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英国女孩中彩票
作文英国女孩中彩票
【篇一:善将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
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吃喝不愁的她却内心焦虑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于是她起诉了彩票公司,希望自己回到以往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为她聘请财务顾问来给她提供理财服务。在我看来,这位意外成为百万富豪的女孩,缺少理财观念之余,更是没有将其意外之财变为意义之财。
在当代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美好愿望。因此,这会年轻的英国女孩获得了彩票大奖,当然会被周围的人羡慕。她购置了两套物业,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又是多少在苦苦打拼养家的人的一种奢望。然而她却感到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没有办法使这份意外之财,变得有意义,从而使她快。也许在中奖之前,她虽然并不富有,但她是快乐充实的。突如其来的中奖,让她惊喜之余,也让她感到不知所措,这份大奖不仅为她加上了百万富豪的帽子,而且让年仅17岁的她,倍感茫然。不知如何处理这笔巨款,买房子还是买衣服,更是令她焦虑不。这位英国女孩的遭遇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要如何对待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呢?
笔者认为,要善于将意外之财变为有意义之财。钱财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物质上的需求和享受。因此人们需要它追求它,俗话说得好,钱乃身外之物也。钱财不能给人的内心带来实质性的满足,如材料中的英国少女中了大奖却没有感到快乐,甚至起诉彩票公司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因此意外之财未必是件好事。不会利用,也许会使自己的生活往坏的方向发展。如比尔盖茨,一位大富翁。虽然他是靠打拼得来的财富,但他却义无反顾的捐给了慈善事业,他对于财富的态度与英国女孩不同,她让这份财富变得有意义,承载着他的善意,用来帮助有困难的人,成为有意义之财。这位中了大奖的英国女孩也应赋予自己这份意外之财意义,她可以用来买书,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可以用来旅游,以开阔自己的见识。可以捐给慈善组织,以传播自己的一份温暖……而不是局限在买房子买衣服的以财易物中。
金钱不一定就等于幸福,彩票公司的做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孩的烦恼,财富只有被赋予了意义,才能使人快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地追求自我,不论是像英国女孩子这样中彩票得来的意外之财还是自己苦苦打拼来的财富都应将其变为意义之财。只有正确对待财富,有意义的利用财——财富才能使人快乐。
【篇二:点亮价值明灯,泅渡人生之河】
突如其来的百万英镑大奖,令年仅17岁的英国女孩一夜暴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两套物业、吃喝不愁惹人羡艳的生活。原以为这边如童话结局般“她将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但现实非童话,最终女孩却以压力过大,内心焦虑而生活不如意为由将彩票公司诉诸公堂。“彩票毁了我的生活。”
其实毁了他生活的,并非彩票。而是两面价值观的缺失。正确对待金钱是其中重要的一面。
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曾提出,当代年轻人需要具备三种对待金钱的能力,第一是正确对待物质欲望,第二是正确理财管理金钱,第三是了解,贫穷与匮乏。虽然,年仅17岁的英国小女孩误打误撞获得巨奖,年龄的限制和阅历的不足,必然使得这100万英镑成为烫手山芋,而难以处理。仅仅将其用于购置物业、化为衣食住行的用资,也显然是浪费了这笔巨款本身的经济价值,正是这种理财意识的缺失,使得他无法承受百万英镑带给自己的压力。正所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在此便是“欲获大奖,要能理财”。
顾旸当代社会,不乏因缺理财经验正确对待金钱而使自己迷惘焦虑的例子。尤其是青少年,甚至因为价值观不正,无法正确对待金钱物质而滥用家产,使得父母辛苦挣来的积蓄付诸流水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可见正确处理财富,至关键点。
而另一面,则是如何看待生活的价值。
这位英国女孩之所以在吃喝不愁后愈发感到焦虑痛苦,压力过大,最重要的是她不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飞来的一笔巨款看是使人幸福至极,从此衣食住行都有了保障,实则是以物质的苍白肤浅吞噬了精神价值的伟岸深邃——眼前只剩无尽的财富金银,毋需劳动便可衣食无忧。这对一个少未更事的女孩而言是残酷的。在她本应刻苦学习开创自己一遍天地、自食其力享受精神上的富足的时候,安逸无异于扼杀价值。正视这突如其来的财富使一艘即将出海,远洋的帆船滞留于温暖港湾。她缺少创造价值的喜悦,自然是迷惘焦虑的。被眼前的物质所埋没。谈何诗意栖居?谈何远方呢。
人生好比一条长河,需要独自泅渡漫长的水道。而双面的价值观好比两岸的如白花般的灯笼——一边是正确对待金钱的价值观,另一边是正确对待价值创造的价值观,这个英国女孩是幸运的,她意识到必须回到过去的生活,这是价值观的唤醒,是帆船出港,渡过人生精彩长河的信号。
点亮价值明灯,这一路不再,迷途。
【篇三:君子爱财,用之有道】
买彩票中大奖,想必是许多人都曾幻想过的致富之路。但谁曾想,在真正中奖之后反而会带来更多烦恼呢?英国17岁女孩由获奖到起诉彩票公司的心路历程,不禁让人深思:获取财富只是成功的开始,而只有正确的财富观才能让财富发挥用武之地。
林达有言:“刺破平静水面的锐利冰峰,也许只露出一角。”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水面上”女孩的焦虑和压力,更要看到其本质是理财意识的缺失。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位英国女孩的个例,更要意识到这是这一时代的青年人共同面临的困境。女孩买彩票中奖是一次“大幸运”,但它只用于购置物业和吃喝起居,是否没有用尽奖金的价值?而我们面对压岁钱奖学金等“小幸运”,往往也只用于享受资料消费。可曾想过它们还有更好的用途,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金钱,是一个人成熟的体现,更是积累更多财富的踏板。
我们所得的“意外之财”除了普通的衣食住行,更能用于投资理财,若是为自己投资大可买些书籍,作文吧http://www.xiexiebang.com/作文吧充实自我,抑或参与一门课程学习多一项技能。若是为社会投资如女孩手握的百万巨款,足以设立一个基金会为慈善事业,注入一股新的源泉。而通过宣传和推广,基金会也许就能吸引更多资金将慈善项目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用钱之道有千万条,关键在于如何将财富的价值最大化,这既需要缜密的思维。也需要开阔的视野,更需要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倘若彩票公司聘请的理财顾问能对女孩有所启发,那便是再好不过啦!
财富观的最高境界是将金钱视为身外之物,不为财富所累。女孩因百万富豪的身份而焦虑,也许还是过于重视金钱这个符号了。我们也许难以达到李白“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放之境,但我们同样可以在财富的光芒前“心远地自偏”,冷静理性的看待我们手中的财富。让每一个用出的钢蹦儿,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彩票公司为女孩聘请顾问理财,实是份外之事,但至少能引导女孩更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财富。而每个人都有中奖的可能,当我们与女孩站在同一个位置上时,即便没有顾问,也应牢记正确的财富观。君子爱财,用之有道,如此幸运才不会成为负担。
【篇四:做金钱的主人】
从前我听过一则英语寓言说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这个富翁极度看重财富,何其可悲,而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
女孩买彩票中奖又起诉彩票公司,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她金钱观的不正确。首先,买彩票的人本就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对于一个17岁的青少年而言,这是应是奋斗拼搏的时期,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加上巨额奖金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奋斗心放松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延伸至中国彩票事业,有多少彩民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彩民们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反映了他们金钱观的扭曲。其次,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也反映了物质至上的社会现实。但女孩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脱节是其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但她不应因此失去拼搏之心,沉迷物质享受,如此彩票奖金只会成为恶魔,她也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可能正因为意识到彩票对她生活的破坏,她选择起诉彩票公司,便我认为这十分可笑。她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没有谁能彻底毁掉一个人,毁掉她的生活的是她自己的心态。她已拥有两套物业却说想回到获奖前的生活更像是在说风凉话,她大可把100万奖金用于慈善,自己便能回归从前。她的起诉要么是想获取更多利益,要么是想引起关注。但归根结底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是自己,要改变生活需先改变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归咎于彩票公司。
当然这件事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女孩,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对于个人而言,做金钱的主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要有“空杯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本觉得彩票公司被起诉很无辜,现在看来公司给中奖者提供理财服务十分必要,引导中奖者正确利用金钱,同时对于大笔奖金可以“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应用于中国福利彩票,既然是福利彩票便要体现慈善性,国家可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项目,对口帮扶困难户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树立正确观念,做金钱的主人。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
【篇五:学会利用财富】
这位幸运的英国小女孩通过中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但她慢慢开始发现,这并不幸运,她在买了两套物业,已经享受吃喝之后,周围人开始关注她,她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生活变得焦虑,她去找彩票公司起诉。而彩票公司发现了她真正的问题,那就是不懂得如何去利用自己的财富,并向她提供了理财顾问。
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已经足够大,所以人们对于财富的需求也更大,人们都知道要去挣得财富。但却很少人知道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的财富,而不要被财富所控制,最终过上和自己理想相反的生活。那么这个小女孩又或者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怎样去学习利用自己的财富呢?首先利用财富的方法,应适用于每个人,无论财富是多是少,对于财富,我们先让其满足于必须的环节,这也是我们渴望财富最初的本意。服务于生活,改善生活。我们国家提倡的小康社会也是要先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但当我们温饱了以后,剩下的财富如何利用?便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部分了。我们不能贪图享受而放弃学习的机会,放弃工作,这样会使财富起到反作用,我们应利用多余的财富,去学习更多的生活增长我们的见识,让财富服务于我们发挥积极的作用。另外我们如果不知如何去用财富,投资公益活动或慈善事业,未尝不是一条好路,这位小女孩之所以被财富毁了生活,正是因为她没利用好财富,只用来享受,当她,停止了学习和工作,压力和焦虑也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为什么会有投资顾问这个职业的出现,也是因为越来越多人不会利用自己的财富,当你实在找不到路去利用财富时,去找财务顾问也是一种理财方法。
无论钱多钱少,我们都应意识到学会利用财富的重要性,并且从现在开始学习理财,不要走上英国小女孩走的路,让财富服务自己。
【篇六:认清原因承担责任】
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100万,用它购置了两套物业,但是富豪的身份使她压力很大。四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理财服务。
这位英国女孩不会理,心理承受能力尚低,且不善总结原因,把错误归到了彩票公司上。可能是她才17岁阅历尚浅的原因,她虽然懂得购置两套物业,但是依然无法承受作为一名百万富豪的心理压,使她内心焦虑,生活并不如意。这样的故事和那些千篇一律的暴发户的故事一样,突然得到一笔钱,不知道怎么花。胡乱挥霍,最后惨剧收场。等到落难狼狈时才,怀念起获奖前的生活,希望自己当时没获奖。估计这位英国女孩也是读多了这种老掉牙的故事才想了这么一出。把彩票公司告上了法庭,她声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然而实际上问题并不出在彩票公司,这里也不是出现在她的幸运上。和那些故事里落得惨壮的人一样,她的问题是不善理财。然而她也和那些落得惨状的故事里的人一样,不能认清现状,不明白造成她现在这一切的原因,把所有造成负面影响的责任推到了当初改变的契,也就是那笔100万英镑的巨款上。她无力承担这100万英镑的奖励所随之而来的责任,于是本能的选择了逃避,起诉了彩票公司,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当然,这也不能责怪她什么,毕竟她只是个17岁的女孩,不是每个人都有理财天赋,何况她社会阅历尚浅,不能理财,可以理解,但是,把责任推到彩票公司上,未免有些不明智。
在这一次的起诉中,彩票公司的选择很明智,她看透了女孩造成如此惨状的根本原因,并对症下药的给她聘请了财务顾问,同时依我猜彩票公司方看透的不仅仅是这么简单,造成女孩心理大压力的,估计不仅仅是理财投资的获利之类的严肃问题,也有可能包括她无节制地花钱,在衣食住行上引起周围亲友异样的看法。对她造成心理压力,所以彩票公司方作出的决定是很明智的。当然就算再不明智,彩票公司也不可能也无权把100万收回,依女孩愿望让她回到获奖前这样的生活,估计她也会马上后悔吧!
所以这个事件告诉我们的并不是那种老套故事里想表达的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的观点,而是让我们明白了要认清现状的最根本的原因,分析责任,承担自己的责任,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逃避责任。
【篇七:别让财富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金钱和财富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并愿意为之付出一辈子的。那么当你被突如其来的巨额奖金砸中时,你会如何做?英国17岁女孩中了彩票大奖,购置物业吃喝不愁,但她并不快乐,并起诉彩票公司希望回到货架前的生活,彩票公司因此为她请了财务顾问。
在我看来,这位女孩是幸运的,同时是不幸。幸运的是她能够获得100万英镑的大。而不幸的是,她没有利用这笔财富来创造她下一个幸运。并不是彩票毁了她的生活,而是她自己用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正确,的利用财富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正确对待财富的价值,利用财富创造机。英国女孩中巨额奖金后,只把奖金用在吃住的满足上,奖金也因此变得不那么心安理得,自然会产生焦虑心理。而如果她将奖金用在有意义的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面呢?奖金也就拥有了真正的价值,她也是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了。一位普通人无意间购买彩票获得大奖,一夜之间从平民变成富豪,但他选择将奖金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则回归普通人的生活。有人觉得他这样做没意义,但我认为这是他的选择,也正是他价值的体现。英国女孩的压力来源于她没有正确对待,财富。
财富是有限的,但人的进步是无限。英国女孩用奖金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这只会使财富越来越少,最终消失殆尽。这也是她感到焦虑的另一重要原。我们不应该被财富所束缚,而应掌控支配财富。比尔盖茨已经是世界有名的富豪。但他依然在不断进步,丰富自己的内涵,提升自己的能力。富豪的头衔并没有牵制他。可对于英国女孩来说,获奖前的心无杂念被奖金所控制。没有用财富来充实和提升自己金钱也就成为了没有意义的钞票,无法发挥它的价值。
别让财富主导你前进的脚步,用财富来使自己的心灵变得富有。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物质上的满足,才能发挥财富的最大价值。英国女孩的焦虑来源于内心的空虚,而这种空虚需要自己的努力去填补。
【篇八:人性化服务并非理所当然】
英国一位17岁女孩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领奖后她的生活无忧,当周围身边人都羡慕她时,她却觉得百万富豪的身份让她倍感压力,四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并希望能过回以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财政服务,由此可见彩票公司的服务是周到的,是符合现代化的人性化服务。
我认为彩票公司的行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即使女孩起诉公司,公司最后还能为她提供理财服务,而不是斤斤计较,这种人性化服务在如今十分罕见,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推广的新型服务体系吗?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女孩都起诉公司了,公司就不应该再为她提供任何服务,并且公司应向女孩索取精神赔偿费用。但是,又换句话说,它仅仅只是一个17岁的未成年女孩,人生经验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好巨大金额的钱财,社会上应该多给予帮助,帮助她更好的理财,而不是挥霍。而彩票公司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少让政府操心。这样的做法正是我们应当推广并提倡的。
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宣称自己会有一条龙服务,但到最后,只要是他们觉得无利可图时便像踢皮球一样,什么都不归他们管,而在欧美等国,这种人性化服务是十分普遍的,他们是真正视顾客为上帝,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售后出现的问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的服务体系如此完善和周到。
当然,我们固然提倡人性化服务,但作为消费者本身也因或多或少,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并不能理所当然的一味要求企业社会国家提供帮。一个17岁女孩,都是快要成年了,应该是懂得如何理财,而不是仗着自己有钱去起诉彩票公司,这是不理智的做法。也能体现出女孩不成熟的心智。倘若可以,为何不去请理财顾问呢,所以正因为企业了解女孩的心理,所以企业才没有计较过多,这种舍己为人的人性化服务才会诞生。
因此人性化服务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友好相处的产物。我们提倡人性化服务,但也希望消费者能有处理问题的意思,并非理所当然地接受企业提供的服务。
【篇九:真的是彩票吗】
很多生活过得并无想象中如意的人都幻想过自己能中一张彩票,成为百万富翁。那对于你来说真的是一张彩票吗?
英国一位17岁的女孩买彩票中了100万英镑。中奖后的那段日子,她过上了令人羡慕的生活,置物业、吃喝不愁,可四年后却起诉彩票公司。原因为彩票毁了她的生活,还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为她聘请了财务顾问理财。这真的是一张彩票吗?
为什么彩票会毁了她的生活?女孩只有17岁,突然成为百万富翁,日子一开始是无忧无虑,后来的日子便越来越乏味,钱总有用完的一天,而她却没有目标,没有动力的过一天。使她内心焦虑,压力很大,就如“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每天无忧虑的生活使她变得安乐。所以遇到小的问题是失去解决能力的,她便开始陷入焦虑。许多人也是如此,我之前看了一篇报道,英国一男子中了彩票,十年内将奖金100万英镑全部挥霍,过了十年奢侈至极的生活的她,走上了抢劫的道路,后被收入牢中。在中彩票前,他是一个生活过得一般但很开心的普通人,中奖后,他一步步把自己推进了监狱。这真的是一张彩票吗?
彩票会使一般家庭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不一定是好的变化,对于意志不坚定的人,这彩票便是一场祸,对于意志坚定的人,这便是福。意志不坚定的人会拿着钱挥霍无度,过着一个假富翁的生活,而意志坚定的人往往会有一个目标,会拿着钱进行投资创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富翁,而不只是一个暴发户。
当你突然中了一张彩票,从中彩票那一刻起,你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你并没有应对那种生活的能力,你便会沉迷其中,乐此不疲,把自己以前定的那些因为穷而遥不可及的目标和梦想都实现,但看着钱越来越少,你便会陷入恐慌,因为你没有支配现在的生活的能力,这边使你压力倍增,焦虑不安,最终导致物质生活比以前富裕,而精神生活却大不如前。到最后便会过上一种比以前更加糟糕的生活,因为你,已经死于安乐了,这真的是彩票吗?
【篇十:有目标才有动力】
在材料中,有个英国的17岁女孩中了百万大奖,然而她中奖后虽然吃喝不愁,甚至购置了两套房产,但却日益感到压抑,最后她起诉了彩票公司,希望回归以前的生活。于是彩票公司给她聘请了一个理财顾问帮她。
许多人获得了大奖之后都是欢呼雀跃。我认为之前这位女孩也不例外,但是为什么她会感到生活更加的令人焦虑,从而起诉彩票公司毁了自己的生活呢?我认为可能是因为女孩被太多的钱财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赚钱,除了有极少数人,是为了自己更快乐的生活而选择以外,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我们在不断的拼搏中成就自己赚更多的钱,用于养家养生活,而学生时代则是为这一切寻求一个完美的入口。这位在少年时代就获得了大笔的财富,仿佛一辈子的时间要做的事情却被做完了。
我父亲有个同事也是医生,他的职位很高,平时与父亲一群人玩得很欢,一起酒肉大鱼。有一天他说他辞职啦,吓住了我们一群人,都挺不解的,那么高的薪水居然留不住你?他淡然一笑,我赚的钱已经够我的老婆花一辈子啦,那么我就留在家里享福吧。她的淡然令很多人都沉默,这或许就是一个市井之人的目标了吧!
总是说高考迫近墙上遮掩了许多振士气的纸张,但是最被关注的依旧是距离高考还有XX天,这是归宿,这是提醒,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日夜的拼搏只向着一个方向,若是没有他,或许我们还沉浸在幻想中“还有一个多月呢”吧。
看过许多热门的野外求生,无论每一个节目,都有着目标。有些是在某某地方生存数天,有些事在某些地点找不到有人烟的地方获救,没有见过什么是在野外毫无目的的呆着的,这样就从探险变成变困了。
作为一个人,人生要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外国调查的很清楚,有明确目标的人,比无目标的成功率高上60%。材料中的女孩有了理财顾问也就有了该做的事,理财赚钱更多也就有了目标,或许会被别人嘲笑,燕雀安有鸿鹄之志,但是依旧要坚定的向前。不畏困难,向目标迈进,方能成功!
【篇十一:保护未成年】
17岁是一个如花般的年龄,英国一位17岁女孩中了100万英镑的彩票,此后她的生活无忧无虑,很多人羡慕她,她却内心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她最后起诉彩票公司,彩票公司最后给她请了财务顾问提供理财服务。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仍属于未成年人,仍接受法律的保护,英国17岁女孩显然就是一名未成年人,她在中奖后获得了百万奖金。自己的身份也随之被公开,周围的人都认识她,羡慕她这都是因为这百万彩票,自此她被冠上百万富豪的称号,但作为心智仍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不知如何管理她得来的财产,这反倒是她的忧虑,这是她无法完成自己17岁正青春能做的事,可能她会荒废学业,可能她会因这笔钱成为一个虚度日子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国不允许未成年人购买彩票的原因了,要保护未成年人。许多国家都有立下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孩子。就如芒果台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刚开始第一季还在电视上播出。现在广电总局把在电视播放的途径剪掉,保护未成年的孩子不被用来炒作,影响他们以后发展的道路。
但也有保护不当的例子,就王宝强离婚门事件,虽然王宝强事先说明不要因此事骚挠家人与孩子的生活。但许多网友依旧进行人肉搜索,扒出孩子的照片在网上疯传。媒体八卦一丝也不放过,怀疑孩子的亲生父母对孩子日后的生活造成困绕。
就像英国17岁女孩一样,在什么年纪就要做相应的事,不要让外界影响了你原本的生活,阻碍了你人生的重要一步,这都有赖于国家监管的力度,媒体和网友的手下留情。
我认为国家应加大保护未成年人的力度,全方面实施不留空隙,监督社会的各种事件,尽量不给孩子造成伤害。
媒体要八卦有度娱乐适度过度的八卦只会让人反感。
网友要讲文明有秩序,尊重他人隐私,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外漏,净化网络的一片天。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没有人能够帮他们选择想要走的路,父母也不例外,保护未成年人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尊重,让他们能在自己的岁数里,做着自己岁数应该做的事,生活过得如意,这就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
【篇十二: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心】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说:“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心。”而英国那位中了百万大奖的17岁女孩,就是没能正确对待那突如其来的大奖,导致财富毁了生活的后果。女孩如不能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那法院不一定能消解你内心的焦虑,理财师也未必能减轻你的压力。还是多修养一下“心”吧。
人们渴望并追求物质财富本没有错。我们早起晚归、四处打拼,努力多挣一点钱,不就是为了家人能过得更好一些吗?一届政府大搞建设、提高GDP,增加税收,不就是为了搞好市政建设、提高人民收入、造福广大市民吗?我们的党也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不就是为了促进社会财富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吗?可是,当财富降临,我们有些人为什么会像那位英国女孩一样快乐不起来呢?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人,成了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豪,但仍感生活不如意,“心”不快乐。有部正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有位叫赵德汉的处长,家藏两亿三千多万人民币,但一分不敢多花,整天提心吊胆,何止不快乐,可以说是生活在恐惧中,因为这“财”来自于“贪”,为不义之财。也有些富豪,虽白手起家,但亲人们为这“财”争得头破血流,亲情荡然无存,巨大的财富并没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人,一旦堕入“物欲”之海,就只能在“不如意”甚至痛苦之中挣扎。能挽救他的,只有那超然“物欲”之“心”。
“虽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缺乏物质财富,那又如何!只要内心富有,就可以发出“何陋之有”之叹。而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没有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带来不如意。他成立了“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做起了慈善事业,他是一位能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很好地合二为一的人,他的快乐源于“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价千亿,巨大的财富并没有拖累他,他仍然像一位老农工作在田间地头,不断刷新着水稻亩产的纪录。那位中了大奖却不快乐的英国女孩,能否从中得到一点“心”的启发呢?
财富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压力和不如意。财富本身没有错,错在我们对待财富的态度。心病还需心药医,那就不断修养我们的内心,修来一双明辨财富的慧眼吧。
中了大奖的女孩,好好记住星云大师的教诲吧: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心。
[作文英国女孩中彩票]
第二篇:任务作文 孔子彩票
“孔子彩票”
【作文题】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被出卖的孔子 高三(1)班
饶熙
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
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造的“文化效应”。
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
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
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
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 高三(1)班
武迎时
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五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无数文化瑰宝而赞叹、而自豪的。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会在心底深处为其留下一方净土,这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深爱。
然而,近日山东省发行了孔子主题彩票后,却引来了纷纷议论。孔子是坐在神坛之上的国学之父,而彩票却是市井间的功利之物。当阳春白雪生生化成了下里巴人时,人们所持的怀疑态度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尊敬,自此纷争之中可见一斑。然而尊爱虽存,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与感悟又实在是太少了。人们把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看作是阳春白雪,正是其只可远视而难以亲近的表现。当国学经典终于成了心中一个高尚而模糊的影子,当学者们的提倡与呐喊终于再打不动我们麻木的心,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为孔子的“被贬”而不平?
我们有理由为孔子走下神坛走上彩票而惋惜,也可以认为有关人员是在贩卖孔子贩卖文化。然而,我们终于无法否认现代人尤其广大群众与孔子儒学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难逾越极难弥补的深渊。这深渊,便是那下里巴人的琐事——柴米油盐,住房生计。我们的老百姓自是跨不过这深渊的,那么也就只好请孔子屈尊。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彩票刮开之时,无论中奖与否,购买者在看到孔子的名言——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是“学而不思则罔”——之时,心底里就有一块柔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这触动便是一个开端,这因文化的冲击而生的感动,便是深渊被填补的开始。让百姓亲近孔子,从这份感触开始。
当百姓讲坛渐渐升温时,我们看着于丹另类地解读孔子,我们耳畔也响起各样反对的声音,然而《论语》的销量却也有了飞跃;当电影《孔子》进行宣传时,多家媒体均对片中孔子与南子的暧昧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当大家走进影院,看到电影中那个正直善良的老人时,我们终于对孔子有了一份了解。我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孔子,或许会以下里巴人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他高雅的实质,却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文化的生存
高三(1)班
彭宸光
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而又实用的事。想必,山东彩票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
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
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
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
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
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
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
文化渗透可以从点滴做起 高三(1)班
黄鑫
近年来,社会愈发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于是掀起一股又一股国学热。可当各位专家学者在各种文化讲坛上滔滔不绝时,人们有没有沐浴在教化的春风之中呢?当电影《孔子》的编剧也对那句著名的“言必信,行必果”理解有误时,人们有胆量挺起胸脯,以为自己真正开始了解传承儒家文化吗?
文化是一种在时间深度和空间广度的精神积淀。按照荣格的说法,文化终将体现为人格。人们传承儒家文化的目的也应当在人格上有所体现,而将之寄托于福利彩票,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彩票是面向社会大众的,这期间可能会有埋头钻研的学者,也可能会有曝晒在外的民工。而区区一张孔子彩票,就可以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到同一片文化天宇之下,就可以让儒家文化的点点滴滴自然地与百姓会面。《论语》名言作为奖符,人们必会给予他们更多关注,从而自然而然的记住。此时如果政府再配以文化释义与宣传,人们也有可能进一步了解名言的含义以及背后的儒家文化。彩票本身作为一种诱导,就像犹太人在书页上涂蜜水,让孩子尝到甜头,从而喜爱读书一样。人们在尝到中奖甜头的时候,也会在《论语》与生活间建立某种隐藏的联系,从而慢慢运用于实际。
然而担忧也随之而来。将《论语》与金钱勾连,难道不会使其精神在大众化利益化的过程中变质,最终沦落为利益的代名词?《发条橙》中的阿历克斯变“好”只因畏惧痛苦而非道德教化,即使人们真正因此关注儒家文化,是否也仅仅是爱其利益,而非精神实质?的确不能否认其可能性。但无论如何,将儒家文化的点滴渗透到全民中,总比秘而不宣闷在象牙塔中有益。单纯做讲座,一般民众未必有兴趣听;做硬性宣传,恐怕又会使人们在听闻无数次不知所云的重复声中感到厌倦。让全民自愿接受教化,利益诱导确实是一种相对有效地途径,况且《论语》本身并不能与化学亢奋剂相提并论,名言有其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只要我们的后续工作做到位,人们在接触它们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人格也会随之慢慢影响而有所提升。库布里克在对《发条橙》做解释时也曾说“道德应当是一种自主选择”,人们若能因此渐渐真正自主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不也很好吗。
当然,彩票途径是一种新的尝试,其中难免会有偏离正轨的情况发生。但是让儒家文化与民众如此近距离接触,拓宽它的空间影响,总是比终生隐居世外更有社会价值。我虽不敢妄论此举究竟会让全民的精神、人格有多大的提升,但它确实在点滴间渗透着儒家文化,这种情况应当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孔子彩票”只应是个美好开端
高三(1)班
徐皓
发行以孔子为主体的福利彩票应该是件好事。最起码,它让我们看到了官方在发行彩票的同时,对文化的想方设法的传扬和对待文化经典心态的改变。
“孔子彩票”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孔子与我们的距离的,这对现实中的许多人是大有裨益的。我们都知道孔子是大家,儒学有是中华古代文化精髓,可又有多少人了解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儒”又究竟是何物?在这种不了解的同时,我们又把孔子越捧越高,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直到把孔子弄得极其玄妙,使得常人无法理解,最终成了我们敬仰的一个“神”。
然而孔子却不应该是拿来供着的,我们的责任也不应该只是到某庙某祠拜几拜而已。孔子与“神”是截然不同的,虽两者都值得敬重,可以给人精神力量,但我们对待孔子的态度不应是迷信的,不应是人们遇到天灾人祸后祈求风调雨顺的那种徒劳的心理慰藉。我们也决不应把他仅当作中华文化的图腾。他不是供国人用来骄傲的象征,更不是什么赚香火赚人气的“大仙”。他的价值在于他的思想可以沿传后人,指导人们迸发出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更好的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一点,“孔子彩票”做了好事,就是把孔子从莲花宝座上救了下来,让他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同时我也认为,“孔子彩票”是件好事,也仅仅好在它的目的上——为了让我们与文化接近。它采用彩票这种方式仍然有待商议。暂不提把孔子放在靠运气赚钱的彩票上面是不是对他老人家的大不敬,单从“孔子彩票”所能带来的文化教育效果就有待观察。也许最开始会有人因感兴趣而买张留作纪念,但多数人还是抱着发大财的梦想购买的,对他们来说,“之乎者也”也许和“abcd”没有什么差别,最重要的还是代码背后藏着多少奖金。将带有《论语》名句的彩票放在他们手中,想必没有太令人乐观的效果。孔子回到现实世界后,最重要的是使人们从心底重视儒家思想,但若将思想与金钱放在一起,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文化的力量在不断被削弱。
因此,怎样真正把孔子“带回人间”,恐怕是一个彩票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需要我们努力思考的问题。“孔子彩票”仅仅做了将孔子请下神坛的贡献,这种快捷方式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我也实在希望“孔子彩票”只是个的开端,后面还会有更多、更带有对先人的敬重感情的措施、方法,使孔子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重新流淌进我们的血液,而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请让文化回归清高 高三(2)班
黄杨心蕊
近日,一则关于山东省发行的以孔子为主题的彩票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人为此叫好,认为此举可以让中国千年的文化遗产以一种更广泛、更平和的方式走近每一个人,使文化更大程度地得到传播。而我,却为此感到心疼。
山东曲阜,孔子的故乡,一直都是被认为儒家文化的源头。就是这样一个近乎神圣的地方,却能将孔子作为彩票的主题来使用。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张孔子的小画像和一句《论语》的名言而已;他们以为这一张张崭新的彩票只是丰厚盈利的凭证。甚至可能在他们的眼中,连孔子像和名言都没有,只有那奖级后面对应的奖金!这样的一种传承方式,或许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包上了金钱的外衣之下,“文化”的价值无疑大打折扣。
当然,这绝不会是一个特例。一座座外表肃穆的孔庙被先人筑起,用虔诚的心和简单的动作展现着对孔子最崇高的敬意。如今,再走进这一个个孔庙中,没有了香火的烟气,没有了虔诚的礼拜,映入眼帘的是一纸价目表,上书“祈福价目表,……198元,……298元”,传入耳中的也不再是儒家经典的谆谆教诲,而是无数导游的口若悬河之词。一边讲着孔子的历史,一边告诉游客“祈愿心诚则灵,最好是选298元的那种”。在这看似的文化气息背后,是巨大的盈利和无法满足的贪念。这些表面上顶着传承儒家文化,却在背后牟求巨额利润的行径,无疑是对文化最大的不尊重,最大的侮辱。
一个颇有文化历史的国家,最令人痛心的其实并不是没能将一切文化传承下来,而是拿这些当作盈利谋私,甚至犯罪的幌子。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化丧失了,这是国人心中对文化的不敬仰不重视。如果一个国家不能够对文化遗产保有敬意与珍视时,那么无论这个国家历史多么悠久,都不可能有能力将它们保护下来。走出去看一看吧,天坛似是而非的祈天大典,雍和宫里鳞次栉比的请香处,长城脚下排队等缆车的人群,雕花楼顶蛮横的卖票员……。那些印着孔子像的彩票,那些立在孔庙中的收银台,那些穿着祈天祈福礼服,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那些把文化踩在脚下把金钱举过头顶的人,到底是如何把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从高处神圣的地位一步步拉下来,一点点染上铜臭味!
文化,应该干净而高贵的,它应该是每个人从心底崇敬而尊重的东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卑微、充满铜臭。文化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的,是用来学习传承发扬下去的,而不是不停地被人践踏的。
请还给文化以它本来的清高吧。
兑奖之后
高三(2)班
郭睿
山东发行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彩票,从某种角度看,是运用了本省的名人效应,同时,出于对孔子的纪念与尊重而发行彩票的出发点也是不可忽视。如今,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中国、汉文化的代名词,在海外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表演中众人喊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表明孔子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可是不知你是否察觉到,“孔子”二字,似乎渐渐变成了一种标志,一种宣扬中国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标志。它似乎成了食品包装袋上的便签,在有中国的地方就贴上。变得越来越平面简单而不再立体。
所以自己有个问题很困惑:当那些购买彩票的人兑了奖后,会如何处置这些彩票呢?会否因为彩票上的八句名言及孔子本人,抑或是单纯地因为这是套关于孔子及儒学为主题的彩票,就在买后不论中奖与否,都会把彩票好好收藏起来,张张码好地供奉着?
答案大概也不需多言。在兑奖处的垃圾桶里,应该会找到很多刮过后的彩票。于是自己当初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孔子现在,好像仅仅成为了包装袋,包裹着任何需要对外或对内输出的东西。一个拥有厚实内在的人被压缩,成了包装,成为了一句口号一个代言人,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运用他后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越来越忽视孔子本身及其思想精华。
我想这绝不是夸张:当我们都在向国外提孔子以示自己文化深远时,有很多人,连孔子是哪个朝代,姓甚名甚都不知道。何其可悲!当你一边边向外输出“孔子”时,却连其根本都不了解,这已不是一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能总结的了。
更可悲的是,这绝不是个别现象。中国人自称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同时,对历史了解程度却少得可怜。在对大学生文言历史知识的调查中,整体平均分低于及格线,仅在二三十分左右徘徊。在为韩国申请端午及愤怒的同时,却又对屈原毫无深入了解。除了五千年这个数字,如今的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还了解些什么?
没有人可以否认自己对中国历史地尊重和敬仰,可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被物质生活困扰着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漠视着中国古文化及历史。不了解,却知道其影响深远,那么就索性用其包装,遮掩下自己的无知吧。
因此我很想这样想:山东发行彩票,也是为了唤醒人们去深入了解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因此,人们对于孔子纪念与尊重,不能仅是通过气势恢弘的祭孔仪式,在学院前缀上“孔子”二字。更重要的不是表面,而是真正懂得孔子,将儒家思想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褪去其中糟粕,升华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最简单的,就是兑奖之后,将这一张彩票、将彩票上的这只言片语,虔心收藏吧。
文化回归需要公众的宽容
高三(4)班
张昕怡
“孔子热”、“庄子热”的高潮未过,易中天、于丹仍是公众普遍关注的文化名人,《百家讲坛》、《寻宝》《鉴宝》覆盖了大面积的收视时段。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似乎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甚至,连一张彩票也要渗透进儒学的气息。山东省发行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选用《论语》中八句名言对应八个等级的奖项。在这个比任何年代都更需文化滋养的时代,文化在不可避免地带上功利色彩之后,也终于放下身段,广泛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这个经历了文化繁荣也经历了文化浩劫的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一场文化回归。只是,在这回归的路上,有很多次尝试看起来并不完美甚至不尽如人意。商业价值、市场潜力、收益率、名誉、地位,诸如此类的社会概念会在一时间成为文化回归的阻碍。我们会将文化和物质联系起来,以至最后已经不知自己是在亲近文化还是在亲近物质财富。在一次次并不漂亮的尝试和一次次的被指责中,这个民族变得不知所措。面对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浩海,我们想去呵护却那样力不从心。然而,当我们第一次伸出手,触碰那温暖的水流,第一次踉踉跄跄地迈进它的怀抱——又何尝不是在进行一次可贵的尝试?当福利彩票被印上孔子的名言,即便第一目的不在推广儒学,即便文化的价值成为一种经济手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方式,让文化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微小角落。
文革之后,太多被遗失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重新拾起。这重拾文化的过程几乎与产生文化的道路同等艰难漫长。从这个民族心灵重建的角度讲,它就像一个稚气未消的婴孩,一点点站起身,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走。他会失去方向,他会跌倒,但却终要向前。它的前进,需要的是公众的宽容,而非冷眼旁观,甚或在他跌倒、在他挣扎着站起来的时候泼来冷水。
在读了彩票发行的新闻之后,我的第一反应便是暗为有关部门捏把冷汗。我几乎可以想象,会有多少在经书古籍里泡出了一千多度近视也未见有所建树的所谓学者专家拍案而起,指责这一行为玷污了儒学文化的纯粹;会有多少日日为文化缺失垂泪、自己却鲜有所为的伪精英发表慷慨的言论为印在彩票上的名言叹息,以此向本就迷惑的民众展示自己的精英水准。这就是我们对待文化的态度?我们呼唤它渴求它,但当它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到我们面前,试图一点点融入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便因为它两脚尚且笨拙,步履有些蹒跚,便给它一阵当头的棒喝。文化,该何去何从?
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文化回归的尝试性开端上,诸多问题的出现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在讨论文化的纯粹性之前,我们首先要让文化的感召力在群体中壮大起来。面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功利色彩,我们应当用宽容去耐心修正,而非用苛刻的眼光扼杀文化的萌芽和新绿。否则,有一天文化也许是会完全变得纯粹,但那一天,也鲜有人提起它。过多的批判和急迫并无意义,文化回归将是一场持久的战斗。在我们、乃至我们的后代的细心呵护下,这个民族终究会逃离彷徨,这个民族的文化也终究会走出功力——迎来属于它自己的时代。
当文化与商业结合 高三(3)班
赵一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冲突似乎正日益加剧。然而,文化与商业是否就一定不能共存?其实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也未尝不可。
山东省发行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也许只是一种商业手段,目的是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制造更大的商业利益。但换个角度去看,其积极作用在于让更多人对孔子和儒家文化有更多的关注,这也不失为一种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手段。孔子彩票、《孔子》电影、孔子学堂,这些方式也许让孔子带上了些许商业化的色彩,甚至成为一种炒作,但如果孔子和儒家文化能就此成为一种流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那么对于我们这个民族也不是一件坏事。虽然这样浅显的方式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对孔子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只要它能起到一种推广的作用,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便已足够。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显然已不能把文化与商业的结合,单一的看作是文化的悲哀。文化与商业相结合,是商业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对文化一种新的理解与运用,其存在有着必然性和合理性。文化与商业之间,不是单方面的利用关系,而是双方面的相互作用。商业借助文化来发展其自身,达到营利的目的。而文化也可以通过商业手段得到更多的推广。在古巴,印有格瓦拉头像的商品风靡市场,年轻人争相购买。这可以说是商家赚钱的手段,但同时也让这位略显遥远的历史人物更加大众化,确实可以起到推广其精神的作用。孔子和格瓦拉虽然完全没有可比性,但这种通过商业来推广某种文化或精神的手段却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如果文化和商业可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
将孔子印上彩票,这一行为也关乎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像孔子这样的历史文化名人,已被我们摆在神坛上太久,成为了一个高高在上,难以企及的文化符号。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被我们逐渐的疏远和遗忘。文化与商业相结合,也是将传统文化重新摆在一个我们触手可及的位置上,是让历史名人重回民间、更加贴近大众的契机,使其更容易被一般人所接受。
当然,文化也不能完全等同于利润,与商业结合,首先也要把握适当的度,保有对文化的尊重。同时,我们应看到其积极的作用,更好的利用并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
文化清泉该流向何方 高三(4)班
杨岚颖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福利彩票,选用了《论语》中的句子对应彩票的奖级。此事无疑是再一次将文化经典与平民化、庸俗化扯上了关系,并因此站在了争议的风口浪尖。然而,我却认为这是文化清泉正在向下滋润民众的良好体现。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向下渗入,经典接近大众的行为。中华经典代表的是中国先贤们的智慧,其中不乏高深难懂、常人不可领悟的内在精髓。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阻止经典向广大民众,尤其是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人的传播。而彩票,这一接触大众的媒介则完全可以担此重任。文化正是应该在这一点一滴中渗入人们的生活。也许这又会引来众多专家学者们的热议甚至是非议、斥责。但是又会有多少根本不了解《论语》的人至少记住这几个句子呢﹖难道只有因为将论语印在了彩票上而不是竹筒上就是对经典的不尊重﹖难道用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代替单调的“一等奖”三个字眼就是对圣人的亵渎﹖
其次,这是一次对经典普及的肯定。中国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与伤痛、压迫与苦难,于是经典文化成了我们为数不少的可以令我们重新拾信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以自豪的物质宝藏。于是有人就将经典拾到了不可企及的地位,禁止经典通俗化,于是有了十博士对阵于丹的无硝烟之战。然而经典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它也需要通俗化、轻松化的解读。正像正是于丹掀起了一场论语学习热,百家讲堂开始了“红学热”,大众只有接触了像彩票这种日常用品,才能开始发现经典、喜爱经典,从而真正地解读经典,经典也只能凭借大众传播用品才会拉近与大众的关系。民众也许做不到学者般的对于经典的研究,但是他们需要一种自然的凭借去与经典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国民素质便会在这种偶尔的精神会合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也许还会有人指责这种行为是将文化清泉引入了商业的排污场。但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已经几乎找不到不与经济联系的物质,对此我不禁要问,为什么花钱买书就可以,然而买了的彩票上附带了一句《论语》中的句子就不行﹖为什么专家学者在创作之余去电视上讲一次课而收取应得的酬劳就是对文化的利益化和庸俗化?人们应该放下对待文化的那根紧绷的神经,平和地思考一下文化与金钱的关系,只要这种关系不违反道德与法律。
文化的清泉就像天山上的一池泉水,它应有一部分高高在上、圣洁无比,但是也只有当汩汩清流源源流入民众之中,才能不断地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使广袤的中华大地不至于干涸。
中华文化的现实突围 高三(4)班
刘琳君
很早就看到了山东发行孔子彩票的新闻,篇幅很长,大致是讲奖级由《论语》名言设定和民众态度热情高涨。但我总感到可笑、可悲。难道孔子已经卑微到要靠彩票去宣传?其实孔子彩票只是众多文化现象中的一个例子,一个突围的典型,更多的,要么艰难行进,要么找不到前路,茫然若失。
喧嚣的外壳下总有它的悲哀。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包装下早已变了味道。
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彩民,买孔子彩票的人自然也不会少,至少它充满了新鲜感。这不但是中国第一款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即开型彩票,更是一次成功的包装和推广。如果它是一款普通彩票,自然不会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而把把孔子作为主题,同样也是对孔子文化的助推和宣传。看似双赢,实则此时的孔子成为了营销者的工具,商品社会的代言。孔子早已不是代表传统文化的绵延和宝贵,而是现代人炒作的手段,是彩民消遣的方式。谁又敢肯定,这一张张彩票不会在失去其经济价值时成为废纸,被丢弃、遗忘。这是对文化的保护,还是对历史的践踏?
孔子彩票其实是一种畸形的文化回归。我们希望经典重新闪光,传统适应现实,这时很快便我们发现了它的不合时宜: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谁会去学习儒学和道学,谁会有机会体验中庸和无为?因此它们要改头换貌以适应现代人的眼光。于是大众看到的是对传统的肆意曲解,主流媒体传播的是文化的现代形态。结果是电影《孔子》并未得到多少好评,百家讲坛总是惊现雷人之语。殊不知,传统需要的“传承”和“统一”,是对历史足够的尊重与认同。当传统披上光鲜的外衣登上全民娱乐的舞台,我们的文化即使突破重围呈现在世人眼前,但不伦不类的样貌只会让我们更加难堪。
诚然,我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文化现象带来的正面效应,但长此以往,我们的传统毕将依附于商业,而非真正融入我们的内心。国民需要的不是功利的手段,而是我们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任与仰慕。在千年前受到中国深刻影响的日韩地区,传统节日、礼仪文化仍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我们却渐渐忽视甚至淡忘;在世界意义上对汉文化贡献卓著的台湾,每一个孩子仍从小学习文化古籍,而在大陆,文言文已经失去了它的生存空间。文化应该生长于我们生活中的细节,并籍此走进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如法国街道上的门牌号都能流露出对名人的崇敬,当我们摈弃文化传播中急功近利的心理,当我们为文化留下一片净土并辛勤耕耘、用心体味的时候,文化回归也就多了几分把握。
由“孔子彩票”引发的 高三(3)班
吕孟卓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成果似乎大有被其它国家窃取的危险。然而,当有人试图替国民重拾文化成果时,却又遭到了“贬低文化”的炮轰。近日山东发行的“孔子彩票”就是一例。我认为,大可不必在孔老先生的尊严问题上上纲上线,将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于福利彩票,也是有其不可估量的益处的。
几年前韩国女星张娜拉祭拜李时珍曾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对此,有人提出我们应该学会“文化宽容”。的确,文化宽容不仅是对多种文化的宽容,也是对多种文化形式的宽容。发行孔子彩票,其实是让孔子和他的闪光思想走下神坛,重新被国民接受的很好手段。即使这种手段不得不让传统文化与经济利益挂钩,也可以让孤独多年的儒家文化走出尴尬境地。面对传统文化的窘境,我们不妨对这种宣传文化的形式多一点宽容。
有人崇尚文化的高雅,但我认为文化被视为经典束之高阁,其实比文化融入市场更加可悲。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百家讲坛》节目被不少专家学者贯以“快餐文化”的帽子,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一道道“快餐”让沉睡以久的国学重新走入了国民的文化生活。古老的文化若不能与时代的特点结合,就很容易被当成文物被少数人收藏。然而一张看似与高雅儒学格格不入的彩票,却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让孔子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况且它在传播文化的同时又累积了社会福利建设的资本,不能不承认市场的力量比艰深的文言文更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当然,当孔夫子与“铜臭味”相联系,不免让人感到有失文化的尊严。但必须承认的是,当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不得不靠别的民族弘扬传播时,文化在这里失去了基本的重视,它的尊严已然缺失。而我们以“孔子彩票”等形式,唤醒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其实是重构文化尊严的第一步。
看到“孔子彩票”的出现,我其实非常欣慰。因为这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人们既没有拥挤于圣诞促销,也没有又一次让韩国抢先使用属于中国的文化成果。但是,如何在让孔子获取公众关注后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还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让文化贴近平民 高三(3)班
孙祺
近日,我国首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在山东省发行。继于丹《论语》,电影《孔子》之后,孔子这一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视野中。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这一做法再次把文化商业化,大大降低文化其本身的内涵。但不可否认人们再次关注孔子,人们还没有忘记孔子。
像这样把民族历史中伟大的人物用于商品在国外也曾有过。在哈瓦那,古巴革命家格瓦拉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观光商品。年轻人穿着印有格瓦拉头像的衣服,戴着印有格瓦拉头像的徽章,关于格瓦拉的商品泛滥街头。也许商家把这当成他们的摇钱树,只想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我们看到的则是格瓦拉的名字被最大范围的传播开来,外来游客开始知道并想要了解他们的民族英雄。商业化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使精神文化低俗化,但它首先开启了人们对于认识了解民族历史上伟人的一种渴望。
把孔子印到彩票上,也许这并不是我们希望人们重新认识孔子的途径,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姑且不论商家的目的,这样的做法首先降低了我们了解孔子的门槛。无需在学校中读着晦涩难懂的《论语》,无需死记硬背孔老夫子的名言。以这样一种大众化的方式人们知道了孔子其人。低俗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大众化,孔子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代表者,不应该只是由专家去研究或者是孔子学院中的学生去学习。作为每一个民众我们都有责任去传承这份文化,但这种文化绝不是我们高不可攀的文化。文化平民化,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平民化的平台。即便是将孔子印到彩票上,买彩票的人看到儒家经典,在心中至少会留下些什么,也许他还会思索些什么,这样孔子便不再是我们心中角落里那寂寞而遥远的大圣贤,他真正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
这样的做法也许并不值得一直提倡,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毕竟看到了孔子潮流,看到了儒家文化流行。那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曾禁锢了人们的思维,但在今天科技高速发展,道德日益流失的社会我们则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力量作为道德的准则,心灵的依托。让孔子贴近平民,让文化贴近生活,我们需要的是人们举手投足间的高尚,而不是空洞且高深的理论。
诚然,我们要让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保有其崇高的位置,怀有足够的敬意去仰望他们。但我们更需要让文化降低姿态,贴近平民。
经典文化的复活
高三(3)班
高俊杨
前几年,我们在全世界推广孔子学院。今年,胡玫向全世界奉献了电影《孔子》。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体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孔子和儒家文化正在以各种形式贴近我们。
不得不说,孔子在我们这个时代日渐复活。无论是电影,还是彩票。都拉进了我们与孔子之间的距离。现在谈论起孔子,在人们心中他也许不再仅仅是那个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大哲学家,一个千年前的称呼与符号,而更多的以一种实体为承载出现在我们面前。孔子不仅仅出现在书籍与学术课堂上,同时还出现在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谈论中。经典文化的普及是经典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努力,通过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复活,人们更加普遍的接触、了解、研究它们,经典文化在当代重获新生。
谈论起经典文化,不得不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跨度。尤其在中国,中华文化的全盛时期据我们千年之久,再加之顾问的晦涩难懂,他在当代的传播就更加艰难。再者,经典文化与广大民众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他不如通俗文化那样易于接受。与其让经典文化站在随时间流逝而类的愈来愈高的神台之上沦为虚无,不如将他请到人间,在人间复活并造福人类。孔子学院,电影《孔子》,孔子彩票,再加之百家讲坛推出的于丹评《论语》节目,就是在用一种普适的方式让孔子与儒家文化复活,尽管有些方式遭到了极大的非议,但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孔子,谈论孔子。而关注与讨论就是“孔子”复活的开始。
因此,在当代中国,以孔子彩票为代表的一系列对文化传播的创新活动大都是有益的,有助于经典文化复活的。这些活动相当于给社会大众提供一种契机,给予一种鼓励,让我们轻松地、主动地走近经典文化,接触经典文化。通过这种形式,就能唤起更多的人走上复兴经典文化之路,同时也为那些已上路的有志之士带去温暖与鼓励。我们无法否认经典文化在我们生活中一个较低的位置,若一味保持经典文化的清高,若一味强求经典文化的纯粹反而会适得其反,使经典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活动也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抢救与保护,与其让经典文化在现今淡化,为什么不去以一种积极的形式使之传播与发展呢?
当然,文化的复活不应只是形式的复活。以文化为糖衣,而其中包裹的却是贪婪的利益之心,这样不仅会造成文化的空洞,更是对经典文化的一种亵渎。就如(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商业化,他的形象确实是离我们很近,但他更多的却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一种标新立异的装饰。那些身穿切·格瓦拉头像的时尚青年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那头像背后体现出的革命精神与博爱精神?彩票只是一种形式,一个载体,万万不可让他取代了经典文化的位置,让经典文化只成为一串串冰冷的中奖号码。只有让彩票上的孔子进入我们的内心,只有让作为奖符的八句名言,作为我们知道我们生活的准则,才能更好地促进经典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经典文化的复活仅依靠一个学院,一部电影,一套彩票,一栏节目是无法办到的,他真正需要的是民众的觉醒与感悟。只有我们主动地,真诚地贴近经典文化,它们才能真正的在我们身边复活。
迈出第一步
高三(4)班
赵婧祎
近日,以《论语》作为奖符的彩票在山东发行。不可否认的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文化推广是与传统风尚相悖的。但对于向“钱”看齐的现代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文化宣传的方式。
文化界频繁强调“文化回归”,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现代人对于中华文化强烈渴求,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商业社会的巨大作用。而《论语》彩票就是一种让文化走近大众、走进大众的有力方式。在这个利益至“尚”的社会里,以利益作为驱动力无疑是较好的促进传播的方式。因为奖金的诱惑或是对于形式的好奇而购买一张又一张彩票,一点一点,每天都接受些许文化的浸染,让文化的身影挤进日复一日干枯冰冷的利益生活,然后由它的带领去领略更加广博的文化世界。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五千年以来,文化的沉淀深厚而丰沃,浩瀚如烟海。“文化回归”的关键,不是怎样带领我们徜徉其中,而是如何让远离文化生活的国民踏出迈向文化殿堂的第一步。《于丹论论语》、湖南卫视的国学讲堂,一度被网友们批为玷污文化、庸俗化解读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实际上,不论是山东的论语彩票,还是于丹的论语解读,都是在以或轻松易懂,或幽默诙谐的方式,一种接近我们的方式,降低文化相对于我们的高度。它们的作用,不是代替我们的眼睛看文化,而是帮助我们窥视文化的魅力,激发我们探索的热情,帮助我们迈出文化传承的第一步。
我们不愿接近孔子,又因别人“玷污”了他们的神圣而恼怒,是因为我们对文化不够宽容。就像视文化为尊贵优雅的、出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满腹诗书才华,却永远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闺房之中吟诵经典,直至芳华远逝、衰败凋零,也未曾有人一睹芳容。将文化赋予我们想象中的高贵,束之高阁,远瞻中也就拉远了它在我们心中的距离。也许有一天,我们宽容的看待文化,看待他的存在与传播,“文化才能真正的回归到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
第一步,也许我们仍处在很低的地方,也许离文化还很遥远。但这一步,走出的是无限的勇气与动力,让我们不断地向着先哲们靠近,终有一天,我们能近到可以握住他们的手,感受到他们温暖的存在与真实的脉搏,由衷的发出无限的崇敬。终有一天,曾经绚烂璀璨的中华文化,能回归到我们的身旁,闪烁于苍穹之中,照亮脚下的路,照亮未来的路。
对文化的全新挖掘 高三(4)班
陈楚唯
近期,山东省首次在全国发行了一款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引发众多非议,但我以为这是对文化利用方法的一种创新、发掘探索,无可厚非。
首先,以彩票方式宣传文化,可以使文化迅速得到普及并渗透到生活中去。虽然彩票中只是以《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为奖符,但却可以通过不断的发行、开奖,让更多的人对此有更深刻的印象,潜移默化、理解更加深入。我认为,这与诸多国家将文化代表者的头像印到钞票上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文化本身也得到宣扬和传播。文化的保持和发展是要建立在广大群众基础之上的,所以普及文化成为当务之急。或许,时下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继续生存。故利用新方法发掘文化,普及文化是可以的。
同时,这也更好地利用了文化的价值,造福社会。福利彩票本就是慈善事业,而以孔子为主题和卖点,正是切合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为民所想、利于民、造福百姓的精神精髓。我认为这相比于各地搞些隆重的庆典、大型祭奠活动要好得多。文化不应只是人们脑中的空想、时时挂在嘴边的念想,和无数学者苍白无力的号召,而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健康发展的导向。造福于社会,让百姓从中获利。所以,与其让我们的文化停留在歌功颂德、形式大于意义和价值,还不如先尝试让文化发挥其浅层次的价值,随着文化的普及再逐渐深挖其内涵的精神价值。
当然,我也并不认为这是传承文化的最佳方法,但的确是当前较为可行和实用的方式。至少不是错误的,而不应该成为众矢之的。可这件事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以至于招来众多的反对之声?对文化的评论也一时间热了起来。很多人说这是对孔子文化的亵渎、让孔子文化低俗化。他们口口声声说应加大对文化事业的关注力度,应通过语言文字等,从精神层面逐渐渗透。但他们平时都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仅在这时才以“义士”之态发表心中的不满和“忧虑”?归根到底,他们在平日里忽视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但潜意识里又不甘心让文化“沦落”而失去它本来的面目。这就导致了我们可能在特定的时间段表现出对文化的大量关注,却没有长时间的热度和投入。而这时出现一种宣传、利用文化的方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长期关注,或许更好。
文化这东西,光说空想没用,关键要去发掘其中的涵义、价值。以孔子彩票为方法进行试水,并不为过。
将文化纯粹化
高三(3)班
杨帆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彩票的八个奖符分别对应着《论语》中的八句名言。
这件事情可以理解为孔子的家乡人民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而想出的一举两得之法。但是,当“学而时习之”与一等奖这种商气浓重的词汇对应时,当写着“有朋自远方来”的彩票飘落到地上而被践踏的时候,这种与金钱挂钩的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不能不引起非议。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当远离商业与金钱,才能回归纯粹,被人们接纳与理解。
当把彩票、电影、漫画这些形式套在传统文化的身上时,它们的确拥有了一身鲜艳的、引人注目的外表,这层外表也的确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但与此同时,过分的注重外表使其内部的精华被漠视,这精华于是就在日久天长的包裹中渐渐变质。这点很符合莎士比亚对于生命的嘲讽:“充满了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西游被大话,三国被水煮,经典《论语》竟也成了彩票的一部分,这些难道不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吗?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华丽的形式的确让比较枯燥而艰涩的传统文化变得通俗而有趣味,的确使人们,尤其使孩子们,能够通过比较简易的方式接近这些生涩的文献典籍。但是,当这些文献典籍只是成为了一种用来消遣的、娱乐的工具,只是成为了浅显、幼稚、庸俗的“奶嘴文化”时,变了味的传统文化便丢失了它应有的精神价值。
因此,在想方设法将传统文化发扬、传承之时,还是应当尽量保持它的本色,让它以纯粹的内涵意蕴被人们接纳。
正如近几年来热播的“百家讲坛“节目,虽然它也是将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媒介进行商业活动,但这与彩票事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个节目只是通过商业这个渠道对传统文化做原汁原味的讲解,使之为人所知,而不是仅仅将传统文化当成了一个简单的标签,在商业这块板子上贴的到处都是。
传统文化是纯洁的、神圣的,因此我们也应该用一种神圣与一种尊严的情感来面对传统文化,而不是让其在商业的齿轮下面目全非。
体会与领悟传统文化是需要安静的,并且需要秉持一种敬畏之心。若将传统文化当成徒有其表、热闹而无内涵的剪彩仪式一般,那么不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心灵也会遭受贬值。
当孔夫子开始“亲民” 高三(10)班
李若辰
近日,山东发行了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福利彩票。该彩票正面是温煦的孔子像,并选用《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八个奖级。一时间,200万彩票被抢购,街头四处可见一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念念有词一边刮奖的人们。我认为,发行孔子彩票将是孔子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最佳途径。多少年来,被誉为“孔圣人”的孔子,高居庙坛之上俯瞰苍生,显得神圣而遥不可及。除了学识渊博的高级知识分子,怕是没有几个老百姓乐于或敢于将头探入圣人周身的云雾中一睹他的尊容。一直在强调提高全民素质,普及传统文化,但是面对众多的老百姓,将文化一味抬高,全部珍藏在厚重的《论语》里或者图书馆的深处,这样的普及有何实质意义?相较而言,用福利彩票这种“亲民”的方式,让民众真真实实地将孔子捧在手中记在心里,甚至背上几句名言警句,不失为搭建老百姓与孔圣人之间沟通桥梁的最佳途经。
要想传播传统文化,首先得让文化走下圣坛,走进寻常百姓家。否则,用所谓的“敬”将其封杀在神殿里,不许它沾一点“人”的味道,时代的气息,只怕孔子终将只能是教科书或者旧典籍中一幅褪色的画,他那些警世格言也少有人问津,被老百姓远远地抛到脑后。
换一个角度讲,用福利彩票推广孔子与儒家文化丝毫没有贬低其令人尊敬的内涵。不要忘了,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是“福利”。福利彩票售得的钱有20%都将作为福利资金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帮助困难中的人。“仁”“义”,心系天下苍生,这不正是孔夫子所宣扬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吗?人们怀着期盼与希望买下一张张彩票,又将更多的期盼与希望带给社会中的他人。这条传递爱与希望的纽带,是孔子思想的最好诠释。
当孔子看到自己的小小画像被无数本来不相识的人捧在手中细细打量,并产生认识了解他的念头时,他笑了;当孔子看到学问不高的人因为无意中背下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开始体谅身边的人时,他笑了;当孔子看到他的思想在几千年后仍源源不断地为苍生送去爱与希望时,他笑了。
当孔子开始“亲民”,我们的社会也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儒家文化应该平民化 高三(10)班
索天时
《论语》八句名言被印在彩票上,在我看来,这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的进步。我们一向把孔子尊为圣人,把《论语》奉为经典,把儒家文化拉高,拉到神坛上去供奉。其实儒家文化本来就是老百姓的文化,它能流传千年至今而不衰,就说明它已经被寻常百姓所接受,并融入了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既然如此,与其把孔子放在神的位置上去祭拜,不如让他回到我们平常人的生活中,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彩票有赌博气息,不登大雅之堂,但它也是普通人生活的一面。《论语》印到彩票上,我倒不以为对儒家文化有什么亵渎。美元的每张纸币上都写着“我们信仰上帝”,也没有人觉得亵渎了上帝。现在的问题是它太“雅”,孔子的思想只能在书本里存在,儒学的精神出了书本便不再可见,这倒是文化的大悲哀。其实儒学本是一种普适的思想,没有雅、俗之分,俗人、雅士都能从中受益,这才是儒学真正的伟大之处。只能写在书本上的文化不叫文化,尤其不是儒家这样的普适文化。
儒学现在总被神圣化、崇高化,反而增加了跟普通百姓的距离。我们每年都要搞祭孔大典,把仪式办得很神圣,老百姓不一定看得懂,也不一定爱看。把《论语》印在彩票上,大家觉得亲切,以后还可以印一点儒家的小故事,寓教于乐,而且让彩票也挺有人情味,何乐而不为呢?
在文化上,大家常喜欢唱高调。彩票上印几句孔子就觉得玷污了我们尊贵的传统文化。以这样的心理对待文化,我们的文化必是畸形、错位的。与其把那些有崇高价值的文化封锁在高处,不如尽可能地与普通百姓共享,再高雅的文化也得有个“群众基础”。就像儒家,如果不是为大众所接纳,又怎么可能一直延续到今天呢?
所以说,儒家文化应该平民化。人民的东西就该是人民的。别把孔子抬得太高,够不着,看不见。
文化外衣
高三(10)班
郑一琦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体的即开型彩票,以孔圣人名言为奖符,即开即知。尚不知其销售情况如何,但我对它持乐观态度。我认为这是为经济披上文化外衣,促其发展。
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同文化与经济不再是单纯相互对立的了,它们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我认为文化对于经济来说,可以是一种点缀,增加吸引力。如孔子彩票一样,现在许多商业活动都为自己披上文化外衣。比如某山水旅游地打出的口号就是孔子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立刻使旅游由娱乐消遣上升为陶冶身心的精神净化了。“孔子彩票”也一样,孔夫子这一文化巨人的号召力使得任何与他有关的东西都增加了一份深厚底蕴。买“孔子彩票”给人的感觉就不单单是中个奖了,更像是花钱触碰了一下中国文化。文化光辉使得人们在进行商业活动时明显有更好的自我感觉,使人们感觉自己不仅拥有物质,更有了些许精神享受,自然,花钱就感觉不那么低俗了。
另外,这种文化外衣经济活动也可以小小的扩大一下文化的影响。这里说小小的是因为虽然把文化推到了最前面,但人们接受不接受,接受多少还是个未知数。这与社会经济水平,人们的生活质量都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这里的文化也只是起点缀作用,若知其精髓,还是需要静心思考的。“孔子彩票”其本质还是彩票,或许人们都能记住一句名言,但它并不能起到使孔子思想深入人心,使人们心灵得到真正净化的作用。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又怎能奢望这种文化外衣经济使人们知文化之精髓奥义呢?它本身只是利用经济这无处不在的触手宣传文化,充其量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而非理解文化,传承文化。
这样看来,文化外衣经济模式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我们最不可忽视的便是这外衣底下的东西。它是否担当得起这光耀夺目的外衣?若是“孔子彩票”爆出作假,那最尴尬的不是孔子,而是我们这些违背孔子基本思想却硬往自己脸上贴标签沾沾光还想替孔夫子小小地传播一下的伪君子们。
所以说,文化外衣可以穿,但一定要保证真身干净,否则再美的华服也会被虫所蛀,不仅不会使人向往,反而会使人恶心唾弃。
当孔子被踢下神坛 高三(11)班
吴正一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这样,当你刮开彩票看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时,可能你得到的只是二块或五块的安慰奖,虽然不多,聊胜于无。如果刮开彩票看到“礼之用,和为贵”,那可就恭喜了,拿着这张“孔大头”,你就可以领取30万回家了。
至此,当年白衣翩翩的“儒圣”,被他的故乡人一脚踢下神坛,成为了引领大家一夜暴富的“赌圣”。
未免有些悲哀。当提到韩国人申遗中国文化时,大家极其愤慨,强烈谴责韩国人不地道。回过头来,又把传统本土文化随意处之,用儒家文化的核心人物作为商业营销的噱头,着实不妥。
并不是说一定不能以传统文化宣传销售,但是彩票其本身就带有赌博性质,如果以儒家文化——古代中国思想核心作为一个宣传的手段、促销的手段,未免显得不伦不类,甚至说是对儒学文化的一次践踏。
如果有一天,“买孔子了吗”代替了“吃了吗”;如果有一天,关于“孔子”的报道只是某某中了30万,或是某某为了追求“礼之用,和为贵”而倾家荡产;外国友人来曲阜参观孔子故里,看到了大街上端着一个框子兜售彩票的人,而彩票上影印着的则是孔子严肃而又正经的神情„„长期以往,不仅官方提到的侧面宣扬儒家文化的目的无法达成,反而使人们对孔子、对儒家的了解形成错误的引导指向,尤其是零零后的新一代们,他们了解到的不是历史上的孔子,而是一张彩票上的孔子。
传统文化的流失,其罪魁祸首正是国人本身。对于本土文化,如果连你自己都随意处之,以轻佻的态度对待它,那么这就是文化的悲哀,就是国人的悲哀。
当孔子被踢下神坛,当孔子在文化界无助地漂泊流浪时,面对的或许是高丽的方向。
莫以文化为工具
高三(10)班
赵扬
近日,中国首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在山东发行。彩票选用《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并与彩票的奖级对应。此举一出,声讨甚是强烈。而我要说:请给中国传统文化一份足够的珍视与尊重,不要让它们沦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圣人。无论你认同与否,孔子与儒家文化或多或少地已渗透在一代代中国人思想里,对国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起到主导作用。对于如此一位可敬的圣贤,被大家反复提及或加以宣传似乎合情合理。但以具有娱乐博彩性质的彩票作为“宣传”载体,实属不妥。
这款彩票的发行方曾出言辩解,声称以《论语》名言作为奖符可以推广儒学文化。暂且不论这种想法的由衷与否,我们可以通过彩票自身看出一些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我们最熟悉的论语名言之一,而在这款彩票中,它所对应的是奖值垫底的10元奖级。以此为例,我们可以想见那些或忠诚,或仅出于好奇而购买彩票的彩民刮开涂层,中奖者看到论语名言后激动地与奖符对应的场景。将论语与奖金一一对应,也许并非发行方所愿所想,但在彩票这一刮一对之间,论语已经略显随意和不尊地被人们的潜意识处理成与金钱直接挂钩的文字,甚至是符号。论语被划分出了“价值高低”,作为奖符,它本身的含义却鲜有人知,鲜有人提,即使算不上“践踏”,又怎能不说是对儒学文化的无意识“贬低”呢?
与之类似,最近因为曹操墓的发现,各省掀起了对刘备,大小乔等古人故里的争夺之战。在这些看似正急于探求文化名人其人其事的争论背后,没有一件不与景区开发后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也许新闻背后,的确让更多人回想起了这些古人和尘封历史所承载的文化,但唇枪舌战只是为夺得金钱利益,是让文化蒙辱,国人汗颜的事实。
孔子一向提倡“仁爱”,在以他为主角的彩票之上,主要位置都印有其温和慈爱的画像。或许,当孔圣人对彩票一事地下有知之时,他并不会勃然大怒。但我们作为中国人应该深知,自作聪明地用文化掩饰对利益的追逐是对传统文化的糟蹋和不当利用,非但起不到弘扬作用,还让最珍贵的部分迷失在了“利益”里。请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不要让孔圣不安与寒心,不要让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迷失在以文化为利益工具的笑柄里。
这是一场危机
高三(10)班
孙易
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老夫子在经过历朝皇帝的推崇和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冲击之后,又俨然成为一商业符号,着实命运坎坷。我以为,一个小小的举动折射出的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危机,和中国人淡薄的危机意识。
继韩国人抢注端午节后,韩国明星张娜拉身着韩服祭拜李时珍再度引起轩然大波。而人们对此口诛笔伐似乎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文化被别人崇拜,心里倍感失落。可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文化呢?曾经让老一辈泪流满面的戏剧“四郎探母”,如今只能让年轻人一头雾水;曾经寄托着一代人对老北京的挚爱的胡同和四合院,如今已是城市现代化的牺牲品;曾经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四书五经,如今只能在大众的摇头里被武侠、言情小说远远甩在身后;就连曾经让无数人为之骄傲的孔老夫子,如今竟然也正式成为了彩票的“代言人”„„古老的华夏文化,不仅被炎黄子孙拒绝接纳,拒绝了解,拒绝严肃地尊重,在别的国家表达尊重的时候,还被国人看成一种侵犯而大力声讨,而我们自己,却在漠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之后,更漠视了文化的尊严。
谁说只有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危机才算是危机,这场大规模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尊严的漠视,难道不是最大的危机吗?
《纽约时报》发起的关于美国会不会重蹈罗马帝国覆辙的讨论中,有这样一个声音:“一个国家的自尊不应该源自它在全球的实力,而应该源于它的文化价值和成就。正面临衰退前景的美国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继续坚持其自身文明所蕴含的高贵传统。”强大如美国,仍然将坚持文化传统视若维护大国自尊最有力的武器,可发展中的中国,却对这场关乎文化尊严的危机毫无感应。圣哲可以戏谑,祖先可以调侃,把《论语》中的八句名言作为奖符,直接与金钱等值,却鲜有人意识到这实际是商业对文化的又一次入侵与摧毁——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何在?还是说,现代中国需要的仅仅是官场文化、商业文化,传统文化那一套早该作古?
人们没有危机意识,或许并不是因为性格中的贪图安逸,而是维护文化尊严的责任感,已经渐渐退化。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文化资源正在流失,而这种流失不仅会逐渐模糊了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更会让人们逐渐失去传统的民族性格,从而失去民族自豪感。这场危机,其实是蛰伏在人们心灵中鲜有人意识到的隐患。
何时人们的危机意识才能被唤起?何时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被蚕食的时代能够真正到来?何时孔老夫子才能免遭彩票的亵渎,以他真正的思想者的姿态傲视人间,获得他应有的尊严?
第三篇:我梦想中的女孩
我梦想中的女孩
二15刘镇平
每个男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另一半的梦想。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青春无限好,但是红颜知己却难求?
回想古代诗人笔下的“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那是何等的绝代芳姿,国色天香的女子啊?或者是“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的仙女般的女子。
假如梦想中的女孩是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聪慧灵秀,知书达礼的才女。她喜爱读书,性格多愁善感,以至于面对花开花落的自然情景,她会情不自禁的落泪。她偶尔也会吟诗作赋,诗词中透露着无奈感伤。但是她生性敏感多疑,对爱情极度不信任,面对贾宝玉的信誓旦旦,她始终不能相信那是真正的爱情。如此感性的女孩,可惜不是我最终理想的女孩。
假如梦想中的女孩是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端庄稳重,贤惠温柔的全才。她温润如玉又不乏果断,遇事冷静理智应变,举手投足都是一种知性之美。她在贾府中懂得为人处事,善于与他人交流,自我心态调节能力,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此品格端住,机智聪明的女孩,正是我所欣赏的女孩。
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假如,所以何为理想的女子呢?
下面就让我描述一下,梦想中的女孩的形象吧。
梦想中的她有一对清秀的眉毛,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圆圆的脸蛋,一头轻飘飘的黑发。
第四篇:《彩票中的数学问题》案例资料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案例
指导教师:陈福刚工作单位: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
彩 票 中 的 数 学 问 题
彭小猛 沈雪艳
目 录
一、教学设计
二、过程资料
1、确立研究主题
2、确定分组、确立小组研究主题
3、制定活动方案
4、指导学生实施活动方案
5、展示活动成果
三、教学反思
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案例
——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在我国电脑彩票种类、玩法多种多样,体育彩票的销售中心也已随处可见,它已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人们对于彩票的看法也褒贬不一。购彩票而变成百万富翁的人已为数不少,但同时博彩而负债累累的人也有不少,甚至有人利用公款买彩票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购买彩票是一种投资,但更主要的是对我国公共事业和福利事业的支持。作为中学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这一新鲜事物有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了解电脑彩票。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彩票,了解“彩民”的心态;
2、让学生应用排列组合、概率等知识计算常见彩票中奖概率,形成对彩票的正确认识;
3、培养团结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4、培养学生信息的收集能力、扩大知识面,加强对数学的兴趣。活动课时: 共5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确立研究主题
1、由老师引出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四川彩民瞿先生中奖500万元。按道理说,瞿先生中得的500万元从金额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不过从这500万元发生的作用来看,确实是积极上进的。瞿先生在成都买体彩中了500万元,结果他带着奖金400万元回家享受人生,他在家乡盖了小楼,买了车,承包了林地,养起了蚕,全村的人都叫他百万富翁,而相当一部分人现在也在他的蚕场干活,他为人很仗义,经常照顾老弱病残,带领大家一起赚钱,乡政府把他列为积极分子,后来还成为光荣的中共党员,这个500万元,牛!你想拥有500万吗?只需购买2元一张的彩票,你就有机会中得500万的大奖,这就是彩票的吸引力。同学们,你们了解彩票吗?想认识彩票吗?
2、介绍有关彩票的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各位同学,目前市场在销售的彩票你知道哪些? 问:谁能把你知道的彩票名字说出来? 齐声答:双色球!问:还有呢?
简单介绍有关彩票的情况,例如常见的福彩全国联销的有:福彩3D、双色球和七乐彩;体彩全国联销的有:排列
3、排列
5、大乐透、22选5、27选5等;使学生对彩票有个大致印象,并自由讨论提出问题。
问:男生中已经买过或将来会买彩票的同学请举手?
统计人数。
问:女生中已经买过或将来会买彩票的同学请举手? 统计人数。
对比在咱班男、女生购买彩票的积极性状况。
问:国家设立彩票是为了让某些人梦想成真吗?其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彩票的现状怎样?(2)彩票的玩法规则是什么?
(3)假如我去购买彩票,中奖的概率有多大?(4)作为一为彩民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购买彩票?(5)在在社会上,是否也和咱班一样,男性购买彩票的积极性高呢?
引导学生根据上述问题提炼出子课题:(1)对彩民购买彩票心态的调查;
(2)对性别、年龄与购买彩票独立性检验的研究;(3)对彩票中奖概率、中奖期望等数学问题的研究。
3、课时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本次活动的研究方向,在进行下一次活动前,请各位同学利用课外时间,更多的了解彩票相关知识及其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独立性检验,古典概型的概率、期望。
第二课时 确定分组、确立小组研究主题
一、回顾上一课时大家总结的子课题:(1)调查彩民购买彩票的心态;
(2)对性别、年龄与购买彩票独立性检验的研究;(3)对彩票中奖概率、中奖期望等数学问题的研究。问:大家买过彩票吗? 答:有的买过,多数同学没有买过,甚至不知道彩票的玩法。结合这种现状,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个小组,调查研究彩票的现状、规则及民众对彩票的认知。
问:你买过彩票,那么你买彩票时的想法是什么?中大奖?还是„„
答:我想中500万。
答:我想中奖,不中奖没有关系,反正我不经常买的。答:无所谓啊,试试呗,只当是为社会做奉献啦!„„
引导学生围绕《彩票中的数学问题》中的子课题进行思考、讨论。
二、让学生自由分组,选出各组组长,确立小组研究主题。
1、动员大家自由选题
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对3个子课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姓名、课题编号(编号为(1)、(2)、(3)),然后上交汇总。
2、汇总、分组
根据大家的选题进行分组,按大家的意愿分成3个小组;然后根据分组结果适当调配人员,并由大家自由、民主推荐小组长。提示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民主呢?
3、小组成立、填写研究小组成员记录表(见)。
4、展示分组
各小组亮相,并由小组组长发言。
5、小组分工。
三、课时小结
各位同学,我们的小集体已经成立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希望大家在研究学习中相互协助,共同交流、共同出谋划策,将我们的研究学习顺利、圆满的完成。
附页一
小组成员记录
第一组 小组长:李晓晓
成员:田孟孟 贺莎莎 黄卓然 何世权 程健康 孙嘉诚 张含笑 第二组 小组长:刘杉
成员: 郝欢乐 苏笑丽 司丽颖 吕晴晴 郭顺李夏 李博 第三组 小组长:邵坤鹏
成员:姬欣盼 赵倩倩 闫会丽 徐凯勋 魏单峰 付献伟 程成
第三课时 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要想顺利的完成我们的研究活动,你需要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明确每一个任务的目的,达到目标。那你们制定过计划吗?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也制定一份计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制定本次活动的活动方案。
二、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组织各小组讨论如何制定活动方案。
2、了解各小组初步活动方案完成情况(1)检查各个小组是否明确活动主题;(2)各组成员是否明确本组的活动目标 ;(3)询问各小组打算怎样安排活动内容;(4)你们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5)需要准备什么工具和材料吗?
(6)对于需要外出做调查的小组有没有考虑交通、出行安全等。
3、交流讨论,完善活动方案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出发,完善小组活动计划。
4、展示活动方案,并请同学们评议、建议。
三、课时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对大家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让我们明白了做一件事应该计划安排哪些内容,怎样合理安排计划内容的次序。当然,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只要我们花心思去想怎样做一件事情了,那么我们办事的效率就会高些,就会有条不紊。各位的计划很完善也很详细,下去之后大家就可以按计划行动啦。
第四课时 指导学生实施活动方案
一、引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各个小组都制定了活动方案,我们是如何去实施呢?
二、指导学生实施活动方案
1、检查各小组信息收集情况
问:我们的课题中有两个子课题需要大家去做问卷调查、收集一手材料,不知这两个小组的问卷进展怎样?
2、座谈交流
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各小组研究的进展,针对研究方向、方法加以提示,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1)特别是性别、年龄与购买彩票独立性检验问题研究中,首先需要一定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其次利用我们学过的变量的统计知识来判断性别、年龄和购买彩票独立性进行检验;提示学生计算相关数据,可以用科学计算器,也可以用电脑中的excel
表格进行,那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对大家是一种提高。
(2)对彩民购买彩票的心态的调查研究,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进行研究,注重调查对象的选取要符合抽样方法的原则,以确保获得科学的调查数据。
(3)对于所需的调查数据,做调查问卷可以组与组之间合作进行。
(4)大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有关数据,底稿且注意做好活动记录,及时写出研究的结论。
3、实施方案
下面大家可以用已经拟定好的活动方案进行调查、研究了,请大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相互联络,及时向组长汇报活动的进展情况,作出活动记录等相关工作,并注意安全。
第五课时 展示活动成果
一、活动引入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以来的精心准备和活动方案的顺利实施,今天是我们这三个小组收获的“季节”。
二、活动准备
1、各小组交流心得体会,写出小组成员在调查和研究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2、各小组整理、构思待展示的材料,确定需展示的文件、图片、成果等。
三、展示成果的过程
1、由各小组代表发言,总结调查和研究中的得与失,交流心得体会。
2、分小组展示成果
(1)第一小组李晓晓介绍小组活动情况,向同学们介绍问卷调查的过程、收获;阐述通过调查得到的结论。
(2)第二小组组长刘杉向大家介绍小组的活动情况,公布通过调查计算得到的性别与否购买彩票关系的大小。
(3)第三小组组长邵坤鹏介绍双色球各等次中奖的可能性等数据,让学生形成对彩票的正确认识。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对调查活动和研究过程进行反思
在各小组完成展示之后,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在小组的研究和学习情况反一伤心的体会,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
2、小组成员互评
各小组内部,各成员根据研究和学习中的表现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由平时的活动和今天大家所展示的成果,能看出大家调查研究学习中的积极性,各小组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次活动的举行,促进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拓宽了我们知识面。希望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你们能更好的锻炼自己、发展自己。
过
程
资
料
第一课时活动资料
一、活动主题: 确立研究主题。
二、活动过程:
1、引入话题;
2、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讨论、提出问题;
3、将问题转化为子课题。
上图为同学们在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对彩票的看法。
上图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围绕彩票讨论问题
上图为老师在引导学生围绕彩票讨论问题
上图为学生递交交流、讨论后提出的问题。
上图为学生将归纳、提炼的子课题输入电脑
上图为展示学生提炼出的子课题。
第二课时活动资料
一、活动主题:
确定分组、确立小组研究主题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 2.动员大家自由选题; 3.汇总、分组; 4.展示分组; 5.小组分工。
她们在讨论课题的选取。
她们在讨论课题的选取
她们在讨论课题的选取
汇总大家的选题
汇总大家的选题
第一小组成员风采
第二小组成员风采
第三小组成员风采
第一小组组长发言
第二小组组长发言
第三小组组长发言
第一小组成员记录表及分工
第二小组成员记录表及分工
第三小组成员记录表及分工
第三课时活动资料
一、活动主题: 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
2.各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3.交流讨论,完善活动方案
他(她)们在讨论如何制定活动方案。
老师在查看各小组活动方案制定的进展。
第一小组汇报制定的活动方案。
第二小组上交制定的活动方案。
第三小组上交制定的活动方案。
第四课时活动资料
一、活动主题:
指导学生实施定活动方案
二、活动过程:
1、情境引入;
2、检查各小组信息收集情况;
3、座谈交流;
4、实施方案。
彩票投注站问卷调查图组
彩票投注站问卷调查图组
餐饮、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问卷调查图组
介绍问卷调查的相关细节
与学生座谈交流有关方案实施问题
与学生座谈交流有关方案实施问题
正在根据调研数据研究课题,进行相关分析、计算
正在根据调研数据研究课题,进行相关分析、计算
第五课时活动资料
一、活动主题: 展示活动成果
二、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2、活动准备;
3、展示成果;
4、交流评价。
学生正在整理问卷、研究报告等材料
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小组代表发言
小组代表发言
向大家展示研究成果
向大家展示研究成果
彩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
在这短短几周的时间里,学生们上网搜索了许多相关资料。他们阅读,分析,比较信息,而后撰写课题研究的文章,并制作了图文并茂的课件。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他们非常投入,学习富有热情。班级学生对于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上网、翻阅杂志等方式搜集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也设计问卷并进行了抽样的调查。学生的组内分工也非常明确,汇总后的资料交由精通电脑的学生一一录入电脑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选派了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作最后的成果展示。作为
代表上台陈述的学生的叙述也显得相当有条理。在这整个流程当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资料搜集、录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完成的,这也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诠释和实践探索,应该说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让学生一试,认为给学生的太多自主空间,就是对他们的放任,其最终结果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当我真的放开手,才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罢了。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来讲,似乎会有更大的好处。这些能力是亟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培养的。
总结这次活动,觉得以下几点还是做得颇有成效: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尽量把数学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体验数学,运用数学,创造自己的成果。
2.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程与社会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构建方式。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世界,打破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
3.倡导全体参与,主动体验: 重体验,重探究,重过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
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当然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也难免有不足之处:
1.由于是高二学生,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对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必须注意分层次,有梯度。
2。由于经验不足和精力有限,教师没有完全及时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课题研究自我感觉不够深。
3.研究方式可以更具多样性:上网搜查资料,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做的较好,较多,也可设计问卷调查,走访或结合其他社会实际活动。
其实通过研究性学习这一项目的实施,本人还体会到: 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学生才是整个活动的中心,教师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协调者或协助者的身份出现,协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活动中遇到的麻烦。
2.教师不再是权威,对教学内容不再具有垄断。不是教师说的就是标准答案,课题所需的各种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很多知识已经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
3.教学方法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较为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它更具有灵活多变性。
4.教师成为更加主动的学习者。由于英语教学内容有教材可依,导致有的教师长期以来依赖教材,不思进取。而面对英语研究
性学习,教师无优势可言,同学生一样,要学习的知识太广阔了,从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以及一般的科研方法到课题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都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否则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需要。
5.学生团队意识增强,与他人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得到磨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第五篇:作文:雀斑女孩
雀斑女孩
雀斑女孩曾经是全班最矮的的女孩子,走路时还总喜欢低着头。也许是因为自卑,她从来都不敢抬头走路。
石子路上雨水冲刷起来的小溪,被人遗落在路边的钥匙,偶然有闪着光的硬币,或是瓶盖子,但大部分的时候,她视线里都是那些铺在路上的普通的小石子,一块挨着一块,人们从上面踩过。她心里也在想,它们看到的是和我相同的世界吧!
积水的小坑倒映着雀斑女孩的脸那是一张普通的脸,她讨厌她自己,她有很多理由不喜欢她自己。为什么我那么矮小,为什么我的头发干枯得像草一样,为什么我的眉毛那么短,为什么我的眼睛那么小,为什么我的脸上长满雀斑?她总是这样自卑,觉得自己是那么差,从来不会给自己信心,她觉得自己就好像路子的石子,灰蒙蒙的不起眼,她认为她的生活也会象她自己平凡的长相一样没有变化,她日复一日的低头走路,因为她一抬头就能看到那些高高瘦瘦的漂亮女生,她就会又自卑的讨厌自己了。
直到初中毕业那天,一位男孩把张纸片递到她前面,这位男孩是雀斑女孩的表哥加发小,雀斑女孩的表哥长得很帅,所以看到她表哥,她总是很自卑地躲着,因此自从上了初中之后,他们儿时那么亲密的兄妹之情渐渐地疏远了。“什么?!”她如同受到惊吓的小猫咪一样,然后恶狠狠的问道。“我„我画的„画的你啦!”男孩把画一丢,XX就跑掉了,消失在石子路的尽头。雀斑女孩来不及接住那张纸,它就那样飘飘悠悠的落在地上,雀斑女孩心想,这是来嘲笑我有多难看吗?她记得表哥的恶作剧,把那个凶狠的女同学画成一个长相狰狞的恶魔,把干瘦胆小的男同学画成一只猴子„„
每当表哥朝她望过来,她就就微微一颤,心里很害怕自己会被画成什么样的妖魔鬼怪。现在,她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可是她会被画成什么呢?又难过又忍不住好奇,她用伸手去摸滚烫的开水的心情拾起那张纸。那真的是自己么?雀斑女孩的脸红到了耳根,画上的那个女孩,头发像金色的阳光,眼睛闪烁着光芒,像她想像中的美丽公文一般,如果不是画上的女孩也长首雀斑,她无法相信表哥画的是自己,可在这画上,雀斑却是那么可爱!为什么自己那么讨厌的一张脸,却可以在表哥的眼中那么可爱,她来不及问表哥这个问题,她就再也没有见过表哥。
很多年后,朋友送她一颗小石头,告诉她那是遥远国度带回来的纪念品,那普通的小石头,她却视若珍宝,凝视着它,她才回忆起表哥,想起那一天„„
那天雀斑女孩抬起头看到放晴的天空,飘落着美丽的云层,夕阳给它们嵌上了一道闪耀的金边,也将雀斑女孩的头发染成了金色,她像块被施了魔法的石头,在那天开始变成了耀眼的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