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常用语,立刻让公文写作能力上一个档次
学会常用语,立刻让公文写作能力上一个档次
1.开端用语: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开头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背景等的词语。如“据、根据、依据、查、奉、兹、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鉴于、随、随着”等。
2.期请用语:公文中表示作者某种期望和请求的词语。多用于上行文、有时也用于平行文和下行文。常用的期请用语有“请、敬请、恳请、提请、报请、拟请、希、望、希望、切望、热望、盼、切盼”等。
3.综合用语:公文中用以连接具体情况叙述和总概性叙述的词语。综合用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的综合用语有“为此、据此、值此、至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
4.称谓用语:公文中表示对机关、单位、集体、个人不同人称称呼的词语。一般性称谓用语用于上对下、下对上、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我(司)、该(员工)、你(办)”等。表示尊重的称谓用语多用于下对上、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贵(司)、××长”等。党内一般称“××同志”。
5.承启用语:公文中用来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的词语。常用于通知、决定、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等文种。一般结构特点:前面以一介词结构承接上文,后面用一个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引起下文,如“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等。承启用语的上文一般较为简短,下文是文中内容的主体部分,并多用条款形式表达。
6.批转用语:公文中表明对下级来文批示意见或向下批转、转发公文的词语。常用的有“批示、审批、阅批、核阅、阅示、批转、转发、颁发、印发、发布、公布、下发、下达”等。
7.表态用语:公文中表示作者意见、态度的词语。按表态用语的轻重程度可分为明确表达用语、模糊表态用语。明确表态用语有“应、应该、同意、不同意、批准、照此办理、遵照执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等。模糊表态用语有“原则同意、原则批准、似应、拟同意、参照执行、供参考、可借鉴、酌情处理”等。
8.征询用语:公文中表示征请、询问对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词语。主要用于上行文的结尾和平行文的结尾。常见的征询用语有“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有不当、如无不当、如有不妥、如果不行、如果可行、意见如何”等。(初学者可优先学习)9.引叙用语:公文中表示引述来文的词语。主要用于批复、复函、指示、决定等文种。常用的引叙用语有“收、接、悉、前收、前接、现收、现接、近收、近接、惊悉、欣悉、收悉、闻、近闻、惊闻、欣闻、喜闻”等。10.结尾用语:公文中表示全文结束的词语。不同的文种对结尾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如请示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上述意见如果可行,请批准”等;报告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等;通知的结尾用语可用“特此通知”等。(初学者可优先学习)
使用序号
公文中为了条理清晰,一定要用数字序号来进行段落的标注。首先要求序号前要空两格;其次要求优先用中文序号,比如第一层用“
一、”,第二层用“
(一)”;再次要求第一层字体加粗,第二层不用加粗。发文流程
不同企业和单位,发文流程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一般都是5个步骤:拟、核、签、批、发。
1.拟。草拟文件,一般由基层秘书或者助理来做; 2.核。初步审核草拟的文件,进行必要的润色和修改,才可以出部门。一般由部门经理、主任负责; 3.签。相关部门会签,文件内容可能涉及其他部门工作,因此需要其他部门负责人提供会签意见,会签时一般都使用会签表;会签意见传回文件拟写部门,再进行必要的修改;
4.批。领导审批同意;
5.发。印发公文,包括校对、编号、印制、盖章、发送。一般由专门发文的部门负责办理。
第二篇:讲话稿写作“四步分析法”让你学会品味公文
讲话稿写作“四步分析法”,让你学会品味公文
讲话稿写作“四步分析法”,让你学会品味公文--“文似观山不喜平”章节学习笔记(作者:茶水泡面)《品味公文》值得一看,书中王群教授不是用说教的口吻,也不用理论到理论的方法“忽悠”大家。请允许笔者用忽悠一词,因为不少所谓“大家”喜欢用晦涩的理论坑大家,让我们产生错觉,书看不懂,不是书不好,是道行不够。如果号称零起步快速提高大家写作水平的书,却让初学者根本就看不懂,这是什么鬼,天书吧?以上,只是提醒,初入门不要读很多书,尤其别沾那根本无法看懂的公文书。接下来,想告诉大家,拿到一本好书,如何读好它。
一、学会分析标题,了解文章主旨标题永远是文章的眼睛,好标题如少女清澈的双眸,令人神往。文章也是同理,首看文眼,从标题中获取主旨。以“文似观山不喜平”为例,词面理解就是:文章写作好像看山一样,不能全部是平原,一览无余便失了神秘感,一眼能看穿也就索然无味了。提炼的主旨便是文章不能写得平淡。
二、阅读前浏览文章,提出疑问知道了主旨是什么,接着就可以通篇快速浏览一遍。还是以“文似观山不喜平”为例。通过阅读各级小标题(一般每文章自然段段首句也是段主旨,大家一定要多些注意),扫读各文章段落,来提出自己的问题。笔者通过浏览全文,为自己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文似观山不喜平”的“平”指什么?问题二:文章“平”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三:如何解决立意的问题?问题四:立意如何选角度?(延伸阅读第8章:“角度的选择”)问题五:立意的挖掘方法是什么?
三、针对问题看问题,自问自答带着问题去读书是好方法,不要害怕没人回答问题。我们既是问题的提出者,又是解答者。还是以“文似观山不喜平”为例,带着问题去精读,从文章中找答案,尝试把拦路虎解决掉。问题一:“文似观山不喜平”的“平”指什么?答:平指的是文章平平淡淡无人欢迎,古人说的不喜平是要求文章有波澜起伏。问题二:文章“平”的原因是什么?答:立意不好。问题三:如何解决立意问题?答:立意来源于材料、来源于事实,应基于事实,高于事实。就像文学创作,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问题四:立意如何选角度?(延伸阅读第8章:“角度的选择”)答:问题要选择最佳角度。(注:大家一定犯懵了,什么角度才是最佳角度?现在我们就要强调在读书之前把整本书的目录要先读一遍的原因。如果读过目录的童鞋就会知道,《品味公文》第8章“角度的选择”正是解决立意如何选角度的问题的,大家完全可以延伸阅读,把角度结合本章的提问一起消化掉,至于阅读方法与本章的学习方法同。问题五:立意的挖掘方法是什么?答:一是纵向挖掘,挖出典型材料。二是立体挖掘,放到大环境、全局工作中去鸟瞰,做到以小见大,发现深刻意义。如果能坚持到这一步,相信这一篇章的内容,大家基本能理解消化。如果还有无法搞懂的,在书上标记上几个大大的问号,暂时搁哪,换个时间再来解决。
四、跳出问题找问题,形成笔记完成以上三步,相信大家已经成为了一个愿读书、能读书、会读书的好孩子。如果把第四步也顺带着坚持下来,那将会达到学习的更高境界啰。依旧以“文似观山不喜平”为例,回答完所有问题,大家会发现一个“大问题”,本章讲的核心是立意。那么,本章显然不能把关于“立意”的问题全部解决,只是讲的皮毛。因此,大家需要“跳出问题找问题”,把立意这个高大上的问题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中学习,参看其他的关于立意的文章,吸取更多养分。重要、很重要、特别重要的是,把有关立意的知识进行积累(手写笔记或电子笔记都行,笔者建议手写笔记最有用),然后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笔者在学习班授课时一直强调大家读书、听讲座都要形成读书或学习笔记,这是一个快速提高的好方法,也是好习惯)以上,是从“文似观山不喜平”为例分享给大家学习的一些方法,算是以点带面,时间仓促,方法与观点仅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拍砖交流!作者推荐:~~~~~~~~~~~~~请关注微信公众号:xuegongwen,更多职场经验、公文写作知识文章。本文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