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时间:2019-05-14 12:09: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一篇: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张掖特色文化鉴赏系列之

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

任积泉 王国华

以观众与演员当场交流为特点的戏剧,从诞生那天起,就开始寻找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的方法和途径。

在我国古代,古典戏曲从降生到繁荣,一直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和摧残。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戏曲的内容是“诲淫”、“诲盗”两端,聚众演戏不仅影响农事,浪费钱财,而且伤风败俗,扰乱人心,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因此,从元代开始,历代封建王朝都颁布过禁毁戏曲的法令,府、州、县地方政权亦从其恶。虽然封建统治阶级穷奢极侈,拼命追求声色之娱,宫廷蓄养优伶乃至戏班并不鲜见,但绝大多数权贵却贱视戏曲,他们不但不肯“屈尊”出面组织面向大众的戏剧演出,而且对民间敛钱演戏也要横加干涉。古时,上流社会中人,不但不能与倡优交往,甚至连进入剧场看戏都要被视为“非礼”,有的甚至可能因此受到严厉的惩罚。清代有的皇帝就曾规定,满族官员一律不准登台唱戏,改装潜入戏园看戏者,要革职或流放。

尽管如此,戏曲却屡禁不止。相反,它在下层群众中的传播极为广泛、深入。古时,几乎没有人不会哼几句戏文的。在中国西北,恐怕没有哪一种戏曲像秦腔那样拥有那么多的观众,没有哪一种戏曲能够像秦腔那样深入人心,对人民大众的生活发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几百年以来,戏台一直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中心”。那么,受到封建皇权禁绝的戏曲,是凭借什么得以广泛传播的呢?从演出的角度考察,秦腔戏曲文化的深入传播,主要不是得力于居高临下的宫廷,而是得力于约定俗成的民间节日。“观戏场”是劳动人民节日生活的重要内容,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这一传播媒介反过来对秦腔的艺术面貌发生影响,制约着秦腔戏曲艺术的生产。

节日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节日是历代皆然的风俗习惯。《东京梦华录·冬至》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此外,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以及各地的庙会、神诞等,都是备受古人重视的传统节日。单从节日消费这一侧面就能看出劳动人民对节日的重视。平时十分节俭的人,一到重要的节日就把辛辛苦苦积蓄起来的钱财花个精光,有的甚至不惜借债过节。似乎一年忙到头,就是为了那几天,这种情况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大的改变。

古人重视节日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节日与原始信仰有密切关系。河西走廊民间节日大多有信仰背景。腊月二十三的灶君升天节以及名目繁多的神诞等显然与鬼神信仰直接相关;二月二的龙抬头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与龙崇拜有关;七夕节、中秋节与星月崇拜有关;寒食节与火崇拜有关;腊八节、清明节与祖先崇拜有关;上巳节、重阳节与逐疫驱鬼的巫术有关;社日(春社、秋社)与土地崇拜有关。从节日禁忌远多于平时,也可以看出节日与原始信仰的关系。原始信仰是一股巨大的心理驱动力,它能深刻而持久地左右人们的行为。劳动群众对节日异乎寻常的重视,与这种神秘的驱动力不是没有关系的。古人重视节日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节日与农事相互关联。我国古代以农立国,对农事影响最大的因素莫过于“农时”——亦即节气。不违时逆令,对于农业能否获得丰收,甚至对社会的安定,都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吕氏春秋》载:“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总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可见,顺时行事,知所避就,则物丰人寿,国泰民安;违时逆令,则天灾人祸,国乃有恐。节气并不等于节日,但在我国,节日大多具有划分农时的作用,有的传统节日(譬如清明、冬至)本身就是重要的节气,俗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所以我国有不少地方至今仍把节日叫做“节气”。古人重视节日的又一个原因是节日有调节生活的重要功能。节日是生活航船追寻的一个个目标,每个节日都富有不同的无从言说的神秘的吸引力,激励人们一次次地鼓起远航的生命之帆。节日又好像是歇脚的驿站和停泊的港湾,紧张而疲惫的人生之旅有了周期性的顿歇,呈现出一张一弛的鲜明节奏。孔子曾就当时乡民借蜡祭狂欢的情形,阐明节日的作用说:“百日之劳,一日之乐……张而不弛,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节日相对于平时,虽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对人生却是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短暂的娱乐和松弛冲淡消除了长久的紧张和疲劳,距离不等的节日一次又一次地打破旧有平衡,使平淡无奇的生活出现一个又一个令人兴奋的波澜,使枯燥漫长的岁月增添了许多诱人的生活情趣。假如生活中没有节日,人们会觉得人生灰暗、平淡、死气沉沉、缺少色彩,似乎是行进在一望无涯的沙漠上,倍感吃力、沉闷、疲乏。

节日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大众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春社、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秋社、冬至、腊日等;一类是个人的节日,如诞辰、成年、婚娶、逝世等。河西走廊的节日大多有多重功能,它既是商品贸易的集会,又是文化娱乐的竞赛,也是探亲访友的社交。节日“观戏场”是节日民俗中的重要内容。节日对戏曲艺术的生产和消费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正如孔子所说,平时的生产活动是“百日之劳”,节日的休息和娱乐是“一日之乐”。“乐”是节日的主要特征。它之所以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也正在于此。“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内容和不同的方式。元宵以观灯为乐,中秋以赏月为乐,重阳以登高为乐,除夕以守岁为乐。但是,节日之乐又有共同的内容和形式。“图热闹”是古代劳动群众的普遍要求,也是绝大多数节日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每逢节日,人们总想到人多的地方去,即使无所观赏,“人看人”亦不失为一乐。我国封建社会绝大多数人口是农民,他们多为生计所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居住极端分散,社交活动极不方便。有许多农民一生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数十公里。他们不是像拥挤不堪的现代大都市里的居民那样,追求宁静,喜爱独处,而是迫切地希望交流,希望和平时难得见面的众多的人一起娱乐。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多半不能用亲自参与的方式以自娱,而是习惯于到一个热热闹闹的地方去,站在一旁有滋有味地观看别人表演。所以俗语说,“庄稼人要得乐,看戏耍社火。”观赏取乐的习俗限制了自娱性活动的开展,但对只需要观众介入感情,而不需要他们直接参与表演的戏剧活动来说,又正是一件好事。鼓乐喧天,色彩绚烂,载歌载舞的戏曲演出,正切合渴望热闹的心理和观赏取乐的习惯。戏曲演出装点节日,节日伴随着戏曲活动,成为河西走廊节日民俗和游艺民俗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在张掖,由于自然条件在河西走廊最为优越,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生产、生活节奏舒缓,讲究休闲、享受的民风。因此,节日民俗在这里更是被强调、发挥到了极致。这就在客观上为秦腔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社会环境。乐善忠义班自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保持600多年的繁荣,它主要依赖的就是民间信仰和节日习俗。在这里除保持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外,由于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融和共存,形成了“你过你的节,我过我的节,各民族互相过节”的情况。如裕固族有赛马节,回族有尔德节,藏族有藏历年及许多藏传佛教节,汉族地区又因西游记传说、关羽传说而派生出来的上九节、磨刀雨节等,按照民间的说法,河西有“四大节、八小节”,但张掖除了过这些节外,还要过“二十四个沫沫子(很小的节日)节”。戏班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帮助传统民间信仰运作的功能。各种大小节日给戏班演出提供了许多“由头”,这些“由头”不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戏曲观众。从乐善忠义秦腔戏班的演出情况来看,一些传统剧目的演出对于向百姓普及历史知识、宣传中国传统道德家庭美德行为准则等具有教化作用。由于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当下的戏班已经完全不同于旧社会的戏曲班社,当今社会已经不像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文人那样一面贱视戏曲,一面又把戏曲视为“高台教化”的工具,艺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平等的,他们的艺术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艺人们用极其真诚的心向广大百姓传递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积淀的优秀的传统美德。这种教化祖祖辈辈一代一代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延续着,百姓就是通过这种他们最为熟悉的艺术语言,了解到祖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了解到如何审视历史、解读史实;了解到如何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艺人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呼应着观众们是非曲直的种种道德生活观念,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俗,从中解读理应尊老爱幼、理应孝敬父母、理应与人为善、理应邻里互助、理应为人正直、理应崇尚气节、理应爱心永存等等诸多传统美德。在“寓教于乐”中,净化着百姓的内心品质,使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观念“润物细无声”地进入普通百姓心中。从这里可以看出,戏剧表演与民间信仰和传统节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间信仰和传统节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在已很松散。民众的宗教信仰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实质性的信仰内涵越来越淡薄。但是,民间信仰和传统节日仍然是维系戏剧存在的一个手段。在广大农村,民间信仰和传统节日仍然是民众的精神支柱,在社会整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篇:体育舞蹈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

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DANCE CULTURE IN CHINA

学生姓名:袁争强

学 号:201241255218 年级专业及班级:2012级表演(1)班

指导老师及职称:李萍 副教授 学 院:体育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6年5月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 要..............................................................1 关键词..............................................................1

一、前言............................................................2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2

(一)研究对象...................................................2

(二)研究方法...................................................2 1文献资料法..................................................2 2专家访谈法..................................................2 3历史研究法..................................................3

三、相关概念和特点..................................................3

(一)体育舞蹈文化的概念和特征...................................3 1体育舞蹈文化概念............................................3 2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3

(二)体育舞蹈文化分类...........................................4

四、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4

(一)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过程...............................4 1接触时期....................................................5 2稳定传播时期................................................5 3大众传播时期................................................5

(二)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6 1人际传播....................................................6 2组织传播....................................................7 3大众传播....................................................7

五、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7

(一)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7

1体育舞蹈物质文化层面........................................7 2体育舞蹈制度文化层面........................................8 3体育舞蹈精神文化层面........................................9

(二)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10 1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社会的推广...............................10 2体育舞蹈文化趋于多样化.....................................10 3体育舞蹈文化趋于表演化.....................................10 4体育舞蹈文化趋于社会化.....................................10 5体育舞蹈的健身效果明显.....................................11

六、针对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11

七、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

学 生:袁争强 指导老师:李 萍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体育舞蹈在80年代正式传入我国,在之后短短的几十年里,体育舞蹈文化迅速传播蔓延。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究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以及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能够推动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的良策,对体育舞蹈在全国的普及及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建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并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对体育舞蹈在我国的传播划分三个阶段并综合分析找出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为以后体育舞蹈在我国的传播及体育舞蹈文化更好的服务大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体育舞蹈;文化传播;发展

Research on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Dance Culture in

China

Student: Yuan Zhengqiang

Tutor: Li Ping(PE and Art College of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Abstract: Sports dance in the 1980s was formally introduced into China,in the short several dozens years,sports dance culture spread.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inquire into the sports culture in our country,and sports culture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and put forward to promote our country sports development,sports dance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and suggestions.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the expert interview method,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other methods,and combined with our country's historical background,the sports dance in our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find out the physical culture The issue of China's communication process for the future of sports danc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sports dance culture and better serve the public to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1 Keywords: Sports dance;culture communication;development

一、前言

体育舞蹈80年代传入我国,在20多年的时间得到认可并迅速发展传播。从20年前我国开展体育舞蹈运动,到20年后的今天,根据体育总局联合会做过的一个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有3000万左右,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体育舞蹈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1]。参与体育舞蹈锻炼对于健身娱乐、人际交往、审美水平、思想感情的交流都有深远意义。体育舞蹈从1998年首次成为亚运会的表演项目,到2010年成为广东亚运会的入幕之宾。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国人有目共睹的。在亚运会上,中国体育舞蹈队取得的成绩是一个奇迹:中国队包揽10个单项的金牌,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代表团的第1000枚亚运会金牌是由体育舞蹈代表队获得,进而使体育舞蹈得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关注[2]。中国的体育舞蹈被IDSF主席誉为‘亚洲的发动机’[3],代表着体育舞蹈的希望和未来。中国体育舞蹈文化从传入我国时的默默无闻,到30年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我们在看到体育舞蹈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理论水平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从体育舞蹈文化的传播过程及发展历程两点入手,通过分析体育舞蹈文化的传播过程及发展历程,从而提出解决体育舞蹈文化传播过程中问题的相关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结合我国的时代背景分析体育舞蹈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过程,以及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大量查阅了体育舞蹈学、体育舞蹈教育学等相关著作,以及近年来有关我国体育舞蹈专业的有关文件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调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在确定研究内容后,对部分体育舞蹈教师、裁判员和管理人员等进行了访问调查。征求听取他们的观点意见,做好记录与整理。

3、历史研究法

通过研究体育舞蹈的历史起源及发展历史,运用归纳、总结、逻辑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揭示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方向。把体育舞蹈放在我国的历史条件下考察,从历史的发展和联系中研究。

三、相关概念和特点

(一)体育舞蹈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1、体育舞蹈文化概念

文化的概述广义是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既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既是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4]。

因此,文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制度、精神来概括或理解分析。在物质层面,可以说是人们长期劳动创造形成的产物;比如说每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人们的着装风格和饮食特点,都可以说是文化的物质层面。在制度层面,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管理制度,人们的上班和休假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比如中国和美国在未成年的保护法就有很大的区别。在精神上层面,文化可以说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地域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人们在精神上的追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以上的三个层面来理解分析和概括文化,是比较具体和透彻的。

2、体育舞蹈文化的特征

(1)体育舞蹈文化是一门人体动作艺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与特定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体育舞蹈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个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保存、传递着多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被世界所接受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舞”共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又包含探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拉丁舞包括牛仔、斗牛、伦巴、恰恰恰、桑巴[5]。体育舞蹈是融音乐、体育、舞蹈、美学为一体,双人或集体配合为主要形式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通过塑造人体感染关节,使其变化出不同的形体动作与造型姿势。

(2)体育舞蹈文化具有竟艺合一的审美特征;体育舞蹈完全具备了竞技体育的特点,如激烈的竞争性、统一规则的制约性、严格的组织性、成绩的时效性和强烈的吸引力等都表现出体育舞蹈的竞技体育的审美特征。就体育运动的表现形态来看,体育舞蹈与体操、冰上舞蹈、花样游泳等运动一样,是在富有韵律、节奏的乐曲声中,通过身

体平衡自控力,巧妙地完成各种高、难、新动作,主要表现为技巧的审美[6],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形象性、象征性等体育运动的美学特征。

(3)体育舞蹈文化具有男女和谐的审美特征;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协调统一、相互促进的状态,是给人一种优美、祥和、融洽的感觉[7]。“和谐美”既是西方古典美的最高典范,也是我国儒家文化中最重要的审美价值形态,它在人类美学史、艺术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

(4)体育舞蹈文化具有多元统一的审美特征;体育舞蹈文化并非某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产物,而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体育舞蹈的审美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统一的,是在多元基础上的统一。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文化在广义上讲是其本身所隐含的,围绕体育舞蹈活动所形成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狭义的说是指体育舞蹈文化精神或是某一方面因素所蕴含的文明要素。

(二)体育舞蹈文化分类

根据体育舞蹈的作用可以将体育舞蹈分为竞技表演性的体育舞蹈和健身娱乐性的体育舞蹈形式。竞技表演性的体育舞蹈是综合形体、音乐、服饰、动作为一体,具有较高竞技难度和审美观赏的舞蹈;健身娱乐性体育舞蹈是由体育舞蹈的健身、健美作用锻炼身体[8]。

根据体育舞蹈参与者的年龄可以分为少儿体育舞蹈和成人体育舞蹈。

根据体育舞蹈的自身特点又可以分为单人舞、双人舞和团体舞,每种舞蹈在音乐、动作、服饰、和情感上各具特色。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是融音乐、体育、舞蹈、美学为一体,双人或集体配合为主要形势的体育娱乐健身项目;加上体育舞蹈的特点和舞种的多样性,人群接受的大众性,强化了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更是体育舞蹈文化能迅速传播及发展的原因所在,实现了体育舞蹈价值的多元化;体育舞蹈的传播给国民带来了不少好处,体育舞蹈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基本功、技巧、柔韧、力量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在以后的发展中,体育舞蹈文化理论应该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

四、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一)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过程

自从体育舞蹈传入我国开始,受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接触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大众发展阶段三个历史时期,发生从最初的禁止到认同,从自发参与到政府引导,从屡禁不衰到现在繁荣旺盛的历史演变。

1、接触时期

体育舞蹈最初以交谊舞的形式随着海外华侨及留学人员传入我国,其形式与内容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一时期,大部分人只是对其持观望态度,只有极少数富人试着接触学习。体育舞蹈在这一时期由于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阻碍,发展极其缓慢。1860年至1949年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时期,主题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富强。鸦片战争后,清王朝被迫打开大门,与西方的联系相应扩大,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9]。“睁眼看世界”的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加上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西学传入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民主科学旗帜”和“弘扬新思想”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形成了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体育舞蹈文化趁此机会传入我国,但是初期体育舞蹈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制约。

2、稳定传播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主动的接受体育舞蹈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对体育舞蹈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意见,开始学会欣赏它的音乐与服装。为满足越来越多的大众需求,相关部门开始成立一些专门的组织管理体育舞蹈活动项目,从而开始促进体育舞蹈在我国的推广发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上体育舞蹈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以及社会的需要,1989年正式成立了中国舞蹈家协会国际标准舞总会,贾作光任会长。1991年5月成立“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并依照国际竞赛规则制度制定出了第一个关于体育舞蹈的规则草案。1993年我国首次举办了获得世界认可的公开赛“中国上海、北京世界杯体育舞蹈锦标赛” [10]。1995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团赴英国参加70届国际体育舞蹈锦标赛[11]。从此以后,世界性、全国性、地方性的大大小小的体育舞蹈比赛层出不穷,体育舞蹈在我国开始稳定发展。

3、大众传播时期

随着体育舞蹈在全国的广泛推广,体育舞蹈在我国开始进入大众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体育舞蹈开始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些自身的改变,并逐渐发展成为我们的大众文化类型,同时也在各种体育舞蹈竞技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0年8月,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协会与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合并并重构了新的组织机构: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由国家体育总局接管体育舞蹈,因此体育舞蹈在我国被正式纳入体育运动的范畴。继而国家体育总局为体育舞蹈引入竞技体育的竞赛制度,为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设置了专业与业余的经济体育比赛机制。紧随其后的就是各省市的组织机构

的相继成立,为体育舞蹈的推广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体育舞蹈蓬勃发展的同时,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联合中国业余舞蹈竞技协会加入受奥林匹克组织承认的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IDSF)[12]。紧接着与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共同构建中国舞蹈理事会,并加入WDC。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获得组织、承接国际赛事的资格。在与国际交流的同时,我国开始改革与国际格格不入的传统赛制,设置于国际接轨的比赛机制,开始举办与国际接轨的体育舞蹈比赛,2008年在没有总冠名和总赞助的情况下开始举办CDSF体育舞蹈大奖赛,极大吸引优秀选手的参与,给予体育舞蹈的传播发展推动动力[13]。2009年在中顺集团的赞助下CDSF体育舞蹈大奖赛升级为体育舞蹈公开系列赛[14]。

体育舞蹈从1998年首次成为亚运会的表演项目,到2010年正式成为广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甚至在亚运会上,中国体育舞蹈队创取了堪称奇迹性的成绩:包揽10个单项的金牌[15],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代表团的第1000枚亚运会金牌是有体育舞蹈代表队获得,进而是体育舞蹈得到了国人空前的关注。2011年6月中国体育舞蹈代表团参加了世界体育舞蹈规模最高的黑池体育舞蹈比赛,中国代表团包揽了拉丁舞团体舞的前三名[16]。体育舞蹈在我国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体育舞蹈从传入我国时的默默无闻,到30年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根据体育总局联合会做过的一个联合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有3000万左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体育舞蹈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体育舞蹈被IDSF主席誉为“亚洲的发动机”[17]。

世界舞蹈及体育舞蹈理事会副主席波波夫评价说,中国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体育舞蹈大国,中体育舞蹈在参与人数与技艺提高方面,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世界看好了中国,中国开始向世界体育舞蹈进军,勇敢的挑战世界体育舞蹈。

(二)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一个时代亦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特征、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都深受文化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也在无时无刻传播和发展。那么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又是怎样呢?主要包括以下途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方式。

1、人际传播

通过开展体育舞蹈活动的学习与交流,将体育舞蹈的相关知识传递给他人的过程;体育舞蹈文化在传入我国的初期,多为跨地域的横向交互式传播,这个阶段主要借助的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比较符合拉斯韦尔提出的“五要素”传播模式,既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有何效果?”的传播模式[18]。体育舞蹈文化在传入我 6 国初期时,仅在特定的人群内进行传播,其传播活动符合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是由多种传播关系、多种传播渠道构成的传播模式在体育舞蹈文化传播网里进行的,既复杂的传播信息作用于不同的传播者,从而增加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2、组织传播

通过体育舞蹈协会及各种组织定期举办的比赛、培训班等形式将最新的体育舞蹈动态消息传递给更多人的过程;体育舞蹈文化在传入我国后的发展期是通过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在体育舞蹈的组织和大众传播体系中,体育舞蹈组织者、协会是主要的信息传播源,然后通过大众媒介层层传播,体育舞蹈文化被大众所喜欢并接纳。

3、大众传播

是由专业的传播者凭借传播媒体将体育舞蹈编制成文化符号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及普及,使得更多的人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体育舞蹈文化、接受体育舞蹈文化与学习体育舞蹈文化。

五、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

(一)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传入我国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观望态度到如今的不可或缺,体育舞蹈在我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群众基础,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近这些年,我国的体育舞蹈正在朝世界体育舞蹈看齐,国家队的成立、黑池舞蹈比赛的优异成绩、万人桑巴大赛、参加国际赛事的增多等,均可以看到中国的体育舞蹈正在快速的发展着。

然而,我国的体育舞蹈在总体上却呈现出了东强西弱的发展状态。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省市在我国举办的体育舞蹈锦标赛上包揽了大多数的冠军,而西部地区有些却连参赛资格都不具备。同时,我国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和裁判员队伍缺乏,高水平的教师和裁判员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对我国体育舞蹈文化的发展要理性思考,一般而言,我们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本阶段将依据物质、制度、精神这三个层面分析论述体育舞蹈文化。

1、体育舞蹈物质文化层面

体育舞蹈属于视觉表演艺术,它是感知的文化[19]。在视觉和表演艺术中,人的感觉是由各种无意识的情绪,而不是单一的。体育舞蹈表演时的一个表情、动作亦或是独立造型的展示都能勾勒出体育舞蹈风情万种的表象。基本动作、音乐、服饰是体育舞蹈的基本要素,对体育舞蹈进行审美创造要从它的基本要素着手进行。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是构成体育舞蹈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体育舞蹈中不同的舞蹈类型都有

其自己独特的舞步类型,这些舞步通过舞蹈表演者的头部、身躯、四肢和情感展现构成。不同的动作和情感就形成了不同的舞蹈风格。只有把握十种舞蹈风格,并且对其相关的舞蹈进行融合研究和创新改造[20]。比如华尔兹,对动作的要求主要是完整流畅和整套动作的婉转性,才会彰显华尔兹的优美文静,表现出超乎世俗的诗情画意。

不同的类型的音乐需要配合不同的舞蹈动作,不同类型的舞蹈要搭配不同的服饰。一般而言,摩登舞中男士以黑色燕尾服、白色衬衫戴白色领结,展示贵族绅士风格;女士则以露背长裙晚礼服着装,显示高贵文雅的美态[21]。拉丁舞的风格热情奔放,洋溢着舞伴之间的罗曼蒂克气氛。相应要求服装颜色鲜艳、紧身、性感。因此,不同的舞蹈种类可以按其所需搭配选择服装特色,使其淋漓尽致的展现体育舞蹈的美感。最大限度的运用舞蹈服饰能增加体育舞蹈所散发出的独具的艺术魅力,提高体育舞蹈的艺术表演力和竞技观赏性。

2、体育舞蹈制度文化层面

学校的体育观念是一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流动历史,以前和现在相比,体育的内容、形式、规模水平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在如今大力度发展素质教育,体育应服从学校教育多样化的需要。体育舞蹈文化正式满足了学校体育及现代社会的需求,其内容丰富,多种舞蹈,丰富课余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个号的适应社会。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学校的发展中,我国的体育舞蹈在高校中的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高校的体育舞蹈专业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课程设置除了体育舞蹈的技术及理论外还增设了芭蕾形体训练等课程;同时,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中男女比例失衡,且体育舞蹈基本功较差;且对体育舞蹈的时代背景了解太少。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让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时代背景、当前发展现状与今后趋势进行了解;

二、对体育舞蹈的基本技能、技巧和组合方法进行讲授;

三、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部分有舞蹈天赋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经济体育舞蹈内容教学,并让他们参加体育舞蹈的比赛上,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学到的知识与同学们分享交流。

四、加快体育舞蹈文化体系的形成,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舞蹈氛围,加深体育舞蹈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并使这种积极影响传递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的人们当中。

高校体育舞蹈文化建设对学生产生了很多的积极作用:

一、体育舞蹈满足了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的需求,体育舞蹈文化内容丰富,有利于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体育舞蹈属于有氧运动,适

量的体育舞蹈活动对谷歌的人性和力度及骨关节的灵活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学校体育舞蹈文化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体育舞蹈两人及多人的配合演绎,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开展学校体育舞蹈文化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开展体育舞蹈课程。学校应大力宣传及引进相关配套设施,有效开展体育舞蹈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多举办体育舞蹈比赛活动,使学生亲临现场直观地感受比赛中的舞蹈形态。学校还需尽力一支强大的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学习体育舞蹈技巧并灵活掌握。

3、体育舞蹈精神文化层面

体育舞蹈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体育舞蹈作为舶来品,性感火爆的舞姿、热情奔放的情感宣泄这一文化差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含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传入初期,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的环境,跳舞与当时根深蒂固的传统格格不入,体育舞蹈男女搭配起舞的形势是与中国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思想相悖逆的,被视为破坏礼教、堕落的异类。在中国传播初期从屡禁不衰发展到现阶段的繁荣,是得益于体育舞蹈运动项目本身所拥有的巨大价值,也受益于我国历史发展背景中社会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目前为止,因为文化的差异,我国体育舞蹈选手对体育舞蹈文化和体育舞蹈风格诠释不足,缺乏强烈的情感表达。同时在身体素质和技术上也缺少力“力”与“美”的结合。在比赛表演中只是简单的模仿面部表情,没有做到由内而外自然流露的情感表达。

我国的哲学思想是“中庸谦和”、“天人合一”。所以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是以传统的模仿舞蹈动作、脸部表情和舞蹈的场景演绎内心的感受。而西方则是“物我对立”观点,他们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敢于热情大胆的肢体动作表达、传递内心的情感。审美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传递表达内心情感的舞蹈动作有所不同。中国方的含蓄内敛和西方的热情大胆的肢体表达方式格格不入。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制约体育舞蹈文化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中西方结合,演绎中国特色的体育舞蹈文化。更是一种新文化的创新;加快体育舞蹈本土化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做到创新发展,保护创新成果。时刻关注体育舞蹈新动态,积极引进先进舞蹈技术并实践研究,分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舞蹈相关内容并进行吸纳融合,且与中国传统舞步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传播发展的新技术。

(二)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社会的推广

从我国各地单位和社区体育舞蹈活动的开展来看,有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的,以交谊舞为主的社区舞蹈;有健身俱乐部开设的体育舞蹈课程;还有体育舞蹈、交谊舞比赛等,使得人们对体育舞蹈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对体育舞蹈树立了正确观念,而且还积极热情的参与到体育舞蹈的活动中来。

体育舞蹈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必然要体现美感,在其专业领域上要注意价值取向。体育舞蹈文化在专业领域建设上,一是要继续加深审美价值得体现,二是要加强社会的体现,通过优秀的体育舞蹈作品,对人们的审美情操与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今后体育舞蹈文化的价值取向工作,应该结合到体育舞蹈文化的普及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总结与制定,要用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体育舞蹈文化的建设指明方向,使体育舞蹈文化在内容上充实,在形式上多样。

2、体育舞蹈文化趋于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学习体育舞蹈。拉丁舞中的恰恰恰和国标舞中的华尔兹受到越来越多认得追捧,不论年龄大小,都很喜欢。随着学习体育舞蹈的人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需求,体育舞蹈中其他舞种也不断进入到了生活中。

3、体育舞蹈文化趋于表演化

体育舞蹈可以让人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双重满足,体育舞蹈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培养独特的气质,还具有强烈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1998年体育舞蹈正式被列为表演项目,目前体育舞蹈作为文化表演和有趣的电视节目已成为一大亮点和一大看点,同时也是一种宣传手段,普遍受到专家的公认和观众的广泛赞誉。在体育舞蹈表演中,运动员精湛的技术、华丽的造型、人体姿势的动态美感和情感的传达,构成了富有魅力的表演。

4、体育舞蹈文化趋于社会化

目前,在全国各地各大中城市、小城镇的人从事体育舞蹈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舞蹈逐渐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政府部门也全力支持与促进体育舞蹈的发展。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态势的体育项目,不仅有助于人们建立友谊、陶冶情操,而且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体育舞蹈的发展将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能实现体育舞蹈的社会价值。

5、体育舞蹈的健身效果明显

体育舞蹈对人的身体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体育舞蹈是以双人配和的舞蹈形式为载体的运动,经过长期的体育舞蹈训练,可以塑造体形,达到健美和减肥的效果。体育舞蹈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抒发感情,还能帮助人们扩大交际圈。

六、针对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传播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体育舞蹈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一种身体艺术,也均是表达身体语言的基本形式[5]。所以体育舞蹈应统一和多元化的结合,统一基本动作和舞蹈理论知识,多元化风格和文化,使得体育舞蹈更加准确的表达出舞蹈精神和内容。

充分发挥我国体育舞蹈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我国体育舞蹈协会的作用,积极推进体育舞蹈向实体化、职业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体育舞蹈协会要对参赛选手进行系统的、规范性的、科学化的训练,帮助选手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体育舞蹈技巧,并积极创造竞赛机会,帮助选手提高实战水平。

培养我国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裁判队伍:制定并严格执行体育舞蹈裁判员的等级评定制度;严格体育舞蹈裁判员的管理,使其系统化、规范化;加强体育舞蹈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公正性、准确性;进一步改革完善我国体育舞蹈的竞赛办法;建立透明度高、公平有效的评分方法、评分规则与裁判法。

培养我国高素质体育舞蹈传播者:高等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具有丰厚的体育舞蹈基础理论和体育舞蹈教学训练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舞蹈的师资力量,有效的培养我国的高水平选手。

加强体育舞蹈文化的科研工作:借鉴西方体育舞蹈发展的成功经验,努力缩短我国选手与世界体育舞蹈高手之间的距离。

七、结论

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体育与艺术的新型体育活动,不仅具有体育的特点,同时也兼具艺术的特点,自从体育舞蹈文化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的体育舞蹈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意向新型体育项目,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吸引力。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文化的基础知识,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访问体育舞蹈有关专家、教师,对所有资料进行了整理总结,研究分析了我国体育舞蹈的传播与发展过程。

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接触阶段-稳定政府引导,从屡禁不衰到

现在繁荣旺盛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体育舞蹈文化适应中国发展阶段-大众发展阶段三个历史传播时期,发生从最初的禁止到认同,从自发参与到了社会的发展。被大众所接受。

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途径是由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种方式所完成传播发展的,从开始的传播缓慢和单一到现在的传播迅速和多样化。

在体育舞蹈制度文化层面:努力完善体育舞蹈文化的管理、教学和宣传制度。充分发挥我国体育舞蹈协会的作;培养我国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裁判队伍;培养我国高素质体育舞蹈传播者。

在体育舞蹈物质文化层面:加强体育舞蹈文化的科研工作,不断创新进取。吸取别之所长,补己之短。提高我国在体育舞蹈文化中的水平;创新出属于我国的体育舞蹈的动作和服装特点,并走向世界。

在体育舞蹈精神文化层面:正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和碰撞的火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中国式的体育舞蹈精神。更好的让体育舞蹈文化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杜冬玲.体育舞蹈运动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3(06):3.[2]赵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历程、动因及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13(01):25.[3]段丹伟,邢中有,江大伟,孟昭鑫.体育舞蹈的历史沿革及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2(11):17.[4]赵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可持续发展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11(06):4.[5]赵东明.体育舞蹈艺术的传播途径研究[J].大舞台.2012(09):56.[6]王 勇.体美教育中的肢体语言--浅论体育舞蹈对身心的发展[J].山西体育科技,2009,5:43.[7]刘浩,张晓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计的思考[G].北京体育大学报,2010(6):29.[8]张春生,裴永昕,肖子一,吴晓楠.普及体育舞蹈丰富校园文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3.[9]李岩.拉丁舞艺术表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4):225.[10]王丽圆.我国表演舞拉丁舞创编理论的研究[D].武汉体育大学,2012:151.[11]孙琳芳.山东省少儿拉丁舞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报,2014,6:122.[12]沈丽群.上海市少儿拉丁舞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2009: 93.[13]孔祥魁.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影响因素分析[J].赤峰学院院报,2013,10(29):74.12 [14]廖小茜.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体育舞蹈的推广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2): 78.[15]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65.[16]马士珍.体育舞蹈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及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6):54.[17]齐佳.体育舞蹈的文化概念[A].西安医学部体育部.科教导刊,2014第9期(中):76.[18]路颖.关于体育舞蹈社会化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3.[19]李旭芝,雷福民,蔡军.居民体育消费指标体系的指数设计及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3):16.[20]田青,谢勋咚.我国体育舞蹈市场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云梦学刊,2011(6): 81.[21]王超.艺术类专业就业前景展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20).:65.致

本研究是在李萍导师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由本人独立完成的。在本课题的选题、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方法的运用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的认真指教和严格把关。我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时刻铭记导师的谆谆教诲,脚踏实地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此,我向导师无私的奉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班级的同学们,感谢一个宿舍的舍友,你们的出现是我一生的财富。感谢他们对我论文的帮助,感谢他们陪我度过了无数美好时光。

最后感谢论文评审委员会老师们对我论文的批评指正。

第三篇:艺术管理在艺术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艺术管理在艺术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我不长的十几年的艺术管理实践与短短7年的理论传授的职业生涯中,我多次自问自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可能总结出的理论到底会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在2002年就得出了一个基本的答案并且逐步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验证。

1.我认为,不论您从事任何一种职能工作,只要它与艺术(音乐,舞蹈,戏剧,视觉,影视等)发生某种的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就可以被称之为艺术管理行业中的某一种职能工作,所以当我们大家今后在自己的简历中还不清楚自己的专业时,我们就可以选择“艺术管理者”这个行业名称来称谓自己了。当然在艺术管理行业中我们还可以细化为“表演艺术管理Performing Arts Management―音乐、舞蹈、戏剧等”、“视觉艺术管理―Visual Arts Management”等

2.艺术管理是为艺术自身的发展需求所提供服务、协助、帮助的一种工作。它不能压制、遏制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与模式。如:艺术家的经纪人,交响乐团的管理者, 音乐家协会的管理者,音乐艺术院校的管理者,琴行的经营者,演出公司的管理者, 艺术刊物的经营者,电视台的策划、制作者等。这些不同的职能工作其实都是运用不同形式,在不同的舞台上传播艺术。

3.了解艺术是由什么样的形式可以体现出来,首先是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视觉),当然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能够体现艺术表演的形式越来越多,影视,设计,摄影,朗诵,诗歌,文学,甚至是人类的“行为”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体现形式了。

4.艺术是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与审美标准的事物,所以,我们在过去如果可以认为音乐、舞蹈艺术是满足某人自身情感需求的话,那我们要清楚地意识到当代的艺术的体现是一定要满足他人的审美标准与需求,而不能停留在满足自身的需求的层面上了。

5.了解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组成部分,如果需要得出一个完整的艺术管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其实最最重要的就是把行业结构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我们需要与他们发生什么样的工作关系。那么什么是音乐表现形式的组成部分呢?一场音乐会中是由哪几种部分组成的呢?显而易见的是由(1)表演者;(2)创作者/作品;(3)乐器;(4)场地/舞台设备等组成。那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一个表演艺术的行业的工作中,其实最需要关注的部分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这些,其中表演者,创作者,乐器,场地等也就成为了这个行业从业人员最需要关注的部分。

6.艺术管理工作流程,无论您是从事在艺术管理行业的任何一种职能工作,他们的基本流程通常就是“挖掘发现――策划――制作――宣传/推广――销售――保护”。

7.什么是我们这个行业中任何一种职能工作所需要达到的目的?我在2002年就提出是实现“三个价值最大化”即“体现并实现艺术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并实现艺术价值之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体现并实现艺术价值之市场价值的最大化”。

回首细想,在我们生活过的岁月里,从“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到我们在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的每一场音乐会。从我们付出或多或少的心血与汗水,来揣测要达到的目的是不是相同的呢?答案是一样的,无论你是以学校作为一个舞台,还是以国家作为一个舞台。我们所需要达到的工作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要实现“三个价值的最大化”。即“体现艺术之自身价值,体现艺术价值之社会价值,体现艺术价值之市场价值”。

8.艺术管理的工作职能,在艺术的发展与传播中的作用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艺术管理工作,无论你是全世界最赋有声誉的导演,制作人,还是学校的传业授道的老师,我想我们在针对艺术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都是一样的!“挖掘与发现,策划与制作”是在艺术传播中经常使用的两个重要的职能手段,从一个表演形式的创意,到一个表演人员的发现;从一段音乐的创作,到视觉美术效果的配合。我想无论我们怎样进行工作,总是从这样的一个工作态势来展开自己的艺术传播之路,别无其他的捷径可言。

9.宣传推广,是传播之路的必要选择和工作手段,无论是奥运会的开幕式,还是学院的音乐节,能否创造全球注目,或社会关注,肯定是艺术价值体现,并转化为社会价值的MIX化学反应的结果。想象奥运会有13000多名注册记者的出现,全球200多国家进行电视转播,这样的宣传推广的组织与媒体的运用,其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使用最大力度来体现“体育之美”,最大范围地传播“奥运理念”去影响这个世界吧……

10.销售, 对于艺术传播之路的行走来讲,大多时候都是被行走的人所绕过, 他们认为如果没有“买卖”,人们对艺术的接受可能更快,更容易!但是这样做是错误的。从原始社会到当代社会的进展过程中,人类生活从“物物等值”的交换,发展到“货币交换”的商品行为,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某种物品的从产生到自灭是因为没有“等价衡量”而存在这社会中的。相反,如果对这个物品进行“等价衡量”形式的销售与社会推荐,将会推动这类物品在社会中的流传与存在。艺术,作为满足人类对“美好事物”需求的一种表现形式存在,自然是赋有“等价衡量”的商品属性的。所以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赋予适当的“价值衡量与市场价值的体现”是绝对有助于艺术的传播效果与影响的范围的。如“奥运会”的门票销售,100―200元的价格是远远不能体现其自身所能体现的“运动价值”的。但是为什么还要进行销售,而不免费赠送呢,为什么开幕式的门票是5000元,而不涨到50000元?这样的情景出现只能说明在艺术的传播中,销售价格应该是艺术自身价值的忠实体现。任何的价低质高,或质低价高都是对艺术传播效果的一个重大影响。

11.保护,在我们行走在艺术传播之路上,看似是毫无联系的一种职能工作。但是保护是对于当今从传播艺术之路的开始所形成的“主意”能产生作用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著作权,版权的产生与保护,从根本上可以证明世界上聪明智慧的人所制定的传播手段与产生的结果是可以受到公平的待遇的。从这一方面证明“保护”这种职能工作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是具有积极引导,是对艺术传播过程中投入产出相等的一种“保险金”。

艺术管理行业在中国的大地上的形成与发展不过是短短的十几年,在中国的艺术教育领域中还没有超过10年。今天,作为一个艺术管理行业的从业者与理论的传授者,感谢《人民音乐》这本杂志让我说出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用一些最简单直白的语言告诉大家,您是一个艺术管理者,而艺术管理行业中各项职能工作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艺术传播的道路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与作用的。

宗晓军 美国迈阿密大学音乐商业与娱乐工业管理硕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专业讲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第四篇: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案

第四讲

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与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普列汉诺夫生平简介:格奥尔吉·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是第二国际著名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创建者。”出身于俄国唐伯夫省一个地主家庭。19世纪70年代参加民粹主义运动。曾俩次被捕。1880年被迫侨居瑞士,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脱离民粹主义。

1882年翻译俄文版《共产主义宣言》,1883年创立解放社(与查苏里奇),1889年出席巴黎第二国际代表大会并发表关于俄国工人运动的演说,同年赴伦敦会见恩格斯。1900——1903年同列宁一起主编《火星报》和《曙光》杂志。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列宁路线。后成为俄国孟什维克的领导人。1883——1903年,普列汉诺夫写下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代表著作。如《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等,这些著作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反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做出了贡献。

(一)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

普列汉诺夫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了深刻地论述。

⒈对修正主义哲学理论的深刻批判

面对伯的修正主义把唯物主义混同于唯心主义,认为辩证法是“陷阱”,应该“回到康德去”的错误观点,普写下了《唯物主义还是康德主义》《伯恩斯坦与唯物主义》等文章,在对抗的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揭露了伯对“哲学的无知”。揭示了伯的修正主义哲学理论实质就在于用康德主义代替唯物主义,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俩个根本对立的派别,抹煞他们的界限。

⒉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普在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始终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起来,以物质和精神“谁解释谁”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划分的标准含有认识论的意义,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充分发挥。

⑵普还为“物质”下了一个定义,即“我们所说的物质的对象(物体)就是那 些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这些对象在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是唤起我们一定的感觉。而这些感觉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关于外部世界,即关于这些物质对象及它们相互关系的观念基础。”这个“物质”定义后来被列宁所发展。

⑶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要素,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灵魂,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这一革命性转变正得力于辩证法。

⒊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

⑴ 普研究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揭示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对历史做出科学说明的唯一理论,他使人们可能把人类历史当作有其自身规律的过程来理解。

⑵ 他还考察了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层次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公式作了论证,提出了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公式”。强调了社会结构的客观性,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

普还深入探讨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关系。他把历史规律和人的自由看作俩个不可分割的问题。因此,他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的意志自由不仅不排斥历史必然性,而且还以历史必然性为基础,那种把人的个人意志自由同历史必然性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错误的。

普还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原因分为一般原因、特殊原因和个别原因,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结合在一起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个别原因则使历史事变具有“个别的外貌”。

(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证

普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宣传者,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捍卫者。他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理论及俄民粹派的经济理论的过程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⒈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在论证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问题时,普指出,伯的所谓财富分散,有 2 产者人数增加的理论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实际上股份公司的出现并未使财富分散而是集中,贫富差距扩大。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理论完全正确。

在论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社会革命的问题时,伯的没有经济危机就没有革命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不平衡现象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状况的恶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即使不发生经济危机,工业萧条引起失业、贫困和痛苦,也完全能引起阶级斗争尖锐化,而发生社会革命。

在论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时,揭示伯的“崩溃论”是伯主观臆造并强加给马克思的。不管怎样说,生产力超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就必然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要让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⒉ 在批判民粹派的理论过程中,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俄国的运用。

批判民粹派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形成基础是西欧的经济关系,它不适用于俄国的观点,揭示马经济理论是以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典型,但从典型中抽取了一般的规律,他对一般规律的揭示正是以对各国具体情况的研究为基础的。

在批判民粹派把俄国与西欧的资本主义对立起来的做法时,普论证了俄国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资本家——企业主阶级和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发展过程。

在批判民粹派否认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时,正确的评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认为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才能给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公正的评价。

(三)普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的贡献

⒈在批判俄国民粹派的理论中传播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⑴普指出,民粹派的理论存在着相当多的错误和俄国的现实极端不符。与俄国社会生活进程发生严重冲突。民粹派的理论已是空想和反动的理论,只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才是真正的科学,是与俄国的社会生活进程相一致的,是最伟大最革命的理论。

⑵针对民粹派提出的农村公社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的观点,普指出,农村公社实际上是封建统治的支柱,并且现在正在分化瓦解,变成富农剥削贫农的工具,依靠农村公社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⑶针对民粹派提出的知识分子领导农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的观点,普指出,农民是正在分化和没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最革命和最有前途的阶级,只有他才能担当起消灭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重任。

针对民粹派认为当时俄国就可以立即实行社会主义的观点,普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组织性,由于俄国的矛盾还只是经济的个人性与最主要的生产手段之一的土地归村社占有之间的矛盾,因而俄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针对民粹派提出的政治斗争是少数人密谋活动的观点,普强调政治斗争的重要性,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治斗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

⒉ 在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中捍卫和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针对伯关于暴力革命是“无理的生存牺牲”,无产阶级是“低级文化”的谬论。揭示这些都是从资产阶级学者那里抄来的,就连伯恩斯坦的“最终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也是从舒尔采·格弗尼茨的《论社会和平》一书中抄袭来的。伯反对暴力革命,但马恩普不一般的反对暴力革命。普对恩格斯晚年提出的利用合法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论断作了阐释。

针对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普论证了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专政的必要性。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只有那些完全丧失了“最终目的”的任何概念,而只想着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方面“运动”的人,才会认为工人的指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是一句空话。

针对伯反对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理论,普认为,“凡存在阶级的地方,阶级斗争就不可避免,凡有阶级斗争的地方,相互斗争者的任何一个阶级,都必须而且自然的力求的对敌人的完全胜利和对敌人的彻底统治。

总之,在普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还是有一些理论方面的不彻底性致使他后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占到机会主义的立场上去。反对列宁、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二、列宁早期的理论活动

弗拉基米尔·伊利奇·乌里物诺夫(列宁)于1870年4月20出生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辛比尔斯支域。1887年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不久,即因参加反对沙皇政府的学生运动而遭逮捕流放。一年后,列宁返回喀山,加入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革命家的生涯。在这时起,他以校外生资格取得大学毕业文凭。1893年列宁移民彼得堡,开始了早期理论活动。

(一)对民粹派的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阐发

民粹主义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社会发展的独特产物。其理论实质是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否认工人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幻想在旧的农村村社等生产形式基础上避开资本主义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早期的民粹主义者多是反对封建沙皇制度民主主义斗士,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做出过贡献。他们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以人民“精粹”和农民“代表”的名义,奔赴农村宣传自己的主张,民粹派由此而得名。但自80年代以后,民粹派逐渐丧失了革命民主主义精神,与自由派同流合污,90年代以后成为伯恩斯坦的追随者和信徒。严重的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普列汉诺夫及其“劳动解放社”虽然率先开展了批判民粹主义的斗争,但影响大都在国外,而在国内民粹主义仍具有较大影响。

这时列宁担当起在国内批判民粹主义的任务。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供给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对民粹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在批判民粹派代表米海洛夫斯基的理论观点时,列宁首先把他所称的民粹主义“主观社会学”同作为“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唯物史观”对峙起来,无情的揭露了以“人类天性”为出发点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陈腐论调的唯心主义实质,同时着重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原理,论证和捍卫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意义。

其次,为了汇集民粹派对历史辩证法的攻击,驳斥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套用黑格尔之段式推论得出来的谬论,列宁阐明历史辩证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

第三,列宁还批判了民粹派的英雄史观,阐发了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的原理。针对自封的“人民之友”对社会民主党人的攻击,列宁进行了分析、批判、捍卫和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使他赢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称号。

最后,列宁还清算了“合法马克思主义”的客观主义,揭露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康得哲学结合的折衷主义手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二)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

1898年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并没有真正完成建党任务。大会发表了建党宣言,却没有制定党纲、党章,当时党内围绕着建党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

会后出现的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醉心于经济斗争,反对建立集中统一的政党。列宁先后写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从何着手》《怎麽办》,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

首先,批判了经济派改良主义的政治路线,提出一切经济斗争都必然要变成政治斗争。

其次,批判了经济派改良主义思想路线的根源——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阐述了自发性与自党性的统一,以及党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性。

第三,批判了经济派的组织路线——崇尚分散落后,各自为政的状况,论述了统一的革命政党,特别是集中的秘密的革命家组织在社会发展和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方面的作用。

最后,列宁在建党理论中还详尽的阐明了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策略和组织形式,建党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粉碎经济派后,1903年召开了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党章时,“火星派”内部发生分歧,形成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

会后,孟什维克夺取了《火星报》,并主张建立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涣散的政党。为此,列宁于1904年写下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批判了孟什维克通过组织问题反映出来的机会主义,进一步阐明了党的性质,党员条件和党的组织原则。针对孟什维克抹煞党和阶级的区别,割裂党和组织的关系的错误观点。

列宁指出,党应当是工人阶级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和领导者。党员要具有先 6 进性和组织性,就必须承认党纲,在物质上帮助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以便于对党的监督和领导。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和集中不可偏废。

(三)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的批判

列宁在其早期理论活动中还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刻批判。

列宁在《非批判的批判》《怎麽办》等著作中对修正主义鼻祖的伯恩斯坦理论的批判,不仅同他对民粹派和经济派的斗争有关,而且同他对1905年俄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的阐释有关。在为总结革命失败的教训而写的《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一文中,列宁更加系统深入地发挥了原先对修正主义理论所作的分析批判。

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革命等方面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理论进行彻底的清算。

三、俄国1905年革命与列宁的民主革命理论

1905年俄国革命是帝国主义是当代第一次人民革命,它结束了18世纪70年代开始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推动工人运动走向新的高潮。这次革命的性质虽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革命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应用于新的历史条件,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革命理论和策略。

(一)无产阶级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1905俄国革命,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军惨败,暴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的激化。人民群众不满情绪达到顶点,终于引发革命风暴。1905年俄历1月9日,彼得堡14万工人游行示威,前往皇宫和平请愿,遭军警血腥镇压,揭开了俄国革命的序幕。

革命爆发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围绕革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发生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两种策略思想的斗争问题。

列宁在伦敦主持召开了孟什维克拒绝参加的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全面分析革命形势及进程的基础上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和策略,即:无产阶级必须充当各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依靠工农联盟,孤立自由资产阶级,通过武装起义建立工农民主革命政权,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不失时机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孟什维克也在日内瓦召开了代表会议,提出一条与此相反的机会主义路线,认为无产阶级应当支持资产阶级领导俄国民主革命,不采取武装起义的形式而通过和平方式改良沙皇制度,革命胜利后建立资产阶级政府,发展资本主义。

为了批判孟什维克这种葬送革命的观点和策略,科学地阐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列宁在同年写了《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社会民主党对农民运动的态度》等一系列著作,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俄国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列宁在早期理论著作中根据俄国的条件,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观点。到1905更是依据新的事实和经验,系统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的理论。

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不但而且必须担当革命的领导者,其原因在于:

首先,无产阶级虽然人数不多,但比较成熟,是最先进、彻底的革命阶级。

其次,1905年革命的所有重大事件都是由无产阶级发动和担任中坚力量。

再次,无产阶级有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所以,无产阶级应坚定不移地掌握领导权,反对资产阶级篡夺领导权。

(二)工农联盟和工农革命民主政权的理论

⒈ 列宁在研究和阐明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民主革命的主要动力在于工农联盟。

19世纪以前,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动力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孟什维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坚持把资产阶级视为动力和领导者,根本忽视了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对农民革命力量做了极高的评价。提出了俄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土地(农民)问题。因此,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就是农民革命,只有把农民土地革命作为主要内容,提出国有化纲领广泛发动农民,俄国革命才会具有真正广大群众规模,民主革命才能获得胜利。

⒉ 关于民主革命的斗争方式和结局。列宁认为武装起义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俄国经验明确提出它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和最高阶段,阐明了建立革命军队的必要性途径,并提出以群众性罢工和其他斗争形式配合武装起义等策略思想。

列宁认为革命胜利后,应当成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参加的临时性政府,建 8 立工农革命民主专政,这一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要动力的革命政权,他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其任务是镇压地主阶级和一切反动势力的反抗。这个专政的性质是民主主义的而不是社会主义的,但又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因为革命本身并不以资产阶级为主要动力,新政权是工农两大阶级联盟的一种形式和革命工具

列宁在读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历史作用时把它放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民主”专政的口号也表明了它的历史过度。

(三)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入何?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了俄国的具体情况,再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阐明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完整、系统地提出了民主革命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⒈ 列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两者在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动力上根本不同。

⒉ 列宁认为俄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信号,要充分利用和积极扩大牧民主革命战果,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条件。一俟时机成熟,立即实行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⒊ 列宁正确地阐述了实现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条件,即:

⑴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⑵巩固工农联盟

⑶深化工农革命民主政权

⑷坚持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民族自决权的理论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通过了列宁提出的“成人各民族有自决权”的民族纲领,1905年革命中,边疆地区的民族运动有力的冲击了沙皇专制制度。1912俄国革命运动重新高涨时,如何联合压迫民族进行斗争。列宁通过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之后,阐明了民族运动的产生、实质、作用和历史趋势。

⒈ 民族运动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这种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潮流,实质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道路。

⒉ 民族解放或平等原则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是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⒊ 各民族彼此间相互交往,剔除民族隔阂,是资本主义成熟并向社会主义转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

⒋ 列宁提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完整民族纲领是:各民族完全平等、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各民族工人打成一片。

⒌ 承认民族自决权,不是提倡民族分离,不是鼓励搞民族分裂。

他认为承认民族自决权,一是反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二是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三是倡导民族平等,奠定民族和平共处的基础。

四、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集中暴露了帝国主义矛盾,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引发了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最新发展的争论。

(一)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最早出现于他一战前写的一本小册子《帝国主义》中,超帝国主义论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它是历史转折关头机会主义者歪曲帝国主义战争性质,掩盖其真实根源,散布幻想麻痹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的典型样报。

⒈ 超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否认帝国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侵略扩张,兼并征服政策。

⒉ 超帝国主义论的另一个基本观点是: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并非解决工农业比例失调的唯一办法,它随时可能被另外的政策取代,比如说被各帝国主义强国联合起来共同剥削全世界人民的超帝国主义方法所取代。

超帝国主义抹煞帝国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掩盖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二)布哈林时期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

布哈林·尼古拉·伊万诺维奇(1888——1936)生于莫斯科,1906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7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经济。在党的六大中当选为中央委员,此后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苏共《真理报》主编等职。俄国著名的马克思理论家。

1918年春反对列宁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928年与斯大林在农业集体化上有原则分歧,受到批判,1937年被斯大林开除出党。主要著作《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共产主义ABC》《过渡时期经济学》《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历史唯 10 物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我们的任务》《列宁政治遗嘱》等。列宁曾把他成为党的最可贵和最大的理论家。

布哈林在1915年秋完成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对帝国主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

⒈ 不是从单个国家入手研究帝国主义问题,而是着眼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分性,以求揭示帝国主义的根源和实质。

⒉ 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国际化与资产阶级利益民族化的矛盾统一的观点考察帝国主义,认为国际化趋势首先表现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发展,表现为各国经济联系的扩大和深化。其次表现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

⒊ 从帝国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角度论证帝国主义只是一种形式,现代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它表现为世界性的工业危机和战争。

(三)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提出

1916年列宁写下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帝国主义作了全面的研究,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特征作了分析。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立脚点集中表现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的科学概括上。列宁认为,这个特征分三个方面:

⑴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⑵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

⑶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

这是对帝国主义经济、政治本质及其历史地位的深刻揭示。

⒈ 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它的基本经济特征是垄断。⒉ 帝国主义的政治特征是对内全面反动对外侵略扩张,明确提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

⒊ 确定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明它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它是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

五、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

(一)在研究了帝国主义问题以后,列宁揭示了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理论。⒈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绝对规律,这一规律导致帝国主义 11 之间的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是无产阶级有可能在薄弱环节上突破。

⒉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这也是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⒊ 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需要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⒋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无产阶级专政。

⒌ 无产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⒍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二)对马克思主义国家与革命理论的阐述与发展

列宁在1917年8月——9月之间,写下了《国家与革命》一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⒈ 阐发了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机关和暴力组织。

⒉ 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强调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的历史必然性,并系统阐发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⒊ 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只有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具备。

(三)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俄国胜利的可能性

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发生并获得胜利。而列宁通过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帝国主义时代情况的变化的研究,提出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首先获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⒈ 首先他认为俄国作为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

⒉ 其次他认为俄国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少,文化水平低,但政治上成熟,斗争经验丰富,有农民作为同盟军,使俄国无产阶级在争取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⒊ 再次,沙皇残暴统治,日益孤立失去民众的支持,使无产阶级能担当起推翻沙皇统治的重任。十月革命的胜利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第五篇:《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及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授 课 人: 梁志勇(28号)

玲(40号)

张春慧(16号)

陈龙弟(27号)

莹(3 号)授课时间: 2010年4月7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的历程;

2、从民族学角度把握回族形成的诸因素并了解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著名历史人物;

3、从历史的演变中理解回族宗教信仰及其风俗习惯的渊源。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3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有很多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宗教信仰及发展历史。那么本节课就让我们的团队带领大家跨越千年历史,去探寻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以及它的忠实信徒——回族,特别是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并了解一下几位著名的回族历史人物。

一、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610年穆罕默德创教开始,到他逝世之时的23年间,伊斯兰教终于发展成为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宗教。并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而走上了向外传播的道路。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文化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不断吸收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进而产生了信仰这一特殊文化的群体——回族。

关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时间是唐朝到宋朝。中国与阿拉伯民族最早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史记》称阿拉伯为“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暑湿,耕田,田稻。” 97年,后汉西域都护班超派遣甘英出使西域,行抵安息西境欲渡海往埃及受阻。由于他的报道,国人对条枝有了更多的了解。《后汉书》记载:“条枝国在山上,„„临西海,海水曲环其南及东北,三面路绝,唯西北隅通陆道。”西汉时,我国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已相当频繁。中国的丝绸之路、铁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远销至罗马帝国及西亚各地;阿拉伯的乳香、珠宝、鸵鸟则输入中国。到了618年,唐王朝的建立。两个大帝国的边境相交于中亚细亚,这为两国的往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此话表达了阿拉伯穆斯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和他们善于学习别国先进文化的心态。

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唐永徽二年。《旧唐书·大食传》记载:“永徽二年始遣使来贡。自云有国已三十四年,历三主。”永徽二年正值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当政。他派使者经丝绸之路抵达长安,觐见唐高宗李治,并向他介绍大食国的建国经过、基本国情、文化习俗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这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与中国在外交上的首次接触。

在唐朝中期以前,大食国的使者及商人来华路线主要以陆地为主。唐德宗以后吐蕃势力扩张,一度阻断陆路通道,但海上交通可长年畅通,并更居优势,因此大部分来者主要以海路为主。从陆上或海上来华的使者及商人,除阿拉伯人之外,主要以波斯和中亚各国人居多。人们大都客居长安和沿海各通商口岸。唐代称外族为“胡”或“蕃”,其聚居地后称“蕃坊”或“蕃市”(“胡“多指北方、西部诸外族,“蕃”则为一切外族之通称)。在蕃坊中,由唐王朝任命一位年高德勋的穆斯林为“蕃长”,主持宗教礼拜,处理穆斯林间的民事诉讼。

唐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逃亡四川。756年,肃宗继位后,为平定安禄山叛乱,向大食借兵。于是有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来到中国参与平叛战争。收复两京后,肃宗允许他们世居中国,可同当地妇女通婚。后又编入左右神策军,有的被授封官职,予以任用。此时来华贸易的蕃客,虽然也有不少人久居不归,并与当地居民婚娶相通,繁衍子孙,但他们还没有得到中国人的认同,不被视作中国人,他们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外来文化。

2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的黄金发展时期,时间为宋朝至元朝。

宋代时期,中西之间的海上交通大为发展,但陆路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从西亚、中亚来华经商的穆斯林比比皆是,人数比唐朝增加了几十倍。一般来讲,与宋通使、通商多由海道而来,与辽通使、通商多经陆路。辽天赞三年(924年)至宋开禧三年(1207年)的284个年间,正式遣使见于记载着多达39次之多。当时来自西亚、中亚的穆斯林商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是广州、泉州和杭州。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聚集处,称为蕃坊或蕃巷。据记载,蕃坊居住的穆斯林商人数量是相当多的。不仅有留居数十年而不归者,也有与汉人通婚者不少。宋王朝也沿袭了唐代的一些作法,在蕃坊设蕃长,由蕃人中推选,再由中央政府加以委任。他巾袍履笏,着宋朝官服,办公的地点叫蕃长司。他主持宗教事务,还依教法裁决穆斯林之间的纠纷。此外,宋王朝中央政府还允许他们在中国建立清真寺,设立公共墓地。这些作法,无疑有利于蕃坊内的管理与安定,更有利于吸引外来穆斯林商人来华经商。

12世纪中叶,中国北方的蒙古游牧部落开始崛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汗蒙古各部,自1211年起连续发兵进攻金朝,1218年后进取西域。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率军继续南下,经40年的征战,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燕京(后称大都);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蒙古人统一中国后,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诸国已在蒙古帝国统治的一体之内,东、西方交往畅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交通发达,使得西亚、中亚各族的穆斯林大批来华,使伊斯兰教在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这时有不少的蒙古人、汉人前往西亚和南亚诸国从事访问和经商。欧洲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年)和阿拉伯著名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年)则分别从陆路和海上来中国,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汪大渊在1337年也到达过伊本·白图泰的家乡丹吉尔。

蒙古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都采取宽容的态度,蒙古人在征服和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曾调集“西域亲军”随之东来,其中不少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各族人。他们大都被签发为军士,包括炮手、水军、军匠,编入“探马赤军”, 战时从征,平时就地屯聚牧养,分驻各地,以西北陕、甘、宁为多,有的则迁往西南、江南和中原各地。他们定居以后,除充当职业军人外,有的从事手工业、农业和商业活动,也有少数人入仕做官。

元时从海路来华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络绎不绝,居住在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宁波、扬州诸城,泉州尤为集中。他们之中有商人、宗教学者、旅行家。此时从西域来华之穆斯林在数量上也超过昔日,他们不仅居住在大城市和沿海港口,而且已遍于中华大地以致《明史》中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又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其子孙非“化外之民”,而已经成为中国的本土穆斯林。

元代改信伊斯兰教者也为数不少。元成宗(1295-1307年在位)小弟安西王阿难答因从幼受一位伊斯兰教徒抚育,后皈信伊斯兰教,并于军中宣教,所部受其影响,15万人中大部分改宗。而且在此时回族已经在中国正式形成,朝廷文书中把伊斯兰教与信奉伊斯兰的民族混称为“回回”,他的社会地位仅次于蒙古人,高于汉人和南人。他们绝大多数不带家眷,在各地定居与当地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居民通婚,他们的后人成为中国出生的穆斯林,具有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经济上,他们多从事商业贸易,其中不乏富商大贾;政治上,一部分回回已跻入统治者行列, “在中央及地方任宰执者四五十人。”元代统治者对伊斯兰教一直持较宽容的态度,特设回回国子学,进行宗教教育,其教师可享赋税上之优遇。此时的伊斯兰教,与当时中国的佛、道、基督等宗教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3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时期,时间是明清两代。

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散居在中国各地的穆斯林社会经济状况也相应发生巨大变化。在内地,陆续出现了一批穆斯林聚居村,部分是由元人以来军屯的官僚田庄发展而来的,有的则是因为人口繁殖而自然形成。在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穆斯林内部也开始贫富分化。农村中出现了地主与贫困的农民;城镇中既有富商大贾,也有手工业者贫民。有的人在朝廷中做官,地位显赫;有的人则参加科举成了举人、贡生、进士,从事政治文化活动。

明代虽然对汉族以外的其他部族作了种种限制,但对于穆斯林之信仰还是非常尊重的。“明人对于回教,多致好评,政府亦从未有禁止回教之事,与佛教、摩尼教、耶稣教之屡受政府禁止者,其历史异也”这可能是因为穆斯林对明王朝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的结果。例如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军中的常遇春、胡大海、蓝玉、沐英等一批穆斯林著名将领,是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因此,明王朝统治者对穆斯林予以优遇。总之,此时的穆斯林在经历过长达六七个世纪的迁徙、繁衍和发展之后,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且在中国牢固地扎下了根,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经济力量。

清王朝对待伊斯兰教的政策前后有所不同,概括起来讲,有一个由宽容利用到残酷镇压的过程。清王朝建立之初,从顺治至乾隆前期,即从1644年至1781年的100多年里,国家得到了统一,边疆得以巩固,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发展。“这一时期清廷在宗教方面则采取了‘钦崇佛教、总持道法’,‘崇儒重道,儒释道三教并垂’的政策。”此时,虽然清王朝没有把伊斯兰教作为尊崇的宗教但也没有下令把伊斯兰教作为同白莲、无为、大成、混元一样“夜聚晓散”的惑众与左道而严禁,而是采取了允许存在,适当利用的宽容政策。为了加强对穆斯林的控制,清王朝采取了各种手段,如拉拢利用穆斯林宗教上层,保留其部分特权,利用伊斯兰教推行乡约制度,即以每一个乡的乡约向清政府具结担保不做违犯禁令的事,来换取清政府允许其在本乡中享有政策和宗教特权,作出了许多关心、推崇伊斯兰教的姿态,等等。清王朝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在王朝建立之初,需要安定人心,巩固其统治。但客观上对伊斯兰教的存在和发展是有利的,所以在全国各地新建立了不少清真寺,更多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有些穆斯林还得以赴麦加履行朝觐功课。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西北伊斯兰教新旧教派之争发展成为以新教信徒为主的穆斯林起义。在中国的穆斯林原本无明显的教派之分。明末清初,随着朝觐归国的哈只们和由中亚等地而来的苏菲派传教士的宣传,首先在西北地区出现了新的教派,从而造成新旧教派之间的相争和仇杀。出现教派冲突,这对各派的穆斯林和社会稳定都是有害的。清王朝政府本应从中加以调解,促其和平解决。但这时地方官员却往往追捕镇压,这就促使平时即对清政府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不满的新派穷苦信众举起了反抗清廷的起义大旗。这时,清王朝又利用教派之争,扑灭起义。使大批穆斯林在这次反清起义中牺牲或者被迫迁往贫瘠荒芜之地。

总的来说,伊斯兰教从唐朝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又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和它的信仰群体回族。那么回族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民族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又是如何的?请陈龙弟为大家讲述。

二、回族的形成问题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回族为什么会被称为‘回回’”?回回民族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在现在,还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历来回族学界和其他相关学者对回族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因素仁智不一。接下来本人将从民族学角度对回族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文化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明晰各种因素在回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期对回族的形成有更系统地认识。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共同体。“她既非华夏古国土生土长的固有民族(如汉、苗、羌等族),又非纯粹移植的外来民族(如朝鲜、俄罗斯等族),亦非毗邻边疆而接壤跨界的民族(如哈萨克、傣等族)”。回族是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复杂的融合过程植根中华大地,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1、回族的族源

回族族源复杂,但人们都习惯于从“回族先民”说起。回族先民一般认为指“唐宋时期在华定居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穆斯林及其后裔”。而我认为回族形成之前(大致明中期以前)来华定居的西亚、中亚、南亚以及南洋穆斯林都可纳入回族先民的范围,只不过他们在回族形成中起的作用大小不同而已,“依(唐宋时期)阿拉伯、波斯等地商人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情况看来,他们不是没有逐渐在中国构成一个新民族的可能”,而元明时期来华穆斯林的活动则直接促成了回族的形成。

我将这些回族先民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唐宋以来来华的阿拉伯和波斯“蕃客”,他们来华时间久,有“三世蕃客”、“五世蕃客”;汉化程度高,有李彦升这样中进士为官中土的人;他们主要集中于长安、广州、扬州、泉州等地,购买田宅、娶妻生子、经商度日。第二类是蒙古军西征迁发的大批中亚和西亚穆斯林,他们中以士兵、工匠为主,或被编入“西域亲军”、“探马赤军”,或就地屯田安置,散处西北、西南和中原各地,他们是“色目·回回”人的主要部分,也是回族先民的主要部分。第三类是元明时期因政策因素而自愿来华居住的穆斯林,“归化回回”和“附籍回回”等。第四类是因其他偶然原因留居中国的穆斯林,如因遭遇风浪而避于海南崖县的占城穆斯林,为苏禄国王守墓而定居山东德州的南洋穆斯林等。

正是有了这些回族先民留居中土,才有了形成回族的族源基础。然后这些回族先民通过与汉、蒙、维吾尔及中国境内其他民族的通婚融合,到明朝时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回回人”族体,为回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人员上的保障。

2、回族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斯大林将共同语言列于民族构成要素之首,是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民族共有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而没有这些共同点,当然也不可能称为民族。” 回族的共同语言是汉语,汉语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因为回族先民成分的多元化,回族先民的语言也是多样的。阿拉伯语是回族的宗教用语,也是初来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日常用语;波斯语是回族先民使用更广泛的语言,元明时期将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元代的回回国子监所授的“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突厥语是来自中亚地区的穆斯林所*的语言;马来语是南洋穆斯林所讲语言,等等。回族先民所讲语言虽多样,但散居中国汉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以及婚姻诸方面的联系加强,使得他们不约而同开始掌握汉语。这样经过若干代的适应,他们的母语被淡化,汉语成为他们的日常用语,而明初的“禁胡语”更加速了这一进程。共同的语言基础就这样开始形成,为进一步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但是,回族的汉语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民族性,保留着许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如“也贴”、“主麻”等,还有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汉字而形成的书写体“小儿锦”,这些都是回族语言的独特之处。

3、回族的地域

共同的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必备因素之一,斯大林民族定义明确指出“只有长期在共同地域上世世代代共同生活,并不断交往的人们才能形成民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其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回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的形成伴随回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回族先民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都会、交通便利的城市和东南沿海的港口;蒙元时期大量的回回军士在西北地区屯田,以及元朝境内回回人总数上的剧增,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明史·西域传》)的局面;明朝时期大量的“归化回回”和“附籍回回”进入河西地区,因数量太多,明朝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迁置,明正统年间“‘徙甘州、凉州寄住回回于江南各卫’(《明实录·英宗实录》),其中迁徙到陇右和陕西一带的最多,到明代后期,陕西和陇右成为回族最多的地区”;清代回族主体形成,但接连的回民起义和清政府的镇压安置,使回族分布发生很大变化,陕西关中回民锐减。

回族人口虽因各种原因而处于经常变动、迁徙之中,但却从未改变这一遍布中国的分布特征。不管是自觉还是被迫,他们把大范围的中国当成了本民族的共同地域,在汉族的包围中与之全面而长期的互动,最终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回族共同体。而小聚居的形态则形成了回族饮食、服饰等方面的地方特色。

4、回族的经济生活

“有了共同语言和共同地域,斯大林认为还不够,要成为民族,还需要有内部的经济联系来把本民族中各部分结合于一个整体之内。”

回族的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农商兼营而多业并举。这种特点是由回族先民的传统经济模式和回族地域分布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回族先民从“胡商大贾”、“识宝回回”到“回回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再到“回回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拾街头、皮毛行、卖零食、宰牛羊、当经纪、闯五行”。一方面反映了回族经济的衰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回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商业是回族经济的特色。但是局部范围内,元时的“回回屯田”和明清的安置回回将大量的回族人口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聚居区,如甘肃的临夏和张家川。这样,从大范围来讲,回族的经济从经营珠宝玉石香料业、清真饮食业、牛羊屠宰业延伸到经营农畜产品、皮毛制革,形成农商兼营、多业并举的经济形态,也积淀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

5、回族的文化心理素质

斯大林民族定义“强调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他认为,各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是他们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且还在于表现在他们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的不同”。回族的文化心理素质,我认为主要体现为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双重性,这也是回族之所以是中国的回族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从回族先民到回族形成,回回人始终坚持伊斯兰信仰不曾动摇,并不断接受阿拉伯世界新的伊斯兰哲学思想改造自身,从而形成中国回族现在的“三大教派,四大门宦”局面,但伊斯兰教始终是回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另一方面,回族在汉文化的包围之中,不断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明清回回理学就是回族及其先民在推动自身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之一。概括来说,回族民族性格的形成是回族及其先民始终坚持伊斯兰信仰,并使之适时地中国化的结果。在民族性上,强烈认同伊斯兰信仰,并以此来区别汉族或其他非穆斯林民族,这是回族民族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内部的重要凝聚力。而基于这种双重性之上形成的回族文化习俗(如经商、姓氏、饮食、婚姻、节日习俗等),则将回族的族源、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的更为淋漓尽致,并将之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回族的民族特色。

就我所掌握的知识,我只能论述到这里了。大家有什么高见下课可以再和我讨论。接下来由丁莹为大家继续讲述。

三、宁夏回族历史及回族历史人物

1、宁夏回族历史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抚育着中华各民族的儿女茁壮成长。生息在黄河之滨的宁夏回族儿女,深深地受益于她的惠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和开拓,终于在黄河上游形成一处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宁夏回族为开发祖国的大西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回族发展史上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宁夏,是我国回族最早人居的地区之一。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进入中国,宁夏回族的先辈也就是在此时开始落居于这块土地上的。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徒到中国来。当时,战争和农耕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东来的穆斯林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编成“探马赤军”。同时,也以工匠、商人、学者、掌教、官吏等不同身份散居到我国各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留住在宁夏,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据《元史》记载,至元八年(1271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按照规定,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元朝驻宁夏一带的蒙古军队中,有相当多的人信奉了伊斯兰教,成为宁夏回族的族源之一。

元代,宁夏一带是重要的屯垦区,行政区划归属陕西行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赡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陕西平章政事,他“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陕西通志》)。在《银川小志》一书中还记载,“纳速耳丁,先世回纥,仕元廉访使”。据《蒙兀儿史记》“色目氏族表”中“回回氏”介绍,“凡名末有丁字者,皆摩诃末(穆罕默德)教徒男子之美称”。此纳速耳丁在元时已被列为当地“乡贤”。在13世纪初及以后的一百三四十年中,回回人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取得了经济上的生存条件,并逐渐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在宁夏,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和街坊的人口逐渐繁盛起来,成为宁夏主要民族之一。陕西诸道行御史台设回回椽史(《甘宁青史略》),专管回族事务。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的身份被安插到灵州及固原各州县,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清朝初年,宁夏回族人口更加繁盛,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由于回族在宁夏一带居住得十分密集,故当年在甘肃等地有“回七汉三”的说法。

清朝同治年间,宁夏以马化龙为首的回民起义军,和清军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斗,最后遭到清政府的血腥屠杀。一部分回民曾被逼迁徙到贫瘠地区,置身在“三边一梢”(河边、滩边、湖边、渠梢)生活,尤其是南部干旱山区的回民,生活更加困苦,连日常饮水都得之不易。在城镇,多数回民居住在城关,摆摊做小商贩。

民国时期,宁夏回族聚居区内,封建占有关系日益加剧,良田沃壤都为官僚、地主所侵占,地租、高利贷和超经济剥削都很严重。据统计,光地主就占有全部耕地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宁夏七十多万人,而马鸿逵却豢养了十多万官吏和军队,回汉人民负担着沉重的军事费用。由于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当时在宁夏形成一股惊人的“逃户”现象,如回民聚居的同心县,原有居民四万二千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县剩下不到三万人。该县的王家团庄,原有一百多户人家,到1949年只留下三户孤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宁夏回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废除宗教中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回族人民彻底翻了身,他们和全区其他民族一道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80年代以来,回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建设新宁夏的事业中又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2、回族著名历史人物

(1)、常遇春:明朝开国名将之一,也是明教的著名领袖之一。

(2)、海瑞:明朝嘉靖年间的一大清官,也是中国历史上清正廉明官员的楷模。(3)、郑和:人称“三宝太监”,代表大明王朝出使南洋,炫耀天朝威风。(4)、马本斋:抗日名将,为了新中国,洒尽最后一滴血。(5)、马三立:著名相声艺术家,留给大家太多的欢笑。

本组今天的讲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节日民俗是秦腔在河西走廊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基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