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伤仲永》熊旋

时间:2019-05-14 13:3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伤仲永》熊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伤仲永》熊旋》。

第一篇:5《伤仲永》熊旋

5、《伤仲永》

一、导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积累重要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或用法。  了解“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  过程与方法

 学生借助工具书释义、翻译、断句,朗读与背诵。  体会本文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

 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引导学生认识后天的教育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二、导学重点

1.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 2.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导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人才观。

2.理解本文方仲永从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天才,什么是天才?怎样才能成为天才?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地努力。”反过来,一个天才,如果不勤奋学习,结果又会如何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见证一代天才的命运变化。

(二)、走进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今江西抚州)人。现存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与、、、、、、、、“唐宋八大家”。

(三)、朗读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

2.点学生朗读,提示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可用多媒体显示)隶(lì)扳(pān)谒(yè) 泯(mǐn)称(chèn)卒(zú) 仲(zhònɡ)邑(yì)耶(yé)3.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读清句子。 重点句子的停顿:【多媒体显示】(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5)余闻之也/久。 4.学生齐读。

(四)、整体感知并掌握重点词义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教师出示关于解释重点词语的题目,并将学生分成两组,开展对抗赛。第一组答单数题,第二组答双数题。

【多媒体显示】(1)解释加点的字。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学生答题,教师仲裁并明示正确答案。

(五)、小组探究——译读课文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将不会翻译的字、词、句记录下来。

2、组内、班内共同释疑,教师适时帮助。如,几个特殊句式(1)、不使学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2)、令作诗

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令(其)作诗”(3)、还自扬州

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温习故知。检查背诵,复述文意。

(二)、小组展示

基于上一堂课的第五环节,进行一个分组翻译全文,呈现上节课的探究结果。

(三)、问题探究

1、题目中的“伤”字是什么意思?

2、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 ?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幼年时天资过人,有作诗才能;(2)“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3)“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又七年后完全变成平庸之人。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与后文“泯然众人矣”形成强烈对比。二是点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6、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四)、当堂检测

1、解释加点的词

(1)、即书诗四句:写 名词活用为动词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 名词活用为状语(3)、邑人奇之:对„ „感到惊奇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4)、稍稍宾客其父:把„ „当作宾客 名词活用为动词(5)、父利其然也:认为„ „有利可图 名词活用为动词

2、翻译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伤仲永》中“伤”的意思是

4、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

(五)、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

第三课时

(一)、温习故知

(二)、赛一赛 比赛背诵《伤仲永》。

(三)、体验反思

1、由方仲永你想到了什么?(可从父母、自身、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谈,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感恩、学习等教育。)

2、假如你是方仲永,你将怎么做?

(四)、反思辩论,深层探究 课堂辩论:学生成绩好的关键 1.辩题:

正方:天生聪明的孩子成绩好。反方:认真学习的孩子成绩好。

2.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辩论中抓住辩题的中心,凭据论证,以理服人,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辩才。同时要求学生辩论要联系实际,又要结合课文内容,最好能巧妙借用课文中的内容或语句。

3.通过辩论明确:人的聪明与否并非与生俱来,“聪明在于积累”;勤奋好学才是取得好成绩乃至成才的关键所在,“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聪明”的学生不认真学习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4.评价。先学生互评,后教师总评。

六、课堂总结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认识到后天教育学习才是成才的关键因素。人的天资无论有多聪慧,如果不认真学习,也是难以成才的。我们真为方仲永感到惋惜;我们更应从他身上汲取教训,勤奋好学,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此,老师赠送同学们一条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正处于后天教育的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七、作业设计

1、课下搜集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或古人勤学的故事,2、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 《伤仲永》一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认为这主要因为我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各种自读、听读、指名读、译读、思读等多种方式,每一次朗读都提出不同要求,以读带译,以读促思,从读中感悟,收效较好。

2、注重了文言知识的积累。学生翻译后,对本课本课重点的文言字词和文言现象,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这不仅有利于掌握本课的文言知识,对今后的学习也是大有益处。

3、体验反思,注重情感升华。及时对学生进行感恩和学习教育,鼓励学生珍惜现在的求学机会,发奋读书,立志成才,效果很好。

4、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在过程中急于求成,在学生探究还没有结果时,便急于将答案给予学生。今后还应注意: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第二篇:《伤仲永》

伤仲永

知识要点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仲()永世隶()耕邑()人不能称()....

(2)mǐn()然或以钱币qǐ()之环谒日pān()仲永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或词

未尝()识书具父异()焉邑人奇()之日...

扳()仲永 .

指物作诗立就()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或().....

以钱币乞之贤于()材人远矣.

2.文学常识填空

《伤仲永》选自,作者,号。他是(朝代)的家家,之一。

综合运用强化训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文章为什么以“伤仲永”为题?

2.方仲永具有怎样的非凡的天资?作者为什么要竭力渲染他那令人惊叹的禀赋?

3.方仲永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4.你认为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请引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来解释。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夫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夫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

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并将该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 第一段中“夫利其然也”中的“其”具体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原文:

译文:

② 第二段中那句话揭示了方仲永悲惨的结局?

原文

译文

③ 在作者看来,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原文

译文

(2)“余闻之也久”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3)请你为仲永思索一下,怎样才能避免变成庸人的命运呢?

(4)本文的语言十分洗练,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了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之态。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非常精妙的语句,并加以赏析。

6.语段写作

请以“想起方仲永„„”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不超过300字。

综合训练强化训练答案

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他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文章以“伤仲永”为题,表明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为什么“伤”的道理,突出了作者对仲永这位神通的泯灭而感到无限惋惜之情。

2.竭力渲染方仲永幼时非凡的天资,雨后填的“泯然众人”形成巨大的反差,为后文

议论铺设充分的基础,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3.即使天生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后天的努力学习,也会变得平庸无奇。作为普通人更

应该重视后天的学习。启发:联系实际谈,合理即可。

4.从文章第三段中“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来看,作者主要借方仲永的惨痛教训,阐明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从而告诉人们一定要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学习。

5.(1)

原文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原文 泯然众人矣

译文他的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原文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文他最终成为普通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很好的后天教育。

⑵承上启下

⑶继续学习、培养才能,不放弃后天的努力。

⑷如第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不到十个字就交代了仲永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接着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方仲永索求书具的迫切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聪明、文思敏捷的神通形象跃然纸上。

第三篇:伤仲永导学(范文)

第5课 伤仲永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掌握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知识链接】

1、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2、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日扳_____仲永环谒_____于邑人

不能称____前时之闻

泯_____然众人矣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世隶耕_______

未尝识书具______

借旁近与之_____

稍稍宾客其父______

余闻之也久______

从先人在家_______

卒之为众人_______

今夫不受之天______

父异焉________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 ;_______

称前世之闻________

3、对下面句中的“之”“于”进行解释,然后归类文中的“之”“于”。

忽啼求之

之:

借旁近与之

之:

余闻之也久

之:

不能称前时之闻

之:

卒之为众人

之:

环谒于邑人

于:

于舅家见之

于:

贤于材人远矣

于:

受于人者不至

于:

【问题探究】

4、文章的叙事部分一气贯通而层次分明,内容集中而意旨鲜明。思考作者为什么对方仲永才能出众的幼时阶段详写呢?

5、方仲永五岁作诗能“

”,而且“

”;十二三岁时作的诗已经“

”;二十岁就“

”。

(1)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仲永的才能是:()

A、天资聪慧

B、平庸无奇

C、日益衰退

D、与日俱增

(2)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邑人奇之

D、不使学

6、请用“‖”将议论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并归纳出各层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层:

第二层:

【主题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⑤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⑤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负笈从师,不惧险阻

()

(2)或依林木之下

()

(3)门徒悦其勤学

()

(4)常以净衣易之

()

8.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9.谈谈你从中受到启发。

答案1.pān yè

chèn

mǐn

2.属于

曾经

名词用作动词,意思以宾客之礼相待 语气助词,表停顿

跟随

最后

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对„„感到诧异

牵、引;拜访

相当

3.之:它,指书具,代词。

他,指仲永,代词。

这,指仲永聪慧过人这事,代词。的,助词。

舒缓语气,无实意,不译,助词。

于:到,介词。

在,介词。

比,介词。

从,介词。

4.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指物作诗立就

文理皆有可观者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⑪C

⑫D

6.分层:„„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

层意: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7.(1)背着(2)有时

(3)敬佩

(4)交换 8.人喜欢学习,虽然死了但是精神还存在;(如果)不学习,虽然活着,(我们)叫他没有灵魂的空壳。(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9.(1)学习要勤奋;(2)学习要虚心请教;(3)学习应不怕险阻艰辛;(4)学习应多读书,勤积累;(5)人要有所作为,必须趁年轻多学习,等等。略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

伤仲永导学案1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学习方法:

1、朗读法。学习语文,朗读很重要,对文言文的学习,这点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熟读成诵。

2、质疑法。学则须疑,疑则引发探究,探究才能发现真理。对于文言词句,我们可以采用质疑的方法,利用工具书与注解,自主学习。

一、激情导入:

1、导语设计:古语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要求。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成一个庸才、蠢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安石的《伤仲永》,来了解一个典型的例子。

2、作者及题解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是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题目中的“伤”是“哀伤”的意思,文题的含义是: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表达作者

对方仲永遭遇的哀伤、惋惜之情。

二、感知文意:(一)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

2、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隶()谒()扳()称()

3、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4、熟读课文

(二)译课文: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粗通文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2、A、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之:①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 ③余闻之也久:

④不能称前时之闻: ⑤卒之为众人:

于:①环谒于邑人: ②于舅家见之: ③贤于材人远矣: ④受于人者不

至:-

B、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①邑人奇之: ②宾客其父: ③利其然: ④伤仲永:

3、小组内互相试译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

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

(二)深入探究: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

这么写?

2、语段阅读:阅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a、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b、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c、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4、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a、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b、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四、表达训练: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谈感受:

五、总结课文,谈收获

六、课外拓展

①读了方仲永的故事后,你一定有许多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背诵全文。

③搜集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

收藏 分享 评分

七年级下 第一单元

伤仲永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4、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学习内容解析

一、文学常识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

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文言词汇

1、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邑(yì)矣(yǐ)泯(mǐ)

称(chèn)卒(zú)焉(yān)耶(yé)

2、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3、重点词语

①世隶耕 隶: 属于 ②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③并自为其名 为:题上

④指物作诗立就 就: 完成 ⑤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

⑥或以钱币求之 或:有的 ⑦环谒于邑人 环谒:四处拜访

⑧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⑨泯然众人矣 泯然:完全 ⑩受之于天 受:承受 ⑾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⑿得为众人而已耶 得:能够

4、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

① 忽啼求之: 代书具。

② 借旁近与之: 仲永。③ 余闻之也久: 这件事。④ 不能称前时之闻: 助词,的。

⑤ 卒之为众人: 助词,无意义。

于:

① 环谒于邑人:到,向。

② 于舅家见之: 在。③ 贤于材人远矣:比。④ 受于人者不至:从。

其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自己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 ④稍稍宾客其父:他的 ⑤父利其然也:这种

三、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疏通文意及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就是通过记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

奇的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

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明确: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赋极高,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

少年时期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4.“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开篇一句交代了方仲永的那些方面?

明确: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5.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

无知之人。

6.“余闻之也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过渡。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

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明确:这里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8、赏析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感悟本文笔墨凝练、言简意赅的效果。明确: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父贪图小利、目光短浅、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

特点相映生辉。

随堂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

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加点的字。

(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

(3)不能称前时之闻()(4)稍稍事言其父()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于舅家见之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4.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回答问题。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参考答案

1.(l)曾经(2)完成(3)相当(4)渐渐

2. C 3.B 4.(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5.(1)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方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课后作业(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邑人()

环谒()

不能称()

世隶耕()

泯然()

或以钱币乞之()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世隶耕()

未尝识书具()即书诗四句()

自为其名()邑人奇之()

环谒于邑人()

3.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词义或用法。

1.父异焉

()2.稍稍宾客其父

()3.父利其然也

()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5.邑人奇之

()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邑人奇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父利其然也()其受之天也()

以: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或以钱币乞之()

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5.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 代的王安石,是杰出的 家、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6.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

7.《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B.“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C.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D.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二、阅读 诗词改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钱伸仲大夫如此。

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旋改为“满”()②凡如是()

③始定为“绿”()④凡如是十许字()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10.王荆公即 我国 朝人,著名的、。

11.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

参考答案

1. yì yè chèn lì mǐn qǐ

2.属于 曾经 立即 题上 同乡 拜访

3.异:对„„感到诧异。宾客:当作宾客。利:以„„为利。扳: 同“攀”,牵引,通假字。奇

怪:以„„为奇,意动用法。

4.之:诗 方仲永作诗 这件事 的

其:他的 作诗获利 方仲永

以:把 用 于:向 在 比 5.北宋,政治,文学

6.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②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

7.D

8、随即 这样 才 左右

9、(1)春风吹绿了江南两岸的春草春树,什么时候明亮的月亮才能照耀我回到故乡去呢?(2)吴地

有个读书人家里收藏了王安石原诗的草稿。

10、王安石 宋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11、“到”不好,太生硬。“过”不好,让人感觉春天一下子就消失了。“入”不好,描写不妥当。“满”不好,风是无形的,不可用满形容。“绿”好在将春风写活了,给人的感觉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江南大地

一下子春色满园,春光无限。

《伤仲永》导学案

课型: 主备人: 备课日期: 上课日期: 审阅人: 审阅日期: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二)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三)1、几个句子的停顿。

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3、几个难句的大意。教时: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 扳 谒 邑 称 泯 矣 焉 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

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四)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五)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齐读课文。

三、把握课文内容: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四、学习第一阶段(1)(1)文章首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2)介绍方仲永的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3)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5)“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8)“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9)方仲永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读书学习?

——原因主要有二:(1)贪财(2)目光短浅,愚昧无知。(10);朗读、尝试背诵。

五、学习第二、三阶段(2)(1)请一位学生朗读。(2)开头一句有何作用? _______承上启下(过渡句)

(3)方仲永后来有何变化?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原文回答)

————一“见”,一“闻”,一“问”。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4)全班齐读。

六、默读(1)(2)段,说说这两段的表达方式。——记叙

七、学习第(3)段。(1)男同学朗读。

(2)这一段又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议论。

(3)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4)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5)齐读第(3)段。

八、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九、默读全文。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即堂完成课后练习四。

十一、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2、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第四篇:《伤仲永》复习题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4、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⑴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⑵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⑶泯然众人矣。

5、“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仲永最终的结局如何?

(1)父利其然也。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泯然众人矣。

二、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这一主题是如何体现的?)

答: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是天才,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伤”字点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一个“伤”字表达了作者对仲永这样的人才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哀伤、惋惜之情。

通过从仲永的才思敏捷到才思衰退的对比体现出来的。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説明其并非出身于书香世家,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同时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答:写出了仲永的天资聪明,与后文形成对比(欲抑先扬),为了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对人的才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让读者领悟到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更能突出伤这一主题。

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5、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答:泯然众人矣。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人成材的关系。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6、“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答: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二异在不学而能书,三异在不学而能诗,四异在方仲永决不是偶而能写首把诗,而是“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

仲永的父亲“不使学”是因为“利其然”也,其作法为“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8、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9、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10、作者为了表现方仲永的神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正面,侧面)

11、写作手法:叙议结合,欲抑先扬,对比有力。

12、阅读全文,结合课文第三段,谈谈你的读后感。(1)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如果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那么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刻苦。即便小有成就,也不应该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使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

(2)读完《伤仲永》,我真正明白: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即使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必定干不成大事业。一个人,即使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勤学是成功里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或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立凌云之志,扯勤奋之帆,在学海之中披波斩浪,勇往直前。

三、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6.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伤仲永》复习题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幼年时的方仲永有令人称奇的表现是:

2、父亲“不使学”的原因的句子是:

3、仲永变成普通人的道理、根本原因的语句是:

4、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有三个阶段,请分别引用文中原句回答:

5、“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

6、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仲永最终的结局如何?

二、回答问题。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这一主题是如何体现的?)

2、“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4、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从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5、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6、“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7、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

8、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9、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10、作者为了表现方仲永的神奇,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正面,侧面)

11、文中的“受之天”指的什么?“受之人”又指的什么?

12、方仲永这一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读完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本文作者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

13、你认为资质聪明的人怎样才能成才?

14、你认为人的天资和后天教育培养是什么关系?哪方面更重要?

阅读全文,结合课文第三段,谈谈你的读后感。

读完《伤仲永》这篇课文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如果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那么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勤奋刻苦。即便小有成就,也不应该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使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

(2)读完《伤仲永》,我真正明白:天才在于日积月累,聪明在于勤学不辍。一个人,即使天资再高,如果不勤奋学习,必定干不成大事业。一个人,即使天资一般,如果能勤奋学习,刻苦用功,必出成果。勤学是成功里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或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立凌云之志,扯勤奋之帆,在学海之中披波斩浪,勇往直前。

下载5《伤仲永》熊旋word格式文档
下载5《伤仲永》熊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伤仲永说课稿

    《伤仲永》说课稿 老师同学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伤仲永》,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分别是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 一 说教材 《伤仲永》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

    《伤仲永》读后感(模版)

    《伤仲永》读后感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 篇一:伤仲永读后感 最近读了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这篇文章讲了一个故事:江西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聪颖过人,5岁时就能写出好诗。方仲永的父亲就天天带着......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1 《伤仲永》的主要叙述了:方仲永从小天资聪颖,受到同县人们的赞赏,被人邀请前去做客题诗。他的父亲见有利可图,便不再让仲永读书学习,带着仲永四处做......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 伤仲永读后感1 “天才是99%的勤奋和1%的天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即使一个人的天赋卓越超群,如果了放弃学习,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也终将堕为庸人,平平无奇。那如果是一......

    伤仲永说课稿

    《伤仲永》 一、说教材 《伤仲永》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古文,学生在刚刚接触过古文,对古文中的实、虚词释义、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初步的认识。《新课程标......

    伤仲永学案

    营丘镇中学讲学稿——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5.《伤仲永》2010至2011学年 营丘镇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段玮 内容:伤仲永课型:阅读教学课时间:2011......

    伤仲永读后感大全

    导语: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但成功仅仅依靠天赋是远远不够的,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天赋不加以培养,他也只是沦为一个庸人而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伤仲永读后感,欢迎阅读。伤仲永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