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述评: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家风
述评: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家风
引导语:近半个多世纪,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家规被广泛整理,广为流传。大陆、台湾学术界对曾国藩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各方面研究及在论著和资料整理上,均取得一定成果,但很遗憾,至今尚未一篇曾国藩“家”文化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研究的综述文章。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我国清代权绾四省的封建大臣,曾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谥称曾文正公。是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身后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儒学圣哲”之美称,又有“曾剃头”、“伪君子”、“卖国贼”之恶名。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故有“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之说,自近代以来,他被国民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的典范。
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研究,在他逝世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的研究断断续续,时起时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学术思想的逐渐开放和学术气氛的日渐活跃,对曾国藩的研究踏上了正轨,直接或间接论及曾国藩及思想的专著及学术文章层出无穷。在我国台湾地区较早的研究曾国藩的部分有影响的著作有,江世荣编《曾国藩未刊信稿》、台湾学生书局《曾文正公手写日记》和《湘乡曾氏文献》及《湘乡曾氏文献大补》、朱传誉主编《曾国藩的传记资料》、姜穆编《曾国藩的幕僚群》、李少陵《曾国藩》等;我国大陆也出现许多著作,如长沙传忠书局出版了《曾文正公全集》等。
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全集》和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的出版,曾国藩这个一度改变中国历史的走向却又长期被歪曲的人物,像一件稀有文物被挖掘出土似的,立马吸引了国人的眼球。官场士林、商界军营及至市井百姓,一时间都以谈论曾国藩为博雅、为时髦,此风也波及海外华人世界、华文煤体。下面按出版时间先后,略举一些著作:卞哲《曾国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李鼎芳《曾国藩及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王定安《曾国藩事略》(岳麓书社1986年)、章继光《曾国藩思想简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曾国藩全集》(30卷,岳麓书社1994年)、萧一山《曾国藩传》(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4年)、张辉编著《曾国藩之迷》(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年)、成晓军著《曾国藩家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8年)、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曾国藩家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董丛林著《曾国藩》(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王俯民《历史罪人曾国藩》(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郭兆祥、刘立志《曾国藩十三经》(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北史著《曾国藩最有影响的家书》(岳麓书社2002年版)、马道宗解译《曾国藩正经》(台海出版社2003年)等。除了这些专著,还有大量的相关论文,在此只是挂一漏万。他们涉及了曾国藩的军事、为官谋略、外交、教育等各方面的思想,而且也有较深入的研究。但从目前学术界现有的论文和专著中,不难发现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和评价的作品尚未一篇。【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理论来源的探讨】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理学大师,被誉为晚清一代的“儒家藩镇”。他自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博通经史。6岁入私塾,14岁时已熟读了《四书》、《五经》,博览了时文、八股,15岁熟读《周礼》、《礼仪》兼及《史记》、《文选》等书籍。从20岁开始,他到外地四处求学,期间求学于衡阳唐氏家塾和湘乡涟滨书院、长沙岳麓书院。1838年,曾国藩中进士后,入翰林院,师从理学大师唐鉴和倭仁,专攻程、朱理学,但他的治理学之路自成一家,以理学为本,以经世之学为用。曾国藩对儒家各派兼受并蓄,同时采诸子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学者李肖聃这样评价曾国藩,“公乃蓄德而穷思,博综而广术,树德则追周礼。自叵隐师禹墨,持法窃用申韩,善处功名之际,乃因黄老,故公之学,其大者出于礼经;而百家篇胜之术,亦时取之于济事……此公所由能定当时之难,赫然为近代英贤之察。”当今文化界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理论来源作专门论述的文章不多,据《历代教育名人志》记载,曾国藩一生在学术方面,师承姚鼐、唐鉴,然竭力调合汉学、宋学之争,认为“义理、考据不可缺一”。常耀弘的《曾国藩家庭伦理道德概述》文中说,曾国藩在学术上以宋儒(主要是二程、朱熹)为宗,还兼有汉学。在家训家规家风方面,曾国藩主要以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为标准,体现在读书、修身、家庭教育三方面。相比较而言,戴素芳在《论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中,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理论来源进行了很详细的归纳,她认为其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历史文化的熏陶。曾国藩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三大显学”钻研极深。儒家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道家的全则保生、避让退守之道;墨家的勤劳节俭之学都深深地濡染并导引着曾国藩的人生,进而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精神养料和理论根基。第二是传统家训的熏陶。曾国藩把前人家训中的“孝亲敬长”“睦亲齐家”“励志勉学”等内容,“严慈相济”“爱教结合”等方法,“教家立范与修齐治平相统一”等原则继承下来,并保留和光大传统家训在功能和作用上的积极方面,使其家训家规家风思想具有了深厚的历史底蕴。第三是祖传家训的影响。曾国藩秉承了曾氏家族耕读孝友家风,如他将其祖父的“八好”(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六恼”(地、命、医理、憎巫、祈祷、留客久居)等发展成“八本”、“八字”、“三不信”、“三致祥”之说教,祖传的家训使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家风思想具有深厚的家学底蕴。
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是以孔孟程朱的纲常礼教为治家根本,坚决维护家庭内部正常的人伦秩序;而以儒家的“主静”、“涵养”、“慎独”,禹墨的“勤俭”,老庄的虚淡、不争,法家的严整(庄重、有规),西学的实用等长处为用,即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杂糅了各家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的探讨】
曾国藩及四兄弟家族,绵延至今190余年间,共出有名望的人才240余人,没出一个纨绔子弟。如此长盛兴旺之家,在古今中外皆属罕见,其原因当归功于曾国藩的治家有方,教子有效。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涉及范围之广,叮咛训导之细,行上与行下结合之缜密远非前人所及。相对前人,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空前地展示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的温馨的层面。其思想的核心内容为立身处世、读书做人、励志勉学等。
曾国藩认为,立志是成人成事的根本,志是生命之帅,人生之航标。“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士人立志,无外进德修业,立德立言此二者,曾国藩尤重立德,他勉励子弟要立志清远、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前贤先圣为榜样,在道德上不断地惕励和完善自己,以求达成理想道德人格。他谆谆告诫子弟:“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都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而不惧,确乎而不拔”。周玉珍《简述曾国藩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点》一文,对曾国藩伦理思想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系统论述。周玉珍认为,其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其一,是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形成了“自修求强,做人自抑”为主要内容的家风品质;其二,以“孝友、家和、耕读、勤俭”为核心的家风伦理;其三,以保卫纲常名教“养民、爱民”思想为核心的家规伦理;其四,以“自强、求富”为核心的家训家规家风伦理,尊师爱生、师生互助的教育伦理等等。孙理兴在《曾国藩治家伦理思想探析》一文中论及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重视家教、戒骄戒佚、克勤克俭、淡破泊“官”“财”、和家睦邻等。此观点与周玉珍的观点有同工异曲之妙。关于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特点,周玉珍认为,由于曾国藩出身中小地主家庭,深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后中举当官,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几乎近代史上重大的事件他都经历过,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和不凡的经历使得其家训家规家风思想体系呈现出很大的跨度性和矛盾性:既有落后的封建伦理性,又有纯朴狭隘的农民意识;还具有一定开拓创新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周玉珍此文对曾国藩的伦理思想的特点进行了较全面、深刻的论述和评析,很具有代表性。【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历史价值和借鉴意义的研究】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对于他一生的“功、言、德”的评价,文化界一直是众说纷纭。但对于其本人的道德修养和学问造诣, 特别是他的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成功经验,却博取了世人的称誉。毛泽东青年时代对曾国藩读书治学贵有恒的思想评价很高,“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承认为,曾国藩“其人不可取,但也要因人而废言。他的家书,也并非都是腐儒之见,其中有些见解,我看是可以借鉴的。”
目前绝大多数论文在探讨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主要观点和进步意义的基础上,各自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对其家训家规家风思想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定位与评价,挖掘和阐发了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孙理兴指出,曾国藩家家训家规家风思想不仅对曾氏家人及后辈子孙发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近代史上的许多历史名人及许多普通平民家庭的家训家规家风教育都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的家训家规家风思想在我国治家伦理思想史上,尤其是在近代治家伦理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借鉴吸取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中合理因素及其家教成功经验,对于改善现代家庭生活中的人伦关系,药治现代家庭领域的种种弊病,促进“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大有裨益。戴素芳《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一文则指出曾国藩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及其教化实践从本质上讲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下的家庭伦理关系和社会关系,具有一定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共同性,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对当前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独到的启示意义:一是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并能推爱于人的家训家规家风启示意义;二是构建勤俭兴国兴家的社会主义劳动伦理观念和健康、向上、勤俭的消费观念的启示;三是对构架和睦、融洽、温馨的现代人际关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启示作用等。常耀弘的《曾国藩家庭伦理道德概述》中说,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是封建士大夫的楷模,而且也为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家训家规家风教育留下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
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植根于封建时代,其思想中难免存在封建纲常礼教,但其家训家规家风的内容多是父兄对家人、子弟的训诫告勉,因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功利意识日趋泛滥、道德重心严重滑坡的今天,科学而理性地审视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和实践,仍有许多可取的因素,如曾国藩的“爱众亲仁、博施济众”的家风理念、“教家立范与修养治平”统一起来的教育方法、教化一致、知行统一“的教育原则等等,对今天的道德教育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编后语:文化界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其思想和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而且不断有人发现新的研究视点,但客观地讲,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对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分析仍缺乏层次性和深刻性。第二,许多学者对其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研究多执于一端,写法过于拘泥于一格,所以研究视野需进一步拓展。第三,比较研究可以加强,将曾国藩与同时代的人物,如左宗棠、胡林翼、唐鉴、倭仁、李鸿章等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目前这方面的文献很少。第四,研究曾国藩在海外的影响,当前文化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中应加强与海外学者的联系和交流。总之,随着新的相关资料的出版,及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研究视野的不断开拓,相信在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曾国藩家训家规家风思想的研究将向更深、更广泛的领域推进。
第二篇:曾国藩 家规家训内容
家规家训内容
01、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02、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03、专:04、熟:05、裕:06、静:07、淡:08、暇:09、松:
10、明:
11、实:
12、硬:
13、俭:
14、重:
15、廉:
16、勤:
17、慎:
18、忠:
19、仁:凡为一事,熟极生巧,海纳百川,静能生明,人我之际,人生苦短,文武之道,人贵自知,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俭以养德,心胸宽博,洁身自好,刻苦求进,三思而行,忠实处事,仁术并用,事皆贵专;妙无不熟;有容乃大;怒以伤身;须看得平;莫图便盖;一张一弛;自知则明;精益求精,铁骨正之;贫而自强;举止端庄;严于律己;勤学善思;谨始慎终;忠诚为人;以仁爱人;以专而精,万事皆熟,心胸广宽,静以修身,功名之际,事忙易错,忙里偷闲,偏信则暗,差之毫厘,迎难勇进,物欲丧志,步履稳重,节欲莫贪,懒惰误己,深思熟虑,忠孝持家,仁礼并施,以纷而散; 熟则能强; 得道多助; 宁静致远; 须看得淡; 且更从容; 小处放松; 兼听则明; 失之千里; 雄壮豪迈; 侈以败业; 字墨刚劲; 克己复礼; 勤奋兴财; 慎者受益; 忠心敬人; 稳聚人心; 20、诚:推心臵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21、敬: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22、恕: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23、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24、谦: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25、挺: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26、辣: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27、变: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28、悔: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29、耐: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30、缓: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31、滑: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32、展: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33、浑: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34、忍: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35、退: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36、圆: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第三篇:家风家训家规
我家的家风家训家规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尊重师长,孝敬老人是我家的家风。孩子在平时耳濡目染,看样学样,从小就知道孝顺。上学后接触了《弟子规》、《孝经》通过背诵及听故事对孝顺有了更深地理解。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周欣逸就知道尊重和心疼长辈。深得长辈的喜爱,喜爱她的懂事乖巧。
待人真诚、宽容、善良是我们的家训。真诚、善良可赢得大家的友谊与信任;宽容可修养自己性情,遇事不钻牛角尖。孩子自小都能和孩子们好好相处。在交往中只要不违背原则,我们也不妄加干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们的家规。从幼儿园开始自己穿衣洗脸、洗脚到后来自己洗头、整理自己的小屋,都做得很好。独立、自立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不会困惑,在无人能帮助时不会难过。
有了家规家训后,教育过程中贵在坚持,并在坚持中也得学会放手。在不违背原则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总结。去形成自己的为人处事风格,将家风在传承的同时,发扬下去。
第四篇:《家风家训家规集锦》(本站推荐)
家风家训家规集锦
家风
1、多说“谢谢”和“请”。
2、乐于夸奖他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乐善好施。
5、交新友勿忘旧友。
6、勇于认错和道歉。
7、学会倾听。
8、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9、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10、孝,恭,善,勤,俭。
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1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3、一日“三省”好处多,来日不唱悔恨歌。
14、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15、家有老千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6、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
17、干本份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
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
19、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20、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家训
1、诚实做人,不贪占小便宜;
2、勤俭持家,不铺张浪费。
3、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4、勤俭持家,和睦团结
5、正直做人,踏实做事
6、勤学苦读,拼搏进取
7、人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与事。
8、人争我不争,人有我不忌。
9、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0、孝敬长辈,忠于朋友;待人无私,懂得分享。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
12、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天地自己闯,靠天靠地靠祖宗不如靠自己。
1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事有耐心,万事能如意。
14、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15、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16、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18、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
19、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20、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家规
1、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2、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3、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4、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
5、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
6、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及父母交代的学习任务,不可粗心大意、字迹潦草,不可少做或者借故不做、拖延,写完作业方可玩耍,除周末、假期以外一般不得看电视(晚七点新闻联播除外)、玩电脑。
7、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8、重智慧和勇气。
9、谦逊有礼貌。
10、对父母讲话态度恭敬,语气亲切。
11、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离家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诉父母去哪里、做什么、几时回。
12、吃饭时要等父母,全家人一起吃,坐姿端正,谦恭有礼。
13、认真完成作业功课,并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14、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15、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16、每天坚持看书2小时。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
17、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18、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
19、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20、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第五篇:家风家训家规
家风家训家规
116
沈琴丹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正如培根所说,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成长在一个充满力量和气节的家风里,可以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物,去发觉自己的无限潜能。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这么被人们永久流传下来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也正是如此,一个家庭想要兴旺发达就必须严格在心中铭记这个家规,用信念去实现他们,像法律一样看待他们。《颜氏家训·墓贤》中说道“是以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在家庭中每个人的职责也都是不一样的,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
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小至国家之强盛,社会之祥和,小至个人生活之幸福,事业之兴旺,身体之健康,均有赖和谐的家庭为基础。
每当盛夏时节,我的记忆总会被带回家到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过晚饭后去锻炼,在她出门后没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把大树吹打的动摇西摆,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呼呼的响声,伴着天空中银龙般的闪电,豆大的雨点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户,眼前的场景让我们心里顿时焦急了起来,顾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伞就向门外跑去,刚到楼下就碰到了满身雨水的妈妈,当她知道姥姥还未回家后,二话不说拿过我手中的伞就奔入了雨中,看着妈妈在雨中渐渐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闪过一丝担忧,我站在原地冷风席卷着雨丝时不时的飘到身上,吹的瑟瑟发抖,但我仍踮起脚尖不停的向远处张望,此刻的时间对我来说是那么漫长,终于我看到了两个熟悉地身影相携着朝我这边走来,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紧紧抓住了她们的手,此时雨声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为它已经被我们三人的笑语声所掩盖,空气也不再那么冷了,因为亲情的气息已经温暖了每个角落。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它像阵阵春风悄无声息地吹拂着整个华夏大地,无形之中渗透入了我们的国风,乃至家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