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体育课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初探_1905范文
【初中体育课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初探】
摘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结合《体育与健康》五领域水平四目标,设计合作学习发展性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方案,采用小组,个人自评,互评及教师参与的交互活动,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评价以人为本,简单,易行,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上提高,目标明确,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充分体现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发展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初中体育;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践行与实效
一、体育课合作学习的教学机制
教学前期以教师指导性较强的小组学习活动为主,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一定凝聚力和各自学习目标的群体。形成自发能动性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中,改善学生元认知水平和心理条件,引导学生在不同水平进行挑战,梯级发展。培养积极学习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合作学习教学机制。学生中一般以学生主体性较强的小组练习和交流活动形式为主,教师主要起诱导和指导参谋作用。强调的是个人角色(在小组中)责任,发挥潜能,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由个人竞争转为小组竞争,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共同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改变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机制
评价以“水平四”五领域标准为基本内容,设计多元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学习服务,运用和谐的语言,常规,简易,适宜不同水平学生共性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既能实施针对性评价,又能综合评价,使学习评价日常化,有效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元认知水平和元心理条件为评价信息基础,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尊重个体差异和发展的独特性,有利于学生悦纳自我,展示自信,促进发挥多方面潜能,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以人为本,不求人人优秀,但求人人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发展性学习评价操作与实践
评价的操作是评价时以评价表的形式进行。学生根据评价指标,逐条对照个体的实践和行为选择一项评价指标分值为评价权数;评价的分值小组最高总和为60分,个人最高总和为90分,其目的是给学生良性诱导——不求人人高分,只求人人发展。并给教师评价提供平台。评价初期小组采取无记名评价,有利于学生实事求是评价小组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师了解反馈信息,有效调解小组的组织和问题。后期适时展开记名评价,促进小组和谐发展;个人评价采用实名评价,既要引导学生事实求是,又要诱导学生自我发展,记录成长过程。同时适时展开无记名互评,实施互相督促,共同提高。评价的践行。评价初期学生对新事物感兴趣,但只是敷衍行事,评价时总是评最高分,必须做好有效的说明,引导同学了解评价的目的和教与学的关系,同时针对一个小组或几个人进行评价的重点指导和反馈,起示范和激励作用,逐步使评价走上轨道;在小组评价中根据评价的情况,教师应及时有效的给予帮助指导,排除心疑,协调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矛盾。特别要重视对个体差异较大的评价及时指导纠正,以利于促进发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励向不同水平挑战;在实施过程中,应对学生的评价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在合作学习和评价中既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学规律,特别是在教学前期,要在规范教学常规的前提下逐步展开。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小组,不同的个体都需要老师们去不断探索,它是永无止境的教学艺术。
四、发展性学习评价成效与反思
合作学习和发展性学习评价是师生,生生多边交往的过程,学生即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在发展性评价的影响下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合作技巧,在学习和评价中必须学会和别人一起互动,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教师在面对同学们的学习作出评价时除了评价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更要重视评价学生评价中的合作性,指出谁遵守了评价秩序,谁更多吸取了他人的信息,促进发展合作、倾听和尊重的人文素质。体育课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的践行,是一个新的领域,缺少借鉴和引导,只是探索,摸着石子过河,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也深感困惑,非常需要提升专业素质和理论基础,所以肯定存在着很多的缺点,甚至错误。但坚冰已经打破,事物已经萌芽,它总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总会长成参天大树的。小组评价表,个体评价表(略)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10).[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冯克诚,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从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6).=====本文结束=====TXT&DOC=====2010/12=====
第二篇:浅谈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
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题
学
专
年
学
姓
指
成课程论文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教 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导
浅谈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
赵娟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71
5摘要:根据《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侧重于学生发展、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强调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实行主体多元化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在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稳固的平台。关键词:传统学习评价;新课程改革;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
如何公正、公平、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是此次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课程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完全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用高考与中考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教与学,必将导致新课程的许多理念流于形式,难以对师生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甚至可能产生负效应。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反思评价的本质,研究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评价是学生评价的主要部分,而学生评价处于教育评价活动的核心地位,良好的学生评价是做好其他教育评价工作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学习评价能起到引导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使其按照目标努力。评价都有鉴定功能,学习评价在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上有很大作用,再来学习评价不仅能提供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对学生学习评价是教育评价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一部分。
2.传统学习评价的弊端
传统的学习评价是用来筛选出适合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儿童,即使“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而不是“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如果学生不能在各级考试中过关斩将成为优胜者,那么他就是一个失败者,学校只注重升学有望成为“尖子生”的学生,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则被看作是影响学校升学率的累赘。以分数论成败,教师、家长依据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序,造成分数至上的不良现象,把学生禁锢在为分数而拼搏的狭小天地里,其个性、特长被抛到一边。传统学生学习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个体发展。
3.新课程改革下的学习评价
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本水平上的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素养。
4.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
发展性评价指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将学习评价视为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着眼点应该是学生的现有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通过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制定合适的计划;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是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要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鼓励学生反思,去自我评价。
学生的最终发展是教育的最终价值所在,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发展性评价观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
4.1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让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功能从侧重甄别与选拔到发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精神,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能更好的促进不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学校、课程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不是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明确化、凝固化,而是要从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判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表现,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
4.2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关注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但长期以来,许多中国学生具有很高的拷贝“能力”,欠缺基本的创造力,就是因为学生在千篇一律、万人一面的教育和评价中逐渐失去了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差异包括考试成绩的差异、生理特点的不同、心理特征的不同、兴趣爱好的不同等,发展性评价要依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和特点,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发展潜力,为每一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
案。
4.3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强调关注对过程的评价
传统的教育评价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很少关注。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需要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需要终结性的结果评价和形成性的过程评价相结合,也就是说,发展性评价强调搜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数据,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过程性评价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有感要发”,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下来),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所以,发展性学习评价是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4.4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注重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传统的学习评价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即对书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其他方面的评价。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发展性学习评价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简单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每一门学科都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展的偏颇。要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体魄、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较强的审美能力等发展。
4.5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实行主体多元化评价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让学生既是被评者,也是评价者;学生参与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自己、主动地发展自己。互评能让学生在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家长评价有助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多的了解。加强学生自评、互评、倾听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多种信息,有助于学
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不同的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4.6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强调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起来,在不同方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发展性评价的常用方法有例如交流评议法:参与者对评价内容进行事实判断之后,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学生在期末召开总结会议,被评价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汇报,然后由与会者对被评价者作出评议,分析对被评价者的现状,指出长处和不足,以便发扬和改正;案例分析法:通过解剖具体的案例(案例与被评价者有关),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几位教师对某一个教学设计(可以是这几位教师之中的一位设计的,也可以不是,但与这位教师的教学有关)进行分析,找出了优点和不足,认同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对进行教学设计的认识;表现性评价法:所谓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被评价者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其发展现状;档案袋法:档案袋是指用以显示被评价者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4.7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引导学生发展科学素养
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和指导的作用,通过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和活动愿望,进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从而达到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化学能与电能》时,可以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通过实验,你知道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吗?你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这些问题,同学们都很容易正确回答,此时可以因势利导,设计探究思考问题:电子为什么这样流动?根据实验现象,我们知道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到电子?你能否说出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吗?同学们结合自已的电学知识,同学们发表自已的见解,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了自评和互评,最终,问题都顺利解决了。于是我乘胜追击,给出了一个反应Fe+CuSO4=FeSO4+Cu,让同学们自已设计一个原电池,并分析此原电池的实验现象。设计完的同学让老师检查后(主要检查有无安全隐患,不管正确与否)再用实验验证,如果不成功,+
请同学们自已找出其中的错误。这些问题的解决,同学们都要经过自已的思考、实验、反思、自评、再实验、再反思、再自评,在这种看似由学生任意发挥的评价过程,却能让他们以放松的心情、开放的思路来全面整理知识、理解知识, 同时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4.8 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激励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的满足,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
激励性评价它不是简单的表扬、表扬再表扬,而是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激发他们憧憬美好的校园生活的愿望,不断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激励性评价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激励性评价要融入真情、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尺度。
5.总结
在教学中实施发展性评价,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稳固的平台。这样的评价,可以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建立自信。才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主动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2].赵必华,查啸虎.课程改革与教育评价[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蔡铁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5].宇文森,郑金洲.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6].陈鹏飞.新课程,新评价[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4.
第三篇: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7.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
发展性学生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教师不仅要做好自身对学生的评价,更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使自己从讲台上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展性学生评价归根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育。
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环节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程序: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订改进计划。
1.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
一般来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目标体系主要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科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涉及了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应该注意的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有了评价标准后,还需要选择评价方法,设计评价工具,这是在评价的设计准备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发展性学生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究竟选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状况的资料数据是评价学生的客观事实依据,评价资料的有效性是保证达成恰当的评价结论的基础。学生评价的资料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学生的作业、小测验、问卷调查表、小论文、计划书、实验报告、作品集、活动过程记录等表明学生学习状况的原始资料;二是来自各方面的对上述内容的评价,如教师给学生的分数、等级、评语、改进意见,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的观察记录与评价以及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各种相关的能说明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等。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改进,促进发展。因此,光得出一个客观描述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改进要点应用清楚、简练、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述出来,明确、具体地描述我们期望看到的学生通过改进以后达到目标时的行为表现。改进计划还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背景,提出有针对性的、有个体化特征的改进要点。
第四篇: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
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
初中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评价内容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考察。2.评价标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3.评价方式很少采用能体现评价新思想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4.评价主体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5.评价重心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影响着课改的进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显然,学生评价成为评价改革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虽已出台“中小学评价及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而实施层面的学生评价还需要基层去开发研究。不少实验区引进了“档案袋”评定的方法,而在情感、态度及能力评价方面还没有科学易行的评价要素,我省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日常普及型的模式也未形成。因此,开展新课程指导下的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基于以上状况,为更深层次探索和实践发展性评价工作,我们提出“中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
(二)研究的意义
建立适于学校推行和运作的模式,探索学生评价的实施的操作层面上存在问题,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保障课改顺利进行。
二、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目标的定位
此次课改倡导发展性评价,要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这种“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评价实践过程的转变。要建立新课程强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发展性学习评价研究目标的定位工作。1.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及《国家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依旧。建立适于学校推行和运作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中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实施指导方案。”
2.以课改的理念统整多年积淀的相关教改经验,吸纳先进的评价方法,将教学基本环节上不可或缺的,应视为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评价方式系统化。形成以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实际为基础,与我校教师日常教学进程相融合,使广大教师便于掌握和操作的学习评价常规模式。从而推进课程实施层面的学生评价改革。
3.通过实验,推动评价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理论与实践互动相长。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依据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和中小学评价改革基本框架,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评价主体互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过程动态的中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方案,包括:(1)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内容、评价途径方法、评价结果呈现方式;(2)评价手册;
(3)关于实施学生评价的教师职责和教学管理常规; 重点内容: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实施指导方案。
难点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等“非学习”性的评价方法。
三、研究策略及方法
(一)研究策略
策略一:我们本着“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实验原则,以教学学科为龙头,通过有效的实验,总结研究的经验,形成评价指导方案,向其他学科辐射,向整个学校推广。策略二:在不打乱班级编制与教学秩序的自然状态下,我们选择了9位实验教师,分块进行专项研究。
策略三:依据各数学学科《标准》中相关评价理念,本着“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基本研究思路,吸纳整合学科教学和教育评价两个领域的相关成果,将符合课改理念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中学生评价的方式进行系统化和常规化。形成以我校教师日常教学实际为基础,与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相融合,便于教师掌握和操作的,能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评价常规模式。
(二)研究的方法
文献学习,文卷调查,行动研究,个案分析。
四、研究实施途径
(一)实施途径
(1)在研究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数学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订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2)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分块在实验班进行专项研究。
(3)收集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4)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进行循环实验。
五、研究实验内容
(一)解读评价理念,把握评价内涵
有价值的学习被认为是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为基础;强调认知活动中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迁移;强调教学方式中的过程和体验;强调课堂互动中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指标的有效达成等。与此同时,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因此,相应地,新的评价理念也应运而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一理念基本内涵我们认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应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与导向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2.评价内容应综合。我们应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
3.评价标准要分层。既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其在原有水平上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4.评价主体要多元。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反馈信息,促进个体的自我构建和发展。
5.评价方式要多样。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以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生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6.评价过程应动态。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二)学习课程目标,构建评价体系
评价工作的第一步是明确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新《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就是我们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评价方法,形成实施范式
1.加强“非学业”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作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按人们的共识,第一方面称为基础性的目标,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应用,对技能的基本熟练程度。而后面的三个方面则是发展性的目标,强调了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强调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会数学的表示等。
从学生的学习目标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象“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些“非学业”评价有许多难度,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认识是发展性目标要融合在基础性目标中实现。这两大目标反映了数学课程目标的辨证关系,体现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顾及了基础性的目标,则忽视了发展性的目标;重视了发展性的目标,基础性目标又不能落到实处。正因如此,我们提出加强“非学业”评价应根据课程目标,在恰当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同时,应加强过程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应体现“四性”。
基础性 侧重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思考性 主要评价学生是否能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否具有简单的分析、推理、归纳、类化等思维能力;对问题是否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等 应用性 把学生能否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作为评价的重点。
实践性 通过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
由科学的评价内容派生出了相应的多维的评价目标。与此同时,我们对“非学业”评价还作出理性思考:
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这些“非学业”评价有许多难度。通过实验和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非学业评价的内容不能是笼统的,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如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是否愿意帮助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等,这样就能把评价指标落到实处。
第二:在非学业评价中,要处理好评价内容的模糊度和精确性之间的关系。经过实验,对于某一项评价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能够比较全面地概括出其中的关键与具体要素,就可以将该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如对学习情感评价可以分解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及数学认识。对于不能概括出评价内容的主要指标,宁可模糊一些。第三、在评价形式上,一般要避免给学生的非学业评价一个等级甚至分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某些能力,简单进行定量评价是较困难的,进行权重也是不恰当的。如对学生的合作能力用多少分数表示是不准确的,而且无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倡用质性描述,在给学生下结论的时候应该慎重,而且要有简单描述作为支持性的资料和证据。
①课堂观察
教师可以选用课堂观察的方式,从学习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观察。观察的时机可以在学生回答或进行练习时进行。通过观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作出积极反馈。
②课后访谈
课后访谈可以从教师预设的评价内容和非预设的评价内容两个方面来关注和操作,收集典型的个案以及促进学生群体发展的信息。
访谈的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的问题,也可以是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访谈要及时、客观,并作出自己的反思和回应。
发展学生学习评价应由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协同作用来完成。应形成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评、教师综合评定的民主的、开放的、网状结构的评价体系。为此,我们研究了主体多元的相关范式。(1)内容要求:
①主体多元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
② 主体多元评价倡导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③ 主体多元评价强调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④主体多元评价中的自评和互评领域主要在发展性目标评价区,自评和互评是相互依存,共同作用的。(2)具体要求:
①自评:自评应建立在学生真实感受,真实活动的基础上,把学习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②互评:互评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互评加强沟通,增加理解,扬长避短,形成积极、友好、平等的评价关系,促进和谐发展。
自评和互评可以是通过口头评价、评语评价、日记评价、成长记录的方式进行。
③家长评:家长参评可以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可利用评价手册、家长联系卡、课外作业等形式进行。④师评: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是评价学习活动的主要成员。教师评价是全局性、客观性的评价,应协调好学生、同伴、家长之间的关系,做好综合评价工作,以发挥多主体评价的“合力”作用。评价时提倡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可以就:“老师,我想说??”、“老师,我不喜欢??”、“老师,我喜欢??”等话题,让学生大胆地向教师提出要求,作出评价。
主体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有关自己学习的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学生每一点进步,教师的每一次鼓励,家长的每一份关爱,有助于学生评价中树立自信,促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4.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实现评价标准的分层,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在关注学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关注个体发展的其它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政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身心健康等。我们评价要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转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综合目标上来。与此同时,多元智力理论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评价标准在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同时,更应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要尊重学生情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及创造精神。倡导教师进行赏识教育,展示学生智力的优势领域,将其优势领域的特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为了关注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设置了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典型个案记录卡。意在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为对学生进行跟踪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想让学生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并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经常评价反思自己的习惯,促其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继续发展。作业与考试
应以课标的基本要求为基准,突出基础性、发展性、过程性、针对性、量力性、选择性、激励性,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也要因人而异,促进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创造一种讲进步、讲成功、讲自信、积极向上的氛围。让作业批改与考试评价成为提升教师了解学生能力的过程,提升学生了解自我,调节自己能力的过程。
(1)作业与检测设计:既要充分发挥传统书面形式的优势,又要积极运用口头作业、实践练习、小调查、小实验、小课题以及口试、笔试、面试、查资料、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到学科价值、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评价实施方式:自评、互评、师生共同参与作业和试卷归因分析(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做自我分析)、展示(优秀作业、数学手抄报)等。关注每一位学生在测评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看到不足,明确努力的具体方向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归因习惯、责任感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体现学生在作业与测评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学生切实知道改进自己的具体方向和方法。
(3)每学年提交一份学生作业批改(期末测试)归因分析简要记录, 或一份有价值的作业设计。
(4)结合课题实验工作,对考试评价作出了深入思考。小学数学学科期末考试是诊断性与激励性测试。其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学习的成就与进步,激励学生的发展;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学习中的长处与不足;使学生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我们的做法是“调整考试内容,改变考试方式,恰当处理考试结果。”
六、实验反思
1、做评价本身不是目的,怎样真正将全新的教育理念,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内化为每位教师的教学态度、职业精神和前进的力量,融入日常教学的各环节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如何将评价真正做成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人文关怀,带有个性特色,给予成长期待的评价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新课题。通过实验,我们觉得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评价模式的探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循环中才能丰富、补充和改进评价工作方案,再继续实施下一阶段的评价工作,完成评价改革下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
没有一种评价方式会适合所有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不能只通过一次考试就作定论,我们在运用发展性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内容和考查目的等进行精心的选择,选取真正适合学生的评价,才能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目的。我认为以下五种方法可以借鉴
一、课堂行为观察。观察是评价学生的较好方式。教师每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在没有受到如考试那样气氛干扰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诸多方面,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以获取正式测验或考试难以获得的信息。比如,观察学生在被提问时如何做出反应,如何使用教材,在小组活动中如何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与合作,如何有效地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何运用所学正确观点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哪些学习策略对学生有帮助,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和材料等。通过每日课堂观察评价,长期坚持,适时调整,可以为老师期中、期末评价学生提供最有说服力的系统资料。教师所做观察可以以学习某一个单元为时间段,通过采用评价表的方式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二、道德判断。道德判断是应用已有的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一个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同他所掌握的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同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认识和评价别人以及认识和评价自己对其在道德品质的发展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之所以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同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经常性地采用道德判断的方法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比如,在探讨“诚信”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如下的道德两道题,进行道德的讨论和判断:王涛偷了李明的钱。李明做完操回到教室时,发现50元钱不见了,于是他就去告诉老师。在不知道是谁偷拿的情况下,老师请偷钱者主动归还这笔钱,可是没有人吱声。王涛的朋友张建知道钱是王涛偷的。根据这个情景,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道德几道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判断:①张建应该劝王涛归还这笔钱吗?为什么?②如果张建努力劝王涛归还这笔钱,而王涛又不肯,那么他是否应该去老师那儿告发王涛?③如果班上没有一个人承认偷了这笔钱或没有人知道是谁偷的,那么老师该怎么办?为什么?④偷钱者王涛现在应该怎么办?根据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是如何推理和行动的,可以判断学生对诚信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朋友之间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的理解,也可以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和老师换位思考来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学生也在这样的道德讨论中明辨了是非、提升了道德认识、促进了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情景测验。传统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道德知识的再现,忽视对道德能力的考核,很难反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水平。为了克服这个弊端,我们可以采用情景测验的评价方式,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从而为评价者提供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状况的真实资料。需要强调的是,要真实有效地反映这种能力,必须在一种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情境中进行。正如加德纳所说:“除非把评价置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联系中,否则,我们怀疑它能否恰当地代表人类的智能表现。”因此,为了了解学生的品行发展,必须在考试中设置适当的情境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发展水平。例如,在讲《孝敬父母》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以下情景:你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1)父母只要我好好读书,我该怎么办?(2)父母不让我做家务,我该怎么办?(3)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4)父母生病了,我该怎么办?(5)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6)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7)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8)成绩没考好时,该如何面对父母?(9)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我该怎么做?……通过了解学生对这些情景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评判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履行家庭道德规范的情况。
四、运用描述性评语。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适当的描述,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确定下一阶段改进的目标。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写评语的时候不要笼而统之给一个“优”、“良”、“合格”之类的词语,而应该在一定的目标指导下,参照一定的标准,综合学生一系列表现给他们一个富有个性化的明确的结论,以使评语真正达到肯定进步、发现不足、建议改进、提出期望、促其发展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我们应尽的义务》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不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如果有,如何改进?”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有一次,我乘坐公交车外出,有位老人抱着孩子上来站在我旁边,以前我都是给别人让座的,但这次我却当作没有看见,把头扭过去。下车后我很后悔。改正办法是:我要变回善良的我。”我给她写的评语是:“正如你所说,有时候我们会为违背自己良心做的事感到后悔,因为那好像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为,事情过了这么久你依然内疚,说明你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这次,你虽然只是挖掘了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履行义务的一个小小事件,但相信这样的反思对你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懂事的你一定会更加善良!”作业本发下后,我观察到这位学生的表情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翻阅评语时表情是紧张的,看完后却面带会心的微笑。显然,这样的描述性评语比简单的一个“优”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有实效性。一年来,我坚持用描述性评语批阅学生的“品德成长记录本”,与他们进行真诚对话。渐渐的,我发现学生交作业的积极性高了,完成作业的质量高了,对我说心里话的多了。学生渴望看见我写的评语,评语成了我与学生“生命相遇,灵魂交流”的场所。我感到,描述性评语如“春风化雨”般于无声处促进了师生交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方面,效果非常显著。
五、设计多元化弹性作业。作业是日常教学质量的体现,作为思想品德学科来说,作业是记录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性资料。传统作业评价是对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如“竞争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等等。如果布置这样的作业,学生是没有兴趣去做的,即使做了也不会有任何收获。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思想品德课作业的设计应该是考查学生对所学观点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观点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尤其应该体现多元化。同时,为了让家长和学校都参与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来,我们还应该经常设计一些需要家校配合完成的作业。例如,八年级《我与父母交朋友》一课的“写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老师伴我成长》一课的“走近老师、了解老师”的采访活动。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性强的作业既解决了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人生需要,学生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快乐和辛劳,从而增加成就感。在教学实践中,以上五种评价方法应该有机结合、综合使用。课堂行为观察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道德判断和情景测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在课堂当中进行,也可以在阶段性测查和终结性评价当中使用;描述性评语可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随时随地进行,可以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中,也可以体现在阶段性测试结束后的评价反馈中,还可以附在终结性评价当中(如等级加评语或分数加评语),作为招生的参考依据;多元化的弹性作业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每课或每一单元选取一个主题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