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孩不笨2影评
《小孩不笨2》中反应出来华人教育问题
影片简介:影片讲述的是汤姆(15岁)和杰瑞(8岁)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阶级家庭,父母都忙着工作赚钱,缺少了沟通,总是对汤姆所有的一切进行谴责,觉得汤姆没有一丝优点。并且汤姆的同学成才也和父亲有矛盾,成才父亲出生卑微,并且曾经误入歧途,所以更加迫切的希望成才可以通过好好的学习真正的成才。但是却只会用拳脚表达自己对成才的期望与爱。在这样的压力下,汤姆和成才走上了歪路,但是就是这样的歪路,让父母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让汤姆和成才感受到了父母的爱。而杰瑞一直想让家人来观看自己的表演,却未曾找到机会,家人也总是说没有时间,当他无意中听到父亲的一个小时值500块时,就开始了筹钱,甚至走入误区,选择了偷钱,但是当杰瑞的父母,意识到错误后,杰瑞想要家人观看自己的表演的愿望也实现了。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的教育问题,小孩不笨是以一个小孩的角度来讲诉的,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刻,其实从中反应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新加坡,就是在中国也是如此,就是因为真实,所以才导致了我们感同身受。关键词:教育
鼓励
爱 不放弃
钥匙
论文正文:众所周知新加坡大多数都是华人,所以从新加坡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中国的问题。就如这部影片可能反应的是新加坡的教育问题,但是身为一个中国人,我却感同身受。这是为什么呢?以前看欧美国家的一些片子的触动感却没有这样强,我想这就是因为从这部片子里我们可以看到华人教育问题。从这部片子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面的教育问题,第一个方面就是家长,第二个问题是老师,第三个问题是学校。
从第一个场景,就是在三个主人公的家中,从第一个场景就反应出了两个家庭的问题,在汤姆杰瑞的家里是缺少沟通,不仅仅是与父母之间,就连两兄弟之间也是缺少一定的沟通。这样的一个家庭从一定的角度来看是有隔阂的。父母觉得孩子一无是处,没有优点。就连汤姆获得了博客大赛的奖,母亲也是不高兴的。杰瑞参见演出,在父母的眼中是无所谓的。而在成才的家中也是缺少一定的沟通。成才爱功夫,父亲觉得成才是不务正业,一无是处。杰瑞汤姆的家庭是放养型,认为只要给以一定的物质就行了,而在成才的父亲那里奉行的是中国式最传统的棍棒式教育。每当看见成才被打时,我似乎都感觉到自己身上和他一起疼。当你看着孩子们不被大人们理解时,心中就会觉得一阵疼,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也不断在抱怨父母为何不能理解孩子的心。从电影中我们也能够感受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特别是看见成才父亲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却偏偏不会表达。当他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时,我相信当时成才的心中也是震撼的。当成才被退学时,成才爸走遍了新加坡大大小小的学校,这样的一种父爱是何其强大。再看汤姆的父母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工作。这种爱其实一直存在,只是缺少一把钥匙,一把能过打开孩子与父母的钥匙。当打开了,孩子们能感受的父母的爱,也不会觉得家只是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了。常常鼓励孩子多多鼓励孩子,会让孩子有动力,想获得更多的表扬。不要让孩子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让孩子绽放自己独特的光彩。但是也不要养成孩子自大的个性。有张有弛,就是最好。如何把握这种度,就要看沟通了。
老师这个角度,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主要看到的就是两个老师,其中的符老师是一个华文老师,从影片中符老师自己出资买字典,经常补课和对学生出于爱意的责备,我们可以看到符老师是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在乎自己时间和金钱的老师,却偏偏被同学们不喜。同时影片又为符老师这个角色塑造了另一个对照,就是那个让同学们发出“同人不同命”“对面的风景似乎好一点”感叹的老师。那个老师告诉符老师他需要一把钥匙,是的,符老师需要一把钥匙,一把打开同学已经关闭的心门的钥匙。学会鼓励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要嫌弃自己的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我相信大多数的学生在读书期间都停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你们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其实当听见这句话时,可能最开始会愧疚,觉得对不起老师。可是听多了之后,就会有一种不服气,反叛的心理,觉得老师你凭什么这么说。就如影片里当学生们听见老师说烂苹果是一样的。最后可能就会失望,自我放弃。当一个老师,教育的方法一定要找对,要多和同学在生活中交流。学会赞美鼓励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就如符老师找到钥匙之后,晶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也许这就是一个老师最高的成就。当汤姆被当众鞭刑时,我觉得这一定是比死还有难受的了,毕竟古人有云:士可杀,不可辱。这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惩罚,还是心理的自尊。“今天杨学谦已经死了。”
第二篇:《小孩不笨》影评
《小孩不笨》影评
对于一部好的教育性影片,它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个人以为应该是真实而不做作,感人而不煽情。《小孩不笨》给我留下的印象便是如此。整部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两个字——理解。
杰利的父母一直以来都不理解杰利和谦学心里所需要的,以为给他们好的生活条件,好的学习辅导那么他们就应该满足了,可是他们不理解孩子的心,不明白他们需要的是安心,理解,爱。
就像片中谦学所说的“看着我们什么都有,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
是啊,只拥有物质,却没有精神的生活,怎能不让人感觉虚幻。没有关心,没有理解,你看着整个世界都在不停的转,可是却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那种孤独,寂寞不是十几岁的孩子应该有的。
父母只知道训斥孩子,却不给他们讲话的机会,慢慢的他们便是明白了,永远不要和自己的父母讲道理,你输了,那么就要挨骂;你赢了,还是挨骂。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父母的悲哀。
作为孩子也应该去学着理解父母,他们所要面对的远远要比自己多得多,生活的压力他们不可能让孩子来分担,从来都是自己一个人扛着,可是他们这么苦这么累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正如片中另一个主人公成才一样,他的父亲给他起这样一个名字便是希望他能够成才,当成才的父亲把他的书包扯坏之后,看到朋友女儿的书包,他只是默默的抚摸了几下,可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他一定非常内疚,虽然后来买的那个书包对于成才来说是如此的幼稚,可是他的父亲不明白。
当成才被学校开除后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打他的时候,成才的心里有的只有恨和不解,恨他的父亲总是打他,不解他的父亲为什么总是打他。可是他没有注意,他的父亲打他时的表情。痛苦的表情,痛苦的泪水。每一拳打在成才的身上,那都是同时打在了自己的心上,那不是泄愤,他的脸上是没有泄愤的舒坦,而是越打越痛,痛的他都没有力气挥拳。
可是这些成才都没有看到,他的心早已经被恨和不解蒙蔽了。
影片的最后,成才的父亲用自己的死换回了成才的理解。杰利的父亲也在那位老婆婆前的那一跪之下融化了谦学的心。让他们明白了,不是父母不爱他们,只是他们爱的方式不对。
最后结局看似挺好,可是成才却是永远的失去了打他爱他的父亲。那份孤独将陪伴他一生。
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并不是无法逾越的,只是希望结局不要像成才的家庭一样。
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够相互理解,希望片中的悲剧不要在现实中再次上演。衷心的说一句,《小孩不笨》真的不错!
第三篇:小孩不笨----影评
由电影《小孩不笨2》来解读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梁文达发布时间: 2010-11-3 21:32:25 【关键词】 《小孩不笨2》 学校教育
教师
教师角色
评价
【摘要】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由《小孩不笨》中得出启示,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与关注。
一、由《小孩不笨2》所引起的思考
电影《小孩不笨2》虽然更多的是关注家庭教育的问题,学谦(15岁)和杰利(8岁)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阶级家庭,父母都忙着工作赚钱,缺少了沟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足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赏识。另一方面,学谦的同学成才也和他的父亲同样有着沟通的问题。出身卑微的成才父,由于自己曾经误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后尘,对成才寄于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读书,可是成才的成绩偏偏差强人意,令他极为心痛。他是个没学识的粗人,以为对成才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结果让成才对父亲更加抗拒。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些学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没给予适当的教导,反而一味地谴责他们,认定他们是朽木不可雕,或许,社会真的会多一个败类。别因为大人的无知,而害了孩子。其实,只要大人们和孩子有健康的沟通方式,多赏识他们,包容他们,给予他们肯定,降下身份做他们的朋友,将不难发现,其实孩子并不那么坏。由《小孩不笨》中得出启示,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与关注。
二、什么是学校教育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在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广义教育的定义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如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群众团体中的教育活动、校外文化机构进行的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而其中的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西方自文艺复兴、在中国则自20世纪始,一直始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始指学校教育,因此,有必要把学校教育从其他的教育活动中分离出来,对其进行单独的定义,也就是狭义教育的定义。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起来,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一是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专门培养人;二是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上,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和约束。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把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有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①
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是从学校教育来的,因此学校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作为一种特定的行为规范体系,是由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职业理念及行为等方面构成的。教师的特定社会职责是承担为社会培养年青一代的使命,对学生施行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教书育人。这是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定义为“所有在学校内担负教育学童的人”,其社会职责也就能区别于其他职业了。我国的《教师法》规定了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②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正如教育家B.普拉尼科娃所说的“教师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未来的全权大使”。因此,教师要清楚认清自己的角色,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四、探究学校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错误评价学生 《小孩不笨2》中,该学校校长和老师称学生不好的学生为“烂苹果”,把学生贬得一无是处,给学生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近年来研究发现,人有七种致智力: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动觉、空间关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的智力和自知之明。我们应该知道,每个人的七种智力发展并不平衡,往往是某些方面较为突出。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闪光点”,实际撒谎那个就是要善于发现的“特长智力”或者说“学习潜能”,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一个人在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智力后,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现象,称为“瓦拉赫现象”。③“瓦拉赫效应”告诫老师们千万不要过早地给学生下定论,特别是对学生前途的“失望性”结论。因为,它只会给你带来麻烦与遗憾。给学生下不良定论的老师是世界上最缺乏远见的、最愚蠢的老师。就好像电影中的成才是老师们眼中的“烂苹果”,可是成才真的这么没用吗?其实,不是的,成才有他的闪光点,他的闪光点在于他对武术有狂热的兴趣和天分,只要加以科学培养,成才最后不是在武术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吗?
瑞士有位学者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心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④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上海出现了一个闻名全国的学校——上海建平中学。该校提出的口号是“创办合格加特点的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校长冯恩鸿先生提出的“用孩子的特点服务于社会”的教育思想,正是中国教育所应追求的教育思想。
(二)不尊重学生
《小孩不笨2》中,学谦是犯了错误,是应该批评、教育,可是学校却要公开鞭打学谦,这是很不应该、很错误的做法。有人质疑学校的做法,认为要鞭打学生,也不应该公开。按学校的说法是公开鞭打,让学生感到羞辱,以后就不会再犯错了。承受了公开鞭打的学谦,在博客中写到“今天,学谦已经死了”。由此,可以看出,这公开鞭打对学谦的伤害有多么多啊!把一个孩子的所有尊严都扼杀了,好比把孩子杀死了。学校的做法,完全不尊重学生,是十分不可取的。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和人的尊严,教师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折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⑥如今,我国的教育已逐渐步入法制化轨道。《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得以顺利颁布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有了法律保障。但是,部分教师的法律意识淡薄。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体罚现象的根除不仅要靠法律,还得靠教育。让老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时,当老师把学生与自己角色变换,当老师知道人的能力有各种类型时,当老师不断提醒自己——“不会读书的孩子不等于就是没有出息的人”时,当老师相信不会读书的学生毕业后对老师可能更好时,提起的教鞭也许会落下,激动的心情也许会平静,当体罚之风在中国大地消失时,中国校园就可以变成学生——包括老师孩子的乐园。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处罚学生有独特的方法:犯了小错误,罚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唱歌;犯了比较重一点错误,要去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写一份五百字的说明书。跟学生说明,说明书不是检讨书,犯错误的学生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错误,写明犯错心理活动过程就行了。魏先生对犯错学生的宽容,最能引发学生心中的愧疚感,对老师产生感激。下意思改掉毛病。宽容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形式,带着爱心与宽容心走向学生心中的教师,必将成为最成功的教育大师。
(三)吝啬赞赏学生
《小孩不笨2》中,老师们都不怎么赞赏学生的,只有苛刻学生,想学生做这做那,结果搞到学生很反感。丘吉尔说:“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赏别人。”为了不辜负你的赞赏,对方会在受到赞扬的方面全力以赴。老师是什么人?是一群能决定众多学生命运的,最可爱也是最可怕的人——他们的一句话,一个批注,甚至一个眼神,足以让学生“死亡”或“重获新生”。影片中,刚开始时,教华语的符老师苛刻学生,批评学生只考了10分。批评并不能使学生的华语成绩进步,只会令学生对学习华师更加没有心思。后来,符老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当学生考到12分时,他对该学生大加赞赏,表扬学生进步了2分,还鼓励学生下次可以进步5分。这几句话,使得该学生深受感动,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华语。这样的结果不是很好吗?
哥德: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⑦在教育学上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是这样的: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你的学生将成为最聪明的人。因此,给老师的建议:凡是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必不替代;课堂上能少讲就少讲,能不讲就不讲,把课程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权交给学生。那么,你还给学生的将是更美丽的未来。你的眼里就无“差生”可言,这对于“到处是学校,遍地是差生”的当前中国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今天,我们的老师把尽量多的希望留给学生,明天,我们的学生将把更多的成功向老师汇报。如果每个人都能尽量地鼓励其他人,赞赏别人,我们的社会将有更多的人获得成功。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⑧所以,老师们请不要吝啬赞赏你们的学生。
(四)太看重师道尊严
《小孩不笨2》中,在符老师的华语课堂上,整日说学生不用心去学习华语。在学生问到他一些问题时,他不懂怎么回答,就认为学生在故意为难他,批评学生。符老师的做法和很多老师的做法差不多,面对学生的提问,自己不会,却不好意思说不会,因为一旦说了不会,就会影响老师的尊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值得教育者们去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老师能被学生难倒,是做老师最大的幸福。如果学生永远提不出难题,这说明教学是失败的,是当老师的最大的悲哀。⑧不知道老师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说法的,可有一个人却已经把这个说法付诸行动。他是谁?他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茅先生早年曾任教于唐山铁道学院。他在课堂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课之前,先由学生向老师提问,根据提问水平高低给分。如果能问住老师能得最高分。茅先生的胸怀和见地,是老师应备的素养。
敢于让学生问住,需要坦荡的胸襟,能教出超过自己的学生本身就是老师的最大幸福,是教育的第一追求。古代老师是真正的先行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今天,在信息时代,是向孩子学习的时代。尤其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中,老师信息无论从量上还是从思维角度都不及全班同学,老师一定要改变“师道尊严”错误认识,撕下无所不知的表皮,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氛,有利于培养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品质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老师们暂时收齐权威,把课堂表现机会还给学生。
(五)不能以身作则
《小孩不笨2》中,学谦他们的华语成绩不好,怎么说都有他们的责任,他们不用心去学,认为学习华语没用。按他们的说法是校长的华语也是不好,不是一样可以做校长吗?那还学华语来做什么呢?这就涉及一个老师以身作则的问题了。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只用限制的手段维持的纪律是苏联学校最差的纪律。老师不要一直要求学生,一直在说学生要怎么做。一直说,自己却做不到,哪怕你用什么手段去要求学生,也没有用。因为,在学生看来,老师都不是这么做,凭什么要我们这样做呢?如果再一直逼学生,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更不会那么做,更有甚者故意跟你唱反调。所以,老师要学生怎么做,老师就首先要怎么做,给学生带一个好头,做学生的榜样。我自己做班主任就有一个特点就是以身作则。我要求学生提早5分钟到课室,就是早上要7:25来到课室,准备早读,下午2:30到课室准备上课,晚上6:45到课室,准备上晚修。而我自己总是在自己所说的时间,准时出现在课室。哪怕自己没课,我都会来课室走一圈,然后就回办公室。对于迟到的同学,我也没有说什么,因为还没到真正上课的时间。而迟到的同学看到班主任都到了课室,就觉得不好意思,从此以后,就不会再迟到了。是的,有时老师不用说太多东西,你只要用行动去证明就够了,这样就能让学生自愿去做了。
(六)不够关爱学生
《小孩不笨2》中,老师有时根本不理会学生的想法,不听学生的心声,只是一味地批评学生。这给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搞得学生面对老师时,根本不想再说了,反正说也是白说。这就说到老师对学生的态度,老师把学生看成不听话的小孩,还是小自己一点的朋友的问题。把学生看作不同的对象,你对学生的态度就很不一样。
被人需要,被人关注是人类的天性。教育者应懂得孩子的这一人的本性,在教育中有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孩子。这里所说的关爱,不仅是关心与爱心,还是关注与爱护。师德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全体学生。老师给学生的哪怕是一句普通的问候,一次无关紧要的提问,一个轻轻的拍肩,一回真诚的微笑,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励的评语,都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老师们关注孩子“被人需要的动物天性”。老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们爱着别人的孩子。教师要带着三种宝贝走进教室:带着微笑、带着激情、带着爱学生如亲生孩子的感情。
五、结语
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笨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就靠我们老师去发掘。对待学生,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赏,多一点关爱,在本是一张白纸的学生心中,描绘出最美的图画。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人,都是有用的人,都值得老师去喜欢。小孩笨不笨,就靠我们老师去发现了。其实,小孩真的不笨!
第四篇:《小孩不笨》影评
《小孩不笨》观后感
专业:中文师范092学号:0901012079姓名:汪洁 “你为什么把苹果丢掉?”
“因为它烂了。”
“烂了,你把它切掉,它还是一个好苹果嘛!你把它丢掉了就没有了。” “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在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被别人称赞又是在什么时候?很久,对吗?”这是《小孩不笨》的开场白,这个电影中反映的各种问题为我们带来深思。
看完《小孩不笨》,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小段对话。不要因为一处的不足而对他全面否定,要多看一个人的优点,少看一个人的缺点。赞扬与肯定的力量是伟大的,一句话可以将人推入万劫不复之地,一句话也可以让人重整旗鼓,走向成功!
《小孩不笨》这个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以一个小孩杰里的视角来写,描写两个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因为忙而无沟通”,到“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终于找回“曾经茫然、失落的心灵”!汤姆(15岁)和杰里(8岁)的家庭就有如新加坡一般中等阶级家庭,父母都忙着工作赚钱,缺少了沟通,以为只要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就足够了,却不知道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和赏识。另一方面,汤姆的同学成才也和他的父亲同样有着沟通的问题。出身卑微的成才父亲,由于自己曾经误入歧途,所以不想成才步上自己的后尘,对成才寄于厚望,希望他能有出息,好好读书,可是成才的成绩偏偏差强人意,令他极为心痛。他是个没学识的粗人,以为对成才拳打脚踢就是最好的管教方法,结果让成才对父亲更加抗拒。故事简单而易懂,但其中的教育意义却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和视角,让我们看到孩子们不只是需要关怀和爱心,他们也期待父母亲给予他们赏识和肯定!
当然,也不止是小孩子,包括大人,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地方,如当符老师因殴打学生而上报,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不得不提交辞职书,当他快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校长带领老师们冲出来挽留他并鼓励他,我们可以看到符老师眼睛里饱含着泪水,这是他人对他自己的一种肯定哇;又如电影的一开始,符老师因为班上同学的作业和成绩不好而大发雷霆,让他们
出去罚站,但形成对比的是对面的一个教室,他们成绩同样不是很好,但赫老师对他们有的就是鼓励和赞扬,因而学生们都很开心,暗自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鲜明的对比也是赞扬的力量哇。因此我坚持,宁可多褒扬而不要多贬低!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有一次,美国空军的著名战斗机试飞员胡佛,完成飞行表演任务后飞回洛杉矶。途中,飞机突然发生严重故障,两个引擎同时失灵。他临危不惧,果断沉着地采取了措施,奇迹般地把飞机迫降在机场。他和安全人员检查飞机时发现,造成事故是因为用油不对,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用的却是喷气式飞机用油。负责加油的机械师吓得面如土色,见了胡佛便痛哭不已。因为他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飞机失事和三个人的死亡。胡佛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上前轻轻抱住这位内疚的机械师,真诚地对他说:“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干飞机的维修工作。”这位机械师后来一直跟着胡佛,负责他的飞机维修。以后,胡佛的飞机维修从来没有发生任何差错。这就是胡佛的为人高明之处。对于大错误,其实不需别人指责,自己早已自责内疚了。如果此时尊重对方,理解他的心情,那么于对方来说,便是一种博爱和激励。
在这个电影中,引起激烈讨论的话题便是学校是否应该体罚学生,这个是由成才和学谦的犯错引起的,教导主任来查手机的时候,学谦不慎将禁片掉在了地上,被符老师没收,他俩恼羞成怒,与符老师动起手来,这个事情也上了报纸,引起了大众的密切关注与争论。我对于这件事是有我自己的看法的。在中国,是个法治文明的国家,人的人性和尊严应该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因此我认为电影里的公众鞭打学生是很不文明不正确的行为。所谓学校,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个地方,当学生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时,应该进行说教,用言语感化他,而不是采取体罚这个偏激的办法,正如片中杰里所说的“在每个小孩的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只要唤醒他们的好孩子,他们就会把最好的拿出来。有句话说的好:‘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在电影的最后,成才打架真的打出了全世界,他在得到符老师和校长的赏识之后,成就了奇迹。
看完《小孩不笨》,我联系到了自己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三方面,第一,看了小孩不笨里那兄弟俩杰里和学谦,我放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这个电影也
跟我的童年回放似的,在没上小学之前,我是特别开心的,六岁之前基本上是在旅游中度过的,没有学业,升学等压力,童年时美好的!上了小学,爸妈开始给我加紧箍咒了,跟着别人去学这个特长那个老师的,深怕我落下别人一点点。而中学生活更是窒息的,每天一大堆一大堆的作业,还得忍受爸妈每天的唠叨„„这些场景我在电影里看到了,因此,对于杰里和学谦我实在感同身受。第二,现在是中文师范以后也将为人师表的我,受到了这部片子的教学启示。不错,符老师对待学习确实兢兢业业,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替同学们补课,用自己的钱买辅导书给同学们,他的心是好的,我只能可悲的说,他用错了方法,忽略了“钥匙”。在我的理解看来,老师并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工具,老师更应该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把学生看成嗷嗷待哺的婴孩,他们并不会自己吃,应该教会的是怎样吃,怎样吃到更多更好的饭,而不是一味的跟他们讲说:你吃啊,吃啊„„这样的话说再多也没用的,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第三,为人父母的,应该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表扬鼓励他,这样,他才能进步,这点也是这部电影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电影的最后,杰里的爸妈终于来看他的演出了,他特别开心,最后是以杰里的自述结尾的。他说小时候,每个孩子都过的很开心,爸爸疼,妈妈爱,那个时候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等到渐渐长大了,关心的声音渐渐的变成了呵斥声,而那扇门也渐渐关了„„是的,这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心声,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称赞,那个是比喝了蜜糖还开心的事情呀!
“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这是是爸爸临终前才觉悟的,他不是不爱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从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走他的后路,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和表达自己的爱,才导致今天的悲剧,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孩子成长和回头。如果说我们能躲了解孩子一点,多称赞他们,多肯定他们,那么每个小孩都是好苹果。要记住不管孩子在哪个阶段,就算是个烂苹果,也千万别放弃,因为放弃了就没了,我相信世界上每个小孩都不笨,都是好孩子!
第五篇:小孩不笨影评
看完《小孩不笨》,真的有很多感触,有大笑,有感动,有思考……
首先,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位老师,小孩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无形之中,都影响着小孩的成长。案例中,吃饭时,父母不许小孩用手机,但是自己却用了,给小孩的借口是有重要的事,但结果是是无关紧要的事,小孩应该做怎样的思考呢?究竟能不能用呢?父母对孩子的赞美、批评对小孩来说也很重要。案例中tom的爸爸妈妈一直用他们的想法来要求孩子,总是批评孩子做得不好,无论成绩怎样,似乎都不能达到他们的期望,好了还要好,却忽略了对小孩的鼓励与帮助,他们忽略了孩子们心中的想法。傅老师听了年轻老师的话,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终于拿到了打开与学生交流的钥匙。当成才的父亲听了别人的劝告,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I love you,但是孩子在长期的批评中,心门已经关上了,和父母之间只有啊、哦、嗯、的言语。另一方面父母也试图与孩子进行交流。Jerry的爸爸也去学了几句比较嘲的话,酷毙了,whatever等,但是他们的想法过于简单,重要的不是言语交流,更重要的是要和小孩有心灵的交流。
其次,小孩子的心灵很单纯,他们想事情很简单,没有大人的复杂。他们不会考虑后果,因为他们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所以父母的教育很重要。Jerry在学校里,别的小孩骗他说和女孩子牵手,接吻,睡觉就会怀孕,他在电视上看也是这样子,所以他相信了。自己去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忽然听到别人说不能吃黄梨,防止小孩掉了,就让小女孩去吃黄梨,结果吃坏了肚子,到医院看医生。因为没有父母的帮助,加上知识方面的缺乏,所以引出这样一个笑话。但是从小孩的角度考虑,是合情合理的。还有一件事,真的让人落泪。Jerry知道他爸爸的薪酬是500块每小时,为了让爸爸来看自己的表演,于是宁愿去偷拿别人的钱来凑够500块,来换爸爸的一个小时。小孩的单纯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同时也引发我们去思考,父母真的有那么忙,连那么一点时间也灭有,哪怕只是一起吃顿饭,听小孩的一个电话,多陪小孩一会,真的一点都做不到吗?当Jerry把自己亲手画的画送给父亲时,我们不禁也要感叹,在小孩的记忆里,没有父亲的笑容,只是昏暗的灯光下一个模糊的身影,发人深思……
从这部电影里,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小孩,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有胎教,然后又育婴班,稍微长大点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天到晚的做不完的作业,课后还有音乐,美术,英语等等,晚上还有家庭教师辅导,白天学校也是满满的课……你们问过孩子的意见吗?你们知道他们真的需要什么吗?你们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吗?为什么总是把你们认为好的东西都加在孩子的身上?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们在爱的方式上,却没有注意,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小孩子不喜欢父母把一些不懂的事用你们长大之后就明白了,或是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这些话对于孩子至少是不负责任的。父母费尽心机,换来孩子的不解甚至白眼,对父母来说也是伤害,他们不希望他们的爱落空。同时父母对孩子的鼓励也很重要,小孩子没有太多的考虑,也许有了进步只是希望父母会给一点表扬,是很实际的要他们给他买一个玩具,甚至只是想让父母看了之后开心的笑笑……所以,父母的鼓励与表扬是孩子的动力。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与否定,那么小孩子应该如何让定位自己呢,既然无论怎么努力都是一样的结果,总是批评与打击甚至责骂,做什么都是错的,那还有什么意义在做下去呢?无论做的好与坏,首先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有进步要给与鼓励,倒退了,要给他们鼓励,支持他们下次取得好成绩。如果做错了,就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防止以后还会出现,甚至误入歧途。
所以,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小孩的教育有一个新的认识,每个人都要为人子女,也要为人父母,你的父母如何教育你,有什么样的失误,至少不能让这样的错误在发生在你的小孩身上。最简单的做法,要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父母一起最好,定期的一起出去玩一玩,逛公园都可以,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首先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不要把你做不到或是不愿意的事强加在你的子女身上。小孩犯了错要耐心的指证,积极引导孩子改正错误,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唆使鼓励。做到有奖励有惩罚,有了进步当然要奖励,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同时也应当思考开头的那句话,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是啊,赞美别人也是一种美德。你需要别人的赞美,同时你也需要赞美别人,这不仅是在鞭策自己前进,同时也是对别人努力奋斗的肯定,所以,多用你的赞美去肯定别人,当然善意的批评也必不可少,这样大家会共同进步。
总之,它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小孩的教育问题,家庭对小孩成长的影响,教育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真的相处那么难吗?赞美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太多的思考留给了我们,大笑之余也会感动的落泪,破涕为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我们也正面临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