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zuixin新课程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计 20 分)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2、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3、新课改要求教师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转为比较关心学生的()、()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等四个方面。
5、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和问题性。
7、认知建构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是()、()和建构性原则。
8、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教育理念。()。
二、判断。在正确的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打×。每个1分计5分。
1、目前正在进行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六课程改革。()
2、我国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四级课程管理。()
3、“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4、教学观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5、课程资源的多少及开发只与当地的经济状况与学校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关,大多数教师感到无教育资源可开发,主要原因是我们这里条件太差()
三、选择。(每个3分,计21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B.(2)(4)C.(1)(3)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加德纳 B.比纳 C.西蒙 D.斯坦福、E、约翰森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影响每个人智能发展的因素有()A、个人成长经历B、先天资质C、个人生存的历史文化背景
6、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
A激进建构主义B社会性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
7、属于支架式教学环节的有()
A搭脚手架B效果评价C创设情景D独立探索E进入情景
四、简答:(每个5分计25分)
1、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新课程教师行为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3、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4、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有哪些特点?
5、在新课程实施中可以赞赏学生的哪些方面?
五、论述20分(每个10分,计20分)
1、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谈谈在新课程观念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是什么?
2、论述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有哪些指导意义?
六、阅读下列案例,分析以下问题(9分)
A.你认为在这堂课中,教师根据一位学生的说法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可行吗? B.你认为教师这一教学内容的增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什么影响?
C.试用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审视这些行为,谈谈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案例: 我可以横着跑吗? 在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一轮小组比赛以后,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可想而知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
原来是小组赛的最后一名石峰同学提出了这个荒唐的要求。“这不是捣乱吗?”“开玩笑!”有学生轻声议论着。
“为什么要横着跑?”我耐着性子问了一句。
“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就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
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我灵机一动,转身对同学们说:“石峰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得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是经常用到的。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 听了我的这番话,学生们都乐意接受这项提议,有的还尝试着做投篮的动作,有的甚至还模仿起了螃蟹的样子,表现得特别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极了。
石峰同学不仅由最后一名变成了冠军,而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开心极了。而我受到的触动更大……。
一、填空: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3、知识传授学习方式学习愿望
4、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5、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6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
7、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
二、判断:××√√×
三、BD、A、A、ABC、ABC、ABDE
四、1、A、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 B、营造宽松和谐环境,让学生从主人的角度发问 C、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的问题意识
D、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三)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四)由重“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
3、怎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 答: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动机
(二)贵在于导,培养学生参与的方法
(三)创造空间,保证学生参与的机会
(四)营造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
4、建构主义所主张的学习理论有哪些特点? 答:(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或吸收。
(2)认知是学生用来组织经验世界的,不是用来发现本体现实的。
(3)知识是学生与他人经验交流的过程,是经由磋商与和解的一种社会建构。
5、在新课程实施中可以赞赏学生的哪些方面?
答:1)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2)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3)赞赏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 4)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五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能够 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
5、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6、能够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发展。
2、(见当代教育新理念课本263——266页)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智能领域
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六、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讨论两者的关系就像是讨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它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它讨论的价值,因为正是有了这种讨论,才使我们的课堂更趋向于完美!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课堂教学的两个方面。就像“计划”与“变化”两个词语的关系一样。
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6.简述学会与会学。(6分)
27.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8分)
28.某毕业班晚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学习。这时,该班的语文教师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语文是基础,语文学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多花些时间学语文”。于是同学们都开始复习语文;过了一会儿,英语教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英语非常重要,不管考什么都要看英语成绩,尤其是大家英语基础不好,更要多花时间学习。”于是同学们纷纷拿出英语书;再过了一会儿,班主任吴老师走进了教室,他看见大家都在看英语,很生气,说:“数学是关键,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你们将来的升学,赶快抓紧时间复习数学。”同学们叹了一口气,又开始做数学题了…… 请运用有关理论分析上述现象。(6分)
第二篇:新课程理论
新课程强调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状,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用权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组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以下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分科课程与综合的课程结构。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
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内涵:
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3、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5、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次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具体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的。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 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 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2、重视彩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考试的改革重点: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颂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新课程提出发展性评价,其基本内涵表现: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5、评价方式多样化。
6、评价主体多元化。
7、关注发展过程。
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3、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4、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坚持“一个为本”
一、坚持一个为本,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里的“发展”是指:
1、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行到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示。
2、学生的个性发展,即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发展其特长,同时根据学生基础和程度等不同,使其分层发展。
3、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即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
二、搞好“四个调整”
1、调整课堂教学的目标。
2、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实现三个重新“定位”:一是师生关系的定位,师生关系定位为交往,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是共存的主体,师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共享、共进。二是教师的定位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这个定位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如下五个转变:(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2)由重教师的教学向重学生的学转变。(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由封闭向开放转变。(5)由信息的单向交流向信息的综合交流转变。三是学生的定位,学生的定位也是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学的被动者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学习的评估,在课堂得到充分发展的主体。
3、调整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式在运用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3)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4)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5)要尊重学生的人格(6)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7)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环境(8)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培养学生挖掘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10)要使每个学生都做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以及上述学习方式的交互使用和整合。
4、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普遍应用。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要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三、明确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1、要有科学的教学目标
2、要有和谐的课堂氛围
3、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4、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5、要有充分的思维训练
6、方法最优化,手段现代化
四、课堂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
(一)课堂教学应该树的基本观念
1、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4、优质高效的效益观
(二)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则
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五、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实际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和标高,将教学诸葛亮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应产生的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校情况和社区课程资源为基础,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出既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的单元(或章节)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教学是由组织、认知、情意、评价四项活动组成。这四项活动功能各异,而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教学过程。
(1)组织活动设计(2)认知活动设计(3)情意活动设计(4)评价活动设计
3、课后教学评价的设计
六、课堂教学要求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二)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三)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1、坚持启发式教学。
2、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
3、教给思维的方法。
(四)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1、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接受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2、学生活动的形式要灵活。
3、强调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4、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或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应该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六)重视教师的价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或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通过鉴赏与表现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音乐课程的结构由六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它们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二)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知识与技能。
(三)内容标准:
1、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3、演奏: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4、创作:高中学生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像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
5、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其直观的艺术感染力,对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6、音乐与戏剧表演: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戏剧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渗透在不同的模块中。教师应坚持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3、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电脑和网络使音乐的传播和复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资源,对音乐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评价建议
(一)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可操作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1、学生
2、教师
(三)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一、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
1、审美体验价值
2、创造性发展价值
3、社会交往价值
4、文化传承价值
二、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3面向全体学生 4注重个性发展 5重视音乐实践 6鼓励音乐创造 7提倡学科综合 8弘扬民族音乐 9理解多元文化 10完善评价机制
三、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包含四个教学领域)
1感受与鉴赏 2表现 3创造
4音乐与相关文化
四、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
2、模仿
3、探究
4、合作
5、综合
(三)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
4、音乐与相关文化
五、内容标准
1、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情绪与情感 音乐体裁与形式 音乐风格与流派
2、表现: 演唱 演奏
综合性艺术表演 识读乐谱
3、创造:
探索音响与音乐 即兴创造 创作实践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社会生活 音乐与姊妹艺术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它学科
第三篇:新课程理论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
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
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
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
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
1、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新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观念提出的。任何一种新观念的提出,都是时代时展的必然结果。创造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创新教育是走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同时,新观念都具有超前性。
2、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活动。俗话说通情才能达理,情是基础,理是目的。创新教育要注重人的情感投入,创设怀境、培养情感,使课堂充满人情味。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活动、发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据。现行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创新的好题材,如:“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别的解法吗?”等等。但教材具有通用性、共同性,同时又有简约性的特点,加上时代的变化,观念、知识的更新,往往显露出滞后性。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实际,进行及
时的充实和变通。
(四)创新教育与学生。
1、强调主体的参与。
2、强调知识的应用。
(1)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2)重视实践,培养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三、素质教育
(一)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1、结合教材,自然渗透。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并有意识地去揭示它们,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觉,从而自然地受到教育。
2、见缝插针,适时渗透。除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外,其他学科都有它自身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适时向学生渗透。
3、持之以恒、不断渗透。一种正确的思想、科学观点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和树立的,它需要长期的实践,反复不断地认识,逐步形成或树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持之以恒、进行
不断地渗透。
(二)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代表不了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象一面聚光镜一般,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生的学习。现代教学研究认为:“既然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是能动的、主动的、独立的活动。……学生就当然是主体。”学生主体作用能否发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现代教学论把教与学的关系看作:“学这个主体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这个主导是对主体的学的主导。”这就明确指出了,教与学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中辩证统一的两个侧面的关系。只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教师要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全体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讲效率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这一认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由复习铺垫、引入新课、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总结评价等环节构成。优化教学各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这样的意识:能让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就不让少
数或个别人代替。
3、优化教师的“教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老师和学生在共同活动中的方式。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练习法、讨论法、游戏法、阅读法等等。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舍弃一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的做法,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
(三)突出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发展,学生获得知识不是他们学习的终点,而是他们心理发展的起点。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识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认识的发展主要指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主要表现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敏捷、正确、深刻和完善程度,概括和抽象水平,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意向的发展,也有称为个性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认识的发展与意向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铺相成的关系。
1、创造良好的气氛效应,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定的群体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力求创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并善于运用气氛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这种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认真的、合作的、追求科学的一种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注意、期望、鼓励、关怀和爱护。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做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证明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是促使学生积极上进的物质力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品尝
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2、组织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发展能力。
人的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在学习活动中的锻炼。
四、注重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注重参与的广度,让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参与“量”的飞跃。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是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必须采取“合作研讨”、“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展示知识的形成,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受到恰当的思维训练,完成知识的“发现”和“获取”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性参与、尝试性参与、理解性参与和巩固性参与,从而达到全程参与的目的。
3、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全方位参与学习。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读书、计算、操作、推理、判断等任何一项学习都不可能由眼、耳、口、手、脑某一感官独立完成。必须密切合,才能使学习卓有成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听觉通道的学习,效率只有30%,视觉通道的学习,效率为50%,而复合通道的学习效率可达70—80%。为确保学生的全方位参与,教师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注重参与的深度,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参与“质”的飞跃。
1、培养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性。“独立性”指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能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问题,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和策略能作出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调控。
2、调动积极因素,增强主动性。“主动性”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特征的总和。表现为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确定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主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以自身的力量去主动作用于教师的教。
(1)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兴趣,使学生“想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
理的欲望。”
(2)教给学习方法,具有主动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会学”是学生侧重于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3、注重思维发展,增强创造性。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对学生创造性品格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的培养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1)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2)鼓励学生的直
觉思维。
五、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
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六、指导学生创新学习的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创新学习的根本方向。
2、主体主动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学习的前提。
3、启发探索原则。在创新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的探索。——启发探索创新学习的基本方式。
4、求异求优原则。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尽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并能从“异”中求“优”。——创新学习的灵魂。
5、民主愉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创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6、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创新学习的客观
要求。
7、实践操作原则。引导学生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动脑、动手、动口。——创新学习的重要
途径。
8、评价激励原则。对学生的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实现成功,体验成功,主动地不断地争取新的成功。——创新学习的动力因素。
七、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
认识活动之中。
八、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1、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
一句空话。
2、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3、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
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九、学生心理引导技巧
1、步难以上青天——层递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层递效应,俗称“进门槛效应”。(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96年),心理学家查尔
尼(1975年))
2、榜样太高不可攀——差错效应
能力比自己强,总体上各方面优于自己,然而和自己一样不时会出现一些可以原谅的小差错的人更能吸引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差错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
3、术家写评语——巴奴姆效应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泰勒 巴奴姆)
4、疯狗唾液救人命——接种效应
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态度变化与过去对某个问题体验的关系时证实:处于态度改变情境的个体,若受到某种反向态度的轻微攻击后,就好像是在“接种疫苗”,大大刺激其对这种攻击作出抵抗反应,并不断地增强了抵抗力,以后再受到同一反向态度强大攻击时,不但不会改变其原有态度,反而使个体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态度,并“抵抗”任何不同意见。这就是“接种效
应”。(巴斯德)
5、响鼓要用重锤敲——强刺激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受性与刺激的阈限有关。如果作用于人的刺激阈限始终维持在中等水平,那么感受性会因此而麻木。刺激阈限大大超过中等水平,感受性十分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谓之“强刺激效应”。刺激阈限大大低于中等水平,十分微弱,如一条小虫在皮肤上爬行,其感受性也会因此而强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称为“弱刺激效应”。
6、难以自禁激扬情——组场效应
众人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如同物理学中磁场一样的心理场。当个体进入这个心理场后,在感人场景的渲染下,人的情感、行为就会被磁化而变得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升华为与场景一致的情感与行为。这种能磁化人心理的强大、特殊场景称之为大众心理场,它所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组场效应”。
7、滴蜜赢得他人心——认同效应
引导者表达与对象之间在观点或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引导者实际上向对象出示了一张“自己人”的心理名片,这使被引导对象产生一种“同体观”,视引导者为“自己人”,从而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消除或弱化对方的“反引导定势”和防范心理,取得倾向于对方的观点,接受对方引导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认同效应”。
8、先抑后扬见奇效——增减效应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
称为“增减效应”。
9、适得其反在禁令——潘多拉效应(禁果逆反)
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
效应”。
10、好戏连演令人厌——超限逆反
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11、烽火连天戏诸侯——信度逆反 指由于以往经验积累、人格特征等因素,产生对信息源、引导者的不信任,导致消极、反常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12、好意此时被曲解——情境逆反
指在特定的时机、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逆向、排斥态度。
13、小人之心度君子——自比作用
心理实验证明:如果有一个陌生人,要猜测他人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等,最大的可能性是把对方估计得和自己一样,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籍贯相仿是尤其如此。心理学上把这种假设他人与自己相同,怀有一样的心情、想法、好恶、品质等心理现象称为“自比作
用”。
14、奖励结果事愿违——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倍增,积极性更高,其效果反而会降低,外加报酬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这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的,故称之为“德西效应”。
15、心灵绿洲待开垦——罗森塔尔效应
由教师的期待和热爱而在学生身上产生符合期望的心理现象,罗森塔尔把它叫做“皮格马利
翁效应”。
16、情境变换难注意——斯特鲁效应
所谓“斯特鲁效应”,就是当着人们对某一特定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注意,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这一心理现象是心理学家斯特鲁首先发现的,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17、大失所望星期一——月曜效应
所谓“月曜效应”,是指点星期一与其他工作日相比,人们的学习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效果的心理现象。
18、新官上任放把火——首因效应 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由初次见面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心
理影响被称为首因效应。
19、妩媚一笑遮百丑——晕轮效应
心理学上借用“月晕”这一自然现象,把一个人某种突出品质或特点的清晰、深刻印象,由此作出整体印象的评价,从而掩盖对这个人其他品质和特点的印象,称之为“晕轮效应”(光环
效应)。
20、前功一朝化烟云——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新形成的印象淡化,甚至抹去以往已形成的印象,给人们留下更深刻、更持久的印象,并以此指导人们的行为。
21、药铺抽屉密密排——刻板效应
所谓“刻板效应”,是指由社会刻板印象所形成的人际知觉定势。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一类对象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笼统的看法,而不管这一类对象间的实际差异。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2、锦上何须再添花——马太效应
人们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类现象称为
“马太效应”。如“锦上添花,好上加好”。
23、险把巨星当鞋匠——黑票作用
所谓“黑票作用”,是指不管一个人具备其他任何品质,只要有一种极端消极的坏印象,就把
对方的其他好品质都一票否决掉。
24、失之东隅收桑榆——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个体在某方面的需要或目标受到挫折后,便用可能成功的活动或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来弥补,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以获得他人的承认,获得心理的寄托和成功的快
慰,满足新的需要与实现新的目标。
25、小题大做起作用——升华 所谓“升华”,是指引导对象的“动机替代”,即用高尚动机代替低级动机,用社会性动机代替自然性动机,从而使引导对象地更高的层面上来认识自身动机的社会责任、社会价值,从狭隘的低水平认知和情感中“跳”出来,正确看待个人的得失,产生新的意向,去追求新的目标。
26、文过饰非自解嘲——合理化作用
合理化作用又叫文饰作用,是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不合理的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够接受它。以“酸葡萄”机制和“甜柠檬”机制最为典型。个体在追求某地目标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常将目标贬低,说“不值得”追求,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机制或“酸葡萄”效应。不说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认定的较低的目标或自己有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的失落和痛苦的心理现
象,被称之为“甜柠檬”机制。
27、有了陪衬始宽慰——觅类求同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为了减轻其所受到的心理压力,于是寻找一些与他同样遭受挫折的伙伴,以此聊作自慰,并减轻受挫折感,这种心理现象称为“觅类求同”心理。
28、色若无事实内荏——反向形成
所谓“反向形成”,是指个体的需要和目标受到阻碍后,为防止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欲望表现出来,而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一种与此相反的行动来表现的现象。
29、混为一谈减重压——融合效应
所谓“融合效应”,是指个体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承担由挫折带来的巨大压力,于是把自己在挫折中应有的责任与他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或者与同样受到挫折的他人相提并论,证明自己与他人等值,以此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30、责难他人为平衡——投射效应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个体遭遇挫折后,不进行自我检讨,而把挫折引起的内心不安,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某些行为、欲念、态度等排除于自身之外,转移或推向他人和周围事物,以此逃避自己心理上的不安的心理现象,也叫“推诿作用”。
31、羡慕名人自炫耀——自居作用 所谓“自居作用”,是指为了迎合能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人们,于是就在思想、行为上模仿他们,或按照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去做;或者把他人具有的令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强加到自己身
上,以此求得安慰和满足。
32、往事浮现月明中——回归效应
一个人如果喜欢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认为过去的一切比现在美好,因此迷恋过去,甚至幻想回到过去美好的岁月中去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回归效应”
第四篇:新课程理论填空题
1、我们目前新课标程理论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杜威实用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
2、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来的。
3、(同化)是个体将外界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4、(顺应)是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信息而认知结构重组与改造过程,就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受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5、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上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6、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图示)”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意义建构是目标,(情境)是背景,协作是环境,(会话)是手段。
7、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意义建构中起决定性作用。
8、建构主义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建构主义主要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概念框架);抛锚式教学(选择真实事件或问题就是锚)或“实例性教学”或“情境性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多次学习)。
10、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
11、《智能结构》一书中,提出每个人至少有9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识智能;存在智能。
12、杜威是20世纪美国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的鼻祖,被称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13、制定有效的 教学网目标,一定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并重。
14、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15.“双基”指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五篇:新课程理论提要
一、填空题。1、201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2001年9月江苏省小学初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3、2003年9月全国小学初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4、2005年9月全国高中初始年级实施新课程。5、2008年江苏省实施新高考方案。
6、《纲要》、《实验方案》、《课程标准》的定制以及国家实验区的确定,标致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展开。
7、贯穿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8、本次课程改革,对幼儿园、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等三个学段的课程进行了完整的统一的设计。
9、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或指导方针)。
10、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原则。
11、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12、新的课程结构力求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3、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5、新课程强调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
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6、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17、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8、课程分类,与各类教育相对应,可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体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技能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工具类课程、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根据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方式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9、已经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尽管各有特色,但结构是基本一致的,大致都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设、附录这样几个部分。
20、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1、校本课程的开发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
二、辨别正误。
1、校本课程是为校自己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题是教师。()
2、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标准注重的是“精英教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大众教育”。(X)
3、新课程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是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并重,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X)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过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5、新课程评价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X)
6、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X)
7、新课程要求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8、新课程倡导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9、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课程资源。()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在新课程体系中被规定为选修课程。(X)
11、新课程强调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12、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未来”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过去”,重在发展的评价。(X)
三、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程:课业的进程,系指教学的科目内容及教学进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4、综合课程、分科课程:(1)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2)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形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总览性。
5、选修课程、必修课程:(1)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2)指同一学年的学生必修读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历而开发的课程。
6、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它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和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7、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8、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9、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基本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10、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①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鉴定”的学习。②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③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况,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
四、简答题。
1、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全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是什么?性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特点: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精英教育在课程目标上,课程标准着眼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着眼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在课程管理上,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弹性管理,教学大纲则属刚性管理。
4、课程标准有哪些内涵?它是按门类制定的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5、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的各个部分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什么是校本课程?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它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和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首创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7、教师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自主发展的伴随着教师是教育规律和现金教育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探究者。
五、论述题。
1、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第八次课程改革?新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未来的国际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新的时代特点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先进发达的国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寻求发展,成为世界政治强国,经济强国,就必须抓住世界生产方式转型时期这一机遇加紧进行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培养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建国以后我们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第八次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地方,特别是从知识为中心应试教育,不仅紧要而且非常迫切!
2、你是怎样理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学生文本,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为了考高分,创名校,赚大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培养少数的学习精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只会考试的机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彻底转变课程功能,由关注知识传授的多少到关注学生是否有所发展。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的人,发展的人,具有个性的人。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倡导一种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生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指导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3、你认为应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4、为什么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突破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局面。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转变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要给足时间并加以引导。注意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手机信息,8、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首先,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建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方式,这种转变,不仅是进行教学改革问题,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6、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的评价观的?新课程的评价观是发展性评价观: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评价不仅是具有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且具有激励的功能,促进发展的功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当然通过评价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加以改进。通过评价使教师看到学生发展的需要,当然也使教师看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课程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改进。
7、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学生或课堂?新评价观提倡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不仅仅是围绕学习这一把尺子,而是更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在考虑量化成绩,进行选拔的同时,更要将评价的功能从选拔,甄别转向促进和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差异不是差,差异是一种财富,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财富,帮助其不断进步,一切为了美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为社会各行业输送合格的人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止,反对否定性评价,强调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对学生给与更多的赏识和赞扬,不要吝惜多说激励的话语,要让学生感受进步,感受阳光,愉快的学习和成长。
对课堂的评价,不能仅以教师表演得好,学生配合得好为判断标准,必须要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学生的所获是怎样得来的。有规律的,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对于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最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题。教师不可能替代学生,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食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学生是债权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9、新课程新的哪里?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课程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在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上,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10、你是怎样认识“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的学生”这句话的?这句话反映了新课程的评价观,我们对学生评价(衡量)不能采用一个标准(尺子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与差,优与劣。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表现
方式。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智力特地,优势特长。我们如果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长,就会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就会使每个学生各展其才。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只不过他们的可爱之处不同。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存在种种缺陷和不完善,使即其正常的,正因为学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所以才需要到学校学习,发展。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是不切实际,也是不正确的。正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学生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我们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克服不足,都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都可以获得成功,永远都不要对孩子失望。案例:
1、认真阅读案例,知道是一件什么事。答案: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2、分析案例中老师、校长和领导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他们做或说得对不对?。。应该怎么办?答: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①资源的提供者②学校文化的变革者③教育理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