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

时间:2019-05-14 12:3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

第一篇:“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

“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

“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任蔚林 600字

“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读《昆虫记》有感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佳作,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

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若不是有为如此顽强的法布尔,我们的世界也就永远读不到一部《昆虫记》了。

法布尔之所以顽强,是因为他有着某种精神,如果他放

弃了,丧失了自己那种精神,这世界同样不会出现。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

布尔有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

“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

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

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

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

真是惟妙惟肖!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

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然而,法布尔的成功不是

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偏见”,二是

“贫穷”。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然而,法布尔

没有向“偏见”和“贫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

储蓄,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不断获得新成果。

在这本《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领略到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任蔚林 600字

发表评论

>> 不是您想要的?去 小学生作文 浏览更多作文。<<

第二篇:2018届福建高考政治总复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时规范练35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

课时规范练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年味,是不能抑制的乡愁,是记忆中家的味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年的味道、年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无论岁月如何更替,年俗怎样演变,洋溢着的欢喜是一成不变的。小时候总觉得有好吃的东西才叫过年,长大后明白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从中我们获得的哲学感悟是()①年的记忆源于每个人对年的心理感受 ②不同家庭的年味寓于相同的家庭之爱中 ③年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④每个人对年的情感来自于长期的生活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导学号45490043〛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与古人观云识天不同,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由此可见()①“观云识天”的规律产生于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 ②“观云识天”是对“云”和“天”之间关系的把握 ③“观云识天”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进步 ④“观云识天”手段的进步体现了认识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是客观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奇异天体,在其视界内,即使光子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它完全不发射和反射任何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①任何认识都是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②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接近真理 ④空间科学实验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九大又新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材料主要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B.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有科学家指出,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如果这个结论在未来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阐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许多基于现有质子大小计算所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不论是何种情况,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重写基础物理理论。科学家在已形成结论领域进行不断研究、反复论证,甚至改写相关理论体系说明()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应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②认识对象的无限性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物理学任何研究成果都是相对正确的 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17年8月31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美国的第一个基因治疗法——CAR—T细胞疗法,其在历经多次实验与反复检验后,被批准用于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儿童和年轻人。这意味着,人们长期梦想的用转基因治疗患病细胞成为了可能,人类在治疗疾病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这启示我们()①人们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 ②创新是人类实现梦想的根本途径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使人们的实践活动充满无限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九大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部署在总结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探索实践,完成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工作,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改革试点方案》()①是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真理性认识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监督工作在全国进一步发展

③遵循了普遍—特殊—普遍的辩证思维方法 ④验证了科学实验这一基本实践形式的重要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2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013年,中央首轮巡视启动,从此巡视成为新常态;2014年,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教育;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7年,十九大报告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贵在“全面”、重在“从严”,新时代,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然要“全面”、要“从严”。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参考答案

课时规范练35 求索真理的历程

1.D ①说法错误,年的记忆属于意识,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源于每个人对年的心理感受;②说法错误,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相同的家庭之爱寓于不同家庭的年味之中;③符合题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年的味道、年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都蕴含着深深的爱”说明年的味道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④符合题意,“小时候总觉得有好吃的东西才叫过年,长大后明白有家人的地方就是过年”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每个人对年的情感来自于长期的生活体验。故本题选D项。

2.C 此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干中“千百年来,观云识天已有规律可循”,这表明“观云识天”是对“云”和“天”之间关系的把握,②正确;“现代气象观测可依赖的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可以提供更精细的预报结论”,这表明“观云识天”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进步,③正确;规律是客观的,规律不是产生于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①表述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表述错误。故选C项。

3.D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时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③错误,④正确。

4.C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①③是错误的。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项。

5.A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说明我们的理论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产生、深化发展的,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项。

6.D ①错误,真理中不可能包含谬误的成分;②错误,任何研究成果的说法太绝对;③正确,“质子的半径比以前认为的要小4%。这个结论进一步得到证实,那就意味着,要么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本身有问题,要么使用的里德伯常量是错误的”体现了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于物理学研究的全过程;④正确。故答案为D项。

7.A 人们长期梦想用转基因治疗患病细胞成为了可能,人类在治疗疾病上又有了新的突破。这启示我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人类实现梦想的根本途径,②错误;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8.A ①符合题意,《改革试点方案》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真理性认识;②符合题意,在全国进一步推开改革试点的指导性文件,属于科学理论,对实践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说法错误,遵循了个别—一般—个别的辩证思维方法;材料反映的是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科学实验,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A项。

9.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告诉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第三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规范练36求索真理的历程新人教版必修420170821222

考点规范练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选择题

1.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是因为()①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2.一直以来,杂交育种都是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而杂交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雌雄配子体的有效识别。中国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研究,首次发现植物雌雄识别的分子机制,为杂交育种开辟了新天地。由此可见

()①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②研究中获得的正确认识促进了实践水平的提高 ③科学技术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认识和把握真理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3.为破解当前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低、小、散”难题,推动传统农业升级,党和政府强调要发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产经营主体的作用。这表明认识是()A.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 B.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上升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2016年3月4日,两会特别访谈栏目《企业家说》访问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宗庆后说:“从87年创办娃哈哈集团,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企业在发展中走了不少弯路错路。我坚信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熬过一次次难关,如今这些错路和弯路都和成功的经验一起,成为娃哈哈未来发展中宝贵的历史教材。”这启示我们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水平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 B.在一定条件下,过去上的失误、错误能对后世有积极作用

C.过去的失误、错误和成功经验,都对当时的实践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

()1 D.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曾经的谬误到后世就会转化为新的真理 〛

〚导学号149201225.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真理是相对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是客观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6.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营造宽松的创业氛围。鼓励创业,更要容许失败。主张“鼓励创业的同时也要宽容失败”的合理性在于()①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创业过程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正确对待创业过程中的失败 ③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创业必须经历多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经过多次检验 A.①③ C.①② B.②④ D.③④

7.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奇异天体,在其视界内,即使光子也无法逃脱它的引力束缚,它完全不发射和反射任何电磁波,仪器和肉眼都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因高热而放出紫外线和X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①任何认识都是真理和谬误的统一 ②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接近真理 ④空间科学实验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发展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③④

8.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9.2016年4月6日我国发射的“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把6 000余枚小鼠早期胚胎带上了太空。经过数天的太空旅行传来好消息: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从2细胞到囊胚的全程发育。这次实验的成功,为解开人类能否在太空繁衍等众多谜团迈出了划时代的第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材料说明()①人类可以利用科技的发展逐步解开世界之谜 ②服务和指导实践是人类太空繁衍谜团逐步解开的目的 ③通过科学实验人们可以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④人类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人们能够获得全部真理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导学号14920123〛

10.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下列选项中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不矜细行 终累大德 ②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②③

11.《元史》中记载:“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可见,古人认为雾霾是天神之怒,试图通过祭天驱散雾霾。现代科技告诉我们,雾霾是一种因大量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现象,是大气长期污染造成的结果。由此可见()①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②真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 ③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12.“十三五”的规划过程,大约历时两年半时间,历经意见征求、头脑风暴、前期调研、对前一个五年规划的评估以及数十个重大课题部署等流程,加之反复讨论、修改、过审,最终成文公布。这一过程表明()①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过程是一个推翻原有认识获得新的 认识的过程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 ④编制流程的完整性能够验证并保障认识的准确性 A.①③ C.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2016年端午节前,中国内地微信朋友圈却传开一则消息: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只能“互送安康”,这则消息是以“普及知识”名义开始的。因为端午节是祭祀节日,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毒日,是个悲壮的日子。所以某非遗专家说:“不是所有节日都适宜互助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但也有不少专家指出,端午节和清明节确实有约定俗成的主题,但这些传统节日的设立还和民间注重时令节气相关,并在千年演变进程中衍生出许多娱乐性活动,被赋予了更多喜庆色彩。在纪念先人之余,终究还是要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祝快乐又有什么不可以?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分歧的原因。

14.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B.①④ D.③④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导学号14920124〛

考点规范练36 求索真理的历程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的特点的相关知识。③表述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表述错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看出,我国的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具有能动性,①②符合题意。故A项入选。2.A 解析:杂交育种实践中遇到障碍,是推动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的动力,故①正确;新的发现为杂交育种开辟了新天地,体现了科学认识对提高实践水平的积极意义,故②正确;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③错误;实践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因此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3.A 解析:题干中的做法表明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A项符合题意;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B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项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项不选。

4.B 解析: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无关;娃哈哈以前走过弯路错路,但如今这些弯路错路都成为娃哈哈未来发展中宝贵的历史教材,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过去的失误、错误能对后世有积极作用,B项符合题意;成功经验对当时的实践发展进步起推动作用,过去的失误、错误如果没有很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是不能对实践发展起推动作用的,C项错误;真理和谬误具有明显的界限,D项错误。

5.D 解析: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不容混淆,“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同时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影响人的认识观点,③错误,④正确。

6.C 解析:创业受实践的对象、手段、水平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以及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出现失败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故①②正确;③说法错误,因为创业成功并不是必然经历多次失败,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重要标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7.C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①③是错误的;科学家使用新方法发现证据确凿的双黑洞,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水平取决于改造客观世界的水平,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项。

8.C 解析:“治国理念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检验认识正确与否,D项不符合题意。9.B 解析:上述材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动力,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说法夸大了实践的作用,观点错误,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项。

10.D 解析:材料中强调文艺创作必须“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这体现了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理。②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符合题意;③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符合题意;①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不符合题意;④体现了意识的作用原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项。

11.A 解析:材料描述了古代对雾霾的一种错误认识,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实践水平的提高,才真正认识到雾霾的本质原因,这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①符合题意;同时说明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②符合题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错误;材料并未描述正确的认识如何指导实践,如何指导改造世界,因此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项。

12.A 解析:“十三五”规划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实践和论证才形成,这说明认识受到主客观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符合题意;也表明认识在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实践检验不断得到完善,③符合题意;新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继承了原有认识中合理的成分,因此②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13.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因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人对于端午节和清明节的问候语的使用出现分歧。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一部分人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待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被赋予新的形式和内容,所以产生了认识上的分歧。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的角度,也要注意本题设问中的上述分歧是指什么。在此基础上,从人们的认识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14.答案: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 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标准和目的。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解析:本题限定的答题知识范围是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首先,需要答出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我国科学家在发现疟疾新疗法的过程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其次,需要答出我国科学家能够不断攻克难关、反复试验最后取得胜利,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再次,需要答出疟疾的新疗法,以前没有发现,现在有所发现,说明了实践的特点即社会历史性。最后,需要答出这种认识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第四篇: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时作业详解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说过:“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主要表明导学号 24110285()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C.认识的目的是追求终极真理 [答案] D [解析] 材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D适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是强调认识的反复性,不符合题意;认识的目的是指导实践,C是错误的。故选D。

2.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作为一名公民,要多些主见,少些盲从;多些理性,少些冲动。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 导学号 24110286()A.真理的具体性 C.真理的条件性 [答案] D [解析] 对一个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谣言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故选D。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吐故纳新的生命体,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只有尊重国情、循序渐进,我们才能不断创造新的中国奇迹,不断收获新的民族自信。这表明导学号 24110287()A.真理是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须把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中 [答案] A [解析] 西方政治模式只能适用于西方某些国家和地区,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谬误,B不符合题意。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种,C错误。D错误,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B.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真理的多样性 D.真理的客观性 4.中学物理课上有“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内容。一学生在灌满水的塑料瓶上钻一个小孔,水从小孔处顺势流出,然后用激光灯对准小孔照,结果发现水让光线改变了方向。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导学号 24110288()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 ④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A.①② C.①③ [答案] B [解析] 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通过实验,该学生对光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光沿直线传播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实现的,实验改变了这一条件,得出不同的结论,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符合题意。④中“循环过程”说法错误。

5.哲学家莱辛说:“追求真理的过程胜于追求真理本身。”这是因为导学号 24110289()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真理与谬误是完全对立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真理是客观的

A.①② C.①③ [答案] C [解析]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而也是相对的。因此,要不断地追求和发展真理,③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二、非选择题

6.(2016·福建八县市期中考试)屠呦呦发明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国的中医学奠定国际地位开创了先河。中国中医学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然而,在屠呦呦研究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之前,受西医传入的影响,中医在中国曾遭受沉重打击。一些人因中医药在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炮制等方面与西医药存在的差异和差距而开始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屠呦呦从汉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科研灵感成功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青蒿素的案例,重新证明中国医药学确是人类伟大宝库。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一些人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的原因。导学号 24110290

[答案] 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而有些人对中医药会持怀疑甚至否

B.②③ D.③④

B.②③ D.③④ 定的态度。

②有些人因中西医药差异和差距,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是因为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是具体的。用西医药研究的理论、方式方法来评判中医药,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解析] 通过审读设问可以看出,本问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活与哲学,考查的知识指向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查的知识点是真理的特点以及认识的特点。本问属于原因类主观题,解答本问时可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从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没有看到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没有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中医药的看法要经历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一、选择题

1.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这说明导学号 24110291()①真理不能超出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②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③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超越自身 ④真理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A.①③ C.①② [答案] C [解析]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故①②正确。③说的是真理自身的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就不能称之为真理。

2.有人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合理之处在于它看到了导学号 24110292()A.思考有助于获得真理 C.真理既源于实践,又源于思考 [答案] B [解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强调发现真理的艰辛,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不是强调思考的重要性,故排除A,选择B。C错误,真理只能源于实践。D说法正确,B.②④ D.③④

B.认识具有反复性

D.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但不符合题意。

3.“错误”说:“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中得出的结论有 导学号 24110293()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只要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发现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②③ C.①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体现了真理与谬误作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

(2016·中原名校联考)一夜之间,月缺月圆,月全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回答第4~5题。

4.中国古代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或“天狗吃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早已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了。这说明 导学号 24110294()①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科技的发展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④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A.①② C.②④ [答案] B [解析] 古代民间对月食的认识受当时条件的制约,①与题意吻合。材料并未涉及认识对科技发展的影响,②排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认识工具的更新,人们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说明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能促进认识发展,③正确。④中“唯一”说法错误。

5.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意味着狼人变身,充满了恐怖气氛。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原因可能有 导学号 24110295()①认识对象的差异 ②科技水平的差异 ③主观因素的差异 ④实践活动的差异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排除,这里的认识对象是相同的,即月圆。材料中对月圆的理解与科技无关,B.①② D.③④

B.①③ D.③④

B.①③ D.③④ ②排除。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主要是因为认识主体和实践活动的差异性,故③④符合题意。

6.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不需要额外的钙,摄取过多的钙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此前有些科学研究由于研究方法错误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误导了消费者。这一研究佐证了导学号 24110296()①自然规律随着科技进步不断变化发展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推翻 A.②③ C.①④ [答案] A [解析] 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通过科学研究得出新的结论,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符合题意。原有的错误认识表明,认识的发展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③符合题意。④错误,真理性认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7.据报道,天文学家分析15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周围的岩石碎片发现,他们可能是含有大量水分的一颗行星留下的残骸。这是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含水行星的残骸,表明很久以前那里可能有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导学号 24110297()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超越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C.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否认了实践决定认识;③错误,人们的认识水平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能超越历史条件。

二、非选择题

8.(2016·湖北宜昌期中)“抢红包”是近几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话题,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抢红包”让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B.②③ D.③④ B.①② D.③④

难免会让他们失落。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网络红包这种形式很好,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导学号 24110298

[答案]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抢红包”现象时,人们往往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抢红包”这一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抢红包”的尺度,不分时间、场合“抢红包”,冲淡年味并引发争议是不可避免的。

[解析] 此题知识限定明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类,题目类型为原因类。问题指向“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原因。此题知识范围涉及基本理论不少,常用到的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分析此题的原因,可从主体、客体等角度思考。

第五篇:2018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练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7·四川省泸州市诊断]2016年10月17日,国窖1573窖泥和泸州老窖酒曲搭载神州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接受太空考验,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①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③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④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说明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①符合题意入选;这次太空实验活动是为酿酒活动服务的,④符合题意入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说法错误,排除;科学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排除③。

2.[2016·东北师大附中六模]自从塑料被广泛使用以后,“白色污染”一直困扰着人类。最近,中美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发现,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他们还从黄粉虫体内分离出靠聚苯乙烯生存的细菌,这项研究对治理“白色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①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故①错误;中美间的研究成果目的在于治理“白色污染”,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②符合题意;研究人员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践活动证明了黄粉虫可以吞食和完全降解塑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③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认识工具,故④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

3.[2016·衡水高三点睛压轴]2016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WE CAN,I CAN)”。旨在通过全球范围的宣传活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癌症早诊水平,降低癌症病发率;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帮助患者重找社会角色,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这说明()①真诚的心理关怀决定着癌症者的生活质量 ②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 ③健康生活方式有赖于对癌症发病规律的认知 ④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癌症日的主题旨在帮助公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癌症病发率,这说明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指导我们更好地战胜癌症,②正确。“对癌症患者加强康复指导、心理关怀”,是因为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战胜病魔起着重要作用,④正确。心理关怀作为意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①错误。③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本题选C。

4.[2016·郑州高三三模]德国科学家曾在1929年预言外尔费米子的存在,但科学家们始终无法在实验中观测到这种粒子。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利用光源同步辐射光束照射TaAs晶体,使得外尔费米子第一次展现在科学家面前,外尔费米子的发现有望解决当前电子器件小型化和多功能化所面临的能耗问题。外尔费米子的发现佐证了()①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 ②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先进科研设备延伸了人类认识器官,能推动科学发展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科学发现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不是证实人们预言的真实性,①说法错误,排除。人类的认识水平是制约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②错误,排除。③④正确,故选D。

5.[2016·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地幔堪称最大的“地球化学储库”。但迄今人类关于地幔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大多来源于用地震波等方式进行的地球物理测量或地幔岩石进行的样品分析。由于未能直接从地幔取样,因此对其知之甚少。目前正在执行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正是起源于此,计划通过钻穿地壳,“触摸”地幔。材料表明()①科学研究的任务决定了实践活动的需要与进展 ②科学家对地幔的认识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③实践的条件和手段是制约认识深度的重要因素 ④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实验对象的完整信息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①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的需要与进展决定了科学研究的任务。④错误,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由于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科学家对地幔的认识是有限的,但是认识又是无限发展的,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A。

6.[2016·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一份五年规划的编制,大约历时两年半时间,历经意见征求、头脑风暴、前期调研、对前一个五年规划的评估以及数十个重大课题部署等流程,加之反复讨论、修改、过审,方能最终提交至全国人大审议。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说明()①诸多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认识过程是一个推翻原有认识、获得新认识的过程 ③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④编制流程的完整性能够验证并保障认识的准确性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历经多个流程,经过反复修改、论证,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 和无限性,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①③符合题意;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性认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②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说法错误。答案选D。

7.[2017·广东实验中学月考]“投资出口占比太大,消费占比太小”的时代正在远去,而“供给跟不上需求”正凸显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而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当前我们要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材料表明矛盾地位的变化()①导致客观对象的变化 ②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 ③导致人们认识的变化 ④导致工作行为的变化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供需矛盾地位的变化导致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发生变化,故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②说法都错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都是客观的。

[题组二 高考小题] 8.[2016·全国卷Ⅰ]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③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 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人的认识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故①说法错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不是得到不同认识主体的认同,故④说法错误。②③切题,答案选C。

9.[2016·上海高考]全面推进诚信教育有必要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现实生活事例,更重要的是推进诚信理论的实践展开和全面实施。这句话强调()A.传播丰富的诚信资源,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愿望 B.宣传诚信理论知识,需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C.诚信内涵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得到丰富和完善 D.对诚信的共识应落实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强调要通过实践推进诚信建设,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人们学习愿望,故A项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诚信的发展以及实施,B、C两项只是强调了丰富发展诚信,没有涉及实践活动,故不符合题意。

10.[2016·上海高考]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答案 C 解析 “治国理念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故A和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到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D和题意不符。

11.[2016·浙江高考]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实是复杂的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答案 B 解析 从画面上看到,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漫画主旨强调我们想要正确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到局部,应该深入分析,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整体,B符合漫画寓意;A不符合题意。此人是在实践后获得的认识,但因为事物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认识,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不全面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C不选;D的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

12.[2016·江苏高考]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通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为“量子通信被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潘建 伟团队一直在努力并取得突破”“为国庆阅兵提供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这些信息,比对选项,发现只和实践有关,没有体现和真理有关的知识点,故排除②,包括真理在内的意识,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3.[2015·全国卷Ⅱ]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 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提到照相机和画家的笔,都充分说明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A错误,排除。至于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充分说明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显著,D正确。以往的认识经验未必都会阻碍认识的发展,B错误,排除。无论是仁者见仁,还是智者见智,在认识事物时,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的,C错误,排除。因此本题选D。

14.[2015·江苏高考]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要通过实践将观念上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错误;某实验团队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答案为D。

15.[2015·上海高考]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A.人的精神活动 C.人的日常生活 答案 D 解析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故排除A、B、C,答案为D。

16.[2015·上海高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A.认识的重要来源 C.人类认识的目的

B.人的理性行为 D.人的存在方式

B.认识发展的动力 D.检验认识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形成了人类环境学。科学发展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B项符合题意入选,其他选项排除。

17.[2015·四川高考]观察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中漫画强调不同主体站在不同立场、角度上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题中漫画不同的认识都是意识,尽管有差异,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②④入选;①③观点与题中漫画内容不相符,题中漫画反映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立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没有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故排除。

18.[2015·浙江高考]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①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②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 ③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④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不同时期人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同,说明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说明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故入选。③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不同,并没有涉及真理,也没有涉及真理的价值,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不是改造世界,故排除。

19.[2015·天津高考]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6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答案 B 解析 漫画说明同样塑造一个人的形象,不同的人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认识,B符合题意入选;A本身正确但是不符合漫画的主旨和中心,故排除;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C表述错误,排除;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D表述错误,排除。

20.[2015·安徽高考]如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答案 A 解析 根据漫画中的文字“生活在不同高度世界的人,有很不同的视野”和“那儿很美呀”“我看不见”,可知人的认识受到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故选项A正确。选项B说法错误,也不符合题意;选项C说法错误,真理是正确的认识。选项D说法错误,错在了“决定”。21.[2015·广东高考]如图漫画(作者:彭长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在认识事物时()

A.否认事物的客观性,就不能全面看问题 B.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 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D.认识结果的差异受主体认识方法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揭示的主旨并不是否认事物的客观性,而是强调不同的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认识不同,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仅仅是立场不同,价值判断不同,并没有做出价值选择,故排除。C选项观点错误,着眼于全局,有助于帮助我们获得真理性的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一定是真理性认识,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就是强调主体认识方法的不同导致认识的结果产生差异,故入选。

22.[2015·江苏高考]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为B。

[题组三 模拟小题] 23.[2017·襄阳宜城一中月考]“PX”即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的“PX”毒性由“低毒”改为“剧毒”,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认为“PX”工厂是剧毒工厂。有人说:“谣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该说法()①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②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不确定性 ③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④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题中说法是指谣言经过千遍的重复积累就会变成真理,强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 发生质变,①符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谣言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真理,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中的“不确定性”说法错误;本题没有涉及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④与题意不符。本题答案选C。

24.[2017·浙江三市十二校联考]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于2016年6月25日在西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长征七号是我国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首飞将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阶段的发令枪,刷新中国航天多个纪录,掀开中国火箭发展的新篇章。长征七号首发任务。主要目的是全面验证火箭设计的正确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同时搭载了相关科研机构研制的有效载荷,用于开展空间科学技术试验研究。这一实验()①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再一次印证了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将推动人类太空研究的不断深入 ④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实践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这一实验刷新中国航天多个纪录,把人们的认识向前推进,将推动人类太空研究的不断深入,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①③符合题意入选;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排除②;④说法错误,排除,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实践形式是生产实践。

25.[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近日,英国《自然》杂志在封面位置刊登了一项天文学重要发现,一颗小型岩石行星绕比邻星运行,而比邻星正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新发现的恒星质量约为地球的1.3倍,其表面温度理论上允许液态水存在。但从维持大气层和保持液态水两方面兼顾来看,这类行星的宜居性目前仍存在争议。材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B.认识运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尊重规律,总能够发现事物的真相 D.科技水平高低是重大发现的源泉 答案 B 解析 选项C说法太绝对,因为认识事物的本质需要一个过程后才能发现,故排除;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故排除;选项A与题干无关,故排除。材料既说明了认识的无限发展,还说明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人们对此认识有分歧,故本题答案选B。

[题组一 高考大题] 26.[2015·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 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答案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记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7.[2017·长沙长郡中学周测]怎样“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关键是让有含金量的改革真正落地。对于“落实”,总书记极为重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第二次会议提出,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第三次会议提出,落实能否到位,决定蓝图能否实现;第九次会议提出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高度重视改革措施落实的原因。答案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只有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才能切切实实取得成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让有含金量的改革真正落地,才能检验各项改革举措是否正确,才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实现改革的目的。

28.[2017·赣州三中月考]屠呦呦在出席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时一再强调:“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青蒿素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为这个药的前景感到担忧。”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屠呦呦强调“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的哲学依据。

答案 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青蒿素发现和利用,有其自己适用的条件、范围和特定的过程。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随着实践的推移,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逐渐出现并变成人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③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对抗疟疾药的认识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下载“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追求真理”“探索真理” 作文 600字 任蔚林作文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