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目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一书,17日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号召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潮,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通知。全文如下: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并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经党中央批准,为推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高潮,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三十讲》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组织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文原著,用好《三十讲》这一重要辅助读物,深入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级党委讲师团要组织好面向党员和群众的宣传宣讲活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要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各高等学校要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目录
第一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1
一、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 / 1
二、系统完备的科学体系、特色鲜明的理论品格 / 5
三、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武器 / 9
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 12
第二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根本方向 / 17
一、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 宝贵成果 / 17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2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 其他什么主义 / 26
四、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 一以贯之 / 28
第三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 最伟大的梦想 / 32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 夙愿 / 32
二、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历史使命 / 34
三、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36
四、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 37
五、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 39
第四讲 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根本性的变革和成就 / 42
一、全面把握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 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 42
二、深刻理解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 48
三、充分认识取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 根本原因 / 50
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 历史方位 / 52
一、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 / 52
二、新时代的丰富内涵 / 55
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 58
四、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
第六讲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 历史性变化 / 65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时代和 实践要求 / 65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 / 68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要求 / 70
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对 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 71
第七讲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 74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 / 74
二、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 76
三、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 79
四、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 能力和定力 / 82
第八讲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根本立场 / 85
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85
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 88
三、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 90
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 / 92
第九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 94
一、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94
二、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 96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8
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正确方法论 / 100
五、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 / 102
第十讲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 105
一、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 / 105
二、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 / 107
三、新发展理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 110
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 112
第十一讲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5
一、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 115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 117
三、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 119
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 121
第十二讲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124
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 伟大目标 / 124
二、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26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内涵要求 / 129
四、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 131
第十三讲 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135
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 发展阶段 / 135
二、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 137
三、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 主线 / 139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42
五、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146
第十四讲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149
一、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 149
二、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新形势 / 150
三、全面开放的基本内涵 / 152
四、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155
第十五讲 用更加健全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159
一、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 奋斗目标 / 159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161
三、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制度 / 164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167
五、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品格和 巨大优势 / 170
第十六讲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172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特有形式 / 172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独特优势 / 175
三、推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 178
四、加强和完善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 领导 / 181
第十七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183
一、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 183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 185
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187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 189
五、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191
第十八讲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 194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 力量 / 194
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 / 196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 198
四、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 200
五、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 203
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206
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208
第十九讲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 212
一、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 政治安全 / 212
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依然复杂、挑战 依然严峻 / 214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217
四、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 220
第二十讲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223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根本目的 / 223
二、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225
三、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227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229
五、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231
第二十一讲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234
一、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 234
二、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 / 236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 239
第二十二讲 建设美丽中国 / 242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242
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244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247
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248
五、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249
第二十三讲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52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重要基石 / 252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 / 254
三、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 / 257
第二十四讲 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 261
一、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 迈出坚定步伐 / 261
二、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 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264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 / 271
第二十五讲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 274
一、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要求 / 274
二、准确把握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 祖国统一方针原则 / 276
三、推进香港、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行稳致远 / 279
四、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 282
第二十六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85
一、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 285
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 286
三、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 289
四、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 292
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 295
第二十七讲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298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重要平台 / 298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 / 300
三、“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 302
四、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空间 / 305
第二十八讲 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 308
一、勇于自我革命是党最鲜明品格 / 308
二、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 310
三、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 / 312
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315
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317
六、用铁的纪律管党治党 / 319
七、不断扎牢制度笼子 / 321
八、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 323
第二十九讲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 工作方法 / 326
一、坚持实事求是 / 326
二、坚持战略定力 / 328
三、坚持问题导向 / 330
四、坚持全面协调 / 332
五、坚持底线思维 / 334
六、坚持调查研究 / 335
七、坚持抓铁有痕 / 338
八、坚持历史担当 / 339
第三十讲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 / 342
一、充分认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武装全党重大意义 / 342
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精髓 / 345
三、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深悟透 / 348
四、多措并举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教育 / 350
五、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 353
第二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心得
《三十讲》是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分三十个专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篇介绍思想概要,尾篇强调用思想武装全党,分别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是我们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色社会主义重要辅助读物。
这三十个专题。每专题最少3节,最多8节。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十讲“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5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根本目的;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増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就,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及全体人民,正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第二十讲引用《尚书》中这一名言,进而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提升。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发展成就,就是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人群的迅速扩大。在五个社会保险项目中,养老保险与医保基本上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们首先必须吃、穿、住。就是说必须先劳动,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保基数核定和征收由税务局来接管,企业发工资财务要入账,需要到税务局报税、做账,税务局可以掌握相对真实的员工人头数和工资总额,我认为这些举措保障了员工的福利。如养老金使老年人得以安享晚年,医疗保险使疾患者免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失业保险支持着失业工人重新就业,康复事业帮助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等等。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力地维系和润滑着市场经济的运行,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有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特别是解决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去产能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调控好城镇调查失业率。对我们未来进入社会工作,提供了机会与保障,免除了许多后顾之忧,安全感、信心感的提升又促使着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些举措都在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使我们党员能跟随党的步伐,共建美丽中国。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第三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读后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读后感
读完书后感触颇深,如今的时代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如何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成为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党和国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自我革新、自我进化的勇气和担当,加强和改进了党的建设;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新时代。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的号角,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安排,全党要积极响应新号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学习必要的知识并且在学生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将来走入社会进入工作做好准备,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第四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心得体会
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三十讲》有感
今天读了这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给我许多感想,让我领悟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精髓要义、丰富内涵、完备体系和理论品格,感受到思想的魅力和真理的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我们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好教材,必将有力推动促进学习的深入开展。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文原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把认真学习《三十讲》作为推动学习工作的重要引擎,推动学习工作有效开展。作为统一思想认识、提升履职能力的重要基础。把《三十讲》的主要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要联系实际,推动学习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深入群众开展宣讲活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不断增强各族各界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高质量工作效率贡献智慧和力量。
原汁原味地学习、逐字逐句地领会,坚持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学习。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注重用历史的、联系的、辩证的眼光来深入思考,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学习新思想与推动本职工作融汇贯通起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问题,切实弄通新思想的8个明确和14条基本方略的深刻内涵、实践要求。
实干担当要求作风必须要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作风不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抓干部作风也是为了强化担当意识,增强担当责任,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深落细落实。
坚守道德底线,注重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生活正派、健康,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履职尽职,做敢于担当的表率。为民奉献、为民担当,提升精气神、增长新本领,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党员干部要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真正回答好为谁服务、为谁当官、为谁用权等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党员,党员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
第五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心得体会(推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下简称《三十讲》)是一部好学管用的理论武装重要辅助读物。好就好在,它不仅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思想特色和理论品格,而且为我们指明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的路径。要通过认真学习《三十讲》,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人民性、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要紧扣时代之问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品格。它登高望远、通览古今、面向未来,立足时代之基,深刻回答时代之问,解答了许多前人所未解答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了许多前人所未解决的难题难事,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国内,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精准确定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新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科学判断;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提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谋划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提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由此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在国际,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这些重大时代课题,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稳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深刻改变中国来深刻影响世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紧扣时代之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和崇高理想而万众一心、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坚定的人民性,要饱含对党对人民的感情来学。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这种思想特征和品格,深深融入了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论。这一思想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写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科学理论。我们要深刻领悟贯穿在这一思想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严密的系统性,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严密而又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征和品格。这种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它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如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提出的重要判断、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其覆盖面之广泛、理论阐述之深刻、对策部署之全面,可谓前所未有。这种系统性,还体现在它深刻揭示了各领域各方面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一思想体系有一条鲜明的主线,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思想体系有完整配套的“四梁八柱”,这就是“八个明确”。这一思想体系有科学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方法论指导,这就是“十四个坚持”。这条鲜明的主线,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全部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主题主线。“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论断,侧重于新时代条件下理论层面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体现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贯穿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在逻辑,彰显着不断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势能转化成推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的独特优势。“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组成严密完整又充分展开的科学思想体系,并以其许多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完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就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完整准确地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来学,紧密联系我们党近百年发展历程来学,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史来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科学性,要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处处有新意,处处讲科学,处处有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长期实践证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问题,需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尤其要将其立场观点方法学精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特征和品格,正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上。比如,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战略定力、问题导向、全面协调、底线思维、调查研究、抓铁有痕、历史担当等,这些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体现了正确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确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强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论的总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同上述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一样,无不贯穿和渗透着“怎么看”与“怎么干”的统一、目标与路径的统一、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的统一,体现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我们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要求,在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努力掌握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真正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突出的实践性,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来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征和品格,就是它的实践性。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不仅要解决如何解释世界的问题,更重要更根本的是要解决如何改造世界的问题。这一特征和品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突出体现。思想理论的特征和品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时代和实践特点所使然。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时代和实践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是根本性、方向性的,关乎我们党长期执政,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关乎人类前途命运。我们既要搞清楚方向、道路、命运等大本大源问题,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把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改变中国与影响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首先体现在顶层设计与实现路径的高度统一。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提出了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而且明确了战略重点和突破口,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还体现在战略构想与工作抓手的高度统一。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不仅使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明确,而且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抓手,使各项战略举措紧密衔接、更加有效。又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仅从根本上回答了人类社会将向何处去的问题,而且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相呼应,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衔接,既是未来发展方向,又有当前扎实推进的具体抓手。这种实践性特征和品格,更体现在聚焦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高度统一。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每一个理念都聚焦于新时代条件下的短板和问题,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同时,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工作要求,包括对新发展理念中的每一个理念如何落地生根,都提出了明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而且要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狠抓落实,使学习的力量、思想的力量转化为实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