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破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 没用过 下次用(最终版)
打破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绘画专题论文大全)
字号:大 小 编辑: 更新时间:2010-02-27 02:33
引言: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孩子不须要求对色彩配置的考究,强调的是想像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不须担心形象造型的可笑,强调的是心灵之窗毫无顾忌的敞开;不须要求构图形式的变化,强调的是随心所欲大胆任意的挥笔;不须害羞表现方法的稚拙,强调的是全心投入乐在其中的玩耍。解放孩子,让孩子想象飞起来,身体动起来,大胆说出来,在充足的空间时间里驰骋,让孩子们任意涂鸦,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摘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兴的“玩”,尽情的画,任意涂鸦,说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创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名副其实的儿童画。
有个人,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他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啊!只有你回来,才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他的创造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内容,旨在以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培养一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在此基础上,他后期又针对传统教育形式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六大解放”思想,即:“
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三、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四、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学生的时间,不把他们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们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让他们有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填满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现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包括一些美术兴趣班普遍以“范画式”的教育模式为主,偏重教师施教而限制儿童活动。在孩子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们的画逐个雷同,风格一致,大同小异。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想象自由和创作自由,让孩子的思维局限在老师的范画中。
孩子的想象是丰富多彩的,在孩子心中,他们所描绘的画是没有任何“规矩”的,完全是一种自我体验的反应。如果加上了老师的意见,就不再是孩子们对世界天真浪漫的想法,阻碍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陶行知很重视对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他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条件。幼儿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点真正地做到 “六大解放”,就能让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敢想、敢做、敢创造。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非常丰富而多彩的,在幼儿的作品中,不须要求色彩配置的考究,不须形象逼真,强调的是想像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孩子头脑中都是对客观世界带有儿童色彩的反映,他们见过很多有趣好玩的人和事,这些经验都需要老师用一句带有儿童色彩的语言或一个形象的动作去激发出来,让孩子们在他们独有的想象空间中畅游,甚至天马行空。如一个纸贴画的美术活动中,一开始的折纸部分,几句简单的话换个说法就可以让孩子们的想象飞起来:对边折成长方形——“我们来变巧克力”;再对边折——“巧克力吃掉了一半”。再如,孩子的头脑里装着各奇思妙想,就会呈现出这么一幅图画:有这么一个小人,他的头特大,脑子里画着好多好多东西,有小花小草,有飞机轮船,有小猫小狗…… 解放孩子的头脑,鼓励每个孩子奔向创作想象的海洋,只要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想象,用心去描绘,不用和大师去比较,孩子们个个都是小画家。
二、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
孩子们的画中不免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但是再多的人物形象也是 “太阳人”的影子,这样的画虽然符合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趋势,可在注重孩子个性发展的今天,画中就缺少了点什么。现实的人物都是有表情,有动作,活灵活现,“太阳人”的画缺少了每个孩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脑子里的奇思妙想不是生来就有的,一切主观认识都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只有孩子自己体验了,才会在画中留下痕迹。
让孩子动起来吧,可爱的脸上做着各种各样好玩的表情,知道喜怒哀乐时眼睛、嘴、眉毛等不一样的表情特征;可爱的小手小脚做着种种夸张的动作,知道原来身体可以有这么多好玩的姿态。把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以孩子的方式添加到他们的画中,那便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个性张扬的创作时代。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画是心灵的反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汇聚万物的焦点。透过孩子们眼睛,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要丰富他们的视觉;透过孩子的画,又可以看到他们眼中的奇趣世界,所以更要解放他们的眼睛,让他们看的更多、更广、更真。大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有情、有境。大自然这个神奇的造物主,它创造出的许多自然纹理、天然形态都是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中的感受……这些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如教室自然角中的真实动植物;外出春游秋游时看到的无限风光;组织参观各种名胜古迹和实践活动的感官认识。
四、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能说。
在幼儿园的常规生活中,孩子的嘴巴是受到约束的,因为有规矩有纪律的存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孩子是主体,他们的嘴巴应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在不破坏活动纪律的基础上让他们能问能说。在问的过程中,孩子跟着老师的言语引导发挥想象,增加认识,丰富想象;在说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动脑子,让思绪在大脑中飞舞,这些都为活动最关键的绘画增添了创作想象的认知基础。如在《眼睛想旅行》的美术活动中,老师的几句话: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它开心地把自己也变成了可爱的眼睛鱼;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老师的省略语句及停顿语气提供给孩子充分去想象,进入想象旅行后的孩子,各个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告诉大家,在喜悦中分享彼此的创意,这也就成为他们各自的创作内容了。
五、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最自然真实的情境是最好的范画。有些家长看了孩子的画后埋怨“孩子怎么什么都画不出来”,这不能怪孩子,孩子接触的空间太小,他们眼中、脑子里都没有可以让他们画的出来东西。幼儿画画不急于追求这样那样的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绘画让孩子学会欣赏,学会想象,学会创造。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要让孩子更多机会的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使他们在那里取得更生动更丰富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在课堂中听老师讲,看挂图。
六、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兴的“玩”,尽情的画。
幼儿园的美术集体教学活动都有着相应年龄层的时间规定,有时孩子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时老师就催着要结束进行下一个活动,这样怎么会有好的创作呢?条件允许的话,解放孩子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尽情的“玩”,在童真童趣的“玩耍”中,解放他们的头脑、身体、嘴巴、眼睛和空间,孩子们涌动的心灵会像花一样的绽开,才有了丰富多彩的感受,有了创作的基础,才会尽情的画。
第二篇:浅谈如何用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幼儿美术教育
浅谈如何用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幼儿美术教育
中国美术发展史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美术教育的探究也是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而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性化。因此,如何用科学理性、仁慈博爱的人文主义思想来启蒙幼儿美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质也就成了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
一、加强人性化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
1、作为一名称职、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孩子做朋友,用心交流。在他们面临的问题上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与他们一起解决问题。而且,幼儿教师要善于用温和的语言,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们,使他们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并不断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2、提高人性化教育,不再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教育模式,即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的固定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地突出对教师对绘画技能部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而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人性化的幼儿美术教育应该是教师开放性命题——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创意——学生讲解创意、教师点评这样开放、互动的教育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孩子们的兴趣与个性,充分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与思维并激发其最本真的灵感与创意。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欣赏中习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学会用艺术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和理解美术作品,促使其从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增强其对美的渴求,提高其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甚至可以启发孩子们在课堂上把美术的色彩感受与实际的文章或古诗词联系起来。例如,针对孩子们学过的杨万里的《小池》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一幅初夏美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绘画兴
趣,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孩子的信心,提高其主动创造能力
1、著名的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自我肯定,才能让别人也来肯定你。现如今,面临来自各方面日趋激烈的竞争,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而这种自卑心理在幼儿时期更易形成并逐渐根深蒂固,例如,很多孩子在画完画或是写完作业后不敢让老师或家长检查。他们会说自己画得不好,或者写得不好。虽说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孩子们的天空应该有着美丽的清透。因为他们正处于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成长阶段,所以更应引导其学会规避自卑,加强自信。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本素质,因材施教,确保孩子们能够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心,进而更好的张扬其个性,培养其创造能力。
2、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引导,并放手让孩子们去实践,去探索,就能培养出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使其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由此可见,创造性的培养对于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多么至关重要的作用。创造性不仅指变通性,求异性。还包括流畅性。年龄越小的孩子流畅性表现越多。那么提高孩子的主动创造性也就变成了对孩子智力启蒙的最佳切入点。
3、在游戏中发掘孩子的创造性,6—12岁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对世界充满渴望,有着较强求知欲的时期,而此时他们所制造的麻烦也会接踵而至。例如,把新买的小汽车拆散,寻找零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试图用自己的想象或拆散时的记忆组装起来。对于他们所制造的麻烦可以批判地看待,虽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破坏和损失,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这是别样的创新。因为这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
三、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奠定艺术基础
1、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造就个体的人的丰富性,把高尚的道德信念,道德品质,审美价值,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实质就是人的各种最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得到完整的发展,就是促进组成人才的各要素:德,智,体,美,劳等全面自由的发展。
2、在教育中采取人文主义方法,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对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独立的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文主义思想以理性推理为思想基础,以仁慈博爱为基本价值观,同时与人本主义及人道主义密切相关。因此,用人文主义思想来启蒙美术教育,就是要以科学理性、包容博爱的心态来展开幼儿美术教育。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个性自由,促进孩子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3、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使孩子们更多地接受优秀美术作品的熏陶,摆脱墨守成规的美术教育,在思维中对艺术审美加以分析、判断,进而使其善于进行理性思考与感性认知,为培养孩子们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奠定艺术基础。
总之,在普遍崇尚发展个性、追求创新的当今社会,在素质教育大规模改革浪潮中,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引入人文主义思想,用科学理性、包容博爱的育人心态,在尊重孩子们个性、兴趣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必然会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也将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培养整个中华民族新生力量的人文气息和艺术气质。
第三篇:从三个幼儿园小朋友作业看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病根到底出在哪里
从三个幼儿园小朋友作业看传统幼儿美术教育的病根到底出在哪里
图1A 游泳 尚同 4岁
图1B 幼儿园纸团印花尚同 4岁
图2A 警察的一天 徐璁聪 5岁
图2B 幼儿园学画小猫和小鸟 徐璁聪 5岁
图3A 假日在北戴河 陈思 5岁
图3B 幼儿园学画人物 陈思 5岁
图1A、图1B两幅是尚同小朋友4岁的画,图1A是他画游泳池的印象,人物生动,画面构图饱满,图1B是幼儿园教的纸团印画。
图2A、图2B两幅是徐璁聪5岁的画。图2A画的是警察叔叔一天里的生活情形。他们在吃饭、睡觉、训练以及打靶、和机器人搏斗,对打、跳伞、执勤等活动,还画了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如武器库、住房设施等。这幅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图2B是他在幼儿园学画猫和小鸟的临摹画。
图3A、图3B两幅是陈思小朋友5岁时的画。图3A表现他同家人去海边度假,在沙滩上抓螃蟹的情景,人物形象稚拙有趣。图3B是他在幼儿园学画人的临摹作业。
从这三个小孩所画的自由创作和技法训练作业的对比中,我们真该好好反省一下,这样的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到底起什么作用?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历来人们总把绘画能力看成是天才儿童特有的,认为一般人要靠学才会画。绘画教学就把教儿童画物象的技艺做为目的,认为不教儿童画,他就不可能会画,强调要教儿童绘画“词语”。把成人创造的形象符号,当做表现某一物象的“公式”来传授。如教简笔画,教卡通画,教传统国画等。目前,中国的普通美术教育大多仍采用这种方式。其实这种教学对幼儿是有害而无的。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先入为主地教儿童画大雁用一个对号,画太阳先画圆,再在圆的周围向外画辐射线。那么这种公式化的符号就成了儿童画画的定式,出现在所有的儿童图画里。其次,教师过早地向儿童灌输技法知识,如老师说:人头是圆形,在1/2处画眼睛。那么,所有的孩子便不会再注意不同人的形象特征,背着画模式化的人物,其结果必然使儿童丧失绘画的自信心,压抑儿童发展知觉和创造的才能。艺术创作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式,儿童绘画创作也不存在一种答案。规定怎么画对,怎么画不对,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儿童观察和认识世界同成人不一样,他们表现在画面中的形、色、空间,有其独特的创造。同时,每个孩子根据个人感受,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100个儿童就会有100种表现方法。如果总用一种标准,用规范化来统一教学要求,甚至一些教师对儿童的绘画语言不理解、看不懂,就简单、武断地用“正确”和“错误”来区分和评价,使儿童绘画不仅得不到正常发展,反而起了抑制和扼杀的作用。我们从一些儿童课内课外所画的图画里,深感这种错误教育对儿童产生的不良后果。
第四篇:打破“以贷引存”传统信贷观念,打造“双轻”综合金融特色行——南昌分行筹备组召开大对公战略转型动员会
打破“以贷引存”传统信贷观念,打造“双轻”综合金融特色行——南昌分行筹备组召开大对公战略转型动员会
为学习贯彻总行井冈山会议精神,部署分行对公转型作战计划,2017年7月18日,南昌分行筹备组召开大对公战略转型全行动员大会。会上,筹备组班子成员徐国保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井冈山会议精神,深刻解读董事长对公转型“四部曲”,宣导胡行长“十大战役”转型战略,阐述对公转型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结合分行具体情况,从行业化、专业化角度出发,详细部署了专业化团队构建、2017年工作目标及大对公转型期业务发展方向。
筹备组班子成员孙伟浩从审批角度出发,结合预审会工作机制,指出业务部门在审批及项目方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综合金融、产品规划等方面提出建议,指导业务团队摆脱“以贷引存”的旧观念,以产品来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随后,分行各对公业务团队表达了在做好转型工作中的决心和态度,并汇报了本部门的转型工作思路和具体打算。高杨组长作总结讲话。在对整个银行行业形势进行分析后,高杨组长指出,资产质量是银行的一条生命线,作为新分行更要重视,做到从源头控制风险,引入优质客户。南昌分行践行双轻战略,要聚焦政府金融和行业金融,发挥综合金融和投资银行特色。集中优势兵力,以纯存款、真投行、主办行的方式,做精对公业务。
首先,围绕政府、机构,依托科技力量,搭建交易平台,扩大纯存款来源,大力发展纯存款业务。成立三个“机构金融部”、两个“综合金融部”,通过关系营销、资源配备和团队协作,力争形成专业化、智慧型政府机构经营模式。其次,主攻房地产和大医疗健康行业,做到行业化、专业化精准营销,锁定优势客户。按照总行“行业银行”战略,结合江西地情,设立两个“地产金融部”、两个“医疗健康金融部”,以撮合、并购、产业基金、“商行 投行 投资”等多种业务模式,做好大包围“主办行”。
最后,聚焦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通过债券及ABS承销、资产/资金撮合、资本市场创新业务,做“轻型”真投行。成立一个“战略客户部”,猛攻全省核心优质客户,特别是垄断型国有企业,以贷款、定制化理财为钩子产品,充分向其营销债券承销、托管和ABS,并适当向该类资金富裕型客户推荐投资标的,打造综合金融服务特色行。本次会议深入传达了总行对公转型期战略要求,部署了分行对公转型作战计划,使对公转型必胜的信念深入每一位分行员工的内心,南昌分行筹备组将发扬井冈山精神,坚决打赢大对公转型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