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我的娜塔莎》的剧情简介
抗日战争年代,东北地区的深山密林里有支抗联队伍——卧龙山大队,由于叛徒白六子的出卖而被日本鬼子围歼,整个大队只剩下了庞天德等四人。为了躲避日本兵的追杀,他们越过了国境线来到了苏联一边而被苏军收留。
在苏联,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人周保中将>军领导的第88国际旅,并受到苏军教官的特种训练,而他们的教官就是苏军少尉娜塔莎。通过对庞天德等四人的训练及多次潜入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执行任务,庞天德与娜塔莎产生了爱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三个人也因执行任务而壮烈牺牲。。。用胡子的话说就是要告诉老毛子,“这才是中国的爷们”!
后来,由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庞天德与娜塔莎假扮夫妻前往东北重镇海东执行间谍任务,以搜集日军的战略情报。海东是庞天德的家,庞父是个生意人,是个有良知的中国商人。只是他不看好老毛子的“儿媳妇”娜塔莎,因此,娜塔莎与庞天德虽然爱得死去活来,但是却不能被庞天德的家人所接纳。庞父还张罗着为庞天德另外娶妻,要“娶个我们中国的儿媳妇。。。。”为了接近当地日军司令官毛利的中国秘书汉奸佟知非,庞天德违心的娶了佟知非的表妹。谁知佟知非的表妹是个进步青年,并且未婚先孕,而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在鬼子处决孩子父亲的时候,她也被日本兵所杀。。。庞天德借着此事告发了佟知非并打入了日军司令部,取代了佟知非的地位当上了日军司令毛利的秘书,并偷取了大量的战略情报。在此期间,庞天德还结识了日本反战同盟的护士小姐——纪子。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虽然是险象环生,但是庞天德与娜塔莎荡气回肠的爱情和对革命的信念,每每都能化险为夷。最后,由于佟知非的告发,庞天德终于暴露并落入了日本法西斯的魔掌。在受尽折磨之后,日本人将他送到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在731的日子,他又遇见了纪子小姐,并在纪子的帮助下,熬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胜利到来的时刻。
在纪子的帮助下,庞天德回到了海东,但由于父母对于其儿子身份的误解,不敢让其与任占领军军管人员的娜塔莎相见,又惹出了一连串的误会。后来由于娜塔莎对庞父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不得不回国接受审查。从此,两个相爱的人天各一方。。。
解放后,庞天德进了工厂,而娜塔莎则上大学当了工程师,又以苏联专家的身份到了海东,两个相爱的人又相见了。就在两人准备结婚的时候,又逢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专家,两个有情人再一次的分离了。娜塔莎在回国后,辞去了工程师的职务,在最近中国的中苏边界旁买了一间木屋,目的就是为了期待看到心上人在河对岸的出现。庞天德在其父伤重稍好一点之后,也来到了中苏边界中国一边,在能遥望到对岸小木屋的一间破土屋里住下。两个有情人终于得以隔江而见了。。。虽然他们还隔着不可逾越的国境线。由于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边境巡查也越来越严了。在一个夜里,娜塔莎游泳过了边境,两个有情人在相恋二十多年后终于发生了早就应该发生的事情。在此后的一天,庞天德被中国边防军抓走,而娜塔莎则因为不知道庞天德的下落而悲痛欲绝。。。
改革开放后,庞天德已经成了天德贸易公司的老总,他与纪子所生的女儿朵儿也大学毕业了。纪子有感庞天德对娜塔莎忠贞不渝的爱情,主动与庞天德离了婚,并让女儿陪父亲去俄罗斯寻找失散多年的娜塔莎大姨。经过一番周折,庞天德终于找到了娜塔莎和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庞里奇。娜塔莎也正式与庞天德结为夫妻,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部电视剧演了很长时间了,仍然印象很深,推荐大家观看。摘自一部写的很好的影评,和大家共勉。
第二篇:《娜塔莎》读后感
《娜塔莎》读后感
在现实的灯光下,她显得那样无知 或许,我可以说,娜塔莎是可爱的、天真的、单纯的。
我一点也不觉得娜塔莎是移情别恋或是喜新厌旧,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只因她那时,还年轻。她最美丽的年华里遇到了安德来,在一个灯火辉煌的贵族舞会上。他是唯一一个拉着她的手将她带入舞池中心的英俊男子。她怎么能不动情呢?在那个炽热的年龄,娜塔莎那么天真地认为可以就这样一辈子都仰望安德来公爵,依仗他强烈的爱护。
她是那样的勇敢,敢于坦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将自己最真实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大家面前。
而面对诱惑,面对甜言蜜语,娜塔莎被俘虏了,她竟真实的认为自己是他一辈子的奴隶,可以为他做任何的一切。就这样放弃了她曾经深爱的安德来。
这样看来,谁又能说的准她爱的到底是谁,太复杂太复杂了。一切都只因冲动啊。对于两个男人,事实上,她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爱的到底是谁,甚至可以说,她所拥有的并不是爱情,而是盲目的爱慕之情啊。这样的女孩,我们凭什么去责怪她,去批评她。她没有错,她只是一直跟随着自己的感觉走。
每对这样的她,我想现在的我们真的是自愧不如,我们和她一样,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和一张年轻的面孔,可是我们却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勇敢地展现自己,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
我们被太多的习俗和旧思想所束缚着,它们就像是一把把心灵的枷锁,让我们变得那样现实那样不堪。全然没有孩子们的天真。
敢问我们,敢问现在正值青少年的我们,我们当中,有几人能像娜塔莎那样,活出自我,追求自我。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在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一些我们根本不愿做的事。这样的我们太多,太多了,而这样的我们也太可悲了。
现实的灯光下,她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由于娜塔莎的情感纠葛过于纷杂,所以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多情,但细细品读之后,我才发现她是一个对待爱情十分认真的人。
娜塔莎在她最美丽的年华里遇到了安德烈,在一个灯火辉煌的贵族舞会上。他是唯一一个愿意拉着她的手将她带入舞池中心的英俊男子。她怎么能不动情呢?在那个炽热的年龄,娜塔莎那么天真地认为可以就这样一辈子都仰望安德烈,依仗他强烈的爱护。
都说女人是善变的,在安德烈奔赴战场的一年之约里,娜塔莎没有像我期待那样坚守自己的爱情,却背信弃义,如果不是表姐发现端倪,娜塔莎早已被浪荡男子阿那托里诱拐,头脑发昏地去私奔了。那时的她还太不成熟,太冲动,浮躁的享受安德烈的爱情之余,担负不起对他应尽的责任。
在这部书的尾声,当初那个活泼苗条、天真可爱的娜塔莎已经成为一位贤淑幸福的母亲,我欣慰于托尔斯泰给她一个幸福的结局,就像战争最终会趋于和平一样,拥有了安稳的生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三篇:《娜塔莎》鉴赏
《娜塔莎》鉴赏
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刘启荣)
文旨纲要
释题:《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保尔康斯基、别素号夫、罗斯托夫、库拉根四大家族的故事为线索,从战争与和平两个方面来表现俄国人民在抗击拿破仑侵略的战争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小说努力写人民的历史,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高涨的爱国热情乐观主义精神。
小说以宏伟的构思,气势磅礴的叙述和卓越的艺术描写被人们公认为世界长篇杰作,其现实主义手法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文坛。
《娜塔莎》这篇课文节选自《战争与和平》的第二卷,共有三个部分。课文以娜塔莎为中心,内容涉及到小说中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是我们探求《战争与和平》这部伟大著作奥秘的窗口。
主旨:小说通过娜塔莎舞会前的兴奋,舞会中情窦初开,轻率地悔婚三个故事及其情节,描写了青春少女娜塔莎从初遇爱情到误入情网后的心理状态和言行举止,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故事梗概:
第一部分1810年元旦前夜,比埃尔·别素号夫伯爵府中举行盛大舞会。皇帝、外交团体和贵族们都赶去参加。罗斯托夫伯爵全家也受到舞会邀请,全家人在1809年12月31日忙了一整天。十六岁的娜塔莎极度兴奋,不停地帮助母亲和表妹索尼亚梳妆打扮。
第二部分舞会上,比埃尔·别素号夫把安德来·保尔康斯基公爵介绍给了娜塔莎。在跳舞的过程中,娜塔莎情窦初开,而安德来也爱上了这位单纯的姑娘。
在原著中,课文的二三两个部分之间相隔较远,现把有关情节简要补充一下。安德来公爵曾经有过一次婚姻,他的妻子因难产生下儿子后就死了。年末舞会上,从未有过真正爱情的安德来喜欢上了浑身散发着青春魅力的娜塔莎。不久,安德来向娜塔莎求婚,罗斯托夫伯爵夫妇和娜塔莎都同意了,可是安德来的父亲却强烈反对。于是,安德来和娜塔莎相约以一年为缓冲期。而后,安德来出国去了,娜塔莎觉得十分寂寞。
1810年底,在比埃尔家的舞会上,花花公子阿那托尔追求娜塔莎,而单纯幼稚的娜塔莎竟然死心塌地的爱上了他。
第三部分收到阿那托尔情书的娜塔莎与索尼亚发生争吵,并且轻率地解除了与安德来公爵的婚约。
金章玉句
理解
1、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含意。
对他那么亲密地微笑了一下,她的魅力之酒使他陶醉了。....
【解读】“魅力之酒”,指娜塔莎浑身散发着青春的魅力,而这种带着醇香的魅力使安德来陶醉,这里使用了比喻修辞。
十六岁的娜塔莎还是一个青涩的苹果。“她的光脖子和手臂又瘦又不好看。和爱仑的肩膀比起来,她的肩膀是瘦的,胸脯是不明显的,手臂是细的”也就是说,娜塔莎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可是她单纯、活泼、开朗、阳光,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因此,有着无人可比的吸引力。安德来觉得“她是他眼中所看到的第一个美女”,从而爱上了她。
“魅力之酒”一词,反映了安德来公爵对娜塔莎情有独钟,如同中国人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2、理解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解读】娜塔莎自己的服装还没有整理好,却忙着为妈妈操心,结果“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这个非常传神的细节,表现了娜塔莎关心别人超过关心自己性格特征。同时,把娜塔莎急于参加舞会的的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分析
1、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亚面...
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前面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思路点拨】罗斯托夫家为参加舞会梳妆打扮了一整天,时间已经是夜晚十点钟,离到达舞会地点只剩下半个小时。这个时候,娜塔莎还没有完全打扮好,女仆们还在替她缩短裙子底边。娜塔莎不替自己着急,却关心索尼亚和妈妈的打扮。这段描写,表现了娜塔莎兴奋的心情和关心家人的热心肠。
【参考答案】“穿”、“披”、“跑”、“看”、“跑”、“转动”、“别”、“吻”、“跑”这一系列动词的运用,描写了娜塔莎参加舞会前的兴奋和激动,刻画出一个蹦蹦跳跳、热情天真的少女形象。
2、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我等你好久了,”这个惊惶的、快乐的女孩子,当她把手放在安德来公爵的肩上时,似乎是用她那含泪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笑容这么说。
【思路点拨】进入舞会后,女主人别素号娃伯爵夫人(爱仑)曼妙的舞姿令人钦羡,可是娜塔莎却几乎要伤心地哭起来,因为没有人请她跳第一圈华姿舞。就在这个时候,男主人比埃尔·别素号夫伯爵把安德来公爵带到了她的面前,安德来请她跳舞。这个句子描写了娜塔莎开始跳舞时的心态。
【参考答案】第一圈华姿舞时,娜塔莎内心的期盼有人请自己跳舞,可是希望落空。就在她伤心时,安德来公爵来到面前。于是,娜塔莎由失望转为狂喜。刚才几乎落泪,此时露出小孩般的笑容。“我等你好久了”是娜塔莎内心的写照,她通过自己含泪的笑容把这种心思转达给了眼前的白马王子。
3、分析下列句子的潜台词。
“啊,索尼亚,啊,只要你知道我是多么幸福就好了!”娜塔莎说,“你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的。。。”
【思路点拨】课文的第三部分,晚上迟回的索尼亚看到了阿那托尔写给娜塔莎的情书,醒来后的娜塔莎向表妹索尼亚坦白了自己和阿那托尔相爱。索尼亚问她,安德来公爵(保尔康斯基)怎么办?娜塔莎做了如上回答。这些话根本没有提到安德来公爵,潜台词是,没有必要顾及自己和安德来公爵的婚约。
【参考答案】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我十分幸福。我只要这份爱情,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不管,哪怕是安德来公爵的婚约。你不知道,爱情,是可以不顾其他一切的!
4、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
我一看见他,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思路点拨】这是娜塔莎向索尼亚谈自己深深地爱上阿那托尔的感受,这份感受是真实的,又是缺乏理智的。
【参考答案】爱情来了,摧毁了娜塔莎的理智,她只能享受而不能思考。这些语言,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个为了爱情而丧失理智的少女形象。
鉴赏
1、赏析下面这段文字的特色。
司仪副官是个跳舞能手,他紧搂着她的舞伴的腰,自信、从容、平稳地和她开始在圈子的边上跳滑步,然后在大厅的角落抓住她的左手,把她转过来,由于音乐节奏越来越快,只听到副官的疾速的灵活的两腿发出有节奏鞋刺声,每隔三个拍子,在旋转时,他的舞伴的天鹅绒衣服便飘起来,好像闪光一样。
【思路点拨】这是对司仪副官和女主人别素号娃伯爵夫人(爱仑)跳华姿舞的一段描写,从动作、形态、声音三个方面加以细腻的描绘,写得十分精彩。描写的重点是爱仑,却从司仪副官着笔。这样写的原因有两个:
一、交谊舞中,男伴主动女伴被动,由男伴领着女伴跳。
二、司仪副官动作的精彩,更加衬托出爱仑舞姿的迷人。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按照舞蹈进行的过程描写了爱仑的华姿舞。先写滑步,再写旋转,旋转由慢到快,层次分明。人物的动作、形态,音乐的节奏,鞋刺的声音,衣服的飘舞,描写得十分细腻,再现了爱仑曼妙的舞姿
小说中,爱仑是作为娜塔莎的对立面出现的,写爱仑的众人瞩目是为了反衬娜塔莎受人冷落;爱仑的舞姿越曼妙,娜塔莎越伤心,由此推动情节的发展。
2、赏析下面句子的写作手法。
“三天,”娜塔莎说,“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
【思路点拨】这是娜塔莎对索尼亚质问的回答。娜塔莎和安德来公爵订婚已经将近一年,而她与阿那托尔见面只有三天。然而,她觉得自己爱阿那托尔胜过任何人。同这三天的爱情相比,安德来公爵的婚约似乎不存在。
【参考答案】这些话使用了夸张手法,反映了娜塔莎这一次的爱情来得猛烈,远远地超过了同安德来的婚约。这些话为后来娜塔莎轻率地解除婚约埋下了伏笔。
娜塔莎爱情的结局:
娜塔莎解除与安德公爵的婚约后,阿那托尔企图把她拐骗到国外去,索尼亚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娜塔莎的教母玛丽娅。娜塔莎出逃受阻,生病了。比埃尔前来看望,说出了阿那托尔已经结婚的事实真相。娜塔莎知道受骗,气得要服毒自杀。
1812年,安德来公爵重返战场,抗击拿破仑侵略,在战争中身负重伤。俄军节节败退,莫斯科即将陷入敌手。罗斯托夫家用自家的马车运送伤员,娜塔莎在伤兵中发现了生命垂危的安德来,她向安德来谢罪并且努力看护他,但是安德来还是被死神带走了。
比埃尔想刺杀拿破仑而被法军俘虏,他的妻子爱仑继续放荡,因误服堕胎药而死。战争以俄国的胜利结束,比埃尔回到莫斯科后巧遇娜塔莎,二人结为夫妻。婚后,娜塔莎从天真无暇的女孩变成眼里只有家庭生活的贤妻良母:“她脸上已看不出以前那种赋予她以迷人的魅力的、不停地燃烧着的青春活力的火焰了。现在只能看到她的脸和身体,而心灵完全不见了。”
娜塔莎形象
在整部小说中,娜塔莎热爱人民,富有爱国心,在莫斯科撤退中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她是理想化了的俄罗斯优秀妇女的形象。
即便如此,托尔斯泰并没有把娜塔莎写得完美无瑕。课文的第三部分,娜塔莎受美男子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轻率地悔掉了婚约。这既符合那个时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实际情况,又符合青春少女易于冲动的性格特点,是现实主义手法在小说中的反映。
《战争与和平》中四大家族的代表人物
保尔康斯基家族:安德来
别素号夫家族:比埃尔
罗斯托夫家族:娜塔莎
库拉根家族:阿那托尔
《战争与和平》中,共写了559个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将领、贵族;下至地主、商人、农民、士兵。人物如此众多,情节的发展却井井有条,其主要原因,是作者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宏观地把握了小说的进程和故事的发展。因此,四大家族中的主要人物,就成了打开《战争与和平》这座文学宝库的钥匙。
世界名人对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的评价
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美国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
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艺术家,像托尔斯泰那样,身上所存在的荷马的不朽的史诗因素那么强烈。他的创作中栖息着一种史诗的天然伟力,它的雄伟浑朴和向大海那样均匀地呼吸的节奏,它那沁人心脾的强烈的清新气息和辛辣风味,不朽的健康,不朽的现实主义。
——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
(《战争与和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罗曼·罗兰
(《战争与和平》)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
——英国作家毛姆
第四篇:娜塔莎完整教案
《娜塔莎》教案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人物对话,感受深陷爱情海泥沼的娜塔莎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与能力:
一、了解托尔斯泰简况,掌握他的代表作;
二、了解课文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娜塔莎形象;探究课文的主题思想;
三、探究课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四、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知识。过程与方法:
一、查阅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简况,掌握他的代表作;
二、阅读课文,讨论、探究,把握娜塔莎形象,探究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娜塔莎的恋爱经历,感悟人生要相信感情,但不轻信骗子。教学重点:分析娜塔莎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娜塔莎复杂的人物个性。教学方法:分析,讨论、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们要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另一部名著《战争与和平》中节选的内容。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明确:复述抓住各部分重点即可。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谈谈是不喜欢娜塔莎,为什么呢?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划一划,读一读。
四、阅读第一部分:活泼可爱,充满热情,善良纯真。
1、如: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排你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④“马上,马上就好了……”
2、通过外化的言行,我们看到了娜塔莎即将参加舞会时的心情,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
明确:活泼可爱,充满热情,善良纯真。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P50~51的对话,体会娜塔莎的心情。)
3、托尔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热情、兴奋、焦急等的心态时,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手法之 外,是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
明确:心理描写,如“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等。
4、我们是否可设想一下,这样一位可爱的少女参加盛大的舞会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学生想像,帮助理解“贴着人物写”)
五、阅读第二部分:争强好胜 渴望关注 虚荣
1、“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为什么没有跳第一圈华姿舞,娜塔莎“几乎要哭”呢?从这一心理活动,我们试推断娜塔莎的容貌会是怎样的?
明确:一位妙龄少女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特别是异性肯定的心情没有得到实现。这既是人之常情,也反映出娜塔莎特有的少女情怀。/ 似乎并不是非常漂亮,因为没有人来请她跳第一支舞。小说中也写到她的光脖子和手臂“又瘦又不好看”,也正因为这样,她更渴望别人认同。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娜塔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麻烦。
2、“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似乎是用她那含泪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笑容这么说。”等语句。通过对娜塔莎神情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写出了一位急切盼望异性肯定的少女形象。
3、“我等你好久了”,脱口而出的话语既表现出娜塔莎直率的性格,也表现出她喜悦的心情。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法。
4、小说本来可以直接写娜塔莎“几乎要哭”的失望之情,为什么还要用整整一大段来描述正在跳舞的别素号娃伯爵夫人,而且将她的舞姿描绘得非常美丽?
明确:作者将笔墨放在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写出她的舞姿曼妙诱人,越是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少女渴望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美丽的心态一览无遗。
5、文中有一段将娜塔莎与爱伦进行比较的文字,我们请同学读一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怎样一个娜塔莎呢?
明确: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能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没有浮华之气,爱伦“仿佛涂上了一层油彩,而娜塔莎好像是一个第一次袒肩露臂的姑娘”“她便要觉得这是很可羞的了”。
第二课时
六、阅读第三部分
1、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简要说说娜塔莎在这一部分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天真、轻率、盲目、冲动
2、部分塑造人物的最主要手段是对话。请找出最能表现她以上特点的对话。
明确:“三天,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是的,奴隶!他命令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我没有意志了,……我爱他!”“你记着,人不能干预这种事情的……”“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他!……不是高尚的人?你要知道他是什么人,那就好了”“但我没有他便不能生活”“除了他,我什么人也不需要,我什么人也不爱。你怎么敢说他不高尚?你难道不知道我爱他吗?索尼亚你去吧,我不想和你争吵,你去吧,为了上帝的原故,你去吧:你知道,我多么苦恼”
【其实这一部分娜塔莎的性格在前面两部分里也得到体现,人物的发展符合其性格特征:】 第一部分:有活力、率性、莽撞
自我、主观(她总是对的)
容易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或一个人上
遇事过于兴奋
第二部分:“几乎要哭”多愁善感,争强好胜
“终于”心里焦急
“我等你好久了”胸无城府,没有心计
“快乐、感激,小孩一般”“感激”可以看出他与安德烈的爱情有感恩的成分,此时若换一个男人,也许她也会„„
引入:“贴着人物写” “贴着人物写”: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生活逻辑和情感走向,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都是由人物的身份与性格决定的。作家不能想当然地使唤人物,他要对笔下的人物有一定的理解,要站在小说中人物的立场、处境来想问题、做事情。只有尊重人物,体贴人物,才能把人物写好。
贴着人物写,一是贴着人物的心理写,直接深入人物内心,在人物内心活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展开,写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一是贴着人物的言行写,以人物自身的言语和行动来刻画人物,可使小说具有更强的动作感。
七、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1、至此,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娜塔莎的性格特点。
明确:她活泼、纯洁、天真、充满热情,但又有点盲目、执拗、容易冲动,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
2、介绍“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可见,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娜塔莎是小说的主角,就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相反,她的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展现出复杂又独特的个性特点。在小说中,这种具有复杂个性的非类型人物,我们称为“圆形人物”,与之相对的是“扁平人物”,就是那种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被创造出来的类型人物,也被称为漫画人物,是那种性格特点单一,某方面特性特别突出的人物。
两者相比,圆形人物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性格中的矛盾会产生足够的张力。这样的人物往往更能体现生活本真的面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矛盾的。举例:《乱世佳人》斯佳丽、瑞特、阿希礼,《威尼斯商人》夏洛克,《红楼梦》王熙凤、林黛玉、薛宝钗等等。
扁平人物因为性格单一,相对来说,缺乏变化,比较单薄。但他们并非没有价值。一般来说,在讽刺小说里较多见,对于某方面性格的放大,可以增强戏剧效果,起到讽刺作用。举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等。
教师简要介绍《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内容。(可以先不要介绍后半部分,留给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推断)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得来--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得来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 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得来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得来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得来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得来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得来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得来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塔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得来•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得来•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得来•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得来•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第五篇:《娜塔莎》教案
《娜塔莎》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了解《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主旨。2.通过对娜塔莎的形象分析,了解和掌握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3.了解“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
2.运用文本细读,从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等角度揣摩娜塔莎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作为圆形人物的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个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
2、在不断运动的故事背景中对小说圆形人物——娜塔莎人物形象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建议:
1、运用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部分少女娜塔莎思想感情分析、确定第二部分有关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典型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对娜塔莎内心世界的分析和对娜塔莎形象的理解。
2、可采取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阅读课文,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或课前观看《战争与和平》(导演:King.Vidor)。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战争与和平》故事梗概,中点了解第二卷第三部和第五部内容。
2、教室准备好列夫•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
3、学生阅读课文,写出课文内容概况。
4、词语积累。
宅邸dǐ
花翎líng
勋绶shòu
砰pēng然
搽chá香粉
耽搁
迸bèng流
皱襞bì
从cóng容
怯qiè场
袒tǎn露
怜悯mǐn
饶恕
撩liāo一下
茶(寮)liáo
同(僚)liáo
(潦)liǎo草
(燎)liáo原
惊惶
撩liáo拨
(缭)liáo乱
(镣)liào铐
撩liào(撂)倒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是出自哪个国家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 明确: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教师补充: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出生在一个名叫“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童年印象最深的是能给所有人带来幸福的小绿棒的故事。托尔斯泰在喀山大学就读期间,对卢梭的学说产生过浓厚的兴趣。离开大学后,成为青年地主的托尔斯泰曾力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但却不被农民所理解。这段经历后来在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7)中得到了反映。
50年代,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入伍期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处女作《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在高加索期间,托尔斯泰还发表了一些反映战地生活的小说,如《袭击》和《台球房记分员笔记》等。高加索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朴实的山民,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平民化思想也由此萌发。这在他后来完成的作品《哥萨克》中有清晰的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托尔斯泰曾在前线坚守一年。他为此写出了三篇总名为《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855-1856)的特写,以严酷的真实抨击了畏敌如虎的贵族军官,赞美了普通士兵的爱国主义精神。
托尔斯泰退役回到家乡后,曾为农民子弟办学,后因沙皇政府干预,学校夭折。期间,他两次出国,并写下了《暴风雪》、《两个骠骑兵》、《卢塞恩》、《阿尔贝特》、《三死》、《家庭幸福》和《波里库士卡》(1863)等小说。60-70年代,托尔斯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这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一流作家的声誉。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这时,他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他写了不少民间故事和“人民戏剧”,也写出了一些优秀的小说,其中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和《活尸》,中篇小说《霍尔斯托麦尔》、《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和《克莱采奏鸣曲》等。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是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玛丝洛娃的不幸遭遇深深震动了他,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聂赫留道夫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本阶级罪恶的忏悔,以及在忏悔过程中的矛盾、彷徨,既概括了当时一部分进步的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一个从受欺凌的地位中逐步觉醒并走向新生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如果说与聂赫留道夫的重逢震颤了她麻木的灵魂的话,那么与政治犯的接触则使她开始了对新生活的探索。玛丝洛娃形象已经越出了当时一般作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下层人民不幸遭遇的格局,而是深刻地表现了下层人民不可摧毁的坚强意志。同时,《复活》也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小说对沙俄的法律、法庭、监狱,以及整个国家机器和官方教会,都给予了无情的抨击。为此,托尔斯泰遭到当局和教会的迫害,还被革除教籍。然而,托尔斯泰在人民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托尔斯泰晚年生活力求平民化,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完成了中篇小说《哈泽•穆拉特》和《舞会之后》等优秀作品。1910年,他在出走途中去世。
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教师简要介绍《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内容。(可以先不要介绍后半部分,留给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推断)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得来--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得来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得来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得来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得来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得来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得来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得来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小姐娜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塔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得来•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得来•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塔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得来•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得来•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 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且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塔莎,两人便结为夫妇,而安得来•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塔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三、检查预习:请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明确:复述抓住各部分重点即可。第一部分侧重于对娜塔莎兴奋、激动和焦急心情的描述,第二部分侧重对娜塔莎在盛大舞会上的心理和与安德来公爵相遇的情节的描述,第三部分侧重对娜塔莎背叛安德来后的心理描述。
四、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完成第一部分的教学任务。
1、请你用若干个词语准确表达娜塔莎此时的心态。明确:热情、兴奋、快乐等。
2、能否用“焦急”来表达此时娜塔莎的心态?通过哪些言行表现了这种心态?为什么会有焦急的心态?
明确:能。如:
①“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娅!”娜塔莎一边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
②梳妆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
③“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排你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
因为要参加舞会怕迟到,同时也是兴奋之情的表现。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P50~51的对话,体会娜塔莎的心情。)
3、托尔斯泰在描述娜塔莎热情、兴奋、焦急等的心态时,除了直接运用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手法之外,是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
明确:心理描写,如“她的全部精力,从早晨起就集中在一点上,就是他们全体,她,妈妈,索尼娅,都要穿得不能再好”等。
4、我们读了这段小说后,看看娜塔莎是怎样一位人物形象?我们是否可设想一下,这样一位可爱的少女参加盛大的舞会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学生想像,帮助理解“贴着人物写”)明确:一位被兴奋、激动包围着的天真活泼的少女形象。
五、阅读第二部分
1、以“盛装的娜塔莎”为开头,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确:盛装的娜塔莎一开始并没有受到特别的注意,她只能将急切、羡慕的眼光投到已经成为舞会焦点的人身上,她非常焦急,急切盼望有位绅士前来邀请,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目光的聚焦之处。当安德来公爵邀请她跳舞时,她一下子变得明朗、快乐起来。微妙的少女情怀一览无遗。
2、“娜塔莎望着他们,几乎要哭了,因为跳第一圈华姿舞的不是她”,为什么没有跳第一圈华姿舞,娜塔莎“几乎要哭”呢?从这一心理活动,我们试推断娜塔莎的容貌会是怎样的?
明确:一位妙龄少女急切希望得到别人的、特别是异性肯定的心情没有得到实现。这既是人之常情,也反映出娜塔莎特有的少女情怀。/ 似乎并不是非常漂亮,因为没有人来请她跳第一支舞。小说中也写到她的光脖子和手臂“又瘦又不好看”,也正因为这样,她更渴望别人认同。也许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娜塔莎可能会陷入更大的麻烦。
3、小说本来可以直接写娜塔莎“几乎要哭”的失望之情,为什么还要用整整一大段来描述正在跳舞的别素号娃伯爵夫人,而且将她的舞姿描绘得非常美丽?
明确:作者将笔墨放在正在跳舞的伯爵夫人身上,越是写出她的舞姿曼妙诱人,越是反映出娜塔莎的焦急不安。少女渴望关注,争强好胜,希望在别人的眼睛里看到自己的美丽的心态一览无遗。
(附加:你觉得这位少女可爱吗?如果按照这样的心理发展规律,你觉得她会怎样发展呢?故事究竟会怎样发展呢?我们明天再来学习。
明确:大胆让学生推断,提醒学生为自己的推断设定以帝国的背景(条件)。)
第二课时
4、请筛选你认为最能体现娜塔莎见到安德莱公爵心情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明确:如①“娜塔莎对于失望和狂喜都有所准备的焦急的面色忽然明朗起来,露出了快乐、感激、小孩般的笑容。”“似乎是用她那含泪的眼睛里所流露出来的笑容这么说。”等语句。通过对娜塔莎神情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写出了一位急切盼望异性肯定的少女形象。
②“我等你好久了”,脱口而出的话语既表现出娜塔莎直率的性格,也表现出她喜悦的心情。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法。
5、文中有一段将娜塔莎与爱伦进行比较的文字,我们请同学读一读,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出怎样一个娜塔莎呢?
明确: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能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没有浮华之气,爱伦“仿佛涂上了一层油彩,而娜塔莎好像是一个第一次袒肩露臂的姑娘”“她便要觉得这是很可羞的了”。
6、你觉得风度翩翩的安德莱公爵与“又瘦又不好看”的娜塔莎一见钟情有可靠的依据吗?思考一下,别急于回答,这样一位可爱的姑娘她的婚姻会是怎样的?
明确:安德莱公爵“希望尽快避免别人同他进行政治性的、理智的谈话,希望尽快突破”“令他厌烦的拘束”,因此他选择了清纯的娜塔莎。而娜塔莎在跳舞时的种种表现,也正是其可爱性格的体现。
对朦胧爱情的寻觅是两人一见钟情的基础。
过渡:一位对爱情如此渴望的女孩在爱人离开身边之后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请同学们按着她的性格推想一下。(让学生想像,帮助理解“贴着人物写”)
六、阅读第三部分
1、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三部分,简要说说娜塔莎的故事。
明确: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了安德莱,并与好友索尼亚发生争执。
2、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体现娜塔莎认为自己已经找到幸福爱情的内容。明确:(1)幸福的表情:“她的脸是安静的、温顺的、幸福的”
(2)疯狂的话语:‘我觉得,我爱了他一百年了。我觉得在爱他之前,我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人。’”“我就觉得,他是我的主人,我是他的奴隶,并且我不能不爱他。”“索尼亚,不能够怀疑他的,不能够,不能够,你懂了吗?”“但我没有他便不能生活!”等。
(3)不惜和索尼娅翻脸(4)轻易地拒绝安得来公爵
3、你认为此时的娜塔莎所表现出来的是真挚的爱情吗?那么又如何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莱的爱情呢?作者这样的安排合乎情理吗?
明确:此时娜塔莎的情感是真挚的。但这种感情是建立在别人的谎言之上的,这种痕迹在前面舞会上娜塔莎的言行和心理就已经有了体现——热情而冲动,带有一点虚荣。
课文第二部分她对安德莱的爱情应该也是真诚的,然而这种爱情是建立在一位少女朦胧渴望爱情的基础上的。
七、拓展
1、读完了这三部分内容,你喜欢这位托尔斯泰精心塑造的女主人公吗?说说理由。
明确:只要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也可,如联系一些对爱情忠贞不移的人物——刘兰芝、李香君,对爱情执着追求的人物——杜十娘)阐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重点说明:娜塔莎这一人物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具有“圆形人物”的特性。也正因为这样,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就更具有典型人物的经典意义。)
2、结合阅读过的小说,说说对“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理解。
明确:“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相比,“圆形人物”更具有丰富的特点。(具体区别见课文第61页)
如宋江、李逵是圆形人物,戴宗、李鬼就可以看成扁平人物。焦大、刘姥姥、傻大姐都是扁平人物,但在《红楼梦》中对于衬托王熙凤等圆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表现贾府真相,都起了很大作用。
圆形人物理论上充分考虑到人性的复杂性。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汇集或集合了几种类型。人的角色的多面性与人性的复杂性互为表里,角色与性格又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因而人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人物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林冲在公众场合是威风凛凛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在高衙内面前是他父亲手下的一个高级奴隶;在妻子面前,是情意绵绵的丈夫。不同角色塑造了他烈性如火、柔肠似水而又忍辱负重的复杂性格。因此当高衙内调戏他妻子时,不同的角色促使他作出不同的反应。在《阿Q正传》里,既有属于圆形人物的“阿Q”,也有属于扁平人物的“假洋鬼子”;在《祝福》中,既有祥林嫂这样的圆形人物,又有“善女人”这样的扁平人物。
3、课堂小结:
明确:
1、小说人物刻画的手法:语言、行动、心理等;
2、对“圆形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八、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和《词语手册》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