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美俄日不同模式值得借鉴
国外如何处理突发事件 美、俄、日不同模式值得借鉴
转自:新华网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作者:陈向阳
危机按不同标准划分有多种 “核心小、范围大”是应对机制核心
国际在线报道 人们常常说“危机”这个词,那么它具体指什么呢?大致说来,可按3个标准加以分类:第一个标准是危机发生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主权国家的国界为限,分为国内型危机、国外型危机与结合型危机3种。其中结合型危机又可称为涉外型或国际型危机;第二个标准是危机的规模、程度与危害,分为小型危机、中型危机、大型危机以及全局型整体危机4种;第三个划分标准是按危机的内容划分,这是最重要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单一型危机与复合型综合危机两大类。前者如安全危机、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金融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能源与资源危机(如石油危机)、疾病危机等,后者则表现得更为频繁,处理起来也更加棘手,需要综合治理。
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随便一数,就能举出许多有名的案例。比如美苏冷战期间有古巴导弹危机与柏林危机等;冷战后则有:1990年8月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爆发的海湾危机;1995年至1996年的台海危机;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2年末发生的朝核危机;2003年春天在亚洲广泛爆发的“非典”危机;2004年9月发生的俄罗斯别斯兰重大人质危机等。
危机如此频发,有关国家自然要拿出相应的对策。总体而言,各主要大国的危机管理体制大都具有“核心小、范围大”的特征。“核心小”是指指挥中枢位高权重、反应迅速、决策灵活、处置果断;“范围大”是指紧急应对系统庞大,包括军队、外交、情报、警察、医疗、交通等重要职能部门。
美国模式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国家安全委员会居决策塔尖
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处理危机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它以总统为核心,以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决策中枢,国务院、国防部、司法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等有关部委分工负责,中央情报局等跨部委独立机构负责协调,临时性危机决策特别小组发挥关键作用,国会负责监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国家安全与危机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它是根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授权成立的内阁级机构。可以说,国安会处于整个行政部门决策体系塔尖这一模式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美国国安会的危机管理决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由总统主持的最高级、由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主持的部长级和由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主持的副部长级。
另外,在美国各政府组成部门中,在名称上与危机管理最密切的要算是1979年成立的联邦危机管理局。该组织虽然对各种天灾人祸,如火警、地震、飓风、爆炸直到战争无所不管,但实际上它的权力与地位均比较有限。
“9·11”事件震惊世界 美国模式充分发挥效能
如果要举国外处理危机的经典案例,离我们比较近的当属“9·11”。在这起事件的处理中,美国危机管理模式充分表现了有条不紊的特点。
2001年9月11日9点30分,美国总统布什在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遭第一次撞击45分钟后发表了电视直播讲话,较好地起到了稳定民心与军心作用。此前,白宫安保人员以最快速度将切尼、赖斯等人护送至白宫地下掩体办公。与此同时,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立即命令全国战备提高到“防卫三级”,空中指挥机立即升空,同时派出战斗机为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护航。交通部长则紧急指示联邦航空局命令所有在空中的飞机降落,避免民航飞机继续被恐怖分子用作武器。此外,在“9·11”袭击发生数小时后,布什政府就根据“政府持续运作计划”成立了一个“影子政府”,以确保在华盛顿遭到致命袭击后美国政府能够继续运作。
2001年9月12日晨,美国中央情报局确定恐怖袭击事件的元凶是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使美国政府有了明确的反击目标,对美国民众也是一个交代。
2001年9月14日,布什总统正式宣布美国进入全国紧急状态。6天后,布什宣布成立国土安全办公室,统一领导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国内反恐工作。
2002年3月,美国国土安全办公室首次发布全国安全警戒级别。根据恐怖威胁严重的不同程度实施一套5色恐怖警戒体系,从低到高依次为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其中绿色表示恐怖袭击危险低;蓝色表示危险处于一般能够防范、有保障的水平;黄色表明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怖袭击危险;橙色代表高风险;而红色则为最高级,表示存在极为严重的恐怖袭击威胁。此后,美国官方不定期就恐怖袭击威胁发布“五色图”,比较有效地起到了类似天气预报的风险防范与稳定人心作用,从而减少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
2002年6月7日,布什总统宣布将国土安全办公室升格为内阁级大部,即“国土安全部”,美国海关、移民局、海岸警备队及相关情报部门的部分业务交由国土安全部统一指挥。该部主要职能包括:分析情报并阻止恐怖袭击;保障运输和边境安全;紧急情况处理和迅速反应;对抗生化和放射性武器的袭击。
可以说,在“9·11事件”后的应对过程中,美国危机管理机制比较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布什总统发挥了危机决策的核心作用,国家安全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决策中枢的作用,联邦政府和地方迅速启动“危机应对预案”,保证了政府职能机构的正常运转,遏制了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俄罗斯模式受联邦安全会议支配 日本模式由内阁官房负责总协调
俄罗斯危机管理的最高决策单位是联邦安全会议,主席由总统担任,成员包括总理、外长、国防部长、联邦安全局长、国安会秘书、情报局长等。下设十二个跨部委的委员会,常设机构除秘书处外,还有信息安全和预测局、国际安全局、国防安全局、经济安全局、公民权利和社会安全保障局、联邦宪法安全局等6个局,组织功能可谓十分周密完备。联邦安全会议既是俄罗斯国家安全决策的最高机构,也是俄总统的“权杖”。
日本是一个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极强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的先天不足,日本危机管理的核心任务长期以来主要是应对自然灾害。但近年来,日本已经将经济、安全等领域纳入危机管理范畴,转而强调综合性危机管理。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是三起危机事件:一是1995年3月20日“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二是受2001年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三是2002年朝鲜导弹飞越日本上空所带来的巨大安全震撼。
日本危机管理体制以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由内阁官房负责总体协调、联络。日本自1986年起在内阁设立安全保障会议,负责处理国防与国家安全等重要事宜,包括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在内的紧急事态。安保会议由首相召集并任命议长,成员包括总务大臣、外务大臣、财政大臣、国土交通大臣、内阁官房长官、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防卫厅长官等。
在日本的危机管理体制中,内阁官房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内阁官房是首相的辅佐机构,由其负责危机管理,为的是在发生紧急事态时内阁能够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做出第一判断。内阁官房还设有由首相任命的内阁危机管理总监,统一协调有关危机管理的事务,这就改变了以往各省厅在危机处理中各自为政、相互保留情报的局面,有利于更有效地处理危机。
另外,日本还针对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设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主席由首相担任,成员包括防灾大臣(一般由国家公安委员长兼任)及其他大臣等,其主要职能是制定《防灾基本计划》及《地区防灾计划》并推动其实施;在发生非常灾害时,制定紧急措施并加以实施。
危机考验和平发展中的中国 建立健全应对机制很有必要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过一些危机。例如2003年上半年爆发的非典危机、2004年春季爆发的禽流感,以及因大型水利工程移民安置不当引发的群体事件等,都足以引起全社会对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
在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中国还将面临内外部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就内部而言,维持国民经济持续高增长对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新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由市场风险、贫富分化、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引发内部突发性危机的可能性有所加大。就外部而言,“台独”分裂势力对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构成威胁、国际恐怖主义严重侵害中国利益等均有可能导致危机爆发,从而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
国外先进的危机管理经验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初步建立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其他领域的应急机制也在相继建立。我们应该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学习国外的有效做法,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并完善中国的危机管理机制。具体而言,一要高度重视危机管理,防患于未然,将危机管理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二要加大经济政治改革力度,标本兼治;三是应对危机时要“软硬兼施”,既重硬件建设,也重视积极开发并妥善运用中国的“软实力”。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博士)
第二篇:从俄日争端、美韩军演看东北亚安全
从俄日争端、美韩军演看东北亚安全
【背景资料】
俄罗斯外交部2011年2月24日发表声明指出,俄罗斯对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主权是完全合法的,毋庸置疑。俄外交部网站发表的评论说,俄方注意到,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和外相前原诚司当天在日本国会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对南千岛群岛的控制没有法律依据。俄方认为,俄罗斯对上述地区拥有全部法律权利,这是以二战的结果为基础,并通过《雅尔塔协议》、《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得到了确认。
韩美联合司令部2011年2月28日表示,韩美“关键决心”和“秃鹫”例行联合军演当天开始在韩国举行。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演习将不仅针对朝鲜发生“剧变事态”,还重点包括针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包括核武器和导弹。演习期间,韩国军方将密切监视朝鲜动向,对“北方界线”和军事分界线附近地区保持高度警戒。
【知识链接】
关键词:历史上的俄日关系、朝鲜局势(仅和高中历史课本相关)一.俄日关系
1.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日俄双方把陆军战场摆在中国东北和朝鲜,战后在美国斡旋下,签订《朴茨茅斯和约》的,把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特权转让给日本,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俄战争害中朝)。
2.苏军参加对日本关东军作战: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败日本侵华精锐——关东军,加快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步伐。3.俄日北方四岛之争:
(1)地理位置:所谓北方四岛,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2)历史争端:1855年,两国签署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约定得抚岛以南的南千岛群岛归日本所有,日本先后在南千岛群岛设置行政区划。直到1945年苏联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占领南千岛群岛。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当中,美英承诺苏联在战后得以取得南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全部主权,并签订雅尔塔协定。在日本投降后,苏联即依据雅尔塔协定宣布拥有该地主权。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第二章“领土”中,约定日本放弃对千岛群岛和库页岛自1905年朴茨茅斯和约后取得领土之所有权利与请求权。条文中并没有约定千岛群岛的范围,但在签约当时,日本国会所通过的放弃范围包括国后岛和择捉岛。然而苏联当时并没有签署这份和约。直到1956年,苏联和日本两国签署苏日共同宣言,但由于当时两国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日本国会在1956年2月也取消放弃国后岛和择捉岛的决议,不放弃南千岛群岛的主权;虽然苏联原本也同意归还齿舞群岛和色丹岛,但却无法对国后岛和择捉岛的部分取得共识,因此最后签约时,并没有对领土争议达成任何协定,宣言中也没有任何相关内容。
(3)近年现状:2004年俄罗斯决定归还较小的齿舞和色丹岛(占争议地区领土面积的6%),但被日本拒绝。2010年11月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首次登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进行视察。日方严重抗议;美国表态支持日本,但又称日美安保条约不适用于南千岛群岛争端。中国网友的意见分为三类:①幸灾乐祸型,日本也有今天?小梅好样的。②理智分析型,看来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美日形成了一定的压力。③整理旧账型,没必要那么高兴,俄国可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二.朝鲜局势
1.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 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成立大韩民国(韩国);朝鲜半岛北部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1950年—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二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认为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作用是什么?(6分)(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日俄战争的实质和结果。(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板垣征四郎解决满蒙问题的所谓目的是什么?(4分)日本是用什么手段解决满蒙问题的?(2分)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日本争夺东北亚地区的真实目的。(4分)答案要点:
(1)原因:抵制俄国南下扩张(2分)。作用:帮助中国收复东北;日本军国主义挽救了亚洲(4分)。
(2)实质:俄与日本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2分)。结果:俄国战败,日本控制了朝鲜和中国东北南部(2分)。
(3)目的:维持东洋永久和平以贡献于世界(4分)。手段:战争(2分)。真实目的:控制朝鲜和中国东北,作为日本牵制俄国和进一步侵略大陆的据点;用该地区丰富资源补充日本扩张之需(4分)。二.朝鲜局势
1.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一方面出现朝韩对话和东西德合并,另一方面中东局势继续恶化和科索沃宣布独立。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A.两极格局结束
B.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C.地区动荡加剧
D.世界和平趋势加强 2.《环球时报》记者报道:2006年5月13日,韩国和朝鲜决定,中断半个多世界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即西部的“京义线”和东部的“东海线”于当月25日进行试运行。造成当年朝韩南北铁路大动脉中断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是
C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 C.美苏“冷战”局面产生的影响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3.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
①派遣维和部队
②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朝鲜半岛出现南北分裂局面,主要原因是
D A.古代朝鲜半岛就曾长期分裂
B.日本对朝鲜分而治之政策 C.朝鲜民族内部的不团结
D.美苏“冷战”对抗 5.下列有关朝鲜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战争是由于美国第七舰队开到朝鲜海峡引起的
B.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进朝鲜后,中朝军队并肩作战,战场形势迅速转败为胜 C.战争胜利的标志是美军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 D.先是朝鲜内战,后演变成朝鲜民族自卫战争
6.在第六届中国烟标节拍卖会上,右边的烟标创下了单枚烟标拍卖的最高纪录,这枚烟标告诉我们
D ①烟标上的图案、文字反映了中美关系的恶化
②反抗侵略是赢得和平建设环境的有力保障
第三篇:Delivery Hero-国外O2O订餐平台,值得借鉴的订餐模式
外卖订餐服务一直是O2O的热门应用,之前O2O之路曾介绍过的美餐网和到家美食会都是国内类似的应用。该模式能够实际解决用户的需求同时给餐厅带来实际的成交。但是如何对餐厅的服务进行监控一直是该模式的一大问题。为此到家美食会采用了自建物流送餐团队,用户订餐全部由到家美食会自己的工作人员进行包装和配送。这种做法无疑能提高用户体验,并使整个服务流程可控,但另一方面也大幅增加了成本。目前到家美食会对用户收取一个餐厅6元的配送费用,而且目前的配送区域也较小。美餐网采用通过电话向餐厅下单,但这种模式存在着送餐时间,服务品质等不可控等问题。
Delivery Hero的订餐模式和美餐网类似,但它采取了一种“强力客服”的方式来保证餐厅外送的服务质量。“强力客服”方式其实非常简单,用户在线下单以后,Delivery Hero的强力客服会立刻和餐厅进行确认,如果餐厅在20分钟内没有将订单处理完毕,那么Delivery Hero将立刻把该餐厅在平台内暂时不可见,同时向用户说明情况。
这种o2o模式非常简单,他将餐厅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放在整个工作流最重要的位置。此强力客服模式能够有效的将服务不合要求的商户剔除出去,保证整个平台服务的高质量。O2O订餐平台上商户的数量并不是首要的因素,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商户才是平台所需要的。Delivery Hero的这种强力客服模式非常值得美餐网等O2O订餐平台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