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3:1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

第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

五年级上学期必读经典诗文

一、唐诗宋词

1.金陵酒肆留别(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苏轼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7.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8.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想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9.长 征(现代)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0.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小古文

1.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2.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骘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3.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4.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逐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舆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5.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后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斩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6.性缓 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7.性刚

有父子俱性刚,不肯让人。一日父留客饮,遣子入城市肉。子取肉回,将出城门,值一人对面而来,各不相让,遂挺立良久。父寻至见之,谓子曰:“汝姑持肉回,陪客饭。待我与其对立在此。” 8.北人不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9.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10.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猥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11.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12.卧薪尝胆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13.道与德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祁黄羊举荐

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xiè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jiā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5.公仪休拒收鱼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16.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7.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8.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9.仁者爱人 孟子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国之器用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三、课外阅读书目(必读)

1.《森林报》 苏联 维塔利·瓦连季诺维奇·比安基 2.《草房子》 曹文轩 3.《夏洛的网》(美)E・B・怀特 4.《中国历史故事集》林汉达

四、课外阅读书目(选读)

1.《伊索寓言》伊索 2.《我的母亲》梁晓声 3.《少年与海》张炜 4.《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5.《窗边的小豆豆》

黒柳彻子 6.《九月的冰河》 薛涛

五年级下学期必读经典诗文

一、唐诗宋词

11.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3.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4.龟虽寿(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7.诉衷情(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8.醉花阴(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9.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0.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二、小古文

21.得道者多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2.狐与葡萄

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此如世间卑鄙之辈,见人才德出众,自顾万不能到此地步,反诋毁交加,假意清高。噫,是谓拂人之性,违心之谈也。23.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 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24.豺烹羊

盘古初,鸟兽皆能言。一日,豺与羊同涧饮水,豺欲烹其羊,自念无以措辞,乃强责之曰:“汝混浊比水,使老夫不能饮,该杀!”羊对曰:“大王在上流,羊在下流,虽浊无碍。”豺复责曰:“汝去年某日,出言得罪于我,亦该杀!”羊曰:“大王误矣。去年某日,羊未出世,安能得罪大王?”豺则变羞为怒,责之曰:“汝之父母得罪于我,亦汝之罪也。”遂烹之。

谚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即此之谓也。25.鹿照水

有鹿饮与溪边,自照水影,见其两角峥嵘,甚为自乐,惟恨四足轻小,颇不相称,甚不满意。正叹恨间,忽闻猎者带犬自远而来,鹿急为奔避,幸得四足轻捷,猎犬追至,鹿则逃入竹林,奈被两角阻挠竹上,欲进不能,卒之为犬所捕。鹿悔曰:“我尚恨其脚小,而夸其角长,不知救吾命者,脚也;丧吾命者,角也!” 26.杉苇刚柔

夹岸相映:一边杉树参天,一边芦苇点水,杉苇朝夕相见。一日,其杉讥诮(qiào)其苇曰:“看你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犹恐安身不牢。”

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

27.雪

天公翦水,宇宙飘花,品之,有四美焉:落地无声,静也;沾衣不染,洁也;高下平均,匀也;洞窗掩映,明也。宜长松修竹,老梅片石;怪石崚?,深林窈窕;寒江远浦,断岸小桥;古刹层峦,疏篱幽径;老叟披簑垂钓,骚人跨蹇寻诗;小酌清谈,高楼长啸;船头茶灶飘烟,座上黛眉把盏;老僧对坐,韵士闲评;披鹤氅,纵步园林,御貂裘,登临山水。如此景况,何必峨嵋千尺? 28.奕秋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9.纪昌学射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月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30.蜀鄙二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1.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32.破釜沉舟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谦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瓦,烧庐舍,持三日粮已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33.惊弓之鸟

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34.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5.《孟子》二则 富贵不能淫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6.施则奢,俭则吝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1];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2]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37.人在少年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对,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38.古之学者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 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 , 春玩其华 , 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39.人生小幼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40.名之与实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构,非所以得名也。

三、课外阅读书目(必读)

1.《城南旧事》 林海音

2.《呼兰河传》萧红 3.《鲁滨孙漂流记》英国 笛福 4.《小兵张嘎》

徐光耀

四、课外阅读书目(选读)

1.《俗世奇人》

冯骥才

2.《毛泽东传》

罗斯·特里尔

3.《明朝那些事儿》 石悦

4.《如果远方有奇迹》商晓娜 5.《水浒传》施耐庵 6.《三国演义》

罗贯中

第二篇:小学语文下学期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二年级)

二年级古诗背诵

1.渡汉江2.归园田居3.蜀[shǔ]道后期4.琴

唐·宋之问东晋·陶渊明唐·张悦北宋 苏轼[shì]岭外音书断,种豆南山下,客心争日月,若言琴上有琴声

经冬复历春。盛[shèng]豆苗稀。来往预期程。放在匣[xiá]中何不鸣近乡情更怯[qiè],晨兴理荒[huāng]秽[huì],秋风不相待,若言声在指头上,不敢问来人。月荷 [hè]锄[chú]归。先至洛阳城。何不于君指上听?

5.夜雨6.鸟鸣涧7.蟋蟀8.行宫

唐·白居易唐·王维清·李四维唐·元稹 [zhěn]早蛩[qióng] 啼复歇,人闲桂花落,山郭江村雨后凉,寥[liáo] 落古行宫,残灯灭又明。夜静春山空。西风吹冷豆花香。宫花寂寞红。

隔窗知夜雨,月出惊山鸟,疏篱草径行人少,白头宫女在,芭蕉先有声。时鸣春涧中。蟋蟀吟时正夕阳。闲坐说玄[xuán]宗

9.公子家10.登幽[yōu]州台歌11.竹枝词12.论诗

唐·聂夷中唐·陈子昂[áng]唐·刘禹[yǔ] 锡 [xī]清·赵翼yì

种花满西园,前不见古人,城西门前滪[yù] 堆,李杜诗篇万古传,花发青楼道。后不见来者。年年波浪不能摧[cuī]。至今已觉不新鲜。花下一禾生,念天地之悠悠[yōu],懊[ào]恼人心不如石,江山代有才人出,去之为恶草。独怆[chuàng]然而涕[tì]下。少时东去复西来。各领风骚(sāo)数百年。

13.雪梅14.乡思15.春日偶成宋·卢[lú] 梅坡北宋·李覯:[gòu]宋·程灏

梅雪争春未肯降,人言落日是天涯,云淡风轻近午天,骚(sāo)人搁[gē] 笔费评章。望极天涯不见家。花随柳过前川。

梅须逊[xùn] 雪三分白,已恨碧山相阻隔,时人不识余心乐,雪却输梅一段香。碧山还被暮云遮。将谓偷闲学少年。

16.春山夜月17.赠萧瑀[yǔ]18.咏风

唐 ·于史良唐·李世民唐·虞[yú] 世南

春山多胜事,赏玩忘夜归。疾风知劲草,逐舞飘轻袖,掬[jū]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板荡识诚臣。传歌共绕梁。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勇夫安知义,动枝生乱影,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智者必怀仁。吹花送远香。

第三篇:五年级背诵故事篇目

五年级背诵故事篇目

草地上的空罐头

森林里有个空罐头大模大样地躺在绿草地上。怎么看都不顺眼。猴子说:“这么好的草地,弄得不像样子了!这肯定是人干的,他们最不爱干净了。” 猴子捡起罐头狠狠地扔了出去。罐头飞呀飞,“咚”的一声,砸到了野猪的头上。野猪说:“怎么能乱扔废物。还好我的皮厚。”

为了别人的脑袋再不会被这罐头打到,野猪用他的两只长牙挖了个坑,把罐头埋了起来。住在地底下的鼹鼠正要上来换换空气,发现通道被堵住了。鼹鼠很生气地说:“怎么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朝土里塞,也不管人家喜不喜欢!”鼹鼠又把罐头挖出来。用脑袋一拱,罐头“咕噜咕噜”滚到兔子家门口。兔子飞起一脚,“去你的!”罐头落到一个鸟窝里。鸟爸爸动作快,一下子接住,没让罐头碰伤孩子们。鸟妈妈问:“是给咱们送吃的来了吧!”鸟爸爸啄着罐头说“空的!”鸟妈妈不明白:“为什么送个不能吃的废物来呢!”鸟爸爸就又把罐头推下去。

鸟窝下面有条小溪。罐头掉进小溪里,就跟着小溪向前漂着。小溪流着流着,变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对乌龟兄弟。乌龟哥哥对乌龟弟弟说:“瞧,河里漂来个好东西。” 乌龟弟弟说:“不,这是个废物,和我一样。”乌龟弟 弟瘸了腿,哪儿也不能去。乌龟哥哥去把罐头捞到岸边,让弟弟趴在罐头上面。“我们的旅行要开始了。你瞧,你不是废物,它也不是废物。

他们向着大江、向着大海出发了。当这红色的空罐头不再是废物时,看起 来还是挺漂亮的。

马虎的比尔

比尔是一只可爱的熊猫。

比尔的妈妈要出门,临走时,比尔的妈妈说:“比尔,想妈妈了,就写信。”

比尔的妈妈刚走,比尔就想妈妈了。他把写好的信放在嘴里含着,它是一片绿绿的竹叶。

比尔要去邮局发信,一路上跳跳、蹦蹦的。

比尔看见一只小鸟在天空飞,他高兴地唱:“小鸟小鸟,慢慢跑,请你给我捎捎脚。”

来到邮筒前,比尔不知信装哪儿去了。他把信吃了,可是比尔想不起来了。比尔说 “噢,可能我忘了带信。”

第二天,比尔把信夹在耳朵上,比尔走着走着,忽然感到耳朵发痒。原来有一只苍蝇,趴在比尔的耳朵上。比尔一挥手,“啪”的一声,苍蝇飞了,比尔的信也掉了。比尔走到邮局,摸摸耳朵,咦,信呢?

比尔想啊想:噢,原来我没写。

第三天,比尔把信放在胸前的小兜里。他路过书店,看见好多好多小朋友在买书。一定有很好看的书,比尔想。

比尔走进书店。从柜台上拿了一本书。那本书叫《马虎的比尔》。比尔看着看着乐了:嘻嘻,有意思。不知不觉,比尔走出了书店。

比尔这回可没忘记寄信,他把信往邮筒里一塞,坐在地上看起了《马虎的比尔》。

“比尔,你坐在这儿干嘛?”

比尔一抬头,咦,是妈妈。比尔说: “妈妈,我给你寄信呢,一共写了三封。”

比尔的妈妈说: “我怎么一封都没收到呀?”

“比尔,你的书是谁的f”

“咦,是谁的呢?”

比尔的妈妈拿起来一看,明白了,上面没盖戳儿,这不是书店的吗?她说: “比尔,你忘了付钱吧,我给你留的零花钱呢?”

比尔往布袋里掏了掏,掏出了写给妈妈的信;他把妈妈留的零花钱,当做信塞进了邮筒。

妈妈说: “呀,真马虎,就差没把你丢了。”

比尔脸红了。

啄木鸟找事做

从前,有一只小啄木鸟,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了,但心有不甘的他,不顾啄木鸟首领和大家的挽留,毅然决定离开族群,去远方拜师学艺。

啄木鸟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他满意的第一位师傅,大花猫。他看见大花猫捕老鼠的样子,威风凛凛,羡慕极了,便诚恳地对大花猫说:“花猫兄弟,你能否收我为徒,传授给我捕捉老鼠的技巧吗?”大花猫摇摇头说:“不行啊,你没有我这样锋利的爪子和敏锐的眼睛,是捉不到老鼠的,你还是到别处去看看吧。”

啄木鸟收拾心情,继续向前飞去,他一边飞,一边想:“我一定能找到师傅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一会儿,啄木鸟就看见了一个正在全神贯注地捕捉虫子的,穿着绿衣服的大青蛙。啄木鸟说:“青蛙大哥,请收我为徒,传授我捕捉虫子的本领吧。”青蛙说:“不行啊,你没有我这样与生俱来的擅长捕虫子的长舌头,是捉不到虫子的,你还是去找找别人吧。”

啄木鸟失落地继续向前飞,不知不觉中,他飞进了一片茂密的森林里。突然他看到一只四肢矫健,长着大尾巴的,灵活的松鼠正在用他那大尾巴拍打着树枝,树上的松果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地。啄木鸟看得眼睛都直了,连忙说:“松鼠大婶,您能否收我为徒,传授我摘松果的本领呢?”松鼠笑了笑说:“孩子,你没有我那蓬松的大尾巴,是摘不了松果的,你还是另觅高枝吧!”

再一次受到打击的啄木鸟伤心极了,身心俱疲的他,无精打采,漫无目的地在森林上空飞来飞去。这时,他听见一个老爷爷在呻吟,他仔细倾听,原来是老槐树爷爷在痛苦地哭泣。啄木鸟急忙飞过去,亲切地问道:“槐树爷爷,您怎么了?”老槐树说:“哎呀,疼死我了!都怪那些该死的虫子,他们在我的身体里为非作歹,你能帮帮我吗?”

这时的啄木鸟,竟然有些信心不足了,他迟疑着问:“老爷爷,我能帮您捉虫子吗?”老槐树说:“孩子,你有那么犀利而又尖锐的嘴,有能洞察一切的大眼睛,还有稳健的爪子。你一定能行的。”

啄木鸟在老槐树的鼓励下,羞涩地说:“那让我来试试吧!”说罢,啄木鸟就开始了,他用自己的嘴,一下,一下地敲击起树干来。虽然他敲击树干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而且他也尽力小心,但老槐树还是发出轻微的痛苦声。但这更坚定了啄木鸟捉虫子,为槐树爷爷治疗疾病的决心。

终于,在啄木鸟啄开的树洞里,赫然躺着一只毛茸茸的大虫子。啄木鸟毫不犹豫地,一下把它啄了出来。老槐树爷爷很感激地说:“谢谢你,孩子,你帮了我的大忙。”啄木鸟听了,很不好意思地说:“爷爷,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也谢谢您,是您让我找到了自信,还让我明白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雪花和大树

雪花,是那样的轻柔,甚至于一飘落到手心就化为一滩冰水,人们常常忽视了它的存在。而大树,则是那样的刚劲挺拔,毫不畏惧的傲立于风沙之中。

一次,大树听见了陈毅的赞颂他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哈哈,青松也是我们大树家族的,这不就是表扬我们大树嘛!那雪花算什么?哈哈——”

从此,大树每当遇到来人间玩耍的雪娃娃,总是高傲的抬起头,轻蔑的对她说:“呵,你这个小不点,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渺小,永远也打倒不了我!哈哈哈——”雪娃娃不禁有些生气。但是,一向宽容的她,没有理睬大树。可是,大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她。雪娃娃再也忍受不了了,怒火从她的心头燃烧起来,她发誓,一定要让大树知道,他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雪娃娃终于等到了冬天,等到了冬爷爷从身旁呼啸而过的时候。她把雪花儿都召集起来,高兴地对她们说:“今年,你们可以痛痛快快的玩耍,可以带着亲朋好友一起飘落人间。而且,这一次,我不会阻拦你们到粗壮的大树上去。他们太骄傲自大了,我们一定要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我们可以打倒他们!”“万岁!”不等雪娃娃说完,雪花儿们就欢呼着,簇拥着雪娃娃,把它抛上天空。对于雪花儿们来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欢乐时光,雪娃娃很少让爱“爬树”的她们在树上玩耍,雪的家族都对大树家族有着崇高的敬意。也不知雪娃娃怎么开了恩,今年允许了。这令他们很是兴奋。

第二天,在雪娃娃的号令下,她们个个争先恐后飘落在了正洋洋得意的大树身上。大树看着身上仅仅薄薄的一层雪,不禁又骄傲起来:“就这么一点儿雪,打不垮我的!你们放弃吧!这似乎也惹怒了雪花儿们,她们越发猛烈地降落在大树身上。不一会儿,就听见大树的呻吟声:”哎呦,压得我都直不起腰来了!我的胳膊快要断了,停,停······我认输,我认输······“这时,雪娃娃来了,她让雪花儿从大树上飘落到别处,然后笑眯眯地对大树说:”大树,我们一直都很尊敬您的,您以后可不要骄傲自大哦。再柔弱的东西,只要团结在一起,力量就会是巨大的!"

天鹅和孔雀

天鹅和孔雀偶遇。

天鹅骄傲地说:“你敢不敢跟我比美啊?”孔雀想:天鹅那么白,我怎能比得过呢?如果不答应,我可能会被瞧不起,于是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那我们就约在明天上午比一下。”天鹅边说边飞,自以为胜券在握。

第二天上午,孔雀和天鹅如约而至,好多伙伴闻风而来,来见证这场罕见的比赛。比赛分为三场:第一场比纯洁,天鹅那白瓷一般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的确是天鹅胜出;第二场比色彩,孔雀那小巧的头上像插着几朵翡翠花,展开的彩屏像一把巨大的羽毛扇,一个个黑环,黑、绿、黄相间,像是无数只大眼睛。无疑是孔雀丰富;第三场比才艺,只见孔雀拖在尾后的长长的羽毛都挺直起来,围成一个圆圈,像一把五颜六色的大花伞,又像一块圆形的彩缎,伙伴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当天鹅孤零零地跳着芭蕾舞时,孔雀立马收起那美丽的羽毛,驻足观看,一点儿也不骄傲自大。

天鹅停下舞步,与孔雀热情相拥。

可见诚心能让石头落泪,实意能让枯木发芽。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李代桃僵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兄弟情义,要求兄弟姐妹要感情融洽,你敬我爱,互相帮助,家和才能万事兴。有的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谣《鸡鸣》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不讲兄弟情义的。

有一户富贵人家,家有五兄弟,其中有一人犯了法要去受刑,其余四个兄弟却不闻不问。为了不丧失自己既得的权利和富贵,他们竟互相攻击,丑态百出。于是《鸡鸣》作者借百姓之口讽刺这帮没心没肝的兄弟,全诗如下: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诗的意思是:桃树生长在露天的水井旁,李树又傍依在桃边生长。虫子来咬吃桃树的根。李树挺身而出,替代桃树忍受虫子啃咬,不惜生命而死去枯僵。树木尚会以身相代,而人类却将兄弟情义相互忘掉。诗人热情赞扬桃李共患难的美德,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讲兄弟情义的人。

后来,人们由此而概括出“李代桃僵”,以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互爱互助。后词义转变,现用来比喻以此代替彼或代替人受过。

一诺千金

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义:“诺”,许诺,诺言。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

1、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这首诗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 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储光羲(707-约760)唐代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公元751年(天宝十年)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2、白 云 泉

【唐】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在吴中最为崷崪高耸,一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岩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葱葱。山腰依崖建有亭,‚亭侧清泉,泠泠不竭,所谓白云泉也‛,号称‚吴中第一水‛,泉水清洌而晶莹,‚自白乐天题以绝句‛,‚名遂显于世‛。

然而,这一名山胜水的优美景色在诗人眼帘中却呈现为:‚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乐,逍遥而惬意。这里移情注景,景中寓情,‚云自无心水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公元825-826年(唐敬宗宝历元年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与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自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而‚知足保和‛、独善其身的思想则逐步增加。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自咏》),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结尾两句流露出‚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绪,集中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后期人生观的一个侧面。

这首七绝犹如一幅线条明快简洁的淡墨山水图。诗人并不注重用浓墨重彩描绘天平山上的风光,而是着意摹画白云与泉水的神态,将它人格化,使它充满生机、活力,点染着诗人自己闲逸的感情,给人一种饶有风趣的清新感。诗人采取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言浅旨远,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诗的风格平淡浑朴,清代田雯谓‚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古欢堂集》)这一评语正好道出了这首七绝的艺术特色。

3、游 洞 庭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其谁能察?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诗人并没有就此上天,后两句写泛舟湖上赏月饮酒之乐。‚且就‛二字意味深长,似乎表明,虽未上天,却并非青天不可上,也并非自己不愿上,而是洞庭月色太美,不如暂且留下来。其措意亦妙。苏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意境与之近似。

湖面清风,湖上明月,自然美景,人所共适,故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说‚不用一钱买‛,是三句‚赊‛字最恰当的注脚,还不能尽此字之妙。此字之用似甚无理,‚月色‛岂能‚赊‛?又岂用‚赊‛?然而著此一字,就将自然人格化。八百里洞庭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等无价之宝(只言‚赊月色‛,却不妨举一反三),而又十分慷慨好客,不吝借与。著一‚赊‛字,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十分亲切。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是高人一筹的。作者《送韩侍御之广德》也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之句,亦用‚赊月色‛词语,可以互参。面对风清月白的良宵不可无酒,自然引出末句。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 边‛,亦无理而可玩味。原来洞庭湖面辽阔,水天相接,遥看湖畔酒家自在白云生处。说‚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人间酒家被诗人的想象移到天上。这即景之句又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总的说来,此诗之妙不在景物具体描绘的工致,而在于即景发兴,艺术想象奇特,铸词造语独到,能启人逸思,通篇有味而不可句摘,恰如谢榛所说:‚以兴为主,浑然成篇,此诗之入化也‛

4、田 园 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宿(xiǔ)雨:夜雨;经夜的雨水。宿,夜晚。

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 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著的特点。因为写山、写水,其意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当代著名学者陆侃如先生指出,从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作品中,‚便好似找到了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王维诗歌美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而这组诗表现的也正是这个‚静‛字。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因此,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

除了主观因素以外,王维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十九岁步入仕途,初为太乐丞,后因受牵连而被贬。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王维曾受宰相张九龄的提拔,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以后他便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安史之乱‛后他又受人诬陷,深受打击。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王维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于是,他只有 将诸多不平与感慨藏于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慰藉。

5、金 缕 衣

【唐】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解】

⑴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⑵惜取:珍惜。⑶堪:可以,能够。

⑷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⑸莫待:不要等到。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

6、少 年 行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是我国古代一个的诗词题目,许多诗人如李白、王维、王昌龄、杜甫、杜牧等都曾写过,著名的有王维的四首《少年行》。‚少年行‛又是一种游戏及乐曲的名称。

注释:

1.新丰:古县名,汉臵,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tóng)县东北。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

2.咸阳:秦朝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游侠:游历四方的使客。少:读shǎo。

3.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系(xì)马:拴马。第三、四句写游侠少年因意气相投而欢饮纵酒。

解说:

这首诗写长安城里游侠少年意气风发的风貌和豪迈气概。《唐诗归》引钟云:‚此‘意气’二字虚用得妙。‛《唐贤三昧集笺注》:‚豪侠凌励之气,了不可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少年侠客的日常生活,颂扬了他们的友情和豪爽气概。

《少年行》是王维的七绝组诗,共四首。分咏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报国从军的壮怀,勇猛杀敌的气概和功成无赏 的遭遇。各首均可独立,合起来又是一个整体,好像人物故事衔接的四扇画屏。

第一首写少年游侠的日常生活。要从日常生活的描写中显示出少年游侠的精神风貌,选材颇费踌躇。诗人精心选择了高楼纵饮这一典型场景。游侠重意气,重然诺,而这种性格又总是和‚使酒‛密不可分,所谓‚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把饮酒的场景写活,少年游侠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前两句分写‚新丰美酒‛与‚咸阳游侠‛。二者本不一定相关,这里用对举方式来写,却给人这样的感觉:京华地区,著称于世的人物虽多,却只有少年游侠堪称人中之杰,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而这二者,又象‚快马须健儿,健儿须快马‛那样,存在着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的关系。新丰美酒,似乎天生就为少年游侠增色而设;少年游侠,没有新丰美酒也显不出他们的豪纵风流。第一句把酒写得很足,第二句写游侠,只须从容承接,轻轻一点,少年们的豪纵不羁之气、挥金如土之概都可想见。同时,这两句一张一弛的节奏、语调,还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轻爽流利的风调,吟诵之余,少年游浃顾盼自如、风流自赏的神情也宛然在目了。前两句写了酒,也写了少年游侠,第三句‚相逢意气为君饮‛把二者连结在一起。‚意气‛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轻生报国的壮烈情怀,重义疏财的侠义性格,豪纵不羁的气质,使酒任性的作风,等等,都是侠少的共同特点,都可以包含在这似乎无所不包的‚意气‛之中。而这一切,对侠少们来说,无须经过长期 交往,只要相逢片刻,攀谈数语,就可以彼此倾心,一见如故。这就是所谓‚相逢意气‛。路逢知己,彼此都感到要为对方干上一杯,所以说‚为君饮‛,这三个字宛然侠少声口。不过是平常的相逢论交,在诗人笔下,被描绘得多么有声有色,多么富于动作性、戏剧性!

‚系马高楼垂柳边‛,这是生动精采的一笔。本来就要借饮酒写少年游侠,上句又已点明‚为君饮‛,箭在弦上,落句似必写宴饮场面。然而作者的笔却只写到酒楼前就戛然而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等情景统统留到幕后。这样侧面虚写要比正面实写宴饮场景有诗意得多,含蕴丰富得多。诗人的意图,看来是要写出一种侠少特有的富于诗意的生活情调、精神风貌,而这,不是靠描摹宴饮场面能达到的。虚处传神,末句所用的正是这种艺术手法。这一句是由马、高楼、垂柳组成的一幅画面。马是侠客不可分的伴侣,写马,正所以衬托侠少的英武豪迈。高楼则正是在繁华街市上那所备有新丰美酒的华美酒楼了。高楼旁的垂柳,则与之相映成趣。它点缀了酒楼风光,使之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俗。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创造一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为突出侠少的精神风貌服务。

7、大 风 歌

【西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诗歌注释

①刘邦平英布(英布—公元前196年),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②威:威力;威武。加:凌驾。③‚海内‛,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④ ‚兮‛表示语气的词,类似现在的‚啊‛。⑤安得:怎样得到。

诗歌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

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的边疆啊!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公元前206年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8年。庙号为太祖,谥号高皇帝,因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汉高祖,后世多沿用此。

8、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 ①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棹歌:渔民的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②凉月:新月。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③越中: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④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开时下的雨。

【译文】 一弯峨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赏析: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 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次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 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艳的春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首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

9、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2.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3.栖:休息。4.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念人的思绪。

“中庭地白树栖鸦”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让我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 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10、霜 月

【唐】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注释】

⑴霜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

⑵‚初闻‛两句: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哀蝉无留响,征雁鸣云霄。‛《晋书·乐志》:‚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按:‚水接天‛之水,一说指霜月之光,即俗言月华如水。则此句乃言秋空明净,月色澄清。⑶‚青女‛两句:《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地气不藏,乃收其杀,百虫蛰伏,静居闭户,青女乃出,以降霜雪。‛高诱注:‚青女,天神,青腰玉女,主霜雪也。‛素娥:谢庄《月赋》:‚集素娥于后庭。‛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婵娟:左思《吴都赋》:‚檀药婵娟,玉润碧藓。‛吕向注:‚檀药婵娟皆美貌。‛斗婵娟即比美。

【译文】

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争妍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洁的美好姿容。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诗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四。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有《李义山诗集》。

11、鸟

【唐】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鸟》,通俗易懂,诚挚感人。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它们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儿,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白居易在这首简短的七言绝句中,通过蕴含真情的‚子待母 归‛的自然现象,激起读者善良、仁爱之心,劝戒人们要爱惜鸟类、保护环境,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12、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释义:芳华:芬芳的鲜花。初:刚刚。庭树:花园里的树木。故:因此,所以。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诗文解释: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赏析: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 25 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 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

13、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⑴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⑵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⑶芦管:笛子。

【译诗】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27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一说受降城是唐高宗时朔方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建筑的,有东、西、中三城。实误。诗题通过“闻笛”,感受到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臵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前三句已经蓄势有余,末句一般就用直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让满孕之情在结尾处打个回旋,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在戛然而止处仍然漾开一个又一个涟漪。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14、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 释 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诗家:诗人。清景:美景。

上林:即上林苑,皇上的御花园。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作品译文 柳树刚冒出绿芽,也许没有似锦的鲜花美丽,可是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却非常欣喜,因为他发现春天来到了。如果 等到满园春色,大家都出门看花,那不是太迟了吗?

赏 析:‚诗家清景在新春‛,诗人在京城东郊游玩时,看到初春的景色,不禁由衷地赞叹。但他并未实写春色,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赞叹道:新春时节真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啊。这样的‚起‛法令人意外,也让人产生好奇: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绿柳才黄半未匀‛,第二句‚承‛第一句,开始具体描写早春景色,也是对上一句的回答。早春景色何其多哉,仿佛从哪里说都是可以,但从哪里说又无法总括全部。诗人别具匠心,只单从新发的柳芽入手,抓住其‚半未黄‛的特点。试想清爽的春风拂动下,柳条微曳,新芽初绽,星星点点的嫩黄点缀在柳枝间,柳树整体的颜色还未匀称净尽。这样的景色充满希望,盈溢生机,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由柳芽之姿而现早春之景,可谓独辟蹊径,令人称绝。

‚若待上林花似锦‛,这一句笔锋一‚转‛,不再谈早春景色,却提及上林苑繁花似锦的时候。既说繁花似锦,自然是早春过后的仲春时节,这似乎和诗的主旨‚早春‛不符,但这样‚顾左右而言它‛却是诗人的巧妙安排。等到御花园群花盛放的时节,那又怎样呢?

‚出门俱是看花人‛,末一句对上一句进行了解释,也是对全诗的结语。当御花园里百花争艳时,大家当然都会要去赏花观景,大发评论。错过这样的活动,似乎就错过了感受春天的机会。诗人在这里明写上林观花的现象,却是对这种随波逐流,人云亦 云的做法不以为然。试想摩肩接踵,七嘴八舌的赏花活动中,恐怕会令欣赏春天景色的心情与兴致大打折扣。于是回来再想诗人所说的‚诗家清景在新春‛的说话,就会由衷的表示赞同了:只有在新春时节,自己或是与友人一起自由地,心无旁骛地欣赏景色,才能惬意与自在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诗情与豪兴才会油然而生,不期而致。于是,诗的末尾便呼应了开头,也更突出了早春的特色。

整首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而概括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15、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3)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4)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5)故园:指故乡,家乡。[2][3]

作品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赏析: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

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

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16、送高三之桂林

【唐】王昌龄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夜色茫茫,诗人与好友面对着浩涉的潇湘江流把盏辞行。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重逢佳期何在?惟悠悠的梦乡里盼望着游子从桂林返航的归舟。我想到,那时的桂林,漫山遍岭的梅花开得灿烂夺目,使岭上的积雪也黯然失色,你归来的襟袖里还沾着馥郁的桂花清香呢……

17、晚 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不久归:将结束。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

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1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

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⑵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⑶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赏 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

‚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

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

第五篇:小学生五年级经典古诗文背诵篇目

淇县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

(说明:其中带“▲”的为课本中古诗)

第一部分:古诗词

五年级

上册背诵古诗:

1、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5、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6、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清平乐.村居 【南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8、春日偶成 【北宋】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9、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0、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南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3、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4、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5、浣溪沙 【北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第二部分:国学经典 五年级:《论语》精选

上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载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外背诵阅读篇目[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背诵篇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背诵篇目 【古诗词必背篇目】 1.平湖秋月 【明·徐文长】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3.晚眺 【宋·苏轼】 长亭短......

    (新)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背诵篇目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背诵篇目 【古诗词】 竹枝词 过零丁洋 (唐)刘禹锡 (南宋) 文天祥 杨柳青青江水平,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闻郎江上唱歌声。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高中部分】 【高一第一学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

    山东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2014

    2014年山东省高考考试说明 文言诗文指定背诵篇目 【初中部分】 1. 孔子语录 《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017年五年级上册背诵篇目(新)(范文大全)

    1.《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教参3.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

    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5篇可选)

    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背诵篇目(30篇) 01、江南————————————————— 汉乐府 02、长歌行———————————————— 汉乐府 03、敕勒歌——————————......

    中考背诵篇目。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2017版课标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文言文(32篇) (一) 必修(10篇) 《论语》十二章( “人而不仁”“朝闻道”“君子喻于义”“见贤思齐焉”“质胜文则野”“士不可以不弘毅”“譬如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