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真情传承
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真情传承
唐明宪是四川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马家湾社区的一名普通退休矿工,却被攀枝花市消防支队全体官兵亲切地称为“布鞋奶奶”。自1982年开始,连续32年间,唐明宪为全国各地官兵亲手缝制布鞋超过10000双和鞋垫超过22000双,一针针、一线线纳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
人生能有几个32年?可“布鞋奶奶”在这32年间,把为部队官兵做布鞋、鞋垫作为她人生的追求,虽然她已是七十五岁高龄,拿针线的手不再像过去那么灵巧,但她渗透在一双双布鞋、一双双鞋垫里的浓浓拥军之情,一直没有改变。她说:“我只是想去关心他们,只要能为部队干点事,我已经很开心很满足„„在我有生之年,拥军爱兵的信念永不会变!”
好一个“拥军爱兵的信念永不会变”,这句话,道出了老人家拥军爱兵的真挚情怀,正是因为她老人家有这永远不变的坚定信念,才把近乎母爱之情融进了缝制布鞋和鞋垫的一针一线之中,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付出,表达她老人家对军人的崇敬之情和感恩之情,于平凡细微小事中见证精神之伟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区沂蒙人民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至今让人动容的英雄群体,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成为那个年代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
沂蒙精神说到底是一种信念的力量,是一种红色基因。在和平年代的双拥工作,尤其是拥军爱兵工作中,仍然需要这种信念的力量。对此,“布鞋奶奶”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把做布鞋和做鞋垫这种平常小事一做就是32年,32年付出,却不求一丝回报,用一颗赤诚之心温暖关爱“兵娃娃们”,我觉得,这是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真情传承,“军民一家亲”在老人家一双巧手中得到生动的再现,也向社会向后代传递着无穷尽的正能量。
“布鞋奶奶”拥军爱兵的信念永不会变,实质上是“爱党爱军”信仰不变。唐明宪老人坚持32年与部队结缘,是感受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一直保持着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的政治本色,在她心目中人民子弟兵都是最可爱的人,正是这种信念,使她发出了“能为部队干点事,我已经很开心很满足”的心声。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布鞋奶奶”拥军爱兵看似平凡小事,其背后蕴含着强大的精神支柱,这就是“拥军爱兵的信念永不会变”,透过这质朴的话语我感到,信念不变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征程上,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走进沂蒙 传承红色精神
走近沂蒙退役老战士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摘要: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烟台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定要铭记为我们创造出美好今天的老一辈人民。因此我们筹划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身边的沂蒙革命老区,怀着无比感激与崇敬的心情了解退役老战士,用心感受老一辈抗战英雄们的革命情怀,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我们踏实稳健、长足发展下去的根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关键词:沂蒙 老战士
红色革命精神
战争
秉承着走进沂蒙,走进群众的实践方针,我们团队先后走访了沂南县马牧池乡沂蒙红色基地、沂南县干休所、沂南县依汶镇、蒙阴县蒙山国家公园,蒙阴坦埠镇诸夏村、华东烈士陵园及纪念馆。虽然短短的六天走访这么多地方有些仓促,但是每一站我们都做到了认真调研,纪实采访,积极沟通。在这些地方,队员们广泛与人交谈,对沂蒙精神的体会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7月10日,我们红岩社会实践队队员在沂南县汽车站聚齐,时值下午接近傍晚,在找好住宿的地方之后,我们先对接下来的行程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划,确定好路线,时间,采访的人物等等,在完成这一些之后就开始期待明天的行程了。
7月11日早上8点坐上开往大山深处的汽车,我们来到了沂蒙红色基地——马牧池乡,沂南红色影视基地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距沂南县城西北23公里。抗战时期这里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当地负责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且带领我们进行了走访参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历史悠久的土坯房,有的房子里还留下了抗战的一些痕迹,有的墙上画着鲜红的标语:胜利属于我们。在参观的路上,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位于土路与房子之间的地道口,那个入口太破旧,很多土都坍塌了,堵住了一部分,地道里黑幽幽的,但可以相信里面一定是四通八达的,这应该是当年沂蒙山老百姓转移伤员用的地道。再往前走是马牧池乡,首先看到的是沂蒙大娘磨面用的大磨盘,那碾磨的光亮的大石磨,无声地向我们展示了当年战争后方沂蒙人民的辛劳付出。在红嫂纪念馆中陈列着一件件抗日战争时期用的物件,有小推车、军用水壶、红嫂为战士们纳的布鞋,厚厚的鞋底,细密的纹路,倾注了沂蒙红嫂对战士们深沉的关心爱护。仔细参观着当年抗战时期留下的一座座战壕、房屋,一句句鼓舞士气的标语、字画,一条条地道、小路,全民抗战的场景似乎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歌颂沂蒙人民无私支援的号子。
12号早晨我们又如期而至,采访期间我们巧遇了两位退伍老士兵,远远的望过去,一身军禄色的套装,显得神采奕奕,精神饱满。其中一位袁叔叔是聂荣臻元帅的警卫,他向我们讲述了战火纷飞的日子里那些感人故事与坚毅勇敢的励志传奇,更是动情的描述了军队里的训练生活,还十分尽兴的教我们如何端枪站军姿,为我们表演了打靶,射击训练的姿势。看着叔叔们对往昔的追忆,眼里闪着点点光芒,这种红色爱国精神也感染了我们。在临行前叔叔送我们一句箴言“当兵你可能会后悔三年,但是,不当兵你会后悔一辈子!”
整理好前两天的收获,13号清晨我们来到了沂南干休所。通过负责人的帮助我们顺利采访到了杨爷爷。身为少校的杨爷爷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现在已85岁高龄的他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出于对他的尊重,我们只是在其家属陪同下进行了一次难忘的谈话,没有进行拍摄。杨爷爷的家属在向我们讲述红色英雄事迹时,每讲到高潮部分久久不能自已,眼中泛着泪花,既对英雄崇敬又为杨爷爷感到心惊。正是这种感动与震撼激励我们实践小队不畏辛苦继续前行,而我们每当看着爷爷的勋章和立功证书总会回想起爷爷当年艰苦奋战的故事。
拜访完杨爷爷,实践小队14号来到了依汶镇鲁中革命烈士陵园。鲁中人民既有传统的华夏文明,又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大革命时期,鲁中地方就有了党的活动,开始传播马列主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地纷纷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地方武装,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鲁中人民积极参军、拥军支前,做出了无私的奉献,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永恒的壮歌,涌出了无数英模人物。在这些人物中,有青年知识分子,有党政军领导干部,有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民兵,其中还有战斗在后方的妇女。正是他们同仇敌忾、万众一心,铸成钢铁般的长城,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正是那种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党政军民的的团结拼搏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凝聚成爱党爱民、立场坚定、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鼓舞着当代人,激励着后来人,是共和国史册上的光辉一页。当我们来到烈士们陵墓前时,看到有些烈士墓碑连名字都没有,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震撼和难过。老一辈人民用鲜血与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心怀感恩,关注老兵。
结束了沂南地区的学习调研,实践团队15号下午一鼓作气奔赴蒙阴蒙山国家森林公园。蒙山作为沂蒙地区的代表地,它的巍峨与繁茂象征着沂蒙精神的繁荣昌盛。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我们遇见了一个著名景点—红嫂洞,据介绍当年当地农妇救助八路军军伤员的地方。在爬到半山腰时,有几个人已经体力不支了,大家放缓脚步,配合着整体队伍的步伐节奏,一起爬山,不离不弃。通过爬山活动,磨练了大家的意志,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16号我们又联系采访了坦埠镇诸夏村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役战士。他向我们讲起了当年的战争情况,讲到高潮处手还微微地抖。
17号,整理完蒙阴地区的调研资料我们来到了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时,遇到了一位退伍老营长,爷爷听说我们的社会实践内容后很开心,不仅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活更是担当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爷爷说,现在习近平主席倡导“中国梦”,发扬好沂蒙红色革命精神就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沂蒙精神具有极大品牌价值。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必将发挥出极大的激励价值。无论是对走中国道路、发扬中国精神还是凝聚中国力量,沂蒙精神都具有丰富的激励价值,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道德根基,是国家与时俱进、兴旺发达的不竭精神动力。
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
沂蒙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具有独特的外在表征和内部品格。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国红色精神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概括和思想路线的总结,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选择与信念,是“政党型的”红色精神。“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的坚定立场、明确的方向和崇高的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思想意志和胆识气质。
准确把握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入发掘和丰富沂蒙精神的时代特征,把大力弘扬和培育沂蒙精神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结合起来,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解决当前沂蒙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每一位队员都切身感受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朴实热情、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她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相信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会付诸行动,将这份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因为我们永远忘不掉老战士们刚毅的身影和坚定的目光。参考文献:
[1]《沂蒙精神传承对高校学生内涵式发展的启示》申世园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02期
[2]《论中国梦语境下“沂蒙精神”的丰富激励价值》 王海波
临沂大学学报 2014年03期
[3]《试论沂蒙精神的形成、内涵及意义》付然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5
[4]《红色文化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实现——以沂蒙精神为例》 丁凤云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04期
第三篇:传承沂蒙精神 做合格中学生
传承沂蒙精神
做合格中学生
我喜欢一首歌,一首最有山东味的 《沂蒙山小调》,那优美的旋律,朴素真切的歌词深深地打动着我。这首歌引领着我走进沂蒙大地,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沂蒙革命区的“红色精神”。
沂蒙大地,这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体现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体现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特殊品格,体现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沂蒙精神的重任,我们更应该来弘扬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精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所以年轻的我们为了老区的明天更美好,要传承沂蒙精神,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传承沂蒙精神,在新时代,我们最先做的应该是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不是高谈阔论哗众取宠,更不是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的挺身而出,也融汇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人为乐,又蕴涵着我们中学生在学习上的刻苦努力。奉献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胸怀理想、做好自我、立足本职,就是起点。犹如,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人活着要学会奉献。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沂蒙精神也是山东的、中国的、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中学生,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沂蒙精神。
让我们一起为沂蒙精神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我们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我会时刻传承着沂蒙精神,努力学习,创造自己,为祖国增砖添瓦时刻准备着!
第四篇:传承沂蒙精神 做合格大学生
传承沂蒙精神做合格大学生
沂蒙大地,这是一片红色土地。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我军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血肉相连。在长期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锻铸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我虽不是地地道道的沂蒙人,但是自从来到沂蒙这片热土,我深深感受到了沂蒙革命区的“红色精神”。一首最有山东味的 《沂蒙山小调》在全运会上响彻天地,那优美的旋律,朴素真 切的歌词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让沂蒙精神再一次站在时代 的前面,引导着我们开拓创新,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巅峰。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在红色老区的最高学府临沂大学,我接受着红色文化沂蒙精神的熏,我深知作为临大学子,我们肩负着传承沂蒙精神的重任。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一代,年轻人永远是最敏锐、最勇敢的。鲁迅先生也曾说过:“青年应当有朝气,敢作为”。所以年轻的我们为了老区的明天更美好,要传承沂蒙精神,做一名合格大学生。
传承沂蒙精神,在现时代,我们最先做的应该是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体现了沂蒙人民顾 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的挺身而出,也融汇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助人为乐,又蕴涵着我们青年一代在本职上的恪尽职守和兢兢业业。奉献不是高谈阔论哗众取宠,更不是怨天尤人得过且过。奉献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胸怀理想、做好自我、立足本职,就是起点。犹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教师张丽莉······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人活着要学会奉献。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沂蒙精 神也是山东的、中国的、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 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沂蒙红色精神正闪耀着沂蒙 人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 屈的沂蒙精神,使落后贫困的革命老区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新的世纪、新的发展中。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的我们来说,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沂蒙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沂蒙精神,建设沂蒙老区。这不但是每个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沂蒙对我们的要求。让我们一起为沂蒙精神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敬业是奉献的基础,乐业是奉献的前提,勤业是奉献的根本,而我作为临大一员,将在沂蒙精神的洗礼下,为建设临沂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传承沂蒙精神,主动学习成才
传承沂蒙精神,主动学习成才
沂蒙山,是革命的象征是无私奉献的里程碑。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产生了伟大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沂蒙有着艳阳般夺目光辉的沂蒙之地。沂蒙,向我们诠释着革命的勇气,拼搏的霸气!这片有着红色历史的土地上,有着沂蒙人的记忆,有着整个中国对沂蒙的敬意。爱党爱军的精神灵魂,让我们看到沂蒙人立场的坚定,方向的明确,崇高的政治信仰。理论付诸实践,他们积极的参军参战,460万人中有20多人参军,120多万人参与支前,一个老百姓担起养活8个兵的重担。沂蒙人民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说实话,办实事,涌现出一批批的革命人士。“沂蒙六姐妹”的事迹撼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在孟良崮的战役中,沂蒙六姐妹用自己的肩膀搭起了坚实的人桥,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水里,全然不顾自己,让八路军踩着肩上的木板顺利的过河,这就是沂蒙人的精神。他们每一个人深深地印证了这一精神宗旨。沂蒙人民敢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困落后发出挑战,顽强拼搏。历史为它铭记: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革命胜利。用小车推出一个新的中国。踏着时代的道路,沂蒙人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1996年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出现创新性的发展。艰苦创业的精神更加体现出沂蒙人的自力更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经历革命的洗礼,作为革命根据地的沂蒙经济比较薄弱,人民生活落后,可沂蒙人民却创造出令人称赞的奇迹。艰苦创业成为与时俱进的基石。无私奉献让我们看到沂蒙人身上的灿烂光芒。沂蒙人民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理想精神,留给我们每个人感动与震撼!
沂蒙,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战火,没一寸土地都浸染过热血。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它是精神的火把,是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在沂蒙精神的引导下,临沂走向创新,走向未来!
沂蒙精神促成临沂的崛起,沂蒙精神润新城,使临沂一跃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山水生态城,现代商贸城,走在时代前列,带动区域发展。踏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发扬沂蒙精神,成为临沂的精神动力。21世纪的步伐行至蒙山之颠,沂水之畔,沂蒙儿女们在沂蒙大地上开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纪,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典范。沂蒙精神熏陶在我的内心深处,用心去感受沂蒙,汲取精神的食粮,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在实践中发展沂蒙精神,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沂蒙中有你有我,你我心中有沂蒙,传承沂蒙精神,主动学习成才!
校会宣传部 李凤芸
2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