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挫折教育: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挫折教育:学生成长的必修课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或动机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情感刺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奋努力,从逆境中奋起。可见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挫折教育教什么
如果家长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向学生展示世事艰辛复杂困难的一面或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逆境锻炼”、“苦难教育”,告诉学生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逆境、苦难和坎坷的洗礼才能成为成功的人,那就错了。
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学生的IQ(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和EQ(情商,EmotionalQuotient),但很少有人知道学生在生活中也需要AQ。AQ是AdversityQuotient的英文简称,在我国一般被翻译为挫折商、逆境商或逆境商数等。它是由美国心理学者保罗-史托兹(PaulG.Stoltz)在1997年首次正式提出的,用来指人们在逆境中或面对挫折产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简单说来它就是承受和战胜挫折的能力。现在,AQ越来越被引起重视,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和情商差不多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挫折教育教给学生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所说的那样:“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学生,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怎样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致死去,那是枉然,他终究是要死的„„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现在不少家长都认为,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要尽可能使他们少遇到困难,最好是不遇到困难。一旦出现困难就包办代替,这使得学生独自面对困难时就手足无措,无法完成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放手让学生去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设置障碍情境,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在的学生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学生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怕困难、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以增强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其坚持性。比如,班里有个女孩既聪明又懂事,伴随她的一直是赞扬与鼓励。在一次跳圈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立刻大哭起来,并表示以后再也不跳圈了。对此,我根据她的能力,特意安排了一些较难的活动,并教育她:这次完不成没关系,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完成的,但如果怕困难而不去做,那就永远也完不成了。慢慢地,她能正确地面对失败,敢于尝试,坚持性也大大提高了。
再次,要鼓励学生敢闯敢干。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而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或失败,都要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坚持性。
当然,在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意给学生更多的爱与宽容,让他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家长和老师还是一样会爱我,我还可以重新站起来”。
事实上,挫折教育也是国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很多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家长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设置一些考验来培养学生坦然“接受失败”。批评慎重表扬更慎重
美国学校的老师对表扬学生很“慎重”,很少突出表扬某个学生,在公开场合也多用鼓励性语言。老师们认为突出表扬有两方面不宜:一是重点表扬某个学生,会暗示别人比他差,使受表扬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傲气十足,增加学生间的不平等感;二是因太过重视“名”,只顾“取悦”老师,而没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误导,当得不到表扬时就会有失落感和受伤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姑息,美国老师通常会对他们特别“关照”的。别看美国老师对如何表扬学生不怎么下功夫,但对批评学生却颇费心机。
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能毕业。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家里多么富有,学生一般12岁以后就得给家里做家务,如剪草、送报等,当然,家长也要相应付给自家的学生“劳务报酬”,体现按劳取酬。美国的父母们常说,只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谋生的能力,让他们吃再多的苦也值得。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在俄罗斯的街头和广场,无论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还是在海参崴,都难得见到大人抱学生或背学生。在大街上,在台阶下,经常见到一些两三岁的小娃娃走不稳摔倒了,甚至跌得眼泪汪汪。而他们的父母亲,却连拉都不拉一把,只是停下脚步,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小学生在一起玩,你追我赶、打打闹闹中跌破了皮、流出了血,疼得流眼泪。父母亲看见了,常常也只是察看一下伤痕,轻轻擦几下,然后就让他们站起来继续玩,仿佛摔跤破皮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对于学生要做的,父母亲一般不加干涉,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学生们摆脱完美主义的思想
英国家长们常把“给学生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学生做某件事失败了,家长会再提供一次机会,让他学会避免失败的方法。同时,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接受失败”的学习。如出一些极富挑战性的试题,借此希望学生们能够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了解失败是可以接受的。或推出“失败周”,邀请成功人士来分享自身失败的经历,以及如何在失败教训中获得成功。失败是学会解决问题的开端
日本重视从小培育学生们吃苦忍耐的脾性,大多数学生从上学第一天起就自己上学,不管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遇到困难需要他们自己去求助或想办法解决。一些小朋友玩着玩着打起架来,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在一旁的妈妈们并不会去劝阻他们。因为他们认为,和别人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学生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打败了也是好事,失败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在日本,人们还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克服重重困难,进行自救活动。
日本家长把这些看作是一个经受挫折的训练,是让学生接受挫折的经历,而这一件件小事实际上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打磨学生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教育不回避社会阴暗面
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学生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学生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义务感。
20世纪90年代,德国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使教材内容适应社会发展。现在的多种课本中,不仅有“阳光”的内容,还有涉及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等课题,其宗旨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有人说教育学生应该尽可能地展示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然而,德国的家长与老师们却另辟蹊径,让学生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
德国柏林的一所小学竟邀请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来课堂上讲述人死时会发生的事情。讲完后,学生们轮流扮演角色,模拟诸如父母因车祸身亡时如何应对。该校老师称,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们体验了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这有助于他们体验遭遇不幸时的复杂心情,以及怎样控制情绪。像这样的挫折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在德国的学校中十分常见。
人格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产物,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言行等所表现出来的为人的品位和格调,是人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总和。一个没有责任感、价值感的学生,因为找不到自己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要性,他会感到迷茫,而失去创造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常说品茶如品人生,而人生的道理可以简单的在一杯茶的体验中得到结果。让学生在人格塑造的过程中有一个实践的空间和载体,通过自我体验、老师引导、朋友协作,达到很好的效果。这种体验的过程是我们给学生的很好的礼物。
第二篇: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低龄化趋势。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是“爸爸不让看电视”“老师没收手机”这样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感叹生命教育缺位之时,也必须看到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的孩子亟待补上挫折教育课。
一、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我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上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我们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于是,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听到一两句负面评价,便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感。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二、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
很多大人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
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所以,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
三、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积木倒了,就大哭;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四、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五、认同、疏解孩子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六、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N口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这里有16个小技巧,送给老师和家长!
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进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家长批评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
5.批评时别翻旧账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6.批评时就事论事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
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8.批评要尽量简短
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
9.语音语调不能高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
10.学会暗示和沉默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
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统一战线”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15.增加身体接触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16.批评和鼓励相结合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挫折教育 成长故事程6.4
特别关注学生转化案例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程雪梅
一、存在的问题:
我班有一名学生李晨,刚开学几天,李晨就开始不完成家庭作业。为了弄清他不做家庭作业的原因,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跟他说:“李晨,你能从内心里告诉老师,你为什么不愿做作业吗?”他直视我一眼,很自然很坦率地说:“老师,我懒。”我趁机引导对他说:“我看你一点也不懒,承包卫生岗位时,你表现的特别棒,抢着要承包我们班最累最脏的卫生岗位。”“老师,我愿意打扫卫生,我也不愿意做作业。”我看着他诚实的脸,那么单纯,那么可爱,我犹豫了。思索着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愿做作业呢?为了弄清原因,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我找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面对面地说:“李晨,你很诚实,也很坦率,老师很喜欢你,你能告诉我在一至四年级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吗?”他说:“老师,我以前也不完成家庭作业。”“其实你很聪明,为什么你的学习成绩不好呢?原因也找到了,就是你没把当天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做作业的目的就是把当天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学习上很出色!”他点了点头,对我说:“老师,我以后保证完成家庭作业。”
二、工作措施:
几天过后,又不完成家庭作业了,我再找他谈心。在期间也采取激励、表扬等办法,收获甚微。就这样,周而复始又有几个回合。我真想放弃他,但一种教师的责任驱使着我,不能放弃他,必须用心转
化他,我反复琢磨,先找他的家长了解一下情况。于是,我找了一个机会上他家进行家访,正巧他妈妈在家,我说明来意之后,他妈妈非常焦急,又无可奈何地说:“李晨,以前也是这样不完成家庭作业,在家里什么办法也用过,能起几天的作用。有一次的晚上,我上楼看他做作业,他躲在阳台角落里吓了我一跳,我说:‘李晨,你吓着我了。’他说:‘吓死你,不用让我做作业了。’当时,我非常害怕,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我也从自身找原因,在孩子上一年级时,正赶上我工作忙,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养成懒惰心理,现在我很后悔也很焦急,我非常愿意配合老师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他家长,抓住他不愿意做作业的心思和逆反心理,顺水推舟,干脆不让他做家庭作业,想做必须写申请。
三、转化效果:
几天过去了,李晨还没有写申请,但已经做家庭作业了,我还是宣布李晨不用做作业。我发现越不让他做,他越想做,并且积极性很高,还主动拿着作业给我看。我故意不看,有意冷落他,让他体验挫折。两天之后,他写了申请要求做家庭作业。我看他写的申请,让我高兴,让我感动,他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老师:
我想写作业,因为我不想搞特殊,别的同学都写作业,我却不写。我也想成为老师、同学喜欢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下降,不做家庭作业是不行的。老师,您让我做作业吧,我不会
让您失望!
您的学生李晨
现在李晨彻底转变,家庭作业每次都认真完成,上课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
第四篇:成长需要挫折
成长需要挫折
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小阻碍你前进的步伐,有一些小坎坷让你跌倒,那就是挫折。遇到挫折,跌倒也不要怕,但你要勇敢的爬起。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学校要为运动会挑选鼓号队队员,我被选进了鼓号队,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从三年级起,我就开始做进鼓号队的梦了,幻想着自己穿上鼓号队那漂亮的队服。与大家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敲打着统一的鼓点,在所有同学的瞩目下。只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又一次的筛选中,我不幸落选了。那一刻,我的梦想破灭了,我再也无法穿上那漂亮的队服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几次忍住心中痛苦,没有落泪,可心里却非常难过。直到运动会彩排的那一天,看着别人穿着队服在我眼前一遍遍的走过,我的眼泪从眼眶里夺眶而出,我跑到角落里痛快的哭了一场。
妈妈知道后,把我叫到身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生活中其实要面对很多的痛苦和挫折,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次小小的考验,以后还会经历很多这样的痛苦和挫折”。我哭喊着摇头,对妈妈说“没有了,再也没有了”。妈妈平静的对我说:“你的人生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有小痛苦和小挫折,要学会勇敢的面对,以后你还会有很多机会的,努力就会有新的收获,宝贝,加油!”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舒服很多,我擦干眼泪对妈妈说:“我知道了,我以后会勇敢的面对我人生中遇到的坎坷与挫折,我笑了,脸上洒满了泪花,妈妈也笑了,开心的笑了。
只要我们学会坚强,你就会克服人生的所有挫折。
初二:jufan250
第五篇:成长需要挫折
成长需要挫折
小草如果因为没有树的伟大而感到痛苦,那我们就不会见到广而阔的草原。
贝壳如果因为自己的身躯中有一颗小沙粒而感到痛苦,那么它不可能孕育出一颗洁白无瑕的珍珠。
云如果因为自己的消失而感到痛苦,那我们永远不会拥有雨水伴我们成长。
流水如果因为看见前方的残崖而感到痛苦,那我们永远不会目睹飞流直下的壮观。
成长,正因为有了挫折这看起来痛苦的财富,所以人生才会出现成功、幸福和希望。
挫折是呈现出人生美好时刻的必经之路。张海迪如果没有受到挫折,那她可能就不会成就她的伟大事业;马克思如果没有历经贫苦,那他也许不会成为革命的领头人。
挫折是痛苦背后的曙光。如果你认为它是你的绊脚石,阻碍着你前进。那么,你错了。挫折他让你去探索奥秘。你潜心去挖了,那么你将看到挫折背后。儿时蕴含着的巨大财富。而假使你弃之不顾,那么它将让你看到一望无际的黑暗。
不少人感叹自己财富微薄,其实真正的财富便是挫折。它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它会带给你不一样的幸福。同时,我们也需要挫折带给我们的无尽思考。儿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为什么长大了不再会跌倒?因为我们站起来了,我们克服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大时,我们失败过,为什么有人会义无反顾地爬起来继续奋斗,而有些人却停歇不前?因为有些人想克服挫折,让挫折倒地。而另些人是因为怕了,怕挫折再一次的将他摔在地上。
成长之中,我们都有挫折来磨练。正因为这股强大的力量,让你去经历着挫折的考验,当你成功克服时,回头一看,便是那绚烂多彩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