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首套8000米钻机在宝石机械生产
我国首套8000米钻机在宝石机械生产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焦丽倩)7月3日晚,宝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我国首套8000米超深井钻机,在这个公司钢结构厂下料生产。这是我国首次设计开发8000米超深井钻机,将使国产钻机系列更加完善。这套8000米超深井钻机是宝石机械为塔里木油田山前作业区量身打造的,作为建设“新疆大庆”的关键装备,能够满足塔里木山前特殊地理环境对超深井钻探的需求。8000米超深井钻机的井架有效高度为48米,与常规的9000米超深井钻机井架有效高度相当。同时,它具有结构紧凑、配套齐全、重量较轻和操作安全等优点。这一钻机是宝石机械继2005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9000米超深井钻机和2007年研制成功全球首台陆地用1.2万米特深井钻机后,在深井钻机研制方面取得的又一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宝石机械是我国唯一实现全数字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从1000米至1.2万米全天候、全地貌和全井深无缝覆盖,并成功从陆地走向海洋高端领域的企业,展示出成熟的超深井钻机研制实力和创新型企业活力。
渤海钻探做优井筒工程产业链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吴夏炎 特约记者罗永华)截至7月10日,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一体化服务项目——塔里木油田山前区块提速取得突破,创造10多项施工纪录。其中,这个公司塔里木70158钻井队施工的首口山前总包井——克深207井,率先实现集团公司提出的300天完钻山前井目标,比合同目标承包工期节约58.75天,并创造克深地区进尺最快、机速最高和周期最短纪录。近年来,渤海钻探大力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打造一条以钻井为龙头,涵盖钻井设计、钻前工程、固井、录井、测井、定向、泥浆、试油(试气)、压裂和射孔等技术服务,以及管具、运输和材料供应等服务保障等在内的产业链,覆盖产能建设井筒工程全部服务范围。这不但有利于实现整个钻探过程的深度交叉,确保各环节合理周期,而且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更好服务甲方,提高保障能力,渤海钻探不断将最新技术和高端产品应用到一体化服务中。针对塔里木地区钻井防斜打直的世界级难题,这个公司自主研发并成功发布垂直钻井工具和水泥浆体系,有效提升钻井速度,降低事故复杂。这个公司自主研发的裸眼水平井分段压裂工具在中国石化市场得到规模应用,同时服务于长庆油田气井水平井市场,填补压裂工具在长庆市场应用的空白。施工一体化,市场最大化。目前,渤海钻探已获得塔里木油田塔北、长庆油田苏里格和华北油田煤层气等工程技术一体化服务项目。与此同时,渤海钻探还获得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大牛地与镇泾等区块、中澳煤层气三交北区块、中海沃邦永和区块等煤层气市场、天然气市场及油田市场井筒工程总包业务。施工一体化,成果最大化。渤海钻探在塔里木油田轮南和哈德施工的3口一体化服务总包井,口井完井周期均在85天以内;塔北区块总包井建井周期保持在100天以内,18口搬迁井均实现6天内开钻,4支队伍获得甲方重奖。
10万发“川弹”再登中东高端市场
80万欧元货款进入川庆钻探账户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谷学涛 特约记者裴敬秀 通讯员何青川)7月12日,川庆钻探测井公司生产的10万发射孔弹及配套器材装船离开天津港,驶往目的地中东。这是一年内“川弹”第二次漂洋过海进军中东高端市场。嗅觉敏锐是赢得市场的前提。川庆钻探测井公司获悉中东一个国际石油公司到中国购买射孔器材后,立即通过有关渠道与外方人员取得联系。经过多轮磋商,川庆钻探测井公司成功签下这笔价值80万欧元的订单。这个国际石油公司对此次合作十分重视,两次派出人员到川庆钻探测井公司生产现场了解“川弹”及配套器材加工进度,对产品质量非常满意。在川庆钻探测井公司这批射孔弹及配套器材离港赴中东前,80万欧元的货款已全部进入川庆钻探账户,充分体现对方的合作诚意。接到这批订单生产通知后,川庆钻探测井公司立即组织精兵强将,优化加工工序,确保产品质量。6月18日,10辆满载着10万发“川弹”及配套器材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川庆钻探测井公司,前往天津港等待装船。此前,川庆钻探测井公司曾通过国内一个公司向中东出口“川弹”8000发及配套器材18吨。
中国石油总包阿布扎比原油管线投产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巧然 张福臣 王勇)7月1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重要战略性工程——中国石油总承包的陆海一体、年输油能力7500万吨的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投产庆典在管线陆上终端所在地富查伊拉港隆重举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致电阿联酋副总理、IPIC董事长谢赫·曼苏尔,对项目投产表示祝贺。阿联酋能源部长阿里·哈姆利、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黄杰民等出席庆典,并对这个项目给予高度评价。阿布扎比国际石油投资公司(以下简称IPIC)总裁库柏赛主持庆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喻宝才出席庆典。
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投产,标志着中国石油最大的海外项目,也是中国石油工程建设系统在海外运作的首个规模化EPC(设计采购施工)项目初战告捷,为中国石油立足中东地区高端市场奠定坚实基础。阿布扎比原油管线从阿联酋西部主要油田哈卜善油田至东部富查伊拉港,管线总长424.22千米。其中,陆上管线总长约405.36千米,管径1219毫米;海上管线总长18.86千米,包括13.46千米海底管线。管线设计额定输量为每日150万桶原油,原油经海上单点系泊装船,对阿联酋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8年11月底,IPIC以议标方式与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签订EPC总承包合同,项目总金额为32.9亿美元。项目第一船外输原油已于2012年7月5日完成装船。
阿布扎比是中东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石油工程市场准入条件高,技术标准、合同条件和项目管理要求严格。中国石油工程建设者充分发挥集团公司综合一体化优势,在项目筹备阶段,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与管道局组成内部工程联合体,双方确定“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合作原则,共同执行项目;以全球化的视野整合资源,吸纳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层次管理者,同中方管理者组成国际化项目管理团队,满足高端市场项目管理的需求;按照工程需求,选用10 多个国家20余家分包商和80多家国际供货商为项目服务。
据项目主任刘锡惠介绍,在阿布扎比原油管线项目建设中,中国石油工程建设者积极开展管理创新,加强项目执行,实现5000万人工时无亡人、环境、医疗和交通事故,为当地最高水平。项目技术管理标准均高于国际标准,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同时,以大口径的输油管道建设、16万立方米浮顶式储油罐建设、海洋终端系统工程、控制与通信系统、复合配置的消防系统等高端新设备的安装及试运系列技术创新和应用成果,提高中国石油工程技术水平,扩大工程业绩。庆典结束后,黄杰民、喻宝才,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工程技术分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管道局和工程建设公司有关负责人等,参观了项目终端100万立方米储油罐区和陆上终端工艺区,并慰问现场干部员工。
第二篇: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在宝石机械成立
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在宝石机械成立
7月17日,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在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该专业机构的成立,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海洋钻采设备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有效应对国际技术壁垒。
这是继2006年钻机装备标准化工作部在宝石机械公司成立后,第二个落户该公司的行业性专业标准化工作部。
二十一世纪,全球能源资源的增量主要来自海洋,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已将海洋工程设备研制列入重点扶持的五大高端装备之一。“十二五”时期又是石油装备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承担着制修订海洋钻采设备系列标准、引领我国海洋钻采设备技术发展趋势的重任。
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将围绕海洋钻采设备发展重点,代表国家参与ISO和API标准的制修订与投票工作,影响国际海洋钻采设备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钻采设备的国际竞争力。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海洋钻采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建立、维护和完善海洋钻采设备标准体系,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进海洋钻采设备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促进海洋钻采设备技术进步,制定我国海洋钻采设备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现场使用等标准。
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依托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油田服务公司共同承担,来自制造厂家、科研院所、产品用户等不同单位的专家组成工作部专家委员会,工作部秘书处工作由我国海洋钻采设备研制的领军企业宝石机械公司承担。
至此,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相继成立了“钻机装备、钻采动力、车载装备、采油设备、海洋钻采设备”等8个专业标准化工作部,所归口管理的现行有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22项,其中国家标准67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155项,基本覆盖了我国石油钻采装备制造和使用领域,已形成了石油钻采装备专业的标准化、网络化管理。
第三篇:谈机场保障部安全生产首在抓落实
浅谈机保部安全生产重在落实
程 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习近平副主席在今年3月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作了“关键在于落实”的讲话,就如何抓落实进行充分阐述。机场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单位,机场保障部担负着飞行区、助航灯光、供电供水、消防巡防、基本建设等重要职能,是确保飞行安全、空防安全的部门之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安全生产首先必须抓好各项工作和制度落实,关键在“四个环节”。
一要落实在思想认识上。安全生产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一头连着机场自身发展,是人命关天、责任重于泰山的大事。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机场的发展,首先必须是安全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安全生产就是抓发展,就是抓科学发展。我们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以安全生产来保障和促进机场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开展;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努力克服一切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筑牢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要切
实加强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的制度体系,推动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知识学习常态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让安全生产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努力营造重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浓厚氛围。
二要落实在管理创新上。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我们要立足安全生产现状,着眼机场长远发展,按照“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适应机场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体系。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抓制度创新。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要确保现有各项制度,如员工培训、现场管理、隐患治理、应急管理和值班经理签到等落实到位。今年春节前,机场保障部就已经实行值班领导到每个岗位(东西灯光站、中心变电站、场务队、消防护卫队等)签到制度,走在了省内各机场的前面,这是贯彻落实湘机场安【201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一定要持之以恒落实好。另一方面,要着眼安全生产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大力推动安全生产制度创新,加强机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让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抓责任落实。近年来,一些领域之所以安全生产事故高发频发,重要原因还是责任和工作落实不到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制度和法规的执行力,以责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要把工作任务和责任分解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责任
人,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与机场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确保安全生产抓出成效。
三要落实在重点工作上。当前,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抓隐患排查。隐患是潜伏的事故,不及时清除,就是“定时炸弹”。要着眼于深挖隐患、防大事故,将隐患排查纳入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的隐患排查,对事关安全生产的跑道、助航灯光、中心变电站等认真组织集中性排查和经常性排查,不放过一个死角、不漏掉一个盲点,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二抓应急管理。按照民航局和省机场管理集团的要求,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建设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搞好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安全保障和救援能力。三抓问题整改。对在排查中发现的隐患,要逐一建立整改档案,抓好跟踪改革。能够依靠自身力量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因条件所限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支持,确保整改工作不走过场、不留于形式。
四要落实在组织领导上。对机场来说,安全生产是必须必须天天抓、时时抓、人人抓的大事、要事,关键还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要健全组织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灵活机动、行动有力、保障有效的指挥系统,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机场安全生产的整体工作能力;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把思想好、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的员工充实到关键岗位;要加大投入力度,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添置急需的设施设备,加强现有设备的维护修理,确保机场保障部所有设施安全运行、保持良好状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篇:中盛永基关于在我国发展食用菌小微工厂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中盛永基关于在我国发展食用菌小微工厂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一、中盛永基研究单位概况
中盛永基国际生化技术研究中心是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从事新能源、生化发酵技术、食用菌工厂化和微工厂化生产工艺及相关节能和智能化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科技创业园。公司借鉴国际科技成果—孵化器的成功经验,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人才为根本,汇聚了一批国内外精英科研团队。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晋秀红博士的科学领导下,以清华大学王致勇教授为首的中盛永基科研团队近年来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公司聚集的强大专家团队和多个外国领域专家,公司并以众多的海归科研精英,形成了同行业无与伦比的人才优势,使得中盛永基的各项应用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于同行业之水平。
中盛永基国际生化技术研究中心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食用菌微工厂、工厂化、智能化的生产种植新模式。对食用菌栽培技术首次实现了“四大突破”和“五大创新”,利用食用菌微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彻底颠覆传统种植模式;尤其是一举突破了香菇工厂化和微工厂化生产的许多难题,开发出透气菌包培菌、菌块出菇的新模式。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先后开发出一系列相关生产设备,例日韩大工厂化生产设备价格昂贵,一般均在百万千万以上,而我中心结合我国国情,研发的全氧菌包培菌、菌块出菇的工厂化生产新技术新设备,乃世界首创,菌包装料菌块成型机成本低,速度块,每小时装菌包近1000包,干料重1吨以上,提高工效十倍以上。
中心拥有一大批专业的科研人员和高素质运营管理团队,拥有现代科研人员(含兼职)80多名,自动化编程工程师15名,机械设计工程师55名,市场运营团队120多人。拥有现代化的科研基地和种植实验基地,全国总占地面积近千亩,以实验基地为基础,在全国已建成食用菌微工厂上千家,所种植的系列珍品食用菌供不应求,并出口欧盟、北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二、中盛永基对传统农户生产食用菌提出新的技术挑战
传统种菇首先得学会扩繁母种、原种、栽培种,这三级制种都需重复以上操作,母种需30多天,原种需30多天,栽培种30多天,然后再备料装袋、高温灭菌后再开始接种发菌栽培商品菇。走完以上过程到出菇就耗时半年之久,即便不制种扩种,以香菇为例,从直接购买栽培种到出菇也需6月之久,周期长、易感染杂菌,任一环节稍有不慎即会前功尽弃而失败,即便成功了1斤原料也难出1斤菇。因此,初次种植者大多不是以失败而告终就是效益低下,即便当今的工厂化种植,扩繁菌种及生产工艺仍然非常繁杂,同时,香菇工厂化生产在国际上还是难题,常规菇工厂化生产工艺及设备投资巨大,一般中小投资者只能望其项背,不敢问津。而我中心在清华大学生化专家王致勇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晋秀红博士,法国农业专家堤黑教授的领导参与下、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对食用菌栽培技术首次实现了“四大发明突破”和“五大革新创新”,利用食用菌微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彻底颠覆传统种植模式,利用全氧式菌包培菌和菌块出菇生产新模式,发菌速度提高50%,中心提供原种或栽培种,也可从地方调配普通种改良训化而成为优良品种,让生产者从此不再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扩繁,不再烦琐地拌料装袋、常规菇类如平菇不再高压灭菌接种,通过机械化的配料装料发菌,无需笨重的劳动,比传统功效提高十倍以上。一切变得简单而高效,全部按傻瓜式操作,就像种植萝卜白菜一样简单,常规平菇品种从播种到出菇只需三十天便可轻松见效益!香菇也可在50-60天见菇(传统种香菇,不含扩种耗时,仅从接种栽培种开始到出菇至少需120-180天),省工省时省力省成本;现在,只需我中心培育的优质高产杂交活性菌种+傻瓜式技术操作+全智能化的设备=食用菌微工厂轻松搬回家; 1人管控100平米食用菌微工厂,年利相关可观!!
三、新技术优势为小微工厂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四大发明突破,彻底颠覆食用菌传统种植模式
将使我国食用菌发展的现代化步入快速的动车时代
一是首次投破了食用菌微工厂化机械化栽培工艺技术障碍
大规模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常规菇,在国内外已经较为成熟且普遍,经济效益较好,但投资巨大,一般家庭或中小投资者难以承受,利用小型机械和相关技术装备,采用微小普通民房或闲置厂房、或大棚进行立体化出菇管理,一平方米场地可叠架六至七层栽培,100平方米的综合利用面积可达500—600平方米,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并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科学的人工模拟食用菌生长的自然环境,管理方便,省工省时省力,批量式小微型工厂化生产。家家可种植、户户可办厂,常年生产,四季栽培。由于采用了工厂化或微工厂化生产管理,改革传统的装袋生产为菌包培菌、菌块出菇的新工艺,利用机械化生产装包装料制菌砖出菇,省工省力并大幅提高产量,功效提高十倍以上,全部进行机械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更提高了小微工厂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发展微工厂化或微工厂化式生产食用菌,是节约化经营、现代农业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食用菌微工厂化或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内涵。
二是首次在国内创新全氧式菌包培菌和菌块出菇生产新模式
全氧式菌包培菌,一次装料接种根据菇类不同可连续采收鲜菇3-6个月;一年两次生产接种,全年受益。二是利用通气袋膜全氧通气培菌,菌丝生长快速旺盛,提高培菌速度50%以上,日本和韩国生产香菇平菇实行的是菌块通气袋装料模式发菌出菇,设备少则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对我国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不合算的,我中心根据日本和韩国先进的生产食用菌生产技术,结合中国国情,研发了一整套全氧菌包培菌、菌块出菇式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设备自动装料、菌块自动机械成型。全氧式菌包培菌和菌块出菇生产新模式的诞生,为食用菌大工厂化或小微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
三是首次投破香菇工厂化或微工厂化栽培的世界性难题
在相关长的历史阶段,香菇工厂化生产或微工厂化生产一直存在诸多技术瓶劲问题,例如菌种扩繁、发菌周期长(如808品种从发菌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干干湿湿”等特定的生长环境无法量化,这些因素不但影响着产量低下,而且很难进行工厂化生产的量化管理。我中心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一一攻克了相关的技术难点,并形成一整套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数据链。首先将传统的椴木和袋料栽培方式改革成机械化生产全氧菌包培菌、菌砖出菇的新模式,通过机械自动装料成型,按照既定的数据化的时间、温度、湿度进行量化设置培菌和出菇,生产管理方便,比传统装袋和经验化管理出菇,提高工效10倍以上,产量提高50%以上。
四是首次突破了食用菌杂交组培活性干菌种的技术难题
本中心结合日本、法国等制种扩种技术,通过多年攻关杂交组培的“中盛5号”系列食用菌菌种,高产稳产,高抗病虫,高抗杂菌感染。该菌种性能优良,发菌快、成熟期短、产量高等优势。
通过这种高科技育种技术及我们多年对菌种的菌株甄别遴选,对筛选出的优良的高产、高抗病虫、高抗杂菌感染、高适应高中低温度的菌株进行耐高中低温训化后,再进行杂交组培而成,所以,中科5号系列香菇、平菇、双孢菇、鸡腿菇等杂交活性菌种栽培环境适应性强,基本上均可在5-33度范围内正常生长,生长管理粗犷,几乎在常规环境中进行栽培管理,更适合简易的床架式或箱式、菌包菌砖式立体多层栽培的工厂化或微工厂化生产。
五大技术创新为食用菌工厂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必将全面掀起世界食用菌产业的革命和浩大的浪潮
一是杂交活性菌种的培养和常规菌种模拟太空环境改良的技术创新
有机更高产:要想提高产量,菌种是首选,没有好菌种,怎能出好菇?杂交活性菌种通过模拟太空环境改良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更带来了选育杂交纯正高产菌种的创新,我中心培育的“中科5号”杂交活性菌种,如平菇、姬菇、香菇,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不但有机稳产高产,而且生长成熟期比常规时间缩短30%。产量比常规品种均要提高50%以上,例如利用秸秆微工厂化栽培平菇,1斤秸秆可出3斤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1-2倍。生长整齐规律,商品率提高25%以上。
耐候抗病强:这种新型活性菌种能够适应自然界高、中、低气温能力特别强,四季可栽培,抗病虫能力强,更适合简易的床架式或箱式立体多层栽培的微工厂化生产。
出菇快受益长:平菇从栽培到上市等食用菌最短期只需20-30天,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70-80天5-6茬的鲜菇;香菇发菌传统仅发菌至出菇需120-150天,而中科5号香菇活性菌种从发菌到出菇仅需60-70天,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90-120天,出菇6-7茬,柄短粗且肉厚。而传统生产从制作母种开始到二级种(原种)、三级种(栽培种)到培育商品菇,需耗时半年之久,比传统方式缩短培养周期200%以上。
普通菌种改良:对客户使用的地方菌种进行模拟太空环境改良后,也可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对所有客户进行该技术的品种改良训化培训。
二是栽培原料以菌抑菌的免高温高压消毒的技术创新
传统生产平菇姬菇双孢菇金针菇等通过烦杂的装袋后还要通过高温高压消毒处理,如利用高压高温消毒,压力在1.5千帕下需保温保压8小时以上,即便如此,由于每次灭菌时装袋数量过多过紧,也难以消毒彻底;过去常压常温消毒也是在100度温度的条件下需要48-96小时,费工费时费力费能源,培加成本30%以上,无形增加许多成本消耗。
以菌制菌更环保:我中心独创的常规品种如平菇双孢菇等不用高温高压消毒处理栽培原料的方法,就是在生料栽培原料中直接添加相关高抗杂菌剂,在发酵料中加入适量的益生菌,使栽培原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益菌株将各种杂生菌消化吸收变为自身的营养源,从而达到消灭杂菌的目的,这种益生菌类又是菇类的基础营养源,香菇培养料加入该剂后,在90度温度下灭菌5-8小时即可(传统灭菌需三天),省工省时省成本。这一利用自然法则以菌制菌的灭菌技术的应用,将是食用菌种植业的又一场革命;无疑对改善生态环境和食用菌行列的健康发展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食用菌高产稳产营养能量科学补充的技术创新
配方更科学:传统栽培食用菌产量低,出菇慢,商品率低,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栽培原料配方不合理,营养失衡,没有按照不同食用菌生长营养需求配方,氮、磷、钾、碳、氨比失衡,微量生长原素失衡,易致食用菌菌体、菌丝生长的营养不良,所以传统产量低下,而我中心专家根据长期的食用菌生长营养需求规律,采用计算机模拟生长营养需求,利用定量定义分析配比,秸秆粪便及其有机、无机肥料,本着一不多加二不少加的原则,精准定位,使食用菌稳产增产更为明显。
高效增产剂:尤其是我中心研发的食用菌增产剂引进法国、美、日韩等国高科技术,结合中国食用菌栽培环境的实际情况及食用菌出菇期的营养需求,通过科学配制而成,独有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绝对生态有机,在出菇期只要往菇菌体上定时定量微喷,即可提高产量30-60%以上。
四是栽培工艺化繁为简的技术创新
栽培更简单:本中心直接供应栽培种,接产商不用母种原种栽培种的扩繁、生产平菇双孢菇姬菇等原料不用装袋,不用高温灭菌接种,直接将培养料发酵上架装箱装盒或用微型机械压块后接种栽培,管理简单,省工省时又省力,是传统工效的十倍。应用此技术方案可栽培如平菇、双孢菇、鸡腿菇、金针菇、蟹味菇、草菇、白灵菇、茶树菇、猴头菇、灵芝、白灵菇等各种珍稀食用菌。
技术易掌握:由于选用本中心优良的“中科5号”系列杂交新菌种,客户无需自已培养栽培用菌种,只需按照本公司成熟地模式化(傻瓜式)栽培管理流程进行食用菌栽培管理,就像农民在地里种萝卜白菜一样简单易学,在本公司培训一天即可掌握全套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管理流程及相关设备的傻瓜式操作。
五是生产设备和环境设备的智能化节能化创新
食用菌工厂化或微工厂生产的技术关键,一是机械化生产菌包菌块,二是取决于人为的制造小环境小气候,如何更能有效科学的人工模拟食用菌生长的自然环境,让食用菌在微工厂内一年四季都能健康快速高产的生长,这也是食用菌微工厂的关键所在,其中温度、湿度、二氧碳浓度环境是决定食用菌生长的基本要素。
一是根据四季温度的不同选择生产不同品种的食用菌,来对应气候温度的变化,做到一年四季不断档生产各品种食用菌,例如夏天种植高温型平菇和香菇,冬天种植低温型的香菇或平菇、双孢菇鸡腿菇等等。
二是选择科学高效的自动化菌包菌砖生产设备,过去人工装袋生产香菇平菇等品种,费时费力,即便利用传统的装袋机生产菌袋,仍然装袋质量低,导致出菇产量质量差。我中心研发的自动化菌包装料机及菌块成型机将彻底解决上述难度,工效大幅度提高。
三是利用节能型专用空调器来调节气候温度,这样相对成本较高一些,但对于反季节栽培一些食用菌品种,可能售价反而更高,所以也不影响成本问题,最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更节能的空调,才是我们食用菌四季正常生产的根本保障;
四是食用菌各个生长阶段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要求均不一样,而且湿度科学合理的调控是决定食用菌产量的根本;
综上所述,中盛永基生化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内首次研发出高效自动全氧通气式菌包装料成型机、高效快捷,发菌速度提高50%;在环境温度控制方面,中盛永基生化中心研发的一个自然地温能及电煤能相结合使用的多能度高效空调(食用菌多能高效环境空调机),以自然能为主,以电能或燃煤能源为辅,能效比1:8.06,比电空调(能效比1:3.3)节电70-93%。同时研发的自动湿度环境调控机对食用菌生长效果非常明显和优越,特别适合于双孢菇鸡腿菇生长,完全自动化节能化设计,增产节能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