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留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
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刻,我们缅怀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教育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引自《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改革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引自《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历史跨过了一个世纪,当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党的十六大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
目前,我区小学一年级语文已全面启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的关键是执教老师的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我听到个别一年级教师担心怎么教得好这本教材。我希望他们将这种担心化作实践的动力,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指南。相信这样的教改实践,会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因为,我深深感到,优秀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都伴随着教改的实践过程。
读《毛泽东选集》 打造平凡的我 每次拿起《毛泽东选集》,都会被伟人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时时萦绕在耳边、浮现在眼前,重重地震撼我的心灵。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
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想的体现。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打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我
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讲到:“……应用马克思列宁注意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一所学校就好比森林里的一棵树,要经营好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根基”,勤劳聪明、乐于奉献的“播种者”——教师。教师们一天天的劳作和创造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走通浮躁之路,是否求真务实与教育管理的成败紧紧相连。的确,学《毛选》的时候,我就好比在聆听伟人的教诲,“身处复杂困难的环境,要向身边的人们学,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中学”。我默默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坐标:求真务实!
三、打造一个会“领”会“导”的我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我边读《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边梳理其中的基本脉络观点,边对照思考自己的工作。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不会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可能全面、到位;
2、处理好工作中的“一般性号召”与“具体深入实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力于前者,落实于后者;
3、作为校长如果一味眼睛向上或是一味依赖听汇报,必然会出现“少数人说给个别人听”、“少数人做给个别人看”、“少数人为个别人忙”的局面。校长思想及其行为,让教师们感到“陌生”。形成不了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调动不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脱离了“水”的“鱼”,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无法生存。所以,在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倡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领”到实处、“导”在真处。
5、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广大教师们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使号召不停止在嘴上、纸上、会议上。
四、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
今天,学习理论,尤其是通读《毛选》,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更加深刻地思考昨日、今日、明日的工作。今天,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平凡的我,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归结点。
第二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留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因此,教育的战略地位显而易见。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发展道路,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章。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刻,我们缅怀毛泽东同志光辉的一生,重温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百业俱兴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极为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事业看作是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条重要的战线。毛泽东认为教育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的和重要的战线。教育是传播马列主义、培养革命骨干的重要阵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人民,人民大众只有接受了革命的教育,掌握了文化工具,掌握了革命的理论,才能成为革命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教育要为革命战争服务,要“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引自《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改革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引自《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
历史跨过了一个世纪,当今,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毛泽东同志一贯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手段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指示精神,按党的十六大要求,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改革。
目前,我区小学一年级语文已全面启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用好新教材的关键是执教老师的理念是否与时俱进。我听到个别一年级教师担心怎么教得好这本教材。我希望他们将这种担心化作实践的动力,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指南。相信这样的教改实践,会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因为,我深深感到,优秀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过程,都伴随着教改的实践过程。
读《毛泽东选集》 打造平凡的我每次拿起《毛泽东选集》,都会被伟人毛泽东那朴实的文风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果断刚毅的风范所折服。毛泽东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丰功伟绩……时时萦绕在耳边、浮现在眼前,重重地震撼我的心灵。
一、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我在阅读《毛选》中的文章时,民主的群众观时时刻刻在文字间跳跃,这是一种内化的思
想的体现。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
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又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唯一宗旨。
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一名党员干部如果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不是拥有热爱人民的思想和感情”、“是不是真心实意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等这些根本问题、原则问题上过不了关,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位有创新教育理念的校长,也需要一位为人民服务的校长。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刻刻都要把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放在第一位。每遇学校的重大决策就先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一切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广大教职员工的创造,虚心向他们学习,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意愿,集中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发挥群众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更好地带领广大教职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在设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广泛调研,了解教师们缺什么、急什么、想什么、盼什么,并反复进行比较、鉴别和论证,使多数人的意见得到体现和表达,使决策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民主的群众观不是空洞的、枯燥的语句,而是体现在我们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二、打造一个求真务实的我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毛泽东同志讲到:“……应用马克思列宁注意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向认为: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中心环节,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薄弱环节又是制定正确针对性的政策和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的前提。一所学校就好比森林里的一棵树,要经营好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根基”,勤劳聪明、乐于奉献的“播种者”——教师。教师们一天天的劳作和创造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走通浮躁之路,是否求真务实与教育管理的成败紧紧相连。的确,学《毛选》的时候,我就好比在聆听伟人的教诲,“身处复杂困难的环境,要向身边的人们学,从书本学,从实践中学,从经验教训中学”。我默默地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永恒的人生坐标:求真务实!
三、打造一个会“领”会“导”的我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我边读《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边梳理其中的基本脉络观点,边对照思考自己的工作。
1、一般和个别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规律。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既要考虑事物的普遍性,又要考虑事物的特殊性,将二者紧密结合,才不会顾此失彼,认识和工作才可能全面、到位;
2、处理好工作中的“一般性号召”与“具体深入实施”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着力于前者,落实于后者;
3、作为校长如果一味眼睛向上或是一味依赖听汇报,必然会出现“少数人说给个别人听”、“少数人做给个别人看”、“少数人为个别人忙”的局面。校长思想及其行为,让教师们感到“陌生”。形成不了齐心协力的工作局面,调动不起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是党的本质所决定的--脱离了“水”的“鱼”,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还无法生存。所以,在工作中我一定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倡导“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领”到实处、“导”在真处。
5、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紧密结合广大教师们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大家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使号召不停止在嘴上、纸上、会议上。
四、总结历史是为了指导现实
今天,学习理论,尤其是通读《毛选》,将使我打开思考的空间,更加深刻地思考昨日、今日、明日的工作。今天,读《毛泽东选集》,学习伟人,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增强群众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平凡的我,是我学习和工作的归结点。
第三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共分四卷,其文风务实,涉猎广泛,论理精辟,思辨深邃,令人钦佩不已。读完毛泽东选集,感觉如沐革命春风,如醍醐灌顶,沁人心脾。《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收集了毛泽东(1883-1976)在建国以前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写成的。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文章,除了几篇纯哲学著作而外,大都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或是解答疑问,或是指授方略,或是为中央起草的文件。就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他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联系起来,形成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第三、关于革命队伍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第四、关于政策与策略;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此,他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马列主义。毛泽东选集中收录的文章无论是对我们今天的工作,还是自身人格的健全,信仰的树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这两篇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实践论》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结论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而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矛盾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矛盾论》着重论述了了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上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它著作文章是这个哲学在各项工作上的成功运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自由主义》《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一篇篇文章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总的感受: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反反复复强调的就是要团结、要进步,要进步、要团结。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将革命重心从阶级矛盾转移到民族矛盾,准确地把握住了革命的唯一出路,那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争取抗战的胜利。
“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 好象什么政治, 什么祖国的前途, 人类的理想, 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象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毛泽东在在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的问题》的讲话中谈到的知识分子问题的一段话。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世纪伟人宽阔的政治视野和清醒的政治头脑.这种现象可以说在今天是大量存在的, 可以说思想的颓废空虚是可怕的, 它在吞噬着人们的灵魂, 当人的思想灵魂丢失方向的时候, 那这个社会也陷入到了危机之中.世界战争中的一大奇观是什么? 大家应该都知道,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竟然有数百万的伪军在帮着日本人杀自己人。这些人恐怕就是些没了灵魂与思想的人。也许我们在疑惑,现在的孩子整天衣食无忧,不用为生活奔波发愁,可怎么就整天郁闷无聊呢?其实精神空虚所致。试问,在我们周围,又有几个人能对自己的精神生活打80分呢?不管当代年轻人现状是有多少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还是因为教学体制,这种无所事事的状况实在有待改善。
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尽量地为人民服务,是大公无私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处处装着人民,事事想着人民的。因此,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向”和“方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向”好比是社团的长期发展战略,短期发展战略。第二、多监督, 多检查, 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将来的时间争取出来,不至于让自己陷入纷繁的事务性工作中去。第三、“团结,透明,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优良作风。第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永远不能丢。总之,《毛泽东选集》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伟大的思想光芒,超凡的军事才能,勇敢的革命精神,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底。是一本无论何时都值得仔细钻研的好书,对我们了解历史,指导现实都起着很大作用!
第四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表现,而在其第一卷中,《反对本本主义》这一篇文章另我印象深刻。
《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5月,这里所写的“本本主义”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教条主义”,是指以理论当作教条,把书本当作一切活动的指标,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生搬硬套,没有具体地分析客观情况。
文章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论点,要学习孔夫子的“每事问”,一句“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霸气十足......而我也清楚记得,在社会调查课中,老师也一直强调要做调查,并且要做正确的调查。可见,这一论点,从古至今,一直受用。当今社会,本本主义、人云亦云以及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随着网络科技的发挥,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广,这虽然拉近了各方的距离,但也有许多无聊的人睁眼说瞎话,更有人人云亦云,丝毫不管信息的来源以及它的真实性盲目跟从,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此类事件数不胜数,导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了相关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我们的言论负责,从实际出发,了解清楚实际情况后再对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普通老百姓是这样,政府机关的领导们更应该做到这些,不能坐在单位里打瞌睡,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毛主席所提出的“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我想就是当今“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思想的来源吧。
同时在此文章中,毛泽东还提出了要做正确的调查。对象要全面,不能偏向于某个群体,当然,和问题无关的人自然是不必参与,例如我们做关于“大学生日常消费观”的调查,就不必向社会中的广大群体发出问卷。
因此,反对本本主义依然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流,虽然古人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它们并不能成为我们获取知识与经验的唯一途径,它们应该成为我们亲历实践的知识基础与理论支撑。真理是客观和发展的,是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作为正确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这是多么悲哀, 又是多么得可怕。
法学122
张微
12092232
第五篇: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毛泽东选集》读后感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本书在刚开始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的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那政治是什么?首要就是区分敌我。毛泽东首先谈的政治就是先去区分敌我。“中国过去的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他首先指出区分敌我的重要性,然后提出要区分敌我的前提是对中国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革命的态度的分析。这对一个阶级说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重要的,可以看出这个时候毛泽东已经开始用马列世界观来看待问题了。
在以后的革命道路上,他选择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他首先分析的是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指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附属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极端的反动派,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右派。
其次分析了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盘根交错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确实具有局限性,所以毛泽东指出他们对于革命是具有矛盾的态度,并预见他们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
小资产阶级。按照经济地位毛泽东又把这这个阶级分成三个部分。有点余钱的是一个部分,他们渴望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对中产阶级的宣传颇为相信,对革命持怀疑态度。这部分占小资产阶级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只能在经济上自给的,比上一阶级经济地位下降了一层。他们取中立态度不反对革命,但有不敢贸然参加,他们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最后是生活质量较以前下降的一部分。毛泽东认为他们在革命运动中是颇为要紧的。毛认为总体上看这个阶级也是不坚定的。
农民运动对于中国革命也是极其重要的,中国政治是长期革命的产物,革命的政治和政治的革命中国革命和革命中国是中国在当代的声音,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是二次革命。革命的时代仍在继续,并未结束。孙中山的声音还在荡漾:革命仍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毛泽东思想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既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也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