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考上清华,语文靠的是大量阅读,数学靠的是“蛮干”
考上清华,语文靠的是大量阅读,数学靠的是“蛮干”
“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蒋方舟说。“天才儿童”、“美少女作家”,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初中毕业时,她已出版7本书,高中时,又出版了两本书。
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
与高调“被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蒋方舟捧着书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的场景。老师正将她曾经的文章作为范例讲解,她作为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其实,从中学起,她就是一个戴着耳机、默默穿梭在食堂和教室间的普通学生;是夜晚为了考试挑灯奋战、白天在食堂吃3元钱套餐的普通学生。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初中某一阵子,蒋方舟获得特赦——不用写作业。
“我以为你会和韩寒一样,退学写作,没想到考上了清华。”一位编辑在活动上对蒋方舟说。其实,蒋方舟在初中时,还真的冒出过退学的念头。当时学校作业多,蒋方舟又要写作,精力不足。她的妈妈跟老师沟通退学的想法时,老师觉得十分不妥,说:“她可以暂时不做语文和外语作业。但是要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
清晨哇哇念语文课文的事情,从来不曾发生在蒋方舟的生活里。每学期语文课本刚刚发下来,蒋方舟会抢在老师讲课之前,花一两天时间,把所有课文看一遍。看完了,她还找人讨论:哪个作家很好,哪个作家很烂。
即使琳琅满目的参考书充斥着课后习题的“标准”答案,老师也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不被所谓“标准”限制。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凭借大量的阅读、独特的鉴赏能力和充分的领悟灵感,在武汉市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不含作文)中,她还获得过一等奖。
蒋方舟说:“考语文很简单,你一定要搞明白那个出题的人在想什么。”有时考完试,和同学一起讨论时,她一边“骂试题”一边推论:“出题这人,起码50岁以上,文革过来人,喜欢看《读者》。”“出题的这个人,是女的,小资情调。”“出题的这个人,恐怕只看余秋雨。”
对于“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也不会及格的”说法,蒋方舟不同意,她说:“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
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 蒋方舟说,因为数学作业最多、最占时间,如果做数学作业,那向老师“争取”来的时间,等于无,所以,初中时她“坚持”不做数学作业。后果便是,初中毕业时,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高中分文理班时,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
分班的时候,蒋方舟非常担心,怕没有老师肯要她。惶恐中,她想到了汪义芳老师。刚上高中的时候,面对众多的选修课——网球、航模、编程、雅思、电影„„蒋方舟不知道选什么好,是汪义芳老师托人告诉蒋方舟,让她去听自己的文学鉴赏讲座,而那时,她并没有见过汪老师,以为汪义芳是女老师。一去才发现,传说中的汪老师是个壮汉。蒋方舟这才知道,上选修课的老师,课讲得那么好,简直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分班的时候,蒋方舟在汪老师班级门口等了好久,等到汪老师出来,她就迎上去说:“我是蒋方舟,我想到你班上。我除了数学不好,其他科还可以。”汪老师查看了她的成绩,确实不怎么好,但还是很大度地接收了她,而且让蒋方舟做了班长。
因为老师的一句“爱不爱学习,就看爱不爱做题”,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狂做”数学题。对于数学,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她说:“我学数学,靠的是蛮干。”
文理分班后,数学难度降低,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总分从进校的1000名以外,提高到第8名。高考时,她的数学考了131分。
挑灯冲刺的高三
9月份高三开课,每个教室都挂着高考倒计时牌,有的班甚至夸张地挂上了“距高考只有1天”。每天感受着临战氛围,一向喜欢自己控制时间的蒋方舟感到非常不适。十一假期,她给自己放了半个多月的假,回家调整。之后,她停止写长篇小说,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每天晚上,蒋方舟从6点多开始做题,晚自习后接着做。宿舍规定11点熄灯,蒋方舟于是就挑灯“夜战”,每天基本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她听“状元班”的讲座,看状元的学习经验和心得。她说:“无论我关注什么领域,都希望知道那个领域最好的样子是什么,哪些人是最好的,他们是怎么办到的。” 在“状元班”讲座上,老师说:“据我观察,状元有两个特点:一是状元都是独来独往的,二是状元喜怒不形于色。”这成了她“青春孤僻”的启蒙。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她戴着耳机独来独往,以极快的速度吃饭。而且她在一间宿舍里一个人住了3年。
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
在蒋方舟的高中,老师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做的作业,比老师布置得还多。一开始,蒋方舟做完习题后喜欢去翻书后的答案,后来发现这样效率极低,就克制了。她说:“我向来不相信跟人讨论作业题能讨论出个什么。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
她每个月都去书店购买教辅书,连辅导书的前言都会读一读。她了解市面上最常见的几十种教辅书的编写特点和优缺点,于是安排自己学到哪个阶段,就做哪套教辅书。有的书市面缺货,她还会上网买。
蒋方舟平时做历史题,总是很慢。做选择题,她除了从四个选项中挑出正确的,还会注意看其他三个错误的。“因为错误的选项,也是重要的知识,只不过故意把年代啊人名啊写错。这样做一题,等于做四题。”问答题答完后,她会在旁边另外写一些话,用来分析出题人的用意。
揣摩出题人的用意,是蒋方舟应付考试的一大秘诀。引用和解释日本校园剧《龙樱》中的台词——“考试就是对话”,她说:“应该是三方的对话:跟出题的人对话,跟写文章的人对话,跟改卷的人对话。”
“我没有一天不在研究学习方法。骗自己或者骗老师的学习方法——比如抄作业、赶作业、抄写课文、大声背书等等,只要自己意识到是低效率的,我就绝对不会做。”蒋方舟说。
蒋方舟说,高考是另一种竞技体育,只承认成绩,既然参与了这个竞技,就要认可它的规则。“我是特殊的学生,给自己争取了不少时间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一直比较清醒,在课业上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不求最好,只要还在第一梯队,就有冲刺成功的机会。”蒋方舟说:“整个中学阶段,我想,我没有浪费我的智力和时间。”
高考牛人秘诀:高三,不相信传说!
2011-01-20 09:16:26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c10105e01017aqi [查看原文]
作者简介:蒋方舟,1989年出生,2008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出版过十本书,现为《新周刊》主笔。散文《审判童年》获“人民文学奖”和“朱自清散文奖”。
我也高三过。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赋予不信任。
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今天经某位名师点穴,明天就逃出升天;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高考会给予超常发挥的机会,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
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在我看来,前面要加个“运”字——“运动员会”。我上清华后,认识一个同学,他在高三前,一直是个运动员。上高三之后,成绩排名在30多位。高三毕业时,高考成绩却全班第一。问其奥秘,他说:“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教练说,只有你流的血汗,不会欺骗你。”
我对高三没寄予任何幻想,甚至对大学将要给予我什么,也没过多的期待。高三是个竞技场,你是个运动员。一切的借口,一切的伤痛,一切的眼泪,一切的软弱都无人喝彩。不要说什么过程最重要,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王道。
如果你没有退路,不能退到国外的大学、父母的摊点、复读学校……那么,来到这条起跑线上,就尽快打消幻想吧。没有奇迹,所有的奇迹都是一步一步发生的,只是最后那一步引起世人关注而已。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数重要。
二、补弱科。
三、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四,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让我平静,让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
成绩排名被认为是反教育规律的,现在正被人性化地抨击。但我以“运动员”的思维,认为成绩排名是天经地义的。空口鼓励没有用,数据才是硬道理。这样,你才知道自己身前身后有多少人,你才知道自己的目标定位。才不会在自己蜗行龟步的时候,妄想着拿世界长跑冠军。
考了几次之后,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成绩区间,在570~590分之间。我的名次从没有跌落到班里第七名之外。不过要超过前面的人,也不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我的弱科上着手。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的数学老师说:“你是我见过的做题最多的学生。”有一个章节,我没有搞懂,于是去网上下载了有关这个章节所有的试题汇编。打印出来,一共是600页。每天晚自习近平四个小时,我都在埋头做题中渡过。做完了之后,我常常觉得头已经不在脖子上了。
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是个“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优劣、出版周期。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上高三之前,老师对我说:“你的目标是清华和北大。”我知道,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我有上北大或清华的可能性。这不是句空话和豪言,而是种规划和实施。
从暑假开始,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后来,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不具备示范效应。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甚至还说:“就弄个假的证书,不会有人查的。”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参加自主招生前,我阅读过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也登陆过很多大学的招生论坛。在那里,接触到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很多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也是欢迎考生去咨询的。比如如何准备个人资料,如果寄错了资料该怎么办?具体该找谁联系?招生组负责人的行踪,什么时候可以当面咨询?这些,对于开放的大学,并不是些什么保密信息。如果学生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可以委托给家长或者亲友。尽可能地早做准备,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尽可能地符合招生简章上的条件。证书齐备,盖章齐全,耐心等待。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个好消息,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崩溃非常。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给自己做心理按摩,自我暗示。这些纸条,如今已攒了一抽屉,现在翻出来看,甚是好笑,都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大俗话。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泗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那是一段短暂的“运动员生涯”。用汗水去追逐光荣与梦想,也感受怅然与失落。如此而已。
第二篇:诚信是靠他律
诚信是靠他律
谢谢主席,大家好!
针对今天的辩题,我方坚持认为只有靠他律才能真正地实现诚信。
诚信是什么?它是指人们恪守诺言,无虚假,不欺诈,以自己的信用取信于他人的一种行为准则。
自律和他律是实现诚信的两种手段。自律是指依据自我对外在的、客观存在的社会道德的认可从而约束自我。他律则是指除了自我约束以外的其他一切外在力量的约束,主要表现为他人对自我的教育、培养,外部规章制度的约束、规范,以及客观环境对人(主观)的影响。
而诚信“靠”他律,则是指诚信的产生、存在及保障都是以他律为基础,通过他律的教育、规范、预测、强制等作用来实现真正地诚信。
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思考四个简单的问题,便会明了为什么诚信是靠他律。
第一,人的诚信从哪来?每个人都不是一生下来就懂诚信,而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父母、老师、朋友的思想灌输,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逐渐形成诚信的意识。换句话说,人的诚信思想是通过他律而形成的。
第二,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要讲诚信?这是因为社会要求我们诚信。诚信
是人类文明社会存在的基础,无诚信即无社会。我们存在于社会中,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要想获得他人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就必须讲诚信。诚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却处处碰壁。同样是大公司,海尔集团诚信于民众,社会就认可它;三鹿集团失信于民众,社会就淘汰它,所以说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得应社会之要求,讲诚信。换句话说,人之所以讲诚信,是社会的强制要求,是他律的强制要求。
第三,一个人是否做到诚信,怎样来评判?自己说了肯定不算,一千个
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这就需要法律、伦理道德等外在约束力统一规范,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诚信机制。换句话说,诚信的评判标准是靠他律的方式统一规范的。第四,一个人若不诚信,会怎样呢?他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的约束,舆论的谴责„通过这种他律的惩治方式便会使失信者受罚,从而进一步约束自我,做到诚信。换句话说,人讲诚信需要依靠他律强有力的外在保障。
所以说,一个人的诚信是靠他律教育而来的,一个人讲诚信是受他律强制要求的,一个人诚信的标准是由他律统一规范评判的,而一个人不诚信是会受到他律严格惩治的。
综上所诉,我方坚持认为诚信是靠他律。
第三篇: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人们安居乐业,繁衍
生息。然而,地球是非常脆弱的,稍稍对她不好,她就会非常非常的不舒服,随之便产生地震、洪水、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
命。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钢铁企业在大家的眼里都是污染很严重的,湘潭是二型社会的试点城市,作为一名湘钢人我们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但
是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很不文明的行为------------------
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口香糖、槟榔渣,烟头等等,这些垃圾如果不把它清除掉,就会一点一点堆积成山。我想谁也不愿意生活在垃圾堆里吧?如果人人都随便乱
丢,我保证,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垃圾山里了。我们 公司现在对
环境的治理非常有决心,在我们工作的地方都种植了很多花草,但是我们一些职
工并不是很爱惜,随意在上面走,好好的一些花草就死了。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
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
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
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
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
体谅;还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
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
一大步
第四篇:成功靠的是胆识
成功靠的是胆识
摘要: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羡慕成功,走向成功到底靠什么?有多少科学家在研究这个命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成功靠恒心、靠天赋;有人说成功靠信念、靠机遇;有人说成功靠习惯、靠心态……投资理财师告诉你:是胆识!
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是恐怖的人生
见识是升华:是积累后的综合和爆发
胆识是行动:目标明确的实践和创造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羡慕成功,走向成功到底靠什么?有多少科学家在研究这个命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成功靠恒心、靠天赋;有人说成功靠信念、靠机遇;有人说成功靠习惯、靠心态……
是胆识造就了古今中外名声显赫的成功者!剖析成功者的生命轨迹,考查他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真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胆识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敢拼才能赢,敢想敢干才能创造动感人生—胆识造就成功!
胆识是什么?胆识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胆量、冒险、判断、知识、执行是胆识的构成成分。它是一种敢想敢干、敢闯敢冒险、敢作敢为的英雄气概,是一种气吞万里如虎、大智大勇的人生气概!
胆识相对知识、见识来说,它是精华里的精华
知识是科学的系统性的学问,见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的结晶,胆识是智慧的展现,最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的丰富知识、见识以及对知识、见识的提炼升华。它体现于作决策、办事情的胆量,有胆识才有冒险精神,有冒险精神才有可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知识、见识、胆识三者相辅相成,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见识是胆识的定心丸,胆识是知识和见识转化成财富的必要条件。光有见识而无胆识,则只能空发议论而没有行动能力。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主要的原因就是秀才只有知识和见识,却无行动的胆识,这种人可以做参谋、做军师而不是主将和统帅。因此,具备了知识和见识,更重要的还是必须有付诸行动的胆识,勇于冒险,开拓创新,追求卓越,才能走上成功之路,才能够做将军、做统帅,才能够成就大事。
知识是一个境界、见识是一个境界,知识、见识之上的胆识,则更是一个境界。说得浅白一点,大概一桶知识能换来一滴见识,一桶见识才能化为一滴胆识。
纵览历史,横看世界,只有那些有胆有识的人,才能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耀眼的光辉。胆识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家都是世界征服者,如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成吉思汗、拿破仑等。其次是大国的建立者、大国重要政权的开创者、治国卓有成效者。他们没有大智大勇的胆识能行吗?
像李嘉诚、霍英东等商界泰斗,哪一个不是具有眼光独到、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的胆识?
科学领域,科学家同样是想常人所不敢想、做常人所不敢为的事,他们靠的是一种非凡的胆识,可以说一切发明发现,都是人类的胆识之花结出的胜利之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打拼出路同样需要胆识,需要冒险。出路是闯出来的,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只有承担大风险,才能获得大成功”。当然胆识不是莽撞,不是无谓的冒险,它不是莽夫的行为,而是一个有识之士在常人面对一件事情看似不可行之时,审时度势,看到危险中所蕴藏的际遇,勇于出手的气魄。生活中能找到理想出路的人,无不是具有这种气魄的人。
人们常说:
80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
90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
21世纪初,开个网站就能赚钱,可很多人不敢试。
敢不敢是需要勇气,信不信是需要远见,试不试需要胆量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有多大胆就能成多大事。这是一条可以反复证明的真理!
没有无畏精神,就没有伟大将领—巴顿语。
智者与庸人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强者与弱者之间,往往就是那一点一滴之差。这一点一滴,就是胆识。
胆识是人生出路的“开路神”。作为个人心理资源,胆识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个人心理资源极为丰富,每种心理资源,都和胆识一样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驱动个人不断地开创新的出路!
心理资源决定人生状态,具有什么样的心理资源,就有什么样的精、气、神,有什么样的精气神,就有什么样的出路。这是一条人生的铁律!
个人心理资源极为丰富,除胆识外,以下几方面都是极为重要的资源,它直接决定人生的精气神状况,也对人的出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财富五百强》研究发现:94%的成功者都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态度而不是别的因素。态度是出路最根本的底色,它决定一个人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进取还是退让,是全心全意还是虚情假意?
我们常说:“干不干是态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可见,态度是决定行动不行动、是有为还是无为的问题。不同的态度决定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找出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遇到坎坷、挫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必须要有积极的态度,否则,不论个人先天资源如何优越,不论个人如何聪慧,都不可能找到好的出路。相反,如果有积极的人生态度,那么,即使个人先天资源严重匮乏、后天条件令人揪心,也能开创辉煌的人生之路。因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资源,它将引导我们走出人生的阴影,走向辉煌的明天。那些出身贫寒的“富翁”,那些智力平平的成功者,那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追求卓越的奋斗者,为什么能够成功,靠的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这种伟大的心理资源成就了他们。
心态决定状态,胆识决定行动,有为决定有位—张一语
有顽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一种发自内心、自我驱动的力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它是每个成功者都拥有的重要的精神特质。顽强的意志力从不会怀疑自己的出路,出路面前无论是高山、河流还是沼泽,他都会去攀登、去穿越,而不会停滞不前,他惟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前进、如何接近目标,如何走得更远。
中国的保尔—张海迪、当代青年洪战辉,就是这种意志力的明证。又比如那个又盲又聋又哑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似乎一生下来,老天爷就决定她是一个废人。但她有着非凡的意志力,这种毅力驱动她顽强地奋斗,以至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作家,可以毫不逊色地与其他作家站在一起,她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全世界的人感动得流泪。甚至连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接见她时,也激动地说:“你的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本身的残疾,像一个神奇似的,由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不幸者变成优秀的作家,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任何一个美国人学习的—特别在极艰苦的时候,在失败的时候!”
有信心并懂得运用信心—找出路先要相信有出路,只有坚定地相信,才会不懈地去追求。出路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信心这一心理资源是人生重要的力量源泉,所以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信心是人生出路的奠基石,人生之路必须踏着自信的石阶步步登高。有了信心才能走向胜利。
历史上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有一次,朱元璋被打得落荒而逃,被困于湖南的康郎山,情况十分危急,既无援军,又无粮草,朱元璋彻底失去信心,几次想到自杀,放弃战斗。这时,军师刘伯温要他再坚持,寻找突围机会,并开以泄露天机的语气说,康郎山有“糠”,那么,“猪”就有“活路”。刘伯温的提醒,使朱元璋重新捡回了信心,从心底认为自己的死期未到,“活路”就在眼前。于是振作起来,重新组织力量进行顽强血战,后果然从山洞里找到些粮食,大队人马转危为安,最后以朱元璋的胜利而告终。试想,如果不是信念的作用,朱元璋早就自杀了,还能反败为胜、还有后来的洪武大帝吗?
知识:拥有最最渊博知识的鬼谷子、黄石公,可以教出优秀弟子,自身无所建树;
知识+见识:智近似妖、手握天机的张良、诸葛亮、刘伯温都要依附于人才能成事;
知识+见识+胆识:知识、见识不足,胆识足够的刘邦、赵匡胤、朱元璋却能横扫天下,建立不是功勋。
第五篇: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清晨,当我们漫步青青校园,沐浴清新空气,享受美丽景致时,我们心旷神怡,精神抖擞。然而,当我们眼前突然出现这样一幅景象:纸屑在小路上到处吹散着,饮料盒在操场上遍地散落着,果皮在草地里随手抛洒着。我们作何感想?我们有何脸面?
学校是我们生活的佳苑,更是我们学习的乐园。校园之美不是来源于上帝的恩赐和馈赠,而是依靠于我们每位学子的精心呵护和营造。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丰厚的、无限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文明的意识,举手投足之间绽放个人的修养和美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脚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处不美,何以美校园?,打造美丽之家,营造美丽之园,无需高谈阔论,无需大张旗鼓,只须你我之间,亲力而为,亲身而行。当我们在餐厅就餐或教室加餐时,只须稍稍俯身把残渣倒进垃圾桶:当我们在校园小路上谈笑风生时,只须稍稍弯腰拾起果皮纸屑放进垃圾桶,当我们玩耍嬉闹时,只须稍稍动动脚挪步绕开青青草坪。不乱扔垃圾,绽放一份文明,凸显一种人格;而拾起一片垃圾,留下一方净土,传播满园和谐。
请时刻牢记:学校是我家,美丽靠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