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应强—历史人类学理论方法(讲座)
历史人类学理论与方法
张应强教授
关于历史人类学的概念,学界讨论很多,出的书也很多,但里面的概念都不一致。我们需要解释一些概念,才能清楚的进入学科操作。历史人类学现在是一个学科的概念,那是否有一些特别的理论和方法呢?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些问题。但现在要去说清楚很困难,因为每个人对历史人类学的理解都不太相同。但我大致还是可以说吧人类学和历史学放在一起来谈,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结果,是方法论上的相互借鉴。
在历史学和人类学的领域里,基于自身的学科本位,表现出的不同的问题意识和研究兴趣,有的学者说有人类学家的历史人类学与历史学家的人类学是不一致的。人类学家发现自己不能绕过历史,同时历史学家关注的历史都是个人创造的,个人的情感和体验都非常重要。因此这两者有走在一起的趋势。从历史学的发展脉络中,法国年鉴学派的传统之后眼光向下的取向,使得历史人类学,社会史的倾向开始出现。人类学的发展脉络则比较复杂,早期人类学的最大缺点是以空间取代时间,不同空间的人类发展放置在一个单一的时间轴上。后来始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出现,时间的因素不太重要。这些过程在二战后,又开始转变,我们开始发现完全不管时间,不可以证明你研究的价值。历史人类学的取向开始萌生。
人类学开始去讨论历史,从这样一个大的学术背景下看,更多的学者还是倾向于不必太多追究历史人类学的具体定义以及学科划分。最主要的是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种研究兴趣和取向,更符合当先的研究情况。也许将来有一段时间的积累,会有一套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会逐步形成。中国的历史人类学发展,实质是在八九十年代开始,一批有历史学兴趣的人类学家和有人类学关怀的历史学家走在一起,做一些工作。在具体的同一个田野点的调查中产生了方法上的交融。最后他们对某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有一些特别的意见出来。华南研究的这个群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来的,是很多年共同工作的积累后,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的框架。这种趋势也是很有意义的。可以称之为历史人类学领域的这部分研究成果的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历史民族志,一是历史的人类学。这种分类不一定准确,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实质上在研究的时候是相互结合的。
历史民族志是从传统的人类学理念的民族志发展而来,但会特别关注很多与历史相关的问题。我们要把传统的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口述资料和文献的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和地方历史的了解结合起来。在地方社会看到的东西延伸到过去,从而达到对当前的东西更贴切的理解。因此特别强调把研究对象的过去和现代连接起来考虑,这是一种有深度的民族志。会考虑把我们的参与观察和口述材料与文献档案结合起来。
细分为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要了解过去是如何发展到今天。如果在功能主义流行的时期,这个问题并不是人类学考虑的问题,只需要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但现在我们开始关注地方社会如何从过去发展到当今。所以所有的观察访谈,参与体验,观察者都试图找寻和过去的联系。
第二个方面是尝试把人类学的分析放到历史的某个场景里,对于过去也进行一个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探讨。背后是一个大的理念的支撑,我们基本已经抛弃了过去简单的想象,人类学面对的不是简单的社会。即使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这个社会当中不同的人的身份阶层的变化,他们年龄问题,很多地方年龄也是表示身份的东西,以及风俗,性别等等。这些都构成社会的复杂性,我们开始考虑权力的问题,资源分配的问题。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在我们研究中,所有的人和我们今天的人都是一样的,都是活生生的,都会在社会里有各自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也是有思想感情,甚至有情绪。做历史的时候,我们首先的想法是去找材料,但往往个人的材料是非常缺乏的,于是只能说那个时代的特征是如何。因此试图发掘个人的历史是非常困难的。但至少给与我们一个反思的角度。有一个基本的想法,开始去关注过去这些人的时候,最后的落脚点是把个人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找出来。这个时候需要去讨论的不是一个结构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过程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空间的问题,而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问题。这样我们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第三个方面,对于过去,他们如何与我们现在发生关系。我们要去关注过去如何再创造了今天。包括我们的研究者对于地方的书写,也是对他们历史的再创造。我们会加入自己的解释和看法,其他也也会如此。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材料。人们对于过去的想象创造出我们所看到的当下的社会。我们去到一个小地方,了解了云南地方的历史,我们发现我们所读到的那些历史,都不知道去到了哪里。去到田野里会发现我们所储备的地方知识会和地方的真实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当地人所讲的故事可你头脑里已经具备的线索并不是能够完全配合下来。他们的体验,经历似乎没有被记录下来,但我们现在去了解的就是这个地方历史,他们的这些体验和经历去了哪里?我们今天再去了解这些过程的时候,他们的叙述和我们的记录,就成为现代的一种再创造。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也应该成为一种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文本,而不是直接的历史材料。所以我们需要去对我们所看到和我们所记录下来的,对待我们所制造出来的历史材料去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因此,在此意义上,有些学者就强调我们需要去做一些历史的人类学研究。需要区别过去的历史,做出某种解释。对于人类学家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人群。人群的自我表达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希望听到他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首要关注的一点是人们如何通过过去的讲述来对他们当下做出解释。这是一个建构过程。这是历史的人类学通常会去做的一点工作,因为在任何社会中,我们会发现地方上的人会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例如王明珂等学者的研究。地方人对自己社会的表述,他们作为自己社会的主体的能动性可以充分的表达出来。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过去的这样一种理解和解释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最近有些学者喜欢去做追踪,他们发现几年过后再回去问他们同样的问题,会有很不一样的答案。他们对于过去的解释随着时间而变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表述都试为了当下。他们在当下所处的情景使得他们改变自己的解释。因此人类学家比较高兴,因为讲历史故事还是反映了当下的心态。这种表述就是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这也与历史学的发展同步,“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各种理由构成的历史材料,是有意识的选择。从这个层面而言,作为历史记录下来的,都是记录人认为最有价值和记录的。历史的材料是有选择的,可以有选择的去记忆和建构过去的历史,也有选择的忽略掉过去的历史。因此通过过去来解释现在,是现实处境的某种策略性选择的结果。历史可能成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在某一个人群社会里,你会发现他们在有意识的改变历史。过去如何在当下的场景中被创造和想象出来。在这点上,历史学和人类学又走到一起,回到对人类的心灵的探讨中。
我还是基本在人类学本位下来讲历史人类学的框架,但正如我一开始所强调的。两者的结合最重要的还是方法论上的结合和尝试。所以在关于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这里我大概只能讲几个基本的原则,实际上我们去同一个地方做田野,可能找到最符合自己个性和工作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最后都会发展出自己的方法。但还是有些原则可以说明。
人类学特别强调参与观察,有的时候我们去做田野,不要想着不要每个人都追着问问题找材料,一直问你关心的问题。但其实有时候你不一定直接去寻找答案,而是首先对那个地方获得一种体验。你要了解当地的人每天如何过日子,他们要做一件事情如何去操作。这个是问不出来的,是要参与一起做的。有了这种体验后,他们告诉你的东西你才能真正理解。不然你问到的东西只是你想要的答案。我们的这些问题是否成其为一个问题,可能与当地情况并不符合。甚至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没有问题可问,我们的问题当地人也听不懂,我们就要给他们解释。我们不得不安排当地人或者懂当地话的人来解释,经过这么多层解释之后,那个答案一定已经有了。最后他就选择一个你需要的答案告诉你。因此田野里没有具体规定的方法而是一个原则。我们强调田野和文献的结合,田野调查里的访谈,观察,文献的收集整理就不是可以分开处理的事情。材料一旦脱离当地的情景,会大打折扣。在民间获得的资料一定要在民间现场释读,如果带回学校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东西会读不通了。通过在当地释读这些文献资料,会让我们产生更多的问题,并且可以马上就问。你们要去的地方还是一个口传材料为主,文字资料稀缺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地方,你在文献里看到的很远的事情,他们都可能有记忆。第一步我们去找地方档案来读读一定是必要的,增加我们田野的敏感性。我们以这些储备的知识去勾起他们的回忆。最重要的是,你要讲的这些事情是发生在别的地方,但他们可能听说过某些大的历史事件。这个时候就不是他们讲出来的故事,尤其是与历史文献不符合的那些故事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这些都是历史人类学分析材料所做的讨论,这些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处理口述材料也和文本类似,文本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口述材料也是在类似的过程中被制造出来的。
第二篇:关于“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一些考虑
老卢:前天与沈、陈两人商定:中古史、近现代史及世界史三个方面,每个方面负责四个教学单位时间,这样加起来这门课总共讲12次。老陈认为所列参考书不能太多,并且都得确保学生能找到这些书。至于这个,我看只能用电子书的办法来解决,或者复印。我所坚持的是:不能空洞地讲理论,须得据实际事例来讲解。此事已与吴铮强及杜正贞都交待过,烦你再与他们商量一下吧。谢谢!包伟民
沈坚、老陈,我今天在准备“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课的相关内容,想到几点: 1)课程内容的安排,我想大约共计18讲足够,而且实际授课时间一般在15-16周差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准备18讲吧。每个方向(世界史、古代史、近现代史)各6讲。等到实际讲授时视情形删减;
2)课程的设计当包括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两个方面为好,即方法与假说两方面均涉及一些;
3)由于“方法”的讲授(包括读物)常常太过抽象,尤其是对没多少实际经验体会的学生来更是如此,因此建议每一讲均以研究实例着手,如讨论社会史方法,即选一本社会史方面的著作(倒并不一定得最好的,有缺陷的反而可以引发讨论)来读,在讨论实际案例中让学生了解“方法”;
4)一般每一讲让学生读一本书(或重要的论文)。当然不能太厚。总计一门讲下来读十几书。由于浙江大学图书馆基本不能为教学服务,所我们以还得考虑替学生找一些电子文本。
5)三个方向由我们三人负责,具体授课则可以请几位年轻教师也承担一些。以后这门课得移交给他们。
6)我大体拟了一个大纲的格式,请看一下合适否(下文);
7)大纲与资料准备最好在四、五月份完成,我请研究生李如春制作一个网页,将这些东西都装进去,下学期就可以用了。
8)我已收集的电子本书籍如下:
于沛主编,《史学理论卷(二十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历史学)》(兰州:兰州大学,2000)。
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当代史学主要趋势》(英)巴勒克拉夫,上海泽文
《叫魂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孔飞力,上海三联,1999)《历史的地理枢纽》(哈·麦金德,商务印书馆)《历史年代学》(唐凌,广西师大出版社1992年)
《历史学方法论》(波兰)耶日·托波尔斯基
《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常建华,北京大学出版社)《史料和历史科学》(荣孟源)《史学方法论》(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丛》(黄俊杰编译)《史学理论大辞典》(蒋大椿、陈启能)《台湾史学五十年》(王晴佳)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第一卷)《新史学》(鲁滨逊,商务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新史学》(朱希祖译本)《中国历史通论》(王家范)《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以上考虑当否,请批评。包伟民
09-3-1
第×讲 关于史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讨论主题:有关论文实例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1)刘森《宋代刻印书籍法初探——读〈宋会要辑稿〉札记》,载《中国史研究》1990/1(参见:《宋辽夏金史研究论著索引》甲编下册P370;尧公《宋朝对于书报的管制》,《文献》1979/1;李致忠《宋代刻书述略》,《文史》14辑,中华书局1982年);
(2)葛剑雄、曹树基《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主编〈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载《历史研究》1998-1 讨论题一:关于宋代刻书问题的研究,是如何被提出来并逐步深入的?刘森文章主要的问题何在?这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你认为中国史学要加强规范化建设,目前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讨论题二:就葛剑雄、曹树基等(或下文“其它参考文献”所列之某一篇文章)批评的著作,参考批评、答辩双方的意见,阐述你对所涉及问题的看法。
讨论题三:你认为学术研究究竟有什么意义?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文化“学以致用”的传统?
其它参考文献:
1)李慎之《什么是中国的现代学术经典》,载李慎之等《中国的道路》第187-206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
2)《论当代中国史学的自律与自觉》,载《史学理论研究》98-2,转载于《新华文摘》98-8;
3)李伯重《“何亚伟事件”和“亚伯拉罕案件”——从“人口史**”谈学术规范、学术纪律与学术批评》,载《中华读书报》98-10-7]; 4)曹树基《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1;
5)《学术讨论应当是科学、积极和健康的》,《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载《历史研究》1998-6。又可见《中华读书报》1999-4-7,《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科学讨论应当是科学的健康的——评葛剑雄曹树基〈是科学创新,还是抵水平的资料编纂?〉》; 6)葛剑雄《我对学科批评的态度——答〈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编委会》,载《中华读书报》1999-4-7; 7)曹树基《关于“学术研究规范”的几点思考》;
8)孙周兴《实践哲学的悲哀》,《中华读书报》2000年3月29日; 9)邓正来《评〈南极政治与法律〉》,《中国书评》1994年创刊号; 10)李佩珊,薛攀皋《是英文问题,还是科学道德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4期;
11)伍铁平《反对在学术著作中弄虚作假——评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等‘著’作》,《山西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发表;
12)葛剑雄的《“传记”还是“神话”?——评傅朗云〈史坛怪杰何光岳〉》,《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22日;
13)陈克艰《“思想的无端骄傲”——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学术界》2000年第1期;
14)张曙光《批评规则、交往理性和自由精神——兼评何清涟女士的〈现代化的陷阱〉》,《读书》1999年第11期和2000年第2期;
15)杨玉圣编《书的学术批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第×讲 什么是“封建社会”
讨论主题:关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大讨论的学术史,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钢主编《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论战的由来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叶文宪《古史分期新说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PP.2-6 讨论题一:叶文宪认为,迄今为止有关古史分期的讨论“但都没有超出三论五说的范围”,但始终未能分期问题,“这表明古史分期的研究以三论五说的形成
为标志已可告一段落了。既然三论五说不可能统一,那么只有突破三论五说的束缚,古史分期的研究才能取得新的进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古史分期问题大讨论久而未决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何在?
讨论题二:你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应当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的提法是否合理?假如我们接受这样一种提法,在史学理论方面新采取怎样的一种态度?你能否找出一些史学研究中的具体例子(中国史的或世界史的),来说明上述提法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其它参考文献:
1)林甘泉等编《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1929-197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冯天瑜等编《中华文化史》第四章第三节《中国的“封建制度”辨析》(页226-230)
3)叶文宪《古史分期新说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0/1,PP.2-6 4)胡钟达的《试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兼评五种生产方式说》,《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5)胡钟达《再评五种生产方式说》,《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6)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商务印书馆1981年
7)罗荣渠的《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8)《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历史分期》,《史学理论》1989/2 9)张广志《关于奴隶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10)曹大为《关于新编(中国大通史)的几点理论思考》,《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第三篇:报纸稿(张应杭教授到公司作讲座)
报纸稿电子文档已传至报社邮箱
浙江大学张应杭教授到股份公司作国学讲座
本报讯10月29日,精煤股份公司荣幸邀请浙江大学的张应杭教授到公司作国学专题讲座。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永国、纪委书记肖时华出席讲座,讲座为期两天,公司110多名中层管理人员参加了讲座培训。
张应杭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国学大师,现任浙江大学法学院和管理学院教授,还应聘兼任美国南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多家高校管理学院教授。已在上海大众、大庆、格兰仕、美的等几十家知名企业作过培训,颇受好评。还曾受邀前往世界多个国家讲授中华国学精粹,深受欢迎,为中国文化的发扬和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张应杭教授这次讲座的题目是《儒道禅与现代管理》,张教授广征博引、纵横古今,向学员们深入浅出地讲授了“现代管理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智慧”、“东方管理智慧的六大原则”、“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德性的力量”、“道家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智慧力”、“佛禅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觉悟力”五个论题。张教授睿智风趣的讲课风格,把博大精深的国学精髓讲解得通俗易懂、耐人寻味;他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结合,在理论上给予点拨和提示,使学员们受益匪浅。刘永国、肖时华和110多名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被张教授的精彩讲解深深吸引,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这次国学专题讲座培训,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对国学的精粹和伟大之处又多了一层认识,表示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引入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去。(王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