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傅达正改写后论文学写真文1
千教万教教写真文
——浅谈三年级作文教学之真实表达
【摘要】当孩子藏匿了真实想法,开始说言不由衷的话;当孩子不再有独立看法,顺从于他人见解;当孩子学会了曲意奉承,磨灭了个性和锐气……这是我们作文教学中最大的失败。本文直面三年级作文起始教育,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态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三年级 真实 兴趣
缘起:主流话语vs自主表达
案例回放
傍晚,妈妈正在辅导上二年级的女儿媛媛做作业,其中因为一篇看图写话的写法,母女俩发生了分歧。
看图写话的内容是关于一个鸡腿的故事。饭桌上,父亲把鸡腿夹给年迈的祖父,祖父把鸡腿夹给小孙孙,小孙孙又把鸡腿还给了父亲。鸡腿在三人中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父亲的饭碗里。至于最后鸡腿到底谁吃了?图中没有画出来,因此,引发了母女俩的争执。妈妈认为父亲不会,也不该吃这个鸡腿,出题目的老师是要告诉人们要敬老爱幼,所以,鸡腿应该给祖父或者小孙孙吃;小媛媛则认为不就是一个鸡腿吗?爸爸为什么不能吃?
“不就是一个鸡腿吗?”孩子一句质问引发出我们对于“主流话语”和“自主表达”如何选择的思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鸡腿是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是十分珍贵的食物,如孔融让梨一般,能彰显出人间美德。可是对于如今的孩子,一个鸡腿也不过是很普通的食物,家人之间的关爱更多体现在行动上而非鸡腿本身。其实鸡腿在家人中传了一圈,已经完成了爱的接力,至于鸡腿最后谁吃了,都是合情合理的。
为什么一定要让一个普通的鸡腿承载那么多道德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现实教育中,“道德说教”意识强有力地控制着学校教育。自孩子开始自我表达的那一天开始,家长、学校、社会都会急于让他们学会说“主流话语”,不敢给他们留下自我思考和自我表达的空间。于是就有了连战访问大陆时,小学生撕心裂肺般地呼唤:“连爷爷,您回来啦!您终于回来啦!”;有了学雷锋日老奶奶“被”过马路的“好人好事”;有了孩子“三八”节集体给妈妈洗脚的尽孝道„„我们 的作文教学深受其害,在写真话和写“标准”话之间,令孩子们无所适从。
如果为了刻意突出“孝顺”这个主题,却压抑了孩子独立的观察和判断的能力,教他们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曲意奉承的事,让孩子变得矫揉造作和思想上奴性十足。
尝试:急功近利pk顺其自然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人,或许他能够成为哲学家,但是,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给予完全的耐心,付出全部的努力——然后就是等待,等待思维的苏醒。”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追求真实、自然、简单的作文教学。
一、写作,如呼吸一样自然
当孩子还娇弱,教育需要的是尽可能地体察、轻松、亲切、浪漫。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貌似必须,其实有悖情理的规定,多是因为教师忘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来路。教师要让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的孩子感受到写作原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案例回放
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写周记。老师没有写题目,也没有写任何要求。只是讲了周记的基本格式。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写什么内容?要写多少个字?其他孩子也用十分紧张的眼神看着老师。他们上两年级的时候,曾写过小短文,都规定好短文的内容和字数。他们唯恐三年级新的老师说出一个天文数字,让他们小小的脑瓜搜不出这么多的文字来。于是,老师用夸张的神情看着他们,说:“写文章要有字数规定吗?伟大的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他写的很多文章都很短很短,但是,他的文章却很美很美,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所以,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你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只要是你喜欢写的,只要你觉得别人会喜欢看的就行!”孩子们欢呼起来,高高兴兴接受了第一次周记。
没有要求,减少束缚,让每个孩子放下心里包袱,用最自然,最轻松的状态下接触写作。特别是作文起步阶段教学,教师宁可小心翼翼、迟迟观望,也不敢轻易在学生写作起步阶段横加干涉,扼杀他们的写作兴趣,将学生带入写作的歧途。
二、写作,像游戏一样有趣
写作教学中,教师自锯门槛,降低写作要求并非放任自流。要有效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还得创设多种有趣的习作形式。
1、读写结合 著名教育家丁有宽老师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三年级作文训练紧密结合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例,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案例回放
《绝招》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这篇课文描写了一群小伙伴比绝招的故事。在课文阅读中,老师让孩子们自己仔细阅读了课文中描写三胖憋气的一段文字,大家通过阅读、讨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展示绝招的过程,也可以通过旁观者的反应来衬托人物绝招的精彩程度。
课文在结尾时,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小伙伴们约定,暑假的时候再进行一次经过练习培养的绝招比赛。老师让孩子们猜这几个小伙伴都会去练习哪些绝招。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游泳、心算、绘画、做家务、做模型、骑自行车……老师让孩子们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学着文中的写法,写其中一个人物在暑假比赛时的表现片段。孩子们写得相当精彩。
片段一:三胖指着大树旁的一块大石头说:我们比谁能把这块石头举起来。大伙都试了试,大石头一动也不动。三胖走到大石头面前,卷起袖子,在手心里吐了口唾沫,蹲下身子,双手抓住大石头,一下子就举了起来。“好!”小伙伴们情不自禁地叫起好来。
片段二:二福要和大家比跑步,看谁先跑到河边的柳树下面。跑到半路,大伙都跑不动了,唯独二福依然跑得飞快。当大家跑到河边时,二福已经坐在柳树下向大家招手了。大家气喘吁吁地说:“二福……你真行!”
在掌握了片段写法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让孩子们想象着自己也是参加比赛的其中一员,把自己和伙伴们比绝招的过程写成了一篇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学生信手拈来,十几分钟就不著痕迹地完成了本单元的习作任务——写写自己的一项本领。
教师巧妙地寻找练笔的机会,利用补写、续写、改写等形式把习作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既能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扩充或延续,更是落实写作的好方法,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说写结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侧耳倾听、畅所欲言、熟读精思使学生落笔如有神助。
案例回放
在教学《果园里的机器人》这篇科普小短文之前,教师和孩子们聊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
师:你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小麻烦?
生:用圆珠笔写字的时候,如果写错了,不像以前用铅笔写字那么容易擦。用透明胶粘的时候总是要“开天窗”。
生:我很粗心,总是忘带东西。到了学校后,还要打电话让妈妈送过来。生:天气热的时候开电风扇,做作业很麻烦,风会把本子吹起来。生:抄生字的时候,课本老是要自己合拢,用一个手按住才行。生:……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学习中的小麻烦。那么,在生活中,你或者你的家人会遇到那些麻烦呢?
生:昨天,我妈妈在烧开水的时候,风一吹,煤气灶被吹灭了,妈妈没发现,后来我闻到气味才发现的。太危险了!
生:我最讨厌下雨天,每次爷爷用电瓶车送我上学的时候,我的鞋子总是要湿湿的。
生:有一次,我坐我妈妈的电瓶车来上学,一辆车开过,把我和妈妈溅湿了,很脏的。
生:……
师: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麻烦。今天,我们要去看看果园里的农民伯伯遇到了什么麻烦,是怎样解决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果园里的机器人身上得到了启迪,结合课前聊到的生活中的麻烦,纷纷构思出属于自己的发明创造。有能擦圆珠笔钢笔字迹的特制橡皮;有带提醒功能的书包;有煤气泄漏自动关闭阀门;有防水的船型电瓶车;有嫁接在榕树上的植物房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还相互提出质疑,完善发明创造的构造和功能。通过充分的交流,学生的文章充满了想象力,表达也十分流畅。
“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充分地进行语言的交流对于拓展思路、表达真情实感十分必要。教师要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心手结合 从生活中来的素材最鲜活,从心底流出的文字最感人。让学生 4
时时刻刻关注生活,从身边的事例中寻找灵感,就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创作。
案例回放
教师在外出学习期间,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篇周记《老师不在的日子》。许多孩子的周记都写得很真实。有个孩子的文章十分简短,看似流水账似的表述,把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对老师的思念,表露无遗。
傅老师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学习去了,哈,要一个星期呢!
星期一,高老师来给我们上语文课,上的是《亡羊补牢》。高老师看上去很凶,可是上课一点也不凶。
星期二,沈老师来代课,她让我们读啊读,很好玩的,还不用做作业。星期三,教科学的孙老师来代语文课,上的当然是科学课啦。
星期四,老师们好像很忙,我们几乎看了一天的书!后来,胡老师让我们出小报。
今天星期五了,早自习大家特别乖,谁也不吵了。唉!今天又会是谁来代课呢?
傅老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们想你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无需精巧的构思,孩子用最平实,最普通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拨动了读者的心弦。当老师把文章读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文章道出了许多孩子的真实感受。教师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写作文其实就是用笔把自己真实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只有真实的表达才会感人。
三、写作文,像采摘一样快乐
成功带给人的快乐往往能够转化为力量,促使人们朝着更高的目标而努力。教师拿着“放大镜”改作文,捕捉孩子字里行间的每一处闪光点并大力表扬,当众展示,让作者体会成功,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写作兴趣,追求下一次的成功体验,形成写作的良性循环。
案例回放
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因为没有任何字数和格式的要求,孩子们写出来的文章质量可想而知。四十二个孩子中,除个别学生外,字数都在一百之内,没有分段,标点、错别字的问题十分严重。可是,老师对自己说:不急,慢慢来,慢慢来!于是,拿着红笔在每一篇作文中寻找闪光点。从整篇文章内容到字词句,从 5
文章结构到标点,仔细搜寻,并在讲台上大声朗读,点名表扬。从孩子们的眼里闪烁着成功带来的喜悦很快,教师从孩子们第二次的习作中明显地感受到表扬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整整一个学期,除了态度不认真的文章要求重写之外,老师从不批评。孩子们也对老师的包容和赞赏回报以巨大的进步,轻松愉快地步入了习作的正轨。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完整地写出一篇文章已经是十分不易了,老师再横加指责,会把孩子那点原本微弱的信心之火、力量之火给彻底扑灭。
表扬不仅能够吹起孩子心中的星星之火,而且对其他的孩子来说,可以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当孩子们看到同伴读着自己的作品,同学们给予的热烈的掌声,势必激发“我也如此”的欲望,于是暗下决心,于是悄悄行动,这是“一个接一个”,也是“一个带一个”。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文为心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能真实地表达。“教写真文”,让学生学会用真切的表达记录真实的生活,流露真挚的情感;“学做真人”,使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实事求是的自然人。
【参考文献】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1
第二篇:文正学院 2009届 汉语言文学 专业
文正学院 2009届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
主任:汤哲声
委员: 张修龄、陈子平、蒋连杰
答辩小组教师及学生名单:
第一组:教师:D106
张修龄、赵杏根、薛玉坤、杨旭辉、陈桂声、马亚中 学生:
以上老师所指导的学生
第二组:教师:D107
陈子平、陈小明、汪卫东、汤哲声、刘祥安
学生:
以上老师所指导的学生
第三组:教师:D108
蒋连杰、朱建刚、李敏明、季进
学生:
以上老师所指导的学生
答辩时间: 2009年5月 23 日(周 六)上午:9:00开始
答辩地点:D楼,共3组:D106—D108
文学院文正学院
2009-5-7
第三篇: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毕 业 论 文
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标题: 封建枷锁下的女性
——浅议鲁迅小说中的农村妇象
作者姓名: 武 晓
答辩序号:683
专业编码:3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