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双视角与分层叙述[推荐]
王莉萍
内容摘要: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认为是一部叙事手法带有现代小说特征的作品,本文在综合各家之言的基础上,提出作家在这部作品里尝试性地结合了绘画的表现手法,采用分层叙述讲述了两个故事,同时澄清了“双视角”和“双重看法”这两个概念。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 叙事手法 双视角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之一F·S·菲次杰拉德(1896-1940),因先后在4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爵士时代的故事》等作品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美国20世纪20 年代人们的纸醉金迷和纵情声色的社会生活,真实反映了那个年代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特征,而被文学评论界冠之以“爵士时代”的重要的编年史家和“爵士时代”的代言人等称谓。这一时代(1919——1929)也被称作是“爵士时代”。20年代,碰巧也是传统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期。‘迷惘的一代’蔑视资产阶级的传统道德,摈弃传统的美学标准,他们觉得以往的艺术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必须采用新的表现手法。深受约瑟夫·康拉德影响的菲茨杰拉德于是尝试将现代叙述技巧应用于其小说叙事,使一部反映美国战后普遍精神危机和道德堕落的社会小说写得传神而不失特色,就连一向言辞苛刻的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T·S·艾略特也认为作者发表于1925年的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1]此作被看作是“一面反映‘爵士时代’的镜子”。H·L·门肯在评论他这篇作品时认为其篇章安排精巧至极,其精巧的构思主要体现在作品有别于传统叙述手法的单一人称叙事,采用了双重视角分层叙述的手法,因而使得这部经典之作的文学价值不仅表现在其主题所反映的严肃的社会现实意义上而且它还极具叙事学研究的价值。
一.叙述者尼克的“双重视角”
众所周知,多数小说中的故事由第一人称的“我”来叙述完成,这种传统的叙事视角被称作“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种常见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由第三人称叙述者完成的叙事。作者在叙事文本中创造出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全能”上帝般的人物。这个“全能”人物洞悉小说中所有其他人物的内心,前途和历史,自己却不参与到小说的任何事件﹑任何进程中去,它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隐身人,一个告密者。
上述两种常见叙事视角各有其优、缺点。前者往往更生动可信,其不足之处在于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基于其“在场性”的要求而无法将在同一时间里发生于不同场合的事件讲述出来。相反地,后者却不受这一局限性的限制,而且第三人称叙事更为客观,但是它通常不易于把小说的虚构空间里发生于不同场合和不同人物身上的事情有条理地组织好。鉴于此,菲茨杰拉德在《了》中以“我”的叙述为主来决定情节的发展走势,而当“我”的视角受限,譬如在“我”认识盖茨比之前:盖茨比年少时的梦想、与黛西战前的相恋以及战后他的发迹史则分别经由老盖茨比、黛西的朋友乔丹·贝克以及沃尔夫山姆等角色来叙述,“我”是在听了他们的介绍之后才最终在心目中完成了对盖茨比的整体形象的勾勒。这些作品中人物对“我”所交代的内容形成补充,因而可以认为是“第一人称视角”的“补充视角”,这也是作家在作品构思时常用的技巧之一。
为大家所忽略的是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还有一个“神秘人物”,他在“我”不在场时看到了汤姆的情妇沫特尔·威尔逊飞奔出来逃到大路上然后被黛西所驾驶的盖茨比的车在回长岛途中撞倒的情景,以及其后的在“我”和盖茨比汤姆等都回到长岛后,车祸现场的“灰谷”接下来所发生的、有关威尔逊的仇恨和愤怒酝酿成杀人行为的描写,则是由一个神秘的全知式人物所完成的。这个叙述者仍然是作品中的尼克,因其当时的不在场而成为一个游离于故事之外便于观察一切的全知叙述者,这个全知视角的尼克应该是对“我”的限制性视角形成补充,由此可以说在《了》中“尼克”被作家赋予了“双重视角”,作者在构思作品时使用第一人称“我”作为主线故事叙述者,以便于作者直接干预故事的情节发展和有节制地跳出来某些场景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他们都是混蛋!他们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2];对于“我”所不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情节则由可以跳出故事的“尼克”来补充完成,故而作者才将“我”命名为“尼克”。
如前所述,深谙小说叙事技巧的菲茨杰拉德在《了》中竭力避开单一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娴熟地将传统小说通常采用的这两种叙事视角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调用了“第一”和“第三”双重视角,将一系列同时发生于多个场景和不同时空里的关于叙述者“我”及其他人所见证的主人公盖茨比的故事富有条理地娓娓道来从而使得作品达到了感同身受的效果。可是这些由“我”和其他众多声音汇集起来的故事讲述起来毕竟会有些混乱,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并且全面地展现自己对“爵士时代”腐化的生活既沉迷又清醒的态度,作者煞费苦心地在一部作品中安排了叙述者尼克和主人公盖茨比两个集合了作者矛盾性格的的人物,并尝试性地借用了绘画中分层处理的方式来建构文本。二.文本的建构和叙述分层
现代叙述学理论告诉我们,叙事文本不同于故事本身。故事是独立于文本的事件,而叙事文本(叙述的述本)是作者对故事素材(叙述的底本)的艺术处理后呈现于读者的文字。“作为叙述的底本与叙述的述本既相符又不相符,相符的地方是故事的基本内容,不相符的地方是选择表现处理这些基本内容的方式”。[3]由此可见,作者最后确立文本需要对原来的故事重新建构,因而,分析作品的叙事结构在解读作品时极为重要。结构的意义“超越了文字,而在文字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在这种意义上说,结构是极有哲学意味的构成”[4]。
何世杰在《了》中的“二元主角”剖析一文中,提出了“我”和盖茨比因分别代表了作家本人理性和感性人生态度的两个矛盾的方面而认为他们都是故事的主角:“ ‘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作者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一分为二,一半同盖茨比,另一半同尼克。”[5] 鞠冰梅在《了》的叙述艺术一文中认为在小说中,尼克事实上是讲了两个故事:一是尼克的故事;二是盖茨比的故事。后者的故事是包含在前者的故事中的。这两个故事在小说中像一股拧结在一起的绳子,时分时合,但无论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还是从故事的内容来看,盖茨比的故事无疑是小说的主体[6]。笔者赞同两人的观点,不过需要补充的是:尼克的故事和盖茨比的故事一个是背景衬托,另一个是前景重点。故此推断作者是借用了绘画的层次处理技巧建构了这个小说文本。而作家通晓绘画知识这一点则完全可以从吴建国著《菲茨杰拉德研究》中得到证实,“菲茨杰拉德就是在海明威的引领下与葛特鲁德·斯泰茵相识的„„他们(‘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这里聆听斯泰茵对现代绘画的分析,对艺术语言的传授”[7]。
最后,两个分层叙述的故事最终统一于尼克和盖茨比这两个人物各自所追寻的梦想的幻灭这一主题上。叙述者“我”(尼克)和主人公盖茨比在文本中的作用更类似于中国双簧表演艺术中的两个表演者,一个是前台的“行动者”,另一个则是幕后的“行动的体验者”[8]或指挥者,共同承载着作者对“爵士时代”的美国梦幻灭之心路历程的阐述。这种叙事结构被称作“叙述分层”,它指的是“在同一叙述文本中,如果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变成另一个故事中的叙述者,就产生了叙述分层现象。”[9] 三.分层叙述与“双重看法”
菲茨杰拉德采用上述叙述分层的方式来建构文本可谓《了》中的一个突出的叙事特征,其目的之一是丰富作品的内涵,服务于文本内容所着力揭示的“美国梦幻灭”的主题。从两个正面人物(都来自美国中西部且代表着传统美国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尼克和盖茨比)在美国东部的梦想均告破灭的经历中,作者敏感地意识到了汤姆和黛西等人所代表的美国上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已经偏离了“美国之父”富兰克林所确立的“美国梦”最初的健康向上精神,而走向腐化堕落。从紧随而至的1929年10月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爆发可以看出《了》这部作品更象一个文学的预言,盖茨比梦想的幻灭决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种“风雨欲来”时的带有一定社会普遍性的缩影,因而小说最后的结局:故事的见证人“我”尼克在处理完盖茨比的葬礼后,最终做出了离开东部、放弃在纽约的债券经营的发财梦想、重新回到恪守传统道德的故土——美国中西部的决定。尼克的这一决定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的美国社会上流阶级所持有的价值观的一种理性的唾弃和否定。
作者借用绘画的表现手法,用分层叙述来建构文本,其目的之二是为了把自己对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看法,即“双重看法”[10]统一于一部作品之中,以达到使人物塑造更复杂真实,更丰满的艺术效果。“这一叙事技巧和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深深影响了其后的一批又一批的美国小说家,在当代美国文学中,有许多小说都仿效或直接采纳了《了》中尼克?卡洛威式的叙事手法。如托马斯?沃尔夫的代表作《天使,望故乡》、詹姆斯?鲍德温的小说《告诉我列车已远去》等等。”[11] 一些评论家认为盖茨比和尼克分别代表了作者梦想的两极:一边是想象,天真,沉睡,梦想和永恒;而另一边是理智,经验,清醒,现实和变化。H·L·门肯是最早发现菲茨杰拉德这一人格分裂特征的文学评论家,说他既是一个纵情享乐的人,又是一个态度严肃的小说家。作家自己认为,‘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有第一流的才能,要看他是否能在同一时间里容纳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而不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了》中,作品焦点人物盖茨比和叙述者尼克这两个角色分别作为道德象征代言着作者菲茨杰拉德自身的两种矛盾的观点。正如小说中尼克的心态自述:“我既身在其中又游离其外,对人生的千变万化既感到陶醉,同时又感到厌恶。” [12]尼克和盖茨比各自体现着作者性格的一个方面,构成了作家的矛盾自我的统一体。这正是《了》构思的精巧之处。正如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完成前给查尔斯·鲍德温的一封信中曾自豪地称这部小说是“一个形式上的尝试”[13]而后来读者和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反响也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尝试。该作有力地显示了菲茨杰拉德对小说创作形式技巧的关注和探索----将绘画艺术手法运用于文学叙事的尝试性借鉴。无论其内容的历史意义还是创作手法的突破创新,《了》都堪称是美国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第二篇:《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戏服
Miuccia Prada在早先披露了一些戏服的草稿,与她合作完成这项工作的是戏服设计师 Catherine Martin。Miuccia Prada上一次参与导演Baz Luhrmann的作品是在1996年,同样是里昂那多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人Baz Luhrmann不仅仅是一位导演,也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饰学会上一次举办 Miuccia Prada 和 Elsa Schiaparelli 双人展览的创意顾问。
为还原上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美国东海岸上流社会的欧式奢华,戏服将采用亮片、水晶、穗状装饰,颜色以祖母绿、翡翠绿、黄玉和金色为主。材质方面将采用华丽的丝绒和皮草,总之二十年代风格将是贯穿每一款造型的核心。
虽然要到5月份才能上映,但时尚界对于这部电影的关注仍然在持续升温。早早放话这部古装经典将花巨资在演员的服装道具上,去年底放出的消息称这部电影的女装戏服将由Miuccia Prada操刀制作,超过40套女性戏服都将由Miuccia Prada完成。戏中所有的珠宝都来自于Tiffany & Co,而男装戏服则交给了国际品牌男装Brooks Brothers。
第三篇:了不起盖茨比读后感
《了不起的盖茨比》〉
摘要: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在许多场景中,女主人公黛西的形象和性格是通过她的话语,而不是她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深入分析她的话语特征有助于理解这一人物形象以及她和其他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揭示黛西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是导致盖茨比的爱情梦想破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黛西;
话语《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之一,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的杰作。作为一部现代小说艺术的精品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读者与文学批评界的好评。著名诗人兼文学评论家 T.S.艾略特称该小说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1]。小说以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纸醉金迷的狂欢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在许多场景中,女主人公黛西的形象和性格是通过她的话语,而不是她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分析她的话语,对于理解这个人物以及她和其他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小说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寻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读者往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认识和评价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小说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一样,在特定的场合,出于特定的意图,对特定的倾听者说话。因此在分析小说语言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他们说话的内容,还要注意他们在交谈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关系。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话语分析不应局限于孤立的句子结构的层面,应将话语置于更大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考察,从而阐释其真实的话语意图和产生的效果。[2]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主人公黛西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话占据了大量篇幅。分析她的对话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她的性格特点。小说开篇有这样一个场景,在黛西家,小说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即黛西、黛西的丈夫汤姆、黛西的好朋友乔丹·贝克、黛西的远房表兄尼克)一起共用晚餐,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Look!” She complained;“I hurt it.”---《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话语特征□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夏万碧弃。在生活实践中要不断调整心态,磨练意志,优化性格,形成热爱生命、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相信,只要锁定目标,努力奋斗,幸福就会来敲你的门。
三、勇于担当责任在看完《当幸福来敲门》,我一直在思考支撑克里斯·加纳突破艰难险阻的动力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是责任,对家人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正因为对儿子的责任,使克里斯能够战胜如此恶劣的环境,最后赢得事业的成功!在这部片子中,摄影机的镜头从一群坐在跑车里奔驰在街道中的年轻人转向了教堂门口一条长长的等待救济的队伍,队伍中有克里斯和他的儿子。镜头从队伍的这头慢慢移到了那头,现代化的轿车一辆又一辆从镜头前驶过,与人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穿着西装的克里斯在队伍里显得十分刺眼。他的穿着应与那些高档轿车和摩天大厦相匹配,而他却如此不和谐地出现在待救济的队伍中。其实,这并不是克里斯一个人的特例,而是在大萧条情况之下一部分美国人的情况,讽刺而又令人感到心酸。摄影机总是带有指向性的,把人们带到拍摄者所处的场景中。克里斯在影片中有多次跑步的场
景,正如题中的“追求”所说的那样,克里斯一直在为生活奔跑着。为了抢回被卖艺者拿走的扫描仪,他奋力奔跑;由于没有足够的钱,为了能逃掉出租车的费用,他尽力奔跑;为了能准时参加面试,他也不顾一切地跑;为了能争得收容所的一个床位,他还是在跑,奔跑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方式更是他勇于担当责任的缩影然而你无法取笑这样一个男人,即使他最落魄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做为男人的责任,他高大的身躯永远是孩子心中一堵永不会垮掉的防护墙,“永远不要说你自己不行,也不能让人家说你不行,那些自己不行的人才往往说你不行,”这句话如果是一个成功者向你说的可能就是做秀,但是说句话的这个人,此刻潦倒不堪,因为拖欠旅馆的租费,刚被房东扫地出门。这样的男人顶天立地,注定要成就一番伟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任何可以倒下的地方,责任,至始至终都象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指引着不肯倒下的人们奋勇前进。余秋雨先生在一所大学演讲的时候,一个学生举手提问,魅力男士最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余秋雨回答:责任。责任让人坚强,责任让人勇敢,责任也让人知道关怀和理解。因为我们对别人负有责任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责任。无论你所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我们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我们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我们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有的却很容易,无论难与易,不在于工作的类别,而在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了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正是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为了自己,还因为别人。
第四篇:我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我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王丽伟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是本书的开头,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因此我多次在脑海里回响着它。在我愤怒的时候回响;在我孤独的时候回响;在我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响;在我发呆的时候也回响。但是它太长了,并不适合座右铭,不然,也许我会把它当做人生中的第一个座右铭。
其实,我并没有买过这本书——《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是在盗版网站“榕树下”读完它的。至于为什么要读它,这还要从村上春树先生说起。那会儿我正疯狂的迷着这位日本作家,已囫囵吞枣的看完了《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且听风吟》等诸多代表作。
“他的文字,任何时候把段落里的每一句单独拆开都值得让人细细阅读。”后者对他如是评价。为此,我专程搜索这部面世多年的经典之作。
说老实话,第一遍,是看得很不认真的,也没怎么看懂。当时就觉得,没有村上先生讲的那么传奇啊。时隔多年,我有幸又读了一遍实体书,兴许是心境更为笃定,兴许是岁月的打磨,这么一看,还看出了不少感慨。
从我的理解,这是一篇关于典型的“美国梦”的佳作,小说里,有人如梦方醒,及时退出;有人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亦或者是不愿自拔。主人翁盖茨比,自命不凡,私自将名字改为盖茨比,即英文上帝之子的缩写。他一直积极的追求着他所向往的东西,从青年时代烟酒不沾、制定生活作息表,到参军报国奉献青春,再到不择手段、富甲一方,并仍旧不屈不挠的追求着黛西。
他代表了一代美国人,那个时代,人人都认为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有回报,只要肯牺牲就一定有转机。当时的人们从五湖四海移民到北美这块遍地黄金的“应许之地”,仿佛这里是人间伊甸园,是冒险者的热土,是旧国弃子的避难所,是所有梦想家的乐园。
但是金融危机浇醒了他们的梦幻,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碎他们的憧憬。很多人赖以维系的信仰崩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并由此构筑起了阶层流通的高墙,底层人民唯有不择手段,违反法律,方能实现“破墙”而入,才能进入上层人物的视野。
最让作者心碎的,是连爱情这个人类最为崇高纯洁的感情圣地,也被俗世轻而易举的所侵染、玷污。写到这里,似乎发觉这边书的负能量过重了,其实也不然,虽然有人说“少不读盖茨比”,但也言过其实。
很多时候,这本书就是在描写社会、描写人性,同时又在褒贬社会、褒贬人性。年轻的社会,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早期的美国如是,建国后的中国也如是。这样的社会总是平等又充满激情,人人坚信生活会越来越好,各行各业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但是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一如人的肌体,人体细胞更新周期一般为120-200天,大约每6-7年就要全部更换成新的细胞。生命就是细胞更新换代不断延续的过程,即新陈代谢。当社会组织步入中年,又会产生诸多阻碍社会阶层流通的因素。这个时候就需要加强社会顶层设计了,并以制度的形势固定下来,在维持社会团结的前提下,尽量实现最大的公平。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正是对这样一个理想型社会的憧憬和追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要鼓励一个又一个的“盖茨比”,不忘初心,逆流勇进,冲破一层又一层的“樊篱”,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我们的大“复兴”!
第五篇: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从中美文化差异看中国人创新能力的缺失与培养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A Brief Analysi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英文商务索赔信的人际意义功能分析《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Interpre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Sublimation Theory分析《宠儿》中塞丝的创伤与愈合《生活大爆炸》言语幽默语用分析“黑尔舍姆”教育尝试的失败—析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汉译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论中西方零售业企业文化的对比“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浅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浪漫现实主义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女性身份的遗失和找寻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范畴原型理论关照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
宗教文化与翻译
语言中性别歧视词汇的语用分析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
法律语言及其翻译研究
解读《哈利•波特》中纳西莎•马尔福的形象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43 Analysis of Tony’s Tragedy in A Handful of Dust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rt in English Class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46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55 从《呼啸山庄》人物爱情看人性的特点
体态语在中美交际中的差异及原因
善,还是恶――《我弥留之际》中安斯性格分析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An analysis of the “never lost” qualities on Hemingway and his Sun Also Rises
英语学习能力与风格的性别差异研究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飘》中斯佳丽的性格特征解读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探究
中英文隐喻对比研究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On building-up a welcoming ESL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
美国俚语的文化及特征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
浅析《简•爱》的主人公简•爱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忠实与变通策略在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税务管理]我国开征遗产税国际借鉴和政策选择研究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An Analysis of The Bible’s Influence 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双关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英语委婉语之初探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Menu Translation in View of Dietary Cultural Diversity 90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
A Comparison between Emily Dickinson’s and Walt Whitman’s Poems on Their Modernity 92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英语商务演讲的技巧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权利争夺探究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Dream--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 Gatsby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时事政治汉译英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哈金小说《等待》中的女性悲剧分析
从《爱玛》中的言语反讽看乔拉的反讽理论
英语商业广告中幽默的语用分析
从认知的角度看委婉语中隐喻的理解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On C-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论《宠儿》中的象征意象
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A Reflection upon American Heroism Based on Reviews ofHollywood Movies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与对策
论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 123 “白+动词”的语义及其英译
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汉致使事件词汇化模式对比研究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黑人英语克里奥起源论
汉语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
从《法国中尉的女人》看约翰•福尔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及其局限性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An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on 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喧嚣与骚动》的创作技巧研究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女性化”研究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追求“美与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研究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
143
会话含义理论在法庭话语中的运用
从植物词看英汉文化差异
《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
《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黑人女性的悲剧根源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春节”和“圣诞节”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阿加莎•克里斯蒂探案小说《罗杰疑案》叙事独特性探究
151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52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
153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54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55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156 Memory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157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158 论“and”的用法和翻译
159 广告翻译中的模因传播
160 反思女性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
161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62 从奥巴马访华报道看中美媒体报道差异
163 从英式桌球斯诺克看英国的绅士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64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梦》及其英译本中主语的确定
165 《老友记》中言语幽默的修辞学思考
166 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呼啸山庄》多个译本比较研究
167 分析赫索格与玛德琳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解读索尔贝娄的《赫索格》 168 The Use of Symbols in A Farewell to Arms
169 目的论指导下的导游词英译策略研究
17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171 CET-和IELTS阅读培训课对比研究
172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173 伊恩•麦克尤恩作品《赎罪》中的成长主题探析
174 从美学角度浅析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首》——“意音形”三美论
175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176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177 中西商务谈判风格差异的文化渊源
178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179 An Analysi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 in Kung Fu Panda
180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181 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 182 互联网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183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商务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对等翻译
184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185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186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87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188 英文商务信函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189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190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191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92 关联理论视角下《诗经》中爱情隐喻的英译研究
193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194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195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语用功能
196 On the Manifold Functions of the Scene of Parties in The Great Gatsby
197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19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199 The Study of Strategies on Cosmetic Marketing based on Female Consumption Psychology 200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