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水冶力关 兰州后花园
——临潭县冶力关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共同发展调查报告
山水冶力关 兰州后花园
——临潭县冶力关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共同发展调研报告
临潭县冶力关位于甘南州南部,在古代是唐蕃古道、军事要塞、茶马互市的门户。今天她已经发展成了国家AAAA级风景区。她以奇绝美妙的大自然风光闻名于世,山川秀美、资源富庶,是镶嵌在西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03年,临潭县政府打出“山水冶力关 兰州后花园” 这一口号,就一直致力于将风景优美的冶力关推向市场,用旅游业拉动当地经济大转轮。也是从这一年起,冶力关的旅游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事业在党的号召下如火如荼地展开。
当地政府运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突出旅游优势,以旅游业带动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本文主要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出发,重点阐述冶力关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作用,旅游兴村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旅游优势
冶力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是一处令人神往的“香巴拉”。冶力关海拔在1900—3926米,夏季清爽宜人,冬季温暖湿润。位于农牧区的过渡地带,既有茫茫的大草原,又有南方的青山绿水。莲花山闻名于世,黄涧子森林公园绿
林滔滔,千年卧佛连绵十里,冶海天池风光怡人,赤壁幽谷险峻雄奇。明代洪武年间,大将常遇春、沐英奉命戍边抚番,从南京、安徽凤阳带来的将士、眷属移民于此,因此冶力关百姓依然影印着江南人的特有的民风民情。此外,洮州民俗博物馆、载入吉尼斯纪录的万人拔河比赛、莲花山花儿会、赶庙会、藏族同胞歌舞、尕娘娘等民俗文化活动,文化底蕴丰富,既具有北方的潇洒壮阔,又有江南水乡的空灵秀雅。冶力关既稳重又不失灵动、深沉而不失活泼,它的原始性、神秘性、多样性注定要将美名远扬。
二、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业“联姻”
临潭县冶力关政府按照“旅游兴村,畜牧带村,劳务富村”的发展思路,以旅游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村文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建设进程。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发展要求,冶力关以旅游业为支撑。重点打造“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这一特色,在冶力关镇区形成了以餐饮、住宿、观光、娱乐等为一体的游客接待集散地。农民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经济、畜牧业经济、劳务经济、交通运输业等。
(一)农家乐经济
农家乐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中小型经营模式居多。农家乐环境优雅、整洁,多以家庭小院式的结构,温馨宁静,一般可容纳30到80人住宿,集餐饮娱乐于一身。冶力关的农家乐尤其具有地方特色:各种野菜山菌、烤全羊等风味小吃,养身健体;篝火晚会充满藏族风情;
此外,还提供喝茶、避暑、下棋、打牌等娱乐活动。为规范市场,当地政府对农家乐实行分级管理,挂牌经营。现已有一星级、二星级等不同标准的农家乐。农家乐价格合理,住宿费一般在20到100元之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休闲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住宿。冶力关的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一般从五月开始经营,一直营业到国庆黄金周结束,夏季是旅游高峰期,每户农家乐的客流量每周可达到100人。一般的小型农家年乐收入在6到7万元,规模稍大的农家乐年收入可达到十几万元。农家乐的兴起是冶力关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大成果。反过来,农家乐的发展又促进了餐饮、娱乐、养殖、劳务等各行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走上小康之路。近年来,随着冶力关经济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创业致富,加入新农村建设的行列。
(二)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村——池沟村
冶力关依托旅游业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硕果累累,独树一臶,并且走在甘肃省的前列。坚持以点带面,建设典型,以带动农民发展新型农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
池沟村就是冶力关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示范基地。池沟村位于白石山下,背靠著名风景区冶海天池,该村有六个村民小组,254户人家1049人.总耕地面积1679亩,农作物以小麦、豌豆为主。2008年,当地政府根据国家农牧民定居、灾后重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三个项目,依托美丽的自然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新农村。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尊重地方的历史文化,尊重自然生态环境,统一规划,建设池沟村新农村。2009年夏,池沟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打造“徽派”风情,建设草原江淮人家。
如今,村舍统一建设已初见成效,建成了灰墙白瓦,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相映衬的受广大农民喜爱的村舍。池沟村现已建成农家乐36家,冶力关的农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5000元。充分利用各种有用资源,建成沼气池23眼。完成了上庄、阳田、夏庄、尕后山的自来水入户工程。此外,池沟村还建立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等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并为村民购臵了简单的大众体育健身器材。设立了农家乐协会、沼气协会、红鳟鱼养殖协会等各种科学技术小组。
池沟村新农村建设立足实际,吃透国家有关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精神,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广大村民积极性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争项目,跑资金,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池沟村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宽松的政策环境。
政府大力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池沟村村委狠抓人才培养,对农民分批进行科学技术及法律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到种植业科技技术、红鳟鱼的养殖技术、农家乐服务业、市场经济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农民工技术知识等。农民从单一的种粮食,靠天吃饭的日子转变成了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多种经济,奔小康的生活。
创新就能出成果。池沟村利用冶海天池的活水养殖的红鳟鱼已经
得到了市场上的青睐。红鳟鱼属冷水鱼种,成鱼怕热,它的生长对水温和水质也是非常讲究,用好的水质,鱼才不容易生病,池沟村利用天然的冶海天池的活水养殖红鳟鱼,清澈的山泉水使红鳟鱼的肉质更加鲜美。红鳟鱼的市场批发价每斤在17元左右,比一般的鱼价格要高出几倍,一条成熟的红鳟鱼可以卖到50到60元。这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肉鲜味美,深得游客喜爱,市场销路非常好。一般规模的红鳟鱼养殖户年纯收入也可达到5、6万元。
此外,池沟村的农家乐经济的发展也走在冶力关镇的前列。统一格局,干净整洁的房屋,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农家乐工作人员,服务更加到位,比其他村庄的农家乐更具有竞争力。此外,农家乐老板还提供车辆接送游客上冶海天池游玩,服务水平很高,游客乐意入住。
今日的池沟村,已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型小康村。2008年,池沟村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已超过预计的1900元。池沟村先后被评为“甘南州文明村”、“甘肃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全国绿色小康村”。
三、政府搭台、文化唱戏、农民致富
临潭县一方面在打造自然风景区,另一方面也在进行人文资源的建设。洮州民俗文化内涵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十五,都要举行“万人拔河”比赛,它已经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莲花山“花儿会”,“花儿”明星荟萃,“花儿”粉丝集聚莲花山,规模宏大,名扬省内外;民间为纪念明朝大将常遇春而修建的常爷庙,四季祭祀,香火不断。
政府在推出洮州民间文化时既突出当地特色,又鼓励民间艺人从事民俗文化收集研究。其中,洮州民俗博物馆就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融汇到了一起。
洮州民俗博物馆是临潭县政府资助冯学俊先生创办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各种文物展示了洮州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等游牧与农耕地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南方与北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状态。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事业都十分繁荣,而我国博物馆总数仅有2300多个,平均每60万人才拥有一个博物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每1万至1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的水平,这不仅与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相符,也未能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宣传教育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作用。洮州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无疑是一抹春色,让人眼前一亮。甘南作为以藏族为主,回族、土族、汉族等民族融合聚居的地区,民间遗留着大量珍贵的文化艺术,它是我们祖先千百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就收藏而言,自古存在“搜宝纳库”与“藏宝于民”两种方式,公立博物馆多收藏来自考古、捐献等珍贵文物,而民间博物馆则习惯将散落于民间的文物、民俗遗产信息搜集、整理并借博物馆的渠道展示出来。冯先生在此方面高瞻远瞩,用数年收集民间文物,从不同侧面反映甘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历史风貌,也为民间资本保护民族文化做了一个典范。
此外,冶力关还活跃着一支民间艺术团——冶力关艺术团,这是
一个纯粹的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团,他们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洮州文化、藏汉文化、民族风情,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为前来观光的游客进行义务演出。
冶力关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科考、避暑、度假,对当地的经济起了助推器的作用。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的兴起一方面活跃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发展中的不足
由于冶力关旅游业开发时间晚,所以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完善。大大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冶力关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的知名品牌之间仍有很大一段距离。
第一,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道路建设、供电供水供暖系统不能跟上需要,人们往往沿街为市,秩序混乱;供暖不齐全,冬季景区无法正常开放;无公共卫生间,路人随处大小便;冶木河污染严重,无人治理;村舍规划不合理,农家乐布局散乱,垃圾堆放没有定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村庄规划应跟上池沟村的建设模式,纳入统一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资,政府的投资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地政府应积极利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必须坚持走投资拉动经济的思路,拓宽优势资源开发思路,完善交通,解决农村环境状况,规划建设杂乱无章 的问题,切实搞好乡村规划,有效治理脏、乱、差的现象,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
境和人居环境,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健康发展。
第二,近年来,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冶力关的市场机制不太健全,政府管理松散,再加上农民的法律知识十分薄弱,造成了市场上不合理竞争,物价不统一。2008年5〃12大地震和经济危机双重打击下,农家乐经济开始降温,很多小型的农家乐不是依靠创新机制和优质服务来吸引顾客,而是依靠一再降低收费标准来吸引客人,大多数游客选择低价的农家小院住宿,而规格较高的大中型农家乐山庄却门庭冷落,生意清淡。这种单靠降低价格的不良竞争给冶力关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造成很多农家乐负债经营的困境。至今,农家乐的市场价格也无法提上去。整顿市场机制,提高当地人民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工作。
第三,农家乐的夜间娱乐生活(唱歌、篝火晚会等)频繁,缺乏统一场所,影响人们夜间的休息,对孩子的教育也有负面影响。建议当地农家乐统一规划,将居住区与娱乐区分隔开来,或将孩子送往寄宿学校。
第四,冶力关旅游业的季节性强,从“五一”到“十一”期间,景区基本上只有半年的开放时间,客源季节变化大。当地政府可参考其他旅游景点的发展方式,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可利用秋季枫叶的美景作宣传,推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观赏枫叶的秋季旅游项目。冬季也可设立一些适合年轻人的登山、攀岩、滑雪这类活动。
第五,由于宣传力度不足,冶力关的客源地比较狭窄,基本上只限于兰州、临夏、白银、青海等地,辐射范围小,很多外省人甚至省内人都不知道甘肃有这般人间仙境。当地政府可以搭张纪中版《西游记》在冶力关外景拍摄这一班免费车,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国内外开展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手段的作用,扩大活动影响面,提高宣传效果,增加客源。此外,还可以借鉴九寨沟的发展模式,树立品牌形象。改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活跃旅游企业运营机制。将“山水冶力关 兰州后花园”推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实现冶力关的跨越式发展。
结语:淳朴的冶力关人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及农民的共同努力,“山水冶力关,兰州后花园”的口号必将响彻全国,旅游业必将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这方钟灵毓秀的宝地定会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第二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集美大学
社会实践调研论文
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泉港区农民思想文化发展及政策认知程度的调研
摘要: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其辖区拥有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城市。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否能带动区民z思想文化的发展?在这个日益注重经济地位的今天,我们更加不能忽视思想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调查问卷 思想文化 教育 污染
众所周知,随着近几年惠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出,一批农村趁此机会向城镇迅速发展,泉港区成为众多幸运儿之一。泉港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湾南岸,其辖区拥有天然良港——肖厝港系泉州新港,是国家规划建设中的现代化石化港口新城。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否能带动区民思想文化的发展?利用暑假返乡时间,我带着这个疑问,加入了校信仰调查实践队,对我家乡农民的思想发展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被调研对象是整个地区农民的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校信仰调查实践队自创立以来,共吸引了来自全校多个学院,不同地区的同学34人。在政法学院闫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次采用“分散调研,统一管理”的组织方式,并达到预期效果,得到所需的调研数据。
我的调研地位于家乡泉港,调研对象为20到35岁之间的泉港当地居民,文化程度介于小学到本科之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十个调研对象的选择上,我采取随机的方式,但是都很典型。现就调研过程遇到的事件作出介绍:
第一次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虽然对自己做了多次的思想工作,可我的心里仍然胆怯。但为了好好的进行一番社会实践,我豁出去了。经过思考之后,我决定从熟人开始入手,等适应和找到适合自己的调研方式之后,再将调研对象的范围扩展开来。我先在网上学习有关惠农政策的知识,以便在调研过程中能自如回答调研对象提出的问题。第一次的调研对象是我妈妈的朋友,她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生活的众多农民的代表。在交谈中,我穿插着问卷中的问题,愉快的聊天过后,问卷的调研也结束了。调研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问卷中的问题转成大家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经过这一次的实践,我的自信心和调研技巧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追”来的问卷机会
在多个调研顺利地进行之后,我渐渐放下包袱,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小姑的五金商店里。小姑的店里每天都会出入很多人,我认为那是个调研的好地方。在将近一个上午的等待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基本上大家都是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之后就离开了,根本不给我任何调研的机会,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自信心又遭到严重的打击。当我快要更换场地时,我遇到了一位30岁左右、在店中与我小姑闲聊的妇女。她是我小姑的朋友,因此并不是在我小姑家购物,而是拉家常,这给了我很大的机会。通过接触后,她答应了我的请求,谁知在调研进行到一半之后,她有事要先回家。我当时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告诉她这个调查问卷的重要性,并希望她能够配合我将调研进行完,但是她家里的确有急事要赶回去,于是她约我晚上到她家继续调研。后来在小姑的帮助下,我“追”到她家去才结束调研任务。
“望女成凤”的狂热者
这位调查对象是我的邻居,作为一名全职太太,她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她的独生女身上。与她聊天时,三句不离自己的女儿。她对自己的女儿要求十分的严格,每天的课程安排十分满,玩耍的时间比较少,这是有别于“读书无用论”的另一种比较极端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农村的子女教育态度有点“急功近利”。
大学生“农二代”
在这十位调研对象中,有一位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她的身份是一名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她的想法和其他农民不一样,她说,她是靠自己的努力从农村走出来的,这归功于她父母明智的教育方式。她的父母给她自由的学习环境,这无形之中减少了她的负担,使她能全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所有被调查者中,只有她对惠农政策有一定的了解,她表示,惠农政策的确给农村建设带来很多帮助,但是在基层落实上可能不够到位,因此导致很多农民不清楚惠农政策。在她看来,泉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和空间,她想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她认为,和普通农民相比较,学生在市场信息和经营思维上更加进步,此外,在农村创业门槛低,风险小,只要肯吃苦,就很容易成功。作为另一位大学生“农二代”,我非常赞同她的观点,在外学习先进技术再回乡为改变乡貌出力是我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这个梦想能得以实现。
在调研过程我遇到的困难如下:
(1)调研过程中我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将如何将问卷中分散的问题转换成大家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再翻译成闽南语与调研对象交流。为了防止在交流过程中忘掉重要的内容,我会在调研之前打好讲稿和抄写所需资料。
(2)并不是所有都会配合我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不免会碰壁和遭到拒绝,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的积极心,后来在不断地调整后,我已经能冷静面对。
接下来我对调研结果作以下汇报:
(1)赌博风盛行
我在这次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将打扑克、搓麻将作为主要娱乐方式,此外,他们会用这种方式进行赌博,赌注数额大小不等,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上千,更有甚者放弃工作专职赌博。由于赌场的利润高,又不需要很大的投资,因此很多商店兼职开起赌场,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强赌博的盛行,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除此之外,“六合彩”亦是一大问题。正式的六合彩从来没有于香港以外地区开设投注业务,亦没有委托任何人或组织进行相关业务。因此,中国大陆所有的六合彩活动均是假冒的。由于假冒六合彩没有接受政府的规管,因此投注资金会流向背后操纵的非法集团。许多人因为沉迷于“六合彩”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最后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一定的犯罪事件。“六合彩”在泉港现在已得到控制但依然恶风不止,希望泉港政府能加强力度控制和严打。
(2)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我的十个调查对象基本不清楚惠农政策的颁布以及实施,其实他们中不少人正在享受惠农政策带了的利益,例如医保,家电下乡,因此是政府宣传还不够。虽然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在不断增加。但仍然存在很多些农户不了解农业保险,不知道种粮可以参保并能获得国家补贴等等政策。
(3)对子女的教育态度
在被调查的十个农民中,在最后一项的选择中基本支持子女读书,并表示只要子女想读书,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他们。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观在农民中普遍存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广大农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希望子女通过求学摆脱贫困,获得发展,逐渐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跟上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在社会中获得一席之地。这样的态度,跟以前的“读书无用,不如回家种田”的思想有了进步,但是在无情之中也加大了农村子女的思想负担,因此亦应当适可而止。
(4)普遍对卫生环境不满意
泉港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石化产业。福建炼油厂建在泉港,氯碱化工厂也建在泉港,这在带来经济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村民不断反映日用水和海产品的污染问题,甚至连空气中都有一股怪味。环境的污染不但使一些渔民的经济受到影响,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据调查福建附属医院的癌症科的患者许多来自泉港。现在区政府也慢慢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召开了全区污染减排工作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抓好全区减排攻坚工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污染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泉港的经济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凌驾于经济之上的还有思想文化,在这个日益注重经济地位的今天,我们更加不能忽视思想文化的作用。通过这次调研和学习,我受益匪浅,希望我的调研结果和意见能够对大家了解泉港提供绵薄之力。
第三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集美大学
社会实践调研论文
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农村青年思想调研报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思想开放程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青年的思想现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青年思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青年思想认识 邻里关系 民主意识 政治观念
初次拿到这份调研报告便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了解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意义重大。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建设的接班人。而青年人的思想往往决定着他们行为的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思想开放程度,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与速度。全面深入地了解农村青年的思想现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解决农村青年思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这份调研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及“满意度”。其中,“基本情况”分为已婚和未婚两种情形。鉴于未婚的农村青年多出门打工或者外出学习,对农村当前的状况了解不够,我主要针对目前农村的已婚男女青年进行思想调研。问卷的第二部分“思想状况”部分是整个问卷的核心,主要是要对调研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进行了解。而第三部分“满意度”则主要是针对村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对当地村干部工作效绩满意度进行大致了解。
本次,我的调研地点为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下都乡新寨村,我对十位适用这份问卷的调研对象进行了调研。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调整。为了能够更加广泛的代表农村青年男女的思想状况,因此,调研时男女青年都有涉及,而且他们也各具特征:有上一任的村书记;有积极进取的小伙子;有积极关注时事政治、注意颇多的青年;还有待业在家的女青年;有着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也有一心为家、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
对于本次的调研结果,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来关注当前农村青年的收入来源和收入水平。据了解,目前新寨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种植竹笋、烟叶及果树等经济作物,但是由于这些经济作物的收成呈现季节性特点,因而,农民只有在收成季节享有相对较高的收入;有些农民以种植水稻这一粮食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同样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收入不够稳定;以养猪或者库湾养鱼的农户,其收入受市场价值规律的影响大,并且投资大风险也大;而有部分农户以家庭手工业或者在自家开百货店来获得收入,他们的收入会相对比较稳定。
根据对这十位调研对象的了解发现,多数女性青年的年收入还是呈现低水平的特点。6位接受调研的女青年中,年收入在7000以下的占据了4位。这些对象多以种植粮食作物或者进城给建设工程做小工来获取收入。男性青年的年收入相对较高,多在2万以上,但是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体力活。大多数调研对象反映,面前农村居民面临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收入来源少、收入水平低、收入不稳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从调研结果可以清楚看到,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水平低的青年人多以“赚大钱,发大财,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人生追求。而年收入在2万以上的青年人则多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被周围人肯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当然,也有少数青年会将“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们对“入团、入党”也抱有较高的积极性。可见,经济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村青年生活关注点已经逐渐从物质上的需求转移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接着,来看看目前农村青年闲暇时候的生活娱乐方式。根据调研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娱乐方式也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数男性青年人已经开始利用网络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在与女性青年交谈中可以发现,农村女性青年的娱乐方式虽然还是以看电视、逛街赶集或者听流行音乐居多,但是近两年来,许多青年女性开始以跳广场舞为新的娱乐方式,以此来替代打麻将、玩扑克等农闲生活娱乐方式。可见,大众传媒方式的多样化也让农民获得了确实的利益,这方面是我们所乐意看到的。当然,也还存在一些现象是我们所不希望见到的,近几年,特别是在过年及重大节假日,农村的赌博风气盛行,这
还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使农村中不良的社会风气得以根治。
再次,通过对村民间关系的分析发现,农村群众的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逐渐淡漠,遇事多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道德意识弱化,“日子越过越好,人情越来越淡”这是农民普遍反映的一个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向钱看”的意识也越来越浓。相当一部分农民认为“有了钱就可获取一切”。在本次的10位调研对象中,有6人认为村民间关系一般,只有4人认为村民间的关系好。10人中有9人对当前农村居民道德素质的评价为“一般”,只有1人认为当前农村居民的道德素质“很好”。此外,10人均认为现在多数青年人只有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下才会主动去帮助他人。甚至还有少数青年人不惜以损害他人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许多人反映:当前社会道德滑坡,在物欲与权力的争夺中,人情变得越来越淡漠。不可否认这种风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青年。
即便如此,值得庆幸的是,农村人身上天然的质朴和热情还是能够在多数人那里找到的。当被问及“邻居正在盖房子时是否愿意帮忙”,基本上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他们表示如果邻居有需要会很乐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乡里乡亲的无所谓钱不钱,只要能帮上忙就行。同时,我们同样很欣慰地看到,多数青年人是很上进的。虽然他们的人生目标不尽相同。有的以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有的以事业上的成功作为首要任务;有的则认为平平淡淡、宁静地过一生就已经足够;当然,也有人把对社会做出贡献作为人生最高的追求„„他们都在为着这些目标而不断努力。很多人在调研过程中均表示自己并不同意“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的说法,并且认为,人生有时难免会遇到类似命运的眷顾或者命运的捉弄,但是多数人并不迷信命运,相反的,他们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摆脱这种思想的束缚。
本问卷的第三部分“满意度“是着重了解当前农村青年人对村委会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村干部与村民的关系以及村干部工作的实际效绩同样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此次回乡做调研,恰逢村委会换届选举,作为当前农村的热点问题,我认为这份问卷来的恰到好处。根据调研结果以及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前农村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时存在问题的。
这10名参与调研的青年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甚至是很清楚自己在村委会选举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他们一致认为“村委会的选举必须民主、公开”。我国《选举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村青年人甚至是其他年龄层的村民是否能够很好地去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他们选举出来的村委会主任是否能够真正为本村的群众谋取福利?我想这还需要被打上一个问号的。
在与调研对象的交谈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对目前农村政治选举工作的不满以及村民对村干部工作的抱怨声。许多人反映,参加选举的几个候选人都会在正式选举开始前挨家挨户的去为自己拉票,除去亲戚朋友的票数比较稳定不变外,对于处于中间的群众,有些候选人甚至不惜利用金钱收买,为自己获得更多票数。《选举法》明确规定“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贿赂选民或者代表,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破坏选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应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候选人的这种行为是对我国法律的无视与亵渎。此外,通过调研还发现,在选举开票时,往往按照一个个村民小组各自揭票,这样就使得村民参与选举的保密性没有保障,许多村民碍于得罪候选人,在选举中往往会跟随自己所在的村民小组的其他人选择村干部,即便他们认为那位候选人其实并不具备担当村干部的实力。这种选举有谈何民主呢?
调研之余,我还从身边的一些村民那里了解到,许多村干部在上任前许下的为村民谋福利的诺言,在上任之后能够真正得到履行少之又少。许多人觉得身边的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不突出,威信也很一般。而且,多数村民对于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及卫生状况是不太满意的。可见,当前农村干部的工作能力,或者工作是否全力以赴还需要探讨。
最后,来关注当前农民对党的支农惠农政策的了解情况。在十二五之后,党发出了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信号,出台了许多新的支农惠农政策,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农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各行各业大力支持农业,形成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环境。然而,在参与调研的10名对象中,对于这些政策有一定了解的只有不到半数,大多数农民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清楚当前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只有男性青年对于“家电下乡”、“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比较清楚,这说明基层组织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还存在不足,或者说,有些支农惠农的政策其实并没有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仍然还有许多农民觉得党的支农惠农政策“雷声大雨点小”。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随着物质生活领域的变革,当代农民的思想状况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并呈现出新的显著特征。比如,农民认识外部世界更加客观了,迷信思想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得到加强;农民在致富过程中也变得更加积极进取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这无疑是农村历史性的进步。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譬如,农民政治意识淡漠,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主体意识还比较弱,政治参与能力还比较差;诚信观念淡薄,思想道德建设不力;铺张浪费现象日趋严重;村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还不够,威信一般,“重经济工作而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在党员干部中普遍存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全部农村工作的基本保证。针对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思想建设,切实加强对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引导。而加强农村思想建设,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必须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干部考核目标,把是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有没有成效,作为对农村各级干部的政绩考核、任用奖惩的必备条件。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主导作用。
其次,探索政治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贴近心灵的程度与受众心理的认可度。因此,只要紧密结合农村发展形势、农民的思想实际及其自身要求,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境、寓教于管的有效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巧妙地渗透到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去。
接着,总结经验,发挥榜样作用。近年来,农村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创造出了许多好的方法,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应该在广大农村推广这些先进经验,广大农村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行之有效的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
最后,加强基层组织的宣传工作,积极促进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的形成。村
委会可以积极利用重要节假日、村务公开栏,以及每月定期一次召开思想教育工作的机会,让农民群众发表自己在思想建设方面的见解,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假如思想道德建设的行列。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政治教材必修1《经济生活》
【2】普通高中政治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
第四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集美大学三下乡“起梦乡野”队
——探访武平红色经典文化
摘要:伴随着中华苏维埃成立81周年的喜庆,我们实践队的第三组成员们踏上了探访家乡武平红色经典文化的旅程。以红军入闽第一村——民主乡高书村为我们小组探访的第一线索,重走红军路。而后辗转桃溪乡采访刘亚楼将军的后代,了解名将后代的生活现状。最后到达城厢园丁村拜访老革命家陈天赐。由于现在社会城市化,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能真正知道和学习家乡的红色经典文化。我们小组此行,在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同时,更为散播家乡文化奉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红色文化 家乡 农村发展 退休
1.重走红军路,敬仰刻心中
时间:2012年7月8日 地点:武平县大禾乡高书村
人物:梅院长、兰教授、肖博士、王浩华、童根英、兰礼平、钟怡琴
据悉,1929年初,为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队三万多兵力的第三次“会剿”,实现“围魏救赵”的目的,同时为解决红军的给养,扩大军事上的回旋余地,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约3600余人向赣南闽西进击。1929年2月4日,红四军从江西寻乌县罗福嶂首次进入黄沙村(今高书村),这里从而成为红军入闽第一村。
当我们从武平县政府党史办得知民主乡黄沙村为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时,我们便于7月8日与肖博士一起踏上了重走红军路的征程。然而,武平县民主乡(原和平区)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所属的黄沙村更是位于山麓,交通极为不方便,如果坐上午仅有的一辆班车,要十一点左右才能到民主乡,之后再到黄沙村根本就没有车,为了能早点结束调研赶上下午两点的班车回去,上午我们也只得打的早点去黄沙村。的士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黄沙村。映入眼帘的黄沙村,是一片静谧的田园景象,村里的河水清澈见底,每家每户喝的水也是用水管直接从山上小溪输下来的。久居城市的肖博士不禁上前捧了一抔清水就往嘴里送,我们也上前亲身体验了一番,那水真是沁入心扉的清凉甘甜啊!整个村庄更是被翠竹所环绕,大片大片的绿令人看了心旷神怡,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时应该会很壮观吧!正当我们还沉浸在美景中不能自拔时,前方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在向我们打招呼。原来他就是黄沙村的村支书赖叔叔,同时也是我们组长的叔叔,在我们来之前赖叔叔就已经帮我们安排好了一切,这为我们的调研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赖叔叔特地为我们找来了当地老人赖公来给我们讲述当时红军入村的故事,我们也把准备好的问题拿出来,对赖公和赖叔叔进行了咨询。
问:我们了解到黄沙村是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您能讲讲红军入村的具体情形吗?村民反应如何,红军又做了些什么?
赖公:红军入村时刚好入年假,也就是腊月廿五,家家户户正为过年忙着做豆腐,炸煎粄。闻有长毛军(即红军,因红军久居山中,无条件剃须理发而得名)将闯入村庄,不少群众顾不得收拾东西,急忙躲入山中,当红军到境时,村中已是一片冷清。饥寒交迫的红军为尽快打消群众的顾虑,赢得群众的信任,无人踏入民宅半步,同时红军还不失时机的召集留下来的村民,并叫村民把躲在山上的人叫回来。村民们见红军没有动用大家的东西,慢慢的也就对红军放松了警惕。后来红军在赖屋祠堂召开群众会议,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红军很快就取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问:那么红军是什么时候离开村子的?人生地不熟又是怎样离开的?中途是否受到敌军的追击?
赖公:当天下午,红军在村民华古的带领下,准备离开村子,途经横奋茶亭时,遭遇民团钟文才部的伏击。先头部队被打个措手不及,后来,前卫连一个猛冲,把二十来个敌人全部歼灭,而红军也死伤将近三十个。义愤填膺的第三纵队指导员在茶亭柱子上奋笔疾书“横奋横奋,使我悲愤,痛恨敌军,乘我不备,遭敌伏击;死伤兄弟,握紧双拳,心中流泪,他日遭遇,定还十倍。”事后,当地群众将牺牲的红军战士掩埋在茶亭后面,据说红军还留给华古一个八路军臂章,作为日后报答的标记。
问:村里经济结构是怎样的?如今申报为“红四军入闽第一村”,经济结构是否会有所转变
赖叔叔:种植的烟草,辣椒,仙草等农作物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农业是村里的唯一产业,而青壮年又大都外出打工或求学,田里劳作的只剩下中老年人,劳动力短缺加上村里的农田多为梯田,村里的农业也很难有太大的发展。申报“红四军入闽第一村”后,我们正在打造闽粤赣边红色生态村,实施“一亭一石一园一室一路一遗址”工程,即建设一座红军纪念亭,立一块红军入闽艺术石头,建 一座红军园,设一间展览室,维修好一条红军路,保护好一个红军战斗遗址;同时打算兴建农家别苑,森林人家,尽最大努力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村,吸引广大游客前来观光,争取把旅游业发展为本村主打产业。
采访结束后,赖公还热心的带我们去赖屋祠堂,遗憾的是,当我们来到曾经开过群众会议的赖屋祠堂时,眼前荒凉的景象令人心寒。赖屋祠堂只剩下一堵前墙,后面则是一片废墟,还长满了杂草,当年红军留在墙上的标语也不见踪迹了,唯见大门上头模模糊糊写着“毛主席万岁”五个大字,却也被风雨侵蚀得只能看到每个字的上半部分。我们在村里也未能发现保存完好的红色遗址。
在村支书赖叔叔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重访红军路的征程。雨后的红军路散发出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却也给我们的前行带来不少麻烦,雨水让山路变得泥泞,没走多久我们的鞋就粘满了厚厚的黄泥,也许是鲜有人问津此路,竟还有杂草挡道,路上也铺满了一层层枯枝落叶,走在羊肠小道时,竟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感觉。遥忆红军当时,身背重物,敌人前堵后追,仍在山路上穿梭自如,如此小困难又怎能挡住我们学习革命先烈的脚步呢?我们完全不顾山路的艰辛,脑海里不断浮想起红军转移时的景象,此刻走在红军路上的我们已经把自己当成当年的红军。翻过一座山头,我们不知不觉就已经来到了当年红军与敌军血战的横奋茶亭。据赖叔叔介绍,原来茶亭就设在路上供赶路的人休息,可这条路已经很久没人走了,日久失修,茶亭也就倒塌了,茶亭柱子上的题词更是不见踪迹。这里的茶亭虽然只剩下墙角,但当年红军战士在这洒下的热血却孕育了周围的植被,它们是长得如此茂盛,瞧!这里的每一棵植物都是烈士的化身,捍卫着一方水土一方安宁。在路旁植被半遮半掩下,我们惊奇的发现一块欲倒不倒的石头上写着鲜红的“红军墓”。这难道就是当年烈士埋葬遗体的地方吗?我们不禁肃然起敬,不倒的石碑正是红军战士不倒的精神写照啊!我们怀着敬仰之情在墓碑前站了许久许久。
红四军入闽,有力推动了闽西土地革命战争,也奠定了中央苏区全面鼎盛的时期。走进黄沙村村部大门,昂首可见开国少将王直将军的亲笔题词“红四军入闽第一村——黄沙”,足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将军的题词更为村民们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村增添了动力。也许是农村对红色文化保护意识不强,亦或是政府对此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黄沙村的红色遗址所剩无几。也许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同样问题依然存在,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们应加大力度,用实际行动切实保护好未损毁的遗址,用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励下一代茁壮成长!
2.追忆名将过去,领略名将风采
时间:2012年7月10日 地点:武平县桃溪镇鲁西村
人物:梅院长、兰教授、肖博士、王浩华、童根英、兰礼平、钟怡琴
伴随着中华苏维埃成立81周年的喜庆,我们实践队的队员们踏上了追寻先烈足迹的旅程。红色政权平地起,武平地灵出人杰,7月10日这天,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闽西武平这片红土地上。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诞生了中国第一位空军总司令——刘亚楼上将。然而除了当地,却少有人知道刘将军,更别说是他的英雄事迹了,我们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更多刘将军的事迹,学习他的高尚品格,特意去拜访了刘亚楼将军的外甥——童宏亨老人。从他的口中我们得知了将军的不同的精神面貌。
走进老人的家中,老人正在剥玉米,他的客厅里摆满了将军的照片。听闻我们的来意显得很激动,因为很少有人会因为将军的事情来拜访他。他放下手中活计,给我们泡茶,聊起了将军。我们也问了一些问题来更多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上将。
问:老人家,您是将军的亲人,您是否听过他在战争时期的故事?
答:我舅舅很少在子女们面前讲他的英雄事迹,但是我知道他参加苏联的卫国战争和我们天津解放这两段故事。卫国战争时,斯大林向毛泽东致电要求派兵支援,当时,我舅舅接到命令后亲自驾驶飞机前往支援,并且顺利地帮助苏联击败敌军舅舅还因此得到斯大林的赞许和感谢。解放天津的事迹,更是传为一时佳话,成为军事神话。
问:将军立下赫赫战功,生活上与其他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当时国家还很落后,舅舅虽然是将军,但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待遇,依旧住在老房子里,生活也很简朴,我有几次去看他,都是几个兄弟挤在一个小房间里。有一年冬天,北京很冷,舅舅给我一件他的皮衣,而我却发现那衣服上有许多补丁,他总是告诫我们,要学会知足,我们是穷苦孩子出身,更要懂得惜物,多年来,他的习惯都没有改变过。
问:将军常年在北京居住,他对家乡的感情怎样?在家乡的建设上,他有没有特别照顾呢?
答:舅舅是个不忘本的人,不管再忙,每年他都会回家乡一两次,有时是夫妻俩,有时是一家人一起,回来看看家里人过得如何,还会来我家看看我妈妈。我记得在自然灾害时期,我们这里饿死了很多人,那一年我舅舅刚好从北京回来,知道了这里的灾情,就马上下命令让县里放粮救灾,可县里以各种借口拒绝,无奈,舅舅只好拿出手枪来,县里的人害怕,就放粮了,各个乡镇的人才没有被饿死,但舅舅却因为这件事被县里陷害说他滥用职权,回到北京后就被查办了。幸亏有周总理派人来调查才知道真相,舅舅被停职一个月后回到了部队里。从那以后,舅舅在家乡人的心目中成了英雄,备受爱戴。
从老人口中,我们听到的是老人对舅舅的思念和敬仰,将军虽然不在了,但他对老人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老人说,至今还像舅舅一样,满足于平淡的生活,不去追逐什么富裕,这种场景,岂不正是将军在现在的缩影吗!回到我们的课题中来,究竟这是怎样的一位将军,让许多人至今怀念尊崇,在他的诞辰100周年时,百余部车载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这片土地上瞻仰?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述这位将军的故事吧!2.1战功卓著尽显大将风范
相信共和国不会忘记,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期间,刘亚楼屡建奇功。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作战期间,他出色地贯彻“诱敌深入”的计策,率三十五团一路上故意丢弃一些包袱、马灯,造成溃败假象,将张辉瓒部诱至龙冈九菜岭下,然后率部返身杀“回马枪”围歼张部,为毛泽东书写“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的传奇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时的他已显示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第三次反“围剿”中,他率部勇猛冲锋,在石城一战身负重伤,被装殓入棺,幸而张赤男发现他一息尚存,经抢救脱险。第四次反“围剿”猛攻南丰失利时,刘亚楼向朱德、周恩来建议撤围南丰,之后率十一师参加黄陂伏击战,全歼敌五十二师,活捉国民党师长李明,斩获甚丰。长征路上,刘亚楼任红一军团红二师政委,红二师作为中央红军开路先锋,一路斩关夺隘,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率先翻越夹金山,为全军踏开雪路„„毛泽东在哈达铺赞扬他说:“你刘亚楼一路敢打敢冲,战功卓著嘛!”。
不仅如此,在抗战期间,刘亚楼将军也是屡建奇功。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的胜利,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侵略。在解放战争期间,更是创造了战史的奇迹,仅仅用了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被称为“天津方式”。因为战功彪炳,更被毛泽东点名组建中国空军,成为我国第一位空军司令员。之后还亲自驾飞机前往苏联参加卫国战争,解救苏联,参加抗美援朝等。
还听老人说,林彪元帅是不会随便接见来访者,尤其是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和国防部长后,高级干部到毛家湾来,都要经过林办主任叶群这一关,然而刘亚楼却是个例外,林彪甚至是亲自迎接,而且,刘亚楼还是唯一一个敢管林彪家事的人,几乎所有的中央领导人都对刘亚楼做出了高度评价。
大大小小,军功无数积累成了将军的光芒,让我们向将军的神勇致敬!2.2故乡情怀满是深情厚谊
老人说刘将军是个爱国爱家的人,尤其是看到故乡遭难时往往让他寝食难安。在三年困难时期,刘将军的故乡武平受灾严重,老百姓饿死了很多,情况非常严重,而粮食在政府的监管之下,没有上级的批示是不可以随意开仓的。
此时刘将军回到故乡,看到这种情况,毅然决定先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为此他被陷害控告,被中央停职审查,后来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派人前往调查,一个月之后释放了刘亚楼将军。因为此次事件,武平人民既心痛又感激,刘将军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又增添了不少,为其以后培养更多军事人才增加了条件。他先后几次回到家乡,到母校为师生作报告,鼓励学生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积极进取,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家乡人民的生活状况,为建设好家乡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现如今,刘将军的子女们也秉承其父的崇高精神,经常回家乡探望故乡人民,帮助故乡人民解决困难。将军一家在武平当地深受爱戴和敬仰,好一位爱国爱家的深情将军,武平人民的心中会永远记得你的。2.3居功不自傲,凡事自力更生
老人还告诉我们,刘亚楼将军在教育子女后代方面也是非常严格的。他在饭后总是把孩子聚在一起,教育他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们,你们要记住,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将来都不是你们的,你们要想有美好的未来,不是用我的功绩来标榜你们,而是要自力更生,靠自己去创造,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在,都要凭自己的能力去生存,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生存或者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那么,我们自己就失去了经受考验和享受成果的过程,人生就会有残缺和遗憾。
想想看,在以前,只要稍微有点功绩的将军就只知道炫耀自己,甚至出现一代人播种,几代人收获的现象,而刘亚楼将军却并非如此。
除此之外,刘亚楼将军还教育孩子要节俭,而他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榜样,这一点,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可见一斑。刘亚楼在空军厉行节俭,学习“一厘钱”的精神,一颗螺丝钉、一滴油地实行节约。在他的带头下,空军机关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起草文件必须用废纸,油印过的纸都要翻过来重新用。信封也必须反复使用,先用钢笔写,再用毛笔写,最后翻过来糊好再用。”出访古巴时他曾有句名言:“就是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刘亚楼的衣服其实十分简朴,他的衬衣领口和衬裤总是补了又补,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感慨:“真不会想到,一个上将、空军的司令员,却穿这样的衣服。”
虽然身为将军,但他没有忘记,自己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忘不了所遭受的苦难,所以更加懂得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而不是大手大脚地去花钱浪费,在他的心中,只要心是富有的,精神是富足的,外表不需要太在意。
一国上将,一个开国元勋,一个空军司令,一个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名字,一个永远印在武平红土地上的鲜红印章,一道无法抹杀的光辉,让我们永远的记住他,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刘亚楼。你是这片红土地熠熠生辉的源泉!我们也相信,将军的故事还会延续下去的„„ 3.访问老干部,学革命精神
时间:2012年7月16日 地点:武平县城厢镇园丁村
人物:梅院长、兰教授、肖博士、王浩华、童根英、兰礼平、钟怡琴
2012年7月16日起梦乡野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和指导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老师们前往武平县园丁村进行社会实践队的实践活动,园丁村村干部热情的迎接了我们并且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园丁村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起梦乡野社会实践队专门调研武平红色文化的第三小组和我们的带队老师兰启发一起专访了园丁村一位离休干部陈天赐同志。
离休干部陈天赐未满二十岁时便随同乡人参加了游击战争,在短暂的游击生涯后陈天赐参加了让他今生难忘的解放厦门运动。对于陈天赐同志光辉的战斗史我们第三小组做了详细的询问。
问:当年为什么参加了游击战争?
答:因为当年的生活实在是艰难,在家里根本无法谋生,战争给平民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跟随同乡人一起参加了游击战争。
问:你还记得但年解放厦门时的一些细节或者战况吗?
答:战况当然是非常激烈,当时和厦门岛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方便的交通,战士都是坐船去厦门岛,一个船上的战士能够安全到达厦门的岛的非常少,死亡人数相当高,还有很多自愿帮助我们的当地船夫牺牲。
问:那你现在回经常去厦门吗?看到如今的厦门你有什么感慨吗?
答:会经常去厦门,鼓浪屿的解放也是当年的战役之一,每年都会去看看鼓浪屿,其实最重要是去烈士墓看曾经的战友和当年带领我们的师长。但是现在年龄越来越大,以后恐怕没有太多机会能够去到那里。
结束部队生活的陈天赐同志回到故乡担任了职位,现在已经高龄的他享受国家的离休干部待遇。对于离休干部的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向陈天赐同志了解了他的退休生活。
问:退休之后,有没有一些补助或者政府有没有一些慰问活动? 答:从退休开始一直有足够生活的退休金发放,过年过节当地政府也会来家里慰问。生活没有什么问题。
问:在医疗方面有没有相关的保障? 答:这个方面不用担心,在医疗方面也有相关的补助,生病住院都会有人来看望。基于现在医疗水平和平均寿命的提高和其他一些缘由,在中国新出台的退休法中退休年龄有所提高,对于这一点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对于提高退休年龄这一问题的利与弊一直是争议不断。值得庆幸是,虽然对于退休干部的待遇补贴一直在做修改,但像陈天赐老人一样曾经为我们国家流血奋斗的同志们的生活还是得到了保障。
现如今经历过抗日或者解放战争的人像陈天赐老人一样健在人越来越少,从与老人的聊天中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他希望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铭记历史,传扬红色文化。陈天赐老人与兰启发老师聊得革命内容有很多我们也不知晓。陈天赐老人所说的现在大部分的青年人对于他们过去的往事已经不再感兴趣更是对红色革命传播教育失败的肯定。学习过去的革命史并且感恩那些为我们的新生活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战士们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陈天赐老人现在生活安乐,大厅里挂的全家福已经是四代同堂,我们很开心这位老人在经历战火后有一个美好的晚年。但是这只是我们所了解的一个人,那些曾经浴火奋战的人们回到故土后是否都能安享晚年呢?这红色耀眼的革命精神是否能够薪火相传呢?该怎么去学习怎么去传承,我们要走的路还太长。
这一路的下乡调查,我们收获颇多。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物件、每段历史,都能勾起我们对家乡红色文化的深切感受。但这些仅仅是我们的记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感受和行动传达给我们的同龄人。文化需要一些载体来传播才不会泯灭。而我们是新一代的主人,以主人翁的身份我们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由于时间安排和交通不发达的问题,仍有一些文化名地我们没有办法去目睹和学习。但这一路的下乡调查,我们收获颇多。每个人、每件事、每个物件、每段历史,都能勾起我们对家乡红色文化的深切感受。但这些仅仅是我们的记忆,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感受和行动传达给我们的同龄人。文化需要一些载体来传播才不会泯灭。而我们是新一代的主人,以主人翁的身份我们必须负起这个责任。
参考文献:
[1]《武平人民革命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京]新登字148号,1995年12月第一版;
[2]黄卓文,《武平县志》,福建省武平县印刷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3]闽西新闻网
http://news.66163.com/2012-05-03/631669.shtml 《红军入闽第一村——武平县高书村庄的和谐发展之路》;
[4]闽西日报 第三版《红四军入闽第一村:武平高书村》文:刘永泰 编辑:黄德民 2012-6-12。
第五篇: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模版)
集美大学
社会实践调研论文
集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
晋江市各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探讨与思考
[文章摘要]2012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思政调研二队的调研实践队,采用走访调研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利用暑期50多天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认识晋江市农村地区青年的养老观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产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养老问题不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课题,而且也构成了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福建省晋江市经济发展势头迅速,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方面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本文将从本土化视角,利用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晋江市各村的青年进行社会问卷和调查,了解各村青年对于农村养老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且借鉴西方“社区照顾”的经验来探讨适合晋江市村(社区)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将结合分析晋江市目前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再从本土化角度总结居家养老工作的现实意义以及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最后提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事业的建议。
[关键词]本土化 居家养老 服务工作
引言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参加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目前我们严峻的养老问题,1
通过利用对农村青年养老观念的调查,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农村养老问题献计献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们无法回避地面对一个快速前进的老龄化社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是在未富先老、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的国情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相伴随,与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收入差异扩大相重叠,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相交织,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新难度。[1]尤其在如今处于大变革中的中国,老龄化速度非常迅猛。若以国际上常用的指标——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翻一番所用的时间来度量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英国用了45年,瑞士用了50年,美国用了65年,而中国完成这一过程却只需27年,犹如“跑步”进入老龄社会。[2]晋江市以名牌之都享誉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其财政收入也比历年增长几翻,但其老龄化问题也不容乐观,在2010年底晋江市老年人口已达到12.28万人,占总人口的11.53%,已明显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将从本土化视角,立足老年人的相关理论和社会工作理论,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和问卷的形式,来看待晋江市的老龄化问题,即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差异性[3],通过对晋江市各村(社区)居家养老建设情况的调研,以及了解各村(社区)的青年的养老观念,比较全面、客观地总结建设工作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不但可以利用晋江各村(社区)各自独特的优势,为其制定具有各自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还能为我们研究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进而为指导中国各地的居家养老工作提供成功经验,其意义重大。
一、晋江市养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家庭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4]在晋江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晋江作为我们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城市,我有幸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到晋江市的农村基层,走访晋江的13个乡镇,通过为期40多天的调研,发现晋江市人们政府在站点建设、人员配备、服务开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社区)干部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观念认识不到位
我们在调研之前也对晋江市的居家养老工作进行简单地了解,发现晋江市自2009年以来,居家养老工作也已开展了3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在我们走访村委会、老人会时,发现其干部或领导在调查到村里老人会的硬软件设施时,他们也只能略知一二,并不是很了解,对发展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仍然还是很单纯地认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看成是新建或修缮村(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或敬老院,而没有很好地整合村(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开展为老服务,没有真正实际地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例如村委会都简单地从外面看老人院是如此的雄伟壮观,都没有真正地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进行居家养老工作。
(二)、在完善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差,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调研的结果展示,在晋江的大部分村(社区)的现有的居家养老工作中,大部分仍以日间照顾和娱乐方面为主,如青华社区开展以院舍式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为
老年人免费提供午餐,很多社区根据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设立棋牌室、广场舞等娱乐活动,但在助医、助浴、助洁、助急等方面仍大为欠缺。如我们在走访磁灶镇大埔村时,发现大部分老年人的子女都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和儿童,在儿童自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再加上老年人如果发现意外医疗事件时或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就需要真正帮助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与较为成熟的英国社区照顾相比,造成以上原因和差异之处在于政府承担责任的程度不同、专业化程度不同、目标设计不同。[5]在我国“政社”没有真正的分离,“强势”政府的主导和“弱势”社会的反应[6]使得其在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大为尴尬,大部分服务大都停留在初建阶段,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招募和培训服务队伍的力度不足,专业服务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
晋江市在志愿者服务方面的建设起步较晚,进程较慢,在为老服务队伍的建设方面欠账较多,虽然有组织过几期的助老服务培训,但其上报的较多为素质较低,不是真正热心于为老服务事业的,造成招募和培训服务队伍的力度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职社工严重不足,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我们也有专门以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在问及他们对村民邻里的帮忙的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回答是“人家请了才过去帮忙的”,可得出大学生真正主动热心于为老志愿服务方面并不是很多,我认为可以在这方面大力培养大学生志愿者。
(四)、社会化程度不高,动员社区资源能力欠缺
在晋江市目前的家政服务公司等位为老服务机构较少,规模不大,而且分布不均,多分布在青阳街道等市区范围内,而且对晋江市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参与度也不是很高,社会中介组织和家政服务公司直接参与的程度也不高,就会造成我们在下社区调研时变成志愿者去帮助老人做些家政工作了,明显造成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各试点服务能整合到的优秀服务资源偏少。
二、从本土化角度总结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做调研,不仅仅是只会发现以上问题,我们也要明白我们为什么会去调研农村养老问题,我们适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暑期调研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身接触农村的平台。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出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而居家养老服务却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形式,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4]在中国的本土化视角下,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结合中国特色的孝道文化,继承精华,抛弃糟粕,重构新孝道文化,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的时代要求。我们将从本土化角度来总结晋江市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减轻家庭照料压力
晋江市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显著,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人口流动加快,家庭逐渐小型化,结构核心化,造成养老功能也逐渐弱化,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出现,老人的赡养、照料成为普遍问题,成为大部分独生子女者的沉重负担,而在调研涉及养老问题,大部分青年都极力赞成农村应该重视养老问题,希望党的支农惠农政策能够更多地涉及到农村养老问题,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可以支持和帮助他们
养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能通过一定的政府补贴,使一些有困难的家庭减轻照料负担和压力。
(二)、与机构养老相比,居家养老颇具压力
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利用其社会养老保险和退休金,在机构养老仍感压力重大,我们在对机构中养老的老人进行访谈时,发现其退休金或社会养老保险多处在几百元幅度里,而每个月机构养老费用都在1500上下,幸好有国家和政府的补贴,但其补贴也只是很少的,仍给他们带来很大费用负担。但居家养老作为一种利民、便民、亲民的养老模式,却大受欢迎,它具有成本低、覆盖面广、服务方面多等多种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用较少成本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70年代,一些国家已经率先提出了“就地养老”的构想,开展非机构养老服务,在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包括建立生活基础利用设施、日托中心、开展上门服务等,有利于解决政府负担过重,机构服务费用高等问
[4]题。
(三)、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居家养老服务是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环境中接受生活照料,不但创新了中国人的养老模式,也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的心理特征。据我在晋江的实习调研,很明显地认识到大部分老人都不愿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而去陌生的环境养老,从小扎根在自己的乡土上,95%的老年人对自己的家乡和村落都充满情感,更想在自己的夕阳之年能在自己的故乡安详地度过,落叶归根。从老年人的适应学说解释,认为老年期的主要变化时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且老年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最受伤害和威胁的时期。[6]而居家养老服务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不仅能使更多老年人享受到亲情融合的家庭生活氛围,而且也满足了他们不离开熟悉的环境而享受养老服务的需求。[1]与西方文化不同,我们应从本土化的角度辩证看待,我国老年人不仅想获得服务的需求,更看重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亲情感。
三、从本土化视角对晋江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探索
发现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问题。善于总结是社会实践的源泉。在为期40多天的调研后,我们收获手中满满的问卷和感受记录,来到机构与当地政府一起探索适合晋江市村(社区)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下,已经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伦理结构,它不仅调解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也平衡着社会秩序。在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更不可忽视家庭网络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在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时,必须依据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加强家庭网络的功能,使之成为发展中国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家庭网络对于英国的社区照顾而言,那是一种本土化的探索,在我们借鉴和学习西方成功的养老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注重中国的本土化社会工作。中国的社会工作需要奉行“拿来主义”,理解和把握西方专业社会的知识、价值和技巧,同时也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中提炼出有中国特色的助人模式,为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形成和发展打下基础。[7]在晋江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各村(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都是依托村(社区)现有的村(居)委会自身实际情况,而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各种各样的居家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兴建老年活动中心,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基础
调研时发现某些村落缺乏兴建老年活动中心的资金,但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可利用资源将其重新修缮改造成老年活动中心,如:东石镇的萧下村,能充分利用被闲置的旧村幼儿园改造为居家养老服务站,并将老年活动中心和村级敬老院并入服务机构内,聘请专职人员为村里老年人提供丰富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磁灶镇东山村通过重新装修原村文体中心,将其重新改造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场所,并设立农家书屋、健身房等等活动场所。
(二)、组建专业队伍,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
青阳街道青华社区通过招募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健康老人服务疾病老人的方式,开展以院舍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志愿者顺利开展助老服务;安海镇下山后村充分整合辖区内的各类志愿为老服务资源,能有创造性地建立分类分片的为老服务模式,一个村民小组确定一名助老服务员,特别照顾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磁灶镇磁灶社区在村主干的高度重视下,以离退休老干部、离退休职工、各老人会负责人组成兼职助老服务员,以党员、团员、妇联、居民代表、社会热心人士等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伍,以社区离退休老干部、专职社工、电力、水厂、卫生所等组成专业服务队伍,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三)、办好老年学校,为居家养老丰富内容
办好老年学校,也是晋江市居家养老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根据老年人群体的不同需求,通过社区办好老年学校,不但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进老年人的生活情趣,扩大交际范围,可以使老年人在夕阳之年发挥余热,满足老年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如梅岭街道赤西社区通过开发文体活动室、棋牌室、南音室等为老服务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还有不少社区都通过各村(社区)老年会联合兴办和普及老年学校,让老年人学习时事政治、养生保健、诗书琴画,对其延年益寿、颐养天年都有很大作用。
(四)、“朝之夕归”为居家养老服务树立典型
以磁灶镇的大埔村的“典当古宇”闻名于晋江的典范为例,利用本身富商热心于老年公益、慷慨解囊的优势和不少老人子女外出打工造成空巢现象尤为严重的特点,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三餐饮食,白天让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活动室打牌、读书报、下棋、聊天,晚上各自回家,形成一种“朝之夕归”的养老模式,使其形成有规律的饮食和生活起居;青阳街道青华社区也建立“日间托管”服务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午餐;陈埭镇涵口村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服务机制,上午将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接送到服务站共同学习、娱乐,中午提供免费午餐,下午再接送老年人回家,同时定期上门服务活动不便的老年人。
四、从本土化出发对大力发展居家养老事业的建议
如今的居家养老已经不是单纯地认为把老人安排在家中养老,也不是完全交给社区来养老,它已经被赋予更全面也更深刻的内涵,它已经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各种精神消费需求。为此,根据我在晋江实习调研以及从晋江市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居家养老工作
自从晋江市居家养老工作开展以来,很多相关部门对居家养老工作的认识还不清,造成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存在很多严重不足,没有真正地切实际为老年人谋利益,因此我们要运用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义,强化公民养老、尊老教育的社会意识,同时也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设有利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环境。
(二)、充分利用辖区资源、适应多样化需求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也是从各村(社区)的实际出发,根据各村(社区)和实际情况和整合辖区服务资源制定有特色的居家养老模式,努力为村(社区)老年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同时利用社区服务资源,鼓励和支持各部门,如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机构一同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实现服务队伍建设
随着物质资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家养老对象寻求的已经不仅仅是衣食居住这一层面的问题了,其标准已经从寻求生活援助的低标准迈入寻求心理援助、适应精神慰藉的高档次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标准队伍建设,实现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加强居家养老队伍建设,着力建立以专业队伍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8]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养老服务社会化,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做好居家养老工作.(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老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再加上很多老年人法律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相对软弱,造成他们的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社会的各种保障制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晋江市的经济能力,可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可适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标准;二是调整提高对农村老人的低保、五保对象的补助标准;三是建立对高龄老人的各种生活补助制度;四是建立应对无能老人的援助制度。[9]
结论
感谢集美大学校团委和思政调研部能够给我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之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亲身接触“三农”的平台。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真正地深入农村,了解村情,促进了我与村民的交流,培养了我与村民之间的感情,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额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社会的意识。21世纪的中国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取得飞跃进步,同时各种社会问题的矛盾也非常尖锐,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不容乐观,它将直接导致劳动力人口负担加重,对人口结构造成不良影响,随时都会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晋江市调研和实习,通过对晋江市各村青年的养老思想状况的问卷调查,从本土化视角去探讨晋江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时我们在借鉴西方“社区照顾”概念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思想、文化基础与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差别,需要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社区照顾”之路。从晋江市养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着手研究,进
而从本土化视角探索居家养老模式,最后再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提出相对对策和建议,不但有利于我们了解晋江市乃至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和各种优秀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成功经验,使我们在探索中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模式上将具有前瞻性,对实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神州大地上将如火如荼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让老人朝至夕归、空巢不空!
[参考文献]
[1] 王景星.晋江老龄问题研究文集
(一)[J].晋江市老年学学会,2011(3):001
[2] 陈晓.延迟退休:养老与就业工作[J].中国新闻周刊,2004(358)
[3]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学刊.2001(2)
[4] 李伟,李志宏.社区老龄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72-173
[5] 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7
[6] 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71
[7] 黄春梅.社会工作本土化如何借鉴西方和我国传统价值观[J].社会工作文选.2007,9:113
[8] 晋江市老干局,老年学学会.晋江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晋江市老年学学会.2012,5:95
[9] 晋江市老干局,老年学学会.晋江市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晋江市老年学学会.2012,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