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升推荐有关女性妇科常见疾病的优秀论文 (11)
NF-κBp 65和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万金华 马生秀 蔺小倩
作者单位:1.青海大学医学院;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妇科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 p65、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 TM)二步法对56例宫颈鳞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进行NF-κB p65、HIF-1α蛋白检测。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NF-κB p65、HIF-1α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P<0.01)。NF-κB p65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HIF-1α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NF-κB p65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1)。结论 联合检测NF-κB p65和HIF-1α蛋白表达对诊断宫颈鳞癌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NF-κB p65或HIF-1α蛋白表达。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NF-κB p65 HIF-1α EXPRESSIONS OF NF-κBp65 AND HIF-1ΑIN TISSUE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Wan Jinhua1
Ma Shengxiu2 Lin Xiaoqian
1.The Medical College of Qinghai University;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NF-κB p65 and HIF-1α in tissue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NF-κB p65 and HIF-1α were examined by immu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56 specimens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25 specimens of normal cervical tissue.Results The expression rates of NF-κB p65 and HIF-1α in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ppea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ervical tissue(P < 0.01).Expression of NF-κB p65 was cor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P < 0.05);Expressions of HIF-1α was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stag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cervical carcinoma(P < 0.05).HIF-1αex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F-κB p65 expression(r=0.584, P<0.01).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NF-κB p65 and HIF-1α expression in tissue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hown much more valuable diagnostic indicator than either NF-κB p65 or HIF-1α alone.Key words Cervical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NF-κB p65 HIF-1α
NF-κB(nuclear facter-kappaB,NF-κB)被发现在控制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1 ]。在人体内,NF-κB多为由p65(RelA)和p50组成的异源二聚体,是能调节多种基因表达的蛋白分子。资料表明人类许多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Β被异常激活[2]。HIF-1α(hypoxia-include factor 1α,HIF-1α)是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核心调控作用[3]。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NF-κB p65、HIF-1α的蛋白表达对早期诊断宫颈鳞癌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妇科住院治疗的56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取标本前未行放、化疗)。中位年龄48岁(26~69岁); 藏族妇女25例,汉族妇女31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判定,其中原位癌(0 期)
5例, I 期17 例, II 期21例,Ⅲ期13例;根据WHO标准组织分级标准判定,Ⅰ级(高分化)16例,Ⅱ级(中分化)21例,Ⅲ级(低分化)19例。正常对照组25例,中位年龄42岁(32~54岁),标本为子宫肌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
1.2 主要试剂
NF-κB p65单克隆抗体浓缩液购自Santa Cruze 公司;鼠抗人HIF-1α单克隆抗体、PV-9000 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及浓缩型DAB 底物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标本来自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宫颈癌瘤组织石蜡标本,所有标本连续切片3张,厚4 μm。NF-κB p65、HIF-1α检测均采用PV-9000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具体步骤参照说明书进行。NF-κB p65浓缩液稀释100倍使用,HIF-1α为工作液。以正常宫颈组织为阴性对照,以PBS液替代一抗作空白对照。
1.4
结果判定
NF-κB p65、HIF-1α免疫组化染色均以细胞核或细胞浆染成棕褐色或黄色者为阳性。见图1及图2。双盲法随机选取5个高倍镜(×400)视野进行计数及评分。根据染色显色强度与及阳性细胞比例进行综合评分[4] : ①根据着色深浅评分:无色或蓝色为0 分,浅黄色为1 分,棕黄色为2 分,棕褐色为3 分;②着色细胞占计数细胞百分率: ≤5 %为0 分, > 5 %~25 %为1分, >25 %~50 %为2 分, > 50 %为3 分;③染色分值综合判断: 阳性细胞着色深浅分值(①与②的积), 结果0 分为阴性,1~3 分为+ ,4~6 分为+ + , 9分为+ + +。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以 P<0.05作为差别有显著意义的检验标准。
结果
2.1 NF-κB p65、HIF-1α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NF-κB p65、HIF-1α均可在细胞核和细胞浆中呈阳性表达,其表达率分别为69.6%(39/56),71.4%(40/56),以上两者与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细结果见表1。表1NF-κB p65、HIF-1α在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2.2 NF-κB p65、HIF-1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NF-κB p65的过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程度及盆腔淋巴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临床分期及民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IF-1α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以及民族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2。表2NF-κB p65、HIF-1α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病理指标关系
2.3 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 p65与HIF-1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显示,NF-κB p65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584,p=0.001)。详细结果见表3。表3NF-κB p65、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NF-κB p6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在高、中、低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中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在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
的阳性表达率,P<0.05。而NF-κB p65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该结果与文献[5,6]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结果表明NF-κB p65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学类型及转移过程相关。
HIF-1 在缺氧诱导下激活翻译基因编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糖酵解酶等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在肿瘤血管生成与侵袭中起重要作用[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8.9%,而在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实验结果也显示HIF-1α的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该结果与徐军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HIF-1α的异常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展及转移相关。
本研究对25例藏族及31例汉族宫颈癌患者NF-κB p65的蛋白阳性表达进行比较,其阳性率分别为80.0%、63.1%;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70.9%,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暂且考虑在不同民族间NF-κB p65和HIF-1α的蛋白表达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最终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和进行不同地域的民族之间的研究认定。
文献报道NF-κB为HIF-1α的上游基因并对HIF-1α的表达及维持其活性起着重要作用[9]。本研究对NF-κB p65和HIF-1α在宫颈癌中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宫颈癌中NF-κB p65与HIF-1α的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s=0.584,P<0.01), 提示NF-κB p65可能调控并促进HIF-1α基因表达,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发展及转移过程。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 1 ]Karin M.NF-kappaB and cancer: mechanisms and targets[J].Mol Carcinog, 2006, 45(6): 355-361
[2] Amit S, Ben-Neriah Y.NF-kappaB activation in cancer: a challenge for ubiquitination and proteasome-based therapeutic approach [J].Semin Cancer Biol, 2003, 13(1): 15-28
[3] Minet E, Michel G,Remacle P, et al.Role of HIF-1 as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volved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cancer progression and apoptosis[J].Int J Mol Med,2000,5:253-259
[4 ] 林巧爱,陈向敏,夏克栋,等.NF-κB、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J].癌变 畸变突变,2007,19(2):113-115
[5]Nair A, Venkatramanl M, Maliekall TT, et al.NF-κB is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in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of the human uterine cervix[J].Oncogene, 2003,22(1):50-58
[6] 贾海军,谢灵遐,胡丽娜,等.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中Id-1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J].华西医学,2008,23(2):301-303
[7]Maxwell P H, Dachs G U, Gleadle J M,et a1.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modulates gene expression in solid tumors and influences both angiogenesis and tumor growth[J].Pro Natl Acad Sci U S A,1997,94: 8104-8109
[8]徐 军,施红旗,刘庆伟,等.HIF-1α、VEGF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浙江实用医学,2006,11(1):6-8
[9]van Uden P, Kenneth N S, Rocha S.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by NF-kappaB[J].Biochem J.2008 Jun 15;412(3):477-484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二篇:晋升推荐有关女性妇科常见疾病的优秀论文
676例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华云,任长慧,亓效香,杜 鹃
作者单位:1.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采用PECA泵硬膜外腔给药用于分娩镇痛,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程比较、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ECA泵用于持续硬膜外腔给药镇痛,疼痛阻滞完善,加速了产程的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阴道难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PECA泵;产程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676 epidural analgesia for labor pain
ZHANG Huayun1, REN Changhui1, QI Xiaoxiang1, DU Juan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Taian 271000, China;
2.Tai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ain relief effectivenes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labor course, and both the mothers and the newborns.Methods: The pump of PECA(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was used during labor in the study group.The labor course, the mothods of delivery,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fetal distress and neonatal asphyxia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 in the groups.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oth groups in the stage of labor and delivery mode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fetal distress and neonatal asphyxia(P>0.05).Conclusion: The pump of PECA during labor i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accelerates course of labor and reduce the rates of cesarean and dystocia.Key words :epidural analgesia;labor pain anlgesia;pump of PECA;labor observe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泰安市中心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硬膜外腔给药镇痛分娩共676例,现将临产观察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2007年10月泰安市中心医院与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足月孕妇,对要求实施分娩镇痛且无禁忌症者,实施了无痛分娩为观察组(676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1岁,平均年龄27.5岁。并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者676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在产妇宫口开2~3 cm时,进行L34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 cm,在活跃期2~3 cm时注入首量镇痛液5 ml(0.5%的利多卡因100 ml加芬太尼0.2 mg),维持量为4~10 ml,自控量为2 ml/6分钟,接微量泵,鼓励产妇休息或下床活动,以利于产程的进展和胎先露下降,在镇痛作用减弱时硬膜外腔给药,微泵自动控制持续给药[13]。
1.3 统计学处理
对数据进行百分率的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
果
2.1 镇痛效果与副反应
由于PECA泵持续硬膜外麻给药有疼痛阻滞完善的特点且为低剂量浓度的麻醉药,产妇无明显的血压下降,且可使宫口迅速扩张,产妇在完全无痛状态下度过产程完成分娩,同时子宫体部运动神经(T10以下)未被阻滞,保证了正常的宫缩力
[1,2]。本组资料未发现有恶心、呕吐及仰卧位低血压现象,676例产妇在第一产程疼痛为0级667例,占98.7%,第二产程疼痛0级为615例,占91.1%,与文献报道基本相一致[1,2]。
2.2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见表1。表1 分娩镇痛对各产程的影响 由表1可见,镇痛后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缩短,第二产程缩短,第三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2.3 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见表2。表2 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由表2可见,施行麻醉后,产妇精神疲劳消除,盆底及阴部肌肉组织松弛,加上产妇活动自如,有利于胎头下降及旋转,从而降低了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
2.4 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由表3可见,施行麻醉后产程严密观察,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所下降,产后出血率未见有上升。
讨
论
3.1 分娩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分娩过程中剧烈疼痛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可造成母体和胎儿内环境紊乱。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影响,提高围产期质量,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分娩镇痛成为全世界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理想的分娩镇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对母婴影响小,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镇痛的需要,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产妇清醒可参与分娩过程;必要时满足手术需要。我院几经芬太尼、哌替啶等阿片类镇痛药、利多卡因局麻药、氯安酮静脉麻醉药、氧化亚氮吸入麻醉药、利多卡因配伍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等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最终选择PECA泵持续硬膜外麻给药作为最佳分娩镇痛方法[6,7]。
3.2 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676例的临床观察,产妇在自动微泵给药的状态下完成整个分娩过程,而在整个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毒性低,对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对于子宫胎盘血流及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减少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带来的痛苦及机体的损耗,减少母儿酸碱平衡失调,同时产妇可以下床活动有利于产程中分娩机转的进行,明显缩短了第一、二产程,降低了手术产率,胎儿及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分娩后产妇容易做到早活动、早哺乳,并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和实现母乳喂养。达到了预期目的[46]。
3.3 无痛分娩的管理
A、要求麻醉医师、产科医师、助产护士必须密切合作,缺一不可。B、助产护士参与与硬膜外分娩镇痛,允许助产护士调整和改变输药泵的输注速度及用药量。C、由助产护士监测产妇宫缩、胎心、血压、心率及镇痛效果,有情况及时与产科医师和麻醉医师联系[2,3]。
3.4 产程观察
决定分娩的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为使无痛分娩达最好效果,减少产妇临产后生理及心理上的恐惧,鼓励孕妇阴道分娩,在孕妇宫口开3 cm施行麻醉后的产妇,应有专人严密观察宫缩的持续时间、强弱及节律,宫口进展情况,胎心音变化。我院实施泰安市首家全产程胎心电子监护了解产妇的胎心、宫缩、血压变化,每隔30分钟~1小时做肛查以了解宫口扩张及先露部的程度,有产程的异常及时寻找原因对症处理。同时给予孕妇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以便顺利渡过分娩全产程[1,3]。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
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1] 苟文丽,吴连芳.分娩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57.[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瘗.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 相默.临床疼痛学[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1988.5657.[4] 谢志勇,王亚宗.罗哌卡因复合高乌甲素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6):447.[5] 鲁开智,江露,赵宝生,等.产科镇痛的近期发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21:5354.[6] 春梅,赵晓红,丁钢.硬膜外法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0,27(3):149152.[7] Gordon NP,Walton D,McAdam E,et al.Effect of poriding based doulas in health maitenance organzition hospital[J].Obstet Gynecol, 1999, 23(3):422426.[8] Campbell DC,Zwack RM,Crone LL,et al.Ambulatory labor epidral analgesia:bupivacaine versus ropivacaine[J].Anesth Analg, 2000,90:13841389.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三篇:晋升推荐有关女性妇科常见疾病的优秀论文
12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分析
作者:陈慧,陈小玲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妇产科,贵州 贵阳 550004)【关键词】
绝经;子宫出血;子宫肿瘤;阴道流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妇女自然绝经1年后发生的阴道流血,是妇科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和妇科恶性肿瘤的信号之一。为了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及诊断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工作,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2008年12月2年内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2月来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共126例,多数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或血性白带,自然绝经均在1年以上,年龄47~82岁,平均54.7岁,其中小于50岁者11例,占8.73%,50~60岁者85例,占67.46%,大于60岁者30例,占23.80%。绝经年限1.5~31年,平均8.75年。
1.2 主要症状
本组126例均为自然绝经1年后阴道流血,其中102例(80.95%)为点滴状出血或血性白带。24例(19.05%)为接触性出血。
1.3 诊断依据
常规做妇科检查及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阴道宫颈病变取组织活检,宫腔盆腔病变作阴道彩超、分段诊刮或宫腔镜检查。萎缩性阴道炎根据临床表现及分泌物涂片检查诊断,其他疾病均依据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确诊。
结果
2.1 本组126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中萎缩性阴道炎最多,慢性宫颈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其次,见表1。表1 绝经后阴道流血原因
2.2 恶性肿瘤引起绝经后阴道流血16例,其中子宫内膜癌占首位,宫颈癌次之,见表2。表2 16例恶性肿瘤分类
2.3 不同疾病患者绝经年龄与出血距离绝经时间的关系,见表3。表3 不同疾病患者绝经年龄与出血距绝经时间的关系
讨论
本研究表明,炎症仍是绝经后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占总例数的57.94%,主要包括萎缩性阴道炎、慢性宫颈炎和子宫内膜炎。这是由于绝经后的卵巢逐渐萎缩,合成雌激素的功能明显衰退,作为雌激素的靶器官——生殖器也进行性萎缩,阴道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的pH值增高,嗜酸性的乳酸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感染,导致炎症的发生[1]。本组因宫内节育器引起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有5例,占3.97%,其中就有3例节育器粘连紧密,发生嵌顿,取出困难,后均在宫腔镜直视下取出。绝经后的妇女,生殖器官不断萎缩,宫颈管缩小变平等都给取环造成困难,且绝经年限越长,取环难度越大[2]。该3例患者均为绝经7年以上,提示绝经后的妇女应在绝经3~6月取出节育器,防止绝经后出血、感染及节育环嵌顿的发生。
功能性子宫出血(即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有18例,占14.29%,其中以增生期子宫内膜常见。因为绝经后的子宫内膜仍有相当长的时间受到雌激素的刺激,绝经后的卵巢间质和肾上腺分泌的雄稀二酮转化为雌酮,对子宫内膜产生累积刺激作用,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当其水平波动时即发生出血[3]。绝经初期,有少数可偶发排卵,使子宫内膜发生一次月经样脱落出血。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愈来愈多的妇女开
始使用激素替代治疗,以及大量使用一些含雌激素作用的妇女保健品,都会刺激子宫内膜增长,引起出血。随着药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发生恶性肿瘤的相对危险性增加,所以对绝经后妇女要合理、适当使用雌激素[4]。
本研究还发现,恶性肿瘤所致的绝经后阴道流血在本组占12.70%,其中子宫内膜癌占56.25%,宫颈癌占31.25%,子宫内膜癌所占比例大,仍然是恶性肿瘤导致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最主要原因。随年龄增长及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目前对恶性肿瘤的预防还没有很好的措施,重点在于早诊断早治疗,对老年绝经后的妇女应该每年定期妇科检查,早期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妇女,根据出血部位不同选择相关的辅助检查方法,包括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和阴道彩超,排除宫颈、阴道病变,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及卵巢大小。分段诊刮以前一直被作为绝经后阴道流血的首选检查方法,实际上这部分人中大多数人子宫内膜并无病变,有大量的资料表明诊刮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时漏诊率较高,即使有经验的妇科专家也只能刮出宫腔面积75%~80%的组织,有些甚至刮不出内膜组织。所以临床上应放弃常规诊刮的做法,可先采用无创性检查法,如阴道彩超进行筛查,结合绝经年龄、绝经时间以及是否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需要诊刮[5]。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高分辨率的阴道超声可清楚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及其结构,故国内外诸多研究认为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5 mm是判断有无内膜病变重要、敏感的标准。如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妇女阴道彩超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可暂时不做诊刮,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并随访观察。对无随访条件,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者,有必要行分段诊刮来明确诊断。当阴道B超示子宫内膜厚度≥5 mm时,应尽早进行分段诊刮,刮出物送病理检查,这时如能在宫腔镜直视下观察宫腔内病变情况,并于可疑处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可大大降低漏诊率,故宫腔镜检查被认为是当前诊断阳性率最高的手段之一[6]。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2-243.[2]黄紫蓉,张惜阴.绝经后及嵌顿节育环取出术式探讨[J].上海医学,2001(6):349-351.[3]李国先,卢晓芬,李爱华,等.绝经后流血患者8 985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4):314-315.[4]周红林,宋梅红.绝经后阴道流血172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9):577-578.[5]刘长艳.绝经后子宫出血148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18.[6]夏恩兰.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4):199-201.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四篇:晋升推荐有关女性妇科常见疾病的优秀论文 (102)
子宫切除术对性生活的影响及心理干预
作者:顾晓春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杭州 310018 【摘要】
阐述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对性生活的影响,提出对病人进行手术相关知识宣教及针对性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性生活;心理干预;综述
子宫切除术在女性生理的客观影响
1.1 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子宫作为一个生殖器官,对女性生理与心理都十分重要。子宫切除手术本身或并发症包括:阴道干涩、短缩、疤痕、炎症等,以上都可引起性交不适,但一般不会引起性欲的明显改变[1]。杨丹等研究表明:有学者认为,全子宫切除术本身对妇女性行为影响不明显[2],43.9%的患者术后恢复如同术前,并未显现出有性行为障碍。性生活频率减少及有障碍者为26.2%,17.8%的患者不能恢复正常性生活是由于术后恐惧心理或误认为术后需要禁欲。因此,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指导,消除心理障碍显得十分重要。
1.2 宫颈去留对患者术后性生活的影响
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均很低。国内外研究发现子宫全切术后出现性功能低下的患者较保留宫颈者明显增多[3]。Kilkku提出子宫全切患者性高潮出现比次全切组患者差,主要与阴道解剖结构的改变及疤痕的形成有关[4]。因此建议妇科医生对于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病变、有筛查条件的生育期妇女,充分考虑宫颈去留的利弊,与病人和其家属共同决定宫颈去留,以提高其术后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妇科医生对40岁以内的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子宫,不能保留子宫者,如果宫颈无病变,应尽量保留宫颈。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创伤,使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减少到最低水平。
1.3 保留卵巢对患者术后性生活的影响
卵巢功能对维持正常的性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对性行为的影响是明显的。由于手术切除子宫时切断了子宫动静脉的卵巢支,使卵巢血供明显减少,从而使卵巢内优势卵泡明显减少,雌、孕激素含量降低,无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研究表明:观察7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52例次全子宫次切除术患者,采用评分法比较两种术式对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观察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变。结果:术后3、6个月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次全子宫次切除术组明显高于全子宫切除术组(P<0.01),术后9、12个月两组比较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两组与术前自身比较,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手术行为及性激素影响均不明显,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保护患者的性功能有一定的帮助[5]。
子宫切除术对女性性生活心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61.7%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对性生活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心理,其中术时年龄<50岁的患者性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阴道干燥、阴道变短、女性角色淡化、焦虑、疼痛等症状在术后半年内发生率最高;术后性生活的恢复时间与受术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年轻,性生活恢复越快,提示全子宫切除术对处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妇女心理影响更大。性生活的恢复与心理治疗密切相关,能获得及时、正确、高水平的心理治疗患者中88.5%在半年内恢复性生活,获心理治疗少者31.8%半年内恢复性生活[6]。
心理干预及其作用
妇科手术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主要是社会及心理因素,丈夫的态度是决定日后性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而手术前后对夫妻双方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指导,说明子宫切除术后不
是必然会出现更年期提前、性欲下降、丧失女性特征及出现男性化等表现,这对女性性功能的保护尤为重要。研究表明:76.9%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存在焦虑;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害怕疼痛、影响日后性生活、易衰老[7]。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后,焦虑发生率降为12.3%。针对接受子宫切除术病人各种心理问题的可采取以下各项心理支持措施:(1)说明手术过程使用硬膜外麻醉方式,避免疼痛,术后可实施镇痛麻醉,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2)说明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的总长度不变,阴道壁仍有周期性的改变,因此不会影响性生活。(3)说明维持女性特征的雌激素是由卵巢而非子宫分泌的,而子宫切除术保留卵巢,故术后雌激素分泌不受影响,不会因此而衰老。
综上所述,通过认真分析子宫切除术病人出现的影响性生活的各种生理及心理问题,应在尽力保留宫颈及卵巢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宣教及针对性很强详细的心理干预,并动员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将手术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小。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1] 王浩.妇秒癌症病人的性心理反应及康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5(4):75.[2] 杨丹,于传鑫.全子宫切除术对妇女性行为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9,79(6):441.[3] 吴紫莉,张爱华,陈福光,等.子宫全切术中宫颈去留探讨[J].暨南大学学报,2000,21:6872.[4] kilkku p,Gonuoos M,Hirvone T,et al.Supravaginal uterinr amputation vs.hysterectomy:Effects on libi do and orgasm[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1983,62:147152.[5] 余莉萍,陈佩锋.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术对妇女性生活满意度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02,23(2):26.[6] 符白玲.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评估[J].广东医学,2001,22(3)265266.[7] 邓敏,王祥珍.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后性心理障碍研究[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1(3):236237.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第五篇:晋升推荐有关女性妇科常见疾病的优秀论文
10%KC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伟兰 魏毅利 亢雪峰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山 528400 【摘要】
观察10%KC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用保守性手术(开腹或腹腔镜),术后给予口服内美通胶囊;治疗组在术中用10%KCL溶液50~100ml盆腔内浸泡3min,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盆腹腔。[结果]随访2年,治疗组在缓解痛经、减少术后复发等方面具明显的优势。[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中给予10%KCL溶液浸泡盆腔可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
10%KCL;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
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年轻、没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保守性手术(剖腹及腹腔镜手术)的同时,给予10%KCL溶液浸泡盆腔3min,术后口服内美通胶囊治疗6个月,随访2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年轻、没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35岁,根据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提出的修正法,即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r)法分期[1],其中Ⅰ期16例,Ⅱ期34例,Ⅲ期20例,Ⅳ期10例,所有患者在术前3个月内均无甾体激素治疗史、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有患者术前肝、肾功能、尿常规、离子四项等均正常;所有患者均采用保守性手术(剖腹及腹腔镜手术),术后给予内美通胶囊口服6个月。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手术+10%KCL+术后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生理盐水+术后药物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分期、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保守性手术(剖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内异症种植病灶,松解盆腔黏连、保留子宫和双侧卵巢。术后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口服内美通胶囊(英国赫美罗药厂生产,2.5mg/片),2.5mg/次,2次/周,疗程6个月。
治疗组:术中使用10%KCL溶液50~100ml浸泡盆腹腔3min,吸净后再予生理盐水200ml冲洗,取出经10%KCL浸泡的异位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动态检测血钾、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术中用生理盐水200ml冲洗盆腹腔。
1.3 观察指标
(1)血清CA125测定: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测定血清CA125值,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瑞士罗氏公司提供),血清CA125≥35U/ml为阳性判断标准。(2)症状学指标:痛经程度评分标准[2]月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计5分(基础分),腹痛难忍计1分,腹痛明显计0.5分,坐卧不宁计1分,休克计2分,面色苍白计0.5分,冷汗淋漓计1分,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解计0.5分,伴腰骶疼痛计0.5分,伴恶心呕吐计0.5分,伴肛门坠胀计0.5分,伴大便次数增多计0.5分;疼痛在1天以内计0.5分,疼痛每增加1天均增加0.5分。其中重度痛经积分在14分以上,中度痛经积分在8~13.5分,轻度痛经积分在8分以下。(3)B超检查: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年、2年定期行B超检查。(B超学诊断标准参考[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诊断标准)。(4)随访:治疗结束后随访2年,统计血清CA125值、临床症状变化及B超检查
结果,了解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其数据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结果
2.1 血清CA125的变化
两组患者血清CA125值在术后6~8个月均降为正常,随访2年CA125值无异常,差异无显著性。
2.2 临床症状改变
治疗组中有32例患者术前有痛经病史,术后有1例在治疗后的第18月出现痛经,评分6分,但该患者B超及血清CA125值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对照组有31例患者术前有痛经病史,3例分别于治疗后第10月、第14月、第16个月出现痛经,均经B超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表1 痛经改变情况比较(略)
2.3 B超及复发率
治疗组于治疗后随访2年经B超诊断无1人复发,对照组复发3例,除出现痛经外,有1例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触痛结节,且该3名患者经B超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达到了7.5%。
结论
妇女在月经期通过输卵管逆流入盆腔的经血,会通过自身的免疫机制形成一定数量的盆腔积液,正常情况下,这些积液包括一些间质细胞,但主要成分是单核细胞,其中以巨噬细胞为主,其余为少量的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功能正常时可以清除外来或衰老死亡的自身细胞。钾离子通道的增加和开放,可使细胞处于超极化状态,能导致非电压敏感性钙释放激活的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使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有利于钙离子相关的细胞信号传导,从而引起细胞的增殖加快,可见改变细胞的超级化状态对抑制细胞的增殖将产生重要影响。
异常增生的内膜细胞膜组织较正常盆腔组织脆性要强,完整性差,在钾的作用下首先受累,使之变性、坏死、失去分泌功能,从而祛除粘附在盆腹膜及盆腔器官表面的镜下方可见的微小病灶,及肉眼不能辨认到内膜异位症病灶、无色素改变的病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彻底性,同时达到减少复发的目的。
晋升网(http://www.js120.net)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87395.[2]程泾.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1.[3]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549.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