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十二五规划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1月30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北京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要求,结合北京实际,就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十二五”时期首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发挥体制优势,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0%以上,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50%以上,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左右,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首钢等一批大型企业搬迁改造
和关停并转,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落实区县功能定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中关村、金融街、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确立了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重点新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郊区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着力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了社会管理与服务,探索了村庄社区化管理新模式,基本建立了住房保障体系,实施“五无”目标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北京南站、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等一批世界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明确了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调整了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整合了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对首都长远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首都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巨大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首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志着首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纵观新的阶段首都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北京奥运盛会的圆满成功极大地增强了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首都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首都的功能定位、“四个服务”的工作特征和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首都经济,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资源,提高了首都持续发展的能力;近年来首都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形成的浓厚发展氛围,为推动首都新的科学发展凝聚了心智,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动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增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热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推动首都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首都经济的总体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仍然艰巨;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着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难题,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更高的标准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
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使首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要求,大力弘扬北京奥运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首都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发展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形成,“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广大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全市生态服务价值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城市运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交通拥堵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维护公共安全、综合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就学、就业、社保、就医条件不断改善,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率先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更加完善,人口调控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更加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加深入,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首都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国文化中心功能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与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三、“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积极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创新驱动,重点是实施“科技北京”战略,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健全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积极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发挥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创新枢纽,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
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积极推动各项先行先试改革,集中力量打造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南北两个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好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和环保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示范区。实施标准战略,推进标准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十百千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关键技术示范工程、高端领军人才集聚工程、高端产业聚集工程和科技金融创新工程等六大工程,深入实施“瞪羚计划”,努力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型人才服务平台、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平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平台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建立标准创制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高效有力的创新支持平台和服务体系,提高首都地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工程,充分发挥中央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营经济以及外资企业的作用,集中力量攻克已经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发展,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多出创新成果。健全科技与资本的对接机制,健全创新成果发现和筛选机制,做好重大项目落
地协调服务工作。健全政府资金支持机制,加强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发挥教育的引擎作用。制定和实施《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发挥教育事业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满足首都及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首都高等教育体系,大力提升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北京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和科技智力服务。积极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加强中央院校和市属高校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市属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完成沙河、良乡高教园区建设。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学校评价的重要因素,推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倾斜。支持高等院校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鼓励高等院校与海内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著名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建设,构建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首都世界人才聚集高地。全面实施《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建优良的学术环境,注重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集中力量建设好中关村人才特区。创新人才管理模式,落实“千人计划”、“海聚工程”、“高聚工程”等各项人才工作,培养和引进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权益,完善人才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机制,发挥中央在京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支持优秀人才进入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首都经济优化升级。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扩大消费需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化消费环境,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和特色消费街区,积极培育本土优势总部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实施商标战略,发展品牌经济。建立统一高效、安全有序的市场监管体系。扩大文体休闲、养老服务等发展型与服务型消费,完善社区便民商业服务,扩大电子商务消费。积极调整投资结构,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重点产业投资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城市交通、能源、资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积极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推动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为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需求服务,为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首都优势,加大规划引导和分类扶持力度,加快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带动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集中力量塑
造“北京服务”品牌,建立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着力挖掘首都金融发展资源,服务国家金融决策、管理、信息和服务中心功能,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进一步提升金融街品牌价值,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巩固和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进一步发挥总部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增强商务中心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全力推动旅游业、会展业的跨越式大发展,按照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市场国际化的要求,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管理方式以及新型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业,积极规划建设现代化的食品物流体系和各类居民生活服务体系,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方便群众生活、提高企业效益。发挥产业发展对人口、就业的引导作用。
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坚持高端发展的方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产业配套能力,着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向上下游两端延伸,提升制造业整体发展素质。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产业的发展,着力建设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北京创造”品牌,占领产业发展高端,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做好中央在京企业、科研机构的服务工作,实施重
大项目带动工程,巩固和提高实体经济对首都经济的支撑作用。
全力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以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为重点,以“221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点,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在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建设好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办好世界种子大会,发挥首都农业科技的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培育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业企业集团,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区县功能定位实现机制,强化功能定位对区县发展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更好地集聚资源要素、引领产业方向、支撑高端发展。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加大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风貌,强化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在北部地区以推动中关村科学城与未来科技城建设为着力点,打造以海淀和昌平南部地区为依托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在东部地区聚焦通州新城建设,推动临空经济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高端商务、现代物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南部地区全面落实“城南行动计划”,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兴区整合后的空间资源为依托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抓好首都新机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房山高端制造业新区建设,举办好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大幅提高城南发展水平。在西部地区加快推进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积极打造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推进石景山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所有学生成长提供良好教育。加强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统筹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新城、郊区学校建设,基本实现区县之间基本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进一步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校园安保工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大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体系,建立用人单位、劳动力、服务机构三方合作机制和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保证城乡居民的就业需求。加强政策创新,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推行定向就业扶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岗位就业。加快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努力解决
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就业问题。有效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完善“零就业家庭”长效帮扶机制。积极倡导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形成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适度增长机制,加大劳动维权力度,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与衔接,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使城乡居民更好地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拓展“社会保障卡”功能,加强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全面推广使用“市民卡”,逐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一卡多用。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实现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九养”政策,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机构,促进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
建设健康城市。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加强基层街道、乡镇体育设施建设,支持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市民参与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身体素质。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无保障老年居民提供年度免费体检,实现“健康北京人”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和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重大疾病防
控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康复在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切实履行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众住房保障的职责,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政策性住房体系,增加土地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督管理,对符合保障条件的申请家庭做到应保尽保。合理引导住房消费,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设多元化的住房租赁体系,积极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引导群众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问题。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公共租赁房建设管理机制和融资模式,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公共租赁房服务。积极推进旧城区人口疏解和房屋保护性改造修缮工程,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大农村抗震节能房改造建设力度,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政策、管理体制、融资体系和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全程阳光工程,建立健全符合北京实际、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
(四)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理论研究和决策研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与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大力实施公共文明工程,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爱首都、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主题活动,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教育体系,持续推进“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健全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首都科学发展营造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
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国家大剧院运营水平,培育世界一流的标志性品牌。加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成国家国学中心、国家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国出版博物馆等国家级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新的国家大型文化设施落户北京。建成奥运博物馆、北京人艺国际戏剧中心、北京科学中心、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儿童文化艺术中心、北京歌舞剧院剧场、中国(北京)美术馆、首都交响音乐厅、北方昆曲艺术中心、北京文化活动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恢复中和戏院、广和剧场、吉祥戏院和西单剧场等老字号演出场所的功能,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城南地区、城乡结合部、重点新城、新建大型社区以及农村地区倾斜。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努力创造出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拓和培育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和农村文化市场,鼓励单位内部文化
设施向社会开放,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营造文化创意氛围,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着力抓好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品交易等传统优势领域,巩固提升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新兴文化行业,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高点。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会展、体育休闲、都市型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工程,重点抓好中国动漫游戏城、国际出版创意产业园、中华文化主题公园、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西山文化创意大道、天桥演艺园区、云居寺文化景区等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建设,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协作,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和经典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首都文化品牌。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与金融和社会资本的对接,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加强各类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不断增强首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法规,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积极鼓励专家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加强人才培养,传承与丰富首都的历史文化。强化首都功能核心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占用腾退工作,抓好历史文
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积极推进世界名园建设,推动故宫周边地区、城市中轴线、皇家园林、坛庙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加强对地下文物保护的立法,做好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
提升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着力培育和塑造北京精神,不断增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系,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利用首都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抓好以中轴线和朝阜大街为中心的古都风貌核心区、以颐和园和天坛公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文化展示区、以孔庙和国子监为中心的国学文化展示区、以什刹海和南锣鼓巷为中心的四合院休闲文化区、以“798”和宋庄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文化服务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向世界展示首都文化的魅力。加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重大文化交流活动,办好文博会,积极申办世界科学与艺术大会等重大活动,推出北京国际电影季、北京国际儿童艺术节,搭建多元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营销网络,着力打造具有北京风格、中国特色、世界品位的文化交流品牌。深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推进版权输出、培育出口品牌、抓好“就地出口”等为突破口,扶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为首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五)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
全力加强社会建设。强化政治意识和首都意识,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健全完善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建立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建设管理服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依靠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整合社会建设资源,创新社会建设投入机制,从解决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着手,全面推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积极推动“大民政”建设,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政策,加快慈善事业发展。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全面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促进各种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发展,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作用,全面推动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和服务基础。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提高掌控社会管理的力度。根据社会需求,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落实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和社区“一刻钟服务圈”建设任务,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水平。
确保首都安全稳定。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考核评
价、督促检查、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和落实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健全社会舆情收集反馈机制,推广信访代理制,推动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健全网格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强化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科技创安工程,扩大科技防控覆盖面,实现区县、部门、社会单位的技防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完善社会稳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加大反恐防暴工作力度,提高应对处置群体性事件、涉外敏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加大对消防、交通、建筑、危险化学品、高空作业、有限空间、地下空间、地铁、地下管线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管理,加强网络监管队伍建设和监管技术创新,确保信息安全,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六)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畅通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制度上保证首都科学发展政策的连续性。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为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基本政治制度保障。全
面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和对台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团结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各群众团体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对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社区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社区和村民自治水平,维护基层群众的合法权益,组织动员基层群众参与首都科学发展。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首都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加快法治城市建设步伐。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强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以及城市管理、新农村建设、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立法,依法推动科学发展、保障人民权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大执法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七)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加快重点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
件,推动郊区农村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培养新型农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更多郊区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发展适宜产业,使新城建设与首都城市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期盼相符合,切实承担起疏解中心城功能的责任。进一步完善新城建设的体制机制,高标准做好新城规划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融资、行政审批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加快商业、重大产业项目向新城布局,提升新城宜居宜业水平,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增强郊区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成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成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加强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金融和市场服务体系,促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县依法设立社区银行。发育农村要素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提高郊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大公共财政对郊区农村投入力度,基本建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加强郊区农村水电气热路等设施建设,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和山区道路环线全线贯通,实现天然气“区区通”,基本实现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实现重点小城镇集中供热,基本消除城乡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施村庄社区化管理。
统筹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加大对生态涵养发展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资源、水资源的保护和补偿力度,实施宜林荒山绿化、矿区生态修复和水源保护区等工程,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升生态涵养保障能力。建设好怀柔文化科技产业新区、密云绿色休闲旅游综合示范区、平谷首都音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门头沟古道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推进浅山区综合发展。推动沟域经济发展,引导旅游、会展、创意产业及总部研发服务机构到沟域发展,建设绿色、宜居的山区生态发展示范区。积极支持和推动中央在京企业与区县的合作。不断健全区县合作帮扶机制,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尽快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完成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农民搬迁。
(八)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提高科学规划水平。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按
照“两轴两带多中心”的规划要求,加快新城和重点镇建设,提升郊区城镇的建设水平、规模和产业聚集度。主动对接环首都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增强北京作为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推进土地、产业、空间、人口、生态、交通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规划协调融合,完成内容完整、覆盖城乡、调控有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工作。
加强对人口总量的调控。统筹人口宏观调控与服务管理工作,完善区域人口规划,建立人口有序管理的体制机制,对新建项目实施人口评估,实行人口总量调控的属地责任。坚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规范出租房管理,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在做好人口总量调控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布局。积极推进居住证工作,健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有机结合的服务管理模式,创新流动人口和外籍人口的服务管理方式,加强国际化社区建设,提高人口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水平。加强区域协作,为首都人口有序流动提供新的出口。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法规,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继续坚持公交优先的方针,建设公交城市。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快速通勤网络,优化公共交通布局,优化立体化公交换乘条件,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体系。实施中心城路网加密,大力推进微循环道路建设,建设市域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提高路网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鼓励就近就业,从源头上减少市民出行需求。强化交
通管理,加强机动车管理和引导使用,加强交通执法管理、停车秩序管理和安全隐患治理,制定防止机动车过快增长的措施,研究利用经济手段控制机动车污染和解决重点拥堵路段交通拥堵问题,不断完善交通应急预案,建设和完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倡导文明交通理念,强化现代交通意识,鼓励自行车出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首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和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完善政府重要物资储备制度,保障城市安全协调运行。明确垃圾处理的属地责任,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建立源头减量、全封闭运输、全过程分类管理体系,提高垃圾处理资源化水平,努力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完善政策,整合资源,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在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加强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应用实践,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城市网格化和村庄社区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九)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节约集约使用资源能源。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落实节约优
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逐步实施阶梯水价、电价和热计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发展节水产业,加快中水利用管网配套建设,提高水资源再生利用水平。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建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强化责任考核,执行最严格的能耗和环保标准,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加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延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完善环保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并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使用。
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继续加强绿化隔离带建设。加大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城区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加大“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体系建设力度,着力抓好国家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规划建设,逐步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和郊区、山区森林系统,努力使首都绿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加强郊区、山区生态建设和修复。逐步恢复河道生态景观风貌,打造休闲滨水空间。全力做好城
市环境整治工作,努力为群众营造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深化大气污染阶段性治理制度,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进联防联控,巩固和提高大气环境的质量。加大对水土、噪声等污染治理的力度。
(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职能责任,简化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力,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健全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市和区县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区县财政支出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全口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支出约束和预算执行监督,提高预算规范性和透明度。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义务教育、~ 26 ~ 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做好财政资金平衡保障和风险管理。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大企业并购重组力度,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支持民营经济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落户北京,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拓宽民营企业投资渠道。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建设,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要素市场,推进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发展成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北京产权交易所和中国技术交易所的示范作用,提升中国林业产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国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发展壮大债券市场,提升价格形成和交易服务功能。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逐步成为重要商品价格形成中心。积极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推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实名制
~ 27 ~ 信息共享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规范企业高管人员薪酬,合理调节企业负责人收入与职工工资的比例。进一步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继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完善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制度安排,力争使农民收入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职能总部,集聚国内著名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充分运用海外华侨华人优势,引导海外优势资源服务首都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稳妥地实施国际并购、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竞争,进入国际产业分工链条的高端。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把利用外资同发展重点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和水平。增强和发挥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作用,打造服务京津冀、辐射东北亚的重要功能平台,完善口岸功能,建设好北京平谷国际陆港,建立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进出通道。发挥民间组织对外交往的优势,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争取更多国际会展、国际演出和体育赛事在京举办,吸引国际组织落户北京。
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部署,~ 28 ~ 加强与津冀及环渤海地区在市政交通、城镇建设、资源能源、生态建设等领域和在农业、旅游、金融、商贸、口岸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区域合作全面纵深发展。按照区域产业分工协作要求,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群,提升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在规划编制、资源共享、政策集成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沟通协商,构建区域合作长效机制,形成协同推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强与中西部资源优势地区的合作发展,按照科学援助、首善标准、民生优先的理念,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的工作,加快形成科技、经济、干部、人才、教育全方位对口支援格局。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四、加强党的领导,动员全市力量推动首都科学发展
推动“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都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定位,履行职责,承担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责任。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创先争优,以模范行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一要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为首都的科学发展、为国家的伟大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 29 ~ 战略思想,不断完善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要立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全力做好“四个服务”,充分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在做好服务中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在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锻炼干部。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活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科学规律推动科学发展。
二要切实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和水平,不仅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和当务之急,也是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是迈向世界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把管理提高到与发展同等的高度,全力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管理的意识,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推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首都工作的质量、效益和水平。要加强管理的基础工作,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流程,加强关键环节的督促检查,提高管理的效能。要落实管理的责任,将人口、交通、环境、安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任务落实到区县、乡镇、街道、社区,层层健全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责任,明确管理任务,明确管理要求,使管理工作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要积极借鉴和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分借鉴和运用信息化等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管理的效率。
~ 30 ~
三要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关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二五”时期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不断改进党的群众工作,落实群众工作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领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组织带领、凝聚激励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要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做好群众的示范引导工作,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视用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教育群众,使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群众工作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要切实提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能力。面对“十二五”时期的艰巨任务,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先锋模范。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党员的知识素养和工作本领。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广“廉洁奥运”成功经验,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具有首都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
~ 31 ~ 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中央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切实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依法严惩腐败分子,以惩治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首都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未来五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 32 ~
第二篇: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市政协)
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
据《北京晨报》报道 昨天(6月9日)上午,市政协常委会通过“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若干建议”,围绕十二五规划编制,市政协各个专委会进行了为期半年多的调研后提出建议,建议提高购置费税,加强汽车上牌管理,恢复并严格实施按车位证上牌管理的办法,进一步扩大实施差别化停车价格的地域范围,着手研究制定收取中心城区拥堵费或排污费、环境税政策等22项关系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
十二五建议 住房
房企提价需先行申报
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调研发现,目前住房市场总体情况是供应减少,需求旺盛,供求紧张,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对此委员提出建议,坚持保障房和商品房双轨制的发展思路,本着“保障低端、支持中端、放开高端”的原则。政府发挥基本保障性作用,高端住宅由市场调节。同时可通过梯级征收住房保障基金等方式引导和调控市场,建立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实行提价报告制度,房地产企业确需提高销售价格的,需先行申报,并缴纳相关税收。新购买的政策性住房实行封闭运行,防止政策性住房资源流向商品住房市场。
区别对待外来需求,对于来京工作时间较长并对北京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外地个人,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用于自住的,给予本地居民同等的税收、信贷优惠;对工作时间较长收入水平不高的外地个人以及来京创业的年轻大学生,可以纳入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范围。
十二五建议 医疗
鼓励三级医院郊区办分院
关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委员建议,合理分布三级医院,积极引导医疗资源存量过剩地区的大型综合性医疗资源向存量不足的郊区县转移,鼓励大医院在这些地区办分院。在新城建设规划中将医疗资源配置作为重要内容,尽快在通州、大兴、顺义分别建设2-3个区域医疗中心。
十二五建议 收入
最低工资提至平均工资40%
对于部分企业一线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政协委员建议,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逐步将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到社会平均工资的40%,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与价格指数上涨联动的正常调整机制。将乡镇企业、非公企业职工纳入职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真实反映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减轻普通劳动者的税务负担,有效提高普通职工收入水平。调整税收征收对象,以家庭为个税征收主体,避免扣除简单化所造成的征税上的不公平,减轻税负。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落实与完善。
十二五建议 人口
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应该遏制人口总量过快增长。调研报告指出,北京年均常住人口增长应控制在20万人左右。
加强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规划目标应由人口数量向数量与结构并重转变,规划对象应由户籍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为主转变。同时,加快制订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注重与户籍改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合,以居住证作为享受流动人口承租公寓、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凭证。十二五建议 交通
执行按车位证上牌办法
城建环保委调研显示,北京机动车80%以上集中在六环范围内,城四区户均私人小汽车保有量水平是巴黎同等可比区域的1.8倍,纽约的2.3倍。
委员建议,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路网建设同时,加快研究小轿车增长量的综合调控措施。提高购置费税,加强汽车上牌管理,恢复并严格实施按车位证上牌管理的办法。进一步扩大实施差别化停车价格的地域范围,着手研究制定收取中心城区拥堵费或排污费、环境税政策。
链接 调查报告
购房压力逐年增大
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一季度,新建商品住房套均总价为92.5万元,2010年一季度升至229.9万元,按照首付三成、利率七折、期限30年的贷款条件,2006年一季度的月还款为3151元,2010年一季度为7830元。据统计局公布的家庭收入状况,以一个双职工家庭可支配收入全部用于还款,2006年一季度可支付平均房价的家庭数为37.7%,到2010年一季度不足20%。七成职工工资低于平均线
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与政协提案委员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市七成以上的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线,其中三成以上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市平均线50%以下。被调查单位中,一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仅为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47%。被调研企业一线职工平均工资为每月1000元-1800元(含加班、提成)不等,部分企业以我市当年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固定工资定薪标准,而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为21.4%,与国际通常比例(40%至60%)有较大差距。职工扣除自缴保险部分,每月拿到手的工资为800元至1400元之间,再扣除食宿所剩无几。调查中,12.8%的职工反映,五年来未涨过工资。
第三篇:关于制定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全文
关于制定北京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全文公布 2010-12-08 14:25:00 来源:《北京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提要] 《建议》科学分析了新阶段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十二五”时期首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郭金龙(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刘淇同志高度重视《建议》起草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主持市委常委会和专题会,深入讨论《建议》稿,对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首都科学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重大思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组织代表、委员深入调研,分别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专题报告,为《建议》起草奠定了重要基础。《建议》在提交这次全会审议之前,征求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和部分市级老同志的意见,广泛听取了各区县委、市委各部委办、市政府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各界代表的意见。可以说,《建议》是充分发扬民主、凝聚集体智慧的成果,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次全会审议通过后,市政府将根据《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颁布实施。现在,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对《建议》作如下说明。
相关新闻:
考研数学临门一脚 四建议助你冲刺拔高
结合国企案件 高院提出建议
防范国有资产转入个人口袋 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提出建议
信达国际:合生元股价上限有15.8%潜在升幅建议认购
《新股情报》信达建议认购合生元(01112)目标价13.9元
一、关于“十二五”时期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赢得国内外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发挥体制优势,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开放,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现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首都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我们认真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能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极大改善,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确立了“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明确了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任务,对首都长远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此同时,首都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正如《建议》指出的,这些巨大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首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标志着首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建议》科学分析了新阶段首都发展面临的形势,认为“十二五”时期首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首都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发挥首都科技智力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北京奥运盛会的圆满成功极大地增强了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为首都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科学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三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四是首都的功能定位、“四个服务”的工作特征和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首都经济,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资源,提高了首都持续发展的能力;五是近年来首都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形成的浓厚发展氛围,为推动首都新的科学发展凝聚了心智,创造了条件,增强了动力,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外部环境仍极为复杂。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形势,《建议》指出了首都发展面临的难题:一是首都经济的总体实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仍然艰巨;二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三是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着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问题;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五是社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面对新阶段首都发展的新形势,《建议》强调,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热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下大力气破解难题,在更高的水平上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建议》明确提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到“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这就是: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使首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牢牢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大力弘扬北京奥运精神,以更高的标准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建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对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进一步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推动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出坚实的步伐。
综合考虑北京发展基础、发展条件与发展趋势,《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居民收入较快增加、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等六个方面。这些目标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又与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着眼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体现增强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客观要求,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更加突出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三是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要求,明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为编制规划提供依据,也为“十二五”规划纲要深化细化留下充分空间。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建议》明确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具体目标,就是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充分考虑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考虑了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需要,符合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十大主要任务。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关系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建议》从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一)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今后五年,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北京”战略,推动首都经济率先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关村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期,中央有关部门又同意了新的先行先试政策,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要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发挥中关村引领带动、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中关村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中关村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要加快推进先行先试改革,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打造高科技产业聚集区,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升。
二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整合首都丰富的科技资源,实现途径就是搭建和运行好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为此,《建议》强调,要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型人才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服务、政策先行先试等五大平台建设。同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作用,健全产学研用合作、企业创新激励、科技与资本对接、政府资金支持等方面机制,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建设首都世界人才聚集高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建设世界人才聚集高地,就是要广泛吸引、集聚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要全面实施《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建优良的学术环境,集中力量建设好中关村人才特区。要注重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落实好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引进工程,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双向流动机制,为发挥人才优势,发挥企业家、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良好环境。
(二)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过多年努力,首都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也要看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任务仍然繁重。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北京第三产业比重已达到75.5%,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我们调整产业结构,不是一般地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而是要深度调整各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建议》指出,要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巩固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提高首都经济发展的质量,并对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和房地产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要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思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重点产业投资力度,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是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这是完善首都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现实需要。《建议》着眼于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明确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建立辐射全国、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特别是要着力挖掘首都金融发展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巩固和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进一步发挥总部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增强商务中心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全力推动旅游业、会展业的跨越式大发展,打造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同时,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新兴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发挥产业发展对人口、就业的引导作用。
二是提升现代制造业发展水平。坚持高端发展方向,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大力发展高端现代制造业,巩固和提高实体经济对首都经济的支撑作用,这是“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八大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三是全力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首都农业的比重虽然不高,但地位、作用和价值更加凸显。《建议》提出要加快转变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现形式,在发展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抓好“菜篮子”工程,为市民提供更多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四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议》在强调进一步加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的同时,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进行了部署。需要说明的是,东、西、南、北四个区域的划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涵盖了除首都功能核心区外的其他各区县。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区县的比较优势,完善区县功能定位实现机制,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建议》在“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部分,明确提出要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这是发挥首都优势,深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产业发展规律和演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这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现实需要,符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趋势。市委十届五次全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我们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时期,在推动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深化农村改革、提高郊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推进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等方面,要迈出新的更大步伐,确保这一宏伟目标顺利实现。我着重说明四点。
一是加快郊区城镇化步伐。《建议》对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建设、重点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城乡结合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先行示范区,重点小城镇是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主要载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基础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更多郊区农民成为有资产、有住房、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走出一条有首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这是拓展城市发展战略空间,促进中心城功能疏解,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的重要任务。《建议》提出,要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导,进一步完善新城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城配置,提升新城宜居宜业水平,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的现代化国际新城。
三是增强郊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农村持续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今后五年,要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集体土地、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组织、集体林权和农村金融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切实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四是提高郊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近年来,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但与城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在下大气力改善硬件设施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和均等化。
四、关于“十二五”时期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建议》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续改善民生,是“十二五”时期首都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建议》对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五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首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需要强调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是政府的重要责任,还需要下更大气力,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
二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未来五年,我市劳动力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新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必须加强政策创新,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指导,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平等就业和更加充分就业,更加重视做好来京务工人员就业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同时,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三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和人群全覆盖。要积极稳妥地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推动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针对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强调要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建设健康城市。这是“十二五”期间首都社会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求我们把“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建设发展各个方面,使城市成为市民工作生活的健康乐园。要进一步加大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为市民健康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
五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实现住有所居,是结合首都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政策措施,坚持房地产结构调整,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难度很大、任务艰巨,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今后五年,要切实履行政府住房保障职责,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完善政策性住房体系,对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要优化住房供应结构,鼓励引导群众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问题。同时,高度重视并努力做好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服务。
(二)加强首都文化软实力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增强首都文化中心地位,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首次提出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一项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举措。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提升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里重点说明四点。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任务,必须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彻到首都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议》强调,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培育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推动力。
二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我们努力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加快发展。要着力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三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建议》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创新、运营、交易和体验中心,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要通过重大项目带动、集聚区建设、投融资服务和企业培育,努力使传统优势领域和新兴文化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有一个大的提升,不断增强首都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是提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和宝贵资源。面对当前存在的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矛盾,要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法规,发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协调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积极鼓励专家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
(三)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
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对首都社会建设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议》强调,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推进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维护首都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全力加强社会建设。“十一五”时期,首都社会建设工作不断创新,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高。今后五年,要进一步整合社会建设资源、创新投入机制,健全完善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建立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建设管理服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办事、坚持依靠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建议》提出了努力实现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要着力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增强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平台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水平,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确保首都安全稳定。这是我们的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责任。要健全安全稳定工作领导责任体系,完善考核评价、督促检查、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制。大力夯实综治维稳的基层基础,深入推进科技创安工程,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矛盾排查化解,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首都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大局。“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团结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首都科学发展。要加快法治城市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五、关于“十二五”时期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议》强调,要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乡环境更加宜居。
(一)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北京的城乡建设管理已经进入了由设施建设向功能建设转变的发展阶段。着眼于统筹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建议》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提高科学规划水平。针对人口、交通等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突出难题,《建议》强调,要严格落实规划,认真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加快新城建设,切实承担起疏解中心城人口和教育、医疗、行政等功能的责任。要着眼于更好地促进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主动对接环首都周边地区的发展建设,进一步增强北京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推进土地、产业、空间、人口、生态、交通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规划协调融合,完成内容完整、覆盖城乡、调控有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是加强对人口总量的调控。“十一五”前四年,我市常住人口年均新增55万人,2009年底达到1755万人。人口规模过快增长,加大了资源能源保障、城市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压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人口调控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的要求,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统筹人口宏观调控与服务管理,努力实现人口总量的有序管理,优化人口布局,提高人口素质。
三是着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机动车由200万辆增加到460多万辆的过程中,基本维持了一定的交通保障能力。但现阶段机动车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很大压力,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设施建设还不适应。《建议》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部署:继续坚持公交优先方针,优先推进中心城轨道交通建设,建设交通快速通勤网络,优化公共交通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协调运转的绿色出行体系。并对提高路网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强化交通管理、倡导文明交通理念等提出了要求。
四是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服务水平。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薄弱环节,《建议》强调抓好五个方面工作:健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首都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协调运行;明确属地责任,加强处理能力建设,建立源头减量、全封闭运输、全过程分类管理体系,努力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加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和循环利用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在城乡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实施“绿色北京”行动计划、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议》从三个方面作出了部署。
一是节约集约使用资源能源。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这是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建议》针对水资源匮乏的现实,提出要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针对日益突出的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强调要切实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着力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水平。同时,逐步深化水电气热等资源环境领域的价格改革,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集约发展,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更加严格,考核指标也有所增加,我市“以退促降”空间越来越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加急迫。《建议》准确把握节能减排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强调要依靠科技、管理、经济等综合手段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今后五年,要继续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大气治理和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恢复河道生态景观面貌,努力使首都环境更美好、城市更宜居。
六、关于“十二五”时期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议》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等七个方面,对改革开放进行了部署。这里,我着重说明以下几点。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在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我们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今后五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政府结构、职能责任,推进审批权力下放、重心下移,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行政效能监察。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对于国有经济,要加快推进战略性调整,积极培育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对于民营经济,关键是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参与国企改制重组,特别是要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多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三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首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对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再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进一步提高首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建议》提出,努力建设面向全球的总部经济和高端产业集聚地,鼓励和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进入国际产业分工链条高端,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争取更多国际会议、国际演出和体育赛事在京举办,吸引国际组织落户北京。
四是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做好对口支援,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部署的重要任务,是首都的重要责任。《建议》强调,要推动与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合作全面纵深发展,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合作协调机制,不断提升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同时,要认真落实对口支援各项任务,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
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建议》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能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定位,履行职责,承担起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责任。
做好未来五年的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为实现《建议》确定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来源:《北京日报》
第四篇: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5)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6)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完善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7)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合理
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引导投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加强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8)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公路、沼气建设,继续改造农村危房,实施农村清洁工
篇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带图表完整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四章 政策导向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新华社发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 篇三: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完整整理版)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
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在制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 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是否能够做到充分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路的提出,影响到最后形成的规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第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进。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总体部署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考。《指南》选取的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发展目标研究等;另一方面是关于需要推动解决的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路径、方向,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的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突出战略发展的问题,突出宏观性、政策性方面的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解决思路梳理清楚,并提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强的政策措施。
第三,公开选聘工作的有关安排。具体安排大家可以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有意申请课题的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依据申请单位选题是否准确,针对性如何;课题方案思路是否清晰,可操作性如何;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适合选题要求;以及研究单位的资质、研究人员的素质和以往的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进一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能够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要求进行汇报。希望各单位能够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的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
二、思路目标
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研究。
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研究。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三、产业结构
6.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8.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
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12.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
四、城乡区域
13.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思路研究。
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
15.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
17.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五、科教文化
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研究。
19.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对策研究。
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
六、改革开放
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
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
第五篇:十二五规划
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一节 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二节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第四节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加快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
图1 “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新华社发
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一节 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等农村服务业,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
第二节 努力增加工资性收入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增加县域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以创业带动就业。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增加农民劳务收入。
第三节 大力增加转移性收入
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增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农业保险费补贴品种并扩大覆盖范围。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
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第一节 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的新形势,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合理安排县域乡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第二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灌排泵站配套改造,在水土资源丰富地区适时新建一批灌区,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加大道路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加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和风能、太阳能,加强省柴节煤炉灶炕改造。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垦区危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强农村邮政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治理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
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加快农垦体制改革。
第二节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征地制度,缩小征地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加大国家财政支出和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认真总结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
第三节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加对县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在投资审批、工商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二节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提高服务企业能力。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若干区域创新中心,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相互配套、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
第四节 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持财政科技经费投入稳定增长,加大政府对基础研究投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实施知识产权质押等鼓励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鼓励采用和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专栏14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 新华社发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全面提高质量和水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发展,推进“双语教学”。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第二节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以及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创新东西部高校校际合作机制。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第三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严格教师资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
第四节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专栏15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第一节 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第二节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第三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改进人才服务和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专栏16 重大人才工程
新华社发
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
第一节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整合力量、统筹各方,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管理能力。发挥人民团体、基层自治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作用,推进社会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和法制化。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培养公民意识,履行公民义务,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加快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源头治理,更加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防止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强动态管理,更加注重平等沟通和协商,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应急处置,更加注重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
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加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因地制宜创新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第二节 构建社区管理和服务平台
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延伸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有效承接基层政府委托事项。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以及综治、维稳、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完善优秀人才服务社区激励机制,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专栏20 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新华社发 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节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二节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
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第一节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注重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发挥人民团体、行业协会、大众传媒等的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发挥互联网通达社情民意新渠道作用,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第二节 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领导协调、排查预警、疏导转化、调解处置机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整合各方面力量,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企业重组和破产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群众工作制度,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的作用,共同维护群众权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关切,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制定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安全责任链。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监管执法,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公信力。继续实施食品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建设,整合社会检测资源,构建社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强化基本药物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节 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第三节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生命救治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强综合管理,优化布局和方式,统筹安排实物储备和能力储备。建立健全应急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特大灾害国际救援机制。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刑罚执行和教育矫治工作。完善和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建设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加强特殊人群安置、救助、帮教、管理和医疗工作,加大社会治安薄弱环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加强情报信息、防范控制和快速处置能力,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刑事犯罪预警工作,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执法能力、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第二节 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
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一节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第一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栏21 文化事业重点工程
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