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推荐)
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快乐主义
一、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1)幸福是至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有不同的等级,较低等级的善服从较高级的善,并以较高级的善为目的。比如,服安眠药的目的是睡觉,睡觉的目的是健康,健康的目的是快乐,快乐的目的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善就是这些活动所追求的目的。如果有一种这样的目的,人们追求它不再为着获得别的任何目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它,就一定存在着某种最高的善,这种最高的善或目的就是人的好的生活或幸福。幸福就是人的终极的目的或最高善。
(2)幸福和德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一定是在于现实的活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沉思的生活是比人的生活更优越的生活,是神性的生活。而对于多数有德性的人来说,属于他们的幸福就在于灵魂的合于伦理道德性的活动。一个过着正义、勇敢、节制的生活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的善就是灵魂的合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有不止一种的德性,就是合乎那种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
(3)幸福的获得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而且,幸福不在于一时一事的合乎德性,而在于一生中的合德性的活动。幸福意味着持续的、严肃的活动而不是消遣。按照他的看法,幸福当然也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而在所有的外在的善当中,朋友就是最大的善。严肃的活动需要我们与朋友一道才能持续进行。幸福的获得也需要外在的条件,比如财富、荣誉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1)快乐是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
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而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即身体健康与灵魂平静,而灵魂的快乐更深刻和持久。他认为,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不是每一种痛苦都应该被规避。取舍何种快乐或痛苦体现了一个人在精神上的自由程度。他说:“凡是必要的,也就是容易满足;凡是难以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为此,他对欲望做出了分类,欲望包括自然的欲望和不必要的欲望。自然欲望又分不可或缺的欲望与无关紧要的欲望。只有那些不可或缺的欲望才是必须满足的,而控制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才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前提。(2)快乐生活在于改变思维
伊壁鸠鲁认为,对死亡的恐惧常常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由于怕死,人们试图防范他人,求得安全;对安全的追求又导致人们追求权力、财富和荣誉。他认为,人不必相信各种占卜、迷信、祭祀,而应相信自己的感受,产生一种个人自足的状态。他教导人们美好的生活在于享乐,真正的幸福在于避免一切痛苦、烦恼和忧虑。伊壁鸠鲁指出,达致快乐生活不在于获得财富,而是要改变思维,学会从无限攫取型的追求中退缩,改变抱怨、不足、懊悔的心态,转向满足、感激的心态。例如友爱是因自身而被想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是值得追求的。但是为了获得友谊,友人间必须相互扶助。
(3)快乐是心灵的快乐
他所说的快乐,主要是指持久的、不伴随或较少伴随痛苦的快乐,即心灵的快乐。他倡导一种比较严肃的、简朴的生活方式,提出了一些生活戒律,以使个人摆脱偏见和限制自己的欲望,获得知足,达到内心的宁静。
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异同比较
伊壁鸠鲁享乐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遵循两种不同理论的路线,伊壁鸠鲁的快乐义是基于感觉,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视图是遵循理性主义伦理学的路线,它的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和目的论。在这两个不同的系统的理论基础,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有同样的效果。
相同点:
1、快乐和幸福是最高的善
当谈到快乐或幸福的状态,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非常注意突出快乐或幸福是最高的、是最好的。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开端和快乐因为我们认为幸福是第一位的好,是最自然的好。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有了快乐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同时生活的目的也是追求快乐。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是最好的。那么幸福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是身体的健康、没有灵魂的担心,即身体和精神的快乐,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有任何疼痛或疾病,心理干预着某些思想,不能说他是幸福的。在这里,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伊壁鸠鲁强调幸福不仅仅是物质,这是精神,而不是仅仅追寻身体上的快乐。伊壁鸠鲁指出,幸福是最高的好和最自然的好,幸福是人们选择和判断行为的标准。
同样谈及到幸福,亚里士多德也把幸福放在最高的位置。亚里士多德认为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无论是荣誉也好财富也好,也是有它们各自的美德,幸福是万能的、最高的目的,我们 获得是幸运的祝福和对幸福的选择,幸福是最高的选择,它是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这是行为的目的。在实践中,有无数不同的目的,永远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不是为了他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最高的善。幸福属于人,而人是理性的,善就是把人类的理性功能发挥到最好的东西,因此善就是人实现灵魂合乎德行的活动。
2、幸福的条件
幸福是最高的,最终的善,这是人生的终极目标。(1)身体的快乐和美好
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否认身体幸福的必要条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生活的终极目标是没有痛苦和灵魂的纷扰,身体的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部分,而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善,也是身体和灵魂的善,虽然灵魂的善是最高的,但是也不能否认身体健康的重要性。(2)幸福和外在的善
快乐,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一种豪华奢侈的生活,也不是贫穷的生活。虽然伊壁鸠鲁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孤独的、自给自足的最好的善是身外之物,但幸福的生活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幸福应该以外在的善作为补充,但不是唯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外在的善能够很好的填充内在的善,例如财富是善的,等等。所以幸福的是生活也应该有必要的外部条件,饥饿贫困的生活并不开心,快乐。(3)精神的善高过一切
在幸福与德性的关系上, 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都认为德性对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 那么想获得幸福, 就必须获得德性, 必须进行有关德性的活动。我们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人;做节制的事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成为勇敢的人。人们必须知道德性品质;必须有所选择, 因其自身而选择;必须有所行动, 而且要坚持到底, 这样才能在现实活动中获得德性, 达到幸福。
不同点:
1、观点的基础不同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是基于他的感情观和幸福观提出来的。在他看来,感觉是认识的起点源,都知道开始的感觉,原子流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的感觉,形成认识的对象。因此,感觉是最可靠的理解真理的标准。幸福和痛苦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亲密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一个人之所以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选择和判断标准的行为很合适,只要是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幸福的感觉俄经验,都可以选择,也有利于一个快乐的生活,获得快乐和幸福的生活。因此,感觉起源是伊壁鸠鲁观点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是基于他的目的论的思想想,他认为人的行为有多种目的,但在这些目的中,有些是为了他物,有一些是为了自己,其中对自己的追求永远是最高的善,是最终目的。
2、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
在谈到个人幸福与总体幸福的时候,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出现了差异: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 也就是他提出的个人的快乐就是纯粹个人的,是指个人身体上的健康和灵魂的无烦恼。而亚里士多德则是把个人的幸福与城邦的幸福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人的幸福组成了城邦的幸福, 个人的幸福也离不开城邦的幸福。
3、幸福的实现途径不同
伊壁鸠鲁认为, 快乐首先要身体健康, 那么人们就要避免做那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 其次要使灵魂获得宁静, 就要消除对死亡和神的恐惧, 他要求人们研究自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要获得幸福, 首先要获得德性, 人们就要遵照德性的要求去行动, 才能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既有相似之处野猴差异,但这两个理论体系在古代代表了希腊哲学的历史,反映了哲学家对幸福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第二篇: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
——伊壁鸠鲁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及时行乐吧,这个世界太复杂,再不行乐就晚了,就要后悔了。”其实他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了伊壁鸠鲁信徒的标签,却不真正了解其哲学的原意,只是把及时享乐的思想用来为自己奉行享乐主义的一种借口。而我今天就想谈谈什么是真正的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中心是人生问题。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快乐就是人生最高的善。他指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而以感觉为标准来判断一切的善。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且十分显而易见。
伊壁鸠鲁虽然把快乐与幸福相等同,但却坚决反对把快乐与享乐相等同。他说:“只有既自然而又必要的快乐才是我们要选择和追求的快乐。”那什么样的快乐才是既简单而又必要的呢?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快乐呢?伊壁鸠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快乐:第一种是自然和必需的,如生活中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类欲望的满足就能产生根本上的快乐;第二类是自然的,但是却是不必需的,如性欲的满足,或者奢侈的宴饮,这类欲望的满足同样体现为快乐,但却不能增加新的快乐;第三类是既不自然又不必需的,如虚荣心、权利欲的满足,当然同样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所以,我们看到虽然是自然但却不是必要的以及那种既非自然又非必要的欲望,需要我们节制与抛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在区分三类不同快乐的同时,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他认为,前者是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如娱乐和高兴,后者是痛苦的消除,如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心灵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才是一种最高的快乐、最高的善。而动态的快乐远不及静态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和必要的物质利益的获得,它为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因而使人的快乐处于一种持续的、平衡的、没有什么波动的幸福状态。二是心灵的快乐。获得心灵的快乐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作为保证,缺乏物质利益的保证,就会影响人们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得不到保证,人们的心灵就不会达到宁静,就不会获得心灵的快乐。但是,伊壁鸠鲁更强调心灵的作用,他认为心灵的宁静是绝对重要的,只要心灵宁静,即使是身体不健康,或者维护身体健康的物质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人们依然会获得快乐,并且是一种稳定平衡的快乐。在这里,显现了伊壁鸠鲁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强调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反映了希腊化社会背景下对人生价值与个人幸福的思考。
伊壁鸠鲁还强调什么是必要的,什么是不必要的。在他看来,凡是必要的,也是易满足的;凡是难满足的,也就是不必要的。不幸就是追求不必要也不自然的快乐;幸福就是追求必要而自然的快乐。所以幸福快乐与否,完全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伊壁鸠鲁认为只有把快乐和理性联系起来,以德行作为指导,才能够获得一种最高的快乐。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实现快乐呢?
首先,科学和哲学是实现快乐的根本手段。很多人畏惧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科学所知甚少,只有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死亡,人为什么死亡才能够让自己减
少对死亡的畏惧。
其次,要对快乐进行慎重的选择。选择的关键在于要看它的自然性和必需性。我们要对感官和物质上的放纵追求加以控制,努力达到灵魂的宁静与快乐。
最后,我们追求快乐要注重友谊和公正。在伊壁鸠鲁看来,追求快乐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涉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快乐和幸福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当每一个人与他人友好相处,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利益时,才能追求和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快乐和幸福,才能使自己的心灵保持永久的宁静和快乐,从而达到最高的善。伊壁鸠鲁反对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损害他人的快乐,在此俨然显现出被后世欧洲功利主义奉为圭臬的思想曙光。在伊壁鸠鲁看来,“公正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在交往中给彼此带来益处”,这种益处就在于通过对人们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约定,保证了每个人都能够追求人生的快乐与幸福。这样,伊壁鸠鲁就把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同他人的快乐和幸福联系起来,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快乐的局限,赋予个人快乐以伦理道德的意义。
上面谈了这么多,我们看到的是伊壁鸠鲁从没有提倡过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他所有的理论著作和实践著作都旨在形成某种称为不动心的精神上的健康或平静状态,以及身体上的健康状态。他的快乐主义常常被人误解为低级庸俗的享乐主义或纵欲主义,这些误解与其说是他自身伦理学有漏洞瑕疵,还不如说是穷奢极欲的罗马贵族以及不理解真正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精华的人的赤裸裸的借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表达的是一种追求个人完善、安静心灵的幸福观,它既没有过分强调感官享乐的重要性,也没有夸大理性能力在把握、追求快乐过程中的作用。他真正强调的是追求平稳不变的生活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确有一些缺陷,正如很多研究哲学的哲人提到的,他的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太明显,他较多强调的是被柏拉图主义传统所忽视的与个人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急迫问题,而不是社会福利,达到个人快乐的途径也与社会服务和利他行为无关。但是这种快乐主义在当时针对晚期希腊时代普遍存在的人的生存状况之顽疾,已经算提出了一种建设性的解答。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情面对世界?我们常常抱怨烦,抱怨做人很难,也常常放纵或享乐,那是因为我们至今对快乐主义理解不够到位。其实,我们应该追求在满足简单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力求达到一种精神的快乐,不被权力、金钱、美色、欲望所奴役。让我们选择快乐,选择既自然又必需的快乐,追求灵魂上的平静吧!
第三篇:再谈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论文关键词:幸福 至善 德性 快乐 公正的现实活动
论文摘要: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在哲学中,是个极其重要的伦理学范畴。古往今来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认为幸福是人生生活的潜在动力和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至善,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并且与感观快乐相协调;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是一致的;幸福就是至善、符合德性、快乐、公正、完满、自足的生活。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对托马斯·阿奎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伦理学中和社会生活中,幸福问题是一个“敞开问题”和“永恒问题”。或许这一问题不该有任何终结性的结论,在探讨幸福的问题时大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但大都有一共同的理想就是追求幸福。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幸福呢?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在古希腊时期,有的将幸福与感观快乐联系起来,感观的快乐与否就表明是不是幸福,其极端表现是纵欲享乐主义,主要代表有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还有的是将幸福与道德对立起来,否认感观快乐的价值,把快乐排除与幸福之外,其极端形式是禁欲主义,主要代表是中世纪时期的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他们都把人的物质生活层面和精神生活层面剥离开来。换句话说是只择其一,忽视了二者的有机统一,都有很大的不“仁”性和欠缺性。亚里士多德作为伦理学科的开创者则不同于这些,他提出了“幸福是至善”、“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幸福是快乐的生活”等思想学说,强调现实生活的完满陛和自我的完善性,还有人的自由而健康的发展,从而对以往的幸福观加以厘清。
一、幸福是至善
“善”最初是描述荷马时代贵族角色的词语,被用于对贵族品质进行描述和评价,后来逐渐扩展到描述和评价有一定社会职责的人的品质。当一个人具有充分履行一定社会责任而表现出来的品质时,他就是善的。而最早提出“善”的概念的是苏格拉底。他提出“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同时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究。比如他说:“善是有秩序的安排;善是自由、自制、自主;美德是善的追求”等等。亚里士多德延用了这个“善”并作为他研究幸福的逻辑起点。
亚里士多德对善的理解是多向度的。首先他认为“每种技艺与研究,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即善是一种目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物都是向善的”。但是目标表现却有所不同,有时在活动本身,有时在活动之外。善的意义和存在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豪宅、良机、财富等。所以善也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同的善要用不同的学科去研究。
亚里士多德主要探讨的是“人之善”,即人的活动及其目的。“善”是存在本身,与人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行为的好坏决定了人的善与否,而善的行为品质本身就是幸福的一种显现,所以它与幸福有关。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的含义就是“生活富裕,行为优良”。这其实就是一种善。而且“善的顶点”即至善,这种善有自身而被选择,它同时也是一种“自足”、“无待而有”的生活。在他看来,财产、权利等外物都不是最后的目的,因为它们都是“有待而有”的。他还说:“我们现在主张自足就是无待而有,它使生活变得愉快,不感缺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它是一切事物中的最高选择,我们不能将它与别的善事混同。”他强调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我们寻找的最好的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因为我们所追求的是可实践的善。尽管作为目的的事物有些是因自身,有些是因他物而被追求的,而至善必定是完全的,自足的。也即幸福具有“完满性”“自足性”。同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尽管幸福是最好的、最高尚的、最令人快乐的东西,但始终与外在的善相联系,也需要“外界的善为助”。如高贵的出身、时运的亨通、英俊的外貌等等,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之中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若没有那些有利的外在手段和条件就不可能或很难做出高尚的事情。由此,善又分为:外在的善(财富、好运、友爱);身体的善(健康、强壮、敏捷);灵魂的善(节制、勇敢、公正)。而“至善”就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因此,善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亚里士多德以“善”来规定幸福的丰富性和完满性。[!--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
二、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
亚里士多德意识到,幸福并不是仅仅靠感性的观念而能被说服的,只具有善不足以说明幸福的丰富内涵,而是要深入到现实的实践当中去感受的。因而他又进一步把幸福理解为“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此论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是“合乎德性”。何谓德性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德性研究只从人的本性出发或“人本己的功能”出发。在此,“人本己的功能”不是别的,乃是“灵魂的现实功能”。因为,我们所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在《尼克马克伦理学》中,他认为,各种人的业绩中,没有一种能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相比,在这些活动中,那享其天福的生活,最为持久,也是最荣耀和巩固的。这里强调的德性不是肉体的德性,而是灵魂的德性,也就是灵魂的善。人的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活动。在他看来人的灵魂有理性和非理性之分,由此推出人的德性也因此分为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智慧、理解、明智,是经过思考和推理而得的德性;而道德的德性则表现为理性、自制、勇敢等,是由人的行为活动所彰显出来,通过习惯养成的。由此可以说,理智的德性高于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是最完满的德性。所以,他还说,一般人的德性主要是靠习惯而养成,只有少数人能通过纯思辨生活获得最高的德性——智慧。因此,人的最高幸福也是一种纯思辨生活。在思辨中,人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自己的本性——理性,达到自满自足的快乐和闲暇,所以只有哲学家才是最幸福的人。他反对只讲快乐不讲德性的人,认为只有行为高尚的人才能赢得生活中的美好和善良。
再者,德性认知要与实践相通融。也就是说,德性要放到实践行为中去实现。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把幸福规定为“符合实践的现实活动”。另外,“德性既不是处于自然,也不反乎于自然的”,就是说我们有接受德性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则通过习惯而完善。因为德性要先运用它们再获得它们。“德性和其他技术一样,使用了才有,不是有了才用”。但是这里就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因“不及”与“过”都同样会毁灭德性。这就像体力与健康一样锻炼过度或过少,饮食过多或过少都损害身体。所以说德性不仅产生、养成与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现于同样的活动。即便是这样,德性也不是没有感情的支撑,它还要和实践相联系。德性必须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的。即选取两种恶,即过度与不及的中间。由于“恶是无限,而善是有限”,“两个极端都与适度相反,两个极端之间也彼此相反”或者“人们为善的道路只有一条,作恶的道路可有许多条”。所以德性也是一种选择,靠理性来把握和决定。但是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完全固定万能的。并不是一切行为、一切感情都有适度,像无耻、谋杀、奸淫等恶劣行为就另当别论了。因为它们本身都是恶的,而不存在适度与否的问题。再一种就是在很难达到适度而要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选择时,我们要像俗语所说的,“当我们不能张帆航行时,我们必须荡桨而驶”,来达到一个最优状态。[!--empirenews.page--] 从以上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阐释可以明确的看出,幸福是属于现世的人的幸福,与人的实践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存在于人的生活经验和理性能力的行为之中。因此,它不是一种既定的摹本、固定的模式,而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认为,“人类的一切德性实践,最终将使他趋向他自己的灵魂在沉思中获得完善”,而那些内在于沉思活动的善则是最高的善。
三、幸福与快乐和公正
在亚里士多德的观念中,幸福虽然不等于快乐,但绝不排斥快乐;恰恰倡导幸福就是在快乐的生活之中,它是一种现实的活动,要自己亲身去体悟。本身还需要现实的条件或手段来补充,否则会很难做成或不能做成事情,所以还要强调方法运用的方式。在此亚里士多德则强调德性(道德)与快乐相融合,提出属于善的快乐是高尚的,属于恶的快乐是低级的。只有对追求美好事物,人来说的快乐才是本性上的快乐,这就是合乎德性的行为。他还重点论述了选择、节制、中庸等伦理学思想。选择追求高尚的适度的快乐而避免低级趣味的快乐,是种理智的欲望,是欲望符合理性的一种优化选择。而中庸是没有过度没有不及的适度的良好状态,他提出“中庸即德性”的观点。即: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而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由于德性是对情感和行为中的“中间的命中”,道德德性始终是“以最好的方式行动的品质”,所以这不但需要适当的机会和时间,适当的人和对象,而且要持适当的态度去处理。这使他既重视快乐的价值同时也避免了感观的快乐主义,他巧妙地把德性之“善”和中庸之“美”完美结合起来,所以他对幸福的阐述更为合理。另外,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此处的“政治”主要指城邦国家和社会共同体。他在《政治学》中指出:“每一个事物是什么,只有当其完全生成时,我们才能说出他们每一个的本性,比如人的、马的以及家庭的本性。由此可见,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就像荷马所指责的那种人: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表明,人不是单个的人,是与城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人,“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也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由此,亚里士多德特别重视城邦的生活,从而把城邦作为政治共同体追求的最高的善,离开了城邦就没有完美的道德生活。他说:“政治生活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公民的幸福(至善),只有城邦才能使人过着理性和道德的生活。”我们知道,在希腊,公正是被看作是城邦生活中最主要的政治美德。柏拉图《理想国》中也把它视为是城邦伦理秩序的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就继承了希腊思想的这一传统,他也把公正看作是一种完全的美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他指出:“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的德性。”他说:“所谓公正,使一种所有人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表现出来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做公正事情的人,由于这种品质人们行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由此他指出:公正是德性之首,“比星辰更让人崇敬”,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以此来说明公正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相一致的公正行为,或没有相应的实现活动,我们论公正与否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所说的,一个人如若不做任何合乎道德的事情,是很难说他是道德的人。公正有两种含义:守法和平等。守法是总体上的公正。守法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涵盖着德性的整个范围。守法和平等就是不过多地占用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也不少担对自己不利的责任。这样既不会危害他人的利益,也不会回避对自己的不利。再者守法也是法律的行为准绳,它鼓励德性而禁止恶行,还表现了全体人民的利益。当然前提是法律本身是公正的,否则反而是更大的破坏公正。因此,不公正也就是违法的和不平等的。因为不公正的人是索取过多的人或者对恶行避免的人,都不符合德性的做法。[!--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下一页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特别重视公正的意义,正是立足于他的这样一种伦理思想:人都不是一种单纯的个人,而是社会中的人,而个人的美德实践的意义就在于服务城邦政治生活。“在各种德性之中,唯有公正是关心他人的善,因为它是与他人相关联的,或是以领导者的身份,或是以随从者的身份造福他人”。所以,亚里士多德称公正是完美的德性,“它之所以是完全的德性,由于有了这种德性,就能以德性对待他人,而不只是对待自己”,“而最善良的人,不但以德性对待自己,更要以德性对待他人。待人以德是困难的,所以,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故此,美德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而且在城邦生活中也有它的位置。人只有在城邦中寻求公正的生活才能获得幸福。可见,亚里士多德对幸福问题的考察也是立足于社会生活角度的现实来进行评析的。
四、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简评
综上可以看出,在幸福与善、德性、快乐、公正的逻辑关系中,幸福的含义得到了丰富和深度把握。幸福首先是最高的善,是人的活动的最高目标。幸福是属人的,现世的幸福;它与快乐是协调相融的;幸福也是个人和城邦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德性构成了幸福的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获得幸福的主要途径,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幸福是持久而坚固的。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幸福不是某种神的恩赐,也不纯粹是机遇的产物,而首先是对生活的热爱,然后是通过学习和努力而得的,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因此,从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和诠释当中可以感觉到:1.他没有完全脱离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理性主义幸福观的思想,但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阐述和发展;2.在幸福的获得中更加强调了德性的重要地位。他对此不仅给予了相当丰富的理论诉求,而且更加注重了对现实生活层面的关照,并且把外在(物质)的快乐融合于德性幸福之中。这一方面超越了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崇尚人的理性力量,高扬人的道德品性,将幸福渗透于人的灵魂深处,只关注人的内在的精神追求和完满,不重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同时他把人的理性和感性因素恰当的结合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消解了纯粹追求物质满足和感性快乐的西方感观主义幸福观(比如说费尔巴哈)。另一方面也超越了西方基督教的禁绝尘世间的一切欲望,祛除一切快乐,唯有信仰皈依上帝的禁欲主义幸福观。3.他提出了“中道”思想,要求人们遵循理性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去完善自我。这不仅是对古希腊伦理学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在今天的政治、经济、伦理等领域,有很大的启迪意义。4.在当代世界,面对这全球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滋生蔓延,以及道德失落的现代社会病,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具有不可估量的思想理论价值。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完全正确的,都存在缺憾的地方。比如说,他过分强调个人的理智对个人的指导作用,忽视了理智还需要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哲学思维视野。还有其中德思想的一点不足:“对立的恶德较之与作为居间者美德相互之间更加对立。”此观点受到了康德的批判。[!--empirenews.page--]
五、对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
无庸置疑,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他的幸福观的伦理思想深深影响着中世纪的一位伟大的神学家和有“天使博士”之称的托马斯·阿奎那,他的关于幸福观的思想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着浓厚的血缘关系。
1.在伦理学方面,虽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是世俗社会和现实的人,排除神灵的干扰,纯粹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而托马斯·阿奎那则不可避免地汲取神学的内容而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但是他同样接受亚里士多德关于人人向往幸福的命题,认为“幸福是人类的至善,是其他目的都要服从的目的;人人追求幸福,追求善,这是最基本的、最现实的“人性行为”等等。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只是揭示了现世的幸福,而没有揭示来世的真正的幸福。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缺乏对上帝的认识,只是揭示了至善,无法指明最终目的。他相信只有上帝那里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永恒的幸福。
2.阿奎那对德性的定义基本上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是由于他作为神学家而更强调理性的作用。并且在对德性的启发中,提出了他的两种德性——尘世德性和神学德性,从而为他的幸福的两种可能性提供了根据。另外还根据对德性分类的观点,把实践德性分为谨慎、公正、节制和刚毅四个基本德目。当然他更看重神学德性。
3.阿奎那沿用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天然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这个命题,来论述个人幸福与公共幸福。认为人是以整体的社会中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因而,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而要过一种合群的生活,这就要求个人要特别关注公共幸福。强调公共幸福高于个人幸福,但是也没有否定个人利益和个人幸福。幸福是德性的酬报,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只有适应公共福利才能具备真正良好的德性,也才能享受幸福。诚如《神学大全摘要》的编译者R·雷根所指出的,二者都认为“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并把幸福理解为人性的客观实现和完善,而不是主观的快乐感”。
第四篇: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探析之文献综述
《伊壁鸠鲁快乐主义哲学探析》的文献综述
杨梅 指导老师:黎玉琴
前言
人类的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我们回顾两千多年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物质文明领域里,其发展速度极其惊人,科技的日新月异带动人类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然而物质文明的发展却没有带给人们精神生活上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人们依然感觉到十分迷茫、困惑、无奈、压抑、恐惧、不安,感觉自己离幸福、快乐、平等、民主、自由十分遥远。幸福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永恒的话题,伊壁鸠鲁哲学十分关注人的幸福快乐,他的人生哲学就是指导人们幸福生活的,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对幸福依旧迷茫,这就促使人们回溯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哲学中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致力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不仅要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而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的幸福感问题。幸福感或幸福指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以及关注,在精神指导方面,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精神并没有过时,他的快乐哲学依旧具有指导意义,他给我们寻找幸福实现幸福指引了一条全新的方向。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正文
由于伊壁鸠鲁的著作散佚过多,不完整,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主要通过研究伊壁鸠鲁哲学的完美解释者卢克莱修的著作《物性论》(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 1981年)从而实现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不同解读。
一、李艳艳从伦理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在伊壁鸠鲁看来,追求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快乐是至善。然而,几千年以来,他的快乐伦理哲学一直受到人们的误解与批判,被视为纵欲主义或享乐主义。当代的人们大多数把快乐等同于幸福,李艳艳在《幸福与快乐界限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探究》(2011)一文中从不同的视角分
析比较了快乐与幸福,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内在构成视角:快乐的单维性,幸福的多维性。她认为快乐作为人的主观感受,只能通过刺激人体感觉器官产生快乐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生理反射在意识层面上的反映;而幸福不同,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以及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2)人生目的视角:快乐的消费性与幸福的自在性。她在文中写道:快乐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随着欲望的满足而消失的一种消费性活动,是极其短暂易逝的,当快乐产生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快乐即将结束;与快乐相反,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的升华,是快乐的最终归宿。幸福是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但又超越了依赖物质的自由自在状态。可以说,幸福不仅是所有各种快乐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幸福是以快乐为基础又高于快乐的一种理性的、持久的快乐状态。(3)人生责任视角:快乐的肆意性与幸福的道德性。快乐的获得与道德无关,它仅仅只是物质欲望的满足,无所谓对错或善恶;幸福与道德紧密联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的特有标志。(4)人生动力视角:快乐的短暂性与幸福的持久性。快乐是与以物质性需求满足为特点的人的生存和享受需要紧密相连的,是幸福在生物层面的短暂停留,对人的推动力瞬间即逝;幸福除了以上的生存和享受需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发展需要,发展是人们的内在需求,是人自身实现价值的体现,而幸福对人的发展的推动力更持久,力度也更强。(5)人生意义视角:快乐的工具性与幸福的意义性。快乐是实现幸福的工具,且常常借助于衡量幸福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追求幸福是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意义的获得。
二、马克思从人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对伊壁鸠鲁哲学进行了透彻的、独特的阐发。在他的博士论文中讲的其实不是德谟克利特,而是伊壁鸠鲁,德谟克利特只是作为伊壁鸠鲁的一个参照系,主旨也不是自然哲学而是人的哲学。他从人的主体性的角度去阐释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并不是像许多攻击他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抄袭德谟克利特,没有自己的创新,而且抄还抄错了,荒谬之处更是让人莫名其妙。相反,他们两人在其相同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不同,而这巨大的不同正是马克思所极力称赞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论”。所谓的“原子偏离”,也就是原子在其直线下降过程中会发生毫无原因的偏离运动。伊壁鸠鲁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直线理论上增加了原子的偏离运动。许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增加根本就是多余的、无用的,然而马克思认为原子的这种偏离运动象征着自我意识,个体的自由,远远超越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与发展。德谟克利特的直线运动意味着一种必然性,而毫无原因的偏离运动正好意味着一
种偶然性,原子在必然性的直线运动中象征着它丧失主体性、独立性或坚实性,自由的本质正是在束缚中独立解放,为了从否定中解放出来,就必须经历否定之否定,用偏离运动否定直线运动,摆脱必然性,争取独立、自由、解放。通过偏离运动,原子的精神性原则得到了实现。崇尚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自由是伊壁鸠鲁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思想,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未解决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哲学的阐发,充分论证和确定了“自我意识”的最高神性和自由的哲学原则,从而建构了青年马克思自由观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自我意识”的自由观。
三、詹姆斯.尼古拉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意大利学者詹姆斯.尼古拉斯(Nichols James)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伊壁鸠鲁哲学。他从卢克莱修着眼,他意图纠正那些认为伊壁鸠鲁哲学不存在政治哲学的观点。那些把伊壁鸠鲁哲学与同时期及以后的其他哲学教义相比,认为伊壁鸠鲁哲学尤其是非政治的,认为伊壁鸠鲁哲学似乎教导人们敌视政治,怂恿人们逃避政治生活。詹姆斯.尼古拉斯在他的著作《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2004)一书中阐明,他认为存在着一种伊壁鸠鲁主义的政治哲学。伊壁鸠鲁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物理学理论,对伊壁鸠鲁来说,伦理学优先于物理学,最重要的是人的幸福。既然大多数人与他人共同生活在政治社会中,对于任何以幸福为目的的哲学来说,至关重要的部分都必须关涉人与他人的关系,关涉政治。政治社会对人施加了各种要求,因此关注最佳生活方式的人必须清楚地懂得政治社会。正如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阐释,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蕴含着人性的哲学,表明了对人的主体自由性的高扬,对平等的关注。而这些思想都与近代契约论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这就是极有力的证明。
四、纽斯邦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伊壁鸠鲁哲学的研究
美国当代著名希腊哲学家和公共思想纽斯邦对于伊壁鸠鲁的解读牢牢围绕一个基本点:哲学到底是什么?伊壁鸠鲁认为哲学不是“为思辨而思辨”,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治疗人们的疾苦。纽斯邦认为,哲学论证如果不能帮助治疗人的疾苦就是空洞无益,哲学如果不能去除灵魂中的疾苦,也就毫无用处。在她看来,人类疾病深重,社会极其病态。这个社会把钱财和奢侈生活看得比灵魂的健康还重要;这个社会关于爱与性的病态教导把它的一般成员变成既被人崇拜又被人仇恨的财产,把另一半人变成受虐狂式的守财奴,整天在焦虑中煎熬;这个社会用
日益精巧发明的武器屠杀成千上万的人,以躲避内心深处对于不安全感的恐惧。可怕的是,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有病,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动机和真实信念。疾病表现为欲望、激情体系的紊乱和无度,但是根子在于错误虚假的观念。所以,必须以观念治疗观念。真正的哲学必须明白自己的唯一使命就是担当观念治疗的任务。纽斯邦看到伊壁鸠鲁派的许多哲学实践从心理治疗的程序的角度看的可理解性或合理性(如治疗的长期性、疗法的因人而异、观念的治疗路径与情感的治疗路径等等)。
小结
我们已经从伦理学、人学、政治学和心理分析学不同的方面去探讨伊壁鸠鲁哲学。总体来说,他们都是站在伊壁鸠鲁的角度与现实结合起来,肯定伊氏哲学的现实性和现代性,从不同的视角挖掘新的理论。尤其是马克思对伊壁鸠鲁思想的诠释,具有“现代性”,顺应了时代要求,提出的个体自由性的原则,不仅为后来的青年马克思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纽斯邦和詹姆斯.尼古拉斯的解读提供思想逻辑之源。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幸福与快乐界限的探讨及其当代意义——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探讨[J].学习论坛,2011-07(27):61-64.
[2]王鲁宁、孟庆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幸福问题——关于幸福范畴的定义、结构及本质的哲学反思[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18-21.
[3]刘小枫.伊壁鸠鲁与启蒙文学——卢克莱修《物性论》对伊壁鸠鲁的颂扬[J] .国外文学,2011(3):75-83.
[4]伊壁鸠鲁.卢克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M] .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毛华萍.论伊壁鸠鲁快乐主义的人生哲学——兼论对当代人生观的启示[J].江南大学,2008. [6]马克思.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人民出版社,2009. [7]李淑梅.马克思早期对古希腊哲学史的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8-18(4). [8]包利民.伊壁鸠鲁哲学意义的现代读解[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38.
[9]陈菊.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J] .伦理学研究,2011-05(3):71-74.
第五篇:读书笔记——做伊壁鸠鲁式的快乐教师
做伊壁鸠鲁式的快乐教师
加强人生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是现代文明人应追求的目标。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方面尤为重要。
精神境界的提高永无止境,因而,教师的学习也应如长流水,永无止境。学习,很大程度在于读书。
于谦在《观书》中说得好:“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教师们读书,也应该有这种美妙的感受。现代人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一个自然人他若要人格健全地活着,其先行条件必定要是一个社会人。教育的体制也深刻体现这一点。首先是班级制度的体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绝大多数还是采用班级授课制。一来资源可以共享,二来可以模拟社会形态,社会本身是一个大课堂,让人逐渐学会生存,学会交流,学会互助,学会取舍,进而才能学会自主、自强。现代人也追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也就决定了现代教师的精神世界必需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以追求真理,人文精神以实现个人价值,获得自我满足感。因此,两者辩证统一。现代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这面科学旗帜下体现现代文明对生命的大关爱,即“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成全所有生命的发展。” 所谓的“成全所有生命的发展”,自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的自由与健全发展。过去教师被喻为“蜡烛”,看做是“照亮别人,牺牲自己”职业,连教师本身也被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几十年。但是,这绝非是一个现代优秀教师的理想状态。显然,蜡烛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炬成焦土,爱迪生把光明撒向千家万户,有谁会想起那一点昏暗的光。而一名优秀教师对于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启迪者,而且是生活的引路人,人格的塑造师。即使生命不复存在,他们的气节仍可以影响一辈,甚至几辈人。教师的自身的生命发展,既是作为现代人的教师的权利,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身需要。教师的物质生活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理应得到更多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更应该是丰富多彩与高质量的。教师的精神空间决定了教育的空间,教育的魅力取决与教师的人格与精神魅力。理想的教师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一个“可爱”的人。为人师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她本身就是一本无价的教材,他对学生的吸引与启发都是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育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参加工作以来,将近半年时间如眼前烟云,一闪即过。一本教本、一支粉笔、一张木床便是我的全部,细细想来,深感自身精神世界的空虚。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对于我,觅得一本好书则如遇到一位故友,它能驱除内心的孤寂与忧愁,让人在与朋友的谈话中寻找方向,汲取力量。而这种乐趣在《现代教师读本-生活情趣卷》拾得些许。
快乐——伊壁鸠鲁开的需要清单。
1、友谊
伊壁鸠鲁说:凡智慧所能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他建议绝不要独自进餐,因为没有朋友共餐,生活无异于狮子或野狼。是的,与人共餐,只要不是仇人便比独自一人进食好得多。中国是个以食为天的民族,不但人要吃,鬼要吃,神也要吃,甚至连美嘴巴的山川也要吃。衣、食、住、行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衣不
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分毫不能马虎。与朋友可以聊聊一天的见闻,谈谈世事的见解。而独自一人自斟自饮,难免食之无味。
2、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曾看属相杂文,得知兔子是最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其实所有人都向往自由,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新年的爆竹声还在耳边,人们祈求万事如意,要的是心愿的自由。活到老,学到老,那是追求思想与见识的自由。生活蒸蒸日上,家家有房有车,要的是出行的自由。
3、思想
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一切的不快乐皆因人的欲望而来。没钱的为找钱费尽心思,日夜劳作。有钱的为守住钱财劳心劳神,落得个钱财的奴隶。曾听说人起一个老太太故事,晴天担心大儿子的雨伞买不出去,下雨天忧心二儿子的遮阳帽买不出去,因此日夜忧愁。有智者开导她,想想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她的两个儿子都有好生意,岂不乐哉?
我们可能买了一辆吉普车,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追求的是自由。我们可能买了一瓶开胃酒,而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寻找的是朋友。我们可能买了一件精美的浴衣,而在伊壁鸠鲁看来,能使我们得到安宁的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