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法

时间:2019-05-14 13:0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素材-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素材-法》。

第一篇:作文素材-法

以上所有的案例或许都有点极端,但它们却有一个共通点,为什么所谓“讹人”的都是老人?这可能是对“治病养老”最焦虑的一群人。的确,道德沦丧,与个人的温饱程度没有绝对的关联,但却可能有着重要的因果关系。“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2600多年前的治国之道,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是让老百姓遵循道德规范和荣辱观的前提。

讨论人性善恶,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善念恶念,每个人都有。有时,也只不过是 一念之差。

但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才能让普通公众在 摔倒的老人 面前 勇敢起来,而不是冷漠围观。比照小汽车的第三者强制险出台相关险种,能行吗?

一、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制、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诸侯各国的思想家进行着激烈的思想大论战。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在治国方略的选择和运用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核心的是法家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思想家是时任齐国国相的管仲。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措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治国理论,即以法治国的主张。作为法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管子的思想丰富而有影响力。《管子》主张以法治国,执法公正,同时,也非常重视“德”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充分认识到人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管子》治国理民的思想方略。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离楼上》!释义: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释义: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三、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后来法家发展成霸道思想,与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变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于社会治理之道。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1、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释义:除了君主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2: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若刑。刑重,则不敢以贱易贵;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释义: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整饬官吏,威慑民众,消除荒淫怠惰的行为,禁止欺诈虚伪的风气,没有比用刑更好的。刑罚重,低贱的人就不敢侵犯高贵的人;法律严,君主就受人尊重而不被侵凌。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释义: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4、“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释义: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

5、黄帝有言曰:上下一日百战

释义:没有制度、规则、法治的约束,没有人民的主权、治权,上下一日百战的戏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6、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释义:明确地行赏),则民劝功(释义:劝勉立功);严刑,则民亲法(释义:重视刑罚)韩非子主张实行严刑峻法。

7、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释义:治理臣民没有永恒不变的常规,只有用法律。法律随时代而变化则社会稳定,治国的措施适应社会现实,就会发挥作用。(法家眼睛向前看,主张变法)

8、行义示则主威分,慈仁听则法制毁

释义:表彰个人品行,就分去了君主的威势;听信于仁义说教,就败坏了法制

9、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释义:英明君主的治国之道是,臣民不得因给私家谋利而得到功名,功名的取得,必须根据国家的法律。

10、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

释义:峻法是用来禁止过失、排除私心的,严刑是用来执行命令、惩罚臣下的

11、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释义:法律不会奉迎显贵臣子,就像墨绳不会避绕木头的弯曲之处一样。

四、法家另一代表人物商鞅: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

1、名言: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

释义:一个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对于集市上的那么多的兔子,却看也不看。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

2、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 ——《商君书·赏刑篇》

其他:

1、„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清.纪昀《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2、有此上士,则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东汉.虞延

3、惩其未犯,防其未然 长孙无忌《唐律疏议》

4、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5、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 —— 西汉.桓宽《盐铁论》

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清末(设立了法制却不善加执行,等同于无法的社会。)上下5000年,中国的法律文化博大精深,历朝历代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法律思想上也是百家争鸣。法律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思想家也是法的大家,也是政治家。中国古代法律思想有很多,如: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德主刑辅等,至今仍对对中国政治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中国法律思想的变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文明的自然承续。对中国古代法律格言的理解要去粗存精,有些内容已和现代的法治理念不相适应,要辩证分析。我提供的上述内容仅仅沧海一粟、挂一漏万。

第二篇:谜语象形法素材

谜语象形法素材大全

一、笔画字形象形法

“·”象滴水、孤星、球类 “田”象荷叶 “八”象画眉 “冖”象画桥

“人”象柳叶、雁阵、飞燕 “×”象双浆 “厶”象远山 “乙”象水鸭

“弓”象绣鞋、新月、残月 “亠”象小笠 “又”象活椅 “士”象飞机

“曰”象落晖、斜阳 “忄”象画戟 “舌”象三弦 “个”象竹

“宀”象远山、冠帽 “丁”象珠帘 “亚”象栏杆 “丰”象远树

“卜”象鸦片烟枪 “廴”象划舟 “干”象蜻蜓 “亦”象蝴蝶

“丨”象绣花针 “巛”象群鸦 “冊”象篱笆 “灬”象马蹄

“品”象画菊花 “虫”象孤帆 “阝”象旗帜 “立”象孤帆

“凡”象吊钟 “平”象路标 “皿”象碉堡

“女”象梅枝 “而”象犁耙 “門”象眼镜

“尔”象金蝉 “习”象残月 “卤”象鸟笼

“尸”象残月 “辶、乚”象小舟;

四围山色扣“田” 千里冰封扣“冯” 黄莺掷柳扣“梭” 紫燕穿帘扣“剪”

漫画梅枝扣“女” 淡描菊蕊扣“品” 翩翩蝴蝶扣“亦” 款款蜻蜓扣“干”

孤帆远影扣“虫” 雁阵成行扣“人” 雁阵成行扣“一”

裙带宽余扣“要” 朱颜消瘦扣“佥” 兽蹄踏遍扣“梅花” 鸟

留痕扣“竹叶”

朦胧月色扣“月” 桥通两岸扣“工” 为郎颠倒扣“食” 挺枝荷叶扣“甲”

柳叶双垂扣“彳”平分秋色扣“臼” 蝴蝶翻飞扣“胡” 斜峰相映扣“臼”

竹叶飘风扣“彡” 颦蹙蛾眉扣“八” 旌旗招展扣“阝” 孤帆远渡扣“立”

一水平流扣“灬” 针儿欲坠扣“卜” 发箭传书扣“中” 树影参差扣“杀”

远山叠叠扣“幺”

二、数字符号象形法

(一)常见字母象形:

A:塔;b、d:半把剪刀; B:弓 c:象形残月; D:弓、半圆(如半个月亮);

H:单杠;h:靠背椅子;I:棍棒、直道等;i:棒球;J:钓钩; M:山谷、连山;

m:双门洞;n:单门洞;O:圆形景物如球、圆月、洞等等;P,象形旗帜;Q:象形断线的气球、带藤的瓜、彩云追月;S,象形蚕、龙、蛇、弯路;T,象形锤子;t:钓钩; V:山谷、曲线、胜利、倒立的人;W:曲线、波浪等;X:双桨、错、未知数、爱克司、乘;Y:幼苗、杯子、竹叶、三叉口;Z:象形鹅、鸭等。

(二)常见数字象形:

1:小棒,2:小鸭,3:耳朵,4:小旗,5:秤钩,6:勺子,7:镰刀、锄头,8:葫芦,9:勺子,0:同“O”的扣合方法。

第三篇:“文本素材法”作文指导之细节描写

“文本素材法”作文指导之细节描写

南安市实验中学

陈春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描写细节的类型、方法和技巧。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把作文写得生动、细腻、传神。

(二)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

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进行细节写作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揣摩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在作文中如何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课前播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彩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及作用。

2、初步掌握细节描写的类型、方法和技巧。

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

三、概念理解,把握内涵。

1、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即细小的情节。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2、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渲染气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文章更生动传神、形象感人。

3、细节描写有哪几种类型?请举课文例子说明。

(1)人物细节描写。

常用的有:动作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肖像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等;

(2)环境细节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细节描写、社会环境细节描写。(3)场景细节描写等。课文例子(略)

四、欣赏美文,体会细节,畅谈感悟。

1、回顾已学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精彩片断,读一读,谈一谈,引导学生体会细节描写之妙。

2、展示学生精彩习作片断,读一读,谈一谈,悟一悟。

五、方法点拨,开启智慧。

1、突出重点,精雕细琢,延长过程。

2、巧用修辞,描写神韵,引经据典。

六、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什么?

要符合生活、新颖,要有代表性、概括性,有选择的为中心服务。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深化文章主题,生动、形象,让文章富有表现力,给读者留下印象。

七、细心观察,即兴创作,牛刀小试。

1、请学生评评两则片断描写,哪则写得更好,为什么?

2、猜猜看,我写的是谁?

运用刻画细节的方法,描写班级里的一个同学,不要出现名字,看你的描写能不能让同学一下子猜出来。

3、调动想象,认真描写。

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和蔼的老师走进教室时的情态。

八、板书设计。

细节描写

经典作品常读熟

留心生活细观察 用心揣磨思妙用

勤奋练笔方学成 留住身边精彩事

细节点亮文章美

九、布置作业:

1、请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严肃的老师走进教室时的情态。

2、请描写运动会你最喜欢的一个场面,表现热闹的情景。

第四篇: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

一、意志、毅力、信念、信心 名言: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2、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告诉我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事实论据: 张学良戒毒

张学良年纪轻轻时就染上了毒瘾,在日本入侵东三省、国难当头的时候,他深受刺激,决心奋起救国,并决定首先从戒毒开始。他把自己关在房内,把手枪放在床边,对手下人说:“无论我怎样痛苦叫喊,你们谁也不准给我打针,谁要胆敢走近我的床头,就一枪把他打死。”张学良就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终于戒掉了毒瘾。

容国团夺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中国还榜上无名。那时容国团在广州体育学院学习,立下了“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誓言,别人都讥笑他是在吹牛。可是,他立下誓言,就以顽强的毅力刻苦训练,钻研技术,在1959年世界乒乓球比赛中,他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以不争的事实实现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5岁时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农村,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病。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刻苦攻读文学和英语,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书籍。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从而获得了 “八十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的美誉。(克服困难)

鉴真东渡

唐代高僧鉴真,为了到日本传扬佛法,56岁时带弟子、工匠百余人从扬州东渡,一连四次都没有成功。60岁时,他第5次出海,不幸遇到风浪,无淡水,无粮食,又迷失方向漂到海南岛。鉴真本人因病双目失明,几经周折又回到扬州。5年后,鉴真毅然再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弘扬佛教文化,传播中日友谊。(克服困难)

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第七次努力

古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六次被入侵之敌打败,失去了信心。在一个雨天,他躺在茅屋里,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想把一根丝缠到对面墙上去,六次都没有成功,但经过第七次努力,终于达到目的。罗伯特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我也要来第七次!”他组织部队,反击入侵者,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苏格兰。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顽强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雨果与《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它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常坐的座位底下留下了清晰的脚印;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翻遍悬崖,尝尽百草;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时20年,随贝葛尔号在大海上颠簸航行,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去完成对生命起源的真正的探索„„(适用“时间与不朽”、“人生需要恒心”“忍受成功前的寂寞”)

精典词语:

目的是美好的,但达到目的的道路是艰难的,道路上往往是杂草丛生、荆棘遍地,蛇蟒出没,暗流汹涌。要战胜重重困难,护身符只有一个,那就是“毅力”。

毅力是一种闪烁着勇敢者光芒的品质。失败了,不可怕,做一个有毅力的勇敢者,成功定是你的。

二、坚持、勤奋 名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成语:铁杵成针、滴水穿石

事实论据: 文学家高尔基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早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每天在十几个小时的繁重劳动之余,不顾老板的鞭打责骂,挤时间偷着学习。他在一家商店做学徒时,干完活便躲在物品储藏室里读书,没有蜡烛照明,他就把老板烛盘上的蜡烛油收集起来,做灯夜读。他在一家面包房当工人时,就在揉面台上架上书,一边揉面,一边看书。他阅读了许多国家的古典文学名著和进步报刊,从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从而使他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

数学家陈景润

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清晨三点起床学外语,每天去图书馆,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中。有几次,因为没有听见管理员“闭馆”的叫喊声而被反锁在图书馆里,但他毫不介意,仍不倦地回到书堆中。他走路都在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据说有一次,撞到一棵树干上,头也不抬说: “对不起、对不起。”继续思考。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坚持到底地学习精神,屈居于 6平方米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6麻袋的草稿纸,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1”只有一步之遥的辉煌。

王羲之与“墨池”

王羲之学书法时就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他从小就刻苦练字,笔砚常在门前的池塘里洗,天长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变成一池墨水。由于他勤学苦练,达到书法的高峰,被人尊为“书圣”。

梅兰芳练眼 梅兰芳年轻时为了演好戏,每天一早起床,盯着远飞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一日间断,终于矫正了自己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点,成为一代京剧表演大师。

警枕

《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部历史巨著。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巨著,历史19年之久。他每天都写至深夜,第二天未到五更便又起床。为了防止贪睡不醒,他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头枕在上面,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这个圆形木枕就会翻滚,把司马光惊醒,他就立即起床,握笔书写。他为此枕取名为“警枕”。

精典词语:

坚持是胜利和失败之间的斗争,最后的胜利者,往往就是坚持到底的一方。

三、克服困难 名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事实论据:

鉴真东渡(在前面)张海迪的故事(在前面)综合人物

在逆境中不失自信,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张海迪幼年因病高位截瘫,她自信努力,成为作家翻译家;被誉为科技“铁人”的高士其,他在病情不断恶化,从半身瘫痪到全身瘫痪,失去讲话能力的情况下,他还创作了60多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创作了两千多行诗歌,著述新书十几本;屈原被流放写成《离骚》;孙子受膑刑后著《孙膑兵法》;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贝多芬耳聋后谱出《英雄交响乐》;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失明瘫痪中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精典词语: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经受许多困难挫折。而我们必须要敢于面对困难,必须要经得住炼狱的考验,才能成功地到达理想的彼岸。

四、勇气 名言: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事实论据: 廉颇蔺相如

战国时,强势的秦王在与赵王的宴会上,让赵王为秦王弹瑟,并记录在案,来侮辱赵王。蔺相如不畏强暴的秦王,捧着盆缻让秦王击,秦王不击,蔺相如怒发冲冠,警告秦王如果不击,将“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吓得只得击缻。蔺相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在强权面前不屈服、不弯腰的勇气。

廉颇身为赵国的将领,因屡建战功,被封为上卿。蔺相如因口舌之劳,也封为上卿,廉颇非常不满。处处侮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处处忍让。他后来得知蔺相如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与他计较时,竟肉袒负荆,到蔺相如门前谢罪,这也是一种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即改的勇气!

精典词语: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责任 名言: 事实论据: 里根的故事

美国前总统里根11岁时,和小朋友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3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里根把钱给了人家以后,便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六、习惯 名言:

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决定。——富兰克林 事实论据:

王羲之练书法的时候,养成了时时刻刻都用手指书写字体的笔划,就连走路的时候都会用手在衣服上一遍又一遍的划字默写,他衣服的右侧经常有磨破的痕迹。正是因为他这一良好的习惯,造就他成为伟大的书法家。

爱因斯坦也是养成了随时随地都在计算数学题的习惯,他认为时间无比珍贵,有一次他和友人约定在桥头见面,爱因斯坦早到了半个小时,他就站在桥头拿着笔纸在计算,等友人来的时候发现爱因斯坦在计算数学题,觉得无比惊奇,也很佩服他这样热衷于数学的研究。正是这一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成就了这一伟大的科学家。

精典词语:

习惯是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形成的。一个良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用,一个不良的习惯也能让人遗憾无穷。

凡事提早5分钟的习惯,避免了匆忙的尴尬;事毕后整理归档的习惯,使工作生活变得有序;养成事前订计划的习惯,使做事目标明确;养成事后总结反思的习惯,才能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把事情做得更好。

七、气节:

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事实论据: 苏武牧羊

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所扣留。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不管匈奴人如何折磨他,他都没有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与羊群为伴。至到匈奴与汉朝和好,苏武才得以回到汉朝。苏武被扣在匈奴整整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苏武在极其艰险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和不屈的气节为后人所称颂。

杨靖宇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作战,顽强抵抗,身负重伤,宁死不屈,壮烈牺牲。死后,日本人剖开杨靖宇的遗体,想看看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上,是用什么支撑抗日联军顽强抵抗、不屈不挠的。结果,他们在杨靖宇的胃里看到的是野草、树皮和棉絮。杨靖宇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表现了中国人民压不垮的民族气节。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从巴黎回到祖国时,蒋介石想请徐悲鸿给他画一张半身像。徐悲鸿以“我对委员长没有兴趣,只对人民大众感兴趣”拒绝了这一要求。即使遭到威胁恐吓,他都不改初衷。在权贵面前不低眉弯腰,这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气节。

八、珍惜时间 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事实论据: 朱熹的惜时小诗

一日,朱熹立在庭院中,看到梧桐树叶片片飘落下来,联想到自己,虽已鬓染秋霜,却还诸事无成。可巧耳边传来庭外儿童嬉闹之声,于是慨叹道:“只有过来人,才知道时间的可贵呀!”立马回家写下小诗一首:“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街前梧叶已秋声。”据说从这天起,他开始为四书集注,十年乃成。

鲁迅视时间如生命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欧阳修的“三上”

我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家境贫寒,小时候靠用芦苇秆做笔,地做纸学习写字。成年后,他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和散文。当人们问他的学问从哪里来的时候,欧阳修笑了笑说,学问来自三上——“马上”、“枕上”和“厕上”,就是说,他惜时如金,连骑在马上、睡在枕上和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轻易放过。

九、理解

名言:

理解别人就是为自己打开一扇窗。——外国民谚 事实论据:

达尔文的想象力

年幼的达尔文在泥土中挖到一枚硬币,兴奋异常地跑到姐姐面前献宝似的对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时代的硬币。其实只是一枚因锈蚀而显得有些古旧的普通钱币而已。姐姐认为达尔文说谎,便告诉父亲,要求惩罚达尔文。可是父亲却慈爱地对达尔文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这便是理解。因为父亲知道,孩子没有撒谎的故意,只是对古钱币有着异常的兴趣。(可用于“想象力”)

管仲与鲍叔牙

管仲与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观众本钱不多,分红却拿得不少,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认为注意不错只是时机不倒;管仲曾经作了三次官,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没有赏识他的人;管仲作战,临阵脱逃,鲍叔牙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放不下年老的母亲。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司马迁最后写道“天下不重管仲之贤,而重鲍叔能识人也。”这“识人”其实就是对人才的一种“理解”。

精典词语: 生活中,我们常常说,理解万岁,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理解我们,但我们往往缺少换位思考,忽略了对别人的理解。

十、机遇 名言: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狄更斯 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事实论据:

中国首富李嘉诚想必人人都知道吧。他的成功在于对时机的把握。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还相对落后,土地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寸土必争”。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嘉诚把握住了商机,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借巨款购买了大量的地皮。这样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也正是这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投资使他发家起业,成为了亚洲地产大亨

训猴

泰国许多地方盛产椰子,而椰树高达十几米,且树干光滑没有枝丫,采摘椰子难度非常大,每年上树摘椰子都要出一些安全事故。一位高中毕业的椰农设立了一个驯猴学校,主要是训练猴子摘椰子的技术。然后把这些训练有素的猴子卖给那些园主或者是想以出租猴子为业的农民。因为猴子摘椰子的工效比人高了三四倍。结果,他训练的猴子供不应求。短短几年这位农民就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那个泰国农民如果不了解椰农摘椰子的艰辛,没有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机会永远也不会来到他的面前。

十一、诚实 名言:

民无信不立——孔子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事实论据: 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十二、谦虚 名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毛泽东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满招损,谦受益。事实论据: 白居易虚心请教

相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

写我一生的错误

受世人崇敬的周恩来,一生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身为总理虽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每到一处都要深入群众了解情况。60年代他有一次到上海考察,与电影演员们会面,在亲切交谈中,有同志热情向他建议:“总理,您给我们写一本书吧!”可他回答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孔子拜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十三、爱国 名言: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事实论据: 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钱学森回国

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解放前曾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时,他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那时,钱学森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别人劝他:“现在祖国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可钱学森坚决要求回国。美国千方百计不让他回来,曾遭到软禁,失去自由。直到1955年,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爱国英雄杨靖宇的事迹(在前面)

十四、名利 名言:

事实论据:

居里夫人的“奢望”

在科学史上,至今只有两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其中一人为居里夫人。她在发现镭之后,她说:“镭是一种元素,它属于人民所有,任何人不能拿它来发家致富。” “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同时代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惟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不为钱,不为名,不为利,只为科学事业发展而忘我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的去做。

十五、专心

事实论据:

居里夫人读书的故事

居里夫人上学读书的时候,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有—次,她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她就像没看见—样,在—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下,她们悄悄地在她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她—动,凳子就会倒下来。可是时间—分—秒地过去了,她读完了—本书也没动,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十六、爱憎

事实论据: 鲁迅为车夫医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人格的写照。对敌人恨,对人民爱,在鲁迅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他的这种高尚人格。有一年的冬天,在他家门口不远处,他见到一位人力车夫捧着流血的脚,原来脚被玻璃碴划破了,疼得不能走动。鲁迅很快从家中拿来药品、钳子和纱布,在凛洌的寒风中,他蹲下身子,细心地把车夫脚底的碎玻璃碴用钳子取出来,又用消毒药水清洗了伤口,敷上药,扎上绷带。扶他站起来,并设法着人送车夫回家。

十七、爱情

事实论据:

燕妮与马克思风雨同舟

燕妮出身于名门贵族,聪慧漂亮,才华出众。她不顾家庭的反对,热恋着出身于普通律师家庭的马克思。当马克思被德国反动政府迫害,准备流亡国外的最困难的时候,她毅然放弃豪华、舒适的家庭,同马克思结婚。婚后,随着马克思颠沛流离,生活极端困难,有时甚至交不起房租,他们最小的一个男孩也因病饿而死。但她从没有动摇过对马克思的坚贞爱情。她经常自豪地说:“我很幸福,因为马克思在身边,他是我生命的支柱!”

十八、健身

事实论据:

王若飞狱中坚持锻炼 王若飞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不幸被国民党被捕入狱。面对凶恶的敌人,他无所畏惧,坚贞不屈。在狱中,王若飞同志不但和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且还坚持锻炼身体。一个难友问王若飞为什么在狱中还坚持锻炼身体,他说:“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由于王若飞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终于征服了牢狱中的恶劣生存环境,战胜了死亡的威胁,保住了健康的身体。当他被组织营救出狱后,王若飞很快就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革命斗争。(坚持真理)

十九、廉洁、律己

事实论据:

周恩来总理的衣服

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可以穿。”(节俭)

朱德委员长拒收赠画

朱德委员长在青岛视察时,在青岛市工艺美术厂看到一幅精美的贝雕画《三峡夕行》他被这幅画的精妙巧思吸引住了,他驻足欣沿赞不绝口。工厂的领导趁朱德委员长车间参观时,将这幅画,包扎好放进他的汽车里。朱德委员长发现后,立即着人将该画送回工艺美术厂。

二十、守纪

事实论据: 周恩来严守纪律 有一年夏天,周恩来总理要向北戴河区文化馆的图书室借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按图书室的规则,这些书不外借。他就冒着大雨亲自到图书室查阅,衣裤都淋湿了。图书管理员见此情形,十分后悔,觉得应该将书给总理送去。总理安慰她说:“你们图书馆管理得很好,应该有规章制度,没有制度就不好管理,无论什么人都要遵守规章制度。”

二十一、科技

事实论据: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它产量的高低,直接与人类生活,生存密切相关。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与他人合作突破制种难关,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他研究成功的籼型杂交水稻平均每亩产量比其他良种增加50公斤以上,现已被推广、引种到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袁隆平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二十二、革新

事实论据: 鲁迅剪辫明志

清政府强迫所有男人都要留一条长辫。在日本,中国清朝留学生也要拖一条长辫子,处处受日人的讥笑甚至侮辱。鲁迅决心率先剪掉辫子,以表示对清政府的抗争和在外国人面前洗刷耻辱的决心。并特地到照相馆拍照片,在照片背面,写下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二十三、爱民

事实论据:

周恩来胸前的纪念章

周恩来总理生前,左胸前总是佩戴着一枚长方形的纪念章,无论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季节都一直佩戴着它。纪念章的右侧是毛泽东头像,左侧的中央是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周总理一生,就是以这五个字为座右铭。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的幸福未来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十四、专心

事实论据:

阿基米德专心治学

古希腊著名学者阿基米德,他痴迷于物理学和数学研究。有一天,他到公共浴室洗澡,当他坐进澡盆发现池水溢出盆外的时候。他突然光着身子冲出浴室,边跑边嚷:“找到了!找到了!”他是从浴盆中受到启发发现了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找到了银匠在金王冠里掺银的秘密,所以他兴奋不已。

陈景润撞树(在前面)

二十五、青春

事实论据:

萧邦20岁创作世界名曲《C小调练习曲》,华罗庚25岁成为知名数学家,爱因斯坦26岁创立相对论。

精典词语:

青春时代,是人生黄金期。它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它使人充满着渴望和探索精神。“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朋友们,珍惜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吧!把握时机,奋勇前进,为创造美好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十六、选择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原抱着医学救国的初衷东渡日本学医的。当他从日本人放的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的同胞看热闹,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或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认为,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只有文艺。于是放弃医学,而改行从事文学创作。鲁迅终于成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十七、文明

事实论据: 周恩来的风采

周恩来身为国家总理,但总是谦恭有礼。服务员给他端茶,他常常起身双手接过去,并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外出视察,每到一处,他总要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一一握手,亲切地道谢;在公共场所他总是模范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见人民群众,他都要微笑着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18小时,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到达,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和蔼诚恳,会见结束,他总把客人送到大门外,直到汽车开动离开。外国记者赞美他:“大凡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二十八、幽默

事实论据:

周总理桌上的派克笔

在美国政府非常敌视中国的年代,有位美国记者在周恩来办公桌上,看到一枝美国派克钢笔。便以挑衅的口气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们美国钢笔呢?”周恩来总理回答:“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那位朋友,坚持要我收下他的这件礼品,留作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这枝贵国的钢笔。”

二十九、忍让

事实论据 胯下之辱

俗语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但一个成功的人通常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也能屈能伸,能刚能柔。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于是造就了他这个乱世枭雄;司马懿能受孔明之侮辱,以静制动,于是他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十、守信

事实论据: 守信楷模周恩来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有一年他视察农村,在座谈会上认识了一位老农民张二廷。会后还专门访问了张二廷的家,临走时他紧握着总理的手请求总理抽空再来,周总理微笑着说:“有机会一定来,如果我不来,也一定派人来看望你。”在后来的几年中,周总理不管多忙,每年都派专人去看望张二廷。

韩信守信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幼时家里很贫穷,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佣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侍奉老人。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为了推行变法,取信于民,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两黄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黄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黄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百姓确信他的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推行实施。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十一、观察

事实论据: 法布尔观察昆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幼年起就经常观察昆虫。他数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对一种昆虫的观察研究往往经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40年才下结论。他对昆虫的观察极为专心,仔细,为了研究松毛虫的生活规律,常常把眼睛都看肿了。手指也被松毛虫的毒刺刺肿了,他也毫不在乎。由于他细心地观察研究,写出《昆虫记》十卷。

十二、博学

事实论据: 博学的曹雪芹

曹雪芹不仅是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在他的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第五篇:作文素材

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走了。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热”席卷全国,影响了一代人。甚至,APEC峰会上,习近平也曾引用了他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汪国真是当年的流行文化符号,多少激情浪漫的青春在此间张扬。少年时代的记忆,随着手抄诗词纸张慢慢荒芜;对青春激情的怀念,却不会随着汪国真的辞世变得模糊。

诗人,似乎已淡出我们这个时代,但有一位诗人,却魅力不减当年,他就是汪国真。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脱口而出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正是出于汪国真之手,而这句诗更曾风靡几代人。

汪国真开创了“鸡汤体”诗歌,虽然争议不休,但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里,我们也需要,满满正能量的心灵鸡汤,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对于习主席会背下他的诗,汪国真表示非常激动,连连感叹“习主席能背下我的诗词,我觉得挺欣慰的。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能够主宰自己的只有自己。不管是什么时候,哪怕在逆境中,也不要放弃。困难并不可怕,希望就在前方!

1.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路我多长,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总会走到目的地的,不管多高的山,只我我们登上去,山高人为峰,我们就可以比它高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困难总是很多的,不可能一触而就,做事情要是坚持,坚持就是胜利!3 所以这段话告诉我门 首先 要重视内因

重视基本功的修炼

只有这样 才是一切的根本 其次 应该相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不要被迷茫的前途所吓到

最后 应该明白 只要坚持 内心有信念 再高的山峰我们都能征服。

引申到我们个人 想要成功 做山外山 人上人 就要通过学习或其他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有实力的基础上蔑视一切困难 坚持不懈 相信有一天终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总书记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必然伴随着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我们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新中国建立64周年,改革开放30余来年,说到改革都会付出成本,但是事在人为,只要人肯动脑筋,有不怕输的精神,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改革必定会成功,中国梦必定会实现。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根基,只有进行了文化继承,才能搭建一个文化发展的平台,才能让文化发展成为可能!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发展和升华,只有文化继承而不得到发展,只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活力!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 文化是在不断的继承中发展的 • 继承优良的传统

•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 发展需要对传统有所突破 • 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 • 发展需要勇气和智慧 • 继承不等于盲目守旧 • 发展是对传统的扬弃

水寒,水凝而为冰,冰寒于水。

蓝深,蓝集而为青,青深于蓝。

★说实话,我不赞成于发展中极化,于继承中找借口。倘若发展无度,是不是历史的废墟上可以建起游乐园,清净的古寺边可以站起肯德基,幽雅的竹林里可以涌入比基尼?正好比在满汉全席的中央摆上意大利面,情何以堪?正好比吃着粽子咬出三分熟的牛排,气何以耐?

★我说,继承可以是这样的:继承世相传的女儿红,南方酒肆仍有醇香脉脉;继承流芳于世的手工绣,闺房女红仍于喧嚣中手手相传;继承精细典雅的瓶绘,画师于静谧中倾心渲染。“任烛花红,酒花白,眼花乱”,他们于发展中继承历史遗下的和蔼与优雅,独自一身依古驿,花朝月夜,手手相传。

板桥体是指郑板桥书写的一种书法字体,他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贵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时,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秦汉以来众多的书法佳作,像秦代大书法家李斯,汉代大书法家蔡邕,三国大书法家钟繇,以及被称为“草圣”的张芝等许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书法艺术从晋代至唐初一直是继承“二王”的传统,追求姿媚瘦硬的书风。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厚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体”。自唐以后,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都从他那儿吸取过营养。据说他曾经跟张旭学习笔法并且向“二王”、褚遂良以及当时民间的书法作品多方面借鉴,才能承前启后,开创一代书风。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希望你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果灰黑的树干上没有了嫩绿的叶,那它必定少一份生机;

如果葱茏的叶离开了盘曲的枝干,那它也必定少一份姿态。

枝离开叶,死气沉沉,叶离开枝,随风飘散,居无定所。

继承如枝,发展似叶。

我回首,发现沧桑的枝上抽出了喜人的绿。

在19世纪中期,足球比赛中的队员排列阵型只简单的“1——9”型,也就是九锋一卫,在这种阵型里队员的活动量极其的小,并且九个前锋很难形成一个核心,进攻没有章法,进球率极其低下。

可喜的是,英国在继承这种阵型的基础了,开创性地发展出了“4——3——3”阵型,并且天才般地设计出了“中场”这个最具活力的站位,这使得球员都有了明确的分工,球员们也就开始向更适合自己的类型训练,足球比赛的观赏性大大提高,同时球队之间的比分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它从上古传来,得之,我幸;

它那历史的旧渍,识之,我醒;

去斑驳,添光华,弘之,我命。

“我轻抚它在历史中发黄的轮廓,通过我的手掌,它会像花一样重开。”

祖先留给的宫服马褂,稍加发展,成了旗袍与中山装,没了多余累人的装饰,多了现代风范与妩媚;祖先留给的跪拜屈膝之礼,稍加发展,成了握手与作揖,没了奴气的臣服,多了礼仪之邦的大气与沉着。遥想邓小平当年,改革开放,继承了前人留下的共产主义,稍加发展,成了柳暗花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像一面尚未抛光的铜镜,而发展之手,让它折射出熠熠的文明之光。没有继承,怎来改革,没有改革,怎来发展?古老的文明车轮碾过,加以发展,平庸化魅力,腐朽化神奇。

诚然,老祖宗留给的不仅是锦绣朱华,还有渣滓。孔子时圣人,但也有“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论断;《水浒传》是奇书,但也不乏封建余烬,暴力和血腥。真正顺应时代发展的东西的魅力在于,放在时间里就能看清,要么香远益清,要么如同朱门酒肉。如果我们还吸收采纳,那无异于服毒自杀;如果我们顶礼膜拜,那无异于当年尊孔弄权的袁世凯。

“我踩在文明的净土上,却发现它早不如前。”

如果故宫可以做豪华公寓、私人会所,如果少林寺的僧人不吃在念佛,而是大搞商业,人们不禁要问:是我们把时代看错了,还是它欺骗了我们?我们可以选择把祖先的遗产封存,我们也可以选择把它弘扬发展,可是,当宝马、凯迪拉克开进故宫时,是不是发展得超前了,是不是走偏了正确的航向呢?一方净土,有了金钱的味道如何参悟大法精深,如何面对如来,如何普渡众生?这正如余秋雨所说“如果出土的马王堆老太要再饰以脂粉,植皮丰胸”,是不是对得起文化的原始内涵,而发展的要义,也绝不是文化跑龙套,经济唱主角吧!

《周易》有言“顺乎天而应乎人”,只有顺应时代,才能走得对,走得正,让继承的这一脉香火,烧的火光熊熊,照出个盛世中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历经了三次比较大的思想浪潮。

二十世纪初,在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中国文化界有着不同回应。其中有一部分激进的,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吧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落后挨打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落伍和腐朽,提出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而紧接而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的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广泛而尖锐的批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将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推向了极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有一些人不仅仅否定古代文化,而且全面否定近现代甚至当代文化,形成了一股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

不言而喻,这三次浪潮都重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四运动至今大约一百年的荡涤,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承认,中国很多古典文明已经被隔离在我们日常生活之外了。牟宗三先生曾对此有过精辟的评价:“西方的武力先把满清的政府打败,续吧我们的民族打败,最后把我们的文化打败。其实西洋人并未打我们的文化„„打败我们的文化是我们自己代人行事,起来自己否定。” 确实,探索近百年来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和忽视。

上下五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多少次浩劫与磨难,但却薪火相传永不灭,这就表明了传统文化也有其普遍的意义。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传统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现代生活不可能建立在虚无之上。否定传统文化也就等于否定历史,人为地把自己的根割断。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是可怕的。

我们现代生活应该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可悲的是,似乎至今还没有人给出一套令人信服的文化路径来指导我们究竟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这八个字成为了滥用的无效果的口号。

要发展,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的阐释,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摆脱传统文化的弊端,更加适应现代生活。新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孕育。这并非复制已有的传统,而是面对未来的创造。而在未来的人看来,我们现在所创造的新文化,也会融入传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无论何时何处,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的遗留,其包容性不可小视。这种包容性是超越时空界限、超越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兼有“大一统”精神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有这样的力量,用一只无形的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将民族的感情化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两千多年来,尽管后期逐渐成为束缚思想的工具,但其也曾经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达、发展做出过重大的贡献。她让我们认识到了爱国主义与愚忠的区别。社会成员愿意为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这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愚忠。她让我们学会了自我奋斗。《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我的奋斗意识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个人创业、创造、突破、创新,也有利于激励整个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导致很多负面的现象出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不良行为有矫正的功能,能主观上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

她有助于我们人格的塑造与价值观的形成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而不是道家。儒家提倡的入世精神,面对社会的不公,选择的是愤世。而不是道家,提倡出世精神,选的是弃世。这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有利于书里更加积极的生活观念。

中国文化向来关注的是现实人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我们不会像西方那样,认为自己有原罪,认为自己这辈子是来赎罪的,是为了下辈子能在天堂过上好的生活。我们最多考虑的这辈子的事情。传统文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都与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种文化的熏陶下,中国人形成了十分务实的精神以及生活态度。《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的道德从孝悌引发出来的社会伦理关系仍在发生极大作用。

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对于生态理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理论。这种理论化解了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对立的思想,努力促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于是,这才有了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几年前,韩国把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了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 传统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我们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传统文化,谁也不能不面对他的影响。我们只有发挥好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一个个体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积淀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积极汲取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使其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中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它并没有左右一个国家。人类社会总在不断前进的,这种前进,在政治上,表现为以民为本,直至后来的由民作主;在经济上,表现在重农重商,直至后来的市场经济;在思想文化上,表现为尊重别人的思想观点,直至后来的思想自由;在对待人上,关心人,爱护人,直至后来的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继承是必要的。主要是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事物本质和规律,或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但要反对无限拔高。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但是,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的脚步,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讲话——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

《吕氏春秋》

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 “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立意参考】从楚王、孔子和老子三人来看,可以得出立意: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 同,结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脫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出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得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而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据此可以从得与失的辩证关系来立意。

从故事对我们现代人启迪方面来思考,在一件事情来临时,不但能从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对事物作出相应的判断,更能从宽而广之的层面去领悟与面对,这是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的人生态度。

当今社会,金钱崇拜,物欲横流,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有的人为 失而苦恼。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金钱、地位、荣誉、名气上的得得 失失,其实与我们的生活质量好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多一份哲思,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的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文化必然会乘机而入,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相结合,滋长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等消极现象,对人们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也会侵蚀我们的干部和党员队伍,甚至毁掉一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反腐败斗争的意义就要求我们及时而有毅力去做这项工作。

首先,反腐败斗争具有紧迫性。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保持清正廉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产生了官僚主义、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贪脏枉法、执法犯法、任人唯亲、裙带关系、腐化堕落、道德败坏等腐败现象。如果任其蔓延,就会使党变质、国变色,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毁于一旦。因此,要保证党不变质、国不变色,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就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惩治腐败。

其次,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惩治腐败斗争,不能搞一天两天,一日两日。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产生腐败的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从思想上看,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还会对我们一些党员和干部产生腐蚀作用。从制度上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不健全,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可能被某些腐败分子用于谋取个人的私利。因此,清除腐败要通过长期的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

最后,反腐败斗争具有艰巨性。惩治腐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但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的顽症,反腐败斗争必然要遇到腐败势力和分子的抵制和反抗。同时,反腐败斗争涉及到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法律的诸多方面,由于它又是一个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开展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

实践证明,反腐败不能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不仅往往出现大轰大嗡的情况,而且容易使腐败分子漏网或反腐败斗争扩大化的问题。因此,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2015年,党中央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打“老虎”,蒋洁敏、李东生、刘铁男、陈柏槐、郭有明等省部级领导干部因贪腐纷纷落马;着力拍“苍蝇”,严肃查办了一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一年之内,中央纪委分4次集中通报了3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前 11个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计21149起,处理2585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47人,不断释放言出必行、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党中央声势浩大的反腐行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⑴事虽难,作则必成。反腐斗争把多少人的饭碗端了,把多少人的自由剥夺了,把多少人的美梦粉碎了,把多少人的财产充公了,反腐的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但一个个贪腐之徒,还是被纪检机关一个个揪了出来,进行了相应的惩罚。

⑵愚公移山,可贵的是他的勇气,如果没有移山倒海的勇气,移山的事他连想都不敢想,想不到当然做不到。谁说反腐败就比愚公移山轻松容易了呢?那么,我们是不是常常被要做的事吓倒,连想都不敢想呢?如果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指望呢?

⑶做事要有动力。党中央反腐败的动力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党的前途和命运的责任,来自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来自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传统。当我们心里有家有国的时候,我们就会担当一种使命,这种使命,就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动力。

⑷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清除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一个党才能不断壮大;“小松高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旁边立,看多长却迟”,树木如不看去旁条斜枝,就不容易长高,人不纠正缺点就不能顺利成长,科学研究不纠正错误就难出成果,道理是一样的。

⑸从倒台官员的角度看,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事业的成功,得到生活的幸福,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家乡父老、妻子儿女,否则,总有一天会遭到天谴,身败名裂,辱没祖先,贻害儿女。

⑹追求人生的价值,要靠诚实劳动,贡献国家,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意志毅力,战胜艰险,才能显示英雄本色。

公孙仪是鲁国的丞相,平生喜欢吃鱼。为此,人们都抢着买鱼送给他,公孙仪一概拒收。有人问他,您老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收下?公孙仪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才不收鱼。我如果收了别人的鱼,就要迁就别人;迁就别人,就会徇情枉法;徇情枉法,我就当不成丞相。到那时,虽然喜欢吃鱼,别人也不会给我送鱼,我也无力自己买鱼来吃。现在我不收人家的鱼,也没有被罢免,我喜欢吃鱼,就能够长久地自己买鱼来吃。

一个国家的丞相,能够拒绝物质的诱惑,本身就是反腐败的典范,对现代的人是一种启示,一种借鉴,总结历史经验,写一篇国际时事评论,很有现实意义。经济发展是立国之本,联系中外各国的经验教训,也可以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适用话题】

拒腐蚀,为官清廉,拒绝诱惑等。

反腐倡廉文化标语口号

3、端正党风人心所向,反腐倡廉任重道远。

5、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6、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7、贪心是邪恶的动力,也是一切灾难的渊源。

8、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

9、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10、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13、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14、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16、一身正气上班来,两袖清风回家去。

22、为民,务实,勤奋,清廉

23、讲思想,讲道德,讲纪律,讲奉献

24、敬廉崇俭,反腐治奢

25、端正党风人人有责,反腐倡廉事事关心

26、公心,公正,公开,公平

30、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党性长存

31、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32、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俭以修身

33、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其身

35、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

3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要在人间扬正气,不给百姓留骂名。腐败是祸事前兆,勤廉是幸福源泉。心中常有公平在,手下自有公正书。为官一任不清廉,辱没人格万人嫌。

天平称公正,廉洁以从政;两者稍失衡,铸成悔与恨。听听群众的呼声,摸摸自己的良心,想想自己的言行。薪薄常知足,位卑亦自尊。

廉则年如一日,好过;贪则日似一年,难熬。

只会幻想的人是幼稚的,只会空谈的人是软弱的,只有扎实做事的人才是强大的。一个的生命分量有多重,他所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廉洁的人干实事往往不需要表白自己的动机。腐败分子暴露后,常常要为自己寻找堕落的理由。腐败一块冰,寒透百姓心。

莫怨清廉淡滋味,应愁贪婪铁窗泪。党风党纪打折扣,迟早都得犯错误。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人。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枉此番人生。下要不负人,上要合天理,中要守王法,横竖不攀比。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

一草一木当晓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党的宗旨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戒酒戒色戒贪欲,律已律妻律子女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我做起,对我监督,向我看齐

勤政爱民,家家安乐;崇贤尚德,处处祯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功利千秋;两袖清风,勤政为民,名传万古

党风正,法纪严,官清廉,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

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任务要落实

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办事

警钟常鸣筑防线,防微杜渐保晚节

反腐倡廉论据:

青天——包拯

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以廉洁著称,执法严明,不畏权贵,被誉为“青天”,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下面是一个包拯拒礼又收礼的故事。包拯60寿辰时,他吩咐儿子包贵,一概不收寿礼。送寿礼的第一家是当今皇上,这万岁送来的礼敢不收吗?包贵无奈,只好拿出红纸一张,皇宫送礼的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又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叼念功。操劳为官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辞去寿礼。包拯的至交好友,在京城做官的同乡张奎前来送礼:“别人的礼可以不收,我送的礼得收下。”张奎在包贵递过来的红纸上写了四句:“同窗同师同乡人,同科同榜同殿臣,无话不谈肝胆照.怎好拒礼南衙门。”包拯在下面写道:“你我本是知音人,肝胆相照心相印,寿辰薄“酒”促膝谈,胜似送礼落俗尘。”张奎只好把礼品带了回去。紧接着又来了一个双手抱着月季花的送礼人。那人说:“俺叫赵钱孙李。我本姓赵,左邻姓钱,右邻姓孙,对门姓李,相爷60大寿,大家推举我来送盆月月红,给相爷作寿礼。”并说出了四句诗,“花开花落不间断,春去春来总相关,但愿相爷身康健,勤为百姓除赃官。”包拯一看亲自出来,双手接过庄户老人送的月月红,接着说了四句诗:“赵钱孙李张王陈,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抚心问,丹心要学月月红。”这月季花包含着为官清廉的包拯和黎民百姓的深情厚谊。朋友之间淡如水——曹雪芹

清朝乾隆年间,送礼之风盛行,官宦之间更厉害。一次,健锐营的都统赫老爷60大寿,所属文官武将前往送礼贺寿。刚直不阿,从不卑躬屈膝的曹雪芹也让随从挑了两坛酒,并亲笔写了一幅贺幛前来祝寿。赫老爷平素很喜欢曹雪芹,见此特别高兴。当即命人立即将曹雪芹送来的酒坛启封,每人斟上一盅,与众人同庆。众人每人喝一口,觉得这酒没有一点味道,但不敢说,只是连声赞道:“真佳酿也!”曹雪芹听了哈哈大笑:“非佳酿也,请看贺幛便知。”早有家人将贺幛挂于寿字旁边,大家定睛看时,却是七个大字“朋友之交淡如水”。满堂宾客顿时鸦雀无声,赫老爷也脸色阴沉,呆了片刻不由哈哈大笑:“高!妙哉!”众宾客连忙附和道:“确是不俗„„”这时,赫老爷自我解嘲地说道:“圣人有言,水淡而情浓,更显友谊之厚也。”众人点头称是。就这样,两坛清水被喝个精光。唐朝宰相卢怀慎

唐朝的宰相卢怀慎清正廉洁,不搜刮钱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他当官以后,身份高贵,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他对待亲戚朋友却非常大方。

他在东都(洛阳)担当负责选拔官吏的重要公务,可是随身的行李只是一只布口袋。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了很长时间。宋璟和卢从愿经常去探望他。卢怀慎躺在一张薄薄的破竹席上,门上连个

第18/20页

门帘也没有,遇到刮风下雨,只好用席子遮挡。卢怀慎平素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当官治理国家,皇帝寻求人才和治理国家的策略很急迫。但是统治的时间长了,皇帝身边的大臣就会有所懈怠,这时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曾经写了一个报告,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报告,对他更加惋惜。

安葬卢怀慎的时候,因为他平时没有积蓄,所以只好叫一个老仆人做了一锅粥给帮助办理丧事的人吃。玄宗皇帝到城南打猎,来到一片破旧的房舍之间,有一户人家简陋的院子里,似乎正在举行什么仪式,便派人骑马去询问,那人回来报告说:“那里在举行卢怀慎死亡两周年的祭礼,正在吃斋饭。”玄宗于是赏赐细绢帛,并因此停止了打猎。另外人们传说:卢怀慎去世时,他的夫人崔氏不让女儿哭喊,对他说:“你们的父亲没死,我知道。你父亲清正廉洁,不争名利,谦虚退让,各地赠送的东西,他一点也不肯接受。他与张说同时当宰相,如今张说收受的钱物堆积如山,人还活着,而奢侈和勤俭的报应怎么会是虚假的呢?”到了夜间,卢怀慎又活了,左右的人将夫人的话告诉了他,卢怀慎说:“道理不一样,阴间冥司有三十座火炉,日夜用烧烤的酷刑来惩罚发不义横财的人,而没有一座是为我准备的,我在阴间的罪过已经免除了。”说完又死了。

注: 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玄宗嘉其美政,为其写有赞词:“专城之重,分陕之雄,亦既利物,内存匪躬,斯为国宝,不坠家风。”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廉政故事精选 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 1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手好不要钱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2厚谢婉拒

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官员为政清廉与否,自律相当重要,但他律亦不可少。下面的几则古人劝廉的故事,对于今天加强廉政建设无疑也大有裨益。

母劝子廉

东晋西征大将军陶侃做浔阳县吏时,曾主管县衙鱼肉及精美食品供应。有一回,他派人送一瓦锅鱼制品给母亲谌氏。谌氏原封未动让人退回,并附信一封:“你做县吏,送给我公物,不但不能使我受益,还会增加我对你的担忧。”她规劝儿子要公私分明,为政清廉。在母亲的教导下,陶侃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后来以政绩显著闻名于世。

妻劝夫廉

古时,东关临池司马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司马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兄劝弟廉

3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时,操守清正。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侯抒愫为官清正与其哥哥的劝导是分不开的。当初,侯抒愫任知县时,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

老劝新廉

明朝有个兵部尚书叫王廷相。有一次,他给新上任的御史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坐轿外出,走到半路下雨了。雨后再上路时,一个穿着新鞋的轿夫小心翼翼,后来还是一不小心踩到了水洼里,鞋面被弄脏了。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到泥水,便满不在乎地踩上去。御史是负有弹劾、纠察官员过错之责的人,王廷相讲的这个故事,其中的寓意很深,是劝戒御史引以为戒,坚持防微杜渐,以保清廉本色。

下劝上廉

金海陵王执政时,刘焕任任丘县县尉。任丘县县令是个贪财的人,刘焕遇事就提醒他“收敛贪财之心,少干贪占之事”。这个县令还能听进他的劝告,与刘焕共事期间真的多干实事,不搞贪占。后来,朝廷考核官员时,县令受到奖赏。县令置酒感谢刘焕:“你有廉慎之德,使我获得了奖赏,感谢你的提醒和规劝。”

晏婴一裘

春秋齐景公时,齐国的良相晏婴一生崇尚节俭。他平日粗茶淡饭,妻室只着布衣,从不奢望丝绸。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景公称赞他勤政廉洁,并赐给他千金之裘,但他却坚辞不接受。

“一钱”太守——刘宠 后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操守廉政,深得民心。离任时,当地老人拿了一百钱为他送行,刘宠不肯收,后因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一钱作为纪念。于是,“一钱”太守的美称就传开了。

“二不”公——范景文

明代范景文历任兵部待郎、工部尚书等职。当时许多亲朋好友前来登门相求,范景文都一一谢绝,并在府门上写了“不受嘱,不受馈”。从此,“二不”公便传开了。

“三汤”道台——汤斌

清代汤斌,曾任岭北道台,为政3年,两袖清风,每日以豆腐汤为食。于是,他被人们敬称为“三汤”道台。其意是: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

“四知”先生——杨震

后汉杨震,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曾是杨震荐举之门生。到了晚上,王密以十金相赠送杨震,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见此严厉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携金而还。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为“四知”先生。“五代”清郎——袁聿修

袁聿修经历了五个朝代,即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他为官50余载,始终以清贫为本,连一滴酒的薄礼也从不收受,实为大家所叹服。于是人们皆呼袁聿修是“五代”清郎。孙中山遗嘱儿女当自爱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可谓官高权重。然而,他为公而忘私,一生清廉,临终时只留下自己用过的一些衣物以及2000本书籍和一所住宅。住宅还是旅居加拿大的华侨为他募捐购买的。人留下的《家属遗嘱》中说:“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毛主席留给我们的

在京参观毛主席的衬衣、床单和拖鞋,都补丁摞补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毛主席带头不吃肉;让儿子岸英入朝鲜参战,直到牺牲等等。看到这些,我和讲解员一起流泪,内心的震撼无以伦比。毛主席没有钱吃穿吗?论功劳,谁能功盖毛泽东;论权力,中国何人至上?所以党的领导干部是不是廉洁从业,只要看看他的衣食住行和对亲属的安排就一目了然了。

周恩来向农户道歉

抗战胜利的延安,生活仍很困难。有一次,警卫班几个战士凑在一起,想给周恩来副主席弄点吃的补补身子。警卫战士小魏出了个主意,拿四双旧布鞋去农户家里换了一条狗。周恩来知道后,严肃地批评小魏说:“四双旧鞋能换到一条狗吗?老百姓之所以跟你换,是因为他们相信共产党,我们决不能侵犯老百姓的利益。”第二 天,周恩来带着小魏找到农户家里,向农户道歉,并亲自付了钱。

周总理“宴”事

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周总理风尘仆仆,日夜操劳,感到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他悄悄安排炊事员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没什么美酒佳肴,只是些瓜菜而已。尽管这样,在吃喝将近结束时,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向民同志,你一月的收入,我清清楚楚。这样一顿饭,你请不起,还是让我出钱,算我请客吧!”总理随即示意他的秘书,把300元人民币交给了县委的司务长。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石门,在广州城之西,距市中心十四公里。“石门返照”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成为羊城八景之一。不过,石门最出名的还是贪泉、沉香岛与东晋名臣吴隐之之间的故事。吴隐之(?一413年),字处默,东晋濮阳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人,是东晋末年著名的清官廉吏。他历任辅国将军功曹、征虏将军参军、卫将军主簿、晋陵太守、秘书监、御史中丞、左卫将军、广州刺史、度支尚书、太常、中领军等官职。他一生廉洁俭朴,堪为清官楷模,关于他的故事,不少都传为千古佳话。

酌饮“贪泉”明廉志 所谓“贪泉”,原是广州郊外二十里处石门镇的一股涌泉。过去,人们称之为石门水,又叫沉香浦或投香浦。据说,该泉水终年清澈见底,香气四溢,而且十分甜润。相传西晋时期,广州很多地方官都与商人勾结,贪污腐败成风,朝廷为此大伤脑筋。一个叫周清廉的人,长期在北方地区为官,向以清正廉明而著称,于是朝廷决定派他到广州担任刺史,希望他能以身作则,整顿广州的吏治。周清廉受命来到广州后,开始时确有大干一翻事业的气势。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喝了石门的泉水,觉得泉水甘甜清冽,入口滑顺,久久难以忘怀,从此天天派人专门到石门取泉水。结果,三年任满,周清廉已不再清正廉明,而是变成了一位巨贪。当他贪污行为东窗事发后,皇帝无限感慨,这么一个好官,怎么就这样成了贪官呢?周清廉受到查处后,广州当地人就将周清廉喝过的那眼泉水称为“贪泉”,而喝了贪泉水将使人产生无尽的贪心、贪欲的传闻也在当地不胫而走,传播开来,而且越传越玄。从此,凡是到广州任官的人,再也不敢饮此泉之水,哪怕路过时渴得口干舌燥也竭力忍着,以保自己的清廉。即便一些正直的人路过此地,也不敢造次,大都绕道而行。

因吴隐之久负清名,朝廷也想一改广州吏治腐败的局面,元兴元年(402年),吴隐之被调任广州刺史。

吴隐之赴任时途经石门,他听随从说起关于“贪泉”的故事,便对随从说:“美好的东西容易引起人的贪欲,越过五岭就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现在知道了。”决心前往一探“贪泉”的究竟。来到泉边,只见周围山清水秀,一股泉水从石岩中汩汩涌出,岩下有一泉眼,泉眼中的水清澈可人。吴隐之忍不住赞叹道:“好泉水啊好泉水!”忽见他蹲下身来,掬起一捧泉水畅饮,随从见后大惊失色,赶紧上前阻拦:“老爷!这是贪泉水呀,千万饮不得!”吴隐之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对随从说道:“什么贪泉不贪泉,我就不信这个邪。清廉的人饮了也不会变成贪浊之人,而贪浊的人饮不饮都是贪浊之人啊!”说完环顾了一下四周,随着微微的山风,他略加思索,便赋诗一首,诗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许多年来,人们传说喝了“贪泉”的水便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我认为,假如品德高洁的伯夷、叔齐喝了它,一定不会改变初衷的!实际上,吴隐之是借赋诗的机会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清白之志向,无异于他的就职誓言。

吴隐之到任后,时时牢记自己在“贪泉”边的誓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平时,他不沾酒肉,吃的只是蔬菜、干鱼;穿的,仍是过去那些旧衣服。他还下令将前任太守使用过的豪华丝帐、帷幕以及各种贵重饰物统统撤除,一并归入国库中。其清廉俭朴令当地不少官员都难以相信,认为这些不过是他装出来的。一位属下发现他天天吃干鱼,误以为他喜欢吃鱼,便弄了些上等鱼来,还将鱼刺剔除,特地献给他。不料,吴隐之非但不领情,还狠狠地责罚了他,并严肃地警告其他下属不得再犯同样的错误。吴隐之在广州任上,除自己始终保持廉洁俭朴之外,还革旧布新,兴利除害,严惩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和不法商人,使当地社会风气日渐好转,百姓安居乐业。

“沉香岛”前留廉名

“沉香岛”位于广州市西北郊槎头,也在石门附近。相传吴隐之为官三年,两袖清风。上任时从北江乘船而过,风平浪静,离任时又从此江经过,他站立船头,心平气和,自以为在任时明镜高悬,无愧于广州的黎民百姓。岂不料,猛然间天昏地暗,狂风暴雨直摧桅杆。江中恶浪翻滚,危及船舸。吴隐之大惊失色,自省并无丝毫贪欲和劣行,不该受老天如此责罚,便转身问夫人:“离去时是否受了什么人的馈赠?”夫人沉思片刻,答曰:“受领过一块沉香木。”吴隐之大怒,连声喝道:“扔了,扔了,别让一块沉香木毁我一生清白!”沉香木被扔进了江中。少顷,就见风平浪静,雨停云散,江天一派清朗,大船得以扬帆顺行。

后来,这件事就演变成了《沉香岛》如何形成的美丽传说。

吴隐之回到京城后,住在一个小宅院中,篱笆与院墙又矮又窄,内外只有六间房屋,妻子儿女同住一处,很是拥挤。朝廷要赐给他车马,为他修造住宅,但他坚决推辞。此后,吴隐之虽然步步高升,官至中领军,但他清廉俭朴之风不改。家里以竹篷作为屏风,坐的地方没有毡席。每月领到的俸禄,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家庭的基本开销外,其余大都用来接济亲戚和族人。

晋安帝义熙八年(413年),吴隐之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授予他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给钱十万,米三百斛。次年,吴隐之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吴隐之一生为官,操守清廉,屡次受到朝廷褒奖,当时许多廉洁的士大夫们皆以他为荣。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子孙都能继承他的遗风。大儿子吴旷之战死沙场,二儿子吴延之任鄱阳太守,清廉有操守。延之的弟弟以及儿子都曾担任郡、县长官,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千百年来,在正史、方志和民间口碑传说中,有关吴隐之的清廉故事传承不绝。唐太宗李世民命贤相魏征等人编撰的《晋书》,在吴隐之的传记中,不仅勾勒了其廉洁自律的一生,而且作出了“晋代良吏,吴隐之为第一”的评价。

唐初大才子王勃在其千古流传的名篇《滕王阁诗序》中,引据吴隐之酌饮“贪泉”的故事,写下了“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的名句,意为像吴隐之这样清廉的人,即使是酌饮了“贪泉”也不会因此变得贪浊,高度赞扬了吴隐之的人品。大诗人白居易也将吴隐之的故事写入《丘中有一士》一诗中,只不过他将“贪泉”换作了浊泉,诗曰:“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意为不在浊泉中饮水,不在弯木下歇凉。对于清廉正直的人来说,千万黄金不过是一堆粪土而已。

“贪泉”在五代时已湮没,只剩下“贪泉”碑一方,原立于石门,后移到广州博物馆。在今日广州石门,还存有吴隐之祠、贪泉亭、贪泉碑和水月岩等古迹。在吴隐之的故乡山东省鄄城县以及鄄城县所在的菏泽地区,在编写《鄄城县志》和《曹州名人大典》时,也都将他那感人的事迹编入其中。

清廉正直的人,即便生前不得意,但终将被历史记住,为人民传颂;而贪浊邪佞的人,固然能一时骗得虚名,但终将被历史唾弃,遗臭万年。

毛泽东是怎样教子的 毛泽东教子的话不多,不同于很多名人要写一部像长篇小说一样厚的家书。对于毛泽东教子,我只从文献见过毛泽东1941年1月31日写给岸英和岸青的一封信。信一开始,毛泽东对两个孩子表示歉意,因为这之前,两个孩子给他写过很多封信并寄过照片,毛泽东都没有回信。毛泽东的信中没有一点“教育”孩子的口气,而是“建议”。建议他们“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毛泽东认为“只有科学是真学问”。毛泽东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抱负是寻求救国之路,改变中华民族积弱积贫受外强欺凌的悲痛。但他认识到科学强国的重要性。但这只是毛泽东对孩子的建议,“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我们看到毛泽东对待子女的将来,与很多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是“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这个“爱心”背后有着国家民族成分,但没有大道理,非常朴素。毛泽东与中国封建式家长教育的方式完全不同。中国封建式家长教育完全是功名利禄式的,翻翻所有中国达官名流所写的家训,都不出这个套路。

对于特殊家庭、特殊身份,毛泽东提醒两个孩子,这可能是毛泽东这次要给孩子回信最要说的话:“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们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性。”天下人怎么教子,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态度。特殊身份的人怎样教孩子,给人的启示性最大。个人欲望,家族欲望,权力世袭,封建糟粕„„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无不跃跃欲试。程维高的儿子一定是巨商?李嘉廷的儿了一定要贪赃枉法?成克杰的儿子一定进戒毒所?有权者父子一定要同贪?不同的境界有霄壤之别,给人的启示太大了。

毛泽东的孩子与普通人的孩子一样,可能要求更严一些。毛岸英在苏联参加过血流成河的莫斯科保卫战,还参加过柏林战役,接受过斯大林的表彰;在抗美援朝战役中牺牲。毛泽东能够给孩子的父爱很少,无形中的影响可能很大。

海瑞拒贿

海瑞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之一。他那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性格和他那清廉正派,搏击豪强,维护穷民的行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到处传诵着他的故事,几百年来,海瑞成了妇孺皆知的传奇人物,清廉正直的官吏代表。

史书上记载“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海瑞的一生,确是反对贪污,反对奢侈,主张节俭,生活朴素。可是,当时的社会却贪污成风。严嵩父子虽然垮了,但从宫廷到地方,依然贿赂公行,横征勒索。

海瑞从作教官时起,就禁止学生送礼。在浙江淳安任知县时,他到任后定下许多规矩,如均平徭役,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其中最让人敬佩的,是反对贪污。海瑞革去了历届相传的知县常例。所谓“常例”,就是摊派在田赋上的加收,作为县官的律贴。他反对行贿,自己从来不干。有人劝他随潮流一点,他愤然道:“全天下的官都不上给官行贿,难道就都不升官?全天的官都给上官行贿? 又难道都不降官?怎么可以为了这个来葬送自己呢?”又说;“充军也罢,死罪也罢,都甘心忍受。这小偷行径,却干不得!”

照例知县进京朝觐,可以从老百姓头上摊派四五百两银以至上千两银子,以便进京行贿,京官把朝官年看成是收租年头。海瑞在淳安任上两次进京,只用了路费银四十八两,其他一概裁革。

海瑞在淳安是有名的穷知县,他“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作巡抚时,拒绝人家送礼,连多年老朋友送的人情也婉言谢绝。他作官多年,过的仍然是穷书生的日子。有一天,海瑞买了两斤肉,为母亲过生日。总督胡宗宪听到后,大为惊奇,对别人说道:“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盖笑之也。”罢官到京听调时,穿的衣服单薄破烂,吏部的熟人劝他,才置了一件新官服。祖上留下十多亩田地,除了母亲死时,朋友送一点钱添置了一点墓地外,没有买过一亩地,买过一所房子,用了一百二十两银子,也是历年官俸的积余。

就在海瑞死前三天,兵部送来柴火银子,一算多了七钱银子,他还让退回去。死后,“佥都御史王用汲来到海瑞的住所,只见葛帏敝帐,有寒士所不堪者,为叹息泣下。”同官替他清点遗物,全部家财只有薪俸银一百五十一两(一说只有十多两),绫、绸、绢各一匹。“贫无可给棺椁,士大夫醵金以殓。士民哭公至罢市者数日,祭于涂,累数百里不绝。”

海瑞正是用他这种刚直不阿的精神,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受到后人们的怀念、崇敬、爱戴和拥护。几百年来,海瑞的事迹,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清官形象被广泛传颂。

■如果没有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好作风,没有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轻率地视百姓为“刁民”,就不可能化解矛盾,赢得民心,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认为,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各级干部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依法律、按政策办事,坚持教育、疏导、协商、调处,防止搞强迫命令,颐指气使,滥用权力。

■对媒体监督职能的认识,我们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害怕监督,如临大敌;第二阶段是不怕监督,你说你的我干我的;现在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一件事情,必须欢迎媒体监督。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日前在谈到杭州市党政机关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时说,没有舆论监督,我们的执政理念不会上升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的高度,执政水平也不可能提高得如此之快。

■政府机关要敢于革自己的命!

——近日,广东省监察厅厅长林浩坤痛斥公务消费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表示要积极推进公务消费改革,通过改革来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当下特别需要下功夫消除认识误区、更新思想观念,认真抓紧做好确定机构、健全队伍、培训人员、清理规范、健全制度等关键工作。否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后随之而来的政府信息公开争议引起的大量复议、诉讼、信访案件,将使有关政府机关陷于极大的被动。

——经过实地调研,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莫于川教授认为,现在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已不到三个月时间,但实施准备工作开展得很不平衡,许多地方、系统的实施准备工作还有待深入展开,甚至亟待实质性展开。

【原典】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春秋《老子·四十六章》

【注译】罪:罪过、罪行;可:认可、许可;可欲:放纵欲望;欲得:渴望得到。全句译意为:罪孽没有再大于任情纵欲,祸患没有再大于不知满足,罪过没有再大于贪得无厌。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解读】春秋战国是一个欲望沸腾的时代,从国君到平民无不在心中激荡着对欲望的渴求。“可欲”引发人的“不知足”,“不知足”又引发“欲得”(贪得无厌)。贪得无厌,对国家领导者来说,会把国家引向无穷的灾难,对平民百姓来说,会使自己陷入身败名裂的境地。所以,老子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今天,当我们面对又一个欲望沸腾的时代时,重温老子的教诲,应该有所震撼和醒悟。现在,一批大大小小的贪官翻身落马,究其根源,不正是因为对权力、金钱、美色“可欲”、“不知足”、“欲得”而导致的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类话题作文的审题,第一步是“整体感知”,就是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寓意。阅读本段材料,有两个方面的提示必须抓住:一是“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这句话,它是理解材料中心寓意的线索,橘子有大有小,有酸有甜,就是提示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求本法”,抓住材料的本质即材料的中心寓意,人生有顺利有坎坷,有挫折有失败,有如意有不如意,有句常言不是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嘛;另一提示是“一些人”会“抱怨酸”、“抱怨小”,“而我”“庆幸它是甜的”、“感谢它是大的”,两种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方面的提示一结合,中心寓意就出来了,人生状况不同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要想活得轻松快乐,只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这就是这则材料的中心寓意。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大而甜的橘子,但那只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任何人的一生都不会绝对的完美。这就要看我们怎么个活法,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手中的橘子。蔡先生拿到酸的庆幸其大,拿到小的则庆幸其甜。他的做法充满了智慧,而这样的人生就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审题立意方面,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这两种为最佳立意。

【参考范文】

面朝阳光,春暖花开

台湾着名漫画家蔡志忠说过,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橘子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的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庆幸它是大的。

是啊!上帝常常在不经意间开了你一个玩笑,也许,他累了,所以世界上多了那么多不完美和缺陷,他给了你大橘子,那却是酸的,他给了你甜橘子,那却是小的。于是,世界上有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快乐,有人悲伤。。。

但我始终认为,上帝是公平的。藏在阳光下,背靠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阴影,面向阳光,你看到的将是一片光明。不变的是阳光,但是你的改变,却收获了不同人生。

李白,曾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踌躇满志,也曾苦心抑志写《清平调》以取悦贵妃圣主,曾在堂堂王宫之上让高力士拖靴磨墨,也曾在玄幻梦境之中,任思绪飞扬天姥。可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黑暗的官场不容傲骨天成的他,然而他在酸楚中却仍活得很“甜”,寄情千山万水之间,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纵使才华无处伸展,却仍书写了半个盛唐。

司马迁,他的人生是酸的,一句好心的劝告却反而受到宫刑。但是他并没有让自己一直酸下去,仅凭着一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写着别人的事迹,却让自己的事迹彪炳史册,名字流传千年。

我想,他们生活在酸楚的社会中,他们改变不了,但是,他们应该是甜的,因为他们改变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活着而活着。李白也好,司马迁也好,他们都靠着阳光,带来了历史的光明。

是的,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所以天空一直是光明的,人生就是有酸也有甜。但是只要你从酸中体会出甜的味道来,那么成功永远是属于你!也许你感伤花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也许你曾遗憾自己空有美丽的躯壳而无才学,但是只要从今天开始,面朝阳光,你就会收获甜甜的味道!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下载作文素材-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素材-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作文素材

    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备战高考作文素材(一)·关于爱心 【有关爱心的名人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战国]孟子 2、感谢是爱心......

    作文素材

    【素材】 一只改变世界的苹果——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前CEO、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因癌症辞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乔布斯改变了这个......

    2012作文素材

    最新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沙弥学会了几个字,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其他僧侣炫耀;法师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

    作文素材专题

    。 作文素材。 独居大山,为保安全二十年。逢车敬礼,日日独行四十里。让我们向这位高尚的灵魂予以最高的敬礼。 的确,有些人在我们凡人眼里显得很平庸,但是他们高尚的品格,......

    作文素材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所:“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细细体味这句话,确实如此。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得以安然入睡。因......

    作文素材(模版)

    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大陆。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话中经常流露出讽刺。 一次,朋友在哥伦布家中作客,谈笑中又提起了他航海的事情,哥伦布听了,只是淡......

    作文素材

    人物类材料到底怎么用? 材料使用误区:只简单地罗列材料,再直接亮出观点(话题、题目),文章缺乏分析,文章也就成了证明文。引用材料肤浅,一知半解,甚至张冠李戴,导致笑话连连。每个材料......

    作文素材

    话题作文素材大全 1.立志 生活中常常可以看见,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有的人却能一奋骥足。因为志气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有坚定信仰和志气的人,他认为人生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