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慢城规划”引领临港新城的新一轮发展[模版]
以“慢城规划”引领临港新城的新一轮发展 上海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院理事长 冯叔君
临港新城当前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是:要通过“人气集聚”推动新城的可持续发展。临港新城毗邻大海且远离市中心,自然景观资源的吸引力有限,因此,人气的集聚需要通过新颖、差异化的规划方案、功能项目、制度政策来实现。临港新城作为“未来之城”的发展定位:不是简单地依靠“房价成本”洼地效应来实现人口导入,完成新城建设任务,而是要通过在“规划、功能、制度”方面的高地效应,吸引国内外人才的集聚。
总结当前国际新城市主义的规划建设理念,我们提出:以“慢城规划”作为统领“绿色”、“智慧”、“健康”理念的基础架构,推进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制度政策创新,引入符合新城发展方向的功能项目,使临港新城成为上海国际化发展的新窗口。
一、“慢城规划”的提出
“慢城规划”理念的提出源自于城市规划中“新城市主义”观念的兴起和人们对生活追求态度的变化。“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设计上以人和环境为本,力求营造一个生活便捷、步行为主、俭朴、自律、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怡人的社区。以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减少小汽车的依赖程度 和相关开支,社区内街道设计紧凑,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公里/小时。
与此同时,伴随着“健康慢餐(Slow foods)运动”,“慢城运动”(slow city movement)也开始成为居民追求的城市生活方式。1999年,第一届“慢城市”大会在意大利奥维多召开,提出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慢城市”有更多的空间供人们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人们休闲娱乐。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那些生产和销售地方美食的农庄、特色餐馆和商店。人们以低速度驾驶汽车并决不鸣笛。1999年起源到现在,全球24个国家已有135个城市被授予“慢城”称号。2010年,南京高淳的桠溪镇成为达标的中国第一个慢城。一般情况下,慢城是人口在5万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支持都市绿化,支持绿色能源,支持传统手工方法作业,甚至没有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
在如今的城市中,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供应紧张等因素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以“慢城”为代表的生活方式成为破解城市病的药方之一。“慢城”虽然并非世外桃源,但这个概念所体现出的居民与环境和资源友好特点,以及对生活节奏的重新认知,正是很多现代人所向往的生活。临港提出的“绿色”、“智慧”、“健康”的建城理念,符合当前国际新城市建设的方向与现代居民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可进一步以“慢城规划”引领新城发展。
二、“慢城”理念与上海临港新城具有切合度 上海临港新城是人工填海造陆而建的新城,主城区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临港新城已建成中国在尚未成陆的海滩上开挖的最大内陆人工湖——滴水湖,城区规划以滴水湖与其四周划为城区中心地带,在此地带,将建成商务中心、高档别墅区、高级住宅区以及购物中心、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据现有规划图看,临港新城将以其茂密的滩涂森林与人工林,建成一座既具有现代化气息,也颇具郊区、农村、自然气息的综合性城市。上海极地海洋世界项目已启动于上海临港新城。临港新城核心区域是低密度的移民城区,完全可以以建设中国“慢城” 为智慧与健康投资之切入口,打造绿色、智慧、健康之都,以国际城市社区为目标,建设上海沿海地区高能级的城市中心。
临港新城未来的规划人口要达到40万,不能完全套用中小城镇慢城的模式,临港“慢城规划”可以在总体设计与社区规划中充分考虑:
1.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大多数日常需求都在离家或者工作地点的步行距离内完成。
2.连通性。街道格网式相互连通,设计适宜步行的社区街道,高质量的步行网络以及公共空间。
3.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教育设施的功能混合。建筑、住宅、商店和服务设施集中在一起,鼓励步行,促进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节约时间。
4.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在社区内特别设置一些公共 建筑和公共场所。通过人性化建筑结构和优雅的周边环境给人特别的精神享受。
5.精明的交通体系。低碳出行的交通体系,适宜步行的设计理念鼓励人们步行或大量使用自行车等作为日常交通工具。
6.追求高生活质量。提高整个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慢城生活。
临港新城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国际化的城市社区,成为上海沿海地区高能级的城市中心。“慢城规划”可以突破上海传统商务区较多强调商务和商业功能,忽视文化、居住、休闲、教育等综合配套的局限,满足对工作舒适性有较高要求的中高端商务与白领人士的需求。
三、临港新城“慢城规划”的实施建议
1.规划慢城交通设施网络。慢城规划首先体现在交通,为此,应完善新城的内外交通通道,做到便利与可控,建设“智慧”交通网络;尽量减少汽车进入城区,非城区居民汽车可考虑实行停车换乘方式进入新城;完善区内公共交通,广泛使用环保交通工具;改善步行环境,制定慢城交通规则。
2.配套提升慢城公共服务。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慢城的公共服务体制,社会问题下沉到基层,充分发挥社区行政的属地化管理,以国外现代行政管理模式,事权分类,各司其责。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发行“慢城市民智慧卡”,(在新加坡,民众只需要一个SingPass,就可 以登陆eCitizen网站,全天候查看公积金账户的情况、报税,以及访问1100项政府在线服务),提高行政透明度与效率。同时,“市民智慧卡”作为慢城居民的第二身份证,可以自主选择嵌入多样化的公共与商业服务。
3.导入国际化城市服务业。慢城规划只是提供了新城的基础框架,是吸引产业与人才入驻的外部环境因素。慢城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吸引多类型、多层次、国际化的城市服务业落地临港新城,成为上海人才、信息、智慧的集聚中心之一。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包括:(1)国际化的科技服务产业。借欧美高校因金融危机进行科技转移之机,努力打造各类国际级合作重点实验室,或通过与上海各大高校现有资源整合,集中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密切相关的学科,实现人才区域空间的聚集,从而达到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创办高层次的开放型研究院。以中医药检测认证为突破口,发展检测及认证产业。(2)国际化的教育培训产业。建设企业大学园,可引入类似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通用克鲁曼企业大学的形式,形成集群效应,培养紧缺的战略性与应用性人才。(3)国际化的医疗与康体产业。将医疗康体产业作为临港新的经济增长支柱之一,创办以商业化方式运作的公私合营的三甲医院,发展国际化水平的康体产业,满足境内外人士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4)国际化的金融与航运服务业。与陆家嘴金融市场相呼应建设金融买方市场,探索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产品柜台外或场外交易。挖掘“国际自由城”概念,成为“临 海、临空”的边境自贸区,进而争取政策发展离岸金融服务与航运服务业。发展国际邮轮经济。(5)国际化的会务与会所经济产业。开辟国际化的绿色通道,利用临海、临空的交通便利,发展国际会务产业;导入品牌高端私密会所理念,开创会所经济,没有国际化“上海望族”会所就没有国际金融。(6)国际化品牌的生活服务业。积极导入一流品牌的国际化服务(如德国斯泰根伯格酒店、米其林餐厅)和国内本土品牌特色餐饮。
4.试点启动建设慢城社区。临港新城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开发过程,随着居民与商务人士的集聚,必然是随着周边产业发展与新城服务产业的导入,而有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因此,慢城规划理念与基础设施架构先行,并可考虑选择一个综合性区域,试点启动建设“慢城社区”。
5.前瞻发展国际自由慢城。在上海九大新城建设中,临港新城是最具有“国际化”发展条件与潜力的区域,临港新城的发展必须“从地方化治理走向国际化定位”。要吸引国际化的人才与国际化的产业,仅有形态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实质的制度政策支撑。未来,可以考虑实行“绿卡制度”,对境内异地紧缺高端人员的管理突破现存户籍管理的身份证羁绊,实行有国籍无户籍的特殊管理制度。对境外人士实行封闭范围内的落地签证或免签政策(如菲律宾苏比克湾管理署与克拉克开发公司,与移民局签署协议,允许外国投资者免签证进入这两个自由港停留14天,但是必须从克拉克国际机场或苏比克湾国际机场入境)。对常住 外籍人士,建议在其规范化纳税的前提下,享受医疗保障,实现技术人才的合理化引进与流动自由畅通。探索建立封闭式管理下的离岸金融市场。“未来之城”的临港新城,一定是国际化定位的新城,我们必须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准备。
第二篇: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
临港新城的主题规划与开发
A.背景介绍:上海临港新城距上海市区50公里,规划面积296.6平方公里(现扩展为311.6平方公里,相当于3/1个香港,或者20个澳门的面积),是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之一,于2003年11月30日正式启动。由主城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区5个功能区域组成的临港新城,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浦东国际航空港的区位优势,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功能区,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未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辅城。蓝图中的临港新城,将是一座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海滨城区。
B.临港新城总体规划:未来临港新城是依托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港和国家级现代装备业园区,充分体现新世纪上海建设水平、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滨海新城;是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高度协调发展的魅力都市、碧水蓝天绿树环抱的生态城市、提供24小时活动的活力都市。旅游景点,风光无限:海港新城分为主城区和产业区(包括主产业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园区和综合区)。1)主城区是以5.6平方公里的滴水湖为中心的城市综合生活服务区,规划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湖中点缀着三座岛屿(星级酒店商务工作之岛,娱乐休闲主题公园之岛、游艇码头体育活动之岛),沿湖以环状、放射状的形式向外扩展,形成城市生活环带、城市公园景观环带和都市居住生活环带,居住人口80万人。2)产业区是以产业开发为主的功能区块,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近50万人。产业区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主体部分,并以现代装备产业、出口加工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其中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重要依托,是集仓储、运输、加工、贸易、保税、临港工业、分拨、增值和国际商贸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经贸平台。
C.临港新城的发展基于3个要素:(1)海洋。临港新城坐落于东海之滨,海滩长19 km,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海塘地貌,紧邻东海大桥和洋山港,拥有第1个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第1个海上风力发电场等海洋科普基地.(2)新城。在芦潮港南汇嘴东滩上崛起,由德国汉堡设计师设计,完全从“1张白纸”的平地,建设起1个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的港、路、桥、区、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全新的滨海城市.滴水湖为其核心,整个城市呈环状向四周扩散.(3)港口。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现代装备产业为主体的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物流产业为核心的国际生产服务业枢纽和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生活服务业集聚区。
D.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形象定位:基于临港新城的总体规划以及发展要素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再者以航运为基调的城市区划相对较少的一种超强的定位策略,主题可以定位为“航运之韵,魅力新城”。
E.临港新城形象塑造方法:
(一)传统宣传材料:1)除了传统的形象塑造手法:拍摄以临港新城的自然风景以及人文风情的CD集;设计发行或者赠送风光系列明信片、画册等;唱响主题曲的形式,将临港新城知名度打响。2)利用网络的新型营销方法,将微博、博客、微电影等新形式结合起来。3)设立专业的公关团队,对临港新城的旅游产品营销以及推广进行策划。
(二)旅游形象识别系统:可以采用社会征集logo的方法,设计出与临港新城主题定位“航运之韵,魅力新城”相一致的旅游标志,比如船帆的律动的背景下,一家老小正愉快的感
受生活。旅游口号可以是:夭夭临港,灼灼生活。
(三)节庆及公关活动,利用南汇每年三、四月间都要举办桃花节,宣传和推广临港新城。
F.主打产品—体现航海之韵:
(1)2008年9月,上海海事大学、海洋大学两所大学搬迁临港新城,2.6万名师生员工成为第一批新城居民。可以发展校园旅游,感受以海事、海洋为方向的专业院校氛围。
(2)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即将建成开馆,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临港新城,临近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海洋大学。博物馆占地面积2483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6434平方米,工程于2006年10月8日动工兴建,原计划2009年7月全面建成开放。占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将是亚洲最大的航海博物馆.(3)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中还有北岛、西岛、南岛3个小岛。北岛被称为“娱乐之岛”,位于滴水湖的北面,是三岛中最大的一座,占地约23.5万平方米。根据计划,北岛上将建设一个有海洋特色的游乐园,其中涵盖水世界、绿洲、游戏隧道、蓝鲸表演艺术中心等;西岛占地约6万平方米,定位为商务和旅游住宿,其中将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标志性的两幢高星级酒店;南岛占地约14万平方米,规划为水上休闲娱乐岛,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游艇港湾等设施,南湖将形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和健身娱乐的水上运动休闲中心。
(4)东海大桥:参观洋山深水港的必经通道是东海大桥。东海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全长32公里,桥宽 31.5 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连接上海南汇区芦潮港镇与浙江嵊泗的小洋山岛。2座大跨度的海上斜接桥、4座预应力连续梁桥,大量的非通航孔桥以及连接两个岛屿之间的一条海堤。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5)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由大、小洋山等数十个岛屿组成,是中国首个在海岛建设的港口。洋山港西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约32公里,南至宁波北仑港约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距上海最近的深水良港。
G.临港新城的功能分区—社区—吸引物式布局的模式。基于主打产品还是比较丰富,但是分布比较分散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社区—吸引物式布局的模式,可以南汇大学城为中心社区(因为以学校为依托的社区在基础建设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加大建设力度,使之符合整体的旅游发展要求),学校、医院、商务办公楼、中高档商品房、酒店、休闲娱乐等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四个分城区也正在加快建设以商业服务、职工公寓、文化中心、培训中心、娱乐休闲等服务配套设施。在旅游线路上可以采取东海大桥-洋山—滴水湖—航海博物馆—海事、海洋大学的游览线路,将整个具有航运之韵的景点一气呵成的感受完毕之后,可以辅之以上海鲜花港、上海滨海森林公园、南汇桃花等景点,感受魅力新城的恬静与优雅。
H.结论:临港新城可围绕“航运之韵,魅力新城”的形象定位,以“夭夭临港,灼灼生活”的口号,以“港区”建设为背景,以建设现代化综合型滨海城市为依托,以水景观为龙头,以生态环境和海洋文化为亮点,与新兴滨海城区物质景观实体的建设和旅游产品的设计相统合,使得临港新城成为旅游者向往的休闲度假目的地。
第三篇:滨海城市的旅游发展,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
滨海城市的旅游发展——以上海临港新城为例 摘要: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濒临东海,水上旅游市场前景大好。上海市政府将临港地区的旅游发展作为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本文针对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这个滨海城市的旅游发展进行探讨,主要是当前临港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的阐述。
关键词:临港新城 滨海城市 旅游资源 发展现状
引言:美国的滨海城市新奥尔良城是河口冲积平原城市,其北靠庞恰特雷息湖,南依密西西比河,东临大海,城市周围有大量自然湿地。依托这样的环境,新奥尔良市成了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大的城市,也成了美国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港城。和新奥尔良城有着相似的地理区位的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不是也能成为上海的支柱,让上海成为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上海力争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以及航运中心,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运枢纽港的上海临港新城将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综合型新兴滨海城市,成为上海新的后花园。
一、滨海之城——上海临港新城
1.滨海:为靠近海边、沿海的意思。滨海地区通常为沿海城市的一部分。
2.上海临港新城简介:
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与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距上海市中心城区75公里。总面积为三百多平方公里,其中由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由近一百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和近二百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组成。依托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机场,毗邻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以及第一个国家级保税港。在主城区还挖掘了目前世界最大的城市景观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直径2.66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米,湖上规划有三岛,每个岛都有不同的主题。
3.蓄势待发——政策支持:
2003年6月5日,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上海临港新城建设领导小组,自此,临港新城的规划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最近几年海上旅游的兴起更是加快了新城的建设步伐。
2009年4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姜梁阐释了浦东打造“7+1”生产力布局的构想。“7”分别代表了上海临港产业区板块、临港主城区板块、国际旅游度假区板块、上海综合保税区板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板块、张江高科技园区板块和金桥出口加工区板块。这个布局中,临港新城占了4个。而在2010年3月上海就已初步确定三个区域为低碳示范区,其中临港新城占到一席。
在“十二五规划”中,上海市政府会加快促进产城融合和港、城、区、镇联动发展,在临港新城主城区这片热地之上,将重点发展航运贸易、文化创意、会展旅游、科研教育、健康休闲、生态居住等产业和功能,着力打造低碳、生态、智能、宜居的新城,让其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临港产业区建设的重要保障基地,成为绿色之城、健康之城、智慧之城、创意之城。
可以预见,临港新城将会成为新的国际性滨海城市。
4.临港新城的规划
临港新城规划分为四大城市片区:中心区(主城区)是以滴水湖为中心的新城,集中体现滨海都市魅力和活力、展示新世纪城市建设水平和都市生活环境质
量的标志性地区;主产业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体部门;综合区是以城市生态建设和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综合功能区;重装备产业区和物流园区是上海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港新城的生态绿化规划中,约2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森林,作为“中央生态核”;沿泐马河和大治河布局的森林通廓,作为新城的保护壳;滨江沿海形成滨海森林通廊,作为森林景观带;新城主城区和综合区海岸线外侧的滩涂,宜作为湿地资源,以切实加以保护。整个临港新城三分之一为森林绿化区,总体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
总体规划临港新城城区内主要水域用地达10.8%,绿化覆盖率超过 40%及三环分设的空间布局, 以5.56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观淡水湖“滴水湖”作为城市地标,加之240多种野生鸟类迁徙的南汇东滩湿地,构成临港新城得天独厚,生态宜居的生态资源新城,这里不仅有产业,更被赋予低碳、宜居的重要城市建设定位要求。
5.经济发展
按照浦东新区“7+1”发展规划,临港新城的临港产业区能吸引来自全球的品牌企业和制造业精英,而临港新城主城区将为临港产业区提供主要的生活空间,并且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吸引广大旅游者的游览,同时主城区提供的会展业也会吸引国内外企业在此进行会议、展览,引导人气向主城区流动。据规划,临港新城的预期居住人数达80万人。
二、当前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1.临港新城的当前旅游资源:
1.1.生物景观:
2008年1~ 12月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对上海临港新城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其中旅鸟有63种,冬候鸟58种,夏侯鸟19种,留鸟18种,迁徙鸟类占有绝对优势。繁殖鸟有37种,该区域东洋界区系特色明显。记录到国家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2 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上海市鸟类新纪录2种。记录中的鸟类以水鸟占主导地位,充分体现了新城东滩的鸟类资源特点,良好的湿地环境为鸻鹬类春秋迁徙过境、雁鸭类冬季越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场所。春之雁、夏之鸥、秋之雀、冬之鹭,还有其他各种珍稀鸟类飞扬在临港新城的上空,让新城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不过由于开发建设和滥杀,一些鸟类濒临灭绝。
东海浮游甲藻类有122种,东海区是我国主要浅海鱼场区,生活有 700 多种鱼类,主要大种类有带鱼、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鲳、鳓、真鲷、海鳗等。
在世纪塘路西侧有300~500米宽的芦苇,加上200~400米宽的海三棱草。海塘内一些小块淡水沼泽地上也长有芦苇。不过由于用地建设及新围农田,一些地区被用来种植棉花和三麦,大量的芦苇荡等以不复存在。目前在从滴水湖前往南汇嘴观海公园的中间区域正在开垦一条公路,这将会对湿地造成一定的破坏。
上海临港新城自开建以来,从外地移植了不少花草树木,但是和市中心的相比,新城的树木长势不佳、草坪退化严重,有关部门表示,这是因为新城土壤及空气中盐碱含量过高的原因。在新城绿化区域中,除了学校及其他部门有相关人员管理的地方长势好些外。很多草坪已经退化、枯死,罗汉松、蜀桧、香樟等树木长势较弱,叶片稀少。不过,目前已经有针对盐碱地试种了一些中山杉、金冠柏、珊瑚朴、美国皂荚、海滨木槿等。
1.2.天象气候:
日月星辰:在滴水湖湖畔,坐在长椅上静静等待日出或是日落的到来或是看
月夜,虽说没有大海上的气势磅礴,但是静谧安宁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安详;在南汇嘴观海公园,可以入住假日酒店,清晨站在阳台上,品茗等待那忽然跃起的红日。
虹霞云风:新城空气湿度大,雨霁初晴,天际边时常架起一轮七彩之桥,此现象时常在滩涂地区出现,横跨在芦苇荡上;新城云雨天乌云密布,整个城都笼罩在灰色天际下;晴天蓝天之中红日天空,干净纯粹;风始终不断,站在东海之边,发随风舞。
海市蜃楼:此现象不常见,但相对于其他地区可算频繁。偶尔阴天游走在世纪塘路,东海那边忽然呈现一幅气势磅礴的另类画面。
雨雪雾雹:新城的植物、建筑都是新的,呈现出的是干净的画面,遇上雨雪雾雹等天气,新城整个都笼罩在其之下,美轮美奂,四季景象各有不同。
1.3.地文景观:
滩涂、平原农作物、芦苇荡、海岸线。
1.4.水域景观:
临港新城滴水湖景区:是国内最大人工湖,直径2.66公里、总面积达5.56平方公里的。湖中有3个总面积为0.48平方公里的小岛。北岛占地约23.5万平方米,将是一个水世界、绿洲、游戏隧道、蓝鲸表演艺术中心、开心港口、海洋文化馆等组成的水上综合娱乐主题场所。西岛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功能定位为商务和旅行住宿与办公,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标志性的两幢高星级酒店,如皇冠假日酒店。而占地约14万平方米的南岛则为水上休闲娱乐岛,规划建设游艇俱乐部、度假村、会所、游艇港湾等设施,并形成具有举办大型国际水上运动赛事能力和健身娱乐的水上运动休闲中心。目前这三个岛都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临港新城东海沿岸带:依靠着世纪塘路的东海部分,可以从世纪塘路下到东海岸边,感受涨潮退潮的变化,也可以看见浪拍石岸的汹涌。涨潮时,海水淹没防护草,泱泱大海,天与海连成一片。
陆地河流:滴水湖周边有7条放射状的河流与之相连,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开头,同时考虑到南汇当地有将河称为“港”的习俗,将7条河流分别命名为赤风港、橙和港、黄日港、绿丽港、青祥港、蓝云港和紫飞港。环绕滴水湖的3条环状河流,由内向外分别命名为春涟河、夏涟河、秋涟河。这些河流随着东海的涨落潮,也不断的变化着,岸边的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让这些河流更加多彩。上海海事大学的智慧湖偶有白天鹅游于湖中,更是为湖泊与河流添加了动感之美。
1.5.遗址遗迹:
耶稣堂、泥城革命史迹馆、净心庵、书院文化长廊、中国航海博物馆。还有惠南、周浦、大团、新场四大南汇古镇。这些古镇中还遗存着千年银杏、百年牡丹、青铜古钟、石拱石桥、古镇残墙、古寺庙、古牌坊等许多珍贵文物。
1.6.景观建筑:
东海大桥、中国航海博物馆、南汇嘴观海公园、上海临港新城展示中心、极地海洋世界、上海海事大学灯塔、上海鲜花港、鹤园、上海野生动物园、滨海森林公园、风电科普馆、芦潮港码头及一些具有特色的酒店与农家乐。东方好莱坞影视基地正在规划当中。
1.7.人文活动:
上海桃花节:在桃花盛开之时,滨海世外桃源、南汇桃花村、新场桃园、大团桃园都热闹非常。
上海鲜花港花卉展:一年四季一季一展。
上海野生动物园动物运动会、音乐烟花节、躺在床上看日出、野炊烧烤、垂钓、自行车比赛、湿地观鸟、滨海高尔夫、住农家吃农家做农活、品海鲜、摘水果、游艇码头和各类水上乐园项目等。
1.8.旅游商品:
花卉、游船、风筝、烧烤、瓜果蔬菜、海鲜、蘑菇等。
2.生态保护情况:
在规划建设中,临港新城以生态保护的原则进行开发,所以从整体来看,临港新城的生态保护能得到游客的认可。但是不免有些地方会破坏生态,如南汇湿地地区,一些滩涂被用作建筑用地、交通线路和农作田地。
3.基础服务设施现状:
3.1住宿:
临港新城目前有四星级酒店二家,一个是东湖临港大酒店,另一家是上海临港豪生大酒店。在建的滴水湖南岛五星级酒店于2011年内开业;三星级酒店有的锦江之星、智选假日酒店,龙湾大酒店等10多家酒店;经济型酒店主要分布在各大镇上,从总体分布上来看,以主城区为主的地区经济型酒店太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2餐饮、购物:
随着临港新城的快速发展,在各高校、城镇附近的餐饮及购物设施较为完善,如古棕路的农工商,而在湿地和滴水湖及其他产业区餐饮欲购物供应不足。
3.3道路交通:
临港新城距离龙阳路地铁站50km,距离浦东机场25km,距洋山深水港30km; S2高速公路、S1501郊环线、南芦公路、两港大道和东大公路直达临港新城主城区,从东海大桥可以直达洋山深水港;铁路南站每天有数班客运列车直达铁路芦潮港中心站;公交线路更是密如蛛网。但是由于费时过多,依旧影响游客的出游欲望。不过目前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正在建设中,作为建成后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线路,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设计列车最高运营速度达120公里/小时,届时临港到龙阳路站只需30分钟左右。
3.4其他:
在文教卫生方面,临港新城已经拥有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中学东校和上海临港科技学校等多所大中专院校;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分院已在建设之中。在产业方面,已有上海汽车、卡特彼勒、普洛斯、西门子、卡尔玛、中船、中远、上海电气、沪东重机、三一重工等一大批国际知名企业入驻,目前国家级的大飞机项目及其配套的航空产业园也已经启动。限价商品房项目开工建设,上海浦东国际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园区、上海极地海洋世界、滴水湖会展中心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大宗物流、上海国盛集团创意投资有限公司等入驻,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落户。
4.绿化美化:
据2005年数据统计,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成陆约209平方公里,现状用地中建设用地占13.6%,坑底、水域等占57.9%,滩涂占28.5 3月底,对于临港新城主城区而言,整个主城区拥有40%的绿化覆盖率和5.56平方公里的城市景观淡水湖“滴水湖”;广袤的南汇东滩湿地,来往迁徙的野生鸟类多达240多种;大面积的森林绿地与河流,过滤空气净化粉尘,使得主城区形成了开放式的城市公园,生态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5.社区共管情况:
政府建设了一批商品房,并且建立了适当的补偿政策制度和社区发展基金。但是因为住房及办公、学校都是新建而成,新城当前人居离80万人口距离很大,所以社区参与旅游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6.组织机构:
虽然成立了上海临港新城建设领导小组、新城管理委员会、申港街道办事处等机构对临港进行管理,但是在基层人员建设方面不全面。如导游、接待、服务、卫生等人员。
7.外部合作:
临港新城引进了大量的世界著名企业,但是临港新区旅游发展部门和其他区域旅游合作上做得不足。如要将外滩黄浦江与滴水湖或临港片区的东海海域的游船相通,还要受到各个部门地阻挡。
8.形象策划与宣传促销情况:
据临港新城人民政府办公室透露,政府用各种媒体和书面宣传临港旅游,但是收获颇微。如果要办一个大型活动,由于交通不便等问题,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所以,在资金方面,政府不能完全承担。
三、总结
上海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是上海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项目,依托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和东海,临港新城致力于建设成低碳、生态、智能、宜居的新城,成为绿色之城、健康之城、智慧之城、创意之城。但是此项目属于长期规划项目,目前建设属于中期,除了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已建或在建外,其他娱乐设施微乎其微。临港新城的首要阻碍是交通问题,除了应该尽快完善陆地交通外,还应该开拓海洋和内河、湖泊等水上交通,让临港新城在完善交通设施的同时,能增添一份旅游活动。在当前旅游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规模、轻品质;重开发、轻保护等问题。目前临港新城还没有地方处于单纯依托门票的经营模式,但是随着新城的发展,此类问题不得不防。在规划建设和旅游发展中,应该坚持宣传和运用生态旅游的原则。要促进临港新城的海上和陆上旅游,旅游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国际化。这样,才能跟随政府建设新城的步伐,让临港新城有序、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南汇东滩湿地鸟类资源调查》郭文利1, 袁晓1 , 裴恩乐1 , 夏述忠1, 严晶晶1, 王天厚2四川动物2010年第29卷第5期
2、《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罗民波,陆健健,王云龙,沈新强,晁敏 生态学报ACTA ECOLOGICA SINICAVo1.27,No.12Dec.20073、《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庄晨辉,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年
4、《园林景观——上海临港新城绿化陷盐碱之困,设计有所预防仍难应付高盐碱土质》龙云,中国花卉报,2007年12月17日
5、《基于ECOPATH与RAPFISH东海区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研究》李睿,学位论文库,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6、《临港新城已完成2010年前建设用地规划》戴颖敏,新民网上海时政,2008年11月18日
7、《上海市浦东新区过敏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8、《上海临港新城旅游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张玮,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浦东南汇城大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公示》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1年9月20日
10、《临港新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7564.htm11、《后世博经济时代 上海临港新城规划方案出炉》,雅虎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7月20日
12、《临港新城中心区规划15万人口,成后世博投资热土》,新浪新闻中心,新闻房产,2011年6月9日
13、《上海临港新城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上海临港新城管委2005年11月1日
14、《临港新城总体桂怀已经市政府原则同意》,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04年4月21日
15、《吴文学就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答记者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焦点新闻,2011年12月15日
16、《上海确定三大低碳示范区 临港新城板块解读》搜房网新闻中心
17、《一湖三环带 恢弘蓝图规划利好凸显》新民晚报,2010年6月11日
18、《临港产业区发展现状》上海招商网
19、《基于“十二五’’规划视角的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及构想》何建民,上海40043320、《滴水湖“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浦东临港新城建设迅速推进》陈桂兰,文汇报,2010年
21、《临港新城旅游攻略》无名,服务信息,2011年5月
22、《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5期,2011年
2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报》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第4期,2011年
24、《上海临港新城总体规划的生态学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运营网,2009年11月12日
25、《上海临港新城10条路将以各国名树国花命名》东方早报,新浪国内新闻,2005年8月25日
26、《临港新城一个充满活力的发展之城》每日经济新闻,2010年3月26日
27、《现场导游》上海市旅游局编,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第四篇:上海将打造临港智造五大产业集群助推南汇新城快速发展
上海将打造临港智造五大产业集群助推南汇新城快速发展
近日,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一份被称为“双特”(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的政策已经由市政府发文,政策将以2012-2015年三年为周期,上海、浦东两级用于临港发展的资金大概135亿元。
10月16日,本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双特”政策中设定了收入留用、市区扶持的特别机制,以实现临港钱、临港用,市区同步支持。
“135亿指的就是“双特”的政策含金量。”上述人士称,除了财政政策以外,“双特”给临港的政策极具综合性,在土地、人才、产业等方面都给予了临港前所未有的支持。
3年135亿撬动1000亿
目前,临港地区的新城和产业区已经初具雏形,但姜樑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离最终实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姜樑透露,在过去的十年间,为达到这一雏形投了将近1000个亿,“接下来要加快”。“双特”无疑将成为临港加快开发的催化剂。据记者获得的消息,在三年的“双特”政策周期内,上海方面希望能用135亿的投入撬动100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
“临港的钱临港用,临港的事临港办。”姜樑用两句话概括了“双特”政策的核心。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一核心内容下,临港将建立收入留用、市区扶持的特别机制。
“浦东新区对临港税收区级所得部分会全部留在临港,而市级出资将在保持第二轮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对临港地区新增市级税收部分,核定一定比例后增加专项资金投资总量。”上述人士透露。同时,上述人士还透露,对临港地区的土地出让金使用也将有特别的政策,最终使市、区、镇的大部分收入用于支持临港产业区的发展。
“在“双特”的框架下,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已经在制定中,临港的人才可能会享受优于市区的居住证积分政策。”上述人士称,“除了各种优惠政策,“双特”政策中另外一项重要机制就是体制理顺、简政放权。”此前被称为“两套班子一套人马”的南汇新城镇、临港地区开发管委会挂牌被认为是临港理顺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据记者了解,目前上述机构的人员基本已经到齐,业务变动较小的部分工作已经得以开展。除此之外,市、区两级的行政审批权限将以授权、委托或设点派驻等形式,实现审批中心下移。据记者了解,浦东新区政府经信委、农委等职能部门将率先入驻临港。“目前,市区镇三级在许多条口上已经在进行商谈了。”上述人士说。
上海“智造”东进
“在上海制造业整体转型的过程中,临港地区的加速开发建设将是“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必然条件。”一位上海当地的区域经济专家说,“临港仍将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为基础,但重点将会转向研发、创新和增值。”
据了解,此次上海方面计划在临港地区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包括3个主导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先进海洋经济产业,以及两个配套产业集群生产型服务业以及城市功能性生活型服务业。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临港的产业定位首次将海洋经济产业单独提出,“这意味着临港所定义的海洋经济已经不单纯是原有的海洋工程、海洋装备,而是将海洋产业技术研发、海洋技术孵化、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一位海洋经济领域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已经落户临港,也为临港的海洋经济开发提供了智力基础。”上述人士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根据“双特”中的部分政策操作方案已经形成了讨论稿,而随着具体方案的落地和制定,上海东面的300多平方公里土地将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东进的主阵地。
事实上,近期稳增长的背景下,上海方面高层亦多次提及先进制造业在上海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10月8日,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到上海汽轮机厂调研,提出要实现“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发展先进制造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胡欣欣 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