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的一生作文1600字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
三味书屋
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乳房》、《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 鲁迅
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着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着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着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
鲁迅先生画像
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青年时期的鲁迅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城关小学六年级:杨要声
第二篇:内容摘要贯穿鲁迅的一生
内容摘要:贯穿鲁迅的一生,他不仅对美术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浓厚兴趣,而且在中国现代美术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倡导这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这一切对他的文学创作究竟具有怎样的影响?又在他的创作文本上留下怎样的印痕?本文以独特的解读方式,发挥出高超的想象力,将《故事新编》的文学语言转换成绘画语言,进行一种细致、丰富的揣摩、品味,表现出一种文学与美术上的相通性和鲁迅艺术上卓越的成就。
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色彩
在人们亲睹了《野草》中的那一团惊艳奇绝、息息变幻的“死火”之后,再来读一读《故事新编》,我想,吸引我们的定是《故事新编》中那浓烈的视觉刺激。那么,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补天》中的描写:
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1)
对于这一段的描写,著名画家张汀先生曾惊叹道:“很容易引人联想到印象派的色彩。”在这一片浓郁的色彩中,呈现的是人类创造之初的壮丽与恢宏。如果我们再加以细细品味的话,那么,就会发现,人物的不断远景化,使它的色彩由肉红色到纯白在发生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流动性的,也就是说,它不是依靠色块之间的界限感,而是借助于色块与色块之间的相互渗透、消融而形成的缓慢过度的层次感,这种感觉就像你置身于黄昏前的大旷野上,只见天边一团团云彩正在漂浮着,它们似乎正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地向你飞来。这时,你会感觉到,每一块云彩之间融合得如此富有诗意。每一块云彩之中仿佛夹持着大自然无限的美。除了这种泼墨般远色之外,在《补天》中,作者还十分注重对色彩的冷、暖基调的把握。比如,其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那一边,却是一个生铁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2)在这画面上,一边是热情如火的暖色调,一边是苍白如生铁的冷色调,两者的结合,即带给人们以一种激情和创造的冲动,又显示出了大自然的威力.鲁迅本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中即提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国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而这种冷暖色调的结合和泼墨的气魄正是当时鲁迅思想的显示和对国家危难的宣泄。显然,作者已把它们运用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
如果说《补天》中主要以那种强烈、浓郁的大色团为主的话,那么,到了《奔月》中,就变成了以柔和的银白色为主。并且,更多的关注到光与色之间的交融、渗透与调配。这些可从羿回家途中的一段话看出:
还没有走完高粱田,天色已经昏黑;蓝的空中现出明星来,长庚在西方格外灿烂。马只能认着白色的田塍走,而且早已筋疲力竭,自然走得更慢了。幸而月亮却在天际渐渐吐出银白的清辉。(3)
这里的色彩虽然有黑、蓝和银白三种,但他们之间的层次是分明的,每一种色彩都保持着自己的单纯性。那么,它又是如何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意境呢?我以为,它依靠的是作者对“光”的运用技巧,有意思的是,在鲁迅的创作中,有多次对“月光”各具特色的描写。比如,小说《狂人日记》、《药》、《社戏》、《孤独》、《伤逝》、《野草》中的《秋夜》、《影的告别》等,这里,我们暂且看一下《故乡》和《白光》中月光的描写,体味鲁迅对色彩和光在配合上的技巧。
《故乡》:“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4)
《白光》: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略有些浮云,仿佛有谁将粉笔洗在笔洗里似的摇曳。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5)
如果说《奔月》中的月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既渗透出一丝凉意,又若有所失似的清爽的话。那么,《白光》中的月景,则是一派冰冷、肃杀,仿佛有点点无数的鬼哭,正挟着寒风在你身边吹过,使人不禁打起冷噤。如果说,《故乡》中的这幅月下小景,带给作者的是一种温暖、愉快的回忆,一种仿佛又回到童年时的乐趣的话。那么,《奔月》中的月景,带给我们的,则是一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时的淡淡寂寞和哀愁。然而,这些独特的阅读感受都是得益于光亮的波动之中。所以说,即使在《奔月》的那段描写中,“色彩”虽然保持着自身的单纯性。但是,由于有了“光亮”的作用,它们都显得相互流动起来。显然,鲁迅在创造《故事新编》时的心态是极为特别的,与他创作杂文时的那种直接、具体、迫切的状态恰好是相反的;它极为自由,是一种游戏的心态,一种超越。从容的玩弄和凝视着宇宙古今,它和《呐喊》、《彷徨》的那种悲剧氛围是完全相反的。鲁迅在和“无物以阵”搏斗以后有一种悲凉而滑稽的感觉,这就是鲁迅创作《故事新编》时的一种心态“凝视、玩味、游戏、悲凉而又滑稽。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获得一种升华和超越,从沉重中脱离出来,对历史文化不再是承担,而是打开来看看。?薄奥逞覆鹂衫罚咒烊鞯刂毓沽死罚刮颐怯辛艘恢中碌睦贰R虼恕豆适滦卤唷肥嵌岳肺幕蜕囊恢肿杂啥羁痰哪印!倍侗荚隆返拇醋鳎氏殖龅娜岷偷纳饔谕砟曷逞傅哪侵殖叫纬闪艘桓鲎酆稀1砻娴牡ゴ咳词凳翟谠诖蚱屏思榷ǖ氖笨障拗疲拧?SPAN style=“COLOR:
black”>今、人、神至于一台;化解固有的体式格调,改变单一的表现模式,使写实、浪漫、象征、隐喻、传奇、魔幻集于一境,寓凝重于轻松,在诙谐、戏谑中冲消了一切既你的庄严与神圣。鲁迅十分珍视自己创作《野草》是心灵的超越而获得的自由心态。那么《奔月》创作时心灵的超越——轻松、洒脱、自由的心态,则是在更高的意义上的。既在人类学与民族学意义上获得的心态的自由,而与《野草》内在契合。因而也深刻地体现了“鲁迅的哲学”。
到了《铸剑》,鲁迅对色彩的运用,进入了一个自由挥洒的境界。在这一境界中,无数的色彩在交相辉映,多重的形影在互涉变幻,充满着一种油画感。这体现在:一方面,他创造性地在一个画面中,运用了那些极难和谐的色块,如黑、红。按照色彩理论,色彩混合的表现性的大小:主要不是取决于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色彩本身,而是取决于这种色彩受到“折磨”的程度,只要通过某一色彩向另一色彩靠拢时所显示出的紧张力,才能更好地把其表现性揭露出来。马克思说过:“色彩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6)色彩的浓淡、厚薄、冷暖,用笔的轻重、刚柔、虚实,对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而“红”与“黑”的配合,可以说,创造了一种高度的表现性。另一方面,作者成功地通过这种“黑”、“红”
与一种奇异的“形”、“光”相配合,从而使油画获得一种充沛、涌动的生命感。比如,下面的这几段描写就是如此的:
后面远处有银白的条纹,是月亮已从那边出现;前面却仅有两点磷火一般的那黑色人的眼光。(7)
待到近来时,那人的衣服却是青的,须眉头发都黑,瘦得颧骨,眼圈黑,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8)
但同时就听得水沸声;炭火也正旺,映着那黑色人变成红黑,如铁的烧到微红。(9)
在这里,无论是色、光、形都运用到了最饱和的状态。画面就像积蕴着无数的力量一样,仿佛瞬息之间就会崩裂一样,整个画面的色彩充满了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和动力。在这里,画面已经没有了先前的那种色晕和光轮,而只有色的凝聚,形的突兀和光的印射。一切都表现出一种临界性的状态,似乎画笔只要一闪失,一切都将变了个样。我以为,在这里,就可以充分看出鲁迅作为作家的天才。因为在画面中,“色”、“光”、“形”这三方面,都必须齐头并进,都必须不断向一个极致的顶点冲击,只要有一方面稍微置后一些,那么整个画面的那种力量感就会被破坏。这就有如那奔腾而来的不尽的激流,不停地汇聚在一个狭窄河道的出口——听!那涛声有如万马齐鸣;看!那水势正千钧一发。
鲁迅所处的是一个新的春秋战国的时代。不过,这个春秋战国的时代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中国的范围之内,并且作为知识分子的鲁迅已经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那么超脱,可以自由地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帝王服务。他被历史地陷在中华民族这个古老而衰败的民族中,而必须作为一个比先秦诸子所面临的更巨大、更复杂,也更险恶、更可怕的世界。而鲁迅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却落在了一个较之先秦诸子更低微、更渺小、更屈辱的社会地位上。即使在自己的想象中,他也已经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那种能够驾驭整个世界的感觉。不但全部的西方文化对于他是一个异己性的存在物,是他无法驾驭也无法左右的文化肌肤,而且对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他也只是幽囚于其中的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但是他仍然是一个有感觉、有灵魂的生命体,他开始的是一种新的人生,他必须在这个新的人生道路上走到自己的死亡。
《铸剑》无论是在情感的表现上,还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深刻体现出了鲁迅的这种思想哲学,并且作为《故事新编》的转折点,它就像那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一经流出源头的水域,就变得泥沙俱下,浑浊不堪一样。如果你把《故事新编》按顺序从头到尾的读一遍的话,你就会发现,整个小说文本的色彩与色调是以《铸剑》为界,从一种明亮、热烈,向一种黯淡、昏黄变化,在《非攻》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对色彩已经没有了像前面几篇那样强烈的关注和尽情的泼墨挥洒。而这恰恰充分地印证了鲁迅的一种思想倾向。
鲁迅人生的第一步是在民族危机的感受中迈出的,而鲁迅在这其中形成的“立人”思想,又不同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这种人生哲学。鲁迅认为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存在的,也是美好的,但这种关系又是十分脆弱的,在人类的社会关系中注定要受到严重的破坏;而 这种关系一旦破坏,人就不能不面对这个不完美、不和谐的现实,反抗这种不合理的现实关系,并以人类的生命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较近于合理的关系。
但是,我们还是能在一片昏黄的背景中,忽然看到一些崭新、闪亮的笔触。如这样的一段描写:“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
(10)这些清晰的色彩,夹杂在《非攻》中那沉闷的叙述氛围之中,它的闪现会使人们心中一亮,产生一种满足的愉悦感。然而,到了《理水》中,在这种色彩的运笔上,作者已经有意渗透了一种强烈的做作和滑稽的感受:“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11)这里运用的是一系列色彩的排比,然而,却都是些落入俗套的话语,这说明了这些使用者(大臣们)有意突出风景的色彩美感。但是,让人读起来,却更感到贫瘠、单调,即大自然在他们的眼中已经失去了活力,而只剩下一种物质性、欲望性的存在。而鲁迅先生也曾在《美术略论》上把美术的意义加以具体的说明,说美术是英文里的art,必须有“天物”、“思理”、和“美化”三要素。
(12)《非攻》做为鲁迅先生后期的作品,明确论定:“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
(13)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了。”虽然这些色彩的排比有些俗套,但
却是“巧”的运用,“美化”的结果。
再翻开《出关》一文,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滚滚黄尘,使人窒息。大致描写如下:
不多久,牛就放开了脚步。大家在关口目送着,去了两三丈远,还辨得出白发,黄袍,青牛,白口袋,接着就尘头逐步而起,罩着人和牛,一律变成灰色,再一会,已只有黄尘滚滚,什么也看不见了。(14)
像《出关》中的这种灰蒙蒙、浑浊、黯淡的色彩,在《故事新编》的后五篇小说中随处可见。
梵高曾说到:“色彩本身就表达某种东西。”实际心理学的研究也指出:“人对色彩的经验和他对情感和体验之间,实际上有类似的地方。”因此,我们从《故事新编》文本中作者是如何地运用色彩这一角度,也能把握到鲁迅独特的心理状态。在《补天》的瑰丽、灿烂的色彩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一颗重新汇入时代潮流的心灵,置身于创造之中的气魄和欢乐。在《铸剑》的那种“黑”与“红”极致化的色彩表现之中,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满蓄着刚烈的复仇之情,一种如地火般的突兀、在运行的冲动。整个画面犹如那燃烧的火盆,枯黑的木炭因燃烧而爆发出阵阵的爆裂声。同时,就在这火星四射的刹那间燃成灰烬,然而,整个火盆的火势却因此更旺了。是的,在阅读《铸剑》时,你会感到一阵灼热,这种灼热感不仅亲斥着你的肌肤,而且,似乎还在不断地弥漫开来。读这些文本的感觉,就像置身于北方的冬天,一阵大风扬过,大街上灰尘,黄沙扑面而来,钻进你的脖子,你的鼻孔,在这一片既没有白日的明朗与美丽的风光,也不让明亮与健康的日光射进来的世界里,却最真切地让人看到鲁迅晚年思想的沮丧和阴暗。
色彩对于直觉来说,是一条热线,色彩传递的信息甚至优于语言传递的信息,如同猎人能够指着雪地上的血迹,他就无须再开口说话。因此,从《补天》到《铸剑》,再到《出关》,在这一色彩的系列变化之中,我们分明看到了鲁迅心灵和情感变化的痕迹。
而于此,这些色彩的强烈感官刺激,更让我们体味到了鲁迅笔下的那种漫画感。对此,鲁迅曾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遍的方法是‘夸张’,但不是‘胡闹’”。比如,在《补天》中,女娲是一个高大的创造力的形象,而在画面中,作者有意同时设置了一个出现在“两腿之间”的所谓的“小丈夫”。
这种就借助于“大”与“小”之间的强烈对比,从而打破了画面构图的均衡。另外,在《铸剑》中,作者有意描写了“侏儒”的形象,让这些短小滑稽的人物得宠与国王,并穿行于威严的朝廷之上,则使人感到这个王权的荒诞。高更曾经说过:“色彩,由于它给我们的感觉是谜一般的东西,我们只有谜一般地发挥它的作用,才能合乎逻辑性。”(15)鲁迅则真正把马蒂斯所谓的属于感觉王国的色彩引导走上了精神的道路。体现出了属于他自身的自然属性,神秘而有谜一般的内在力量。
鲁迅在艺术创作上的多样性,他既能挥动如椽之笔,挥洒泼墨,创造出补天的壮举,射日的雄姿与复仇的激情,也能运笔自如,速写而成。在《故事新编》中,他有时只要轻轻地刻画某一个小动作,就能揭露出这一类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实质。比如,在《补天》中,女娲“伊瞥见有一个正在白着眼睛呆看伊;那是遍身多用铁片包起来的,脸上的神情似乎很失望而且害怕。”
(16)描写出这些小东西们的荒诞无耻的面目。在《出关》中,描写了签子手:“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橛着嘴走开了。”(17)他的笔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那个法力无边的神,只要看上一眼,对象就会变成石头。是的,在鲁迅的笔下,这些形象,只要被他描上一笔,哪怕是轻轻一笔,对象的整体性就被成了像。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者,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鲁迅则真是扎扎实实地做到了多种艺术创作性的融合,好比是画家的那种技巧性的绘画,留给世人无穷的文艺创作源泉。
注释:
(1)(2)(3)(7)(8)(9)(10)(11)(14)(16)(17)鲁迅 《故事新编》[M] 人民文学社 1998年版 p1 p20 p83 p87 p88 p37 p105 p5 p101
(4)《鲁迅选集》 第二卷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p845
(5)《鲁迅小说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12月版 p108
(6)陈瑞林:《色彩世界——中国油画》[M]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9年1月版 p12
(15)[美] 赫谢尔·B·奇普编著 吕澎绎 《塞尚、凡高、高更通信录》 [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版 p63
(12)(13)《回忆鲁迅的美术活动续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1年9月版 p157
参考文献:
[1] 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见《鲁迅生平史料汇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2] 白冰编:《鲁迅全集》[M] 广西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年1月版
[3]《鲁迅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J]1984 年4月版
[4]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3月版
[5] http://
[6] http://
第三篇:对鲁迅一生及事迹的评价
对鲁迅一生及事迹的评价
摘要: 鲁迅作为中国一位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了解、研究鲁迅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鲁迅 生平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文学作品
生平介绍:
童年时期:
1881年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府城内东昌坊口(今属绍兴市越城区)的一个书香门第,名为周樟寿,他的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在北京任官员,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亲名叫鲁瑞,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1892年,11岁的鲁迅就读于家乡绍兴的寿镜吾开设的私塾三味书屋。1893年(光绪十九年),也就是鲁迅13岁那年,他的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于是,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此案子最终以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为结果,所以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礼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于是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求学时期:
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家乡的三味书屋,进入金陵的新式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并改名为周树人。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与陈衡恪结交,1901年毕业,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爱读新思想的书,尤其是翻译的小说。留学日本: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他不仅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而且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其中,在仙台学医过程中,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弃医从文:
在日本求学期间,鲁迅尝到了作为中国人而处处被歧视的滋味,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鲁迅在看一场电影中,对于那些 “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1907年曾拟创办杂志《新生》,因经费问题未能如愿。
1908年师从章太炎,加入光复会,并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翻译了一些东欧和俄国的短篇小说,就是著名的《域外小说集》,不过销量只有数十册。回国任职: 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
1912年,31岁的鲁迅受蔡元培之邀,到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工作,但鲁迅沉迷于收集研究拓本之中,校编谢承《后汉书》、《嵇康集》,后受钱玄同影响,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并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和北京大学讲师。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晚年时期: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抗议三·一八惨案,被北洋政府通缉。
于是南下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数月后,46岁的鲁迅离开厦门,18日抵达广州,19日晨在孙伏园、许广平的陪伴下,任中山大学的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并与自己29岁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
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
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自1931年起,鲁迅还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享年55岁,在上海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并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重要的事迹: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其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
而鲁迅在这场运动中,虽说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他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之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我的写作是奉前驱者的命令写的”,而显然鲁迅不是那个前驱者,那么鲁迅的地位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确切说是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作者,给这场运动提供了他自己的独立的思想,提供了特定价值的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只是新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特别有 价值的部分。
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最主要的贡献是发表了一些批判专制的白话文小说,而在其他的方面表现的并不多,而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人无论在学术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作为,他们才是这场运动的主角,鲁迅顶多是个重要的配角。
但是,鲁迅有他的特别的价值,这点绝不能否定,因为新文化运动三个最主要的观念,一个是启蒙主义,一个是民主主义,一个是科学,鲁迅的启蒙主义的态度很清楚,他说“我的写作基本上是启蒙主义”,那么也就是说,鲁迅对启蒙主义持充分的肯定的一个态度,但是在此同时,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当年钱玄同请鲁迅参加五四新青年写作的时候,鲁迅提了两个问题,他说“你们办新青年,目的是要打破那个传统的铁屋子”,但鲁迅也提出怀疑,“这铁屋子是能够打破的,或者能够靠你们的文字笔墨所能够打破的吗?”还问了第二个问题,他说“你们搞启蒙主义,是要唤醒沉睡中的青年,青年被你们唤醒以后你们又不能给他们指出出路,这不是害了青年吗?”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对启蒙主义的作用提出了怀疑,他担心搞不好启蒙主义还有副作用,使觉醒的青年为了革命流血甚至牺牲,因此,鲁迅非常自责,他本来可以糊里糊涂过日子,但我把他唤醒了,把神经搞灵敏了,他就更加感受到痛苦,而我却不能给他指出一条出路,我不是做了帮凶吗?由此,可以看出他既支持启蒙主义,肯定启蒙主义的作用,但同时他又对启蒙主义实际有什么作用表示怀疑,虽然他不赞成夸大启蒙主义的作用,但最后他所能做的也还是启蒙主义,这是充满了矛盾的。
鲁迅对科学的态度,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的一系列著作里就已经谈到他对科学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充分地肯定了科学,他当时有个预言,这个科学思潮传播到中国,传播到东方,将会使中国和东方的世界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他特别强调科学精神的作用,但是于此同时,他又提出来,如果把科学,包括科学理性推到极端成为一种科学崇拜,那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会有很大的弊病,而对于物质的发展,鲁迅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来,如果物质发展到极端,以富裕为文明的标准,鲁迅认为也会产生非常巨大的问题,所以他对科学,对物质这个东西也是既坚持又质疑的。
对民主也一样,鲁迅一方面充分地肯定了民主的作用,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这样一个民主,他认为这样一种民主传统反对专制主义是极为重要的,但同时他说这个民主是讲少数服从多数,但如果把民主绝对化,它就可能会形成多数对少数的压迫,所以他强调仅仅有民主还不行,必须有自由,而且特别要强调个体的精神自由,如果民主不和自由相结合的话,他可能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由此,我们看出鲁迅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不是简单地二元对立,而是完全跳出了二元对立的简单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把科学、非科学,理性、非理性,物质、精神,多数、少数,民主、自由这样一系列对立的概念在同时一起进行考察,在两者之间不断地进行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思想逐渐升华,而在质疑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和这种矛盾所带来的巨大的痛苦。
所以,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不是一个主将,但他却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为这场运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主要文学作品:
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在他55年的人生中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有《鲁迅全集》二十卷1000余万字传世,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对新中国的语言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小说: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但并未放弃小说的创作,也写了一些小说,有名的有鲁迅后期小说结集本《故事新编》。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出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正如鲁迅说的“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与前期有明显的区别,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其中小说的主人公阿Q、祥林嫂、孔乙己、闰土等在大陆妇孺皆知,说明创作还是比较的成功的。杂文: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他的代表作有《二心集》、《华盖集》等。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主要作品结集有《朝花夕拾》和《野草》,前者以追忆儿时往事为主,平易晓畅,风趣生动,其中有名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野草》则以尼采式的散文诗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批判反思,反映了作者当时虚无主义的悲观心境,语言色彩艳丽而冷峻峭拔,意象独特而富有暗示性,意境晦暗幽深,对日后中国白话散文诗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诗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如留学日本时作的《自题小像》中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真切动人,境界大开。《四一二事变》一诗,写出乱世友人遭逢政治迫害情景,令人为之动容;1922年创作《彷徨·题辞》:“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描述文学创作路上呕心沥血孤行,也是著名代表作之一,而且相较同时代的其他诗人,鲁迅的诗歌在当代被引用的频率很高,如“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題三义塔》),是常被中共官员引用来表示对台和解的名句,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常被引用以自况。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前期他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特点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其它: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此外还有《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等存世。
评价:
对于鲁迅的评价以正面为主,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的普遍率都很高。正面评价:
在中国,鲁迅是一位地位独特的作家,而且大多数人承认他是最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
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他的小说使用富有创造力的形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散文诗集《野草》被认为是当时少有的展现现代主义特质的作品;其杂文,由于特殊的发表环境,在嬉笑怒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一政治立场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是鲁迅思想中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典型因政治需要而高度赞扬鲁迅的,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鲁迅评价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并且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为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文学地位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肯定,而且他的众多文章被选为大陆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现今仍然存在官方的鲁迅研究机构和专门的鲁迅研究杂志。负面评价:
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为他睚眦必报,喜好争论。
批评尤为激烈是苏雪林,鲁迅去世时,苏雪林写信阻止蔡元培担任鲁迅治丧委员会成员,称之为“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廿四史文学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盘踞上海文坛时,密布爪牙,巧设网罗”,“文网之密,胜于周来之狱,诛锄之酷,不啻瓜蔓之抄”,引发与左派作家之间的笔战。
1979年钱钟书在美国表示:“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是他只适宜写 ‘短气’(Short-winded)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Curtailed)才好。”
李敖认为鲁迅在中国大陆被过分高估:“鲁迅像写《阿Q正传》和《中国小说史略》,都是非常好的书,但是魯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第一个,他的杂文是受日本语法影响,显得不夠成熟;第二个,他杂文里面情绪表达太多,真正的资料部分并不多,显得苍白无力。
结束语:
总之,鲁迅作为中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仍然对中国的文学、文化发展都作出了自己不可磨没的贡献,虽然也有人对其有负面的评价,但功大于过,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份理性的评判。
第四篇:入党申请书格式00字[推荐]
--精选公文范文--------------------------入党申请书格式2000字模板
入党申请书格式2000字模板
敬爱的党组织:
我是**级*****学院的一名学生。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申请,申请加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现改革----------------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开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路线、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总之,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功。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一名党的先锋队的一员,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价值和先锋作用,随着年龄与文化知识的增长,我对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在平时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学习党的理论认识,用党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实际行动上,积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团的各项活动 时刻争做一名优秀大学生。
升入大学以来,从学习环境、文化程度上都进入了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从思想上我对自己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即争取早日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了规范自己的行为,指正思想的航向,我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多学有关党的理论知识,多研究实事,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用一名党员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做到身未入党思想先入党。
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所学的每一种都一丝不苟,严肃对待,努力钻研,争取每一科都达到“优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矗
三、积极参加校、系、班的各项活动,不论从组织到参加上,都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兼顾校、系、班的利益,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与同学的良好关系,热心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同时要求自己朴素、节俭,发扬党员 的优良传统。
我将努力做到以上四点,并随时向身边的优秀同学看齐,向优秀党员 看齐,始终从党员 的高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一言一行。
如果自己有幸成为一名党员,那将是我最大的荣幸,我将时刻牢记党员 的责任,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认真履行党员 的权力和义务,争做一名优秀党员。如果因为自己还存在某些不足暂时不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我也不会气馁,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党员。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五篇:三国演义读后感(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是由明朝文学大家罗贯中根据当时所流行的话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绍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野心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吴这三国交织而成,其中,以蜀汉为主体,所以,作者对蜀汉中的主角包括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则是赞赏有加,对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则是以贬居多。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奇书之一,亦是章回小说之一,所以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评价,其中,有许多故事都使很
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有。
一、「过五关斩六将」:当时关羽因为要保护二位嫂嫂及侄儿的情况下,不得已只好屈服于曹军之下,但关羽虽处在曹营下,却无时无刻地挂念的大哥,时时打听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关羽终于知道大哥现处在河北袁绍那里,他赶快提刀跨马护送着两位嫂嫂及随行的女眷们乘车,到了东岭关口,因偏将孔秀执意要请示曹丞相之后,此时,关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两半,消息传到洛阳,虽洛阳守将韩福和孟垣商量对策,但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两人都被关羽所劈死,像这样,关羽一连闯过五个关口,杀了六员守将,才渡过黄河,他虽然感到有些愧对曹操,但此时的他只想赶快和大哥碰面,杀了这么多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二、「的芦救主」:此时,刘备虽然对刘表的召请,心里感到疑惧,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刘备便带着赵云,跨着的卢,向襄阳出发,蔡瑁装得非常恭谨,到了第二天早上,荆襄九郡四十二州县的文武官吏,开始参加刘备代替刘表主持的「丰年大宴」,赵云非常小心的跟在刘备身旁,于是,蔡瑁又设下计策,把赵云支开,等到酒过三巡之后,伊藉执着酒杯,个人总结走近刘备席前,悄悄地向他说过:「蔡瑁想要杀你,你赶快从西门逃走吧!」于是,刘备立即跨上的卢向西门逃出去,但没想到走不到几里路,前面有一条又深又急的河,此时,刘备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这时,刘备嘴里喃喃地念道:“的卢,你要救我!”的卢好像是听懂他话似的,奋力窜起来,使刘备脱离了险境。
这二则故事使我受到了启发,是让我感受到关公的重义气,即使大哥在天涯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两位
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两位嫂嫂的安全为重;
是让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认为它是坏的而舍弃它,就像是的卢一样,纵使它是会克主的,但刘备却不在意它,可能是刘备的仁心感动了的卢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时,它无克主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完三国演义,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关羽的义、张飞的直、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让读者都与故事的剧情融合为一体,随着故事剧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国演义」因为属于章回小说,故事具有连续性,让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会觉得枯燥乏味,故事编排得宜,紧张刺激,使人有一种深陷其中,好像自己也处在东汉末
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之中,「三国演义」不仅是在当时有一种象征的功用,也是令一种体制的创新,更是研究明清小说的典范之一,所以,「三国演义」真是一本值得在再看的好书,每阅读一次,就感觉多了一次不同的体验,文学素养也提升了许多。
三国演义读后感专题:http:///s/sanguoyanyi 发表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