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11:2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

第一篇: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

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

沈斐

评语:

由“改变”这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延展开,首先想到“什么新闻改变了我?”然后又将“我”拓展为“我们”,即“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们?”由此确立了两条选取标准:1.“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们身处的大环境?”2.“哪些人和事改变了新闻?”

这个思路非常好。而且从所列参考文献和相关感想等情况看,确实是仔细认真地阅读了,思考了。

个别之处或许确实有些幼稚,这是难免的(甚至刘老师我自己到现在也难免如此),但是我也确实从你和不少同学的作业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尤要者,至少这些稚嫩的文字真实地纪录下大家成长的历程和思考的足迹,这或许就是最大的收获和财富了。而这种思维训练和知识财富,或许足以让我们以后受用不尽。

另外,从新闻史角度进行的时代分期也很好,言之成理。

这样的思考,才不愧为有担当的清华学子,继续努力,祝取得更大的进步!

过去的一年,恰逢新中国六十周年的诞辰。这一年中,人们都在以或集体或个人的方式追溯这六十年来的记忆: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里展播了观众们投来的老照片,《中华读书报》刊登了“六十年六十本书”的专题„„

而作为“历史初稿”的新闻事业,也陪伴着新中国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并且一路与新中国的变化发展密切互动着。因而,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六十篇新闻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新中国六十年来的历史。

然而,面对六十年来浩如烟海的新闻作品,一时又感到茫然了。

这时,忽然想到了2008年奥巴马在竞选时那个石破天惊的主题——改变(Change)。的确,面对旧照片中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同胞们,阅读“旧闻”里那些遥远却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物和事件,让人深切地感到:六十年来,我们改变了很多,而新闻作品记录了这些改变,甚至进而推动了这些改变。

通过阅读《人民日报》、新华社的作品选集和查阅人民网、新华网以及各大媒体的电子版,大致按照“一年一篇新闻作品”的规则,遴选出了“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列表和简评如下:

1.《开国大典》 李普 《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1949年10月1日电

简评:宣告新中国成立的一声春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谁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 《人民日报》 1951年4月11日电

简评:难忘的朝鲜记忆,经典的老课文,永远的“最可爱的人”。3.《特等劳动模范孟泰》 鲁晨 新华社沈阳1951年9月11日电

简评:为新中国尽快实现工业化节俭工作、创新工作、忘我工作的楷模。4.《河北省人民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公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 新华社保定1952年2月12日电

简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起判处贪污官员死刑的案件,以儆后效。5.《开城的记忆》 徐熊 新华社朝鲜前线1953年7月28日电

简评:开城,留下了朝鲜战争停战的记忆,也留下了一个疑问:这能不能导致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呢?

6.《和平的敌人原形毕露了》 李慎之 新华社日内瓦1954年6月15日电

简评:紧张凶险的新中国外交斗争实录。透过中国,透过周总理,我们看到一股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7.《当你们熟睡的时候》 新华社记者集体采写 新华社北京1956年7月21日电

简评:“冰点人物”夜间工作者们的劳动温暖了白天的生活。

8.《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人民日报》 1956年12月29日电

简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社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 《人民日报》 1957年10月27日电

简评:党中央通过报纸正式发出“大跃进”的号召,也是第一次以号召形式使用“跃进”一词。

1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记》 周定舫 新华社北京1958年4月22日电

简评:人民英雄纪念碑——民族精神的丰碑!

11.《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孙世恺 新华社北京1959年9月24日电

简评:人民大会堂——人民的大会堂。

12.《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郭超人 新华社拉萨1960年6月3日电 简评:登山队创造了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世界纪录。“无高不可攀”振奋了一代中国人的精神。

13.《毛主席语录》 《解放军报》 率先于1961年5月1日其每日在报眼刊登

简评:一份报纸改版了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格局。

14.《燕山夜话》 1961年3月19日创设 1962年9月2日停刊 邓拓(笔名:马南邨)《北京晚报》杂文专栏 共发表杂文152篇

简评: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许多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15.《伟大的战士雷锋》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沈阳1963年2月6日电

简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及其精神影响千秋万代。16.《“一厘钱”精神》 李峰 余辉音 新华社北京1963年3月23日电

简评:经济好转仍不忘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7.《两个蒙古族小姑娘同暴风雪搏斗一昼夜保护了羊群》 赵琦 新华社呼和浩特1964年3月11日电

简评:几代中国人记忆中永远的“小姐妹”。

18.《大庆精神大庆人》 袁木 范荣康 新华社大庆1964年4月19日电

简评: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19.《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健 周原 1966年2月7日电

简评:人民心目中永远的“好书记”。

20.社论《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新闻路线》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 1968年9月1日电

简评:中国新闻界的自杀与谋杀。

21.《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情况良好从空中发回〈东方红〉乐曲清晰嘹亮——各种仪器工作正常,遥测仪器不断发回各种数据》 新华社1970年4月25日讯

简评:文革沙漠中发射的科技卫星。

22.《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 新华社北京1971年10月26日电

简评:文革期间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斗争胜利”。

23.《毛泽东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同他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谈话。基辛格博士、周恩来总理等参加会见》 新华社1972年2月21日讯 简评:狂热背景下的外交融冰。

24.《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辽宁日报》 1973年7月19日电

简评:文革的“反智”样板,其深远的社会影响的确“发人深省”。25.《驯水记》 郭超人 新华社北京1974年10月15日电

简评:重整祖国万里山河,中国人民摆脱千年奴役。

26.《大辩论带来大变化》 《人民日报》 1976年1月14日电

简评:《人民日报》难去的污点。2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 1978年5月11日电

简评: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文革”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

28.《天安门事件真相——把“四人帮”利用〈人民日报〉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人民日报》记者 1978年11月21—22日电

简评:颠倒颠倒的历史,反转反转的道路。

29.《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 范敬宜

《辽宁日报》1979年5月13日首发 《人民日报》5月16日头版头条全文转载

简评:开头与结束一样需要看似“无知”的勇气。

30.《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 陈骥 牛凤和 《工人日报》1980年7月22日电

简评:深入的勇气与历史的局限。

31.《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潘晓 《中国青年》1980年第5期

简评:一封读者来信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

32.《历史的审判》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 新华社北京1981年1月26日电

简评:在新的时期对历史的一次严肃审视和沉重告别。

33.《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郭玲春 新华社北京1982年7月16日电

简评:新的时期,从改变语态开始。34.《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罗开富

《经济日报》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逐日刊发 简评:重走长征路,重温长征精神。

35.人物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 郭梅尼 徐家良 《中国青年报》1983年3月1日电

简评:回归正面典型人物的人性真实。

36.《“小平您好”——北大学生的心意》 邵泉 新华社北京1984年10月2日电

简评:一条横幅开表达与思想之先。

37.《今日大寨》 李克林 《人民日报》1985年10月5日电

简评:两个时期下的两种“红火”。

38.《水水水》 吴锦才 《经济参考报》1986年6月1日电

简评:经济建设热中的资源问题冷思考。

39.“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雷收麦 李伟中 叶研 贾永 《中国青年报》1987年6月24日至7月4日电

简评:直面灾难,深入探究,剖析背后的时代、社会和人性。40.《关于物价的通信》 姬乃甫 陈乃进 陈芸 新华社北京1988年1月12日电

简评:面对改革开放后的价格改革“阵痛”,分析带来理解。

41.《结束过去 开辟未来:邓小平昨天同戈尔巴乔夫会晤,双方宣布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周象光 温宪 《人民日报》1989年5月16日电

简评: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共同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42.《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 陆国元 张伟弟 周正平新华社北京1990年9月14日电

简评:对于改革开放产物——“三资”企业的成果评估。

43.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陈锡添 《深圳特区报》1992年3月26日电

简评:第一次报道1992年邓小平南巡的情况,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舆论先声。44.《“汪辜会谈”拉开帷幕两会领导人首次会谈》 端木来娣 薛建华 新华社新加坡1993年4月27日电

简评:开启两岸对话新纪元。

45.《冰点:北京最后的粪桶》 王伟群 《中国青年报》1995年1月6日电

简评:通过“冰点”引发“热点”。46.《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新华社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 西藏日报记者 大众日报记者 1995年4月6日电

简评:新时代的优秀干部典型。

47.《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6年9月26日电

简评:“福祸论”道出新时期的媒体责任。

48.《不夜的香港——民间万众欢庆回归》 《人民日报》记者 1997年7月1日电

简评:中国的版图逐渐完整。

49.消息《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两千余军民奋力抢险》 贺延光 《中国青年报》江西九江1998年8月7日电

简评:98抗洪彰显民族气概。

50.《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明传人民币贬值,实为投机谋暴利》 任侃 《中国日报》 新华社北京1998年10月24日电

简评:为新经济问题敲响警钟。

51.消息《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吕岩松 《人民日报》1999年5月9日电

简评:今天中国人向世界说“不!”

52.《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协商一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决定获通过》 龚雯 吴绮敏 吕志星《人民日报》 多哈2001年11月10日电

简评:是中国改变世贸,还是世贸改变中国?

53.《我国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江泽民致电中国“申博”代表团表示热烈祝贺,李岚清在投票前代表中国政府在国际展览局大会上作陈述》

王芳 张祝基 《人民日报》 蒙特卡洛(摩纳哥)2002年12月3日电

简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在世界面前的又一次亮相。

54.《微笑,并保持微笑》 尚德琪 《甘肃日报》 2003年5月22日电

简评:非典时期的暖意解读。55.《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陈峰 《南方都市报》 2003年4月25日电

简评:深度报道体现媒体舆论监督。

56.《财政部:全面取消农业税 不等于农民从此不缴税》 谢登科、齐中熙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简评:告别千年赋税,成为“新农村”里的“新农民”。57.《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周岩 吴宇 拉巴次仁 新华社格尔木/拉萨2006年7月1日电

简评:一条铁路,打通的不只是地域的界限。58.《“华南虎照片”之争 为何虚火旺盛》 陈万颖 《青年周末》 2007年12月25日电

简评:“华南虎照片”热中的冷静声音。

59.社评《永恒的经典 历史的丰碑——写在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前夕》 新华社北京2008年8月22日电

简评:北京奥运会——中国人面向世界的姿态。

60.通讯《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 简光洲 《东方早报》 2008年9月11日电

简评:摆脱束缚,打破沉默,发媒体舆论监督之先声。

以上就是我所选出的“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考虑到操作的可行性和简便性,我将选择的范围限定在刊印在纸质媒体(主要是报纸)上的新闻文字报道,包括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等。

既便如此,在挑选的过程中,面对庞杂的新闻文字报道,以及很多“只见其名不见其文”的遗憾,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阻力。

回溯一下我的选择过程,首先,我想到的是从新闻史的角度入手,找寻那些在新闻发展史上被公认为是“经典”的作品或是“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当然,这两者是可以重合的。之后,我阅读了李彬老师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和吴廷俊老师的《中国新闻史新修》,并越加强烈地感受到新闻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一片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感动社会,甚至影响政治。比如: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让“焦裕禄”这个名字成为了“舍己为民,帮助百姓战胜灾害和贫困”的象征,直到今天,人们仍会因这篇报道而想起这回好书记,同时也在感怀这位书记的同时忆起这篇报道。而范敬宜的《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虽然他自称是在“无知无畏”的状态下写的,但其通过扎实深入地采访所获得的真知灼见,的确打消了一些囿于“两个凡是”的方针的人对于改革开放的怀疑和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而同时,我也感受到,新闻也同样是被社会氛围和政治环境所影响乃至左右的。每一次社会的变迁、每一股思潮的涌动,都有可能带来新闻自身的改变,可能是新闻板式的改变,例如1961年由高层授意《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眼位置刊登《毛主席语录》,当然也可能是新闻文体的改变,例如: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催生了“深度报道”。

这些想法逐渐汇成一个关键词——改变。这似乎也与近几年来的时代气氛相合,而细想来,人类也正是在不断地改变中摸索前进的。

由“改变”这个概念延展开,我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似乎,按照个人的价值取向来选取和阐释新闻,能够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并且表达出个性来。但考虑到我在对于新闻整体认识上的不成熟,以及个性化所带来的片面乃至偏激,因而放弃了这一思路。

于是,我将“我”拓展为“我们”,即“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们?”而“我们”又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受经济、政治等各因素影响的存在,因此我的第一条选取标准即落于“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们身处的大环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由于“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因而在选取的方法上,便采取以新中国六十年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选择与这些事相关的经典的新闻报道。其实,这些人和事也是诞生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因而所选择的新闻报道力求体现社会与新闻的互动关系。

而新闻除了作为中介,将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加工处理告知公众,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外,那些重大的事件有时也会对新闻自身产生影响。因此,我选取的第二条标准便是“哪些人和事改变了新闻?”当然,有些时候,这与第一条标准不可兼得,因而只是作为一条隐性的主线而存在。

小结一下,我的选取标准主要有两条:1.“什么新闻改变了我们身处的大环境?”2.“哪些人和事改变了新闻?”标准一作为明线而存在,据此选择反映了影响中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件的经典报道;标准二作为暗线,力求在通过新闻作品反映时代变化的同时,观照新闻自身的变化规律。

当然,即使将“改变”的概念做了细分,这依旧存在操作上的难度和局限。

首先是在对于“重大”的定义。除了诸如“开国大典”等公认的重大事件以外,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能够代表一整年的“重大事件”的选择还是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进入价值多元以后,每年岁末年初报刊上、网络上都会充斥着“十大新闻”的评选,这些相对客观的能够体现“民意”的“十大新闻”往往也不尽相同,而要从十个中再选出一个,有时又绕回到“什么新闻改变了我?”的命题上了。

另外,新闻的新闻性与文学性有时是不可兼得的,如果可以把新闻的语态、文体等归入文学性的话。例如关于“上海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一事,虽然对于中国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但就我所查到的资料和个人的判断而言,并没有什么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气氛或体会到意义的报道,因而就勉强选择了新华社的一则通讯。同时,诸如优秀的现场短新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等报道,就我而言,虽然在新中国的新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政治史和社会史上却只是过眼云烟。

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选择了在每则选出的新闻下加上一句简评。一方面是揭示它对于中国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在撰写评语的过程中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主线。虽然,有些新闻在新闻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简评时暂且按下前者不表。

明确了选题思路和标准后,接下来就需要充分地占有各种资源。优先考虑的是图书馆内的资源,我借来了《新华社70年新闻作品选集(1931—2001)》、《〈人民日报〉60年优秀新闻选》、《〈人民日报〉60年优秀通讯选》、《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国内新闻选(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国内通讯选(1949—1999)》、《中国名记者传略》、《新调查——新京报调查性报道精选》等书。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前以“两报一刊”和新华社为主的媒体环境,以及之后逐步走向到开放,并从1992年起进入产业化、多元化的的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在选择后30年,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新闻时,仅仅凭借《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作品选集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幸而由于许多纸媒都实现了电子化,因而借助新华网、人民网、中青在线、南方周末网等,就可以获取近几年来的所有报道原文。

确定了思路、获取了资料以后,接着是按照标准选取事件,并按照事件来选取相关的经典报道。这些在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体系时期比较容易做到,只需要根据年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作品选集中挑选反映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报道即可。并且由于两者在党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因而所选取的报道,即可被认作是相关事件的经典报道。而在1978年—1992年间,由于当时中国新闻界正处于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的阶段,因而在纸媒领域《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仍然拥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其它媒体也时常会涌现出一批力作。此时,仍旧是主要按照编年的顺序确定事件,优先考虑《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兼顾其他较有影响力的媒体。而1992年以后,由于新闻的产业化发展而涌现的一批报业集团,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在确定事件时除了需要参考每年评选出的“十大新闻”以外,还要考虑引发热议的网络事件等因素。而确定事件后,又面临着更为庞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来自各种媒体的报道。虽然可以用“北京奥运会相关报道”等字眼糊弄过去,但就像美国的新闻调查类王牌节目《60分钟》所坚持的“创造自己的新闻”,只有那些在被媒体狂轰滥炸的事件中以独特视角切入或者掌握独家信息的报道,才值得人铭记。比如在2003年关于非典的报道中,尚德琪的《微笑,并保持微笑》就以其独特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解读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我选取60篇新闻作品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当然,在进行点评和完成论文的过程中,仍旧会发现一些不太适合的篇目,并进行了替换。可这终究无法掩盖其幼稚。

最后,来谈一下我对于这60篇新闻作品的感想和分析。

这并不是历史系的论文,因而从政治史或社会史的角度切入,既不贴切更不擅长。因而我决定从新闻史的角度切入,对这六十年做一个历史分期,并结合遴选的部分作品,大略地谈一下编年史以外的那条暗线。

第一阶段(1949年—1966年):曲折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私营新闻业逐步走向终结,党营、公营和私营并存的新闻体制通过改造为单一的公营新闻体制所替代,并建立起了一个以执政党党报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建国后三年,通过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在全国形成了以《人民日报》为首并以共产党机关报为核心的公营报刊体系,以新华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网。”①

这种体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领导权后,并没有从战争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而是将在这种在战争年代形成的新闻体制从解放区向全国推广了。因而,这使得“新闻学更强调党性、阶级性以及相关的指导性、宣传性、战斗性等。而报刊也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②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从1949年到1956年新闻改革。一方面新闻界在毛泽东错误发动的三次思想文化大批判运动(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红楼梦》和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中选择了“一边倒”,并且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时候陷入了教条主义,而另一方面,新闻界也确实诞生了一批反映新中国社会面貌鼓舞人心的优秀作品,尤其是关于朝鲜战争的一系列报道,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增强了人民②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8页 ①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7页 的民族国家意识。

而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使得新闻界变得活跃起来,并力求摆脱教条主义和党八股的窠臼,掀起一场新闻改革。《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相继进行了改革,并且带来了诸如《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等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优秀报道。

可由时任总编辑的邓拓所领导的《人民日报》的改革,在1957年即遭到了毛泽东的否定,邓拓本人也被斥为“书生办报”、“死人办报”。究竟是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还是真正成为“人民的喉舌”,在“要不要变”和“往哪里变”的问题上,中国新闻界陷入了迷茫。

1957年的反右,1958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的“反右倾”中国新闻界都成了鼓吹手,许多耳熟能详的政治名词都能从《人民日报》上找到出处,例如1957年10月27日的《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第一次通过报纸以号召形式提出了“跃进”一词。

这些错误引发了1961年的反思,并由毛泽东号召在党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也推动新闻界诞生了一批成功的典型报道,例如《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及一批深刻的杂文,例如在文革中受到批判的《燕山夜话》,在当时的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精神食粮。

可惜,风气渐好的新闻界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号召下,又陷入了混沌。而《文汇报》于1965年11月10日刊登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将整个新闻界和民族推向了黑暗。

第二阶段(1966年到1978年):堕入黑暗

“文革”十年既使新闻界自身成为了重灾区,也让新闻媒体沦为了助纣为虐的斗争工具。在“四人帮”等人的授意驱使和“新闻媒体统统都是阶级斗争工具”的理论指导下,新闻媒体颠倒黑白,掀起了一场接一场的整人运动:《人民日报》在1968年9月1日刊登的《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新闻路线》在谋杀的同时,也在实行着慢性自杀;而“先破后立”,一批“有路线斗争觉悟”和“反潮流”、“反回潮”的典型报道也被炮制出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让人记住了那位“白卷英雄”张铁生,并且由于对“反智”的鼓吹而造成新中国知识群体的断层。

当然,在“文革”的荒漠中也不乏几抹绿意,而它们的存在也只是为了巩固“文化大革命好”的概念而已,比如关于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报道。

而1976年1月14日,即周总理追悼会的前一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长篇文章《大辩论带来大变化》,恬不知耻地声称:“近来,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清华大学关于教育革命的大辩论„„”

这次新闻媒体公然的倒行逆施、强奸民意,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同时也充分暴露了“文革”期间新闻理念的畸形和扭曲。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倒台。自此到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两年多的徘徊期内,新闻媒体与公众一起在反思、在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并由此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文革”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

第三阶段(1978年—1992年):气象更新

正如诗人梁晓斌所言“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改革开放的到来,并没有冲淡人们对“文革”的记忆,很多人陷入了对文革的反思及对人性和未来的迷惘,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新启蒙运动”。

从1978年到1981年,新闻界也进入了拨乱反正阶段。这其中既有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也有《天安门事件真相》一类还原真相的报道,和《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一类为新生的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的报道。

舆论环境的改善也使批评报道显出威力,《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事故说明了什么?》等报道就打破了对于重大事故和决策失误、对于正面典型和对于高层领导不做公开批评的“潜规则”。

之后,随着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的媒介生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新闻自由”、“舆论监督”等理念的提出,催生了形态万千的新闻文体和理论。

穆青在80年代初就提出了“新闻三论”,即散文式新闻、实录式新闻和视觉新闻,力求打破“新华体”的沉闷与板滞。而郭玲春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用动人细腻的文笔实践了穆青的这一理论。

80年代兼容文学和新闻的美国“新新闻主义”带来了“体验式新闻”的理念。《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可以被认为是这种新新闻文体的实践范本。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一些复杂的社会矛盾与现象开始显现,而此时肤浅的、单面的新闻报道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由此诞生了“深度报道”。《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透过大兴安岭的火灾,剖析了时代、社会和人性,而新华社的《关于物价的通信》也用通俗的语言和翔实的数据,向民众阐释了物价上涨背后的经济规律,缓解了人们的不满情绪,从而确保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

伴随改革开放而提出的“新闻自由”、“舆论监督”等理念丰富了新闻的形态,打破了传统的桎梏,而新闻媒体也没有向西方同行们那样一味地“扒粪”,很多反映改革开放新气象的报道也鼓舞着人们的精神,带给人信心和希望,例如《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等。

既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也使得一些人在伤痕还未及用思考来痊愈之时,便转向了西方价值观来寻求慰藉,由此陷入了另一种偏执。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百家争鸣

随着80年代传播学的引进,信息、反馈、受众、效果等概念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闻观念的更新与改革。而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是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变化。

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这一时代主题下,“媒体产业化”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而报业集团的组建和兴起恰好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同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以都市报为代表的一批新兴报纸悄然兴起,而其对于大众传播的“第四功能”即“娱乐功能”的强化,也在冲击着传统媒介,由此推动着传统的党报的语态的变革和文体的创新。这些现象都使单一的政党机关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向党报、大众化报纸并存的格局转化。

而对传统媒体带来更大冲击的是“第四媒体”——互联网的涌现。首先,互联网的传播便捷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8年的抗洪救灾,《中国青年报》记者贺延光用手机短信发回了通讯《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两千余军民奋力抢险》,通讯手段的改善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但传统媒体例如报刊都有它固定的出版周期,因而很多时候在与互联网拼抢时效性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这对于传统媒体的报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形式上创新,如何选取新颖的切入视角,如何达到新闻的深度等,都是留给传统媒体的现实课题。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传统媒体确实也在新意和深度上进行了探索,例如《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等,并且从一些各类媒体狂轰滥炸的新闻事件中突围出了一批经典之作,例如:报道2003年非典疫情的《微笑,并保持微笑》等。

而由于互联网的庞大受众,一些在网络空间引发热议的事件话题,也会被放大到现实空间,并且进入传统媒体的议程。例如引发热议的“华南虎事件”便是由于网民对于照片真假的议论纷纷,以及各方人员“以人头担保”的表态而逐渐升级,最终被各家媒体竞相报道。但是传统的媒体如果与许多网民一样只是盲目地追逐热点,那也无法适应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理性”与“深度”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树立“流言止于智者”的品牌。例如陈万颖的《“华南虎照片”之争 为何虚火旺盛》便是在众人穷究于虎照真伪的时候,进行了“更多关注应该被放在保护现存的华南虎身上”的冷思考。

当然,网民们有时近乎于鲁莽的勇气,也在挑战着传统媒体的良知。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拓展,一些传统媒体由于“潜规则”而难以启齿的话题,在网上却被人爆料。因而,这也促使一些媒体勇敢地跨过了这一步。在那个“某大型乳制品企业”在很多媒体的报道中若隐若现地时候,《东方早报》的简光洲以一篇《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 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直接点名,并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其实,无论何种媒体都有它的责任,因而也正如在《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中所言——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纵观这六十年来的历史,无论是“报刊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念指导下的曲折前进而堕入黑暗的历程,还是改革开放吹来的“气象更新”和“十四大”带来的“百家争鸣”,可以看到,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始终是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尤其是政治环境密切互动的。因而,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进入媒体的视野,随着新闻媒体自身改革的推进,新闻与社会会奏出更加美妙的和弦。

参考文献:

1.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2版 2.吴廷俊,《中国新闻是新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3.《人民日报》记者部,《人民日报60年优秀新闻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4.《人民日报》新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60年优秀通讯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5.南振中、马胜荣、何平,《新华社70年新闻作品选集(1931—2001)》,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6.郭超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国内新闻选(1949—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7.郭超人,《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国内通讯选(1949—1999)》,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8.《新京报》,《新调查:新京报调查报道精选》,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9.殷红,《鹰眼:百篇新闻精品》,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第二篇:建国六十年征文作品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似一阵横空擂响的震天惊雷,给广褒无垠的中华大地尤其是xxxx县人民吹送来了和煦温暖的春风,迅速地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六十年光阴荏冉,六十年沧海桑田;六十年革命建设,六十年成绩斐然;六十年风雨同舟,六十年灿烂辉煌。我们敢冒敢闯敢为人先的百余万xx省xx县人民也沐浴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沁清春风,创造了

名闻遐迩的巨大成就,衣、食、住、医、水、行等各方面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衣:新中国成立前,人们长期饱受内忧外患,观念守旧盲从,衣着打扮无论是男女老幼还是工农商学兵,开后门千方百计弄到布票到私营商店或者官僚资本店铺排队购买布料后,再到染坊染色晾干缝制衣服,服饰几乎呈清一色的蓝、灰、白、红色等颇显单调呆板,做工粗糙款式简单,鞋子大多是清一色土掉渣的青布鞋和解放牌胶鞋。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似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暖了大家禁忌已久的心坎,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发生了浑然天成的大变化,求美尚美爱美的原始本性得以浑然天成的自然流露,穿着打扮也日渐丰富多彩起来,“喇叭裤”、蝙蝠衫、连衣裙、绣花高跟鞋也不再是洪水猛兽;西装领带、夹克衫、紧身裤、迷你裙、吊带露背装不再视为卖国求荣的腐败堕落行径。头饰、围巾、鞋帽、衣袜琳琅满目,金银首饰交相辉映,化妆护肤品目不遐接,美容健身成为时尚潮流。人们越来越时髦,越来越俊俏,越来越潇洒,越来越亮丽!

食:过去“年头忙到年尾,仍然难填饱肚皮”,市场凋零食品匮乏饥肠漉漉,有钱买不到米油盐酱醋肉鱼,粮票、油票、糖票、菜票等成为大家眼中金贵紧俏的香饽饽。新中国实施打土豪分田地的社会主义新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种菜的积极性,再加上科技含量高的良种、化肥、农药、除草剂被广泛使用,水稻亩产早已过了双千斤,水果蔬菜四季皆有。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扶持政策,农民种粮不但免缴皇粮国税,而且还有良种补贴、种树补贴、双季稻补贴、养猪补贴、免疫补贴、学杂生活费补贴、农机具补贴、生态能源补贴、培训补贴……,有力地促进了食品类的快速发展。如今不论是国家粮站还是百姓谷仓都是谷豆麦供销两旺,水果蔬菜四季满架,鸡鸭兔猪叫得欢。超市商场粮油食品品种繁多,要有尽有,尽人所需。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质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越精,上餐馆、泡茶吧、逛小吃街、吃特色菜,渐成大众化趋势,随时随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品味需求。

住:解放前,广大人民衣纱褴褛、衣不不蔽、蓬头裹面,许多穷苦人家以天当房以地当床露宿街头,极少动工建新房。稍有钱的也大多住在泥地、泥墙、泥瓦搭稻草棚的古老房宅里,人口多面积窄生活十分不便,如哪户人家有一台老式收录机或留声机必然会引起众人围观看热闹。现在,国家采取让民惠民利民的房改政策,集资建房可享受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内外资银信贷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高楼大厦、花园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错层式、复合式、别墅式住房时有所见;农村两层、多层钢筋水泥建造的漂亮洋房遍地开花,彻底实现了当年毛主席憧憬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家电自来水进入各院各家”的社会主义小康目标,彩电、冰箱、洗衣机、影碟机、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电烤箱、数码相机、太阳能热水器、空调等已成为大多数家庭的生活必备品。

医:解放前医疗水平低下,生病多靠煎野生的中药或吃偏方等土方法治疗,贫闲人家万般无奈只好靠求神拜佛保健康祈平安。现在,医疗水平空前提高,先进仪器广泛临床使用,绝大部分疾病都可及时诊断医治直至痊愈。住院还可享受医疗保险,工伤、公伤、合法生育、见义勇为和壮烈牺牲的医疗费用还可凭票全额报销,遇到癌症、绝症等疑难重症还可另外享受大病互助,特困家庭还可享受免缴费医保,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后顾之忧。

水:解放前百姓水利条件极差,无田坝拦水,无水库盛水,无水渠灌溉,无机械提水。人民靠天吃碗。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修水库、大坝、渠道,高峡出平湖,天堤云中走。大为改善的水利条件促进了粮食大幅度增产增收,促进了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促进了良田面积的增广。

行:解放前羊肠小道弯多坡陡路烂,大多靠肩挑手提,能有自行车、拖拉机协助出行就十分难得了。现在,政府出巨资修公路,柏油路、水泥路通到了各乡各村,摩托车、电动车已驶进了寻常百姓人家,轿车小车日趋增多,公汽、货车竞争激烈,手机和电话成了生活生产必需品,极大地方便了出行。许多人还用上了 3g 手机和移动电脑,ip电话通讯和qq视频实时实地沟通交流实惠实用,网上流览新闻资讯与发布广告信息十分普遍,网上营销和网上宣传讯息十分红火,个人网站、家庭网站、企业网站、店厂网站、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等诸多网站呈现爆炸式增长,将xxxx的信息广告方便快捷地带向全球全世界!

第三篇:辉煌六十年

《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城市管理101 潘国良

历史纪录片《辉煌六十年》看完了后,我才发现我自己是如此的幼稚,才发现自己以前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得发展史了解得是那么的肤浅,可以说是知道它具体的发生时间和事件,甚至有一些还会把它混淆的,从来就没有从它的深层含义去思考过。通过学习和观看纪录片后,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纲领、宗旨以及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奋斗目标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辉煌六十年》向人们展示了世界历史长河中短暂的60年,可是这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光辉的60年,是我们值得铭记于心中并且永不磨灭的60年。

反映新中国历史成就的大型文献片《辉煌六十年》以史为据、以实论理、以理服人,具有真理的震撼力和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启迪和鼓舞,它一是把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放到历史长程中去考察。

为了讲清楚新中国诞生的必然逻辑,该片大跨度地追溯了一些举世周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一集《浴火重生》,首先以长城、四大发明、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典型画面为辅助,凝练地概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辉煌,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令国人自信和自豪。继而画面一转,以英国殖民扩张、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进北京等史实,以及马克思对英国鸦片贸易的严厉谴责、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尖锐嘲讽、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关于瓜分中国的自白,诉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悲剧,令国人伤痛和警醒。而通过点评林则徐虎门禁烟、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太平天国起义、“公车上书”和谭嗣同“六君子”被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牺牲、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和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诉说了爱国先贤、志士仁人的勇敢探索和失败,令国人赞叹和惋惜。当反映十月革命以后中国革命历史进程时,该片则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两次叛变革命、井冈山红色根据地的建立、遵义会议、日本侵华和抗日战争、中共七大和毛泽东思想的确立、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阐明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的必然性,令人信服,催人奋发。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灿烂文明、自信而自豪的伟大民族,在饱受凌辱和伤痛之后被警醒,终于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并使之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卓有成效地开展,那么,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必然呼之欲出、水到渠成。第二集《奠基立业》和第三集《艰辛探索》,充分肯定西藏和平解放、镇反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的全面恢复和一大批国家奠基性重点项目的竣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充分肯定毛泽东鉴于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从理论上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探索,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真心热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心拥护、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参与。与此同时,该片也不回避这一时期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从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开始出现“左”的偏差;面对“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央和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在生产热潮中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庐山会议对彭德怀进行了错误的批判;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由于被林彪、“四人帮”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但是,该片在反映“文化大革命”严重错误的同时,并没有忽略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后直到逝世前仍然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庆油田的开发、“向雷锋同志学习”运动的开展、焦裕禄等先进典型的传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和中日等重要外交关系的建立等,都在片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该片还引用了邓小平对毛泽东评价的同期声:“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由于有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依据,因此该片所引用的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就显得格外客观公正而权威。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无与伦比。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观念到体制,从理论到实践,无不发生深刻变化。该片既全面反映了这个巨变,也深刻回答了如何看待这个巨变。该片凸显了邓小平的一段名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正是因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相继发展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国防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但是该片也从不同角度告诉观众,我国改革开放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伟大变革,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中楼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质是为了恢复和重新确立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的是社会主义,创新的是市场机制;“一国两制”理论构想和成功实践,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典范。对此,片中有个感人的细节:1997年香港回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驻港指挥官对英军说:“你们可以下岗”。画外音针对这6个字评论道:“六个字,简短、轻松、平和。但这凝聚的是几代中国人长达几百年的艰辛和奋斗。表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该片末尾,在回顾新中国60年辉煌成就时,突出强调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永远铭记”,突出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使该片“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主题更加鲜明,发人深思,鼓舞人心。

六十周年,沧海变桑田,共和国迈着矫健的步伐,取得令世人惊羡的成就:两弹一星,步入大国行列;生物胰岛素,走进医学殿堂的前沿;大型计算机,挺进科学王国最高峰;水稻技术,解决人类粮食问题;青藏铁路,清新夺目的天路彩虹;南极中山站,守望地球,拯救家园的科学考察;加入世贸,从此世界经济听到了最强音;举办奥运,历史悠久的中国正向世界走来;神舟上天,从此宇宙听到了来自新中国自豪的问候!

古老的文明,依然镌刻在残矛断戟上,勇敢与忠贞,依然浸沉在历史的每一页,历史的印痕,血的验证,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向着理想的彼岸航行。

告别过去,作为祖国新生的一代,我们必定要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为祖国的逐渐强大而奋斗

展望未来,谁的探索不在艰难中跋涉?谁的意志不在痛苦中磨练?谁的遐想不在欢愉中沉思?谁的血液不在激情的动脉流淌?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青春吸收知识,将个人的力量用来实现祖国的梦想。四化建设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用武之地,无数的科学险阻在等待着我们去攀登,无数事业上的难关在等待着我们去攻克,我们在完成的任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中国经济腾飞所需要的人才。

第四篇:辉煌六十年

回首六十年,一个民族收复了失地;回首六十年,一个民族洗净了耻辱;回首六十年,一个民族站了起来,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那时,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湛蓝的天空中,它映亮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从此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1959年的国庆前夕,一个大油田在中国石油大军5个月的奋斗下,终于被发现了,它推动我国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在那之后,我国的石油产品品种达到了400多种,中国终于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971年11月11日,中国以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身份出席了第26届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大厦前的旗杆上,第一次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1986年,我国实行了“863计划”,在航天科学领域,我国掌握了卫星回收和一箭多星等技术,还迎来了两座新的里程碑:“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这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在生物科学领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邓小平提出了“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加快了建设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邓小平在中国第一国贸大厦发表了30多分钟的重要讲话。正是这次重要讲话,收复了中国的儿女——香港;正是这次重要讲话,让中国对世界敞开了国门;正是这次重要讲话,使更多的中国人奔向小康生活。从那时候开始,中国像矫健的长跑运动员,紧跟世界的步伐。2001年12月11日,经过15年的努力,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中国人难以忘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夺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面对灾难,中国人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多少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

北京奥运会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它在奥林匹克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了灿烂的新篇。中国向世界兑现了承诺,实践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中国在经济腾飞的情况下,还不断的帮助弱小国家渡过难关。在2009年4月28日,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在索马里护航中圆满完成任务,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反映出中国国防力量正在走向现代化。

六十个春秋,神州大地神采飞扬;六十个春秋,美丽江山如诗如画;六十个春秋,谱写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祖**亲,我为您自豪,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将奋发努力,为您描绘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第五篇:辉煌六十年

200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六十华诞。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建国初,中国一穷二白;如今,六十年一个轮回,中国经济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借此机会,我们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当然,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们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从各方面谈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任务。六十年,说是弹指一挥之间,但是期间却记忆了多少伟大的历史成就!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对外开放、、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等等等等。★

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普遍贫困到总体小康,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60年来,工业布局向内陆地区逐步展开,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沿海开放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逐步实行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格局正在形成。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和生活比解放前有了很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高速铁路、★长江三峡、★核电站★等等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60年,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改革开放后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广大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勇攀科技高峰,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神舟七号发射升空,★航天员翟志刚成为中国漫步太空第一人,★同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如果说小岗村是中国改革在农村的先驱,那么蛇口就是中国在城市的试验。1979年7月8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蛇口工业区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它犹如一声惊蛰的春雷,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春天的来临,这一炮被后人称之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

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30

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又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年4月,设立海南省,并兴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政策。

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新中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积极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短片,短片讲的是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淮安取得的成就,★我们希望大家能过对淮安取得的成就来更加深刻地去认识,去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

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们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

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6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

下载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十年:那些人那些事——我眼中”六十年六十篇新闻作品“(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辉煌六十年

    辉煌六十年——江淮巨变 作者:高雨君 寒假期间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辉煌六十年——江淮巨变》这本书,我一边读,妈妈一边给我讲解。读完这本书,我虽然没能亲眼目睹,但从妈妈的话语......

    小学作文:我眼中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我眼中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每个周末是我们一家最高兴地时候,因为我们和舅舅要在姥姥家一起吃饭、聊天。我们经常天南地北、政治时事、古今中外、奇闻趣事无所不聊,气氛其乐融融......

    辉煌六十年观后感[范文]

    《辉煌六十年》观后感 ——伟大祖国的赞歌 中国——这是一个五千年来就一直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民族, 这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这更是一个对于世界来说举足轻重的民族。......

    六十年厂庆讲话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如有需要,我可发份报价单(请加QQ:1326179142)给你选购,联系人:冯总***,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中山市古镇新马灯......

    辉煌六十年jjj

    感悟建国六十周年成就 实践者:周国辉学院:信息工程班级:管工093学号:6100509120 一、祖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在巍峨的天安门城楼上,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光辉岁月六十年

    光辉岁月六十年六十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风风雨雨中走过,迎来了他六十周年华诞。1949年的十月一日,在气势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领袖毛主席郑重庄严的宣布新中国成立,从那一刻起,世......

    辉煌六十年 读后感

    辉煌六十年读后感 晨曦中的爱 九门小学:赵梦迪 1949年10月1日,这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让我们激动不已,难以忘怀。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那隆重的开国大典,使我们一生难忘。我们敬爱的毛......

    辉煌六十年演讲稿

    赞 歌 献 给 您 —中 国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林泉中学的邓如意,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赞歌献给您—中国》。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华魂。在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