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妇科相关论文: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应用(最终版)
妇科相关论文: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分娩镇痛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在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0年1 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50例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镇痛组分娩前给予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对照组不行无痛分娩,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 评分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后VAS评分明显下降、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 <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自控镇痛泵;分娩镇痛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它对产妇能产生分娩的恐惧感,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镇痛分娩是由麻醉医师从脊椎外层的硬膜外注射麻醉药,使产妇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骨盆腔肌肉放松,产痛明显减少,轻松愉悦地度过分娩期。为此,我院采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通过观察其对分娩及围产期母婴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09 年1 月至2010年1 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50例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无产科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以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年龄、体重、孕周基本相同。
1.2 镇痛方法 观察组待产妇在宫口开2~3 cm时,先行阴道检查无异常,破水者羊水清或Ⅰ°,由麻醉医师选择L2~3或L3~4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并向头侧置管3~4 cm,回抽无返流后注入1.3%盐酸利多卡因3 ml,严密观察5 min无蛛网膜下腔阻滞和局麻药中毒,确认导管在硬膜外腔后,首次注入配置的麻醉混合液5 ml(50 ml中含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7.5 ml、芬太尼0.15 mg)。将导管连接于微电脑自控输注泵,以后视产妇疼痛情况,通过此泵酌情追加剂量。自控镇痛泵选用LCP模式(即负荷剂量+持续剂量+产妇自控镇痛量):持续剂量5 ml/h,自控量为单次4 ml,锁定时间15 min。宫口开全停止自控输注泵,对照组不予分娩镇痛。
1.3 观察项目 ①观察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每隔30 min 记录1 次;②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③胎心监护仪检测宫缩及胎心变化;④产程图记录产程;⑤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 评分。
1.4 注意事项 ①必须开放静脉后方可进行麻醉操作;②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③椎管内麻醉时严格无菌操作;④预先准备抢救药品及器具。
1.5 统计学方法 SPSS 11.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采用 t 检验与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镇痛效果 两组产妇镇痛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后镇痛组镇痛效果满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痛组宫缩时,产妇表情自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胎心监护胎儿心率正常,宫缩无影响;而对照组宫缩时,产妇表情痛苦、呻吟、喊叫、挣扎、恐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详见表1。
表1
注:*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 两组产程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 <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注:*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 评分 镇痛组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较对照组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的原因有2例胎儿窘迫,4例产程异常,观察组胎儿窘迫4例,其余8例为产程异常。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无明显差异(表3)。
表3
讨论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疼痛主要来源于强烈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先露部下降压迫等,疼痛的冲动自脊神经传递入脑,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觉,使产妇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导致产程异常,也使部分产妇丧失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分娩镇痛的最终目的是在减轻产痛的基础上顺利分娩,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目前硬膜外镇痛为产科镇痛最为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采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产妇分娩疼痛明显减轻,可满足分娩镇痛的要求,且按需给药,使药量个体化。
理想的分娩镇痛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以下要求: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安全可靠,能达到全产程的镇痛;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分娩过程;④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1]。甲磺酸罗哌卡因是近年国内厂家生产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对感觉神经纤维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镇痛作用明显,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低浓度时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程度高,对子宫的收缩力及胎盘的血流供应无明显影响[2,3]。因此与传统酰胺类局麻药如布比卡因相比,罗哌卡因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具有更优越的地位。芬太尼脂溶性高,极易通过神经细胞膜和血脑屏障,渗透硬脊膜后可作用于脊髓相应节段的阿片受体,提高了痛阈[4]。两药混合使用,缩短起效时间,增强镇痛效果,又能降低各自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使用自控镇痛泵技术,可通过设置负荷剂量、持续剂量与自控镇痛量来控制给药的剂量和时机,使用药个体化,确保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在实施镇痛后均达到了明显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这可能是由于镇痛后,产妇宫缩时无痛苦表情,无紧张恐惧情绪,使体内儿茶酚酞分泌减少。而儿茶酚酞可抑制子宫收缩,影响产程进展。另外由于镇痛后宫颈、阴道壁肌肉松弛,宫颈扩张加速,使活跃期缩短。而对照组由于过度疼痛,产妇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过度通气及机体代谢增强,影响子宫收缩,产程延长。两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影响小。本文中仅有3例产妇分娩镇痛后下肢麻木,但下肢活动不受限制,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排尿。这种小剂量、低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可控给药方法,产妇镇痛后活动、进食不受限制,可选择合适的体位,使分娩更安全、更自然、更人性化与更个体化。
综上所述,甲磺酸罗哌卡因作为一种国产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技术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能缩短第一产程,保证母婴安全。可见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徐铭军,吴新民.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7):548
549.
[2] 李西宽,焦亚奇,刘俊田,等.甲磺酸罗哌卡因局麻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2):236237.
[3] 肖小华,刘颖菊,丁敏,等.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的生物等效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9):19681970.
[4] 陈会平,石光红.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7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