的门楣摇曳,苍朴的香气熏的我竟有一丝感动。

正看那纤长的昌蒲辉映着古朴的艾草,一阵清新的箬叶香气向我袭来,妈妈向我递来了粽子,是手工的。我熟稔的剥开层层箬叶,不由分说就是一口。

香糯的糯米鲜香的腊肉完美结合,晶莹透亮中有着不可拒绝的美味,它一下便点燃了我心中的端午情思。

听老者们用慈祥的语气交谈着屈子的故事,讲水乡的龙舟,讲不同风味的粽子。我一时间觉得什么都美好,端午从未走远,它一直在我身旁。

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覆盖的天地里,绵绵的端午情思竟生存了下来,我能感到中华文化一直在我身边春暖花开,未曾走远。

邂逅桂花 程益凡

撑一竿竹篙,漂泊在潺潺溪流。

秋叶在溪面酣睡着,不觉间我已踏上了对岸。岸上只剩黄叶,我无法感到一丝生机,枯枝残叶在我脚下嚓咔作响,我苦苦寻找着一片秋景。

夜凉如浸,虫吟如注。秋夜在月光下竟是如此萧索。刹那间,只闻“砉”地一声,我猛然回头,只见眼前闪过一阵鸟影,意外的是,借着模糊的月亮,我眼中竟晃过一阵绿色,不由间大步而出,我来到了一棵桂树下。

霎时,一阵柔软的芳馨钻进了我的鼻翼,在这干燥的空气里,我竟感到全身都湿润起来,芬芳融入了我的血液,涤洗着我的四肢,我的大脑,最后在我的心尖汇聚,荡涤起伏着,我整个人都清澈了。那香气,像冬天的热巧克力,像夏天的青柠,像秋天的石榴籽,像春天的蒲公英。我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我们融入了月色里。

好一棵桂树,前世要付出多少努力,才得以在此遇见它!

我静静立于树下,看那满树的玲珑的花是如何流露香气,油油的叶子在月下亮晶晶的,飘飘摇摇,风替我们传播彼此的话语。

出行总算没有白费,我悄然邂逅了这样一种快乐。月已过中天,或许黎明近在眼前。

我在月色与花香里陶醉,身心和这月色花香融为一体,无比舒畅。模糊间想起龙应台的一句话来:

“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5000米长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漫步。”

或许桂树真的告诉了我这样一个道理,在这日趋浮躁的生命里,该有一些时间来做自己,来静静心。岁月静好,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光时,无论外界是否已经枯萎,自己还能默默吐露芳华。

乐在其中 程益凡

清晨,红日探出半边脸庞,映红了半边云彩。湖面光滑如镜,静静地倒映着一处冉冉上升的光斑。湖中点点滩涂星罗棋布,上面芦枝的橫斜疏影,被红日清晰地染上了画意。湖边蒿草丛中,几处野鸭开始梳洗打扮,几只白鹭已开始迈出纤长的美腿,寻觅着早餐。

每每看到这样醉人的画面,我心中便会不觉涌起一阵喜悦,浑身都充满了舒畅的力量。我的乐,在纯粹的大自然。

即使在寸草不生的戈壁,我也能陶醉于它的辽阔无垠;即使在猛兽横行的森林,我也能陶醉于它的绿意盎然;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南极,我也能陶醉于它的冰天雪地。

大自然美景,总是会给人奇特的向往与领悟。

面对高山流水,我懂得了去相辅相成;面对水滴石穿,我懂得了去持之以恒;面对雁来雁往,我懂得了去随缘淡定;面对惊涛骇浪,我懂得了去勇敢面对;面对花开花败,我懂得了去珍惜岁月……

乐还在于它给我的熏陶。

我读出了鸿雁志在千里的抱负,于是我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我读出了海浪永不停息的意志,于是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我读出了大地承载万物的胸襟,于是我学会宽容,心胸开阔。

我,乐在大自然,不仅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的享受,更有它对我透彻的洗礼,为我换上了崭新的面孔与心灵。

那芬芳的日子 程益凡

记忆中的一端被掀起,一股微醺的芬芳飘然溢出,轻轻摇曳,点燃了一种古老的温情。

白驹过隙,往事如烟,每每忆起往昔,我便只愿驻足心底那份安然。记忆中故乡那些日子,美得如诗如画。

它虽没有江南的清飕,乌篷船,石板桥,没有微风送来琼花的清香,亦没有身着月华裙的乡下女子,漾着浅浅的梨涡,一颦一笑都会令你牵绊着,留恋着。

但是它却是我灵魂深处热爱的美——黎明,东方始泛鱼肚白,袅袅炊烟摇摇曳曳。空气中弥漫着早粥与萝卜干的香味,老狗酣酣地在三轮车下睡觉。女人在一旁择菜,不觉间谈笑风生;男人们在一旁闲闲地叼根烟,轻轻地咳嗽。甚至,那闲置的破缸、破锅、旧马桶里都可以插几棵葱蒜,搪瓷盆子可以长满一大簇的长春花。

那些日子里,我们多少曾在故乡的小河嬉过戏,钓过鱼;多少也曾在故乡的阡陌旁追过逐,放过风筝„„

那些日子里,路上的行人可以随便叫进来喝口热茶,拉拉家常;大人们从来不怕小孩跑丢;邻家成熟的柿子,总会在绵绵延延十几户人家的唇齿间留香;田野里,小路上到处流溢着欢笑。

顾城说过这一句诗:“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我想,面对那些芬芳的日子,心中恰是这份美好罢了。

而今,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中,曾有的那些诗意的世界早已不复存在,在那一片高楼林立里,我们早已把内心的暖意输给了网络和手机。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写道: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里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芬芳的日子,我不会忘记,它让我保存内心的暖意,尊重生活的率真。世事纷扰,我唯愿寻找心中的宁静;红尘匆匆,我唯愿驻足心底的安然。我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芬芳的日子。

身边的风景 程益凡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田野。”许巍在歌中这样唱道。诚然,我们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

我身边的风景,便是这生命中的点滴美好,点滴诗意。西格里夫·萨松在一首诗中写道:“心有猛虎,轻嗅蔷薇。”再忙碌的生命,再伟大的雄心,也会被美丽与温柔所折服。我们一定对生命中的美好心存过柔软,绕指柔便匿在我们内心一隅,每个人心中都有过这种氤氲的情感。

我感慨自然的诗意。那天,在坝上看日出,对岸是一片白杨林,斜横疏影,隐在淡淡的晨光里。刹那间,那夜幕便宽容了太阳的冲动——万道光束涌上地平线,跃过山岗,穿过白杨,落在我的肩膀。一时间波光耀眼,鸟鸣骤起,感觉心中存封已久的快乐被释放,心中一片辽阔,一片明亮。

我感慨人际的诗意。曾经的小屋,衍生着最原始的信任与温情,白阿姨家的钥匙可以放心交给庞奶奶;庞爷爷每每路过,都被叫进门喝口热茶;一起在村口的大柳树下纳凉,拉家常;一起在村边的小河中打闹;老人从不怕挡着行人的道,邻里从不怕小孩跑丢„„这样诗意的风景,每每想起,心中不免一片安然。

我感慨学习中的诗意。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写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体会学习对我思想的升华,对我气质的熏陶。我沉醉思考的过程,我感慨收获的果实,学习曾让我明白——我们曾如此渴求命运的波澜,到头来才发现收获的果实最是甜美,而不在于藤须交错的凌乱;我们曾如此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到头来才发现,世界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这是杨绛先生所言。我感慨领悟,在领悟中成长,这份诗意的底蕴是深厚的。

细数生命点滴,身边的风景无不美好,只是,我们未曾留意。我们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装满了情意。约翰·唐尼在《沉思》中写道:“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与身边的风景脱不了关系,生命本该从身边的风景中感受美好。

在这人生旅途中,定然风景如画,我愿带着最简单的行李和最丰富的自己幸福地向前。

第二篇: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关注“好学生”的自私和两面派

作者:堂老师

有些青年班主任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投入,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学生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更是倾注了比普通学生多得多的精力,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常常感慨道:“班主任真是难当,好学生吧,不用操心,差学生吧,操多少心都没用,整天都是白忙!”我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但仔细想想,才发觉这里面至少有两个问题。

其一,对于后进学生的教育和转变不能操之过急。因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已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养成了一定的习惯。要想改变当然需要一个过程,指望一两次谈话、辅导几次作业就能来个大转变是不现实的,况且这些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必然会有反复,不可能一帆风顺,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切忌一个“急”字。

其二,好学生就真的不用操心吗?我看未必。学习好成绩好,听老师话的学生自然惹老师喜爱,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些学生身上肯定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或问题,如果只是因为老师喜欢,就发现不了其身上的缺点或者发现了也不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不但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值得我们深思。

现在有一种“第十名现象”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是指跟踪调查了上千名小学生,结果发现考试成绩前几名,老师非常喜欢的学生在高中、大学或参加工作后,并没有保持这种优势,或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和成就。相反,班里十名左右甚至更靠后的学生却有着意想不到的巨大潜力,他们往往后来居上,在高中、大学的学习中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建树颇丰。这种现象涉及到我们教育体制的根本,就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怎样评价学生,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将来就一定能成为栋梁之材吗,知识以外,我们还应教给学生什么?作为教育工作者,这确实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一些教师对分数高听话乖巧的学生总是偏爱有加,有时甚至宠着、惯着、护着,怎么看怎么喜欢,就算发现他们身上有缺点,也都会给与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痛不痒地说几句,生怕让他们受了委屈。评选各类好学生的时候也总想通过各种途径促使其当选,就算条件不够也会求这位老师提两分,那位老师提两分,就连体育成绩也能由及格提成优。就因为这是好孩子,评不上多可惜呀。

这些老师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做法值得讨论,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这些“好孩子”身上宠出“骄、娇”二气,使他们认为自己真是完美无缺。从而不能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更不能主动加以调整和改进。再说,老师过分偏爱这些学生必然会对其他学生,特别是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因此,我想对青年班主任老师说:别让“好学生”成为教育的盲区,根据我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在这些“好学生”身上可能具有以下缺陷,值得引起教师重视。

1.挫折感差,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缺乏坚韧的意志品质。

这些好学生往往在小学就深得老师喜爱,天天听的都是表扬,各类“好学生”都当过,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表扬、荣誉就应当属于他们。所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学生“说不得”,老师要是一批评,反应就比较剧烈,哭天抹泪的,如果评选中落选了,更是不能接受。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也往往容易抱怨、放弃,而缺乏与困难做斗争的顽强意志。据家长反映,这些孩子在家里也表现出经不起打击,听不进批评,只能接受顺境,不能适应逆境。究其所因就是他们的成长过程太顺了,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夸赞,没有经过多少挫折的考验,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努力,并且对挫折甚至失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失败了才能重新爬起来奋斗,这些一帆风顺的“好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考验,将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能绽放吗?

2.一部分“好学生”比较自私,不关心集体,不愿帮助同学,甚至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自顾自,对学习绝对是百分之百认真、投入。对集体的事则毫不关心,属于“觉悟低”这一类的。其中有些学生对自己份内的事,如值日、扫除还能勉强应付,另一些学生连对集体最基本的义务都不愿履行,对集体的活动和班内的日常事务更是袖手旁观,仿佛他来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习,考好成绩。但就因为成绩高,仍能得到老师的喜爱,而包容他对集体的冷漠。至于利用学习上的优势帮助其他同学更是难上加难,什么没时间了,什么家里有事了,各种理由层出不穷,他们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同学非常冷淡,甚至是看不起的。我曾亲耳听见一位小班长,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在被要求给同学讲题时,嘴里嘟哝道:“笨猪,给你讲题你听得懂吗?”仿佛在他的意识里真的认为自己是老师眼里的红人,是高人一等的特殊学生了。这真是非常可怕的思想。如果连同班同学都看不起的话,很难想象以后他会和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3.有些学习好的学生当着老师一面,背着老师一面,对班集体产生消极影响。

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两面派”这些学生成绩好,是因为智力水平确实较高,脑子灵,一听就会,并且深知老师的脾气,只要成绩高,给班集体争气,其他都是小事,当着班主任老师的面规规矩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但背着班主任老师,上其他课时则也时不时表现一番,说个话、逗个笑、传个条,看本课外书什么的,有的甚至是一个区域的中心人物,能量挺大,反正他靠脑子好使,先听懂了再折腾,会给周围同学带来什么影响、什么干扰那可就管不着了。一旦出了事,告到班主任老师那,班主任老师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什么,不可能呀,这可是好学生呀,搞错了吧!”等事情查清了,板子却往往打在周围同学,尤其是学习较差同学的身上,而对“好学生”有时只是轻描淡写,来个“下不为例”了事。教师的这种心态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却使学生的心理难以接受,感到不公平,这既不利用对“两面派”的批评教育,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不信任感,对班级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4.有些“好学生”学习方法较死,工作能力较差,遇事没主见。

对于这些成绩好的学生,老师总觉得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的一套东西,也知道努力,不用老师再操心了,因此在学习上老师的注意力往往是在那些较差同学身上。

其实,这些“好学生”的学习也需要老师的指导,有些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在学习中死记硬背,这样的成绩是暂时的,如果老师不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真正理解知识,很有可能随着年级升高,知识加深而失去优势,还有一些学生有较大的学习潜力,但由于学习中的某个环节或某些能力没有掌握好,训练好,使学习潜力发挥不出来,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点拨,让这些“好学生”真正做学习的有心人,不但肯学,还要会学、巧学、出尖子、出整体优势,这必定会对整个班级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这些“好学生”平时拿老师的话当“圣旨”,但缺乏自己的主见,各种能力较差,特别是工作能力。如果老师交给他们一项工作独立完成,往往信心不足,非得老师布置什么,他们才做什么。我记得有一次开运动会,我让两位特听话的生活委员去给运动员买些矿泉水,不一会她俩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着急地问:“邱老师,那有五种矿泉水,到底买哪一种呀!”这件事说起来是个笑话,但却反映出这些“好学生”能力上的不足。如果遇事没有主见,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材的需求的,更何况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材。如果只会执行,不会决策,更不会创新,分数再高,恐怕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作为教师不能只因为分数高就忽视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使他们成为教育的盲区,愿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都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对有效教学的感悟 焦淑云

我对有效教学的感悟

焦淑云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学校各级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了有效教学教研教学活动。为确保这次活动的顺利而有效地进行,我们校领导从开学的第一天起,从高三到高一,从语数英到政史地,进行了大量的全面的听课,以便更好的检测教学的有效性。我们教研组、同课头备课组也是逢会就讨论有效教学的问题,包括北师大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我们也不失时机地向她请教有关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同时,我为了加强了有效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通过研读有关书籍、上网查找资料、课堂教学研讨等形式来提高认识,加强理解,使我对有效教学有所感悟: 课改专家崔允漷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学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没有收获,即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方法不仅要注意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简单地说,就是你在课堂上运用的各种方法应为了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采用,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这一形式而运用。

当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把学习的内容作为重点,更要把学会学习的方法作为重中之重。现在,我们老师也常常感到:自己辛苦地教,学生刻苦用功地学,结果却是效率不高,为此学校领导和教师也感到苦恼、困惑:问题在那里?通过学习和同伴交流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出在课堂

1、三维目标不明。一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培养哪些能力,往往是很笼统,很模糊,核心目标不突出,不明确。结果造成学生“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问执教者这节课所教内容,答:教教材。而所谓教教材往往就是过教材溜教材。许多节课就是这样的溜教材、溜习题中过去了。冷静思考一下: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所得又是什么呢?

2、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和求知欲。确定教学的内容很重要,因为内容是学生学习、培养能力的载体。教学内容教什么?讲什么?是否教材中有的全都讲?是否教师认为重要的有讲头的得意的东西就大讲特讲?在者,结论和过程相比,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哪一个更重要?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以教材为准,以教师为准,还是以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为准?

3、教学方法老套。方式方法选择不当,老化陈旧,千篇一律,学生就会学得乏味枯燥,死气沉沉,“学不进去”,可见,目标、内容对了头,方法尤为重要。

4、缺少检测环节。不少课堂教学,教师讲完了,也到了下课的时候。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拖堂。且不说,这种做法效果极差,单说一节课内,学生学的效果的检测,应在当堂课内显示和完成。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否已达成?这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反馈,一句话,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检验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做到教学具有针对性,心中有人和胸中有数。那种以为教师讲到了、讲过了,学生就应当会、就会了的认识,是教师一种片面的认识,是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的。

从以上方面看来,质量不高、效率不高的问题症结所在,的确是出在课堂上。学生的发展是要通过一堂堂、一天天、一科科的课堂教学去实施和体现的。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良方、良策就是: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一定要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特别是要做符合课改要求的事情,确立正确的预期目标,且莫固执地坚持自己已有的不良习惯,有些老师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面对着新形势下的新教材,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在为已经不合乎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而辛劳。这种辛劳愈多,其副作用愈大。应尽快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尽快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2、要在已有的质量观的基础上,确立起效益观。要讲究教育教学的效益,要用较少的师生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果的“奉献”,因为这种“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平时下课在办公室中,老师几乎异口同声地斥责某某学生是怎么怎么得懒惰,而我们老师是多么多么地辛苦,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岂不知问题地关键在我们自己身上,那就是没有确立起效益观,作的大多是无用功。

3、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应具体化。必须清楚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措施才有针对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教学效果才会好。

4、要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每堂课即使重复好几遍,都会有每节课的亮点及新发现,及时反馈,善于总结,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经常反思的教师进步就快;不经常反思的教师,进步则慢;不会反思的或不进行反思的教师就难以取得进步。“吾日三省吾身”,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率的。

5、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给予高度注意,并尽快按照新的要求去充实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诸如课程开发的基本功,现代化技术运用的基本功教学活动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因此,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抓住的适当时机,提出问题进行启发,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高效。我的做法是:

一、努力培养能力,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1.多方设疑,针对历史课内容多、头绪繁的特点,组织学生提前预习,以教学案的形式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求索的欲望、思维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解开疑团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相机诱导、启发、点拨,促其思索,帮其解疑,使之开窍、顿悟。这种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巧用地图,诱发思维。历史是一门以文字、图表为基础的学科,地图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鲜明、关怀强迫:另一种“棍棒”教育

前不久,北京一位心理学博士在对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分析时警告说,必须警惕另一种“棍棒”教育——过度关怀。他在说明这个问题时,使用了“关怀强迫症”这个词语。

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

专家指出,这种“关怀强迫症”大多发生在独生子女的父母身上。二三十年前,父母采取棍棒教育的比较多,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顾不过来。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无论是老师告状或是孩子在校外惹了祸,好多孩子回家总免不了一顿打,或轻或重而已。没有挨打的孩子特别少。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父母舍不得打孩子一下,而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却到了过度的程度,形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有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现在有的孩子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因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已不是新闻。究其原因,都与父母的过度关怀、溺爱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父母的过度关怀,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从某种角度上讲,父母过度关怀孩子,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无私的,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有时也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得到满足感。

这位心理学博士认为,“关怀强迫症”带来的危害主要不是动机方面的,而是结果方面的。

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对孩子采取棍棒教育其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的是从身体到心灵,而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可悲的是,两者之上写着的都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展示自我提供平台。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课题研究。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其优势在于:(1)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教学之中,以“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为目标,教师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可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技巧的把握,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2)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盲目性、随意性。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的研究组,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将“单兵作战”变为“集体攻关”,把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3)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与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2、案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从而给出“问题解决”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研讨内容包括: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展开方式有:一人同课多轮、多人同课循环、同课异构、互动式观课、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研究时,同组三名教师都选同一内容上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大家肯定优点,分析问题。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根据新情况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调整,课上完后,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重新审视、调整,然后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三位教师上出了不同风格,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一课三人上”是组内所有人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执教者个体反思,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教育沙龙。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让大家在“品一品,尝一尝,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难点”“热点”“焦点”话题。每次可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不强求统一的结论,旨在开阔思路,引导思考,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新模式。如以“合作学习大家谈”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教师们围绕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有什么特点” “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你有什么金点子?”“目前实施过程中你有哪些困惑?”等问题进行自由发言。通过交流,教师们加深了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此种教研活动特别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或是对教学最优化的讨论。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文化的实体。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参与的广阔性、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读书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缺少知识的积累造成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1、阅读书籍。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有阳光的午后,在春雨绵绵的假日,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读书的日子会很宁静,也会很浪漫。与大师平等对话,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同时,在看书、读报时,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远程培训。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要想使培训有力、有效,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尤其是最需和急需。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校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开通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培训”,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的。(1)解决了工学矛盾。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2)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常规教学单向、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主化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上公开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和研讨,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也有创造的快乐。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细细推敲……就这样,不断学习着身边教师的优秀经验,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精心雕琢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上完课以后,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情感上的人本化、使用上的开放性、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乐于反思、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成就与发展,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是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

1、知识共享。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同行互动。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起到“招凤引蝶”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博客里,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专业引领。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期刊和网站等。

教师博客,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它是一种高效、民主、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开放、温馨的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学校、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后记。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教师思想智慧的结晶。教后记写作内容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或补充,对课时计划的安排,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学策略的抉择,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对教学程序的编排,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媒体的运用,对教学现象的分析,对典型问题的探讨,对学生学习的设计,对学生反映的思考,对教学效果的检评,等等。这些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择其一二进行小结,或批注点评,或连缀成篇。教后记的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批注式、提纲式、摘记式、随笔式。教后记的类型有:小结得失型、反馈信息型、探讨问题型、分析原因型、拾遗补漏型、纠正过失型、取长补短型、研究学生型、拓展扩充型、抓住“亮点”型。教后记的写作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灵魂,失去价值。

2、群团反思。教师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毕竟有一定的局限,如果有同事参与相互讲座、共同分析,提供“不同意见”、“多种声音”,可以促使教师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断矫正个人理解的偏颇,从而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使教师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如年级组进行单元教学反思、学科组进行期中、期末反思,并将反思汇编成册。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专业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校情、师情、生情的特点,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寻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第三篇: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陈萍萍

我从1998年开始正式做课题(指立项课题),至今有5年了,我每年都做区级以上的课题,有时是几个课题一起做(如1999年我进行了三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黄黎明老师的“德育一体化”的省级课题研究,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活与劳动》中学生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还有一项是“小学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研究”;2000年我也进行了二方面的课题研究。一项是继续参加黄黎明老师“省德育一体化”的推广实验,开展“小导游”活动;一项是自己的区级B级立项课题“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研究”。)回顾自己做课题的历程,只是想告诉大家,课题研究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找准课题研究的契入口,一般我们一线老师研究的课题要小,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有关的具有实用性。然后根据事先设想的方案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把你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总结一下。一个课题就算完成了。不然,我也不可能完成每年一个课题的结题工作,并有幸在区级以上获课题论文的一、二等奖了。事实上,通过做课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成就感,解决一些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学习、思考,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从四方面来和大家做个交流。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以前没做课题时,我也总觉得搞科研是很难的,应该是专家们做的事。我作为一线老师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做的(当时,我觉得我要忙于备课、批改,还要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说实在的那时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做课题。那么什么是课题研究呢?现在我的理解就是把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也就是我们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想好了做”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我曾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开放的技能培养体系。其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开展“设计性”的学习活动;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劳动与技术的培养,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我想这就是科研,有一个研究的中心(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

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教学更有效。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

科研培训参考书第17页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想先谈谈我为什么要搞课题研究。

首先,我做课题研究是为了自身提高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近年来我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学习理论,更新观念,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教改,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

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在1985年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对此,我深有同感。的确是这样的。做课题研究是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做课题要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必须查阅、收集、学习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资料、书籍。一般做一个课题,大约看5-6本书,如我在 做“《生活与劳动》中创造性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就看了《创造性思维方法》、《法国小学教育考察》、《能力素质教育》、《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论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等书,这样就有意无意地促进了我多看书,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做课题要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做中反思”。一个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将随着学生的实际,实验的可行性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如果你经常搞课题研究,就容易形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这也就是科研的意识。

其次我做课题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我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在教

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等。譬如我在教学《生活与劳动》学科时,发现了许多问题:学校由于受场地、设备的限制,阻碍了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发展。这几年学校虽然开设了《生活与劳动》课,却基本没有设立与教材相配套的劳动场所和工具。使实践性极强的劳动课变成了说教课,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相脱离。家庭对孩子过分地溺爱,不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使学生的生活与劳动技能培养不能落到实处。于是我设想,在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时,是否能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以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在1998年“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课题立为区级课题。经过一年规范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时间、场地和器材,充实活动内容,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创新。使《生活与劳动》课的学习过程成为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活与劳动素质。该课题成果被评为区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当时是我第一次拿到论文奖,对我的教书生涯是一个很大的触动。搞课题不仅能帮我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提高我的教学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一线教师之所以要搞课题研究,我想不外乎通过课题研究改变一些教育现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使自己有收获吧。三、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

这是一个比较难谈的问题,要说的实在太多,一般做一个课题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选题,立项;第二步就是实践操作;第三步是分析、总结。每步又有具体的做法。我主要以个人的实践体会,从四方面来谈。

(一)要学会选题。

在刚进入课题研究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规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围。虽然题目以后可以改,但选一个确切、实用、新颖的题目还是应该慎重的。那么,哪里去找我们课题的灵感呢?

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符合“想好了做”这个教育科研的重要特征的。如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答案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不是的。如果你以科研的意识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五花八门的:有学习态度的原因,预习不充分;有学习能力的原因,自己学不会;有心理因素的原因,胆子小 „„这时,你再反思:小孩是求知最强烈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小孩是最天真的,他们总想早点长大,能与大人对话。但为什么他在课堂上宁愿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如何来调动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呢?”这样,一个课题就形成了。

其次,我们要关注学生。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研究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在课题研究中了解学生的现状是必不可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谈话法、观察法等了解你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从而寻找课题研究的来源。

学生的困难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学生的不足、缺点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想我们不缺课题的来源,我们缺乏的是从看似平常的工作中提炼有价值的课题的意识。记得2000年我做的“自我保护”课题,课题的直接来源就是我的儿子。当时他们要读一年级了,但我发现他们的自理、自护能力很弱。从没有独自过马 路,交通安全意思不强,走在马路上还追追打打;他们不会根据天气的冷、热自己脱、穿衣服。联想到我曾教过的一位女学生,到了五年级还要保姆帮着穿衣,不敢一人坐车回家。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包办下,自我保护意识的淡缺。我感到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多么重要。这样,一个课题就诞生了。最后,这个课题立为区级课题。

最近我新立了一个课题“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也是从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后,结合新课标要求想到的。现在的孩子学得不主动,他们习惯于到课堂上听老师说,自己做学习的旁观者;学得不愉快,感到作业是一种负担,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新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它突出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到学习成果的呈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因此,我想构建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的阅读机制”将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有助于学生早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体验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二)要学习理论文献。

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题有关的重要文献,对所选题目进行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学习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素养,为做课题寻找理论支撑,也能确定好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点。作为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认识水平。

① 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语文老师可以读读《语文教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作文教学艺术论》等。《生活与劳动》学科的教师应该读读张秉平、刘洪军编写的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劳动课教育概论》、《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小学劳动课评价》,以及现在最新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等书。但是为了节省时间,最好是看教育文摘类的杂志和报刊,阅读文献综述、科研情报及动态之类的东西。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大的科研信息量。

② 学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也是新的教育观念、理论在学科中具体反映。就目前来说,“新课标解读”是有必要反复学习的,它能使我们以最捷径的方式汲取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了解课程的最新发展趋向。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推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管是什么学科的,不管是用什么教材的,都要以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因此,了解整个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背景,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我们做好课题的方向。我想再忙、再累,自己所教的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定要仔细研究的。从新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也可以寻找到我们课题研究的依据。如我去年做的区级立项课题“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小学‘职业认识’教育的研究”。就是根据“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指南”中提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的:“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了解,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来确定科研课题的。这是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课题最终获得区科研成果一等奖,杭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说明了课题是有实用价值的,既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又有可操作性。

③ 要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当确定了研究的课题后,还很有必要去收集别人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的资料,学习他人的经验。这样,能使我们了解自己所做的课题是在什么层面上:别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做过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有待我们去研究的?他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结果是否科学?了解别人研究的程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根据自身的特长、能力有选择地进行具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撞车事件”,重复被人的老路,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学习他人的经验,可以看名人的专著,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乐连珠的《小学快速阅读教学》、最方便地是上网根据你研究的课题检索。我一般上google网,有时上soho网。

(三)要设计好课题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市教科所的施所长说他曾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来写一个课题的方案。专家写一份课题方案尚要“长考”,可见,方案的制定在课题研究中的分量了。一个课题方案中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及其范围,要采 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其中要研究什么(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明确,可操作性。设计好课题方案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有助于课题有序的进行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少不了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的研究步骤主要分

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时间大块。这样制定,确保了课题有序地进行。让研究者明白,每个时间段主要做什么事。一般:

准备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理论学习。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实践阶段。主要做三件事。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实践。2.记录、收集实验的书面材料。3.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总结阶段。主要做两件事。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做好结题工作。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② 有助于课题的操作落实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也少不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做课题,就是一步一步地做出来的。因此,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的制定是越详细越好。即你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课题方案里要说清楚,比如,课题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教育实验法等。你课题研究时什么时候用行动研究法,什么时候用调查法,都有个讲究。如果你在课题方案里详细计划好,那么,当你开始做课题的时候,就有章可行了。一般我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和教育实验法结合着进行。行动研究法进行的是形成性实验,一般在课题研究的前期,教育实验法进行的是确证性实验,一般是在课题研究的后期。

③ 有助于课题的反思总结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更少不了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目的的制定,给我们做课题反思提供了依据。在做课题中我们应该经常地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去反思我们的研究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从而来总结实验的经验,以及修正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策略。

(四)要善于合作交流。

① 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学生的支持、配合。因此,当你决定做课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知道你的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他们配合的内容。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共同搭建实验的舞台。这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基础。如:我在99年做的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在实验中有一项“学养花”的活动,买花、养花、赏花,这一系列的活动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

② 要得到领导、老师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学校领导、同组老师的支持。课题研究需要一个研讨的氛围,需要理论、实践的指导„„因此,我们在做课题的时候要主动的把你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科研室的老师、同组的老师,甚至是不同学科的老师去交流、沟通,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对搞课题研究帮助很大。如这次,我们组准备搞一个“小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机制的研究”,我拟定了课题的操作方案,在组内教研时,大家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曾屹提出的几点建议,我觉得很有价值,有助于我们方案的完善,使有些研究的内容操作起来更清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搞课题研究需要群策群力。③ 要得到专家、家人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家人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当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搞课题研究是“想好了做”在课题立项和结题时都要回家看书、写文章。因此,要取得家人的理解。四、一线教师做课题有什么好处?

(一)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我能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想好了做”。即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如每学期开学前,我都要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实际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并组织学生根据目标制定班规、具体的落实措施。像四年级时,根据学生自信性不足、自律性不强,我提出了“自信、自律、合作、创新”的班风建设口号。一学年下来,经过师生共同的努力,班级的奋斗目标基本达成。同学们都有较强的班级荣誉感,在各项比赛和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获“进出场比赛”年级第一、“运动会入场式”年级第一、“合唱比赛”年级第一等荣誉。这学期,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生活、学习的能力,我提出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奋斗目标。班干部根据目标拟定班级公约,并在班会课集体表决,经过修改成文。以课题的形式去开展工作的好处是工作的中心明确,工作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边做边修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

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查阅资料是免不了的事。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我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进行反思教学。

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自己的弱项进行研究,也就是从教学问题入手,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像我做的“自我保护——热爱生命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一类是以自己的强项进行研究,即用新的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开展自己的工作,如前年做的课题“小学生‘职业认识’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去年的课题“小学‘生活技能’学习项目的设计和操作”。通过有预谋地实践,达到克服弱项,提升强项。如果长期参与课题研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经过几年的课题研究,我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做有心人,养成了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习惯。并勇于探索、实践。现在,对我来说搞课题研究是一种比较自觉的行为。因为我相信课题研究最终将给老师们带来的是教学上的解放。此外,通过课题研究,大家还能学会许多本领。如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课件,编写教材,撰写论文等。

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我觉得要做好一个课题学会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也要和同事合作。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我们应该学会做研究型的教师。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第四篇:_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读后感

暑假期间拜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都是管老师教育教学细节处理的艺术和智慧,让每个一线教师看了都会收益无穷,也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与书中的描述做了对照,反思自己,感慨颇多!

首先,管老师的教育智慧让我钦佩。一线教师在工作中,最感到头痛的应该是学生完不成作业的难题,而管大从组建作业竞赛小组,与作业拖拉者定作业合同,作业和考试成绩联姻法等,几个方面全面细致的展示了他处理作业问题中细节的艺术与智慧。有很强的借鉴性,能够让一线教师学了,马上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不能不让我敬佩!

教育教学中,老师们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对待差生我们是怎么做的?对待调皮的学生我们是怎么做的?对待屡教不改的孩子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当我们面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之后,我们的心还那么坚持吗?还能坚持正确的原则吗?书中的管建刚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纷繁复杂,碰到问题也不是只靠空讲几句“爱心”“耐心”“细心”的道理就能解决的,更需要用教育智慧去化解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一线教师需要在教书的同时做个思想者,做个有心人。其次,管老师的勤奋让我羞愧。书中管老师总是用笔记录着每天发生的故事,两年的点点滴滴汇成了几十万字。我们也是像管老师那样的普通教师,过着和管老师一样的普通教学生活,我们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故事也不比他少,可是我们却缺少管老师的热情,缺少管老师的耐心,缺少管老师的毅力和耐力。我们如果能够每天坚持记录和思考,我们已经拥有好几个两年,我们也能写出好几十万字呢!再次,管老师的教育爱心让我感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要经过一条洁净平坦的小路,教师不只是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的人,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的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小心地呵护那些尚未茁壮成长的幼苗的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你凭什么要我成为男子汉”“我是个笨小孩”“她为什么自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个案,诠释了管老师时时关注、爱护班级里的每位学生,让一颗颗柔弱的幼苗在他的赤诚的精心呵护下春风化雨、妙手回春,一块块顽石在他的指引下,点石成金。

最后,管老师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再次回味这本书,我不得不发自内心地佩服管老师心思是如此的细腻,他总是能用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把小事做好、做实。

曾有名人讲过:态度决定一切。而良好的态度也是需要培养的,小学生正是建立良好学生习惯,培养良好的人生态度的时期,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多些耐心,除些之外,更应该像管老师那样善于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机,多用智慧,多多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相信我一定也能像管老师那样享受到学生、享受到一线教学所带给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管老师带着对一线教师的了解、对一线教师的理解来写这本书。一线教师,不只是时间上的忙碌,一线教师更有心头的忙碌、精神的马不停蹄。这几句话说得太好了,说到了每位老师的心里,说得让人舒服,让人宽心。被理解、被认同,我想是每个人的内心需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管老师在他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正是时刻拥有这样的高境界,事事都能理解和宽容别人,才能做得那么优秀,那么出色,才能写出这么受欢迎的教育书籍。我想我们要向管老师学习的不仅仅是他的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的良好的思想境界。

第五篇:一线教师

一线教师背后的小幸福

——读《一线教师》有感

“教育的幸福即人的幸福,教育的幸福是双向的。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将感到幸福;当学生感到幸福的时候,你的幸福将是十几个学生的幸福总和,一辈子书教下来,一辈子有那么多的学生的幸福叠加,那种教育的幸福,将随着人生走向生命的尽头。”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

在继《不做教书匠》后管建刚老师又写了《一线教师》这一本书。读着《一线教师》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实在,那样的真切。正如管老师在平凡的教育生活真感受到了切实的幸福那样,我也从拜读《一线教师》这本书中真实地体会到了作为一线教师小小的幸福。

幸福之一 ——师生间的情感碰撞

人是需要温暖和温度的。一个问候,一个抚摸,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个举动,都滋润师生彼此的心灵。

一线教师的幸福就在于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里:路上学生的亲切问候,教师与学生课间的亲切交流,学生的一句句关怀的话语,那一张张寄托着学生深情的简单的贺卡----一线教师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经历,但是每天和学生发生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中无不蕴含着师生最真挚的情感,同样也是属于一线教师独有的幸福。

幸福之二 ——从点滴中教育学生

教师作为简单而平凡的工作,却担负起了教书育人的重担。在平凡的工作中,教师要抓好点滴的方面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读了管老师的“一线作业学”这一篇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从点滴抓好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在本书中,管老师采用各种方法来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比如“组建作业竞赛小组”的方法,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将作业的监督权交给每一位组员,使得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作业拖拉者签订作业合同”这一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作业拖拉的问题;“弹性作业”与“作业榜样”的措施让有弹性、有伸缩度的作业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任务,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

幸福之三 ——与“生活大书”为友

“一位成功的教师往往是善于反思的。”这是我们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普遍认可的真理,其实我们需要反思的机会蕴含在每一天的教学生活中。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班主任)每天所接触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例子,他们就像是一本本生活的大书,在考验着一位教师的能力。如果每天以开放的眼光、审视的眼光欣赏着这本生活大书,就能在这本大书中得到许多乐趣;相反的,如果每天是以一层不变的眼光翻看着这本书的话面对我们的是乏味的生活。

管老师与许多名师一样非常重视对教育案例的实践与反思,在他看来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是无比重要的研究材料,它们有助于快速地促进一位教师的成长。

下载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一线教师学生优秀作文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学生优秀作文推荐

    作文加油站初中学生优秀作文推荐中学优秀作文范文一件温暖的棉袄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温暖的棉袄,这不是我的,是妈妈的。它是棕色的,因为颜色不好看,而且看着特别老土,所以我不太喜......

    《一线教师》读后感

    《一线教师》读后感 俗话说“读书,多读教育经典,经典可以使人趋真向善;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荣辱不惊;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一线教师》读书笔记

    《一线教师》读书笔记 《一线教师》读书笔记1 这学期初,学校给我们每个主科老师发了一本《一线教师》,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仔细品读了一番。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

    一线教师群众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 梅静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作为一名几层教育一线岗位上的教师,我认为学生和家长就是我们直接服务的群众,我们必须在......

    《一线教师》读后感

    《一线教师》读后感《一线教师》,光听书名,我就觉得亲切。“一线教师”,写的不就是我们吗?管建刚老师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我们一线教师平凡的工作、情感和教学故事,回忆自己数十年......

    一线教师读后感

    读管建刚《一线教师》有感去年在郭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这部书中,管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总是高屋建瓴、纵横捭阖,将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了故......

    《一线教师》读书笔记

    这学期初,学校给我们每个主科老师发了一本《一线教师》,利用课余闲暇时间,仔细品读了一番。书中的十个“一线”即“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育人......

    《一线教师》读后感

    《一线教师》读后感汪雪丹一线教师,这是一个多么卑微而又悲壮的字眼啊!说他卑微,是因为他的纷繁琐碎、他的倾其所有的付出,却被视而不见,不为人知;说他悲壮,是因为他的默默无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