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舌尖》与《美探》 美食纪录片对比 WYQ
《舌尖上的中国》与《中国美食探秘》同样都是2012年CCTV推出的受人瞩目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虽然都是介绍中国美食,但却在风格、内容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各有优势。
《中国美食探秘》每集一个主题,包括了“火候”、“刀功”、“辣”、“豆腐”、“面点”、“官府菜”、“美食美器”、“鲜”等, 虽然主题选取的角度和切入点各不相同,却代表了中国美食传统不同的侧面。与以往美食类节目不同,《中国美食探秘》并不关注菜肴的制作,而是希望通过“探秘”我们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美食文化传统、以及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后的讲究,来进一步理解人与食物之间的关系。《中国美食探秘》正是希望通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不同层面的展示,激发人们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与我们息息相关又似乎容易被忽略的美食传统和美食文化。
与《中国美食探秘》内容不同的是,《舌尖上的中国》由陈晓卿担任总导演,共有7集,同样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分别为“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每个主题的主线都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与嫁接。《舌尖上的中国》并没有大而空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讲起,把视角对准了现实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并配合他们的生活,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文化与现状、自然与生态、社会与价值观融合到对食物的描述中,并以内在的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用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一方面用味觉审美观展现了东方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的人生况味,形成了这部纪录片的独特视角;另一方面,影片以一种平视角度折射出平凡人日常生活的感动,浓厚的生活气息、草根气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每一位观众都可以从这些最民生,最贴近自身的美食中体会到美食刺激味蕾所带来的快感,从而读到一种来源于草根的权力。
尽管《中国美食探秘》并没有后者那么高的收视率,但是并不影响这部作品的魅力,《中国美食探秘》的总导演蔡小敏曾坦言,“相比《舌尖上的中国》,我们更注重美食文化,介绍有传承、有文化、有厚度的菜品,通过菜品的做法去挖掘它的文化内涵。观众静下心来看,还是会有不少收获的。”
从画质和片头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画质细腻,相比之下,《中国美食探秘》就稍显逊色了。《舌尖上的中国》采用的是“水墨腊肉”的片头,“一山一水一孤舟,一筷一夹一腊肉”,比《中国美食探秘》片头的用水墨勾勒的古色古香的饭桌看起来更诱人更有感觉。
从内容上来看,《舌尖上的中国》围绕普通百姓日常饮食展开,里面讲到的食材便宜、常见,烹饪过程也是日常常见的、受众广的,采访对象更是以普通人为主,这有效的使影片更易于被社会上更广泛的群体接受、关注,从而有较高收视率与知名度。而《中国美食探秘》以高端食材为主,食材选取和处理极为讲究、价格也较贵,烹饪过程较为繁复,比如说第一集占半集篇幅讲述的鲍鱼以及后续提到的油爆双脆、蟹粉狮子头等,这都是一般普通家庭难以花大量金钱和时间去接触的饮食,此外,制作组采访的对象也多为高档酒店的高档厨师或者某菜系国家级的传人,这很大程度上不易于被以农民阶层、工薪阶层为主的媒体市场关注。
从叙事结构来看,《舌尖上的中国》比《中国美食探秘》更加完整、新颖:《舌尖上的中国》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与嫁接,全篇以普通百姓与饮食的小故事为主,避免了传统纪录片枯燥无味的讲述方式,更容易调动观众情绪、引起共鸣;《中国美食探秘》则是借助一些高端厨师介绍美食的同时,加入很多传统纪录片常有的“用古文、古人讲历史”,不免令影片故事的完整性大打折扣、令观众看起来容易犯困。不过,有相关采访曾透漏,《舌尖上的中国》花费了大约1年多才拍摄完成,而《中国美食探秘》只用了4个多月;《舌尖上的中国》每集50分钟,而《中国美食探秘》制作时是30分钟,实际播出时只有24分钟。这些都对电视片故事的完整性是一个巨大伤害,《中国美食探秘》以这样一种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已经实属不易了。
此外,由于制作资金的关系,《中国美食探秘》加入了数不胜数的植入广告:某某高档酒店、某刀厂、某泡菜厂、某凉茶等,这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观众内心的抵触情绪,在传播媒介发达的今天,不免对影片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点正是《舌尖上的中国》中很少见的诟病。
总的来说,两部高端美食类纪录片各有千秋,一个展示了中国食文化的做工讲究,另一个则表现了中国食文化带给平民百姓的快乐与满足,都很好的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与哲学——尊重自然、天人合一、五味调和、刚柔相济、勤劳能干、追求极致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第二篇:“家乡美”寒假调研——说说你家乡的美食与特产
“家乡美”寒假调研——说说你家乡的美食与特产
调研提纲
一.家乡所在城市介绍(市或县,所在城市为县的,直接写县一级即可)
1地理环境
2自然资源
3历史沿革
4地名由来
5行政区划经济
7人口民族
8交通运输
9风景名胜社会事业历史名人美食与特产
以上内容可参照百度百科
二、特产与美食
1、美食介绍
2、制作方法简介
3、美食的文化内涵
4、照片资料
5、其它特产介绍
三、你的评价与总结
1、自己以前是否对家乡的特产和美食有所了解
2、通过这次调查有什么样的收获
3、对家乡的特产与美食的推广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调查中,可以对于每个具体问题都可以提出其不足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可以添加你认为比较有用的资料)
Ps:请各位同学以“学号姓名—省份城市”命名文件。班长收齐后,于三月十日前打包发送到邮箱3xusihua3@163.com。祝大家寒假愉快!
第三篇:夸美纽斯与洛克的教育思想对比
第1单元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近代外国教育思想)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他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在教育的许多问题上都进行了研究,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的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的完成,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的学科。他被后人称为最注重教育实践的人和教育科学的奠基人。
一、夸美纽斯的生平及思想基础 夸美纽斯生活的时代是捷克民族遭受政治和宗教压迫的时代。11世纪,捷克成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它给捷克民族带来了苦难的生活。宗教改革时期,作为新教的“捷克兄弟会”由于反对天主教和德国的统治,又长期受到迫害。生长在“捷克兄弟会”成员家庭的夸美纽斯,从小就感受到生活的不平等和宗教精神对他的熏陶。在兄弟会的帮助下,夸美纽斯接受了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1614年,他担任一所中学的校长,开始研究教育改革的问题。1618-1648年,欧洲爆发了30年战争,捷克丧失了独立地位。1628年,夸美纽斯随“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迁往波兰,从此终身流亡国外。在波兰时,夸美纽斯开始教育理论的创作,他先后撰写了《语言和科学人门》(1631年)、《母育学校》(1632年)、《大教学论》(1632年)、《泛智的先声》(1637-1639)等重要著作。其中《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得多的方法”[1]。书中还广泛论述了教育和教学的许多问题。以后,夸美纽斯主要从事泛智教育的研究。他先后去过英国、瑞典、匈牙利、荷兰等国,宣传泛智教育思想,创办泛智学校,帮助这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强调,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发展人的智力,给人以广泛的知识,就可以使个人和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应使每个人都能尽自己的能力学习和积累所有的知识,国家应为每个人设立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学校。从1657年起,夸美纽斯陆续出版了自己的《教育论著全集》。1670年,他在荷兰去世。夸美纽斯的一生,处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激烈斗争的时代,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在政治观上,夸美纽斯痛恨天主教和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忧虑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疾苦,但他又幻想通过普及知识来进行社会的变革,改变人民的处境。在自然观上,他虽然信奉上帝创世说,但受时代的影响,他又重视大自然的存在及其威力,也重视人的积极创造力。在社会观上,夸美纽斯虽然认为现世生活是为来世生活做准备的,事物的和谐秩序是由上帝安排好的,但他肯定现世的生活,强调要延长人的生命,尊重事物发展的秩序。在认识论上,夸美纽斯虽然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影响,但他坚信人有通过外物获得感性认识的能力。他强调,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自然和物质是研究的对象。在研究方法论上,夸美纽斯吸收了近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并用此来认识和解释人和教育的系统,但他在研究中又往往把人和教育看成一部机器,带有机械唯物论的特征。总之,夸美纽斯的思想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这些都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受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夸美纽斯十分重视教育对于社会改良的作用,认为,“教会与国家的改良在于青年得到合适的教导”[2]。他希望通过教育改变社会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他一生致力于泛智教育,就是要创办学校,普及知识,扫除愚昧和无知,使国家和民族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夸美纽斯也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和发展。他在《大教学论》的第一章中就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认为人具有生长和发展的机能,人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发展。因而,教育上不必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只需把他原有的、潜在的东西显露出来,并注意每个个别的因素就够了。夸美纽斯关于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观点是一种内发论的教育思想。它强调人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内部,反对外部的、强制的教育,这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者所强调的思想是一致的。既然人的发展是一种内在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人的内在本性,那么这种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呢?夸美纽斯肯定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由教育去
形成。在他看来,由于上帝在人心中播下了三颗种子:知识、德行、虔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展它们。这种教育应当是一种合适的教育,这种合适的教育就是使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最后达到相同的结果,使聪明的人更聪明,使愚蠢的人去掉愚蠢。因此,他要求教师对儿童的发展要抱有信心,不要轻易把儿童视为难于教育而放弃自己应有的努力。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又受进步思想深刻影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论述现世生活和来世生活关系的问题上,也阐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教育目的论。夸美纽斯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超于现世的人生,达到未来的永生,现世的人生是永生的一种准备。但做好这种准备必须获得知识、德行与虔信,即必须通过现世的教育来完成。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世的人生服务,培养具备完全知识、完美德行和坚定信仰的人。在这里,夸美纽斯把现世的人生看成是向永生过渡的准备,这是他的思想的消极方面,但他更重视的是现世人生。在《大教学论》第15章中,他在论述生命的基础时,要求人们要注重生命的自然需要,反对把生命浪费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要过好现世的生活。这为他关注现实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三、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思想在教育全面运用的结果。在他看来,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他称其为“秩序”或“事物的灵魂”。他把人也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教育的活动也应服从这一法则。“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提出也与夸美纽斯对教育现实的认识和思考有关。他尖锐地批评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端,指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以致使“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①。他提出,“学校改良的基础应是一切事物里恰切的秩序”,“教导的恰切秩序应当从自然中借来。”教育只有模仿自然,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在夸美纽斯看来,“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他认为大自然的法则是教育的正确法则。在《大教学论》的第16-18章中,他先后提出了29条自然法则来论证教与学的一般要求、教与学的便利性原则和教与学的彻底性原则等。在论证中,他总是先提出一条自然法则,接着举出一些鸟类和植物生长的例子来说明这项法则,然后指出人类活动应加以模仿,最后推论出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法则。例如,他提出“自然遵守合适的时机”的法则后,列举鸟类在适宜的春天孵化小鸟,园丁也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种植等事例后,指出,适应自然的教育应从人类的春天——儿童时期开始,一天之中,早晨最适宜学习。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他说:“我们的格言应当是,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们的方法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①他还说,“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教导”,教师的任务在于认识和保护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的教育观念和做法。总之,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他对自然、社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其中许多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例如,教学科目的排列应适应学生的年龄,教学内容的讲授应与学生的心理相适应,学校的设置要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要等等。当然,他在论证中也有拟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如“自然遵守合适的时机”,“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地前进”等。而当运用自然原因不能说明问题时,他又陷入了神创自然的困境,认为在一切事物里面发生作用的都是上帝。夸美纽斯利用自然论证教育,同时又赋予自然以神启的色彩,这是他神学世界观的必然局限。不过,与前人不同的,他的宗教观保护他的自然观,他的自然观又保护他的教育观,使其教育观带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色彩,从而为他公开引证自然,全面阐述教育创造了条件。因此,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与其说是他引证自然的结果,不如说是他借用自然论证的方式,阐述教育经验的结果。
四、“泛管教育”论和学校教育体系 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的内容。夸美纽斯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对“泛智论”的研究,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为了宣传和落实“泛智教育”思想,他写下了《泛智的先声》(1637-1639),并在匈
牙利创办了“泛智学校”,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成为他的学校体系思想的基础。从教育适应自然和“泛智教育”的思想出发,夸美纽斯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和普及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段。他把这一时期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从出生到6岁是婴儿期,儿童在“母亲的膝前”——母育学校接受家庭教育,培养儿童的外部感觉。从6岁到12岁为儿童期,在每一村落设立国语学校,使儿童接受初等教育,培养儿童的内部感觉(包括想象力和记忆力等)。从12岁到18岁为少年期,在每一城市设立一所拉丁语学校,对儿童进行中等教育,培养儿童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从18岁到24岁为青年期,在每一王国或省设立一所大学,对青年进行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意志力。夸美纽斯首次提出的这种前后衔接、统一的学校教育体系,打破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限制,阐明了人的发展有序性和学校系统化的思想,这对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夸美纽斯十分重视通过设置学校开展普及教育工作。他说:“青年人应当受到共同的教育,所以学校是必须的。”针对当时封建社会等级教育只注重富人子弟,而穷人子弟很少上学的现状,他提出:“所有城镇乡村的男孩和女孩,不论贫富和贵贱,都应该进学校”。同时,他还强调,也应当将初等教育普及到手工业者、农民、脚夫和妇女,使广大劳动人民有一定的受教育权。针对实施中等教育的拉丁语学校,夸美纽斯也提出。“拉丁语学校也不应当限定只有富人、贵族和官吏的子弟才能人学”。夸美纽斯关于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对象的主张,尽管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反映了他对民主和平等理想的追求。在论述学校体系和普及教育中,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教育阶段。他要求父母要亲自抚养子女,使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他说,“一种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应使儿童从小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在小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对所有的儿童进行共同的教育,防止过早的、人为的分化。何时,他要求所有的儿童都要先学国语,为以后学习拉丁语打下基础。在中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广泛地学习语言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在大学教育阶段,他主张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原著,利用讨论、听讲、辩论来掌握专业知识。同时,大学生应是一个具有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
五、教学论 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近代教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他看来,教学论就是阐明“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教学论应该研究如何节省教与学的时间和精力;如何使教师可以少教,而学生可以多学;如何使教学变得容易、彻底、愉快和有效等问题。正是从这个思想出发,夸美纽斯提出了有关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育用书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的丰富内容。
(一)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到,经院主义的教学原则只强调教学的强制性和繁琐性,把许多无用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把一年能学完的内容拖至5年甚至10年更长的时间,把艰深的内容让年幼的儿童来学习,这是一种脱离实际、残害儿童的教学。他主张教学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从直观、容易、彻底、有效上下功夫。(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因此,教学要为儿童提供感知事物的条件,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使一切事物都放在儿童的感官面前。他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如果有一件东西能同时在几个感官上留下印象,就应当用几种感官去接触。从直观性原则出发,他认为,教室内要布满图画,教科书中要有插图,教学要从观察实物开始。如不能进行直接观察,可利用图像或模型代替。(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序的,因而教学活动也应按一定顺序进行。他主张,在教学上,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使每一学科的内容都仔细分成阶段,先学的为后学的扫清道路。在知识的安排上,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反对强制性教学。(3)彻底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运用,因而,学了知识没有巩固下来是不能发展儿童的智慧的。他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讲清事物的原因和理由,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此外,夸美纽斯还论述了主动性、自觉性、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丰富了人类对教育和教学的认识。
(二)学年制和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认为旧教育的学校工作是十分松散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同时,旧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种保守的、有限的个别教学。因此,应当改革这种旧教育的落后形式,建立新的学校管理和教学的组织形式。(1)学年制。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工作应实行学年制,各校应在一年的同一时间开学,同时放假。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学。同时,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计划好,使学校的全部工作有序和充实。(2)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针对个别教学低效的弊端,夸美纽斯主张实行班级集体教学。就是把学生由个人编成小组,再由小组组成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集体授课。为了组织好教学,夸美纽斯主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许多个十人小组,每组由一名优秀学生做“十人长”,协助教师进行教学。他认为这样一个教师同时可以教几百个学生。夸美纽斯认为集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三)论教学过程和教学用书 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在他看来,教学开始时,要先讲一些有趣和实用的东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讲课时应涉及以前学过的内容,也要阐明与新知识的联系。课上要有提问,学生回答不要重复原来的问题。教师要当着学生的面表扬回答得好的学生,对不用功的学生要当场批评。讲完课后要及时提问学生以前或当时学过的内容,这样可以巩固教学成果。关于教学用书,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他指出经院主义教育的一大偏差就是缺乏图书与直观教具,教科书编写得繁琐抽象。由此,他提出教科书应带有插图,要形象直观,要有生动的实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图文并茂,成为当时深受欢迎的教科书。夸美纽斯是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家,他一生丰富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为人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被后人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第四篇: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评析
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评析
纪录片源自现实生活,对于很多人重复选择过的题材再去拍摄就更需要将其加以提炼,挖掘出更深层次或者与众不同的东西。《西藏的诱惑》之所以能再众多记录和描绘西藏题材的专题片中脱颖而出,首先应归功于创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深入开掘,他不再是简单地再现西藏的自然美貌之美和民风民俗的独特,而是站在了更高的视点,在展现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表现化并将其深化,挖掘出了蕴含在西藏生活中的三个层次,即宗教信仰的朝圣精神、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芸芸众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很强的思辨意识,深刻表达了创作者对西藏的深刻情感,同时揭示出了具有人类某种本质意义的朝圣精神,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情理交融。在片子开头与结尾处,几位藏民背负行囊,跋涉千里,一步一磕头,一直磕向他们心中的圣地,这画面中注有创作者浓厚的情感,同时也留给我们无限回味和思考的空间。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由题材提炼而来,因此,它也应作为一条线索将题材内容组合在一起,《西藏的诱惑》一片创作者在开头便直抒胸臆的将其揭示的哲理展现在歌曲《朝圣的路》中,即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之后虽然从不同的角度纪录了三代僧侣的朝圣之路和四位去西藏寻求艺术感悟的艺术家,但却始终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线索将它们串在一起,即他们都是心怀真神,一心一意追求艺术与人生境界的人。由此也将“西藏是一种境界”加以深化,这样也使该片达到了内容与结构的统一。
主题的确定为作品的拍摄奠定了基础,但其表现却还需要创作者进行艺术的再加工,该片就运用了多种表现方式和造型手段。就色彩来说,在介绍龚巧明的时候,是一幅黑白色的照片,显得肃穆而凝重,但当说道她为西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的时候,还是那幅照片,却被创作者染成了红色,表现了对她崇敬和歌颂的情感。还是这一段落,从影调语言来讲同样可圈可点,在讲述她的事迹的时候,画面展现的是青山绿水红花以及五彩的巾幡,均取亮色,在她逝世以后,画面却又变成了暗草乌云暮色黄昏,均为暗色,这一明一暗的对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而且用画面语言就完成了对龚巧明功绩的赞扬和对她牺牲的惋惜之情。在表现西藏少女沐浴的那个段落中,创作者运用了一种象征性的造型语言,他并不是简单的将少女沐浴在现在屏幕上,而是做了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河水荡漾着涟漪,不断的变化着颜色,时而红,时而蓝,时而黄;在一篇蒙蒙雾气的笼罩下,叠化身披轻纱的少女,宛如翩翩起舞一般,其实这也是对龚巧明一种凤凰式的升华。此外,创作者还运用了象征性的造型语言,少女沐浴时,歌声中唱到:忏悔是心灵的洗浴,河水河水泛起了黄色,当歌声唱为:省悟是血肉的再生时,河水又泛起了蓝色,这样,黄色成为忏悔的象征,蓝色成为省悟的象征。纪录片都追求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西藏的诱惑》具有丰盈的内容,同时,它的形式美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即解说词的语言特色。该作品的解说词和歌词均为导演刘郎所做,刘郎在拍纪录片之前,曾从事文学创作十几年之久,举凡唐诗、宋词、元杂剧、明传奇均有所研涉,而且他兴趣广泛,绘画、摄影、书法、音乐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都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基础。就《西藏的诱惑》来讲,文辞奔放、意境深远,文学性很强,而且整部作品的连接均由解说词来完成,而非蒙太奇,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导演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该片能够获得最佳撰稿奖是无可后非得。
综上所述,《西藏的诱惑》在主题的把握、内容与结构的统一、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上都取得了相当的突破,这也使它一度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写意派的经典代表作品并获得国内外的好评。这在今天,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