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更新成语例析
这些成语容易用错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提示: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想当然地理解成语,这样常常会产生误解,应当了解成语的来源,把握其准确意义,这是正确运用成语的前提。
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不能理解为悲伤而不伤心。
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伤的军队。
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不能把“爱”理解为认识。
安土重迁:留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不能理解为重视迁移的意思。
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不能把“识”理解为认识。
不知所云:特指文章或讲话令人费解。运用示例:这篇文章逻辑性太差,使人看了不知所云。
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邀请。不能理解为来得慢的客人。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训”不能理解为教训。
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有没有能力。“学”指学问。不能理解为:因为不学习,所以没有能力。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表示比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不能理解为志向远大。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不能只看其字面意思。
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文”不是指文章。分庭抗礼: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抗”指对等,不能理解为对抗。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梗在心里,难以排遣。通常指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件。
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的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理解为做的太不够了。
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
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不能只按字面理解。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侃侃而谈:指谈的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用此成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勉为其难:勉强去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能理解为勉强别人去做令其为难的事。七月流火: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恰恰相反,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穷形尽相: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指文章细腻生动。不要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如坐(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不能理解成形容自然风光的美好。
失之交臂:交臂:擦肩而过。比喻当面错过机会。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师心自用:形容一个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并非指学习老师的方法来运用。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一般作谓语。常错误地理解为“首先”。例:土匪来了,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
殊途同归:从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能把“殊”理解为特殊。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理解为人们都回到房中,以致巷子空荡。
文过饰非:掩饰过失、错误。“文”表示“掩饰”,不能理解为文章。
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不能理解为不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文章或著作,说明其质量高。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常被误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无所不至:没有不干的坏事。不能理解为没有不到的地方,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不能误解为革新改造。心宽体胖:指有修养的人心胸宽广,体貌也就舒泰安详。胖,安泰舒适,不能理解为肥胖。
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要”不能理解为重要。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非常贫困。不能理解为“连一文钱也不值”。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连处死都不能抵偿。
亦步亦趋:愿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含贬义。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不能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能起决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例: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说的话自然一言九鼎。
大方之家: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不能理解为慷慨,不吝啬。
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申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含贬义。例: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怎么批呢?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不能形容水平高下不同。
江河日下: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不(能)赞一词:赞,参与。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一点看法、意见。不能理解为不赞美一句话。
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不能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例: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例:我们一定要学习检察长的这种务实作风,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味同嚼蜡: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不能理解为食物味道不好。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明日黄花”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古人讲究重阳节赏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了。后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常被误写为“昨日黄花”。
身无长物:并非指自己没有特长,而形容除自身之外空无所有,十分贫穷。
二、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
提示:许多成语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并非适用于所有对象。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造成成语的使用错误和混乱。
不耻下问:只用于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
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例:感谢大家的鼎力相助!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炉火纯青:比喻技艺、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莫衷一是: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提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为一个人。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繁多。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两小无猜:形容少男少女相处融洽、天真无邪。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天伦之乐:特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劳燕分飞:劳,伯劳。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别离。
赏心悦目:主语是人。例:美丽的湖光山色,令人赏心悦目。
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主语是人。例:杂技演员高超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物彻底醒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后受到很大的启发。例: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物品多。
休戚相关:休,喜。戚,忧。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利益相关。只能用于人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穷困。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只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辆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浑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画画运笔不拘束,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到了一个道理。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开朗。
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只指妇女。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技艺极其精巧,胜过天然。只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排列。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倚马可待: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片刻便可完稿。特指人的文思敏捷,不用来形容做事快。
楚楚动人:形容女子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东山再起:是说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多比喻好的诗文作品人人都称赞。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三、感情色彩容易用错的成语
提示:理解成语的意义还不够,还需要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分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许多成语在其流传过程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这需要特别注意。
弹冠相庆: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互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表讽刺。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含贬义。
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含贬义。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含褒义。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含贬义,有讽刺意味。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含贬义。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含贬义。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化很大,指变得很糟。含贬义。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容易误用为贬义。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用于自谦。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感到非常光荣,满屋增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荜生辉”,属误用。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含贬义。
罄竹难书:罄,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尽,形容罪行极多。含贬义
擢发难数:形容多得数不清,多指罪恶。擢发。拨下头发。含贬义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的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不能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含贬义
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这怎么干。指不好的行为。含贬义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与“人云亦云”相近.含贬义
始作俑者:开始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含贬义
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话,含贬义
相形见绌 :跟同类的人或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含贬义
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旦旦:诚实的样子。是褒义词,容易误用贬义
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含贬义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含贬义
振振有词: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含贬义
炙手可热: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含贬义,不能用于表示热爱教师工作。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含贬义 大快人心:快,指痛快。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感到非常痛快。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
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雨后春笋:不能用于坏的事物。含褒义。
挖空心思:指费尽心机做坏事。含贬义
势如破竹:不能用来形容敌人的势头、含褒义
四、容易叠床架屋的成语
提示:有些成语运用的错误在于不明白其真正的含义,对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而造成了“叠床架屋”(语意重复)的错误。
莘莘学子:常误用为“众多莘莘学子”“莘莘”本身便含有众多的意思。与“众多”重复。
贻笑大方:常误用为“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家(指有见识,有学问的人)笑话”,已经含有被动之意。
恍然大悟:常误用为“忽然恍然大悟”。“恍然”就有“忽然”之意。
当务之急:常误用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
漫山遍野:常误用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的意味。
真知灼见:常误用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是名词,与“意见”重复。
忍俊不禁:常误用为“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孑然一身:常误用为“独身孑然一身”。孑然一身,指孤单一人,“独自”之意已含在其中。
弹丸之地:常误用为“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小小的”与“弹丸之地”意思重复。
分道扬镳:常误用为“各自分道扬镳”。应去掉“各自”。
难言之隐:常误用为“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
形形色色:常误用为“各种形形色色的„„”。“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各种”重复。
芸芸众生:常误用为“平凡的芸芸众生”。“芸芸众生”便是指平凡普通的人。
民不聊生:常误用为“劳苦大众民不聊生”。“大众”与“民”重复。
侃侃而谈:常误用为“侃侃而谈地说道”。“侃侃而谈”本身已含有“说”的意思。
通宵达旦:常误用为“通宵达旦地工作到凌晨”。“通宵达旦”本身已含有到凌晨的意思。
五、常用于否定句中的成语
提示:有些成语通常用于否定句中,不能再肯定句或疑问句中使用。
无时无刻: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例:她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远行的儿子。
同日而语:把水平不同的人或物同时放在一起讨论,即相提并论;常说成“不可(能)同日而语”,表示否定意义。例:当今情况不能和过去同日而语。
一蹴而就:指一抬脚便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多用于否定句中。例:学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情由;常用于否定句,如“不分(问)青红皂白”。例:儿子回来晚了,老王不问青红皂白,拿起鞭子就打。
鹿死谁手:鹿、猎物,比喻政权;鹿落入谁的手中,比喻天下为谁所得,后多比喻在争夺或竞选中不知谁能最后获胜。例:竞争激烈,未知鹿死谁手。
天高地厚:像天那样高,像地那样厚;比喻恩情深厚,也比喻世事的艰难、复杂;常用于否定句中。例:他被校长夸奖以后,便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一概而论:指对事物或问题不做具体分析,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句,常说“不能(可)一概而论。”
等闲视之:把事情看得很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例:这件事非常的重要,不能等闲视之。
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背。脊背。能够望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表示远远赶不上或比不上。例:神奇教练米卢的执教艺术,国内许多教练都难以望其项背。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看待,常用在否定句中。例:这两件事性质不同,不能相提并论。
六、容易混淆的几组成语 1.不某而合.不约而同
两者都有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作状语不能作谓语。例:(1)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俩不谋而合。例:(2)那天,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没有去看比赛。
2.一气呵成.一鼓作气
两者意思上的区别。“一气呵成“指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一鼓作气”指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3.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侧重主观心情。“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侧重客观形势。
4.置之不理.置之度外
“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含贬义。“置之度外”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是褒义词。
5.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不言而喻
“不可思议”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不可理喻”指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言而喻”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道理很明显。6.不以为意.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轻蔑意。
7.不孚众望.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指没有使群众信服,含贬义。“不负众望”,指没辜负大家的期望,含褒义。
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特指消息传得很快;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9.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不能用于好事,含贬义。“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张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例:(1)悍匪周克华的罪行骇人听闻。例:(2)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不必当真。
10.处心积虑.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着做坏事,含贬义;表褒义用“殚精竭虑”。
11.一视同仁.等量齐观
“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对象是人。“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常用于否定句。例1:老师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例2:这两种现象不可等量齐观。
12.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无可非议”,没有可以批评、责难的地方,指事情办的有理、成功。“无可厚非”,受批评一方尚有某些该原谅的地方,不必过分责难。例1:这种想法完全正常,无可非议。例2:因为她头一次使用高压锅,把饭煮糊了,这是无可厚非的。
13.惨无人道.惨绝人寰
“惨无人道”,残暴得灭绝人性。“惨绝人寰”,人寰,人世。指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形容惨到极致,程度更深。14.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5.耳濡目染.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
16.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强调“不断”。“川流不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船只很多,强调“多”。
17.明哲保身.洁身自好
“明哲保身”,指为了个人得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含贬义。“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含褒义。
18.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字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含褒义。
19.屈指可数.寥寥可数
“屈指可数”,板着手指即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侧重指不多。20.束手无策.手足无措
“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手足无措”,手足无处安放,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21.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22.想入非非.异想天开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含贬义。“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例: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病句类型详解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常见的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
1、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顺序不当
误例1:许多附近的妇女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误例2:橱窗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锦囊速递: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示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表数量的;③表修饰的;④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2)多项状语顺序不当
误例1: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因为“任意”修饰的是“欺侮”)
误例2: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误例1: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公司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误例2: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锦囊速递: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共用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两个分句有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边。
2、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误例1: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误例2:有关部门的这个答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成“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误例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误例2: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那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浮现在我面前。(“教导”不能浮现)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误例: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聪明”修饰手,搭配不当)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误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能深入群众。(“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能深入”是两面性的,不能照应)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误例:只有好好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应当把“就”改为“才”)
3、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1)缺主语
误例:由于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缺少主语)
(2)缺谓语
误例: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缺谓语,应在最后面加上“而奋斗”)
(3)缺宾语 误例: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应是“走上„„的道路”)
成分赘余:(1)词语堆砌
误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管渔民的生产生活的管理。(“的管理”应删去)
(2)用词重复
误例: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从来没有过”和“空前”意思是一样的,只用一个就可以了。)
(3)用词可有可无
误例:我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4、结构混乱
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误例1: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家之手。(应改为“作者是一位„„作家”或“出自一位„„作家之手”)
误例2: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 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误例: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改为“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或“一本书的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3)主语暗换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误例:当匪军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是游击队,主语暗换)
5、表意不明(1)指代不明
误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误例1: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误例2:这本书是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
6.不合逻辑(1)自相矛盾
误例:他是无数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误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我省还缺乏各项科研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研专家,不宜并列)。
(3)逻辑混乱
误例: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济管理的报告。(应该是先“听取”,然后才“讨论”。)
(4)主客倒置
误例: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
实用策略
(一)辨析病句四法
1.语感判断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感觉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
误例:不管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极端不利”。)
2.提取主干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误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误例:这个经验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简化为“这值得„„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的学习”“这值得„„的思考”,可以发现,这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找不出毛病,就得从逻辑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误例: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成才的。(以偏概全,应将“凡是”改为“大都”,去掉后边的“都”字。)
(二)病句通常有“标志”
考试中,如何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如何修改?这对于语文功底扎实、语感强的同学来说并非难事,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却是难题。这里,结合语病题常见的设题陷阱,给大家讲讲病句通常有哪些“标志”。当然必须要提醒大家,这里讲的仅是辨析病句的辅助手段,最根本的解题技巧还是扎扎实实地学习和掌握病句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
1.警惕并列词语。并列词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所以在做题时见到并列词语应当留心,重点检查搭配不当、并列不当和不合逻辑类语病。
误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不合事物发展的逻辑,正确顺序当是“洗劫并焚毁”)
误例2: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并列不当,报纸、杂志属于出版物。)
误例3:他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和精神都还很强壮。(“精神”和“强壮”搭配不当。)
2.警惕数量词。数量词的误用可导致数量增减表示不当、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前后矛盾等语病。
误例1: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增减表示不当,应改为“是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的三分之一”)
误例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误例3: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将近”和“余”自相矛盾)
3.警惕介词。误用介词会造成句子主语的残缺、主客颠倒等语病。
误例1: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他深受触动。(应删去“经过”,让“老师”作整个句子的主语)
误例2: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物理特别是对他感兴趣的生物学。(应将“对”删去。)
4.警惕否定词。“不、无时无刻、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容易犯否定失当方面的语病。因此当句子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了多重否定。
误例1:我无时无刻没有想念她。(删去“没有”)误例2:该企业负责人承诺,将采取有力措施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删去“不”,或者将“杜绝”改为“保证”)
误例3:谁也不能否认鲁迅在国民思想启蒙方面没有做出卓越贡献。(“不能否认”意即“承认”,显然该句多重否定失误。)5.警惕关联词。关联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错用、移位、漏用、赘余等方面。
误例1:无论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无论”改为“尽管”)
误例2:翻译作品日渐增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一方面”应放在“这些作品”后)
6.警惕两面词。当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成败、优劣、有没有”等两面词时,应从前后是否照应的角度检查语病。
误例1: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没有”与“关键”不能照应。)误例2: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继续保持”与“生死攸关”不能照应)
7.警惕判断词。句子的谓语是“是”“成为”时,要考虑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是否一致。
误例:哈尔滨的夏天是个理想的避暑之地。(“夏天”和“之地”不能搭配)
8.警惕时态词。“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自相矛盾的语病。
误例:该店饭菜口味正努力保持和发扬了传统特色。(“正”和“了”混用导致时态混乱)
9.警惕多义词。多义词在特定语境中其意义应当是单一的,但如果表述不当,其多义性仍会保留从而造成歧义。
误例1:这批种子保管没问题。(“保管”一词有歧义)误例2:小王在火车上写字。(“在火车上”有歧义)10.警惕代词。如果句中出现了代词,要认真分析它所指代的对象,防止指代不明。
误例: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指代不明)
11.警惕多个修饰词。句中有多项定语或多项状语时,应当警惕语序是否不当。
误例:大家都很喜欢这位漂亮热情的新来的英语老师。(改为“新来的漂亮热情的”更符合语言习惯)
第二篇:初中成语误用例析(推荐)
初中成语误用例析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1、今天的气温是零下3度,走在大街上,不能不叫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
2、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联姻,后专指两姓联姻,不能泛指友好关系。)
3、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让梨推枣”用于兄弟关系友好,不用于谦虚。)
4、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8、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9、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
10、我叔叔退休后,还留在厂里帮助大家干一些重活,大家都称赞他年富力强。(‘年富力强’包含两部分含义,一是年轻,而是力壮,例句中只断取‘力强’的意义,而忽略了‘年富’。)
11、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12、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13、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
14、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叹为观止”意思是赞叹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而句中把它理解成了购房者面对昂贵的价格,只是观望,无力购买。)
15、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16、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二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1、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见异思迁”,意思是看见别的事物就
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用在“响应国家号召”的“他们”身上,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贬义)
3、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贬义)
4、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褒义)
5、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6、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7、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
8、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半斤 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多含贬义。)
9、最近有传媒说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纯属流言蜚语。(“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用在这里有攻击、指责新闻媒体的意思,显得不够公正。)
10、班会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夸夸其谈”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做调查研究,滔滔不绝地乱说一顿。这两词都是贬义词,用在同学身上都不合适。)
11、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12、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脍炙人口:原意为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都称赞,这里用在劣等奶粉上显然不对。)
13、昨天下午的活动中,来自各班的同学推波助澜,使毕业联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这里应该用褒义词)
14、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15、辽宁队不甘心被横扫,昨晚该队孤注一掷,绝地反击,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回击了对手。“赛前辽宁队并不被人看好,不过我们兑现了赛前的诺言。”赛后主教练如是说。(“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含贬义,此处应用“破釜沉舟”。)以下都是褒义词: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3.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4.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5.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6.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7.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以下都是贬义词: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4.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5.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6.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8.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9.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10.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1.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12.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1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14.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15.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16.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17.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18.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9.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20.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三: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只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
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
3、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这里只是“她”一个对象。)
4、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5、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
6、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7、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8、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9、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
10、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豆蔻年华”专指十三四岁少女)
11、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炙手可热”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2、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滔滔不绝”是形容说话多,连续不断)
13、泰州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济济一堂”,意思是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此词多用于比较庄重、盛大的场合,参加者多是一些有水平、有身份的人物。如用于热闹非凡的商业界显然用错了场合。)
14、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15、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指父子、兄弟之间的快乐。这里用在同学们是不恰当的。)
1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络绎不绝:指人、车、马、船等,不适用于图书。)
17、如今的滨江新城,交通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本句运用正确,但“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夜色中”中的鳞次栉比运用错误。)
18、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19、近年来,车祸、矿难、火灾不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此起彼伏,这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此起彼伏”,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这里既用错了对象,又不合实情)以下为有特定使用对象的成语: 1.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2.相敬如宾: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3.破镜重圆: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4.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5.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6.休戚相关: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7.耳提面命: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8.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9.挥洒自如: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10.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1.不可磨灭: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12.如履薄冰: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四: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
2、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3、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与后面的“笑了起来”意思雷同)
4、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
5、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 “独自”)
6、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遍体”与“全身”重复)
7、在第四届城市运动会上,举重健儿们用有力的双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纪录。(前所未有,意思就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意思跟例句中的“新”是重复的。)
8、我们不应当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地满足自己的成绩。(妄自菲薄,意思是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成语的语义跟“自己”重复。)
9、他特别爱读书,经常把书中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别人听,大家都很喜欢他。(津津乐道,它的意思是指很有兴趣地去谈论。词义跟例句中的“讲”是重复的。)以下为部分容易造成语意重复的例子:
1.忍俊不禁: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2.难言之隐: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4.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5.如芒在(刺)背:好像芒刺扎在背上。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
6.遍体鳞伤:指伤痕布满合身。形容被打得合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7.当务之急: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8.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9.津津乐道:指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10.闻名遐迩: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11.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12.生灵涂炭: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13.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14.见(贻)笑大方: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等。15.自渐形秽: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渐形秽”。16.莘莘学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17.扪心自问: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的自责” 18.真知灼见: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20.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都知的”。
21.妄自菲薄: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你自己”。23.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25.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26.任重道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27.眼花缭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28.破天荒:比喻从未有过,第一次。不能用作“破天荒的第一次”。
29.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 31.耿耿于怀: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 32.感激涕零: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得流下了眼泪”。
33.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地出现在眼前”。34.刻骨铭心: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五: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1、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独树一帜。(“独树一帜”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原句中梅园虽也与众不同,但句中仅及梅园一处,改为“别具一格”更切合语境。“他的造诣,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局限,可谓独树一帜”。运用正确)
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苍山”“洱海”并非人工所造,使用不合此语境。)
3、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4、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5、青年人要多读书,勤思考,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沸沸扬扬的新生活。(“沸沸扬扬”指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这里形容新生活,不合适。正例:昨天发生的事 今天已经在街上传得沸沸扬扬了。在庆祝“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操场上,沸沸扬扬,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6、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今非昔比的巨大成就。(“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7、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一般情况下用来描述文学艺术形象的,句中用来形容自然界中充满生机的景象显然是错误的。)
8、她生长在音乐世家,从小深受音乐熏陶,所以对音乐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形容喜爱得舍不得放手。它一般应该用来表示对具体事物因喜爱而舍不得放手,不可用于抽象事物。)
9、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泰然自若地走过我的身旁。(泰然自若,形容在严重、紧急的情况下,沉着镇定,毫不慌乱。它应该用于非常情况下或者面对非常事件的语境当中。)
10、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偃旗息鼓:多指停止战斗,也指停止批评、攻击等,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看,“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还没有开始采取行动(即价格变化的“动作”),当然也就谈不到“停止行动”了;另外“偃旗息鼓”是一种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动作行为,也不可能“一直”。)
11、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12、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强调是说话人的问题,而不是听话人的问题。)
13、进入九年级以来,我们班的好多同学都比以前更加苦心孤诣的学习,很多同学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别人所达不到的。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14、《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在有停顿,与前文“情节”不相搭配。)
15、当年,飓风“卡特里娜”横扫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不少地区,并给该州带来了迄今为止最惨重的洪水灾害,致使生灵涂炭,不少难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
16、本来大家都谈得很开心,可是这个人一出现,在场的所有人都哑然失笑,气氛顿时沉闷下来了。(“哑然失笑”意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而句中要表达的是“沉寂、静默”之意,故不当。)
17、有关崔永元组织的“重走长征路”的报道,内容翔实,平铺直叙,受到社会各阶层读者的广泛好评。(“平铺直叙”指文章平淡无奇,只按次序简单叙述,与下文“广泛好评”不搭配。)六:谦敬错位
成语有些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1、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2、你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辉”是谦辞,只能用于自述,不能用于他人,否则对人不敬,因此本句犯了用错谦辞的错误。)
3、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这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
4、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总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5、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用反了。)
6、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以下为部分谦词】
1、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2、贻笑大方: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3、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4、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5、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6、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7、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8、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以下为部分敬词】
1、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
5、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6、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七:自相矛盾
在成语运用中,成语自身意义尽管准确,但是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
1、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明显的蛛丝马迹。(“蛛丝马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明显”与“蛛丝马迹”的词义相矛盾。)
2、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生活穷困。与“腰缠万贯”矛盾。)
3、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星罗棋布,煞是好看。(“星罗棋布”的意思是形容数量很多,散布的范围很广。“几座白色的油井房”说明很稀少,这与“星罗棋布”的意思刚好相反。)
4、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语意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 “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
5、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6、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7、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8、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是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与过去“在清华园里相识”矛盾)
9、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它的运用与后文“留下极深刻的印(“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它的运用与后文“留下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10、领导者应该在问题未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11、她站在门口微笑着说:“李钢同志,你这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可要当心身体啊!”(通宵....达旦,意思是一夜到天亮。它是指一夜没有睡觉,这跟句中的“几天几夜”的意思是互相矛盾的,因此是错误的。)
12、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名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忍无可忍:忍得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其结果往往是做出某些反抗举动,而例句中的两个民工在被毒打后,最终不得不承认了盗窃,前后构成矛盾,)
13、研究生招收标准太松太滥,使原本含金量相当高的中国大学生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大贬值,不仅自己觉得不地道,在国际上也被人另眼相看。(另眼相看,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而例句中的意思是说中国大学生所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大贬值,不被人重视,这样看来,成语的意思和句子的意思产生了矛盾,违背事理。)
14、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亡羊补....牢:指虽然犯错却来得及补救。与后文矛盾)八:轻重失当
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这里用来指代考场上考生答题遇到的困难,过重。)
2、刚一起跑,初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 3000米跑的第一名。(“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3、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
4、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5、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
6、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而例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词小用”的毛病。)
7、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虽美却不能代表各种花....卉。这是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8、劳动光荣,坐享其成可耻,是我们新社会的特点。(”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改....正的,用在该句显得语义很轻,应用”不劳而获“;”不劳而获“用于剥削阶级思想严重的人,语义重,其思想和行为是应该批判的,和该句的”可耻“相照应。)
9、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10、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
11、小明在学校经常惹事生非,家长对他是深恶痛绝。(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这里还达不到....极点。)
12、级四班班长陈娜学习好,工作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德高望重:品德很高,名望很....大。这里用在班长身上太大了。)过重。)九:形近混淆
1、世界杯快要开赛了,各地的球迷滔滔不绝地赶往德国。(“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此句应用“源....源不绝”。)
2、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应用”不负....众望“,”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只一字之别,而意思却大相径庭,前者是不能使众人信服,后者是不辜负众人的希望,这是把两个字形及读音均相近的成语弄混淆了)
3、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此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混淆了。)
4、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应用成语”应接不暇“;”目不暇接“意思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应接不暇"则指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两成语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动,后者偏向被动。如:在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人山人海,精彩纷呈,看得我目不暇接。火车外的风景让人应接不暇。蓝的、绿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的让人应接不暇。)
5、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不可思议:神秘奥妙,不可理解。这里形容“撒野动粗”,有愚昧或态度蛮横之意,应该用“不可理喻”)
6、那天,我和他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南辕北辙,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一件事的目的与方法相反。宜改为“分道扬镳”)
7、写事件,不写其来龙去脉,只取其涉笔成趣的地方加以渲染,片言只语,含蓄浓缩。(片言只语和“三言两语”;都形容简短几句话。但片言只语偏重于“简短”、“零星”;并可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三言两语”多偏重于“很少、几句”。正例:他来了一封信;尽管是片言只语;但总算有了下落了。他的信每次总是片言只语,从不多写。这个问题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
8、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形容事情很小不值得一提。可换为“微乎其微”。)
9、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乐此不疲”意思是“因对某事酷爱而不觉疲倦”,用在此处不当,可改为“乐不可支”)
10、最近,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耸人听闻”指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
11、菏泽牡丹属中原牡丹种群,花色五花八门,花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九大色系。(“五花八门”比喻种类繁多。此处用“丰富多彩”比较妥当。)以下成语容易形近混淆:
1.前赴后继 前仆后继(前者意为“前面的人冲了上去,后面的人紧跟着上去”;后者意为“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紧跟着又冲了上去”。)
2.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前者意为“一动笔就写成”,形容水平高,写字、画画、作文等很快完成;后者意为“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很容易办,一下子就能完成。)3.不期而至 不期而遇(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不胜其烦 不厌其烦(前者为“烦琐得使人受不了”;后者为“不嫌烦琐,不嫌麻烦”。)
5.无可非议
无可厚非(前者意为“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后者意为“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如:你们的盛情是可感的,动机是无可非议的。他硬要说他的女朋友最美,那也无可厚非,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
6.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后者意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如: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仍有些人不以为然,漠不关心。有时,我们觉得那是老生常谈而不以为意,总觉自己可以处理得很好;)
7.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前者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褒义);后者意为凡是能做的坏事都做到了(贬义)。)
8.如虎添翼 为虎添翼(前者比喻力量很强的人增加了新的动力;后者意为“给老虎添加翅膀”,比喻帮助恶人作恶或增加恶人的势力,只适用于人。)
10.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11.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2.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13.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4..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褒义。卷土重来: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贬义。
15.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
16.道貌岸然: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多含讥讽之意。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
17.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多用于指人。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
18.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19.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岌岌可危:形容极其危险。
20.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多用于概述经历。赴汤蹈火:多用于表达决心。
21.面目一新:改变原样,呈现新貌。褒义。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指景象很破旧,样子很难看。
22.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强调脸色表情和顺。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23.明哲保身:后亦指为了个人得失丧失原则的庸俗处世态度。贬义。洁身自好: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也指顾惜尊重自己,不与他人纠缠在一起。褒义。
24.目不斜视: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目不转睛: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2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侧重指珍贵。寥寥可数:形容数量非常少。侧重指不多。
26.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言论。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语。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又作“流言飞语”
27.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七手八脚: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28.本末倒置: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29.生气勃勃:多用于指人。生机勃勃:多用于指事物。
30.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手足无措:常用于形容举止慌乱。
31.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 事)。
32.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33.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4.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35、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36、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37、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38.不堪设想:不能想象,侧重指严重的不良后果。不可思议:不能想象,侧重指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39.信口雌黄:随口乱说,侧重指妄加评论、污蔑和捏造事实。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侧重指说话不假思索,漫无边际。
第三篇:成语误用例析(写写帮整理)
成语误用例析
一 望文生义“搭错车”
因为要表达的话中有某个字眼恰与成语中某个字相同,甚至意义也接近,于是便错用该成语。例【如】:
1、走进大厅,她爽朗一笑,引来众人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2、老张被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几点)的事弄得疲惫不堪。
3、相声小品的发展趋势也一样,数量越多,质量越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
4、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以致酿成了大祸。
5、他多年勤奋工作,不孚众望(孚,使人信服),被选为模范。
6、标点重要,写文章,怎么可以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二、褒贬不明“入歧途”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使用的时候如果不分褒贬之义,便会出错。【如】:
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骛(贬义指成群的人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竞相观摩。
2、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褒义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谭嗣同是甘愿为改革流血的始作俑者(贬义比喻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值得称赞。
4、这个饭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褒义指对突出的好人好事的一致赞扬)但又别无去处,难啊!
5我国体育健儿又取得了惊人的好成绩,人们无不弹冠相庆(贬义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多比喻坏人上台)。
6、多年来父母倾注心血扶育我,对父母的感激真是罄竹难书(贬义指罪恶极其多)。
7、这一段时间,刘翔这个名字是炙手可热(贬义比喻气焰胜,权势大)
三、轻重不分“出入大” 许多成语语义轻重有别,该轻不宜重,反之亦然,否则就会误用。例如:
1他上课迟到,老师为了以儆效尤(用于警告学坏的人),当众批评了他。
2、要想写出象样的调查报告,就必须为社区群众肝脑涂地(竭尽忠诚,不惜牺牲)。
3、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的现状,讲课时分类指导,效果很好。
4、这次辩论会上,他的观点被大家驳得体无完肤(形容浑身上下都是伤)一无是处。
5、工作中,你掩盖缺点,那无异于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方法解决面临的困难,而不顾后果)。
6你昨天迟到,今天早退,真是积重难返,不可救药了(两成语都用语过重)。
四、语境不合“太悬殊”使用成语,许多时候要讲究语境,否则也会误用。【例如】:
1:他们痛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指人处在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美满幸福。
2、如果不修这些水利工程,遇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应为不堪设想)的。
3、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责无旁贷(应为当之无愧)地走上了领奖台。
4、教育要讲究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切,与下文矛盾),摆家长作风。
5、洪水来了,在这千钧一发,迫不及待(应为刻不容缓)之际,他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
6、他们很快就熟悉了,站在河边,不拘一格(应为无拘无束)地谈笑着。
五、对象不适“戴错帽” 有些成语与各自的适用对象有着固定的搭配关系,如果张冠李戴,必然误用。【例如】:
1那石刻上的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用来形容房屋建筑高大众多)
2、老王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两个成语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3、小商店百货齐全,琳琅满目,真可谓汗牛充栋(只用于形容书多)啊。
4、黄山怪石、青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5、我讨厌那些背后搬弄是非,期期艾艾(形容说话不流利)的小人。
6、新疆库尔勒香梨真是脍炙人口(用于赞美诗文),遐迩闻名。
7、我刚刚学绘画,请你务必多加指教让我感同身受(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8、她们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是第一批迈出高等学府的警花,正值豆蔻年华(特指女孩十三四岁)啊。
六、不合逻辑 “装错壶”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1、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2、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3、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4、公园里的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只用于形容人一个)。
5、我们必须打破老一套的墨守成规(不但语义重复,动词性短语应为“陈规陋习”)
6、这篇文章观点陈旧,材料单薄,语句不通,可谓不刊之论。(刊,删改。指不能删改的、极为精当的言论。)
七、形貌不辨“频出错”有些成语之间文字形貌颇为相近,宜辨清记牢,使用时不可“乱点鸳鸯谱”,以免误用。例如:
1、我们刚入学,老师对我们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贬义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2、有了计算机,也不意味着一切工作可以事倍功半(应为“事半功倍”),一蹴而就。
3、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不闻不问,漫不经心(应为“漠不关心”)
4、他待人谦和,不论遇到谁都先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表示毫不介意)。
5、他不注意影响,甚至乱来,结果闹得小镇上纷纷扬扬(应为“沸沸扬扬”
6、寄生植物,望文生义(应为“顾名思义”),它是攫取寄生养料和水分养活自己的一种植物。
八、语义重复“添蛇足”使用成语时不细致揣摩含义,以致句义累赘,前后重复,可谓画蛇添足。【例如】:
1、当年,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倍受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浑身”与“遍体”重复)
2、这部好电影,感人至深,大家谈论起来津津乐道(“谈论”与“乐道”重复)。
3、他突然辞职这一决定真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之外”赘余)了。
4、夜深人静,他独自孑然一身漫步在林荫道上(“独自”宜删)。
5、虽说是新闻稿,可是真情却早已溢于言表之外了。(“之外”宜删)
6、校园里,许许多多的莘莘学子都勤奋学习,志存高远。(“莘莘”,即众多,句中“许许多多”应删)
【看来若不误用成语,当重视】:
望文生义“搭错车”,褒贬不明“入歧途”。
轻重不分“出入大”,语境不当“太悬殊”。
对象不适“戴错帽”,逻辑不合 “装错壶”。
形貌不辨“频出错”,语义重复“添蛇足”。
【附易用错的成语选】:借箸代筹 独步天下 因人成事 功败垂成 耳熟能详大音稀声 硕大无朋 不易之论 不逞之徒 不虞之事 不以为然 屡试不爽罪不容诛 罚不当罪 吊民伐罪、勉为其难 无所点定 目无全牛 刮目相看另眼相看 狗尾续貂 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 洗心革面石破天惊 卓尔不群 明日黄花 食古不化 改弦更张 待价而沽 将伯之助亦步亦趋 处心积虑 折冲樽俎 对簿公堂 危言耸听 彻头彻尾 焚膏继晷稗官野史 虚与委蛇 自怨自艾 置若罔闻 白驹过隙 匪夷所思 韦编三绝俯首帖耳 聊胜于无 薄海同欢 沆瀣一气,兼权熟计 处心积虑 求全责备比屋可封 颐指气使 叹为观止 时乖命蹇 秀色可餐 披褐怀玉 信誓旦旦
第四篇: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情况例析
中学生常见成语误用类型例析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此处误用了词义,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用了)
③“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④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⑤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⑥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⑦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⑧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⑨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句中的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⑩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 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在句中使用时,由于望文生义,误解成了美好之意。)
11)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该句意思是“为节目叫好”。)
12)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不足为训的意思是不能当作效法的经典或法则。该句误用为“不足以拿来教训”的意思。)
13)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不容分说”不是“不用说,肯定是”的意思,而是“不容许别人讲话就直接做某事”。)
这样的熟语还有:
如坐春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盲人瞎马: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独步天下: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一琴一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二、近义混用
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或不辨色彩、色彩不明):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表现为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在近些来的高考中,“无所不为”、“趋之若鹜”、“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蠢蠢欲动”等词语都出现过。
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③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④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
⑤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⑥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⑦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雨后春笋”的意思是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可见该成语主要用于褒义。而本句讲的是造假者非法大量建立垃圾食品厂的事情,显然不能用“雨后春笋”来修饰。此处可以考虑改用“源源不断”之类的修饰语。)
⑧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巧立名目”的意思是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而想方设法编造理由,定出新的名义。不难看出,这是一个贬义成语,但句中所言对旅游项目的开发,为景区添光彩,绝无什么当贬之处,再者,“巧立名目”说的是“我们”,一般而言,不会有谁轻易对自己使用贬义词的。)
⑨巴勒斯坦的斯瓦特被誉为“东方的瑞士”,但“9·11”事件以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凤毛麟角”的字面意思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虽然它也表示事物稀少,但常用以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语含褒义,而本句却以之指称那些“来这里旅游的人”,这是将褒义成语降格而为中性成语,此种情况亦应属于不辨色彩,与褒贬两极互混这种较明显的情况相比,其隐蔽性更大,也更容易让考生陷进去。)
⑩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蠢蠢欲动”本指虫子及其它生物缓缓移动。后用于比喻坏人准备进攻或行动。多含贬义。用在来我国投资的外商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11)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作了周密安派,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无所不至”多含贬义,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和句中的“关心”感情色彩刚相反。
12)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年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
“睚眦必报”是个贬义词,意思指极小的仇恨也要报复,这里所用的感情色彩刚好相反了。
13)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品头论足”是贬义词,用到该句明显属于褒贬不当 贬词褒用的常有:
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形形色色 无独有偶无所不为 长此以往 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等量齐观 费尽心机 大而无当 大言不惭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忘乎所以 高谈阔论 始作俑者 好高骛远 邯郸学步 评头品足如丧考妣 一丘之貉 咄咄逼人 虎视眈眈 褒词贬用的常有:
有口皆碑 拭目以待 神机妙算 名不虚传 凤毛麟角 洋洋大观 沁人心脾 别有天地 别出机杼 有头有脸 有口无心 惨淡经营 来日方长
四、顾此失彼
①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②这次演出比较成功,只是个别动作有点装腔作势,不自然。
(“装腔作势”除褒贬失当外,也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装腔作势”是指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态,形容做作。例句是针对“个别动作”而言,很显然,动作只能“作势”,不能“装腔”。)
五、前后矛盾
①二嫂喃喃地说:“这是命中注定的,只能怨天尤人罢了。” ②杂志社的来稿虽多,可是不刊之论、有份量的稿子太少了。
分析:①中的“怨天尤人”是形容对不如意的事一味强调客观或埋怨他人,而该句前面说二嫂已经认命,这样句意前后矛盾,造成表达上的混乱。
②中的“不刊之论”是指不必修改或不能更改的言论或著作,即非常出色的或经典性的著作。而后面又说这样的稿子没有份量,显然是因为不理解“不刊之论”的含义而造成了语意的前后矛盾。
六、误用词性
①我们必须打破老一套的墨守陈规。
(除了“老一套”与“成规”语意重复外,还犯了词性误用的错误。“墨守成规”是个动词性短语。作者却让它带上了“老一套”以个定语。显然是把它当成名词性短语看待了,可将“老一套”去掉,并将“墨守成规”改成“陈规陋习”。)
②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作者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七、不合逻辑
①庞涓对部下笑道:“我早知道齐兵劫弱,果然被我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②荆轲对太子丹说:“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分析:上述两句中,庞涓、荆轲都是战国人,而加点的两个成语分别出自《晋书·谢玄传》和清代吴研人的《痛史》,“前人”不可能说出“后人”的话,所以不合逻辑。
八、堆砌成语
①在辩论会上,它的观点被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分析:在这个例句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语意相近,重复使用,表面上似乎很有说服力,实则罗嗦,不如任意删去两个。
九、张冠李戴(或叫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①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拉运书籍的时候,牛会累得出汗,此之谓“汗牛”;堆放书籍的时候,会一直堆到屋顶,此之谓“充栋”。“汗牛充栋”常用来形容藏书非常多。虽然这个成语也表示数量多,但它仅用于表示“书籍”的数量,而不是一概表示所有事物的数量。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②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巧夺天工”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此对象错用于自然物)
③本刊将革新洗脸,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革新洗脸”是指“彻底改悔”,往往用于犯有过失或罪行的人。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
④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⑤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此指“影子闪得快,对象错)
⑥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⑦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何谓“拍手称快”?其字面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可是,这个成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的,它多用来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情,不是表示在任何情况下的欢乐心情。而上句则没有顾及该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将其扩大为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欢乐,是错误的。)
⑧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琳琅”指美玉。根据最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可见,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是非常明确的。但是,上句却用它来形容城市“夜景观”建设的情况,属于不辨对象的错乱使用。)
⑨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绘声绘色”是描绘声音和形貌,形容描述得生动逼真。“绘”是描绘的意思。可见,这个成语只用于口头对某人某事的叙述、笔下对某人某事的描写,除此之外,用其他形式生动逼真地表现人、事、景,均不能用“绘声绘色”。上述句子是讲两位同学的表演,其中固然有口头叙述的成分,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形体语言(表演),因而属成语使用错位。)
10)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着人居环境。
(“潜移默化”所用的对象是人的思想性格,而该句的对象是人气、环境,因此属于对象用错致误。)
11)不管走到哪里,她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令人感到十分庸俗。
(“珠圆玉润”形容的对象是歌声优美或文字的流畅,不形容人的穿戴。)12)清晨,我来到天安门广场,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在场的群众自发唱起庄严的国歌,强烈的爱国热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感同身受”的意思是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受到一样,一般用于代别人向对方表示感激和谢意)
十、重复赘余: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①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③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④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⑤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民不聊生”意思就是人民没办法生活。)
常见的类似错误还有:“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的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这样的用法都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十一、自相矛盾(或前后矛盾):有些成语,就其本身的意义来看尽管准确,但还要看它在整个句子中和其他词语或分句表意是否矛盾。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势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②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莘莘”与定语“一位”矛盾)
⑤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⑥足球比赛正在激烈进行着,只见一个防守队员快步赶上,抱住对方进攻队员的肩膀,从后面强行掀倒对方,而裁判却对此熟视无睹。
(“熟视无睹”针对的是多次看到某现象漠不关心,句子里才“一次”,前后矛盾)⑦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宛然在目”是仿佛在眼前,是一种回忆。而句子已说一切就在眼前,所以属于前后矛盾。)
十二、夸大其辞(或不分轻重、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或是夸大其辞,或是轻重失调,或是大词小用,或是小词大用。
①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 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②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③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④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⑤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左右逢源”主要指人因为造诣深,积累多,取用材料时思路开阔,取之不尽。或指做事时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用在孩子身上,又是谈常识性问题,这就失度了。)
十三、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成语本身并无合不合逻辑的问题,可一旦进入特定的句子中,与句子发生组合关系时,就有可能出现不合逻辑事理之弊,或前后矛盾,或无法讲通。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①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②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③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
④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屈指可数”的意思是扳着手指头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很少,寥寥无几。而前句中的“网络文学蓬勃发展”,意味着有大量的网络写手存在,因为网络文学的繁荣和蓬勃发展,必须有赖于数量可观的网络写手的支撑,不然是谈不到“蓬勃发展”的,可见,该成语与整句的意思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考生如果头脑不清醒,就会看走眼。)
⑤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阑珊”意为将近、衰落,“春意阑珊”指春天即将过去。而本句在前面明明交代时间是在“初春”,“初春”又怎么会是春意将近呢?出现这种逻辑事理上的抵牾,其根源在于对“阑珊”的意思未正确理解。命题人就利用了考生可能存在的词义上的这个盲点,制造了逻辑上的矛盾,挖下了一个陷阱。)
⑥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的动作。
(“偃旗”意为放倒军旗,“息鼓”是停击军鼓。比喻停止论争或事情中止。使用这个成语意味着原先的动作行为均已停止,但本句中“偃旗息鼓”的后面却说“没有太大动作”,没有太大动作则意味着动作行为一直没有停止,只是规模、程度上稍小些而已。这样,该成语与后面的说法发生了事理上的冲突,在逻辑上就陷入了矛盾。)
十四、不当搭配: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下列成语中与句中其他成分就存在搭配不当(既有主干的搭配,也有修饰语的搭配)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②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③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
④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⑤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要么把“对”改为“把”,要么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十五、颠倒尊卑(或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①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②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两句中,“不耻下问”和“抛砖引玉”都是谦词,这里犯了谦敬错位的错误。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③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用作谦词,只能对己。这里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十六、不合语境:成语的使用还要注意到与语境的和谐,不能不合惯用句式,不能不合情合理。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如果成语与其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12
使用就不恰当。与语境相协,是对词语使用的共同要求,成语当然也不例外。命题者对此种错误类型往往情有独钟,屡屡在这上面作文章。例如:
①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当仁不让”出自于《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意谓面对仁德,即使是老师,自己也不谦让。后用“当仁不让”泛指碰到应当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这个成语有两个条件:一是所做的事应当合乎仁,即仁德;二是做时有“让”的必要或可能。角逐奥斯卡奖本就不属于什么该不该做的事,既是角逐,是比赛,就不存在“让”的可能和必要。因而,该成语与所提供的语境相悖。考生如不能认识到该成语的使用条件,就会发生误判。)
②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不容分说”意为不允许分辩和说明。使用这个成语的语境应是,在相互讨论或存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可能的场合,一些人的独裁和武断的行为。倘若不是此种场合,就不宜使用该成语,而本句提供的语境不具备这个成语所需要的特点。如果换成“不容置疑”就可稳妥。命题者正是利用这两个成语有共同语素的特点来制造干扰,考生稍不留意,就会被“忽悠”。)
③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安步当车”意思是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使用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走速度缓慢,二是行走者不慌不忙地步行,表现出的是一种闲适平和的心情。而句中描述的是抗洪抢险时的情景,情况紧急又遇上暴雨如注,该成语与所在的语境很不协调,是不恰当的。)
④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不堪设想”指预料的事情会发展到很坏的地步。)
⑤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个熟语比喻人多力量大的意思,而该句只强调向别人请教,与该句的语境不符合。)
⑥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十七、断词取义(或词义用错):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而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导致成语意义与句子语义相悖。而且,成语是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它的含义也相对固定。因此,成语在使用时要求也较高,如果句子和成语所表达的意思有出入,我们称其为“词义用错”。
①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②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
(“投桃报李”的意思指他送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赠东西,而从该句看,有“报答”的意思,用“投桃报李”是不能表达的。)
③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全国卷Ⅰ)
(“一念之差”常指因一时疏忽或考虑不周引起严重后果,而本句却是“变废为宝”的巧妙之举,用“一念之差”来表达,词义用错了)
十八、功能混乱: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
①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指手画脚”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形容词性成语,充当了状语。)
十九、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使用时极易混淆。
①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负众望”意思是没有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而句中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不孚众望”混淆了。
②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不胜其烦”是不能忍受烦琐的事物,这里应该改为“不厌其烦”。)③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受失败,含惋惜之意,而该句成败未定。这里应和“成败与否”形近混淆了。)
二十、特定用法:
有些成语随着语言的演变,形成了固定的常用义,但本义也没有完全废除,只是使用较少。使用时就不能只从常用义入手,以免误用。
①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不三不四”本义是不象样子,后来多比喻行为不正派。在该句中用的是本义,是正确的。)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有些成语使用时离不开特定的句式,如果不了解,也会出错。此句中“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二十一、不明典故:有些成语是有典故或来源的,如果我们不明白典故的含义的话,使用此类成语时就容易产生误用。
①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这个成语是涉及到一个典故,传说人中最武勇的是吕布,马中最好的是赤兔马,比喻人才出众,了解了此典故,就可以判断此例是误用。)
②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有一个典故: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该句指的是著作出版热卖,正好符合此成语的意思,此成语用于这,正好!)
二十二、超越语义范围:有些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如: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报刊上常见的成语误用情况也很多,如:“对簿公堂”,常误用为“打官司”;其实,该词意为“受审问”;又如“空穴来风”,该词是“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没有原因的”,但常被错作“没有依据的传闻”来用;“美轮美奂”是指建筑物之美,却常误用为服装或工艺品的美。)等。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第五篇:邀请函例析
邀请函例析
常见的邀请函比较简短。下面是一篇邀请参加活动的例文:
邀请函
×××局长:
2008 年×月× 日上午9 时30 分在深圳机场进
行2008 深圳市民用机场应急救援综合演练,请您光临指导。(上午9 点以前在一号航站二楼贵
宾厅集合)
深圳市交通局民航管理处
2008 年× 月×日
这是一篇简短的邀请函, 标题、称谓、正文及落款写法都较为规范。正文后面附简单说明。其中“9点以前” 可以改为“9 时× 分集中”。
下面是一篇邀请参加会议的例文:
“深圳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研讨会” 邀请函
×××同志:
去年11 月, 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 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要求深圳等经
济特区“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
范地区”。为深入贯彻落实江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
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深圳市委成立了“ 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示范地区实施纲要” 课题调研组, 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现已形成《实施纲要》的初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定
于9 月中旬在深圳联合召开“ 深圳争当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研讨会”, 邀请全国知
名专家对《实施纲要》进行研讨和论证。在此,诚恳邀请您作为会议正式代表参加会议, 提供宝
贵意见(研讨会具体时间及相关事项另行函告)。
能否参加会议, 请及时函复为感。
联系人: ××× 电话:(略)传真:(略)
附: 《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
实施纲要》(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