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灾害地理学
浅谈华北地区雾霾天气
摘要:新年伊始,我国华北地区大部陆续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雾霾天气。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受雾霾天气影响,我国各地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引发热议。
去年寒假回家过年,自从回到家后十五天内根本没见到太阳,整个华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长时间高强度的雾霾天气,整天生活在雾气中。在我的印象中,雾霾天气近几年才发生,尤其今年最为严重。据气象部门统计,北京市一个月内有二十五天没见到了太阳的真面目,出行时很多人戴上了口罩,这不禁让我想起上世纪的伦敦烟雾事件。工业发展如此快,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空气污染尤为突出,雾霾天气成因是什么?谁来拯救我们的空气?我们的健康还能得到保障吗?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2013年1月9日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至黄色预警,13日10时北京甚至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了1000。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导致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国家气象监测总站数据显示,颗粒物PM2.5和PM10为连续雾霾过程影响空气质量最显著的主要污染物,以严重影响环境健康和环境能见度的污染物PM2.5为例,有些城市部分点位的小时最大值超过空气质量日均值标准的十倍以上,并超过AQI日报严重污染等级的约一倍。SO2和NO2等也达到轻度以上污染水平。其中,受不间断雾霾过程困扰的华北部分城市影响最为严重,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市由于低空近地面的空气污染物久积不散,主城区点位连续出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包括PM2.5,PM10,SO2,NO2等主要污染物徘徊在较高超标浓度水平。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环保专家表示,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总工程师王金南表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雾霾天气喜欢在哪里扎堆?中国的华北地区。为什么是这里?因为这里有权力、资源、关系网、机遇、名望的聚集,快速的工业、制造业的施展天地,那冒着各色浓浓烟雾的巨大烟囱,满大街冒着黑烟的汽车,各个建筑、装潢工地上激起的漫漫灰尘,以及忙忙碌碌的、想要成功的、拥挤的人群。
雾霾天气曾经在国外很流行,今天终于传到了中国,说明中国也难以逃脱粗放发展模式的规律与宿命。也就是说,今天的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聪明,外国人犯的错误,中国人如果不汲取教训,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所谓历史的梦魇总会重演。当然,知错能改,避免以后的错误,也未必不是好事。下大力气研究各国粗放发展模式中带来的种种问题、教训,想尽一切办法研究其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办法,争取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然后再把改进版的发展模式搬到中国来使用,也许成绩会大一些,得病的几率会小一些。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有责任选择一种更加绿色、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吃、穿、住、行、享受中选用这种生活方式,抑制或医治各自的发病源,使中国病的总规模能够减小一些,再减小一些,为的是各自的生命能够延续,也是为了中国的生命能够延续。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雾霾天气纯粹是人为造成的,工业污染,汽车尾气。这雾霾天气才几天人类就受不了了,你想想平时每天的污染都排放到大气层,大气层能消化多少。雾霾只是大气层给人类的警告,再这样下去地球末日很快就会到来。去年9月到新年1月份以来,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积聚,对雾霾的形成较为有利;另外,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偏强,使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极其活跃,这股暖湿气流沿西南路径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且能到达北京附近,使这些地区湿度明显增加,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低层逆温,非常有利于雾的天气形成,加上北方的空气质量差,空气粉尘颗粒含量高,也就是最近流行的PM值,这样雾加粉尘就形成了雾霾。
一是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为近10年最高,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形成既受气象条件的影响,也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有关,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多部门会商联动,完善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方案,以防范和控制重污染天气的出现。
这些年汽车技术进步还是明显的,北京雾霾,汽车不是罪魁祸首,北京雾霾汽车是罪魁但是不是祸首,至少汽车要承担一部分责任的。前一段时间北京媒体做了一个标题,北京雾霾,北京的车,天津的油,河北的煤,做的标准我看了,印象很深。但是不是那么准,但是很形象,说明了很多问题,有分担率。这个大的分担率上汽车是跑不掉的,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油的问题,油的问题直接拖累了汽车排放,这里说汽车必须要说油。北京的车、天津的油,其实讲的这几个道理,天津几个炼油厂,我是同意的。但是另外一个也要看到汽车必须要重视这一次雾霾,汽车企业千万别把这次雾霾不当事。这次雾霾一定会推进在环保道路上建立美丽中国道路会加快进程,加大力度的,是要动真格的,汽车企业不能不当回事。其实我们现在的汽车技术水平是有问题的,第三阶段燃油限值是有问题的。首先问题在哪,第一传统内燃机是有问题的,新能源包括节能汽车的安排是有问题的,现在我们再一个佐证这个观点,现在工信部有一个三千块钱的节能补贴关于汽车的,这个你们查一下节能补贴,看到很多企业连这个三千块钱拿不到。我们现在讲的治理污染,在汽车领域,一句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别忘了节能减排连在一块,做不到节能就做不到减排。再一个现在节能,包括用车的汽车文明,大排量的车,包括现在各个城市限车,包括北京、上海、广州这种限牌仅仅是短期行为,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儿,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北京五百万两保有量,就算一年再增长几十万辆,也是增长一个数。加上城市这种格局,我们汽车的这种技术现状,加上我们开车习惯,包括城市拥堵。再一个越限车,排量越限越大,实现不了节能减排。在这个方面对汽车影响很大,真的有可能出台对于汽车消费强制性措施,就像现在出台限制房地产那样的强制性措施,有那种可能。
针对雾霾天气,气象专家提醒居民需适当防护,尽量减少室外暴露的时间,减少开窗,长时间在室外需要佩戴口罩。由于能见度较低,驾驶人员应控制速度;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也要采取措施,保障交通安全。
黑压压的雾霾天气,真切地告诉世人,中国病了,病得还不轻。中国,这个巨人,快速跑步了30多年,带来了世人的惊叹。惊叹之余,世人开始承受这种快速跑步带来的阵痛。这么多年来,中国人喜欢快,“超高速、跨越式、全方位、多层次”的快,确实让执政者高呼“伟大成就”,民众也被忽悠得云里雾里的。如今,这种快走向了它的反面,诚如老子所说“反者道之动”,中国人要十分明显地还债了,而且是用有损生命健康的代价还债。中国人必须慢下来了,否则,身体健康、代际平衡、生态平衡都会被打破。快速奔跑的中国该觉醒了!
参考文献: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
中国财经网
第二篇:灾害地理学
论台风形成机理及其预防措施
灾害地理学
论台风形成机理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
[关键词]:台风 热带气旋 气流上升 防范措施 [分类号]:K903 P954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台风的形成条件、原因,引用专家的分析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影响台风形成的因素,台风的命名,最后重点阐述了台风的预警防范措施。
一、台风的简要介绍
台风,指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26℃以上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定义: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为台风或飓风。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地区通常称其为台风,而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则普遍称之为飓风。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
二、台风形成条件及其原因
关于台风的形成机制,这是一个迄今为止科学界仍未完全弄清楚的问题。根据我们气象学所学的知识以及科技论文的查看,台风发展主要依靠水汽的潜热能的释放。科学界总结出了形成台风必须同时具备的四个条件[1]:
(1)能量条件,台风只能形成在水温高于 26.5℃的宽广洋面上,因为台风的 巨大能量主要是由于水汽大量凝结时释放出来的潜热转化而来。而高温高湿 的洋面最有利于巨大能量的贮积。
(2)地转偏向力条件,假如赤道上空有一个低压存在,那么风将沿着垂直于 等压线的方向,朝低压中心吹送,这个低压也就很快被四周流进来的空气灌 入而“填塞”,也就是说,低压逐渐消失了,更不可能再发展成台风。所以,台风只能形成在赤道南北纬 5°~20°的范围内。
(3)必须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在热带洋面上首先产生一个“热带低压”。气 流中存在某些扰动源,如热带辐合区中的扰动、东风带中的波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展成“热带低压”。有了热带低压,才能在热带低压的基础上发展成台风。(4)台风开始形成的地方,高空风速一般要求较小,并且空气上下层风速相差不大。也就是说,要使热带低压中的上升气流维持垂直畅通。
上面所述的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来具体而又形象的描述一下台风形成的过程。①太阳的热能把热带洋面上的水变成蒸汽→②蒸汽占据空间使热带洋面上的空气体积膨胀,更由于水的分子量为 18 而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 29,所以富含这些水汽的空气密度变小重量变轻容易上升→③这些容易上升的空气 如果遇到热带低压的上升气流将加速上升,空气上升,体积膨胀,水汽凝结,释放潜热,加热空气,形成台风的暖心结构,暖心又使这部分的空气浮力增加,上升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从而使水汽凝结的速度加快。如果当地的高空水平风速较小,并且空气上下层风速相差不大,那么,上述空气上升,水汽凝结的过程 将愈演愈烈。因为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其体积缩小 1000 多倍,从而使得水汽凝结区域气压下降→④四周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朝气压下降区域吹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窝旋→⑤重复上述过程,形成台风。由此可见台风的形成是水蒸气循环的结果,是每次释放潜热的累加结果,从而使中心气流快速上升形成一个超低压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发生涡旋。
除此之外,形成台风还是因为热带**的存在[2]。热带波动在台风形成中有两种作用:一是东**作为初生扰动或“胚胎”作用;二是作为启动机制作用。锐尔指出,东**发展成台风的有利条件是要高空有辐散流场叠加。柳津用中太平洋资料证实了这一看法。他们都强调了只有存在高空的有利条件,东**才有可能发展成台风。柳津把整个东**发展成台风过程分为:东**阶段、增暖阶段和发展阶段。
除此之外,中科院院士陶诗言、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1972)根据两年来卫星云图分析的结果指出,影响我国的大部分(80%左右)合风发生于热带辐合带[3]。基于这些观测分析的事实,辐合带基本气流水平切变对于台风形成的作用,受到国内外气象工作者愈来愈多的重视。谢义炳、黄寅亮山(1964)认为,至少在部分台风的发生过程中,切变不稳定造成基本气流动能转变为涡旋扰动动能,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机制。
三、台风的命名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气象部门深感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各自的台风命名规则,给国际交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用世界通用性的台风名字成为一种强烈的愿望。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召开的联合国亚太经社和世界气象组织(ESCAP /WMO)台风委员会(以下简称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决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名字的建议展开研究,并指派台风研究协调小组(TRCG)研究执行的细节。因台风委员会各成员的文化、语言、宗教信仰不同,对台风名字的含义、发音等都很敏感,TRCG首先制定了台风的命名原则[4],主要如下:
① 每个名字最长不超过9个字母;② 容易发音;③ 在成员国或地区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④ 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⑤ 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⑥ 所选取的名字要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根据上述原则,由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构成热带气旋命名表。表中分成5列共140个名字,可循环使用。我国大陆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传说中的神灵为主,如龙王、海神、风神、电母等,也有花鸟名称,如杜鹃、海燕等。香港地区提供的10个名字以人名、地名为主,澳门地区则以动物、植物名称为主。
四、台风的防范措施[5]
大力推进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配合。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的力度,让广大群众牢固树立台风灾前预防的意识。1.完善台风灾害预警办法细则
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首先要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台风灾害预防的法律法规。每个城市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一次台风灾害都有各自的特点。从法学的角度讲,在与现行法律不相抵触的前提下,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台风灾害预警办法。这些办法应对台风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应急预案等做出明确的规定,还需对灾害管理的各部门职能做出详细的划分。当台风即将登陆时,各单位、各部门首先要贯彻落实已有的政策办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防御台风灾害工作的细则。细则要以去年刚过去的台风“菲特”为主要引子,把特殊台风登陆时的应急预案放在突出位置。2.加强人才的选拔和培训
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的主体是人才。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从开设灾害学、灾害管理学、大气科学专业的高校招收一批专业知识高、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优的毕业生;也可以采取专业知识背景和技能考评的方式,从政府相关部门里遴选出有条件去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还可以招募一批专业知识硬、奉献精神强的志愿者,以此来充实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人才队伍。此外,东南沿海地区政府部门应对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人员进行系统、阶段性的培训。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聘请国内外的专家、高校的教授、知名的学者对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人员进行专题讲座、集中授课;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巩固提升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人员的专业技能。3.创新知识普及的方式
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的方式应该不拘泥于传统,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需以更加有效的、持续的、创新的方式将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现如今,除传统的报纸、广播、宣传材料等仍发挥一定效用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重点开拓微信、微博、手机、网络等新兴传播途径;充分利用诸如“世界气象日”这样的主题,举办相关的台风灾害预防公益活动。
相对偏远的农村社区是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的重中之重。政府相关部门需定期举办公益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进社区、进农村,给当地的群众带去精彩表演的同时,让当地群众了解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此外,组织专家、学者定期到受台风损失较严重的地区开展公益讲座,以去年刚刚过去的强台风“菲特”为例,分析台风影响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充分宣传台风灾前预防知识,以及如何贯彻执行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有关部门还应将专家所宣讲的内容做成小册子,分发给当地群众,促使他们牢固树立防灾减灾意识。4.加强与各类学校合作
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与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拨出相应的经费投入到台风灾害预防的科技研发中去,鼓励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对台风本身及台风防灾减灾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积极付诸实践,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
由于青少年求知欲望强,东南沿海地区政府相关部门还应与中小学开展合作,在中小学开设相关台风防灾减灾的课程,在校园宣传栏里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台风防灾减灾知识,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台风防灾减灾知识活动。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在学校的科普基地、素质教育基地加强对台风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参考文献]:
[1]台风形成机制之我见,作者:谢建祥,日期:2007-09-01,类型:期刊
[2] 热带波动及其与台风形成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作者:丁一汇,日期:1975-03-02,类型:期刊
[3] 辐合带台风形成与对流层中、低空急流的联系,作何:董克勤、张婉佩,日期:1979-01-31,类型:期刊 [4] 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作者:王存忠,科技术语研究,日期:2006-04-25,类型:期刊
[5] 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灾前预防知识普及措施研究,作者:陈 翀,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25卷第 09 期(总第349 期)
第三篇:灾害地理学论文
灾害地理学课程论文
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年级:2009级1班
姓名:
学号:
20**年4月29日
目录
一、题目与摘要
二、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类型与成因
三、中国沿海城市灾害特点
四、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环性
五、中国沿海城市减灾系统工程建设
六、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七、结语
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研究
一、摘要:
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包括了海洋与城市混合型的自然灾害,这对于我国城市减灾系统工程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城市是人类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世界城市面积是人口居住面积的1/10,但是住着占世界总人口1/3的居民,集中了2/3以上的世界社会财富。城市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正由于城市具有“人口集中、建筑集中、生产集中、财富集中“的特点,因此一旦遭到自然灾害,势必造成巨大的损失。无论现代还是古代,城市灾害一般引起了相当惨重的损失,甚至导致整个城市的消失。因此,城市在我国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的减灾系统工程建设是我国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城市作为巨大的承灾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城市灾害的多样性、频繁发生与其造成的各种损失和破坏的严重化趋势,己经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城市对灾害的预测、防御、救助及灾后恢复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然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东部沿海的城市是国家的经济和科技信息中心,国家的一大半经济投入都在那些城市的发展上面,沿海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带动着国家的整体发展,更何况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的不断发展,吸引了众多的中西部的人口,使得东部沿海城市成为人口密集型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如果这些城市的自然灾害应急能力不强的话,所受的生命财产损失是不堪设想的,给国家带来的沉重负担是不计其数的,灾后重建则是一项非常艰巨之任务,花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解决受灾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消除受灾居民的心理创伤。为减小或是避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危害,城市的减灾系统的建设是非常之重要,城市减灾系统工程师一个由多种减灾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主要有灾害监测、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重建等多个环节组成,各环节又组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本文就是指在研究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类型、成因、特点、危险性与破环性等方面来建设中国沿海城市减灾系统工程和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从而尽量地减小来自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
关键字:沿海城市,城市自然灾害,类型、成因、特点、危险性与破环性、减灾系统工程,防治措施
二、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成因
2.1 与台风有关的灾害
热带气旋,包括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按习惯统称为台风,是沿海地区的头号灾种,甚至在全国,台风及其伴生、次生的灾害亦堪称为种类多、影响大、损失重的最大灾害类型之一,与台风有关或由它产生的灾害包括狂风、巨浪、风暴潮、暴雨、洪水、雨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灾害,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1.1 台风 生成于热带洋面上,分成多种等级。
2.1.2 风暴潮
是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分别称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风暴潮,如果高的风暴潮与天文大潮相叠加,常出现狂风恶浪、潮水暴涨、海水漫溢登陆,并导致码头港湾设施破坏、农田受淹、人员伤亡等。沿海城市的风暴潮以台风风暴潮灾影响最大。2.1.3 暴雨
台风是最强烈的造雨系统。统计指出,自12小时至7天的雨量世界记录都是由台风创造的。我国第一、二、三大暴雨也都是由台风造成的。一般登陆台风可引起100~200 mm/d的大暴雨,如登陆台风停滞不前一旦遇冷空气获斜压能量,降水量可在一天之内骤然增大至500~600 mm/d,甚至1000 mm。可见台风是大暴雨和特暴雨(≥200 mm/d)的主要制造者。登陆或影响中国沿海台风降雨的雨区范围、雨量强度和持续时间常因地而异,特别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强烈影响。
2.1.4 强风和狂浪
台风内的强风以及由此形成的巨浪也是造成重大灾害的因素。发展成熟的台风最大风速都可达60~70 m/s以上,当台风登陆时多数台风风速减小,但风力在12级以上的强台风仍不少,因此年平均台风大风次数及最大风速呈带状分布在中国南方沿海,风速大于40 m/s的地方有福建沿海、广东中部及海南岛东北和西南部。
2.2 与水的异常短缺和过剩有关的灾害
水是人类和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但是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灾害。我国沿海地区季风影响最为明显,加之台风等天气系统的作用,降水量和径流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非常大,因而导致与旱涝有关的灾害频繁发生。
2.2.1 干旱 中国北方沿海,特别是冀鲁平原和山东丘陵是全国干旱频次最多、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旱期最长、灾情最重的干旱中心。冀鲁大部分地区41年来干旱次数都在50次以上,最多为56次。华南沿海由于降水变率大、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加之地形作用,作物生长季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干旱,这里又是一个多干旱的中心,但强度稍弱。
2.2.2 雨涝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和浙南沿海是全国雨涝频次最多、强度最大、涝期最长、灾情最重的区域。江淮下游也是一个雨涝中心,频数在15次以上。此外,冀鲁沿海平原的雨涝也相对较多。华南沿海的雨涝多出现在5~9月,其中以夏涝的次数最多,说明主要受台风的影响。
2.2.3 海入水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北部沿海海水入侵面积累计约达853 km2,其中以山东的莱州地区最为严重。据分析,海水入侵的重要原因是人为长期不合理超采地下水的结果,而海平面上升、海潮的侵袭以及持续干旱少雨也是主要的自然因素。2.3 与地震有关的灾害
鉴于中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高度发达,地震和与地震有关的灾害对沿海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构成极大威胁。
2.3.1 地震 中国沿海地区是我国历史上强度大而频度高的地震活动带之一,是我国地震灾情最重的区域。这其中的原因则是中国沿海城市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则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地震带之一。2.3.2 地面沉降
是由人类活动(如长期超强度开采地下水或油气资源、地面重力荷载与各种外力剧增)和自然因素(如地震、地壳自然沉降、海平面上升等)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
2.3.3 地震海啸
是由海底地震等引起的海水陡涨产生的强烈灾害,中国属非频发性地区,但在历史上仍多有发生。2.4 与冷空气活动有关的灾害
积聚在极地和高纬地区的冷空气,达到一定强度则会南下入侵我国及沿海地区,导致大范围的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低温冷害、海冰等灾害,这类现象称之为冷空气活动。冷空气达到一定降温强度时称之为寒潮或强冷空气。2.4.1 寒潮的强冷空气
2.4.2 低温冻害
冻害是指农作物或果树在遇到0℃以下低温或剧烈降温造成的灾害。
2.4.3 海冰
由于强冷空气的侵袭,气温急剧下降,加之北方河冰入海,使我国北方沿海,特别是渤海区出现海冰,严重时渤海冰封,可使航运交通、石油生产、甚至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失。2.5 赤潮灾害
随着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的加速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东部海 洋每年要接受大量富营养化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剧了中国东部沿海 地区海洋赤潮的爆发,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赤潮的海域总面积也最大。
三、中国沿海城市灾害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初步统计,我国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城市,承受着多种灾害的威胁。我国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都十分复杂,自然变异强烈,并且我国的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基础和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薄弱,灾害所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总体来说,我国城市灾害具有如下特点(亦是我国沿海城市灾害的特点):
3.1 灾种多样性和复杂性 城市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受灾频繁;而且,城市灾害作为“天、地、生、人”灾害大系统的子系统,可能导致灾害发生的因素多。
3.2 灾害连发性强 城市无论发生哪种大灾害,都不是一次性的,往往伴随着其他灾害发生,出现连锁反应。
3.3 灾害扩散性强,发展速度快、频次高 城市灾害具有“一触即发,一发即惨”的鲜明性,其空间影响域往往要远大于发生源,波及所能辐射的范围,这就是城市灾害所具有的扩散性。发展速度快,小灾害若得不到及时控制,会发展成大灾害。
3.4 灾害危害面广,破环性大 对城市影响最大的是突发性自然灾害,灾害来势越猛,灾情发展越迅速,城市损失越严重。
3.5 社会影响大 城市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可能引起城市居民不同程度的心理动荡,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政治危机。
3.6 修复难度大,恢复期长 城市的基础设施是互相关联的,一旦某一部分设施破坏,势必影响另一部分设施功能的发挥,因此修复的工作量明显增大。3.7 防灾减灾难度大 城市不仅基础设施等物理功能往复杂,而且社会结构也很复杂,在各行各业推行统一的发布防灾减灾措施或法律法规,期执行的程度常常很难保证达到统一的标准。
四、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环性———以上海为例
2003年,我国沿海地区共发生14次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8.7 亿元。如上海历史上严重的风暴潮灾甚至有滨海全村被潮淹没,死亡人口 数以万计。1949年后上海沿海、沿江潮位较高的年份有12年,其中在1949年、1962年、1997年和2005年这4年里出现了严重风暴潮灾害,给上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图3.6)(资料来源:上海吴淞站和黄埔公园站记录的高潮位及部分直接经济损失数据)。
我国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主要为无毒性的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具齿原甲藻和具有毒害作用的米氏凯伦藻、棕囊藻、链状裸甲藻、亚历山 大藻等。有害赤潮危害人类健康、经济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以及海洋旅游和娱乐功能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赤潮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东海最大,其次是渤海和黄海,南海最轻(图3.9)。
等等还有很多没有列举出来,赤潮的频发会大大地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沿海城市的水源,造成城市用水问题等等。因此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给城市居民带来生命财产生活上的诸多不益之处。
五、中国沿海城市减灾系统工程建设
5.1 城市减灾系统工程的组成
城市减灾系统工程的组成主要由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
5.1.1 监测系统 主要是指监测机构、人员通过仪器、设备对于灾害的生成源、灾害载体及灾害作用对象进行监测,采集信息和数据,从而为灾害预警灾情的跟踪、损失的评估及对策建议的制定提供依据。
5.1.2 信息分析系统 对监测来的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提供给指挥中心,以便制定对策,组织实施行动。5.1.3 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是确保城市安全的组织、指挥神经中枢。它的职能是根据信息分析部门提供的情报资料,指挥和调配人、财、物的流动,组织减灾行动的实施,以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5.1.4 减灾行动系统 减灾行动系统的内容一般是指减灾的设施和措施建设及减灾行动目标。
5.2 城市减灾系统工程存在的问题
5.2.1 缺乏综合规划的防灾体系和灵活高效的反应机制 目前的分散管理效率低、反应慢、重复建设多,在机制方面存在诸多弊端。
5.2.2 城市防灾标准普遍偏低,生命线系统的抗灾能力弱 目前,城市防灾标准普遍偏低,不少城市对城市生面线工程的防灾缺乏足够重视,忽视生命线工程的建设,造成城市生命线系统抗灾能力弱,灾害隐患较多。
5.2.3 防灾科技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对灾害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防灾技术偏重于单一技术,缺乏综合性,研究活动以部门为单位分头进行的,而且以各专门领域的灾害或风险控制为主,缺乏总体性的风险分析或风险研究。
5.2.4 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部门间灾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综合性的的公用信息平台尚未建立,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制度缺乏统一规划、资源亟待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重复建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信息资源还没有整合起来。
5.2.5 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动员能力不足,突发事件应对网络有待完善 危机应对,需要的不仅仅是完备的危机应对计划和高效的核心机构,还需要志愿者组织、私人机构、国际援助等资源。
5.3 城市减灾系统工程重点
5.3.1 城市建设和开发区选址
5.3.2 城市防灾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基本图集的编制
5.3.3 针对城市灾害的特点调查在还危险源、制定防灾减灾预案 5.3.4 城市生命线系统防灾减灾研究 5.3.5 减灾科普教育和演习
六、中国沿海城市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与次生灾害大部分是由“台风”所引起的,所以这些城市主要的灾害防治措施主要由“防治台风灾害”所展开。以下就具体介绍一下防治台风灾害的措施:
6.1 台风预警措施
6.1.1 完善台风监测网建设 跟踪监测是预测和为公众服务的基础。6.1.2 健全台风信息传输系统 台风天气系统活动范围广,移动速度和前进方向变化大给预警造成不确定性。
6.1.3 提高预报、预警精度
6.1.4 强化和服务措施 台风警报的发布和服务措施,是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
6.1.5 增强台风预警科研能力
6.2 减灾工程措施
6.2.1 营造沿海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可以有效降低风速 6.2.2 修筑江海堤围 海堤是防御风暴潮的重要措施
6.2.3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步伐 必须与城市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提高防洪标准
6.3 社会政府减灾措施
6.3.1 提高全民台风减灾意识 预防自然灾害,减轻台风灾害的损失,需全社会、全民一致参与
6.3.2 确立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 实施综合防御是实现减灾的根本途径 6.3.3 以人为本编制防台风预案
(1)人员安全转移预案
(2)海塘、沿江防汛重点防守段预案
(3)高架物体防倒伏预案
(4)防潮排涝预案
(5)应急救援预案 6.3.4 健全社会减灾指挥中心 6.3.5 搞好防御实施和立法工作(1)划分防御阶段
(2)规定指挥联络指令
(3)建立防灾制度
(4)险情险区群众安全撤离方案
若沿海城市遇到大海啸的话,城区内的排水系统尤为重要,城市建设初期的选址也非常之重要。
七、结语
中国沿海城市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们所受的自然灾害也是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旦沿海城市遭到灾害的侵袭,而且城市防灾预警系统不完善的话,那所受的伤害是非常之巨大的,经济财产人生安全无一幸免。
本论文从研究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灾害类型、成因、城市灾害特点、危险性与破坏性,并讨论了城市减灾系统工程有关内容和防灾减灾的措施,深刻了解中国沿海自然灾害为更好地解决减小灾害所带来的人身安全,经济财产的损失。文中提到的城市减灾系统工程的问题与城市防灾减灾的措施给有关部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城市减灾系统工程的有关建设,要保持一致性,此外,还得提高城市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等等。
自然灾害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很好地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一切损失。
参考文献:
1、灾害学—————————毛德华等编,科学出版社
2、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尹占娥,中国知网
3、城市自然灾害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孙峥,中国知网
4、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及综合区划——————李克让 沙万英 张豪禧,自然灾害学报
第四篇:灾害地理学论文——云南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云南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探究
黄鹏
摘要: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自古就是一个“无灾不成年、无大灾不成年”的省份,由于其江河众多,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气候立体交叉,使得多种自然灾害伴随而生,成为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本文从其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灾害特点、防灾减灾措施等多个角度,对云南省不同种自然灾害进行探究。关键词:云南省;自然灾害;防治措施;防灾减灾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及其灾害特点
1.1 云南省地理环境特点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分,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各种类型的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0 %,加上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左右[1]。兼跨七个气候带,地势崎岖,气候多样,新构造活跃,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海拔最高点为德钦县梅里雪山主峰6740米,最低点为河口县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76.4米,海拔高差达6664 米,呈现十分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气候类型中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均有分布,往往是一个县境内既有干热河谷又有高寒冷凉山区。受南下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总体上雨量充沛,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极易形成单点暴雨、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而导致严重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风雹等自然灾害。同时,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新构造与现代构造运动强烈,导致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这种极其复杂的地形、气候特征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使云南成为一个典型的多灾省份。
1.2 云南灾害特点
一是灾害种类多。除台风和海啸外,其余各类灾种都曾在云南出现。干旱、洪 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地震、泥石流骨坡、病虫害等灾害都频繁发生。在 各灾种中,尤以干旱、地震、泥石流滑坡对云南危害最大。二是灾害分布广。根
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云南全省均处于6 度以上的地震烈度设防区,其中,7 — 9 烈度设防区面积占84%,全省基本找不到不发生5 级地震的安全地带。由于地质构造松疏,加之山高谷深,泥石流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原有129 座县城中,有41座受到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危害,1986年以来已有7 座因此而撤销县制或易地搬迁。据省民政厅、省国土资源厅2003 年调查,全省有160 余个乡(镇)政府驻地、近9000 个自然村、约30 万山区农村人口直接受到泥石流滑坡的威胁或危害。三是灾害发生频率高。据省地震局提供的数据,仅1970— 2003年的30多年间,全省共发生里氏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5次、7 级以上大地震8次,地震灾害发生频率之高为我国大陆所罕见。云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而地震释放的能量则占全国的30%。由于无雨就旱、有雨则涝,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病虫害、低温冷冻、风雹等灾害几乎年年都有发生。四是灾害强度大。云南自然灾害中重特大灾害居多,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据多年统计,地震造成的损失和死亡人数云南占全国的一半,泥石流滑坡造成的损失云南也居全国首位。据省民政厅统计资料显示,1994 — 2003 年的10 年间,云南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35.49 亿元,年均73.55 亿元,损失最大的2000 年达到128.24 亿元。[2]。云南省主要灾情
云南省具有灾种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等特点。根据对近40年来主要自然灾害的调查结果, 因灾害造成4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00 亿元以上。据估算,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 如:1981~1986年平均每年损失12.2亿元, 占同期工农业平均总产值的6.8%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损失有同步增长的趋势。1993年损失极为严重, 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36.6亿元, 是多年平均损失的3倍。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制约云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
2.1 气象灾害
云南各类气象灾害频繁, 造成的损失严重。尤其是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包括3 月倒春寒、8 月低温、霜冻)、冰雹等对云南农业生产危害特别严重。1949 一19 91 年, 全省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 亿元, 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3 亿亩, 死亡1.4 万人。在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 气象灾害
占30 %。其中:(1)干旱是影响农业生产最大的气象灾害。42 年中, 云南共出现大小旱年38 年, 其中大早年18 年,平均每年有50 多个县区受到程度不同的干旱影响, 受旱面积达1.37 亿亩, 占气象灾害总面积的41 %;(2)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很严重。全省因水灾受灾面积达7 8 0 0 万亩, 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23 %;(3)低温、霜冻灾害, 主要是指冬季的强寒潮、重霜冻、3 月的倒春寒和8 月低温等与冷空气活动有关的寒冷天气造成的灾害。42 年中, 全省农作物因低温冷害受灾面积达5 0 0 0 万亩, 占因气象灾害受灾总面积的15%;(4)风雹灾大多数在局部地区出现。风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平均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的1 %以上。全省受冰雹面积6 7 0 0 万亩, 占各种气象灾害总面积的20 %。
2.2 地震灾害
在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推挤碰撞作用下, 地壳运动剧烈, 使云南地震活动极为频繁, 地震灾情十分严重。40 年来, 全省共发生5 级以上地震1 92 次,平均每年近5 次;6 级以上地震38 次, 占同期我国大陆6 级以上地震的20 %;7 级以上地震7 次。根据对6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 共死亡1 8 8 5 2 人, 伤3 4 1 1 人, 房屋倒塌92 万间, 严重破坏156 万间, 损坏约2 5 万间, 大牲畜死亡2 万多头, 直接经济损失达1 30 亿元。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 9 9 0)》, 云南全省国土都在6 度以上的地震危险区内。其中: 9 度设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 % , 包括15 个县市;8 度区面积占27 %。包括37 个县市;7度区面积占51% , 包括57个县市。
2.3 地质灾害
云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呈阶梯递降。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4 % , 造成十分严重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长期以来, 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一直持续不断, 有规模较大的崩塌2 71 4 处、滑坡1 1 2 1 处、泥石流沟2 3 8 2 条。有关水土流失资料表明, 在1 9 7 3 ~ 1 9 8 4 年间, 全省平均侵蚀模数为8 49 吨/平方千米·年, 1 9 7 3 年三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9 1 0 0平方千米、19 8 4 年为2 8 1 2 8平方千米。近几年有明显上升;二级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14 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38 %。地质灾害已造成了7000余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达85亿元以上。防灾减灾措施
3.1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发展林业恢复生态, 抓好工程造林, 包括主要旅游区、交通干线、水库周围、河流沿岸等工程造林;抓好营造水源林、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经济林等, 注重提高林业的生态效益和整体经济效益;抓好小流域治理, 综合规划, 分步实施, 搞一片, 成一片, 强化造林护林责任制, 包括领导目标责任制、林业主管部门责任制和林区干部管理责任制, 采取行政、经济、法制等手段, 多管齐下, 切实改变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状况,真正做到既轰轰烈烈, 又扎扎实实, 逐年增加绿化面积。这是减少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4]。
3.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是抵御农业灾害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 中, 劳动人民创造了通过兴修水利, 蓄洪排涝, 建立稳产高产粮田, 抵抗和减轻灾害损失的丰富经验。
3.3 提高群众互助互济能力
几十年来,我们单靠各级政府的财力投入来救灾, 一方面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造成了“ 大锅饭” ,平均主义的弊端, 使国家的包袱越来越重;另一方面, 也使一些群众产生了依赖心理。处在改革的年代, 在救灾的机制上也需要探索, 需要改革。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个积极性, 在于增强群众互济互救的自力更生, 自我抗灾的能力。改革优化救灾机制的基本路子: 一是改革救灾 物资的发放办法, 强化救灾粮款发放的监督机制, 增加透明度。二是改革救灾组织方式。三是群众互助互济, 储粮储金备灾。
3.4 制定防灾预案
实践证明, 在云南这样多灾的省份, 注意不断修改、完善防灾抗灾预案, 是研究灾害发生规律, 增强防灾抗灾的预见性、主动性的好办法。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下去, 使我们的预案逐步搞得更加切合实际, 使各种防灾抗灾力量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这样, 积若干年的努力, 我们将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 增强驾驭自然的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3.5 提高灾情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我省气象、地震等部门多年来在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 克服困难, 积极工作, 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为加强中长期气象预报、地震预报, 为领导抗灾决策服务等方面, 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人们对气象变化、地壳运动规律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 也由于装备设施还不够完善, 因而在抓好短期特别是临灾前的预报,提高灾情预报发生时间、地点、程度的准确性方面, 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3.6 加强灾害科研
成立灾害学会, 网络各部门、多学科、多方面的人才, 网络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力量进行灾害学的研究, 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 形成和完善
有我省特色的、有理论指导意义的。适用性很强的《云南灾害学》。在条件成熟 后, 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 并把是关学科列为学校教材和干部培训教材, 在某些高等院校设立灾害专业, 积极培养人才。
3.7 建立健全法制
要实现防灾抗灾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少数领导者的繁忙转为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需要有相对固定的制度力量来推动, 用法制的力量来保障。
参考文献:
[1] 明庆忠,云南山地自然灾害类型及防治对策,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7月,1
卷3期
[2] 李国材,关注云南自然灾害,《关注2005》年第3期
[3] 杨光宇 王景来 杨子汉,云南省自然灾害成因探讨及减灾对策.自然灾害学
报,1994年10月,3卷4期
[4] 吴广范 李常林,云南灾害问题研究,《云南社会科学》1 9 8 9 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