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感美文(父与子)
情感美文(父与子)
文/小瑜儿
在领学生品读《傅雷家书》的时候,为傅雷与儿子在精神上互为知音、情同友人的父子关系而感动。
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儿子与父母在思想上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更交织着朋友般的真挚坦诚,远远超过了一般的父子,可谓父子关系的最高境界,给天下父母子女以强烈的感染启迪。
感慨之余,想起了汪曾祺的美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的那个父亲形象,也是可亲可近可爱至极。在三个孩子的眼里,汪曾祺既是父亲,也是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大哥哥”,身上有着吸引孩子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引领着孩子成长的方向。而父亲对孩子的平等、尊重、理解、包容和友善的态度,更消除了成人和孩子间的感情距离。这种父与子的感情,无疑是做为父亲的最大成功。
与此同时,也想起了《红楼梦》中的贾政和宝玉这对父子,却不禁为他们的父子情劫而深深地感叹。
从贾政的角度,作为父亲,他希望宝玉能好好念书,混个一官半职,延续宝玉自己与家族的美好生活和荣耀,这种想法,都是为了孩子和家族好,合情合理,真的一点错都没有。而且,在封建社会,如果不当官,生活是没有出路的。
然而,由于时代思想的束缚,贾政的教育很不成功,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思想教育的失败。想让宝玉好好念书,将来加官晋爵,功名出仕,得在思想上让宝玉意识到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听从“父命”,还得让宝玉知道美好生活的基础来源于当官,而当官来源于攻读圣贤之书。这话今天来看,未免很有点俗气,但当时确实是这个理。如果让宝玉能够意识到这些,就不会成天沉迷于情呀、爱呀之类的小情怀里了。孩子的思想没得到改变,却一味地强求,必然会激起内心的反抗,助长宝玉的厌学情绪,加剧父子思想矛盾的差距。
其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为父亲的贾政,忽略了贾府小环境对宝玉的影响。贾府充斥着一堆公子哥式的风流人物,如贾赦、贾琏、贾珍之流,还有跑到贾府躲事的薛蟠,都是些吃喝玩乐、泡妞的人物。试想,在这种环境下,去苛求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宝玉静下心来读四书五经,真的是难为了宝宝,这就好比让一个人在夜总会的温柔乡里读数理化,能读得下去吗?所以,贾政应该给宝玉找一个适合读书的地方,让宝玉远离贾府,不让他耳濡目染那些风流快活场面,自然就容易静下心了。
再者,小孩子爱玩的天性不易克服,这需要家长正确有效地引导,但贾政方式简单粗暴,用打骂恐吓去限制纠正。结果适得其反,宝玉更喜欢在丫头堆里混,因为轻松自在呀,于是越发地讨厌念书。所以,贾政还应该找几个积极上进、有点墨水的小男生、小丫头陪读,正面引导宝玉念那些正经枯燥的书。可惜受封建时代教育理念的束缚,贾政的措施应对不得当,不是打就是骂,父子关系都处不好了,宝玉自然不把贾政的话当回事。
而且,对宝玉的教育失败不说,混江湖也没带好路。贾政原意是让宝玉通事务,懂应酬,让他多历练一些仕途经济上的经验,可惜这小子不透气,思想不现实,既无兴趣,还特别反感。例如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书中多次写到宝玉被迫与这些官僚应酬,宝玉对此极反感,表明了他厌弃父辈的传统生活道路,这主要还是贾政在思想上没有与儿子想办法达成共识的缘故。
因为上述种种,使得宝玉不爱混江湖就罢了,还捅漏子,例如,无意中拐带帮助伶人蒋玉函(琪官)逃脱忠顺亲王府,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忠顺亲王府派人前来委婉的质问贾政,贾府与忠顺府素无交往,两家不属于同一政治集团,本有芥蒂,所以贾政觉得事态严重。
贾政自然害怕得罪忠顺亲王府,怕结下私怨,怕忠顺亲王府将来使绊子,危害到家族人的性命和利益,肯定还得狠揍宝玉这个不知轻重、不透气的、乱来事的小屁孩。
于是贾政借由丫鬟的死而毒打宝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对这个恨铁不成钢,还生祸事的儿子,又气又恨又心疼。毒打完宝玉后,贾政是泪流满面,掉的泪比宝玉还多,伤心自己的儿子不听话,家族无望。贾政的内心是彻底地完败于自己的儿子宝玉,无法形容的失望,这对父子的矛盾算是彻底爆发了,宝玉是身伤,贾政是心伤!
看来,从古到今,父子关系确实耐人寻味:父亲到底给予儿子什么?儿子又传承父亲什么?父亲应该怎样做好父亲的角色,有一天将要做父亲的儿子又该怎样做好现在的儿子身份?„„
——这是个值得玩味的话题。
鲁迅有一句话:“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思想家的这句话,说的确实深刻,也很让人警醒,希望普天下的父与子都有所启迪。
第二篇:父与子的难题美文
我家人民广场的住房是一间大屋子,中间横着一口大柜,把屋子隔成了两间。那口大柜的某一格里放着父亲的书,我经常爬到柜子边沿上去翻看。有一回,我翻到了父亲的一个笔记本,好奇地偷读起来。其中一页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父亲记录的别人对他的批评和他自己的检讨,主要是脾气急躁和态度粗暴之类。这当然是再平常不过的。可是,当时我却觉得犹如五雷轰顶。在此之前,我对父亲一直怀着崇拜的心理,并且以为别人都和我一样。我压根儿没想到,会有人说他不好,而他必须向他们承认自己不好。这件事一下子打破了我的幼稚的崇父心理,使我发现他的权威仅对子女有效,在所有其他人眼中不过是个凡人。此后许多天里,我的心情沉郁而复杂,一面深深地同情他,自以为懂得了他的秘密苦恼,一面为窥见了他的凡人面貌而感到羞愧和不安。
我上小学时,父亲才三十开外,仍很有生活的乐趣。每年元宵节,他会亲手制作一只精致的走马灯,在纸屏的各面绘上不同的水彩画,挂在屋子里。电灯一亮,纸屏旋转起来,令我惊喜不已。他还喜欢养小白鼠,我们叫洋老鼠,也是自己动手制作鼠箱,里面有楼梯、跳板、转轮等,宛如一个小小游乐场。鼠箱的一面是玻璃,孩子们聚在前面看小鼠玩闹,笑声不断。我心中暗暗佩服父亲,真觉得他那一双巧手无所不能。然而,我上初中时,有一件事使我发现他的性情有了很大改变。那些天我也迷上了做手工,做了许多作品,包括一顶硬纸做的军官帽。我怕小弟弟弄坏我的作品,便把它们藏在那口大柜的顶上。和伙伴们玩军事游戏时,我要用那顶军官帽,不免经常踩着柜子边沿爬上爬下。父亲对此感到很不耐烦,有一次终于发作了,夺过我的军官帽扔在地上,一脚踩烂了。当时我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从亲手为孩子做玩具,到亲手毁坏孩子做的玩具,这个变化实在太大了。
父亲中年的时候,脾气变得相当暴躁。他难得有好心情,自己不再玩也不带我们玩,从早到晚忙于工作。因为工作累,每天必睡午觉,那时我们在家里就失去了一切自由,轻声说一句话,咳嗽一声,稍微弄出一点声音,都会遭到他的斥责。他经常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是他千辛万苦养大了我们。他说话的口气使我感到,仿佛我已经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由于长期担任基层领导,他说话的口气中又掺入了一种训示下级的味道,也使我感到不舒服。有时候他还打孩子,经常挨打的是我的两个弟弟,一个是因为淘气,一个是因为他所认为的笨。我不记得他打过我,但我并不因此原谅他。有一段时间,我对他怀有相当敌对的情绪,看见他回家,就立刻躲到别的地方去看书。
在我小时候,父亲是很宠我的,走亲访友总喜欢带着我。到他进入中年、我进入少年的时候,父与子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紧张关系。我们并未发生激烈的冲突,但始终不能沟通。出于少年人的自私和自负,我不能体谅他因生活压力造成的烦躁。同样,他也完全不能觉察他的儿子内心的敏感。如同中国许多家庭一样,我们之间从来不曾有过谈心这回事。这种隔膜迫使我走向自己的内心,我不得不孤独地面对青春期的一切问题。他未必发现不了我们之间的疏远,只是不知道如何办才好。不久后,我读高中住校,读大学离开了上海,这对于我是一种解放,我相信他也松了一口气。刚上大学时,我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对他的教育方式展开全面批判,着重分析了家里每个孩子的特点和他的处置不当。据说他看了以后,对弟妹们淡然一笑,说:“你们的哥哥是一个理论家。”事实上,在度过中年期危机之后,渐入老年,父亲的脾气是越来越随和了。随着年龄增长,我自然也能够体会他一生的艰辛了。
现在我提起这些,是为了说明,父与子的关系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如果儿子是一个具有强烈精神性倾向的人,这个难题尤为突出,卡夫卡的那封著名的信对此作了深刻的揭示。一般来说,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个偶像,而儿子的成长几乎必然要经历偶像的倒塌这个令双方都痛苦的过程。比较起来,做父亲的更为痛苦,因为他的权威仅仅建立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之上,而自然法则最终却对他不利。他很容易受一种矛盾心理的折磨,一方面望子成龙,希望儿子比自己有出息,另一方面又怀着隐秘的警惕和恐慌,怕儿子因此而轻视自己。他因为自卑而愈加显得刚愎自用,用进攻来自卫,常用的武器是反复陈述养育之恩,强令儿子为今天和未来所拥有的一切而对他感恩。其实这正是他可怜的地方,而卡夫卡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夸大了父亲的暴君形象。不过,卡夫卡正确地指出,对于父与子难题的产生,父子双方都是没有责任的。这是共同的难题,需要共同来面对,父与子应该是合作的伙伴。儿子进入青春期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做父亲的要小心调整彼此的关系,使之逐渐成为一种朋友式的关系,但中国的多数父亲没有这种意识。最成功的父子关系是成为朋友,倘若不能,隔膜就会以不同的方式长久存在。
我是感觉到这种隔膜的,一旦和父亲单独相处,就免不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其实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话还没有开始说,只要开始说,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在子女年长之后,交流的主动权就由父母手中转移到了子女手中。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为什么没有尝试和父亲作哪怕一次深入的交谈,更多地了解他一生中的悲欢,也让他更多地了解我呢?父亲已于十四年前因心肌梗死突然去世,治丧那一天,看到那一具因为没有一丝生命迹象而显得虚假的遗体,从我的身体中爆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恸哭。我突然意识到,对于业已从这具躯壳中离走的那一个灵魂,对于使我的生命成为可能的那一个生命,我了解得是多么少。父亲的死带走了一个人的平凡的一生,也带走了我们之间交流的最后希望。
第三篇:父与子读后心得
《父与子》读后心得
这是一本选材于家庭故事的漫画,它出自德国漫画大师埃·奥·卜劳恩之手。该书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是一对世界著名的欢喜冤家。虽然这本书里没有文字,但其有趣的漫画,却让人更懂得了漫画的内容。
父与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快乐温馨的生活,他们那善良、淳朴的性格和深深的父子情一直伴随着他们到漫画结尾。这部漫画以深深的父子情感动了数亿读者,但其间又不失搞笑之风。
书中的父亲就是孩子的陪伴,让读者爱上了这个父亲。我觉得对待孩子也应该像这位父亲一样,既是老师,又应该是孩子的伙伴。在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就应该是引导者,遇到孩子不明白的地方就应该是以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第四篇:《父与子》推荐理由
《父与子》是一部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的连环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卡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是一些父与子之间发生的小故事,温馨的小互动,且带有一定现实色彩。
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的如此纯真,漫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
第五篇:《父与子》读后感
《父与子》读后感
漫画大师矣.奥.卜劳恩创作的《父与子》这本深受大家喜爱的连环画用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无言地流露出纯真的感情.在卜劳恩的漫画集《父与子》中,有一位童心未泯的父亲。这位父亲长着一大把胡子,光秃秃的脑袋瓜儿下面长着一个与头完全不相称的肥大的身子。一双圆圆的眼睛里,长着两只比芝麻还要小的眼珠。我一看这位长相滑稽的父亲,就会想起著名的滑稽演员“憨豆”先生。
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聪明淘气的小男孩,他时常会“捉弄”老爸,但同时他又会使用他的小聪明替爸爸解决问题。他虽然有一点小聪明,却总是想找机会不学习。他和我们小时候一样有着纯真的遐想,有着无限的幻想。唯独不同的是:他有的是快乐的童年和巨大的空间。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为《引人入深的书》的漫画:该吃晚饭了,父亲、母亲都坐在了饭桌前,可儿子哪儿去了?于是,母亲便命令父亲去找儿子。父亲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去找儿子。父亲打开了儿子的房门,发现儿子正趴在地上看一本书。儿子一看到父亲便应着他的要求走出了房间。咦?餐厅怎么又缺了个人?数一数吧:妈妈,儿子,还少了谁呢?当然是正在书的前面趴着的父亲啦。
这时候的父亲象一个老顽童,把思想摆在了书里,边看还边在地板上飞快地挥几下脚,肥肠满肚的肚子把屁股压得撅得老高。
幽默搞笑的一个个故事,让我废寝忘食,书中的父与子其实就是卜劳恩与他的儿子,而书里描绘的故事也就是卜劳恩父子之间的故事.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作者用画笔画出了一个个父亲与儿子的幽默
小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纯真的父子之情。读了《父与子》这本书我觉得其实,父与子原本就是一个人,儿子是父亲的裂变,儿子是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儿子会为有一个成功的父亲而自豪,父亲会为有一个成功的儿子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