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知识点。
毛概知识点总结。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第一次历史讯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5.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和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6.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7,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8.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9.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思想,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10.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发刊词》一文中,讲述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1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一化是主体,三化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2,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13.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义关于采用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方针。1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15..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邓小平这一理论创作的独创性贡献。
16.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能力的问题。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根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国。
18.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19.党的19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不仅将美丽纳入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的目标。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的常数,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主要由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4.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25.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6,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9.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推动经济迈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理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巡视利剑作用,用彰显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稳固发展。
30.党的19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1,新时代的内涵,第一,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第二,这个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第三,这个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四,这个实在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第五,这个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32.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强起來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十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
35.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以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36.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7,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3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39.习近平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40.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1.习近平多次宣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在实现各自梦想的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42.如何奋力实现中国梦?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
43.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44.什么是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4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6.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有丝毫含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课程网络,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好网络空间。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4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表达,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价值观融为一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各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成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就是习近平在13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概括的四种精神及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48.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9.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值得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50.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5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第二,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52.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53.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前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5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5.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有哪些?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6.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方针。
57.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全面是基础。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5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59.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的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60.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1.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62.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要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6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共同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善,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想体系,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第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第五,生产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64.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亚欧非拉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
6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童男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机遇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第二篇:毛概-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于一百年以前,是以当时的社会发展经验、科学为认识基础、理论基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认识、遇到新的问题,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必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科学内涵,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时代意义。中国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社会基础、科学基础、认识基础,需要在这些基础上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中国的发展。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时间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斗争的共同理想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答: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依据是: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制度,也是社会化大声出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
论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什么?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怎么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和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作为大学生要怎么做? 答:,我们要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以社会公认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自己对构筑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认识和理解。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内容:(1)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2)两制并存。祖国统一后,大陆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港、澳、台地区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并存,和平共处,共同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努力。(3)高度自治。祖国统一后,依法在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4)和平统一。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的有关问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1.统一战线:就是不同的阶级阶层,党派和社会集团等等,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联合起来实行统一的行动.2.武装斗争:通常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被压迫阶级推翻反动统治,被压迫民族推翻殖民统治主要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统一战线有利于各阶层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关系到党的领导能力等问题。
三大法宝的关系: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
二、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答: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关系:⑴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第二,解放思想是为了破除思想僵化;第三,解放思想是为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达到新的实事求是。⑵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并不单纯表现为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表现为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总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为了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二、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答: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1)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4)我们强调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5)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根本是什么?
答:建设的根本任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法杖,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八、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①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②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③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④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⑤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⑥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⑦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⑧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第三篇:毛概知识点
毛概知识点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从国内情况看,文革使民主法治遭到破坏,政治混乱,经济停滞,扭转局势,人心所向。
3.国际情况看,我国经济水平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竞争压力大
4.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出路
5.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1.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的依靠改革开放,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2.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
3.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4.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
2.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所谓的颠覆性错误,是指根本性,方向性的错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
3.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3.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4.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程度继续加大。各国面临全球化新挑战是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新优势
六、小题 OR大题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改革即调整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2)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3)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
(4)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他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4.十八大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十八大的任务是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6.改革的重要经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为什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简讯深刻总结的结果
(2)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3)为了摄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8.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0.对外开放战略:互利共赢,引进来,走出去 第八章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计划经济
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4.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6.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7.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
8.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9.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0.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1)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1.如何理解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含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4)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还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12.如何理解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2)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公有制经济的不合理规定,制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 13.分配方式的三种类型?(1)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分配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14.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2)必须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
(3)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化道路
(4)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5)坚持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
15.为什么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关系作为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1)资源对经济发展以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城乡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成为我国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16.四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17.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18.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斗争中的一个创造(3)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统一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9、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1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22.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3.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24.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认为基本方略
25.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而改变 26.坚持依法治国的含义?
(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改变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30.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把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3)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含义?
(1)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更加精彩
(2)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3)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4)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32.如何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节约资源放首位 34.如何理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首要态度(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原则(3)保护自然是重要责任
35.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声场方式,生活方式(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九章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内政问题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 有{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变收回台湾为回归祖国怀抱 第十章
1.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2.邓小平提出现在世界是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和平是东西问题,发展是南北问题,其中南北问题是核心
3.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是中华民族有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2)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决不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绝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4.新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大方针 5.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十一章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四个尊重的着眼点在:坚持群众路线 3.新时期的两个联盟包括? 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一个是大陆范围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我国实行政教分离 第十二章
1.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三个问题?(1)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2)改善,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抗腐防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4.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
5.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6.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这一经济制度的确立是有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经济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如何正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战略。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5.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根本任务: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主要内容: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基本含义?
理论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全党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于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的长久治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本含义:是民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第九章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国构想的基本内容 1.一个国家 2.两制并存 3.高度自治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5.解决台湾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
2.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3.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棉发展的统一
为什么说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从总体上看,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守国家法律,热爱祖国。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把新的社会阶层的广大人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得出的科学结论。使全体人民都满腔热情的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将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获得强大的力量源泉。
第十二章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坚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中产党的领导。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篇: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1.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江泽民提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属性(辨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吗?错)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确立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8.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1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持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3.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14.生产要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生产资料;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15.依据生产要素的不同类别,按生产要素分配大体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资本或资产等物质生产要素分配,按管理和知识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形式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16.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17.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8.经济发展新常态给中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客观。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19.如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2.如何坚持、巩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二要加强和改进法律实施工作。三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四要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五要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首要保证和根本前提,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的两大主题。
25.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由居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制体系。
27.全面依法治国,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式,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28.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9.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30.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31.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这个总目标所要坚持的原则是?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32.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革命。
33.简述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明确立法权利边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第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政府是执法主体,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法律实施的核心。各级政府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第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第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这就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第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法律人才队伍才是关键。大力提高法制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
3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一,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第二,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第三,发展基层民主。
35.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文学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中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36.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坚持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五、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7.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凝练表达。
38.简述: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3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强国的含义: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4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41.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理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42.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综合管理,强化道德约束。第二,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改革社会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激发社会活力。第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改革信访工作制度。第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以国家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体系建设。第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加强人口管理服务。
4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44.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要求办事。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呵护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恢复元气、休养生息、资源再生的空间。
45.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资本国策?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第二,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第三,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第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6.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五篇:毛概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就是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名解)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简述)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与发展(材料)
(1)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2)在1957年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虽然在全面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在发现“大跃进”的错误并纠正,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
(3)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广大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4)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时刻,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大力地批评“两个凡是”。在领带和推动关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
(5)以这个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今天我们讲的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实事求是(名解)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体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2)也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3)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