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化诗入文 晁忠强2016.5.25
如何化诗入文
--------群诗读写结合方法探讨 濮阳市清丰县六塔乡初级中学
晁忠强
星辰使夜空美丽,诗句使文章精彩;文章如夜空,诗句如星辰;夜空需要星辰的点缀,文章需要诗词的滋润 :———“文”有诗书气自华。既然是诗创造并成就了丰富多采的文学,那么我们不妨引诗入文,以此增添文采。
怎样让学生把经典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血液,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特质?把诗歌与作文联系起来“ 一来可以广泛积累写作的素材” 打开作文的思路" 借鉴诗歌的写作方法!二来可以丰富作文的文化底蕴!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一、直接引用(全引)
直接引用简单说就是引用完整的一句诗。直接引用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一般同学都会,而且引用诗句说理比起泛泛的议论要形象的多,因此在写作可以适当使用。
示例:春季已到。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所以“有花堪折直须 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通过对比我们就能感觉到,化诗入文确实形式灵活,内容充实。
二、部分引用(截引)
将诗句割裂、分开引用,或截取两句诗的部分组合在一句里.就象这段文字:我喜欢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我沉浸“暗香盈袖”的“黄昏”。我陶醉“一川烟草满城风絮”的梅子黄时雨”。截引能给人一种灵活自由的感觉。只要摘取点滴行之于笔下,也能让我们的文章顿时增色,熠熠生辉。
三、化用诗句
如果想更加灵活地运用古诗句,让文章有文化的底蕴,有深远的意境,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化用诗句法”。把古诗还原成生活的同时又提升和诗化了。引用别人的诗还可以适当化用。“ 化用”不是完整照搬原诗,而是只取原诗的某种意象、意境或意义,借助联想和创意,联系生活和感受,加以合情合理的改造和发挥,既保留了原诗本来的意味,又增添了新的文采,显得鲜活而丰满,从而为写作锦上添花。化用,实质上是一种暗引。朱自清先生在散文《 春》里,化用了古 诗“红杏枝头春意闹”———“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还化用了“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就是一个成功运用化用手法的典型例子。1.仿写化用
示例:“前不见青山,后不见绿水,念天地之污染,独怆然而涕下。”(仿《登幽州台歌》)“清明时节沙纷纷,路上行人满面尘。借问青山何处有,学童遥指盆景中。”(仿《清明》)仿陈子昂和杜牧的诗句,对环境污染进行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发人深思。还如: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些诗句都用得恰到好处。
2.扩写化用
扩写化用是选择一句古诗,展开想象,进行扩写的一种化用古诗句的方法。
示例:化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入文。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么灿烂,多么惹人喜爱。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受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的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撼着我的心。昨天,它是那么艳丽,芬芳;今天,为了让果实有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翩然飘落,与大地融为一体。
示例: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入文。大雪整整下了一夜,那落光了叶子的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像千万朵盛开的梨花。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玉屑也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四、练写新诗
要真正学会引诗入文,还应该学一点儿写新诗的技法。写新诗并不难,可以通过仿写、改写、补写等系列训练,最终达到会写新诗的目的。由于宋词的长短句和韵律的变化比较接近于新诗,因此仿写宋词比较合适。
示例:李清照的《 如梦令》写得很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 起 一 滩 鸥 鹭。”
以“减肥”为题,有个胖学生仿写了这样一首有趣的《 如 梦 令 》:“在家生活太美,到校学习怕累。长肉一大堆,无颜面对社会。减肥,减肥,别把地球压碎。”补写就是在一些优美的新诗里恰当的补写几句诗。如魏巍的《 我的老师》里有这么一首小诗:“ 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远看不见山,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那水上只有海鸥„„”这里,就可以 顺 着诗路启发学生这样来补写:“云是大海的„„海鸥是大海的 „„ ”只要合乎诗路,在原诗前、中、后的任意位置进行补写都可以。改写要求能把其他文体改成诗。仿写、改写和补写都在于训练学生的写诗能力,最终为“引诗入文” 服务。
五、操作指导
1.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唐•孟郊《游子吟》、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2.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读》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丝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一帘断肠。
{在这化用了李清照的四首诗词《一剪梅》、《声声慢》、《夏日绝句》、《武陵春》}
3.表达式----名句+阐述(或解说)。如:
① 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② 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如: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 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 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六、化诗入文的功用
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文字里,恰当地引用诗词名句,使文章显得富有诗情画意,典丽脱俗。
1.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2.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用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3.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七、化用训练
有道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要想“ 文”有诗书,先得“ 腹有诗书”。只有不断积累,才可能拥有满腹诗书 ;只有反复训练,才可能灵活应用,达到“‘ 文’有诗书气自华”的目的。诗是语言的精华,积累和训练非一日之功,应注重平时习惯的养成。可以成立诗社,经常开展赛诗活动,交流“诗经”;可以备本诗集,随时集诗即兴创作,勤收集、多创作,保持读诗、写诗的爱好。有些歌曲很流行,歌词很精彩,学生都喜爱,可以因势利导以此当作写诗的教材,引导学生好好钻研。学生一旦养成了好习惯,拥有了一颗美丽的诗心,就会努力探索引诗入文的妙法,妙笔生花写美文。
训练:
中秋节,你在月下漫步时,看到了或想到了什么?请用一段文字把 它写下来,要求化用诗词。
参考诗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用诗歌的写作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等。
做到了引诗入文,学生的领悟、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让诗化了的渗透美的、蕴含灵性的语文课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奥秘,领悟宇宙之无穷,获得超越时空的 美。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开,作文靓从诗词出。”。
第二篇:如何化诗入文
一、导入激趣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这些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无不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心灵的启迪。我喜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之春,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田园,我更喜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喜欢不少古典诗句,有请你朗读你喜欢的诗句,并简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示例导学 ㈠直接引用法:
1、见一见
从同学们深情的朗读和精彩的发言中,我欣喜地发现,你们喜爱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言形式美,更多的是诗词中折射出来的诗人的个性品质,人格魅力以及诗歌优美意境里孕育的文化价值与文化 内涵。如此美不胜收,意蕴深厚的古典诗词,我们应该如何古为今用,使之让我们的作文也语美意丰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请看大屏幕: 示例1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展望未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顾历史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何必沉醉于未来,幻想明天。
何必无奈于过去,怅恨昨天。__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低下头看看》
3、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从屏幕里优美的文字中,你发现三个例子在诗句的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2、议一议
在相同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把一句或多句巧妙的连缀在一起。这种将经典的语句不做任何改动,直接引用到我们作文中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引用法”。
3、练一练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娴熟地使用这种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请同学们完成资料中的续句练习和话题练习。对应训练
(1)续句练习
①教师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常使我们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然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③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壮阔。(2)话题练习
以“惜时”或“思念”为话题写一段话。
4、品一品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共享。首先展示续句练习。
接下来展示话题练习。要求:展示你的作品后,还要谈谈你的构思。学生展示,教师点评。㈡化用诗句法
1、明确方法
从同学们神采飞扬的发言中,可见你们已经能轻松地驾驭“直接引用”这种方法来增文采,添情趣了。如果想更加灵活地运用古诗句,让文章有文化的底蕴,有深远的意境,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化用诗句法”。
2、展示例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示例2(1)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2)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3)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4)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5)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请一、二组的同学朗读1、2句,三、四组的同学朗读3、4、5句。
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请这边的同学讨论前两个句子,这边的同学讨论后三个句子,仔细揣摩,比较一下: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
3、揣摩特点 ①拆分组合式
先请一、二组的同学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比较一下,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把两句古诗组合成一个句子,或者把一句是(多余,删掉“是”)拆开后加上自己简单的语言组成新的句子,原句的顺序可以随意改变。这是“化用诗句法”一种方式——“拆分组合式”。②意象再现式
下面请三、四组的同学回答: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它们和“拆分组合式”又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不直接引用原诗,而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内容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这是“化用诗句法”的另一种方式——“意象再现式”。
4、实际运用
苏轼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曾化用过前人的诗句,我们不妨也来练一练,说不定我们也能化用出这样的妙句呢?请同学们看化用诗句的对应练习,选择你喜欢的一题来完成。想要完成第二题的同学请留意大屏幕。(伴放音乐)对应训练
(1)用拆分组合法把以下诗句拆分组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根据老师画面中创设的意境写一段话。(题目自拟)
(3)下面一些诗句都是写流水的,任选几句选择其中的意象,化用诗句写一段话。“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来江水绿如蓝”;“斜晖脉脉水悠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5、作品展示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同学们完成了练习,我期待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视时间情况,可多展示几个。)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古典诗句巧妙入文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运用得当便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出妙语、增情趣、添文采、创意境。其实古文中很多精妙的语言同样可以入文。今后同学们在写作中,要灵活地、巧妙地运用,让我们的文章语美意丰。
四、延伸练习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任用一法或几法,写一到二个片段。
①《古诗(词)里的__________》(春天、雪景、明月、乡愁等)
②《__________请听我说》 ③《初中生活二、三事》 ④《我眼中的色彩》 附:板书设计 直接引用 化用诗句
出妙语 增情趣 添文采 创意境
第三篇:上海师大国培研修总结初中语文班晁 忠强范文
上海师大国培研修总结
师大培训新模式,开辟教研新思路
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六塔乡初级中学 姓名:晁忠强 班级: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班
国培10天来,天天伴着浓浓的桂花香,聆听王荣生教授、李海林教授等专题报告,经过步进、郑彤博士指导的共同备课工作坊的教学设计,给我的是理念的革新、培训的精彩、心灵的震撼、收获颇丰,彻底改变了我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行走方式。
一、实用有效的备课模式,搭建了研修平台
感谢王荣生老师,他领导这个教学团队研究出的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理论,系统连贯,可操作性强,用一句话概括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沿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中间搭两三个台阶。”简单的解释就是要求教师具体做好三方面。起点: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做准确学情估量;两三个台阶:深入研究文本,每个台阶设置好内容落点,采用的学习方式,具体可操作的步骤;终点:运用有效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完成确定的学习目标。“在最要紧处,在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地方,教师应该尊重自己的阅读经验,做一些理性的分析”……这些真水无香的话语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和语文教师的现状,醍醐灌顶震撼人心,给我们以颠覆性的改变,促使我们下定决心重新做起,开辟语文教学新思路。
二、工作坊式的备课,分类实践深研讨
本研修专题以王荣生教授的理论为支撑,发挥集体智慧,对散文、小说、写作、课堂活动设计等四个层面的教学深入探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1.散文的特性与教学设计的要点。散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即外在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运用个性化的语句章法,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抓住了散文的特性,就切中了教学设计的要点。主要研修了鲁迅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采用了学情估计为起点,采用了内容落点:梳理作者的经历,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的三个台阶,终点目标实现理解作者的一段心路历程。
2.小说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要点。小说的“真实”,一定是作家通过“选材”、“开掘”等创作活动后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虚构的真实”;倘使没有这种意识与视野,不关注和学会这样的读法,我们就不会吃透小说艺术的真谛,也将错失更多迷人的小说风景。主要研修了《二十年后》的教学设计,起点学情估量:学生能把握基本情节,内容落点:梳理情节、品析情节、续说情节,终点:抓住欧•亨利式结尾,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
3.初中写作教学设计,主要研修了《我的校园》教学设计,主要设置了三个台阶:设置情景,确定内容,搭建支架。找到了写作的突破口:把一个题目转化为情景化的任务;设计情景写作任务;提供写 1
作支架;怎样把题目转化为真实的写作任务。弄懂了写作的五要素:谁在写,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写给谁看。
4.课堂活动设计技巧的探讨,主要研修了《妈妈我想对您说》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内容落点为:情景表现、再现对话;现场调查、感受对话;交流访谈、反思对话;情景再现,深化反思。把握了冲突沟通问题言语表达类型:批评、抱怨、回避、攻击、间接攻击。
每篇课文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有两位博士指导老师,利用两个时间共同备课,写出教学设计。之后,各备课小组在全班面前展示,其他小组提问,以此发现问题,促进备课更加深入,专家介入指导。共同备课明显暴露了我们的准备缺失,这种缺失还源于对教材的钻研不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缺乏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更谈不上深度解读、个性解读;说得严重一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只是在贩卖知识——从教参和各类参考资料中批发知识,然后在课堂上兜售给学生。在这里特别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步进老师,在共同备课中他对我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专业的评课,助推专业成长
听李海林教授的专业听评课,我弄懂了学术性评课、考核性评课、教研性评课的类型。采用教学临床研究的方式,运用教学观察、教学诊断、教学病理分析、教学治疗等样式,采用的评课流程:应该做这件事→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吗?→你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没有实现 2
自己的目标→你在什么地方走错了方向。不该做这件事→应该做什么事→应该怎么做。尤其是开发研制了一项信息技术的教学诊断与技术,使现代技术真正的为教学服务,运用教学切片的方式,逐步分析诊断教学的不足,填补了世界性的空白,将来推广开来,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提高作用不可估量。
很快结束了,还记得开始时老师的一句“为什么”设计这个环节,不得不层层深入反观自己的观点,不得不修正自己的思想,不得不锤炼自己的表述。这次学习,我增长了教学智慧,涵养了教学灵气。42岁的我,应深刻理解李海林老师的话,人生下半场应追求的更有意义。
第四篇:作文指导课-化诗入文
语文组 陈琼花
作文升格训练-
化 诗 入 文
--作文语言诗意的妙招
教学目标:
1、通过引用、化用古诗词来提高作文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作文引取源头之水。
2、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诗词的背诵与欣赏的空间。
方法与技巧:通过高考优秀作文的引领,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使其作文充满诗情画意。
借鉴与赏析
引领与指导
借鉴与练笔相结合
一、导入,揭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以诗句为题目,画龙点睛
2、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3、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4、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5、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二、鉴赏探究
1、以诗句为题目,画龙点睛 直接引用诗句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高考题有一篇满分作文《不畏浮云遮望眼》.题目取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巧妙化用诗句
《怎一个“情”字了得》(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诗句“ 怎一个“愁”字了得”)
《忙兮忙兮奈若何》(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项羽《垓下歌》中的诗句“ 虞兮虞兮奈若何”)
2、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生命的色彩》就这样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
作者运用李清照、苏轼两个宋代词人笔下的名句开篇,形象而凝练地告诉我们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名句虽短,却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启迪
人们对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
3、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辽宁一高考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喋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4、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患得患失后,深谙自己的心跳。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潇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用旁观的眼神,就成了哲人心中的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5、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用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三、如何化诗入文----化诗成句,化诗成段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种表达过于直白,会让人感觉有些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诗句后面有一定阐述(或解说)。
如:
①“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如: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第三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
思念就是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就可化作
①“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思念就是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就可化作
②“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练笔:化用下列诗句: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参考答案: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四、具体操作---方法指导:
1、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唐·张渭《早梅》、宋·贺铸《青玉案》、宋·苏轼《水龙吟》}
——高考作文《用旁观的眼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唐·孟郊《游子吟》、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
—高考作文《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2、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议论.3、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这里就化用了杜甫的四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旅夜书怀》、《登高》。}
—
—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4、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成段。
对王维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
这样再现原诗意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我手写我心:
1、中秋节,你在月下漫步时,看到了或想到了什么?请用一段文字把它写下来,要求化用诗词。(上网查找相关的诗句)
参考诗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白居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六、结束语
实际上,以上方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几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最后,送给同学分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开,作文靓从诗词出。
第五篇:化诗入文(文化作文教案)1
化 诗 入 文
——文化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秀作文,探讨其写作技巧。
2、练习写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文。教学重点:
学写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文。教学难点
探讨分析文化底蕴味作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比一比
1、展示两段作文,学生阅读并讨论:你喜欢哪段作文,说说喜欢的理由? 文段一:
雨丝绵绵的时候,大致是春来临的季节。那时大家刚刚拖去厚重的棉衣,心中满师如释重负的感触,而雨竟珊珊而来,心中莫名的彷徨夹杂着无限的喜悦。一切都是新的:生命。空气,当然还有生活。于将这一切滴澈心底,刹那间让你明白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于是,你开始盘算着一些计划与筹备了。而此时雨并不大,轻柔的。零散的飘落,不露声色。让你在一片朦胧中思索脚下路的方向。或许,此刻你心中有翅膀的飞翔,海浪的拍打,花儿的生长,叶子的出土等等一系列及其闪耀的灵感。而雨却不打算荣辱其中,他选择远远的。静静的看你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至到你再次微笑,他坦然入怀。顿然,让你发觉一切的思索来源于雨的启发。
文段二: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2、师生讨论
3、老师归纳喜欢文段二的理由: 有文化底蕴; 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品位和艺术品位。
语言变得生动灵气富有诗意,也给作文增添几分文化气,增添几许厚重。
(二)说一说
1、引出本节课目标:学习写具有文化底蕴的作文。思考:如何做作文富有文化底蕴
2、学生讨论:引用诗句……
3、师:是不是只要引用了古诗词句,就使文章有文化底蕴了呢?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乱引用诗句,适得其反的文章,附文2)
4、归纳:
前提:引用诗句要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否则就是虚伪的文化了。方法:
(1)直接引用
通常做法就是借用一组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巧妙镶嵌古诗名句,以展示丰富的文化底蕴。(要强调不是单纯诗句的堆砌,要理解。如与陶渊明共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如:
感叹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与岑参一起分担“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的怅惘,与刘禹锡共同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变更,与陶渊明共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王勃共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春天时,赏玩“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的胜境;夏天时,感受“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超然;秋天时,在“天阶夜色凉如水”中“轻罗小扇扑流萤”;冬天时,欣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选自中考满分文《我越来越爱书》)(2)巧妙化用
即根据文章内容或中心思想的需要,将古代诗词名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语言中,这种引用比前面更巧妙更上了一个台阶。引用自然贴切,不露斧痕,又增加了文采。
如:
朦胧中芳香扑鼻。是满园春色中,那枝出墙红杏的香甜之味,还是夏日荷塘那蜻蜓伫立的小荷所溢的清幽?是重阳菊花怒放,那怡人的淡雅之香,还是冬日山园小梅,凌寒傲雪浮动 2 的暗香?(选自中考满分作文《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三)写一写
1、思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大家积累了哪些思乡的古诗词名句呢?
2、学生发言:积累思乡名篇名句。
3、老师出示:
1、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4、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5、赠吴之山【王间 】
城拆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风凉;看君已做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6、客中夜生【袁凯】
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7、静夜思 【李 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秋风引【刘禹锡 】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5.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学生练习:引用或妙用古诗表达思乡之情。(老师也可写出一段,可以放在学生展示之后出现)(备选:关于勤学)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7.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备选:关于励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
4、学生写作
5、展示、讲评
(四)小结: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走进久违的经典名著,重温名句名段,让我们的作文飘散浓浓的书卷气。(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经典名句名段如何与作文浓浓的书卷气联系,少了过渡段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