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时间:2019-05-14 13:0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篇: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8课)

1、亲历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

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记下现在的我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

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

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

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

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

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

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

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

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

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

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

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

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

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

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过程

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第二篇: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0-2011学上学期小学三年级科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备 课 教 案

科目:科学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

亲历科学

1、亲历科学 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 动物和植物

3、寻找动物和植物

4、蚯蚓

5、凤仙花 土壤

6、观察土壤

7、土壤的保护 水

8、水和生命

9、浮与沉

10、流动的水

11、节约用水 空气

12、认识空气

13、风

14、纸飞翼 食物与健康

15、食物的营养

16、食品的加工

17、保持健康

1、亲历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

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记下现在的我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

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

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

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

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

二、教学过程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

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

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

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

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

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

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

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

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

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

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过程

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

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

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

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此活动是活动1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

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

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由于环境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找到蚯蚓,导致活动出现一定的困难。

第5课

凤仙花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观察凤仙花。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

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

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

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

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爱护花草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

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

二、教学过程

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

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

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六课、土 壤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

1、活动2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观察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

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

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

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

二、教学过程

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

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

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

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

埋垃圾

一、活动目标

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

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

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

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

6、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7、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

8、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腐殖质。

教学后记: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

第七课 土壤的保护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实验,并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黄河中下游河水发黄的

原因;第二课时完成保护土壤的拓展活动。

水土流失实验

一、活动目标

1、能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或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

2、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式盆。

3、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4、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土壤的作用。

5、让学生看森林被砍伐的图,设想一下如果森林都像图中那样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会有什么影响呢?讨论水、土壤、植物之部的关系?

6、根据以上事实,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砂因。

7、在本课结束时,布置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周围的土壤受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拓展活动做准备。

保护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

2、意识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3、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壤流失的建议。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开展调查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的教学方式和具体过程。

2、在课室开一个展示会,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实,对学生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要给与积极的评价,做得好的重点表扬,做得一般的也要鼓励。

3、在交流调查结果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展示,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学后记: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认识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通过分析知道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的原因。通过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

第八课 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3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拓展部分的教学。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培育是地记录下来。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开始,教师可简单提一引些活动要求,如: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想的方法要多,记录要真实等。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尽可能用与其他人不同的方法观察,不要直接教具体方法。当学生无从下手时,可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插图。

2、教师指导学生往塑料袋内灌水,感知水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性质;通过将水和牛奶、石头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水是无色的、会流动的;通过把手放到水槽中,一方面感知水是透明的,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直接用手去抓水、捧水;尝味道时,要用舌的前部,注意提醒学生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3、教材中未涉及到的闻气味、听声音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启发和指导。

4、学生活动时,切忌由教师带着学生按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可在组织讨论时给学生一些启发。

5、活动1结束后,可安排学生课后围绕水与生命的关系开展调查。

水和生命

一、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脉关系的不同看法。

3、大胆想像没有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应先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等。

2、一般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3、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填写教材上的关系图。然后,通过交流将关系图填写得更充实,引导学生发现水与生命之间既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最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展示学生和教师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如:干旱地区龟裂的土地、枯黄的庄稼,湿润地区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光。如果的条件,还可以播放一些的关水与

生命的影像资料片。

5、讨论结束后,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像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榨果汁

一、活动目标

1、能完成解剖、挤汁等基七的操作活动。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明水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过程

3、一般可四人一组,活动总时间为一课时,也可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

4、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开展榨果汁的活动。

5、如有条件,可利用天平来分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果实或茎叶在榨取前后水分和残渣的质量。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含水量的多少。

教学后记: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

第九课 浮与沉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物体的浮与沉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

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

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可4人一组,合作进行。

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

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

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

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

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

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

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

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

感受浮力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2、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分成4人一组。

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

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1—2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

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

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

教学后记:

学生以有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认识浮沉现象,对浮力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第十课 流动的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中的制作小水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研究如何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并完成拓展活动。

感受流水和静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界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引入部分的4幅插图。让学生发现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奔腾咆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进而让学生实际去感受这种力量。

3、让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体验静水和流水可交*进行。,4、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让小水轮转起来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2、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制作小水轮是学生学习科学课以来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制作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3、怎样让水轮转得快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并判断方法的可行性,自己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些,教学中不要带着学生齐步走。

4、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虚心学习更好的方法。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让他们对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

制作小水轮的第一种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制作小水轮的第二种方法:

1、模仿教材拓展部分的水轮插图。

2、切一段萝卜,周围插上几片较硬的材料(牙膏皮、剪开的塑料瓶壁),沿萝卜中心插一根自行车辐条。

3、将西瓜皮削成圆形,沿周边刻开几个缺口,中心插上自行车辐条。

评价建议

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1、你会制作小水轮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的?

3、水流很急时水轮转得怎样?

4、水流很慢时水轮转得怎样?

5、你知道哪些利用流水的例子?

流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一、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水的力量对人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2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流水的力量。

2、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流水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除生产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体育项目与流水有关,如:游泳、划船、冲浪、漂流、钓鱼等。

3、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能结合当前或当地的实际更好。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流水是有力量。

第十一课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活动安排:用2课时完成。

海水和淡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信息资料的表现形式。

2、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3、能概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4、能提出一些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建议。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讨论时引导学牛对自己的看法尽可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的基础上,用彩笔将海水、冰、可利用淡水的份数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多一点”和“不足”应怎么表示。

4、告诉学生“科学在线”内的圆形统计图也是数据整理的一种方法。

5、在使用教材上资料的过程中,适时地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作补充。

6、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如何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的讨论,鼓励学生把本组的建议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用颜色填涂表格是否正确,提出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

议是否可行。

家庭用水调查

一、活动目标

I、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2、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调查。

3、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活动

1、调查活动由学生在课前分头进行,约需2——3天,可请家长帮忙。

2、学生讨论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浪费水。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调查表的内容。统计家庭用水量,并计算人均用水量

一、活动目标

1、能坚持6个月调查家庭用水量。

2、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实施建议

1、课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教给学生怎样认读水表,简要介绍记录表中各栏目的内容。

2、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调查情况,下一个学期要安排时间总结。

3、农村不用水表的地区,教师可灵活布置其他内容的长期调查活动,能达到活动目标即可。

调查周围浪费水的现象

一、活动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体验数据在调查中的重要作用。

3、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实施建议

1、可在活动2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更多的浪费水的现象,提出若干可调查的专题,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调查专题,各组尽量不重复。

2、设计调查计划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

3、完成调查后,要及时组织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调查结果和建议送交有关部门。

可供调查的专题:(1)学校水龙头漏水情况;(2)农田

灌溉问题;(3)公厕冲水情况;(4)玩水游戏。教学后记:学生能切合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十二课 认识空气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可分2课时进行。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

找空气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独立用正确的方法收集空气。

3、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哪里有空气?’’的问题导人本活动。学生可采用的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除此之外,还应导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比较空气和水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从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活动过程:

1、空气与水具有许多相同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水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感官认识水,了解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观察、比较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教师为各组准备一杯清洁的水、每人一根吸管。活动时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水的方法,从颜色、气味、味道等几个方面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和水比较,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的流动是看不见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找空气的实验,或依据到处都有空气的事实推理,认识空气的流动。

3、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它和水都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注意:空气(气体)与水(液体)的不同,只要求学生凭生活经验能从感官上区分即可。教学时不要在“气体”、“液体”的定义上纠缠不放。

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活动过程:

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这一研究内容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经独立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2、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教学应从水占据空间的实验开始,实验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钩码进入烧杯以后,水让出了一部分空间,让出空间的水流出了烧杯。

3、组织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假设正确与否进行预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两种不同的预测,并讨论。讨论过程还可以为设计实验打下基础。教材中实验设计提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从水的实验类推。

4、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依托教师提供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可提示学生首先考虑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用什么方法验证空气占据了容器的空间?

5、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的结论。

6、实验后,应组织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填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实验报告虽然文字量少,但内容和格式一定要规范。

7、对实验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和交流过程,是探究学习的重要过程。但本课不做重点训练,如教学时间允许可做简单的交流。

8、实验报告书写之前,不妨先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口头修改了表述句子的基础上,再动笔填写。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第十三课 风

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制作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实验,进行分析,不讨论人类对风的利用。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感受到风有力量。

二、活动过程:

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4人一组。

2、建议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去感知空气的流动,不要约束学生仅仅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活动。可以有两类方式使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一是通过皮肤直接感受空气的流动;二是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知空气的流动。

做风车模型

一、活动目标

1、能按图示制作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3、能用自制的模型证明风有力量。

4、能举例说出风有力量,以及人类能利用风的力量做事情。

5、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

二、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风车提水图,初步了解人利用风力提水的基本原理和风车的基本构造。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风车模型图、分析模型的构造,并提出自己制作风车的方案(画图、确定打孔位置)。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独立制作。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风车模型。

3、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制作风车。在每一小组内,先由每人完成一个部件,然

后照图将各人制作的部件组装成风车模型,通过调试使风车转动灵活。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各小组应合作完成风车的制作,并对风车进行初步调试。

4、(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在前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模型做实验,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谁的风车提起的物体最重。

5、在比赛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分析本组和其他组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6、关于人对风力的利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的三幅图的启发下,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关于人利用风力的具体事例。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感受到风有力量。

第十四课 纸飞翼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放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2、能使用自己的方法进性定量

二、活动过程:

1、按图纸尺寸每组制作一个飞翼,教师指到要细,不要在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

2、作好飞翼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提出影响飞翼再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因素。

4、按自己提出的因素逐个改造飞翼并做实验,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5、实验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

(1)每次只能改变纸飞翼的一个条件。

(2)每次实验时,下降的起始高度都应一样。

(3)每次实验时,即使方法都应一样。计时可采用秒表、手表计时,也可以采用摆捶计时,还可以采用等计时。实验时,教室内可播放节拍较强的音乐,帮助学生准确计时。(4)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计时的准确性和计时求平均数的实验过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体验一种科学的方法。

三、活动目标:

对学生再这实验中的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会做纸飞翼的对比实验。

(1)知道对比实验,但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不太清楚。(2)知道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

(3)实验操作较准确。

2、是否知道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4)飞翼的翼面大小(5)飞翼的质量。

降落伞的研究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实验的条件,进行实验。

2、能客观的看待实验现象。

3、能举例说明下降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二、活动过程:

1、制作一个降落伞。

2、测量降落伞再空中停留的时间。

3、模仿纸飞翼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按教材中的提示,选择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对立研究。学生还可以独立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研究。

4、研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

教学后记:能过活动学生了解到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和飞翼的翼面大小、飞翼的质量等因数有关。

第十五课 食物的营养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

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

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饶教材中的问题

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2、可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再线中有关维生素及合理饮食的秘决,思考并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3、结合所了解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秘决,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对自己来说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及可能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

4、小组同学对各自的设计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并与自己再活动1中选择的食物相比较,看看哪次更合理。

5、建议教师将科学再线及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并让学生能够 通过计算机进行查阅。

6、学生每人选择一道菜或一种面食,回家看看家长是如何煮的,仔细观察加工步骤、用到的橱具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十六课 食品的加工

活动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想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拓展活动1几拓展活动2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帮助牛奶上餐桌

一、活动目标:

1、能描述牛奶加工、运输等过程,并说明再这些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技术和设备。

2、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二、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我们每天吃到许多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使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学生可能没有关注过,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牛奶是从楼下的牛奶箱中来的。

2、组织学生观察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 图或卡片,分析每副图的内容,并将这些图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3、可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那些人在为我们能喝道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那些技术和设备。描述一道常吃的菜是怎样制作的

一、活动目标:

1、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观察并能记录一种食物的亨饪过程。

3、能具体说出一些橱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活动过程:

1、上节课已经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长做饭的过程,并注意纪录加工步骤以及用到的橱具等,并能说出这些橱具给我们带来得便利。

2、建议播放一段食品亨饪的录象片,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进行讨论并完成记录表中。

3、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围绕记录结果开展交流。a)收集一种食品的包装

活动目标:

1、能说出食品包装也是食品加工过程的一个环节

2、感受食品包装技术包括材料选用在不断变化。

3、能自定标准,对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

活动过程:

1、可由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启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办法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品,收集他的各种包装。

2、鼓励学生自定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如按袋装、简装、品装;按纸、朔料、玻璃等包装,并用旧像册或集邮册或厚书加以保存;可以选一两样贴在书上。b)设计新食品

活动目标:

1、关注科学家研制的新食品。

2、模仿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新食品。

3、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4、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容食品、方便食品等录象片,或用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这属于“头脑风暴”类的活动,学生可以创所预言,大胆设想,但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门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再楼道或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第十七课 保持健康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

2、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

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怎样做更健康

活动目标

1、能有根据的提出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标准。

2、能事实求是的对自己的健康行为作出科学的评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活动过程:

1、可以由问题引入,如“吃的好,睡的足,长的胖,就算健康吗?”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回想前面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

3、引导小组同学继续讨论今后应该如何作才能更有利于健康。

4、评价学生的重点不在睡得的☆多,而在于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注意表扬、鼓励那些现在得☆不多,但打算今后努力去做的同学。

我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目标

1、能实是求事地对自己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习惯作出评价。

2、能结合如何做更健康的内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及家长对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提出意见和建仪。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溶食品、方便食品、特殊食品等的录象片,或有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在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还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第三篇: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亲历科学

1、亲历科学 认识自己

2、认识自己

1、亲历科学

一、活动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

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二、教学过程

1、通过观察书上的“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厂、“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三幅图,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探究周围事物中的奥妙产生好奇心。通过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电视机提出问题的活动,训练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2、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关于电视最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3、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关于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从而巩固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意识的训练。

4、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教学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学生提出问题的答案上。很多问题的答案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

吹纸片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指导下,对问题进行假设、实验、解释实验现象,交流、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过程

1、这个活动可以两个人一组进行,一人进行实验,一人进行记录。接着再变换角色重复一次实验。

2、这个活动的难点是对实验现象原理的解释。由于科学地解释这个现象涉及到空气流动和大气压力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学生只要能说出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即可。同时,允许学生对这种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教师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

3、这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通过猜测、实验、记录、思考、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大部分学生的猜测可能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不一致,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良好机会。

2、认识自己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㈠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二)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记下现在的我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一种办法描述现在的自己,并进行简单记录。

2、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3、能用勾画轮廓图的办法对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

4、遇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的事时,能够请别人帮忙,同时也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活动时间约30口35分钟。

2、教材中采取组织学生勾画轮廓图的办法。教室四周或教室外围的墙壁可供学生勾画轮廓图时站靠,可以参照教材中的示意图。注意提示学生,在勾画轮廓图时,组内同学要分工合作,最好用较粗的彩笔并与纸保持垂直的角度沿被画学生的身体轮廓勾画;观察身体可分为哪几部分,标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3、当学生只凭眼睛进行观察得不到更多更准的信息时,可引导学生先 进行估算,再体验用秤、尺测量体重、身高、腰围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部分的长度,如腿长、手长等。测量人体各个部分的数据时,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启发学生思考没有卷尺时怎样量腰围(可用绳子量,之后用直尺量绳子的长度,为下一单元中测量盘曲着的蚯蚓打基础);还可测一分钟心跳次数等,并将结果记录在各自的轮廓图上。

4、勾画轮廓图时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给教学活动的组织带来一定的 困难;如果在课堂上勾画轮廓图需要时间太多或不易组织,可让学生请家长帮助在家中完成,再带到课堂上,完成其他内容。

5、学生可能会对身体的内部结构产生兴趣,提出问题,教师可告诉学生此课只了解身体的外形特征。测量时,读数可以不很精确。记录外形轮廓时只要求勾画大致轮廓,衣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活动目标

1、能借助尺子或放大镜观察用眼睛不能准确看出的物体。

2、能举例说明有些形态特征是会改变的,有些是不会改变的c

3、能较正确地用图和文字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找特征约10分钟,记录约10分钟,按照轮廓图猜人游戏约15分钟。思考约5—10分钟。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日已与其他同学有哪些不同特征。用镜子、放大镜进行仔细观察找出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外部形态上显著不同的特征,如有无酒窝、有无红记、指纹的差异、是否梳小辫等,并将这些特征标在自己的轮廓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3、引导学生猜想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人体的各种特征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不会改变。

4、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轮廓图(图中不要写出姓名)。与其他小组同学一起,将各自的轮廓图重新排列顺序后,从中任取一张,根据图中所具有的信息,猜一猜勾画的是谁?

二、教学过程

让学生填出所找到的特征,并在是否会改变的相应栏中打“/”。

留指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能举例说明指纹识别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四人一组,留指纹活动约25分钟,讨论约15分钟。

2、小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小组每位同学的书上,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写下各自的名字,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指纹是否一样。

3、小组同学打乱刚才按指纹的顺序,再次将右手食指的指纹按在另— 张半透明的白纸上(不要让其他同学看到所按的位置),不再写出名字。设法找出与前一次的指纹中哪个相同,判断是小组中谁的指纹。这是指纹识别的基本道理。

4、组织学生讨论指纹的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可从阅读“科学在线”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指纹识别技术在计算机、银行等领域的应用。

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一、活动目标

1、能将观察记录的图表做长保存。

2、能关注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二、教学过程

将自己的轮廓图保存好。当每学年开学时,在保存的轮廓图上再次勾画出身体的轮廓,并与旧图相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此活动为课下拓展活动。在学生找出的特征中,胎记、指纹、耳垂、有无酒窝、平舌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是不易改变的。而有些特征如有无小辫、指甲长短等是容易改变的。在知识上,教师要刻意强调,“不能改变”的特征仅仅是指在某个个体的一生中才成立,因为到了此个体的下一代,这些“不能改变”的特征也可能会改变。

教学后记: 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活动任务。,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通过观察学生能发现不同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3、寻找动物和植物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做好初步记录。第

二课时汇总小组记录,进行汇报交流。第三课时进行拓展活动,训练综合运用感官认识事物的方法。

寻找身边的动植物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

2、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

3、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

4、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

5、能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二、教学过程

1、建议本课活动分小组进行,一般可分为四人一组,这样便于学生合

作进行寻找、观察和记录活动。每组准备一套工具。

2、活动开始前要制定活动计划。小组内进行分工与协作。还要对寻找动植物的区域进行划分。另外,要鼓励学生在观察动植物时进行发散性的提问,同时把问题记录下来;回来后再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可进行探究的问题。

3、学生在进行寻找动植物的活动时,因为是在大自然中进行,学生可能对这类活动非常感兴趣。在开始寻找前,教师必须把注意事项交代清楚,以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并强调,观察时不能打扰小动物的正常生活,不能破坏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4、活动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和他们一起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要及时画下来或者用文字描述记录、下来。在进行小组汇总、整理观察记录时,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记录、整理观察到的信息的方法,可能会出现困难,这时教师应注意进行方法提示,引导学生做出比较规范的书面材料。另外,课文中给出了记录卡(文字可写在记录卡中,图可画在记录卡右侧的放大镜中)和观察报告的范例,学生可以参照范例填写空白的报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与书上形式不同的报告。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的想法。5.在进行汇报交流时,由每个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同时进行简单的自评和小组间的互评。对于用哪种形式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课文也给出了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只是一种提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交流形式。

6、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很重要,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能准确、全面地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

猜一猜

一、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1—2种感官辨别事物。

2、能告诉其他同学自己是如何听对、摸对的经验。

二、教学过程

这是弹性的内容,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取舍。活动时间在15分钟和30分钟之间。分小组进行活动,教材的插图只是一种活动提示,教师根据学校条件自行设计活动,只要能达到活动目标的要求即可。例如,可以把要识别的物体放在布袋里,让学生通过摸、闻来识别。选择识别材料时,应注意选择那些当地便于寻找到的几种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便于用感官识别的物体。另外,不要选择那些容易伤害学生身体的动植物。例如,带刺或有毒的植物等。教学后记:学生能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特点,能把自己看到的动植物给别人看,还能关注别人看到了什么,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做寻找和记录等活动,能够做到不采摘植物,不捕捉小动物,辨认两种以上动植物的名称。

4、蚯蚓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观察蚯蚓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估测蚯蚓的长度、重量。

2、能设法测量出蚯蚓的实际长度。

3、能正确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

4、能与其他同学配合测量蚯蚓的长度。’

5、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

二、教学过程

1、在活动开始前,先选一种小动物,本课以蚯蚓为例。

2、先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蚯蚓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梳理,找出可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分为“研究蚯蚓如何运动组”、“研究如何测量蚯蚓身长组”、“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结构组”等等。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小组进行实际研究之前,应先做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怎样研究、用哪些工具观察、怎样分工等)。

3、对于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教师应注意提示,例如“怎样测量处于盘曲状态的蚯蚓的长度?”可以提示学生先用线绳比着蚯蚓身体盘一下,再量线绳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的重点不是要测量出蚯蚓的准确身长,而是让学生学习使用一些测量的方法。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学生用书的表格中。

5、将观察后的蚯蚓继续养在潮湿的土壤里,以备下一个活动继续观察。

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设计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方案。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出观察报告。

3、能说出蚯蚓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

4、能将实验用的蚯蚓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此活动是活动1的延伸,活动开始前,对上节课的观察结果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引入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2、让学生对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进行预测,根据不同的预测进行分组。

3、实验时,教师只对方法进行提示,不做过多干涉。例如,在研究蚯蚓喜欢干燥的还是湿润的土壤时,要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要注意提示学生不能把一次实验现象就当作结论,要进行重复实验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预测,按教材的提示写出观察报告,并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5、课后组织学生把观察过的蚯蚓(或其他小动物)放回大自然,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大自然的好机会。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由于环境问题有个别学生没有找到蚯蚓,导致活动出现一定的困难。

第5课

凤仙花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观察凤仙花。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或借助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细微结构。

2、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

3、能与其他同学分工进行观测凤仙花的活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分组进行,一般四人一组为宜。小组内要进行分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记录。教师要注意提示安全事项,例如,“不能损害花草树木”,“不能破坏植物的生活环境”等。教师还应提示学生,观察时要注意植物的细微结构,指导学生认识组成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

2、建议在室外花园或温室中进行,农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鲜花较多的大自然中进行,课文第18页上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尽量多的选择余地,二是让学生对植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3、要让学生先对所观察的植物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课文中给出的凤仙花只是一个提示,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选择所要观察的植物。

4、把观察结果填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记录图表中。值得一提的是,书中 要求的是画一株凤仙花的图。在实际活动中,应该让学生画出所观察植物的草图,没有必要都去画凤仙花。

5、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思考,学生会发现不仅自己观察的植物,而且其他植物也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的。课后教师可以把学生的记录、图文收集起来,以板报或文件夹的形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进行交流。种子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标出下列植物的各个器官

一、活动目标

1、能找出不同种类植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辨别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基本器官。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过程

1、通过标出教材中第20页上图中植物的器官,巩固活动1对植物的认识。同时,对几种植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外形上的不同点。

2、进行交流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活动后使学生能意识到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爱护花草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利用学到的植物知识,对保护周围植物提出合理的建议

2、能在课后做一两件保护周围植物的事情。

3、能从植物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植物。

二、教学过程

1、欣赏植物给环境带来的美。

2、引导学生保护植物。

3、引导学生参照书中的实例,提出保护植物的建议。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植物;能模仿别人的计划指定本组的计划;能用图画记录所观察的植物;能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六课、土 壤

课时安排:

用2—3课时完成。先用两课时完成活动

1、活动2和拓展活动的学习,再在大约三周以后安排且课时讨论、分析拓展活动的结果。前面两课时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1)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拓展活动,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2)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观察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能对土壤进行观察、记录。

2、能说出土壤的主要构成。

3、能用正确的方法采集土样。

4、能够分工合作进行活动。

5、在观察活动结束时,能主动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在室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合作。

2、采集的土样中如果有小动物,应把土样放进带孔的塑料袋里,观察完土壤以后再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如果采集的土样中没有小动物,应把土壤放进无孔的塑料袋中。

3、把采集的土样放在教室窗台上晒干,让学生观察并与晒干前土壤的颜色、手感和气味相比较,分析土壤中的主要成分。只要土壤晒干,学生课下右随时观察。

4、指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结果及时填写在报告中,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和交流。

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探究土壤成分的活动。

2、能利用筛子等工具把砂和粘土区分开。

3、能归纳总结出土壤的主要成分。

二、教学过程

1、先组织学生猜想土壤里还有什么?怎样将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

2、启发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工具,设计实验操作的过程。鼓励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区分砂和粘土。

3、如果学生设计使用沉降的方法将砂和粘土分开,应让学生按顺序操作。由于这个实验当堂不能出结果,应适当要学生前一天准备好,沉淀8小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自己观察。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区分开的砂和粘土有什么不同?沉降物大致分成几层?每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与用小筛子做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5、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行进一步研究,观察分析除了砂和粘土之外,土壤中还有什么。沉降杯中为什么有气泡向上冒?什么浮在水面上?土壤以上的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用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撇出来,分散在纸巾上,用放大镜观察它们是什么?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这个活动与“埋垃圾”活动有联系,待埋垃圾的结果出来以后,教师最好把在土壤里能腐烂的东西和腐殖质的关系讲一下。

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砂和粘土的特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教师应启以学生从颗粒的大小、粘性等性质上进行比较实验。进一步认识土壤成分中的砂颗粒较大、粘性较大。

7、最后各小组汇报,与全班同学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和结果。此环节为归纳能力和表达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体验集体比个人的分析更全面。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腐殖质,可以在埋垃圾活动中再帮助学生理解。

8、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工具和材料,设计实验,利用多种方法对土壤成分进行研究是本活动的重点。

埋垃圾

一、活动目标

1、能应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物体在土壤中的腐烂情况做出测。

2、体验到用证据说明问题的重要性。

3、能举例说出在土壤中能腐烂和不能腐烂的物体对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生活垃圾中哪些物体在土壤里能腐烂,哪些不能腐烂,并把猜想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将一些生活垃圾放到装有一半土壤的塑料桶式铁桶中,底部和周边的孔会帮助加快腐烂的过程。

3、让学生再用比较多的土把这些垃圾埋起来,然且用小喷壶往土壤上喷水,直到土壤变得潮湿为止。

4、每隔几日,在上面再喷些水。

5、几个星期以后,将土挖开,观察几周前掩埋的垃圾哪些腐烂了?哪些不能腐烂?

6、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7、将实验结果与猜想对照。

8、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腐殖质。教学后记: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认识事物的能力,了解土壤的成分和基本性质。

第七课 土壤的保护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实验,并通过分析资料找出黄河中下游河水发黄的原因;第二课时完成保护土壤的拓展活动。

水土流失实验

一、活动目标

1、能猜想出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二、教学过程

1、本活动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中的图或有关黄河的影像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

2、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在另一个盒子中放入种有草皮的壤土。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式盆。

3、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在向两个盒子喷水时,应使喷壶所处的高度、倾斜的角度、壶嘴孔直径、喷洒时间保持一样,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4、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比较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把结果实事求是地记录在表中,并讨论草对土壤的作用。

5、让学生看森林被砍伐的图,设想一下如果森林都像图中那样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会有什么影响呢?讨论水、土壤、植物之部的关系?

6、根据以上事实,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找出黄河中下游水发黄的砂因。

7、在本课结束时,布置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周围的土壤受破坏的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拓展活动做准备。

保护土壤

一、活动目标

1、能调查周围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做好记录。

2、意识到保护我国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3、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条保护土壤、防止水土壤流失的建议。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开展调查的实际情况,安排本课的教学方式和具体过程。

2、在课室开一个展示会,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和收集到的图片、文字等资实,对学生搜集到的音像资料,可以有选择地播放给学生看。对学生的调查活动,要给与积极的评价,做得好的重点表扬,做得一般的也要鼓励。

3、在交流调查结果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并以书面形式展示,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可以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学后记: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认识了自然界水土流失的现象,并通过分析知道黄河水中携带大量泥沙的原因。通过调查土壤受到破坏的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提出保护土壤的建议。

第八课 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3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第三课时完成拓展部分的教学。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五种感官综合感知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实事培育是地记录下来。

3、愿意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4、能具体说出水有哪些基本物理性质。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开始,教师可简单提一引些活动要求,如:小组内要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想的方法要多,记录要真实等。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尽可能用与其他人不同的方法观察,不要直接教具体方法。当学生无从下手时,可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插图。

2、教师指导学生往塑料袋内灌水,感知水会流动,无固定形状的性质;通过将水和牛奶、石头比较,引导学生感知水是无色的、会流动的;通过把手放到水槽中,一方面感知水是透明的,另一方面提示学生直接用手去抓水、捧水;尝味道时,要用舌的前部,注意提醒学生对不知道的东西不能随便尝。

3、教材中未涉及到的闻气味、听声音的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给予启发和指导。

4、学生活动时,切忌由教师带着学生按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一步一步操作。具体观察方法的指导,可在组织讨论时给学生一些启发。

5、活动1结束后,可安排学生课后围绕水与生命的关系开展调查。

水和生命

一、活动目标

1、能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脉关系的不同看法。

3、大胆想像没有水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应先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搜集图片等。

2、一般分为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3、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填写教材上的关系图。然后,通过交流将关系图填写得更充实,引导学生发现水与生命之间既有直接的关系,又有间接的关系。最且,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讨论“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展示学生和教师搜集到的相关图片,如:干旱地区龟裂的土地、枯黄的庄稼,湿润地区繁茂的植被、优美的风光。如果的条件,还可以播放一些的关水与生命的影像资料片。

5、讨论结束后,可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像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榨果汁

一、活动目标

1、能完成解剖、挤汁等基七的操作活动。

2、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说明水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过程

3、一般可四人一组,活动总时间为一课时,也可安排学生在家里完成。

4、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来开展榨果汁的活动。

5、如有条件,可利用天平来分别比较几种不同的果实或茎叶在榨取前后水分和残渣的质量。质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植物含水量的多少。

教学后记: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水为探究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用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以及选择问题、搜集整理信息、设计实验及简单制作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水与生命的关系。

第九课 浮与沉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活动3的教学。

物体的浮与沉

一、活动目标

1、能对由常风材料制成的物体的沉浮进行预测。

2、能利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

3、能根据沉浮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过程

1、活动可4人一组,合作进行。

2、在本课导入部分,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说说“哪些物体会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在学生回答正确或对答案产生争议时,可自然开始本次活动。

3、学生预测某物体的沉浮特点时,如棉花、海绵、小瓶(有盖与无盖)、废纸等,如果有争议,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预测的根据,再让学生根据预测将材料在实验桌上分门别类地摆开。

4、指导学生实验时,一定要强调操作方法,如轻轻地将材料贴近水面后再放入水中,每次放一种材料,注意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等。

A)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可根据各组实验情况,适时提出一些有关沉浮原理的问题,如:是不是所有能浮在水上的物体都比沉下去的物体小?为什么有的物体能浮在水上,有的却要沉下去?

B)可以边实验边记录,也可以在实验结束后集中记录。如材料较多,可以给物体编号,记录时只记某物体的号码即可。

C)活动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预测是否正确,并初步体会实验的重要性。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一、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个恰当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订简单的究计划。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沉浮。

3、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选择问题,燕自由结组。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问题做个简单的统计,明确各组的任务。

2、实验前先要设计好实验方案,每次尝试都可作为一种方法记录下来。

3、交流时,要指导学生说清过程和结果(即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更要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4、可让学生用刚获得的经验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打捞沉船的方案、推测潜水艇的沉浮原理等。

感受浮力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感受到浮力的存在。

2、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3、能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1、分成4人一组。

2、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自然进行。例如,学生交流时可能会提到:“我把瓶子向下按,有顶手的感觉”;“橡皮泥在水里变轻了”等现象。教师可适时提示其他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从而开始本活动。

3、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按顺序认真体验1—2次,要轻轻往下按物体,再慢慢将手抬起。

4、活动后可引导学生具体谈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如果学生始终没提到过浮力这个概念,此时要告诉学生,在水中感觉到的那种往上顶手的力,科学上称为浮力。

5、活动结束后,可引导学生在插图的启发下,举一些日常生产生活中和浮力有关的实例。如:船、游泳圈、救生衣、救生衣、淘米、煮饺子等。

教学后记:

学生以有的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判断“物体的浮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感受浮力”这三项逐层递进的活动。学生认识浮沉现象,对浮力有一种切身的感受。

第十课 流动的水 课时安排:

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中的制作小水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研究如何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并完成拓展活动。

感受流水和静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亲身体验到流水的力量。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自然界中不同水体的美丽。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首先组织学生观察教材引入部分的4幅插图。让学生发现在自然界的水体中,有的水平如镜,有的奔腾咆哮,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进而让学生实际去感受这种力量。

3、让学生通过控制烧杯的高低和水量,反复体验流水的力量。体验静水和流水可交*进行。,4、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模拟海浪、瀑布的状态,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让小水轮转起来

一、活动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制作一个供实验用的小水轮。

2、能想出2种以上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方法。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制作小水轮是学生学习科学课以来的第一次较完整的制作活动,在教学中尽量帮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

3、怎样让水轮转得快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绝好机会,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并判断方法的可行性,自己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些,教学中不要带着学生齐步走。

4、交流时,注意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小组的意见,虚心学习更好的方法。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尝试让他们对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

制作小水轮的第一种方法:

1、把水轮图样放在塑料片上,在片上刻一个与水轮图样完全相同的圆圈。

2、沿着所画线往下剪。

3、老师帮忙在中心处打一孔。

4、把吸管插入轮中心。调整叶片,使轮的每一个叶片都能转动接水。

5、把竹扦插入吸管。

6、把插上了竹扦的轮子放在水流下面,看是否转动灵活。

制作小水轮的第二种方法:

1、模仿教材拓展部分的水轮插图。

2、切一段萝卜,周围插上几片较硬的材料(牙膏皮、剪开的塑料瓶壁),沿萝卜中心插一根自行车辐条。

3、将西瓜皮削成圆形,沿周边刻开几个缺口,中心插上自行车辐条。

评价建议

利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

1、你会制作小水轮了吗?

2、你是怎样让小水轮转起来的?

3、水流很急时水轮转得怎样?

4、水流很慢时水轮转得怎样?

5、你知道哪些利用流水的例子?

流水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一、活动目标:

能举例说出水的力量对人既有有益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二、活动过程:

1、在活动2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地方可以利用流水的力量。

2、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流水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除生产方面的内容外,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体育项目与流水有关,如:游泳、划船、冲浪、漂流、钓鱼等。

3、教师还可补充一些相关资料,能结合当前或当地的实际更好。如: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进展情况、各类媒体的相关报道等。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亲身体验到流水是有力量。

第十一课 节约用水 课时安排:

活动安排:用2课时完成。

海水和淡水

一、活动目标:

1、能举例说出常见的信息资料的表现形式。

2、能尝试用填图和填表格的形式整理已知数据。

3、能概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

4、能提出一些合理使用水资源的建议。

二、活动过程:

1、4人一组开展活动。

2、活动前先组织学生讨论:地球表面是水多还是陆地多,讨论时引导学牛对自己的看法尽可能说出自己的依据。

3、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的基础上,用彩笔将海水、冰、可利用淡水的份数在坐标图上表示出来。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多一点”和“不足”应怎么表示。

4、告诉学生“科学在线”内的圆形统计图也是数据整理的一种方法。

5、在使用教材上资料的过程中,适时地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作补充。

6、学生对水资源的现状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进行如何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的讨论,鼓励学生把本组的建议记录下来。

评价建议

关注学生用颜色填涂表格是否正确,提出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

议是否可行。

家庭用水调查

一、活动目标

I、能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

2、能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调查。

3、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活动

1、调查活动由学生在课前分头进行,约需2——3天,可请家长帮忙。

2、学生讨论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不浪费水。如刷牙时关上水龙头等。

3、教师可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调查表的内容。统计家庭用水量,并计算人均用水量

一、活动目标

1、能坚持6个月调查家庭用水量。

2、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实施建议

1、课上要用一定的时间教给学生怎样认读水表,简要介绍记录表中各栏目的内容。

2、教师要定期关注学生的调查情况,下一个学期要安排时间总结。

3、农村不用水表的地区,教师可灵活布置其他内容的长期调查活动,能达到活动目标即可。

调查周围浪费水的现象

一、活动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体验数据在调查中的重要作用。

3、树立节约用水意识。

实施建议

1、可在活动2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列举更多的浪费水的现象,提出若干可调查的专题,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调查专题,各组尽量不重复。

2、设计调查计划时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

3、完成调查后,要及时组织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将调查结果和建议送交有关部门。

可供调查的专题:(1)学校水龙头漏水情况;(2)农田

灌溉问题;(3)公厕冲水情况;(4)玩水游戏。教学后记:学生能切合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并能提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措施。

第十二课 认识空气

课时安排

本课教学可分2课时进行。建议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

找空气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独立用正确的方法收集空气。

3、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活动从问题开始,提出“哪里有空气?’’的问题导人本活动。学生可采用的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除此之外,还应导学生想出更多的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空气,空气是确实存在的,人是可以感觉到的。

比较空气和水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从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比较水和空气的异同点。

2、能正确地用语言描述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活动过程:

1、空气与水具有许多相同的基本物理性质,在水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感官认识水,了解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

2、观察、比较水和空气的相同点。教师为各组准备一杯清洁的水、每人一根吸管。活动时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水的方法,从颜色、气味、味道等几个方面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和水比较,找出空气和水的相同点。空气的流动是看不见的,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找空气的实验,或依据到处都有空气的事实推理,认识空气的流动。

3、活动后,应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它和水都具有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性质。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注意:空气(气体)与水(液体)的不同,只要求学生凭生活经验能从感官上区分即可。教学时不要在“气体”、“液体”的定义上纠缠不放。

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设计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活动过程:

1、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是进一步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活动。这一研究内容既有利于训练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探究能力。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经独立思考后再提出自己的假设。

2、研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教学应从水占据空间的实验开始,实验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水占据了烧杯里的空间;钩码进入烧杯以后,水让出了一部分空间,让出空间的水流出了烧杯。

3、组织学生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假设正确与否进行预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两种不同的预测,并讨论。讨论过程还可以为设计实验打下基础。教材中实验设计提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从水的实验类推。

4、学生提出假设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学生可依托教师提供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设计实验的思维过程可提示学生首先考虑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用什么方法验证空气占据了容器的空间?

5、实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清楚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现象,并思考实验的结论。

6、实验后,应组织学生描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填写实验报告打下基础。实验报告虽然文字量少,但内容和格式一定要规范。

7、对实验结果或现象的解释和交流过程,是探究学习的重要过程。但本课不做重点训练,如教学时间允许可做简单的交流。

8、实验报告书写之前,不妨先组织小组讨论,在学生口头修改了表述句子的基础上,再动笔填写。

教学后记:学生通过动手,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第十三课 风 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制作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实验,进行分析,不讨论人类对风的利用。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一、活动目标:

1、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感受到风有力量。

二、活动过程:

1、本活动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4人一组。

2、建议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感受空气的流动。

3、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办法去感知空气的流动,不要约束学生仅仅按教材提供的方法进行活动。可以有两类方式使人感受到空气的流动:一是通过皮肤直接感受空气的流动;二是通过观察被风吹动的物体来感知空气的流动。

做风车模型

一、活动目标

1、能按图示制作出可正常运转的风车模型。

2、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能体会到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3、能用自制的模型证明风有力量。

4、能举例说出风有力量,以及人类能利用风的力量做事情。

5、能坚持较长时间地观察并记录风力的情况。

二、活动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风车提水图,初步了解人利用风力提水的基本原理和风车的基本构造。

2、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观察风车模型图、分析模型的构造,并提出自己制作风车的方案(画图、确定打孔位置)。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能力,独立制作。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设计制作风车模型。

3、组织各组学生通过分工与合作制作风车。在每一小组内,先由每人完成一个部件,然后照图将各人制作的部件组装成风车模型,通过调试使风车转动灵活。在第一课时结束时,各小组应合作完成风车的制作,并对风车进行初步调试。

4、(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利用在前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模型做实验,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谁的风车提起的物体最重。

5、在比赛的基础上,引导各小组分析本组和其他组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6、关于人对风力的利用,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教材上的三幅图的启发下,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关于人利用风力的具体事例。

教学后记: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感受到风有力量。

第十四课 纸飞翼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放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2、能使用自己的方法进性定量

二、活动过程:

1、按图纸尺寸每组制作一个飞翼,教师指到要细,不要在制作上花费过多时间。

2、作好飞翼在空中停留时间的实验,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3、提出影响飞翼再空中停留时间长短的因素。

4、按自己提出的因素逐个改造飞翼并做实验,记录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5、实验时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

(1)每次只能改变纸飞翼的一个条件。

(2)每次实验时,下降的起始高度都应一样。(3)每次实验时,即使方法都应一样。计时可采用秒表、手表计时,也可以采用摆捶计时,还可以采用等计时。实验时,教室内可播放节拍较强的音乐,帮助学生准确计时。

(4)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计时的准确性和计时求平均数的实验过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习体验一种科学的方法。

三、活动目标:

对学生再这实验中的学习水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是否会做纸飞翼的对比实验。

(1)知道对比实验,但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不太清楚。(2)知道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3)实验操作较准确。

2、是否知道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4)飞翼的翼面大小(5)飞翼的质量。

降落伞的研究

一、活动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式控制实验的条件,进行实验。

2、能客观的看待实验现象。

3、能举例说明下降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二、活动过程:

1、制作一个降落伞。

2、测量降落伞再空中停留的时间。

3、模仿纸飞翼的研究方法和过程。按教材中的提示,选择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进行对立研究。学生还可以独立提出新的问题进行研究。

4、研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教学后记:能过活动学生了解到影响纸飞翼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和飞翼的翼面大小、飞翼的质量等因数有关。

第十五课 食物的营养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食品包装上的有关说明,收集食物营养的信息。

2、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并进行简单分析。

3、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4、能倾听家长的意见,共同制定营养合理的食谱。

5、能举例说明人类需要那些营养及其来源。

课时安排:用2-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1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合理的营养需要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

2、能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选择食物的理由。

活动过程:

1、由问题导入,让学生想象中吃了多少种不同的食物?让学生从四组食物中根据自己的理由选择一日三查的食物,并且填或画在对应的栏中。

2、与小组同学说说自己所选的理由。教师不必评价学生所选食物是否合理,但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吃的食物被分别归到四组食物中去。

3、教师可将图中的食物自制成食物卡片,共学生选择。

4、解食物中营养的成分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二、活动过程:

1、次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食物标签或包装纸上印制的内容,学习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阅读食品包装纸上应制的内容能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

2、教材中选取了利用分析食品标签了解营养成分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更多办法来研究,并列出研究计划试一试。可组织学生对收集到标签进行分,找出标有营养成分的标签,仔细阅读,并进行记录。可先有个人完成,再小组讨论后共同完善记录表。

3、再填完记录表后,可引导学生对记录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围饶教材中的问题

4、将大家研究过的食品标签或包装汇集粘贴在一张大纸上或板报上,可下课完成。

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家长共同协商,结合所里解的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知识,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2、能对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评议。

3、能举例说明“不调食: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2、可由问题引入,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再线中有关维生素及合理饮食的秘决,思考并回答导入时提出的问题。

3、结合所了解的食物营养成分及合理饮食的秘决,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出对自己来说营养合理的食谱,并及可能落实在今后的生活中。

4、小组同学对各自的设计互相评价,看看谁的设计更合理;并与自己再活动1中选择的食物相比较,看看哪次更合理。

5、建议教师将科学再线及相关的内容制成课件,并让学生能够 通过计算机进行查阅。

6、学生每人选择一道菜或一种面食,回家看看家长是如何煮的,仔细观察加工步骤、用到的橱具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正确的阅读表有营养成分的食物标签,并进行简单分析和记录。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第十六课 食品的加工

活动目标:

1、能将搜集到的同一种食品的各种包装按照自己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能设计一种新的食品,并能想别人介绍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

1、拓展活动1几拓展活动2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帮助牛奶上餐桌

一、活动目标:

1、能描述牛奶加工、运输等过程,并说明再这些过程中用到了那些技术和设备。

2、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二、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我们每天吃到许多食物,多数食物是经过加工后使用的,那么食品是怎样被加工的,又是如何保鲜的?学生可能没有关注过,有的同学甚至认为牛奶是从楼下的牛奶箱中来的。

2、组织学生观察牛奶加工和运输过程 图或卡片,分析每副图的内容,并将这些图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3、可引导小组同学进行讨论,说说那些人在为我们能喝道纯净的牛奶而忙碌,以及牛奶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会用到那些技术和设备。描述一道常吃的菜是怎样制作的

一、活动目标:

1、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观察并能记录一种食物的亨饪过程。

3、能具体说出一些橱具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二、活动过程:

1、上节课已经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长做饭的过程,并注意纪录加工步骤以及用到的橱具等,并能说出这些橱具给我们带来得便利。

2、建议播放一段食品亨饪的录象片,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进行讨论并完成记录表中。

3、如果有时间,可让学生围绕记录结果开展交流。a)收集一种食品的包装

活动目标:

1、能说出食品包装也是食品加工过程的一个环节

2、感受食品包装技术包括材料选用在不断变化。

3、能自定标准,对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

活动过程:

1、可由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食品包装,启发学生模仿教师的办法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食品,收集他的各种包装。

2、鼓励学生自定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包装进行简单分类,如按袋装、简装、品装;按纸、朔料、玻璃等包装,并用旧像册或集邮册或厚书加以保存;可以选一两样贴在书上。b)设计新食品

活动目标:

1、关注科学家研制的新食品。

2、模仿科学家的工作,大胆想象,发挥创造力,自己设计新食品。

3、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4、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对自己的设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容食品、方便食品等录象片,或用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这属于“头脑风暴”类的活动,学生可以创所预言,大胆设想,但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门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再楼道或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

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家庭亨饪也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

2、通过学习学生能用语言、图表等表述自己设计的新食品。

第十七课 保持健康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

2、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

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课时安排:

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怎样做更健康

活动目标

1、能有根据的提出有利于自己健康的标准。

2、能事实求是的对自己的健康行为作出科学的评价。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4、能举例说明那些饮食和起居习惯能影响人的健康,5、能举例说明保持身心健康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好处。

活动过程:

1、可以由问题引入,如“吃的好,睡的足,长的胖,就算健康吗?”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回想前面单元所学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并进行自我评价。

3、引导小组同学继续讨论今后应该如何作才能更有利于健康。

4、评价学生的重点不在睡得的☆多,而在于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注意表扬、鼓励那些现在得☆不多,但打算今后努力去做的同学。

我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目标

1、能实是求事地对自己不符合健康要求的生活习惯作出评价。

2、能结合如何做更健康的内容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3、能倾听和尊重同学及家长对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提出意见和建仪。活动过程:

1、教师可以播放有关强化食品、太空食品、转基因食品、速溶食品、方便食品、特殊食品等的录象片,或有彩色挂图的形式绘声绘色的介绍上述食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

2、鼓励学生按教材中的提示,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新食品,并完成设计表中的内容。明确自己的设计目的、新食品的特点等。

3、以“我设计的新食品”为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班上组织一次小讲演,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如有必要可改进自己的设计。

4、将全班的设计展示在壁报上。

5、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不必要求学生理解,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标准,还能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述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三年《科学》教学教案

第一单元 1.寻找生命

任务:找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划出一定的范围。讨论:一小片草地里会有什么?(1)小组讨论如何开展研究(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提示记录要求、物品保存、小组合作等要求。活动:学生观察、寻找,把看到的物体全部记录下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归纳:有生命的物体的特点是能从小长大,会繁殖后代,又叫做生物。非生命物体则没有这些特点,又叫做非生物。

2.红番茄

(1)以番茄为例,能从形态上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

(2)丰富对叶的认识,了解叶的丰富多彩。

(3)在花和果实的研究上了解植物花和果实的结构,学会解剖与多角度的观察。

(4)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认识更多的植物。活动1:观察番茄

导入:出示番茄的全株图提问:你瞧,它就是长番茄的植物了,你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可以叫出各部分的名字吗?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交流各自的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归纳:番茄各部分的名称:根、茎、叶、花、果实,果实里还有种子。活动2:观察番茄叶

导入:出示番茄叶、玉米叶标本或图片提问:番茄和玉米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认真观察一下,它们的叶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观察:分组观察玉米和番茄叶子标本或图片,找出他们在颜色、大小、形状上的差异。并将番茄叶子的样子画下来。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两者的叶子都是绿色的,番茄是复叶、玉米叶子是长条形的。

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例如:叶子大小、形状、厚薄等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叶子都是绿色的,叶子上有叶脉。

拓展:各种各样的叶子

图中几种叶子各不相同,但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我们可以从叶片、叶脉、叶柄等引导学生认识叶的共同点。

课本中给出了形态、颜色、厚薄等多方面各不相同的银杏叶、荷叶、桑叶、枫叶、爬山虎叶、玉米叶。这里涉及有形状、颜色的比较,也可能出现叶柄长短、粗细的比较。比较过程中描述叶的形状,为这种形状找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主要活动,比较中,会自然而然地说到叶的各个部分,这样就为找相同点建立了基础。教后记:学生在学校的生物园里没有找到蕃茄叶,不过此时刚好茄子正开花,活动3:研究番茄花

导入:出示番茄花图片提问:一朵小小花能孕育一个美味的番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朵番茄花是怎样的?

观察:分组观察番茄图片,找出他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点。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提问:这朵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是怎样的? 观察:找出一朵花有几部分及各部分的特点。交流:说说各自的发现。

小结:番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3.小白兔

(1)以小兔子为例,认识它的外形特征和身体的组成。

(2)从代表动物小兔子的认识到认识一般动物的外形特征。

(3)通过研究兔子对外界的反应及饲养兔子,了解小兔子的生活习性。

(4)在为动物建立档案过程中,了解其他动物与小兔子的区别,通过交流认识更多的动物。

活动1:观察兔子的外形 导入:出示兔子标本或图片 提问:要认识小兔子,我们先观察兔子的外形,并把看到的画下来。要画得最像,应该怎样观察? 具体要求:

(1)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整体与部分、全貌与细节。(2)注意兔子各部分的大小、位置。(3)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观察:学生观察小兔子并记录。

交流、评比:看看哪个同学找到了兔子的特征。提问:小兔子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归纳:兔子的身体分成头、颈、躯干和四肢几部分。活动2:认识兔子

导入:播放“兔的生活习性”视频片段 提问:只了解兔子的外形是不够的,要和它交朋友,我们还应了解它更多的情况,通过刚才的片段,你发现小兔子的哪些习性呢? 交流、汇报:学生汇报所见。第二单元

走进水世界 4.清清的水

活动1:哪杯是纯水? 讨论:(出示三杯液体)这三个杯子中分别是白酒、纯水、白醋,根据平时你对这三种液体的了解,想一想这三种液体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哪杯是纯水?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提示:实验时,不能采取尝的方法。闻的时候,要用扇闻的方法,以保护我们的鼻子不受刺激。

示范方法: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用鼻子闻此空气。观察:请一名或两名学生到讲台用扇闻的方法观察三种液体,并把闻到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区分出三种液体。

归纳:无色无气味的那杯是纯水,白酒有很刺激的气味,白醋闻起来有酸味。作业:

(1)鼓励学生课后用扇闻的方法区分常见的液体。

(2)看来,仅凭眼睛观察是不够的,利用鼻子可以闻出白酒和醋的气味,那么请同学们回家后试一试糖水和盐水要怎样区分呢? 5.生命之水

(1)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

(3)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

提出问题:我们都需要喝水,你通常每天喝几杯水?一杯水有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谈话:(出示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容器,这些通常有容量说明)我们可以用这些容器来估算我们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容器是多少毫升?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计算一杯是多少毫升呢?各小组试试看。学生边讨论边尝试。

汇报交流自己估测出一杯水的容量。

提问:再根据你一天喝几杯水,来计算一下,你一天喝了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计算并记录。

讨论:如果我们一天喝的水比较少,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介绍:(图文资料)人类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良状况。作业:观察你常见的动物是怎样喝水的。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提问: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喝水?所有的小动物都要喝水吗?

第三单元 认识空气 6.看不见的空气

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

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

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7.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活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潜水员在水里的感受,憋气10秒。交流: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 提问:为什么人在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

目的: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友情提示】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7.从岩石到土壤 科学知识:

(1)经历一个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利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认识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分类,并了解科学上的分类。

(3)了解岩石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等。活动1:观察石头

这项活动包括两部分:介绍和交流各自采集的岩石标本;观察这些岩石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从展示到仔细观察,是引导学生由一般地看,到科学地观察,并进行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培养科学的观察记录习惯。

地质学家是怎样采集和观察岩石的? 讨论: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对采集回来的石头进行观察? 思考:观察石头的方法。

交流: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可以利用铁钉等工具对岩石的硬度进行检验。观察:分组观察石头,并记录观察结果。作业:鼓励学生课余观察更多的岩石,并注意对观察结果进行与课本相类似的记录。

活动2:哪里有土壤

观察土壤就涉及土壤的取样,思考自己生活的地方有没有土壤,到哪里采 集土壤呢?可让学生观察和并通过观察,从感性上认识土壤。

什么地方的土壤更多?更肥沃? 提问:有同学提到我们要观察研究土壤,就要对土壤进行采集。那么哪里有土壤呢?

思考:学生分小组制订采集计划,汇报。任务:刚才每个小组都制订了他们的研究采样计划,采样的工具大家在课前也都带回来了。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小锦囊:第一,注意安全,听从小组长的指挥;第二,边观察边进行记录。活动:采集土壤标本。

交流:学生汇报并展示采集的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1.1科学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1、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2、学生准备。

1.2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会提问题。2.知识与技能: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自主学习: 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

(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 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5.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附板书: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 2.2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实物投影 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板书:

附表: 名 称 蚱蜢 蚯蚓 …… 发现地点 草丛 泥土 ……

2.2、校园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

2、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

3、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之处。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

2、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

3、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

2、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准备:各种植物、纸、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生物包括什么?

2、你知道哪些植物?

3、你对这些植物有什么了解?

二、新课

1、教师出示带来的各种植物。

2、教师出示书本上第11页图片,问:(1)你认识这些植物吗?(2)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3、揭题:“植物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4、仿述:

说说自己家里的花、草、树木有什么特点?用语言和图画描述一下。(如书本第11页)

5、观察书本上第12页。

找出桃树和向日葵的不同之处与相同之处。

6、比较 不同

1、叶子形状不一样。

2、每年种的次数不一样。

3、果实的大小、形状不一样。

4、茎的粗细不一样…… 相同

1、都有根、茎、叶。

2、都有花、果实。

3、都有种子。

4、都需要阳光和水……

三、对书本上第13页内容进行讨论

1、任意选图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完成第75页的活动记录表,看谁找的最多。

2.3、校园里的小动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能够通过画图和文字表述、交流狗、兔等动物的异同。

3、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分类。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3、知道动物有相同之处,如都有运动的能力,都由小长大,繁殖后代,都有对食物、水、空间等的需求。

教学准备:各种标本、动物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物?

2、它们生活在哪里?

3、为什么称它们为动物?

二、新课

1、揭题:“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2、观察书本第14页,你见过这些动物吗?

3、它们叫什么名字?生活在哪里?

4、小游戏:猜一猜,它是什么? 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小朋友可以提问,但答案只有是与不是,谁在最少的提问中,猜出是什么动物,那么他就赢了。例如书本第15页中的兔子、乌龟、牛等。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这些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还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

5、找出狗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有四条腿。(2)都有两只耳朵。(3)都能繁殖后代。(4)都要吃东西……

不同点:(1)吃的食物不一样。(2)大小不一样。(3)奔跑的速度不一样。(4)各自的作用不一样……

6、分类,并完成表格。

分类依据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动物名称

2.4、植物 动物 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

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人是不是动物?

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

二、新课

1、揭题:“植物?;;动物?;;人”

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

相同点:(1)都是生物。(2)都会生长。(3)都需要水、阳光。(4)都需要营养……

不同点:(1)兔子会运动。(2)兔子有血、肉、骨。(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3、观察书本上第18页。(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2)这样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

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1)老虎和松树(2)鱼和水草(3)袋鼠和树叶(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

5、人

(1)人是动物吗?(2)为什么?(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 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第3单元 3.1生命离不开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为什么呢? 3.揭单元题:“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哪些地方有水?(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7)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3.2观察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2.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2.学生准备: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水,描述水。(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教师介绍辨认方法:“一看、二闻、三尝”。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2)分组活动。(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研究溶解。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4.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试试结果怎样?

(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1)师演示实验:

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理解“张力”的意思。(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三)课后作业;

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

3.3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

(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师小结: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你见过生活中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吗?请你来给同学们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水的神奇,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知道了水可以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此外水还有表面张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导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神奇的水的两个神奇的地方,就是水会自己向上爬,水还会象人一样团结在一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水的神奇。

一、会喷射的水。实验:

用钉子在瓶上从上向下把3个一样大小的孔,观察水流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清洁工人用巨大的水龙头来冲洗海岸。通过实验和图片观察,你发现了水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加压后,水可以从孔隙中喷射出来。

二、会“托举”的水。实验:

拿一个玻璃杯装半杯水,然后不断往里面丢东西,看看水可以托举起哪些东西,而又有什么东西水托不动,沉下去了?

出示图片:万吨巨轮在水面上。为什么轮船和装载的货物那么重,大海里的水也可以托得动它?

小结:水有浮力。物体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则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小于自身的重力,则就会沉下去。你知道水还有其他什么本领吗?

三、水溶解物质的性质探究

动动手:把方糖放入水中,观察方糖的变化。

把方糖放入水中,糖块不见了,而水会变甜。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

试验:仔细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讨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里?

四、作业:

把你的研究并总结出的水的特点写在活动记录上。

3.4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从适当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2)能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2.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

(2)知道水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类中的应用。(3)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中美丽的水体,产生喜爱祖国河山的感情。(2)意识到水资源的缺乏,我们应该保护它。

(3)体验缺水的痛苦和节水好处。(4)养成节水的行为习惯。教学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水体。

(1)观察地球仪,认识地球上水的分布。

(2)师生共同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水景,感受大大自然的美丽。2.指导学生亲身感受淡水资源的缺乏。

(1)尽管地球表面上大多数被水覆盖着,但这些水中绝大部分是海水,真正与我们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却很少、很少。

(2)模拟感知地球上的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P32页。学生分组操作。

3.引导学生讨论淡水的用途。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充分发表意见。

(2)教师介绍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3)师生小结: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水。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先分组讨论发言,形成一个小组意见,写在纸上,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发言,最后把各小组的内容张贴在教室内的墙上。4.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水现象,提出节水措施。(1)师生讨论。

(2)老师补充介绍农业、工业等高科技节水技术。

(三)作业:

想象,如果没有水了,将会怎么样?

第4单元 4.1 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4.2 纸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活动准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2、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3、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4、准备做再生纸的工具。

5、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 2、口语交际。

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你最早一次用纸的情形你还记得吗?你用纸干什么了?说出来和大家分享。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纸的了解。

用一句话表达你想进一步从哪个方面了解纸。

4、综合表达:设计一份广告,告诉大家你想研究的内容,争取几个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纸及其文化。开展一些参观和实践操作,体验纸文化。

(三)学做再生纸。

1、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2、自己动手做再生纸: A、阅读制作方法

B、看教师演示过程,听清提示。

C、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四)纸艺欣赏

1、布置一个纸艺展览,并对每种纸艺做文字说明。主要有:剪纸,纸雕、刻纸、撕纸、折纸、贴纸……

2、请会剪纸,或折纸的同学为小老师,开办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制作纸艺作品,并为自己的作品起名、配解说。

(五)综合展示活动 1、纸文化知识竞赛

2、看图猜带纸的成语

例如:纸上谈兵、洛阳纸贵、命比纸薄……

3、各小组上台演示各自准备的“我的纸文化之旅”五分钟交流材料,可以用图、幻灯片、文字、实物等展示对纸的了解,以及自己探究的过程和体会,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

4.3纺织材料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3)小组汇报。(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4.4 金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金属的种类,了解不同金属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金属,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各种类型的金属,了解由它们的不同特性。重点是做实验总结金属的性质。

教学准备:

1、各种类型的金属段。

2、实验用的相关材料。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常见材料。在认识和研究了纸和布后,今天我们来认识和研究另一种材料——金属。(板书课题:4 金属)

一、想一想,说一说

出示教材P47中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的想一想,同桌之间说一说,最后由小组长做记录,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金属制作它们?

生:用金属制作的物品有厨房用具、高压电线、奖杯、常用工具等,因为它们比较耐用、可以导电、有光泽、锐利,所以用金属制作这些东西。

师:对,这些东西用金属来制作是利用了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坚固耐用、坚硬锐利等,下面我们就接下去研究一下金属的性质。

二、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光泽度实验。

(1)选择铁钉、粗铝丝、粗铜丝等材料;(2)用砂纸摩擦它们表面;(3)比一比,摸一摸,说说有什么发现。(变光亮,有热度)

总结:摩擦变亮、摩擦生热。

2、导热性实验

把铝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热水里,过3分钟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塑料棒有一点热,木筷没有感觉,铝勺很烫)。

总结:铝勺导热快。

3、延展性实验

(1)裁剪一段5厘米长的粗铝丝放在钢板上;(2)用铁锤敲打它,把圆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变化?(变宽、变长)

总结:金属在受到外界压力时,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具有向外扩散的延展性。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活动,我们来总结金属的性质:轻重、硬度、延展性、导热性。金属还有其他一些性质,我们以后会学到。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讨论

师:想一想,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结合书本的资料,如果要制作锅、易拉罐、首饰,你会选择哪种金属?为什么?把讨论结果写在记录纸上。4.5 塑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造材料---塑料。

2、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在作用上对比。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人造材料与天然材料的比较上 教学课时:二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1:认识塑料这种人造材料

1、讲解并提出问题: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

2、学生思考后回答:桶、杯、汽车、电视、录音机、笔、水管等。

3、讲解:塑料的用途可真多呀!可以说塑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材料。那么塑料与普通的天然材料作用上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4、记录两种尺子的特性: 塑料尺子 木头尺子 轻便

透明

防水

耐磨

二、活动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样?

1、先预测:变软()变硬()不变化()

2、实验:用热水分别倒入塑料杯和矿泉水瓶内,观察有什么变化? 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着!

3、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小结:——————————-——-。

4、判断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5、关于塑料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要了解的————————————。三:活动3:戴手套

把塑料手套和棉花手套分别戴在两只手上有什么感觉?结果:一个凉。一个暧和。

一、认识新材料:

二、谈谈对新材料的感受。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把它写下来?

三、活动四:小调查“白色污染”

1、我家一星期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是怎么处理的?

2、统计全班同学的家中一星期共使用塑料袋垃圾袋有几个?

3、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建议。

四、参观塑料加工厂:了解塑料加工的全过程。

第5单元 5.1 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级给某些结论提出疑问。

2、科学知识:知道问题来源于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同培养学生对某些不对的结论可以大胆怀疑,并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实践提出适当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密封罐养好的小草、纸飞机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游戏引入。(1)吹塑纸摩擦后帖在黑板上;(2)两个同学拨河比赛(一个较大,一个较小),猜一猜谁会赢,第一局大个子赢,第二局小个子赢----增加阻力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同学们记录划“正”,看谁提的问题最多

3、“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揭示课题,读题。

二、问题从哪里来?

1、请同学们小结刚才你们是怎么发现问题的?---通过观察(板书:观察)

2、说一说你平时在什么场合发现过哪些问题。

3、组织科技小制作---玩纸飞机,在小制作中同学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问题,下面的活动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意义。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自制一架不同类型的纸飞机。2)每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放飞机比赛。

3)小组长做好记录,把同学们在玩纸飞机发现的问题记下来。4)组长汇报同学提的问题,评一评谁提的问题最有意义。附玩纸飞机的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其他问题:

4、统计班级提的问题,谁提的问题最多最有意义,发给“小科学家”荣誉。

5、小结刚才是怎么提问题----问题来自哪里

三、总结。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游戏、科技小制作中,认真观察,开动脑筋,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就是科学。附板书: 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 观察中

玩中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科学小制作

5.2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用尺、量筒、天平、温度计、秒表等对物体进行测量,采集数据 并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学会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两个外观一样、内放一些小物体,使质量略有不同的纸盒;方格纸若 干张、量杯、量筒、天平、绿豆、温度计、秒表、冷水、热水等。学生准备:直尺、叶子、水杯。教学过程:

一、探究“只凭我们的感觉是否可靠”

1、提出问“只凭我们的感觉可靠吗?”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观察教材第68页上的一幅可造成视觉错误的图片,说说图中两条直线直吗?它们一样长吗?

揭示:使用测量工具认识物体比只凭感官准确可靠。

3、出示准备好的纸盒,请学生掂一掂,能否判断轻重。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测量树叶的长和宽

1、出示两片形状不同,大小接近的叶子,提出问题:怎么知道谁大谁小?

2、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长和宽

3、指导学生测量叶子的面积

三、测量容积(体积)

1、认识量杯和量筒

2、指导学生使用量杯

3、测量自己的杯子能装多少水?

四、测量温度

1、认识各种温度计

2、测量冷水、热水、温水的温度。

五、测量时间

1、秒表练习

2、测一测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

六、认识各种各样的测量仪器

1、认识教材中出现的测量仪器,请学生谈谈它们的用途。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测量仪器。

七、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测量仪器

下载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北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三年级科学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天生炕分场学校 教师: 王 映 杰 二O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第一单元 植物 单元教学设想: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 我们都是科学家: (1)科学是什么 (2)做一位小科学家 二、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校园里的植物(3)校园里的小动物(4)植物·动物·人 三、生命......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植物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资料

    1、 亲历科学 授课教师:闫喜平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地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2、能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学习的基本过程。3、能对周围常见的现......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完整)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1.1科学是„„ A.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09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09.7 第一单元 植物 单元教学设想: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总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

    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

    科学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背后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下是三年级上册的科学教案,欢迎阅读。《科学是……》教案教学目标:1、......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备 课 教 案 科目:科学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 1 第一单元动物的运动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