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术篇】大陆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与演变(一)
本期推荐作品:《战天途》且看一个渺小生灵,如何一步一步强大起来?http://book.zongheng.com/book/219870.html
一部标签的丰富史,一则原创小说类型谈
试论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与演变
第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试图阐述下面五个概念
l当前网络小说的核心是类型小说
l类型小说在大陆重现的背景
l读者进行类型小说阅读时与其它小说相比有明显区别
l类型小说需优先满足读者的基本预期
l类型小说的商业优势
一、网络小说是什么
1、在中国大陆,每年都有几千万的人,通过各种媒介,欣赏着“网络小说”或者由它们衍生出的影视作品。但“网络小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发布在网络上的小说”或者“最初在网络上创作并流传的小说”?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如何欣赏它,乃至如何创作它?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到底什么是网络小说。
2、在我的阅读实践中,在现今的媒体语境下,其实网络小说≠网络+小说
翻开任何一部文学史,作为具有独特创作形式的小说,都不能脱离“文学”的范畴,不能脱离“艺术”的审视。内容与形式的“独创”,三观的“思索”与“表达”,符合小说特有艺术形式的美学创造,都是决定小说文本“绝对高度”的标尺。对文学、对小说的评判,无论是否由官方组团进行,无论是否符合特定的意识形态,艺术与美学价值,都是基本的考量标准。但很显然的是,无论“网络小说”中的“网络”,指的是网络发表还是网友创作,其99%以上的文本,都不符合“小说”的定义。或者说,只用小说来定义这些作品,是不准确的。
相对准确一些的说法,是“商业小说”——以商业盈利为目的的小说。无论作品中的艺术与美学价值是米粒之光还是日月当空,“卖了多少钱”都才是一切分析、讨论的基础。自1999年《第一次亲密接触》两岸大卖百万套的那一刻起,猎奇也好,欣喜也好,妖魔化也好,所有的媒体中,“网络小说”其实大多数时候,指的都不是一种“小说”,而是一种“商业小说”。
商业小说的好与不好,在基础层面上与艺术与美学价值无关,它们只是一种附加。所以,作协的老先生们再怎么说这些文字是垃圾都没用,因为你拿西装革履的审美观来点评运动衣,能有人赞同才是活见鬼呢。进一步看,“YY”“小白”的战斗也好,对大神们嗤之以鼻也好,“正方”往往并不从商业角度入手,也不免有“何不食肉糜”的荒唐感。
以此判断,被当代读者所普遍认同的两部网络小说开山之作中,《第一次亲密接触》更接近商业小说,它的开创性主要体现在语言风格和故事背景上;而《悟空传》则因为那些代表着时代年轻人的憋闷与呐喊,更接近文学意义上的小说。
当然,文学本身不像科学那样可以精确计量和重复验证,一部作品的文学性的多寡、商业性的成败,往往会因资料的不同、喜好的不同、阅读经历的不同而有些因人而异,如果哪位读者觉得痞子蔡比今何在更像一个文学家,也不用和我一般见识。
3、但另一方面,当回过头来面对如何看待、欣赏、创作网络小说这个问题上来时,“商业”这个定语又太宽泛了,而且在作品最终面对市场之前,又该如何从“商业”的角度来进行阅读与预判呢?是不是只能依靠作者与编辑的经验或直觉呢?
于是有了一个范围稍小但更为精确的名词——“类型小说”,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标签。它属于“商业小说”,在某种宽泛的定义中,也可以随商业小说一道,从属于“小说”。
类型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同质化创作,商业上的原理和兰州拉面好吃满大街就都是兰州拉面一样简单,所以所谓的类型,最简明的基础概念就是,同一时间段内出现的众多的同质化作品。在网络小说兴盛之前,大陆地区最常见的就是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相对小众的是科幻小说、悬疑探案小说、色情小说。
《狼图腾》《藏地密码》《遗情书》都是非常成功的商业小说,但因为重复出现的作品不多,无法划归明确的类型,所以不能算作类型小说。韩寒的作品比较特殊,因为其文化符号的原因,不是很合适的分析对象。郭敬明及其旗下多位作者的系列作品,在我心中则无疑是类型小说的一个子类。另一个相对特殊的是《银河英雄传说》,无论这部作品被解读出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哪怕就是因为后来众多的星战小说,也只能乖乖的进入类型小说的范畴。
从创作和市场成绩的角度分析,其实像郭妮、饶雪漫与我吃西红柿、梦入神机大可以比较一番,与明晓溪、匪我思存就更是同属一个标签。更遑论萧鼎、沧月、江南、南派三叔这些从网络起步,转战实体的作者了。
4、网络小说=类型小说,即便这个说法对成百上千万字的追逐文学梦的作品是不公平的,我相信它也足以作为剩下的那每年数十亿字被创作出来抛到网上的作品的评判的立论基础。
在后续的阐述中,我将主要引述网络小说,即在网络上发布的小说的历程。但在最初,我们需要了解,围绕我们身边的一般语境下的“网络小说”,其实和《悟空传》的距离要远远大于《小时代》。展示在你面前的媒介是纸张还是手机屏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的到底是什么。
当然,如果更新稳定,在将来我们会讨论媒介的不同是如何对类型小说产生深刻的影响的。
二、为什么会是网络
1、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的统计过,每年在互联网上被创作出来的小说,到底有多少是方块字?我这些年听过的毫无根据的脑补估算,大约是90%-99%,估计剩下那点主要是因为不好意思。
为什么我们的创作欲望如此之强烈?为什么这些欲望又集中在网络上?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政府的管控,归结于我们无法自由的出书。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不完全是这样的。
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这种“精神食粮”的提供上,在上个世纪,我们长久处于一种饥渴状态,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一边倒的卖方市场。只要你敢印出来,我就敢买回家看。我看过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以杂志增刊形式出现的《射雕英雄传》,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武侠小说,是宝文堂版的金庸全集。无论书号多少钱一个,无论下一轮扫黄打非明天会不会来到,在市场利润的刺激下,为什么出版社和盗版商填不饱读者的肚子?非得把看书的和写书的,一股脑的赶到网络上?
2、首先是“精神食粮”的数量与出现方式。一个成熟的类型小说市场,作者一定会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下层大量温饱糊口的,中间部分小富即安的,最上面零星几个发家致富的。而成熟的类型小说市场,必须要能同时养活这些所有的作者。以上世纪最主要的类型小说武侠小说为例,除了金古温梁,实际上在港台北美,还有大批甚至不为我这个70后所知的作者,他们满足着香港、海外的读者,也喂饱了开禁后的台湾市场。
出版商获取利润,无论是否支付给作者稿酬,在商业上他总是有继续或扩大经营的需求的。大陆之外的作者没有这笔稿酬,一样过日子。那么为什么我们当年在实体市场上,就连盗版书都看不到呢?
个人认为,渠道有限和物流成本较高,或许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当我们没钱时,租书店还在一家家建设之中,当我们有钱了,租书店已经不见了。1993年,北京甜水园图书批发市场开业;1993年,京津塘高速全线通车,在此之前,懵懂少年的我真的难以想象一本盗版书,要经历怎样的冒险,才能摆在我的案头。
这种情况下,任何能“确定盈利”的商业小说,都注定是少数。敢于冒险的出版人,也注定是少数。于是仅仅是金字塔尖和少量的中层,怎么能喂得饱饥渴的读者。
1994年到1996年,距离甜水园市场步行15分钟距离的朝阳区文化馆,有一家小租书店,黄易、倪匡上千万字的作品被集中盗版,一一摆上了这里的柜台。我会步行5分钟把它们一一带回宿舍,和大约10个兄弟分享。如果这样下去,早晚这些盗版商会因为竞争而洗白,会因为竞争而寻求正版授权。但这时离互联网大爆发,只剩下不到十年。最狂热的武侠迷,已经开始在互联网上试水。总有一种赚够了就撤心理而无法也不会正经培育市场的书商们,或许那时还在纠结要不要洗白呢,还是先买辆好车呢。
这是第一个片段。
3、武侠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居然有一部分是在天津写出来的?听名字就很大牛的张恨水先生,居然是写言情小说的?因为政治的原因,在大陆,商业小说的这种传承断裂,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几乎相当于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盗墓”,新鲜、刺激、考古。在找本《金瓶梅》比找本《蜀山剑侠》还容易点的日子里,在最大量类型小说是章回体明清话本的日子里,你指望这么成长起来的少年,能写出什么样畅销的商业小说?
横跨在创作者面前的,或者是巨大的海峡,或者是巨大的代沟。老的拿不动笔,年青的摸不到门道,远的顾不上来。书商也愁啊,能卖的这么好,可还能卖谁的呢?
不过勇于尝试的多了,总会有获得成功的人。
1986年,雪米莉的一系列作品,以其对西村寿行性爱、暴力、复仇风格的成功模仿,一夜间红透大江南北。“雪米莉”这个“香港”笔名背后的两位四川作家,实际上为类型文学在大陆的重新出现,铺下了第一块地板。
可惜的是,击倒这个当年和汪国真一样值钱的笔名的,并不是国家的禁令,也不完全是业内疯狂的盗版,还有那狂欢般的流水线作坊,还有那一堆一堆的冒名作品。品牌无法建立,本质上说还是大环境的问题,无论是版权保护的缺乏,还是高悬头上的“三俗之剑”带来的紧迫感,对企图拱出个小芽的类型文学来说,头上的石头还是太沉了一些。
1996年,曾经单册狂销200万的雪米莉工作室,在据说“单册还能销售10万”的“惨淡局面”下,决定停止这个笔名的创作。这个时候,离华艺版《大唐双龙传》连载销售,还有大约两年;离莫仁在台湾出版《星战英雄》,还有大约两年;离磨铁推出《诛仙》,还有大约十年。
这是第二个片段。
4、十年来,所有的网文回忆贴,几乎都会提到98年开始,追逐着《大唐双龙传》的OCR连载来到互联网上的读者,当然,三寸盘中的《高树三姐妹》的来源就不用再提了。但的确是色情小说而不是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一起,撑起了最初的网络原创圈子。
最初只是大家一起写,一起聊。后来,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写的人就显得少了,灌水的人就显得多了。再后来,饥渴的出版商开始以扶持新作者、寻找性价比更好的作品的目的,开始从网络上挑书出版。记忆中,龙空的飞凌,是第一个实现实体出版的大陆类型小说作者。2001年开始,龙空向台湾各出版社推荐了包括王晋康、刘慈欣、沧月、燕垒生、杨叛、读书之人、可蕊、文舟、勿用„„在内的上百位优秀作者的作品,他们中的大部分,收到的第一本样书,都是繁体版的。而说服出版商的,除了优秀的文字,网络上受欢迎的程度,也越来越成为一个“试水成绩”的指标。
读者、作者,以及足够支持作者长期创作下去的稿费来源,三者之间开始组成完整的循环。这时,离vip在起点的出现,还有大约三年;离幻剑推荐《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出版大获成功,还有大约四年;离《烈火如歌》的创作,还有大约两年。这时,站在摆满《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书摊前,眼睛盯着天涯各个版面四处找书的书商们,想象不到十年后会有一个市场,靠着“不带他们玩”,同样能养育出年入百万级别的作者。
这是第三个片段。
它们都是属于类型小说在大陆重新发轫的片段,也都是类型小说在商业小说版图中不断发力扩张前的片段。
三、为什么要说类型
1、“同一时间段内出现的众多同质化作品”称之为类型小说,但我们为什么需要用这个标签,而不能使用“商业”“网络”“娱乐”“原创”这样的定语?
因为只有“类型”这个标签,才能告诉我们,作者需要去写什么?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如果判断一部作品的成就,应该首先分析哪些方面,应该与哪些作品进行比较?
回到文学意义上的“小说”,与其它一切艺术形式一样,除了作品的感染力之外,原创性或者说创造性,都是最为重要的标准。一般来讲,读者在阅读之前,不会产生特别的期待,这时维系读者与作者的信任感的,仅仅是作者过去的创作经历。
但类型小说是不同的,“在阅读之前有明确的预期”,这是类型小说读者的一个基本期待。也就是说,读者在欣赏这一艺术作品前,是有明确的主观选择的。“我,为什么,此时,要看这种书?”我们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宁可找一本没听说的都市后宫文看,也不愿去翻最受好评的玄幻文。这种消费状态的普遍存在,是对类型小说进行探讨的价值基础。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们几乎与世界同步的经历着自电话发明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变革——互联网、移动电话乃至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交流的高度频繁与紧密。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出现了三个显著的社会特点,社会的剧烈变革、价值的多元化倾向、信息爆炸。
在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是忙忙碌碌的,社会商品也迅速繁荣并呈现快消品倾向。因此,如何能快速、准确、有效的将信息送达到潜在消费者,成为每个B2C商家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就商业小说来说,类型小说恰恰因为其潜在读者所独有的,带着明确预期而来的现象,具备了巨大的先天优势。
这种明确预期是类型小说易于传播扩散,易于获得商业上的回报的基础。这种明确预期,也是其它诸如“商业”“娱乐”“原创”这样的定语所无法分析或无法精确分析的。读者心理需求的分析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我们可以想一下今年面对主流市场,《步步惊心》电视剧的宣传路线,“穿越”“清宫”大作,桐华对主流电视观众的影响力还未经证明,此时宣传的重点方向,就是明确并传播作品的类型属性。与之匹配的,《宫》压根没有网络文本,《后宫甄嬛传》本来是一本架空的作品,但它们的影视作品,都选择了同样的概念——“穿越”“清宫”大作。易于传播,是文艺作品商业价值实现的重要一环。
2、消费是一种体验,而文艺类商品的消费,体验就更为重要。如何向潜在用户推销文艺作品,“你会体验到什么”是最有效的传播方式。而类型小说的“类型”,就需要负责满足潜在用户的基本体验。进一步说,不同类别的类型小说需要满足读者对该类别的特定的基本预期,好的类型小说首先是在这种基本预期上可以给予丰富良好的体验。
创意、文笔、细节对小说来说都很重要,但对类型小说而言,它们都不是最重要的。讲的是什么故事?在该类别题材内,基本预期层面,有没有把故事讲好?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你会发现,“俗套”不仅不是应该去除的,反而是新人入行时的一个很好的手法。每一个类型小说作者在展望自己作品的前景时,首先应该问自己的是,“我写的是哪一类的”“这一类读者一般都想看到什么”“我对这些预期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时至今日,类型小说的作者,基本上可以认为自己是在走一条前人开辟出来的路。读者的阅读习惯,是深受前辈作者作品的影响的。读者的审美观、心理诉求、特定预期,是不会因为没看过你的作品,就不存在就充满好奇的。你想写什么新东西都可以,但最好先给予读者基本的满足。
在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里,即便是那些前面没有人的作者,他们也会在创作时参考其它文艺类作品比如动漫、比如影视。很少有人的脑子里会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个毫无来由的创意,尤其是要为这个创意付出长期的努力,来面对从最初的“回帖数”到如今的“订阅数”的一目了然的比对时。相信我,即使在那个年代,他们所自觉不自觉的创作,也最多可以称之为开创一个类型,而不是与类型无关。
3、历史文我要看穿越的,言情文我要看虐主的,都市文我要看官场的„„这些都是读者的基本预期的表述。问题不在于不同的读者,基本预期是否一致,而是在于即便作者模仿成功作品,拿出手的东西,读者也不一定买账。山寨一部小说,比山寨一个工业产品,要复杂微妙的多。
在基本预期之外,读者实际上又希望每一次的阅读体验是独特的,而不是全然重复的。这就导致类型小说的创作,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走钢丝,平衡感非常重要。一边是前人写过的,流行的东西,你要去判断哪些重要哪些并不重要;一边是没人写过你感觉可以尝试的,你要去琢磨能不能玩出花来,对读者来说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是不是曾经有人写过只不过没有获得成功,那你要避免什么,要注意什么。我遇见过的作者,越是红的,大部分就越是不停找书看的。“看没看过这个”“能不能接受这个”,对好的作者和编辑来说,这不是一个自由心证的问题,而是可以拿出具体例子和读者回馈数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