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挑战杯 - 浙江大学医学院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获奖作品名单(特等奖、一等奖)
(一)特等奖
《“情理之治”:基层信访办的运作逻辑—北京市A乡“无理上访”的案例分析》 《新型齿轮齿条式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与研究》
《农民工欠薪问题何以在务工人员大县高效解决?——基于浙江省玉环县清薪办模式的调研》 《人车交互式自主泊车演示系统》
《中国典型湿地发展影响因素探究之旅——基于对山东、宁夏、云南三省十年生态科考的思考》 《乡土社会与市场经济的互联——基于福建东庄镇医疗产业同乡同业现象的实地调查》 《面向人工光合作用的新型纳米超晶格材料》
《用兴趣灌浇人才成长的苗圃——以复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水热固化海砂为低环境负荷的新型建筑材料》
《基于反向双螺旋杆万向关节的微型机械臂及其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 《移动平台安全操作系统T6及其应用》 《自供养技术用于增效癌症光动力治疗的研究》 《移动式秸秆热解制油设备的研发》 《多视点大尺寸光场真三维显示系统》 《低成本立方体纳卫星》
《“SCcope”—基于智能计算机成像的三维定量相位显微镜》
《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民族社区治理调查—以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为例》 《煤化工高浓污水除油新技术研究》 《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村民动员机制探索——基于江苏省建华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实证研究》 《关节软骨组织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研究》
《流动的冰——渔船用海水流化冰制备过程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创新》 《刚地弓形虫TgAtg8-TgAtg3分子互作在小分子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丰富环境”戒毒劳教后时代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社会化探索基于浙江5家强制戒毒所的实地调研》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在流转中实现共赢——河南~陵模式探索》 《新常态下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探索——基于“长江经验”的调查与思考》 《面向高度一体化结构的数控加工/3D打印符合设备》 《基于碳纤维可穿着超级电容器储能器件的研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层体制创新——以“政经分离”为特征的南海农村综合改革调研》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 《龟裂模板法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膜技术及应用》 《基于近场直写维纳喷印的三维光栅喷印工艺及其装置》 《基于盲分离技术的胎儿心电监护系统》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型抗白血病靶向短肽ETP-3904》
《初中生课业负担指标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基于有代表性的个案的实证研究》 《建立具有临床意义的实验模型以研究卵巢癌的转移机制》 《石墨烯对海水淡化的作用》
(二)一等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背景下的农民买药困局探索——基于四川省渠县的实地调查证据》 《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
《基于自旋霍尔磁阻效应的自旋电子学研究和忆感器物理模型实现》 《高容量柔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研究》 《气动软体抓持器》
《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跟踪飞行器》 《超浸润材料在界面科学领域的应用探索》 《大气污染冲突解决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 《基于人体工学的可穿戴式外骨骼增力套装》
《行走中的正义——以“北京义联”为例探索民间法律援助发展之路》 《地票制度下县域金融深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研究——以重庆为例》
《大数据环境下移动应用服务使用者信息安全危机调查研究——以Android系统手机移动应用为样本》 《内蒙古西部地区推广生态大棚人工植草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基于内蒙古磴口县的调研与实践》 《我国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探索——对河北省青县秸秆联户沼气的调查研究》 《基于脑控技术的家兔动物机器人行为控制研究》
《游离的“第四元”——新生农民工“杀马特”群体城市融入的实证研究》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的认同调查研究报告以大连市的调查为例》 《氟苯达唑,一种驱虫药治疗乳腺癌干细胞的发现》 《以极光激酶A为靶点构建肿瘤纳米基因药物的研究》
《政经德善。多元协治与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探索——以吉林省扶余市农民志愿者组织为例》 《紫丁香2号纳卫星》
《钕钡铜氧薄膜籽晶过热性能提升及其应用于超导晶体制备的研究》 《等离激元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热蒸发性能研究》 《多元化动机与单一化社会支持:上海市老年打工族现状扫描》
《理想的代价: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困惑—基于上海地区ISEF获奖者的研究》 《还权于民的上海实验——基于上海闵行、松江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行区的调查》 《营改增后企业税负与利润是否一定反向变化?——基于上海市147家文化企业的调查》 《从“人生炼狱”到“圆梦天堂”?——以亚洲最大“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为例》 《让非遗“活”在当下——黔东南地区苗绣艺人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二甲亚砜处理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l-6细胞诱导小鼠建立肿瘤特异性免疫》 《远程气体探测用发功率窄线宽可调谐中红外激光光源研发》
《我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一种创新探索——基于苏南地区张家港市家庭农场的调查》 《新型蛋白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转移中的应用》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有益探索——对太仓市“政社互动”模式的调查研究》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的“共同参与型”老年人健康管理新模式—基于南京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实践》
《基于环量控制技术的无舵面无人机》 《无源式流体推力矢量动力装置》 《高精度光矢量分析仪》
《中国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南京市智慧居家养老实践为例》 《铜纳米线透明导电组装膜》 《新型双轴肩搅拌摩擦焊接装备》 《价值的光辉——新市民价值观变迁研究》 《高性能无稀土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 《防弹衣材料聚苯硫醚合成新工艺》
《“海创归客”:中国创新驱动的抑制可贵力量—基于常州市6个留创园158家企业的调查研究》 《背负式超级卫星通信地球站》 《有机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基于同位素和碳循环示踪方法的黄河源区水力联系研究》 《关节腔注射塞来昔布自组装缓释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定向识别水相分离食药级藻蓝蛋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探索——以四川省遂宁市水治理为例》 《具有自切割和搅拌功能的环保用无堵塞泵关键技术研究》 《疯牛病中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纳米银基/石墨烯三维抗菌气凝胶的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 《功能多肽制备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研究》 《环保电动微型旋耕机》
《基于选择性敲除策略的中药效应物质辨识技术—中药红花活血祛瘀效应物质分级辨识示范性研究》 《让小微企业打赏互联网融资的“和谐号”—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调查报告》
《相约四点半:探究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N大学“社区课堂为例》
《大手牵小手:基于农民工子女教育调查的介入性帮扶研究——南京某高校“大手牵小手”团队志愿行动报告》
《从空间城镇化到人的生活方式城镇化:对苏州市“被”进城农民生活变迁的调查分析》 《秸秆深埋水旱两用双轴旋耕全程监控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 《便携式多用途润摩擦特性测量分析仪的研制》
《玉米ZmBT1和ZmSSIV基因与淀粉品质相关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 《熵分析与光谱反射率对比优化的LED医疗照明系统》 《工件微激振的高效震动锯切装置》
《面向水质健康检测的无线传感仿生鱼及其组网装置》 《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改革调查报告》 《心肺复苏一体化自动装置》 《去细胞肾支架诱导肾再生》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兼容性研究——基于浙江省90个县市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的调查分析》
《全自动智能剥鱼皮机》
《滩涂贝类幼苗优质饵料微藻筛选和快繁的应用研究》 《基于尿素烧结过程中SO2、PCDD/FS协同减排技术》
《农村女儿养老的行动逻辑和社会认同差异研究——对安徽省南中北三县的调查》 《埃及伊蚊对bit侵染的差异蛋白组学分析及生理影响机制》
《农村留守妇女自制与乡村发展——江西省万载县白水妇女互助组织调查》 《基于无人机的裂缝险情检测系统》
《苦味受体与缩宫素受体对肠道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链链不舍”的“农企合一”机制促进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对山东省诸城市得利斯的典型调查》 《秸秆集束打捆机》
《如何开启智慧农业的破茧之旅——以传统农区河南商水县为例》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逆城镇化”现象透析——基于洛阳、新郑、禹州三市农户的典型调查》 《农民如何装扮自己的精神世界?——转型期弄农民信仰选择行为研究》 《过渡金属催化的自由基氧化耦连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石墨烯类二维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在能源储存等领域的应用》 《法学教育实践育人的新路径——以XX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为例》
《网络环境下匿名侵权个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两起典型案例谈起》 《从“被上楼”到“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基于沙洋县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的调研》 《喷水推进船舶机动操纵矢量控制系统》 《新型防沉降无泄漏磁流变脂阻尼器》
《钒系自缓冲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储锂机制原位分析》 《激光诱导仿生超疏水多功能表面》
《基于碳纤维布的系列可穿戴柔性超级电容器》
《我国家庭农场的孵化培优研究——基于武汉地区的调查报告》
《小城镇建设需要打赢“人口争夺战”——对东中西部18个国家重点镇的调查》
《“四个全面”推进背景下湖南民族教育政策实施现状研究——基于湖南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县的调研》
《二维纸基柔性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器件的制备与研究》 《光纤矢量扭转传感器》
《基于集料-沥青界面改性的路面性能改善材料及工艺》
《区域品牌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专业镇转型升级的推动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专业镇的实证调查》 《食品安全检测仪》 《“城中村”智慧化升级的运营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市石溪村的调查研究》
《农村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的一个宝贵探索——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留个乡贤理事会的调研》 《高性能卫星导航数字基带芯片设计》
《为农村经济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广东两个典型淘宝村发展实践调查》 《调节抗菌药效团发现多重作用机制的小分子脂肽》
《创新驱动视阈下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基于滇黔桂三省数据分析》 《工业机器人精密高效传动装置》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民族地区村规民约和国家法的互动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为例》 《光学无创人体监护系统》
《公益性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基于重庆开县民丰互助合作会的农村金融试点》 《迷“网”中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手机网络不当使用现状调查》 《一种126KV及以上电压等级SF6开关设备寿命在线检测系统》
《西北地区农村土地流旋转经验的有益探索——基于陕西省泾阳、蒲城、凤翔三县的土地流转调研》 《睿眼随行——眼球脑电波协同控制的渐冻人辅助轮椅》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维吾尔语和藏语手写识别输入法》
《重拾画乡情,共绘乡村美——陕西户县东韩村特色产业发展调研》 《神经病理性阵痛新靶点——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疼痛慢性化中枢机制的研究》 《新疆南疆典型区红枣种植湖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 《手语教学手套》
《污水处理一步通——构建基因电路简化脱硝程序》 《半固态全钒液流电池》
《中药有效提取成分抑制肿瘤细胞转移》 《澳门药店中成药及传统药物市场现状调查》
第二篇: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教学信息化平台
浙江大学医学院
医学综合课程III
理论考试大纲
浙江大学医学院
本科生办公室
认知领域笔试
一、考试设计
考试学科包括:内、外(含外总)、妇、儿、神经、传染、精神。试题总数为200道(最佳选择题),总分100分。
二、认知领域笔试考试方案与大纲
(一)考试方案
见“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综合考试(认识领域)命题方案”。
(二)考试大纲
见“认知领域考试内容大纲和编码”
认知领域考试内容大纲和编码
401 内
科
学
40110 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4011001 急性糜烂性胃炎
4011002 慢性胃炎
4011003 消化性溃疡病
4011004 肠结核
4011005 炎症性肠病
4011006 黄疸
4011007 肝硬化
4011008 原发性肝癌
4011009 肝性脑病
4011010 急性胰腺炎
4011011 结核性腹膜炎
4011012 上消化道出血
4011013 急性中毒
401101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4011015 其它 40111 循环系统疾病
4011101 心功能不全
4011102 心律失常
4011103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病
4011104 高血压病
4011105 冠心病
4011106 病毒性心肌炎
4011107 原发性心肌病
4011108 心包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4011109 其它
40112 呼吸系统疾病
4011201 肺炎
4011202 支气管哮喘
4011203 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
4011204 肺脓肿
4011205 肺结核
4011206 结核性胸膜炎
4011207 呼吸衰竭
401120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011209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40113 肾
病
4013101 肾小球疾病
4013102 急、慢性肾盂肾炎
4013103 急性肾功能不全
4013104 尿毒症
4013105 风湿病
4013106 其它
40114 造血系统和血液疾病
4011401 缺铁性贫血
4011402 再生障碍性贫血
4011403 溶血性贫血
401140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011405 白血病
4011406 淋巴瘤
4011407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4011408 其它
40115 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疾病
401150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011502 糖尿病
4011503 皮质醇增多症
4011504 其它
402 外
科
40221 外科总论
4022101 无菌术
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
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辅巾
4022102 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
代酸、代碱的病生、临床表现、诊治
4022103 休克
休克的临床表现
外科休克病人的诊断治疗
4022104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的病生、临床表现、诊断和急救
4022105 麻醉
输血
输血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 血浆增量剂和血液成份的用途
麻醉
麻醉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麻醉前一般准备工作常用
全麻药的临床药理 全麻的常用方法
气管内麻醉术和肌松药的应用 神经阻滞的实施原则 局麻药常用剂量及其范围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正确处理 椎管内麻醉的实施原则 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步骤 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麻醉意外和麻醉并发症的防止和处理要领 复苏
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群众意义 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
人工呼吸原理,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心脏按压的原理和胸外心脏按摩技术 心肺复苏的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心肺复苏后处理的原则,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4022106 围手术期的处理
术前准备和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4022107 外科感染
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原则
败血症和脓血症的诊断治疗原则
4022108 创伤
创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生
创伤的临床过程、检查诊断方法、急救和治疗原则
浅部伤口的清创术和换药方法
4022109 烧伤和冻伤
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的判定方法
烧伤创面初期处理和补液疗法
大面积烧伤急救程序和烧伤侵袭性
感染的诊治要点
4022110 肿瘤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恶性肿瘤的检查诊断步骤和新的诊断步骤
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方法及其新进展
40222 普
通
外
科
4022201 甲状腺结节
4022202 甲状腺功能亢进
4022203 甲状腺癌
4022204 急性乳房炎
4022205 乳房囊性增生病
4022206 乳癌
4022207 腹外疝
4022208 急腹症
4022209 腹部闭合性损伤
4022210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4022211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022212 腹腔脓肿
4022213 胃十二指肠溃疡
4022214 胃癌
4022215 肠梗阻
4022216 肠息肉、息肉病和结肠癌
4022217 急性阑尾炎
4022218 直肠、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息肉
4022219 直肠癌
4022220 门静脉高压症
4022221 肝脓肿
4022222 原发性肝癌
4022223 胆道蛔虫病
4022224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4022225 急性胰腺炎
4022226 外科梗阻性黄疸
4022227 下肢静脉曲张症
4022228 壶腹部癌
4022229 胰腺癌
4022230 胰岛素瘤
4022231 胃泌素瘤
4022232 其它 40223
骨
科
4022301 骨折
4022302 手外伤
4022303 扭伤
4022304 关节脱位
4022305 狭窄性腱鞘炎
4022306 肱骨外上髁炎和肩关节周围炎
4022307 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
4022308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慢性骨髓炎)
4022309 骨与关节结核
4022310 骨肿瘤
4022311 半月板损伤
4022312 周围神经损伤
4022313 其它
40224 泌
尿
外
科
4022401 肾损伤
4022402 膀胱损伤
4022403 尿道损伤
4022404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4022405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4022406 尿石症
4022407 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
4022408 泌尿系梗阻
4022409 肾积水
4022410 男性性功能障碍
4022411 其它 40225 胸
外
科
4022501 胸部损伤
4022502 脓胸
4022503 肺肿瘤
4022504 食管癌
4022505 心及大血管疾病
4022506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4022507 肺动脉口狭窄
4022508 其它
40226 神
经
外
科
4022601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机理和病因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病理生理,脑疝形成机理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不同类型脑疝抢救处理措施
4022602 颅骨骨折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原发颅脑损伤的受伤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4022603 颅内血肿(特别是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诊断方法,脑损伤处理原则(开放性损伤)
4022604 颅内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脊髓压迫症的临床分期
颅内椎管内肿瘤的分类,检查手段,诊断与鉴别诊断
4022605 其它
403 妇
产 科
学
40330 产科
4033001 正常分娩
40330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033003 流产
4033004 异常妊娠
4033005 前置胎盘
4033006 胎盘早期剥离
4033307 高危妊娠
4033308 心脏病
4033309 急性病毒性肝炎
4033010 异常分娩
4033011 产后出血
4033012 子宫破裂
4033013 胎儿窘迫
4033014 异常产褥
4033015 新生儿窒息
4033016 其它 40331 妇
科
4033101 阴道炎
4033102 慢性宫颈炎
盆腔炎
4033103 生殖器结核
4033104 子宫颈癌
4033105 子宫肌瘤
4033106 子宫内膜癌
4033107 卵巢肿瘤
4033108 滋养细胞疾病(含绒毛膜癌)
4033109 子宫内膜异位症
4033110 功能性子宫出血
4033111 其它
404
儿
科
学
40440 儿科内科
4044001 新生儿窒息,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湿肺病以及颅内出血
4044002 新生儿黄疸
4044003 新生儿败血症
4044004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4044005 营养不良
4044006 婴幼儿腹泻
4044007 支气管肺炎
4044008 先心病
4044009 急性肾炎
4044010 肾病综合症
4044011 小儿贫血
4044012 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
4044013 呆小病
4044014 遗传代谢病
4044015 原发型肺结核
4044016 其它
405 神
经
病
学
40550 神经内科
4055001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
405500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4055003 三叉神经痛
4055004 急性脊髓炎
4055005 脊髓压迫症
4055006 多发性硬化
4055007 运动神经元病
4055008 震颤麻痹
4055009 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4055010 癫痫
4055011 偏头痛
4055012 重症肌无力
4055013 其它
406 传
染
病
学
40661 肠道传染病
4066101 病毒性肝炎
4066102 伤寒
4066103 副伤寒
4066104 霍乱
4066105 细菌性痢疾
4066106 脊髓灰质炎
4066107 其它
40662 呼吸道传染病
4066201 麻疹
406620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066203 其它 40663 虫媒传染病
4066301 流行性乙型脑炎
4066302 疟疾
4066303 其它
40664 动物源性传染病
4066401 流行性出血热
4066402 钩端螺旋体病
4066403 其它
408 精神病学
4082301 绪论
掌握精神疾病,精神卫生和心身医学的概念
4082302 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掌握素质因素、心理素质、躯体素质的概念。
4082303 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常见的妄想和特征性症状,掌握常见的精神病综合征。
4082304 精神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掌握精神疾病病史的采集方法,精神状态的检查方法,熟悉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量表的应用。
4082305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掌握脑器质精神障碍的概念,常见的综合征,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掌握脑炎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脑肿瘤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
4082306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掌握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及其共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熟悉其病因。
4082307 药物、酒精依赖
掌握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的概念,吗啡类、苯丙胺类、可卡因类药瘾的特点。熟悉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082308 精神分裂症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病因和发病机理以及发病率和患病率。
40820309 情感性精神障碍
掌握躁狂、抑郁症的三联症,躁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特点,抑郁症的情感障碍,睡眠障碍的特点。
4082310 神经症
掌握其共同临床表现及与分裂症、癫痫的鉴别诊断。
4082311 老年期精神障碍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老年性和早老性痴呆,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临床表现。
4082312 精神发育迟滞
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概念,临床表现特征。4082313 精神病的治疗
掌握药物治疗的原则,常见药物的剂量、适应症、熟悉支持方法、行为方法、精神分析法。
例
题
A1 型题(最佳选择题肯定型)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肯定陈述。答题时,只许从5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粗线。
1、一位男性青年,因一年来尿频、尿道异物感及排白色粘液伴阴部不适、早泄、失眠来就诊,若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镜检WBC每高倍视野应大于: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E、10个
答
案: E
A 2型题(最佳选择题否定型)
每一道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引导句为否定陈述,并用黑体印刷以示强调,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粗线。
2、患者,女性,50岁,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血尿3年余。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一约2.0cm×1.5cm×1.5cm带蒂的乳头状瘤。下列哪项治疗是不正确的:
A、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B、膀胱部分切除术
C、膀胱全切术
D、术后膀胱内灌注化疗
E、术后免疫治疗
答 案: C
B2型题(扩展最佳配伍题)下列试题,先给出5个以上备选答案,然后提出2个以上问题共用这组备选答案,答题时,要为每道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然后在另外一张答题纸上写出相应题号与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一次,一次以上或一次也不选。
[问题:3 ~ 4] A、伯氨喹啉
B、磺胺类药 C、氯喹啉
D、乙胺嘧啶
E、阿的平+伯氨喹啉
F、氯喹啉+伯氨喹啉 G、乙氨嘧啶+伯氨喹啉
H、环胺胍+伯氨喹啉
3、某女性患者于夏季因寒战,高热四天为主诉入院,患者发作时寒战、高热、剧烈头痛,退热后活动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对此最常用的治疗是:
答
案:
F
4、某患者临床上考虑疟疾,但多次检查均未发现疟原虫,可考虑用什么药物做诊断性治疗?
答
案:C
B1型题(最佳配伍题)
下列试题,先给A、B、C、D、E五个备选答案,然后提出2~3个问题,共用这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为每道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然后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粗线,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择一次,一次以上或一次也不选。
[问题5~6]
A、尿毒症昏迷 B、脑血管意外 C、肝性脑病 D、一氯化碳中毒 E、有机磷中毒
下列病人出现昏迷的原因是:
5、50岁女性,曾因肝硬化作过门腔分流术,近日因黑便入院,昨晚较烦燥,护士给予肌注安定10mg。
答
案:C 6、一名中年男性被人送入急诊室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大小便失禁。
答
案:D
A4型题(病历串最佳选择题)下列试题,每串题都有一段共用题干病历描述,然后提出4个以上与病历相关的问题,随着问题的深入,有的题要增加辅助信息,该信息只与回答该题有关,有的问题偶而也插入只与该题相关的假设信息,每个问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每题只许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作为正确答案,然后在答题纸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粗线。
[问题7~10]
7、32岁,女性,因半年来胸闷不适,近一周昏厥发作三次来门诊,心电图检查正常,为进一步明确昏厥原因,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脑电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C、脑CT
D、超声心动图
E、心脏电生理检查
8、最后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其心电图特征是:
A、P—R 0.32秒
B、持续性速室性心动过速达6秒
C、发作性室颤
D、频发窦性静止达6秒
E、三度房性传导阻滞
答案:D
9、治疗应选择:
A、异丙基肾上腺素
B、阿托品
C、心脏起搏器治疗
D、极化液
E、激素
答案:C
第三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8000字)
狠抓医院管理,确保医疗质量,认真迎接“三甲“评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上关于上一周期“三甲”医院
评审后的工作汇报
200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医一院)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关心下,通过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了卫生厅组织的三甲医院复评,被确认为“三甲医院”和“浙江省三级特等医院创建单位”。浙医一院一方面觉得是一种荣誉,是上级部门对我院开展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倍感压力。自2004年的医院评审工作结束以来,医院充分结合在评审过程中检查组提出的意见,狠抓医院管理,注重医疗质量,加强科研,同时也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国家对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和指示,与时俱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现简要将2004年上一评审周期后的医院一些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医院目前基本情况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浙江省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类综合性医院,是浙江省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之一。医院现有职工37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医护专家43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长江讲座教授2名、“千人计划”1名、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2名、求是特聘教授2名。占地面积150余亩,核定床位1900张。2009年医院门急诊达到256万人次,出院病人达到7.1万人次,手术达到3.4万人次,医院总收入21.7亿元。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环境温馨舒适,拥有国内一流的智能化门诊大楼、智能化医技综合楼和智能化病房综合楼。设有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肾病)、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血液)、浙江省血液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移植免疫实验室;省器官移植中心、省人工肝技术指导中心、省医院药事管理质控中心、省糖尿病中心、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省结直肠疾病治疗中心、省口腔颌面疾病诊治中心、省核医学中心、省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省中毒急救与防治中心、省护理中心等40余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学基地等。近年来,医院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之路,借助主持的“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构建“省、县(区)、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成功使优质医疗资源垂直延伸到基层。目前,医院已拥有1家托管医院,3家合作医院,89家协作医院及网络服务单位,1家对口基层医院,提供了数千次的远程会诊服务。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pet/ct、回旋加速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3.0t mri、多排螺旋ct、dsa、多探头ect、storz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wg自动系列化分析仪、数字胃肠机等总值逾6亿元医疗设备。
在科研方面,医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三项,此外,还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卫生部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近几年来,医院有五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6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ci论文数逐年上升,连续6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sci收录前十强”。2009年医院到位的科研总经费达到1.03亿元,成为浙江大学首个科研经费超过一个亿的附属医院,荣获“2009浙江大学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
医院主办学术期刊:《hbpd int》(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已被sci收录,《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同时,主编《传染病学》、《外科学》获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98名,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
医院秉承“严谨求实、科教强院、规范服务、管理增效”的宗旨,先后获得省先进医院、省、市文明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二、浙一医院医院以2004年这次评审为契机,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信息化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通过2004年这次评审,医院根据着重于提高医疗安全意识,改进医疗安全管理,降低医疗费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医院品牌内涵,促进医患关系和谐。下面是一些医院的具体做法:
(一)、浙一医院医院注重依法执业,依法行医。首先,医院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认真核对诊疗科目执业,按时校验。一些新开展的新技术,在医院通过,伦理同意的前提下,第一时间汇报卫生厅等主管部门。医院目前已经按照要求申报了一、二、三类技术。同时,医院还注重全院医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医院并在不同的层面,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学习各种和医疗有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等。自2004年以来,医院开展全院范围医疗法律学习达到30余次,并每年定期检查医院各岗位的资格证书,真正做到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依法执业,安全行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浙一医院医院注重科学管理,注重管理创新,积极探索管理改革。医院率先于2000年开始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路子,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将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辐射,依托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创新医院管理模式,通过协作、合作、托管、兼并等方式开展多种医疗协作,构建以浙一为核心的医疗联合体。目前有协作医院89家,合作医院3家,托管医院1家。医院大力发展远程会诊网络建设,目前和我院建立网络医疗合作的医院达到86家,通过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全年进行了2500余例危重症及门诊病人会诊。这种“大手牵小手”优质医疗服务下乡的模式,受到了省委、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
(三)、浙一医院注重服务理念,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了切切实实服务老百姓,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医院注重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转变服务作风,注重诚信服务,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切实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落实医患沟通制度,服务态度良好,注重语言文明礼貌。
在改善就医条件、优化就医流程、改进服务方式、延长服务时间、加强医患沟通等方面,医院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医院进行门诊预约、错时门诊、家人门诊、并开通医院门诊大厅的自动取化验单的服务功能。医院注重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设,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2004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入院的危急病人,达到2000余人。医院还积极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在急诊危急病人,采用“先就诊,后付费”制度。为了切实维护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和谐医疗环境,医院在各种场合对患者进行宣教,并注重于对患者投诉进行有效管理。医院专门建立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配有5名专职人员。2004年以来,医院的各种投诉问题,均圆满解决。
浙一医院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认真、圆满完成各项指令性任务。医院每年完成的指令性任务为全省各医疗单位前列。在抗震救灾、sars、手足口病、等等方面,医院均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发挥了了应有的作用。2009年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得到省委书记赵洪祝、副省长郑继伟、卫生厅厅长杨敬等领导及省外事办、浙江大学领导的一致好评。2009年下半年大规模疫情爆发后,医院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依托设在我院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甲流防治工作,并指导其他医疗机构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自接收和治疗第一例甲流患者开始,坚持每天总结疾病发展趋势、记录治疗后的疗效及反应,摸清疾病的规律。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的抢救治疗方案,并继续努力为日后治疗和抢救危重型甲流病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案。积极选派专家实地到全省各地授课培训,实地会诊参与抢救工作,共外派专家会诊救治20多批次,专家人数达40余人次。建立了以我院为中心的浙江省甲型h1n1流感网络救治平台,实施远程救治。,我院共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1262人,阳性290人,阳性率40%。隔离病房共收住(含留观)甲型h1n1流感病人250人,其中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83人、危重症的21人。
同样在援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医院也积极参与,并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医院先后3次派出医疗对,积极参加该项工作,“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后,医院班子立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其后安排赴川抗震救护医疗队共计14人,组建了1000多名人次的抗震救灾医疗应急后备队和志愿者队伍,在灾区建立首个抗震救灾网络专用平台,该项工作受到到包括国家总理温家宝在内的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医院及时建立爱心病房和做好相应器材、设备、药品等物资的配备、保障工作,在短时间内,1300名党员踊跃缴纳用于救灾的特殊党费达40万余元。医院和党委获全省卫生系统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院长郑树森获得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同样,我院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手足口病防控”、对口支援、万名医生下乡以及其他各种应急工作中,浙一医院充分发挥了一个省级大医院的模范作用。
(四)狠抓医疗质量、保证安全医疗
浙医一院根据卫生部、卫生厅制定的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规范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医院利用pda、条形码对病人对身份进行有效管理。通过网络,医院不良事件直报,直报率达到90%以上。危急值通过电话、网络、短信功能,第一事件通知医务人员。医院通过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自从上一评审周期以来,每年定期召开全院医师大会,召开安全医疗专项会议30余次(如医院用血安全会议、医技科室的安全会议、合理用药专题会议等等)。下发各种有法医疗安全的文件达到74个,并利用周会、科务会、交班会、院网、院报等途径进行全面发动和部署。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医疗,医院成立各种层面的医疗质量控制组织,院长郑树森院士亲自担任医疗安全委员会主任。
浙医一院从2004年上一评审周期以来,还根据实际情况,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项工作。医院抓住重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切实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工作如下: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医院院已对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全面疏理,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目前对第二、三类医疗技术做申报工作。认真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和临床路径,专门成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管理规章制度的学习,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医院制度了《浙医一院工作制度》和,《医一院应急预案制度》,医务科编写了《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做到核心规章制度和流程,人人知晓,落实到位。
3.加强医院医务人员法律、法规和“三基三严”基本技能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操作考核。自2004年以来,医院坚持每月组织专家讲座,共有60次讲座,重点为急危重症的知识、“三基”知识、医疗法规等内容,并设定专家讲课评价表,听课的人员参与评价,不断提高专家讲座水平,做到基础知识与最新进展相结合,书本知识与个人体会相结合,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相结合。医院设立cpr专家考评小组,制定最新的cpr评分标准及细则,对全院医师进行了大规模的操作训练考核之前,师资人员也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试。便于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医院还专门发放cpr操作光盘给医务人员自学。坚持每年一次的cpr操作考试和三基理论考试,参考率100%。2009年考试的及格率达90%以上,优秀率达8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及格的人员及时进行补考。补考成绩都达到100%合格率。
4.加强药物不良反应防范、报告和处理,组织药物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培训讲座。认真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院坚持每月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检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和医生考核挂钩。处方合格率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率达到95%以上。医院定期召集医院合理用药指导委员会专家及药剂科、麻醉科专家就医师是否合理用药对全院临床科室的现病历进行了抽样检查。检查的药物类型主要为抗生素类、止血类、护肝类药物以及麻醉用药、中成药注射液等。并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医师泛用、滥用药物的现象。为确保我院使用药品的安全、质优、经济、有效,提高医生、药师的药物使用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医院在制订了“浙医一院处方评价制度”和“浙医一院处方处罚标准”的同时成立了浙医一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下设合理用药指导委员会和药物使用监控委员会,并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监测点医院加入了“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医院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重要抓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专门成立了“浙医一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小组”。5.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基本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护理部建立并完善三级质控网络,重视专业质控小组的效果评价;继续深化护士“三基三严”培训工作,注重护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考核:对全院护士长、骨干护士进行业务操作示教和考核共1849人次;对2009届132名护士进行了每月一次理论知识考试和6项操作示教及考核1800余人次,以尽快提高新护士专业水平;08届护士操作示教及考核1800人次,对晋升护师、主管护师及定级护师的护士操作考核178人次,进行临床各科操作抽考100余人次。派送护士参加省内外各项学习班。开设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等专科特色门诊,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提升了服务品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医院建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网,成立十个护理质量控制网落架构。建立六个质控小组,如静脉输液质控小组等,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控与管理。加强护理教育科研管理,加速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6.加强对病历的管理,严格按《浙江省病历书写规定》认真书写病历,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抽查部分归档和现病历予以考核评比,成绩通过院网通报。为加强病历质量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医院进一步明确了病历质控医师职责,强调病区质控员全面负责对病区内每份出院病历的质量把关,应对医院病历质控委员会反馈病历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医院对病区质控员,不合格病历、优秀病历的经管医生实行了奖罚制度。明确指出科室病历质量与科主任、医生年终考核挂钩。由医务科、质量管理科具体组织,对科室现病历进行了拉网式的大检查,抽查部分死亡病历,参照08、10版浙江省病历书写要求进行检查,查后及时反馈病历书写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直接落实到科主任和病区质控员,要求上交整改措施到医院。并评选书写优秀病历,并予表彰。
7.医院注重急诊医疗水平提高和医疗安全,完善急诊制度,加强急诊医生培训,落实急诊会诊和交接班管理。医院于2010年扩大急诊抢救室,彻底改变急诊大厅、走廊人满为患的局面。扩建后抢救室。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抢救室,可以同时抢救30位病人,并配备先进的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和全部配备多功能转运床,减少抢救及各种检查过程中的搬动,提高抢救效率,对于提高急诊科处理群体性多发伤和中毒患者的整体应急能力和整体抢救水平,发挥很大作用。急诊科作为全省急诊量最大的单位,每年急诊量大达到11万余次。急诊科规范和制定了突发事件和大规模紧急救援的救治程序和急救绿色通道。要求每个急诊医务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例如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和基本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休克、血液净化等。我院急诊科还坚持每年定期进行进行肺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腹症、腹部外伤、骨盆骨折、胸部外伤、群体性食物中毒、肺性脑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等急诊病种的演习。8.加强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病理和临床用血等医技科室的管理,提高质量。(检验科„„)9.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传内科、血液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进行检查,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生院感及时反馈,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按规定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我院已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臵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手术部位(结肠癌)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目标性监测,每年公布全院感染菌株以及耐药谱的统计,对mrsa等多重耐药菌株开展监测与控制,按国家要求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同时定期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与部门开展有意义的环境卫生学检查,发现感染病例及时报告,对流行事件及时发现、调查与报告,每3-6个月召开会议并反馈整改,感染率一直控制在10%以下。10.加强手术和麻醉的安全管理,建立麻醉操作主治医师负责制、规范麻醉工作流程,实施《手术安全核对表》,做好麻醉术前充分准备,加强对患者麻醉术中和术后的监护,及时发现、解决各种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并做好制订、落实《麻醉科防范风险措施》、《手术室消毒措施》、《手术病人接送安全防范措施》,手术医生掌握《手术管理标准化(十条)》。根据麻醉诊疗指南和《麻醉技术操作规范》我院制定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工作手册,详细规定了各种麻醉技术操作和麻醉管理(包括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监测和管理)的工作流程,针对麻醉科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主治医师(含教授、副教授和主任及副主任医师)负责制和三级医生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模式。并不断规范麻醉全程复苏,建立复苏室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及病人的评分标准。
11、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明确门诊部门管理职责,实行实名挂号,电话预约挂号,落实门诊管理核心制度、质量管理监控和奖罚制度。依据《浙江省医院门诊管理暂行办法》我院已实行实名制挂号,以缓解看病难,同时与保卫科、财务部门一起共同取缔“倒号”现象,使曾经严重的倒号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止。专家门诊已推出了电话预约挂号及网上预约挂号。为缓解远道病人就诊的困难,在门诊开设网络疑难疾病会诊系统,方便外地门诊病人的疑难疾病会诊。实行分层挂号、收费及计算机叫号、二次候诊、计算机排队候诊等措施,并拟推出自助挂号、自助取检验单,以方便病人。
(五)、浙一医院硕果累累的科研和教学成果
医院在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硕果累累。在科研方面,医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三项,此外,还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卫生部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近几年来,医院有五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6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ci论文数逐年上升,连续6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sci收录前十强”。2009年医院到位的科研总经费达到1.03亿元,成为浙江大学首个科研经费超过一个亿的附属医院,荣获“2009浙江大学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
医院主办学术期刊:《hbpd int》(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已被sci收录,《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同时,主编《传染病学》、《外科学》获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98名,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
以2009年为例,2009年,医院多项国家级项目启动,其中包括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的 3个子课题,分别为“肝癌抗复发转移治疗临床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主持人:郑树森;专项经费4150万元)、“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重症化转归的机制研究”(主持人:陈智;专项经费4000万元)和“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的新方案、新方法研究”(主持人:黄建荣;专项经费7185万元);我国第2个肝移植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器官移植的免疫学应用基础研究”(专项经费3600万元); “器官移植的关键技术研究“等3个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863计划项目1项。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7项等。2009年申报成功的省厅级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22项,其中2个杰出青年团队,1个重点项目;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0项,一般项目15项;省部共建科研项目4项,省卫生厅一般项目67项;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4项,其中重点1项,面上等23项;2009年钱江人才计划15项,2008年申报的5项项目通过。2009年到位的总经费预计超过9668万元。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我院成立了中药药理实验室(血液病)三级实验室和免疫肾病三级实验室。2009年12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医院科研成果丰硕,包括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浙江省医学创新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我院sci论文数量逐步上升,2008年我院共有219篇(article、review、letter三类论文)被sci收录,居全国医疗机构第4位,这是本院连续第六次进入“全国医疗机构sci收录前十强”。
2009年,新增博士生导师14人,新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85人临床轮转安排和教育,接受和外送毕业学位论文匿名评审238人/次,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考核218人。积极举办临床教学讲座、学术活动、中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班等。
(六)浙一医院注重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医院
围绕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团委、工会、离退办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医院组织了“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活动,先后共收到摄影作品百余幅,征文40余篇,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红歌赛”,并出版了极具收藏价值的院报“国庆特刊”。医院用真情回报社会,共收到感谢信110封,锦旗、牌匾246面。
三、医院在上一周期评审后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亮点:
1、院务公开和医院管理方面 医院采取民主化管理,各种重要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向医生和社会公开。医院在管理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浙医一院为核心的多元化管理的医疗集团”,全省各地和浙医一院以多种形式密切联合的医疗单位达到89家之多,达到以来下乡,优质资源共享。
2、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数字化建设走在全国的领先地位,2007年在全国数字化医院示范单位的评比中,医院以绝对优势综合评分名列第一,荣获“卫生部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称号。医院正是通过全国先进的医院数字化建设工程,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地辐射。医院在四川地震灾区设立了国内首个“抗震救灾网络救治平台”,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予以报导,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温家宝的表扬和肯定。
3、医院坚持“科教兴院”的宗旨,重视学科和人才。在科研方面,医院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三项,此外,还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及卫生部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近几年来,医院有五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6个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sci论文数逐年上升,连续6年进入“全国医疗机构sci收录前十强”。2009年医院到位的科研总经费达到1.03亿元,成为浙江大学首个科研经费超过一个亿的附属医院,荣获“2009浙江大学科研工作特别贡献奖”。
医院主办学术期刊:《hbpd int》(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已被sci收录,《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同时,主编《传染病学》、《外科学》获国家精品课程,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98名,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28个。
4、从规章制度抓起,明确岗位责任。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医院编写了《浙一医院管理制度汇编》《医院应急预案汇编》《浙医一院医务科工作流程》,为保证临床科室医疗质量提供服务。护理部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护理技术操作程序及质量管理标准》一书和光盘,获得了省内外读者及护理专家、卫生厅医政处的一致好评,成为全省护理操作技能大赛的评价标准。门诊办公室在切实进行门诊质量管理、推行人性化服务、公开收费、门诊自动预约项目和标准等方面制订了多条措施。
5、创新建立了管理制度。医院目前有各专业质量控制委员会八个,如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抗生素管理质量控制委员会,病历质量控制委员会,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委员会。为确保质量,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由院长挂帅,各质控委员会由德才皆备的本院专家组成。为了实时动态监控医疗质量,设立“医务科科长查房日”。规定每周五为医务科科长查房日,相关人员在医务科科长的带领下,主动到各科室检查工作,包括三级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现病历的质量检查等等,该工作制度坚持至今,取得了预期效果。各临床科室有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进行自查,重点检查三级查房、临床会诊、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等。为确保病历质量,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负责的病历质控委员会,对病历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病历质量控制委员会专家每月组织抽查病历,根据检查结果奖罚,并详细记录备查,这些措施为提高病历质量提供有力保证。
6、强化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一方面是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参与意识;规定拟晋升副高职称医生,必须到医务科轮转1个月,培养医疗服务和风险意识。并由院长定期主持医疗质量安全动态会议,对医疗安全进行动态实时回顾分析,对医疗差错,纠纷及时总结分析,真正做到责任分明,抓住要害,回顾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二是开展医护人员的“三基”训练和考试,实现“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人人达标。三是重点落实首问负责制、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门诊处方书写规定等制度,落实《处方管理条例》,抽查我院门、急诊处方合格率在95%以上。
7、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规定每位拟晋升主治,副高职称的医生,必须至少到急诊科轮转6个月。加强危急值管理,危急值通过电话、网络、短信功能,第一事件通知医务人员,确保医疗安全。
8、更新服务理念,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医院开展了“满意服务在浙一,看病不用打招呼”活动,并通过评选标兵,红旗科室等形式,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医疗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进服务流程,医院投入大笔资金,进行道路修缮,服务设施改进。门诊努力改善就医环境,做好分诊、导诊。优化病人就诊流程,实行分层挂号、收费及计算机叫号、二次候诊、计算机排队候诊等措施,并拟推出自助挂号、自助取检验单,以方便病人。根据卫生厅统一部署已实行实名制挂号,以缓解看病难,同时与保卫科、财务部门一起共同取缔“倒号”现象,使曾经严重的倒号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止。专家门诊已推出了电话预约挂号及网上预约挂号。为缓解远道病人就诊的困难,在门诊开设网络疑难疾病会诊系统,方便外地门诊病人的疑难疾病会诊。严格专家门诊管理,制定切合医院实际的专家门诊管理制度,把好专家门诊专家的准入关。
9、医疗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参与研发的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数字化的临床路径,移动查房,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些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浙医一院将以这次“等级医院评审”活动为契机,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和自身内涵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根据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全社会的医疗健康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挑战杯
一、“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
品竞赛
1、“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以来已经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地举办了十一届。活动自举办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高等院校的重视,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对竞赛活动也十分关注,苏步青、钱三强、费孝通、卢嘉锡、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寄语竞赛活动。历经十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八届、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
“挑战杯”竞赛目前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组委会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含高校、新闻单位、相关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审议、修改章程等竞赛重大事宜,竞赛的具体组织工作主要由承办单位在主办单位的指导下完成。
我校至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参加了10届“挑战杯”竞赛。1997年,我校朱光有同学在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009年,我校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总成绩列第24位,并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近年来,我校有33件作品参加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4项。
2、“挑战杯”竞赛相关细则
(1)竞赛的基本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2)作品申报要求 ①对参赛者的要求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②对参赛作品的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参赛作品分类如下: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3)对参赛学校的要求:
每个学校申报作品不得超过6件,其中研究生作品不得超过总数1/2,博士生的作品不得超过1件。每所发起学校可直接报送3件作品(含在6件作品之中)参加全国竞赛。
3、奖项设置及评定
(1)参赛队伍奖励
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2)高校奖励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
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提名,主办单位评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3)评定流程
各类作品先经过省级选拔或发起院校直接报送至组委会,再由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其进行预审,并最终评选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评定出三类作品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4、竞赛日程安排
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1)组织发动阶段(2012年11月)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于比赛前一年11月下达通知,各省(区、市)于11月成立由省级团委、科协、教育部门、学联及有关单位牵头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各参赛高校在校党委、行政领导下,于10月底前成立参赛协调小组,并确定本校参赛组织实施计划,在学生中开展充分的宣传发动工作,进行“挑战杯”校内选拔赛。
(2)组织申报和省级初评阶段(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2013年4月,各校按章程有关规定举办本校的竞赛活动,并择优推出本校参赛作品,5月底前,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完成对本地申报作品的初评.6月初,发起高校需将本校3件直报作品(—式四份)报送全国组委会(直接报送的作品不计入各省、区、市报送作品限额内)。各省(区、市)从各校申报的作品中每校至多选出6件作品(其中,发起高校至多3件作品,各省、区、市选定作品总数不得超过全国组委会规定的限额),向本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组委会办公室寄送作品,同时请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组织本地参加终审决赛的学生在“挑战杯”竞赛专用网站(网址:www.tiaozhanbei.net)上报送作品及申报书。
(3)全国复赛和参展准备阶段(2013年7月至10月)
全国评审委员会于2013年7月对作品进行预审,各地各校按照组委会要求,于2009年9月上旬至10月做好参评参展的各项物资技术准备和组团、组队准备工作。
(4)全国决赛和表彰阶段(2009年10月)
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终审,对参展作品作者进行问辩,同时举行全国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报评审情况,公布获奖情况,并向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奖杯、证书,举行承办高校交接仪式。
5、具体实施
(1)参赛报名:在全国决赛的前一年10月份,学校将进行“挑战杯”校内比赛报名和宣传,届时请关注校团委通知,填写校“挑战杯”竞赛报名表(分为项目申报表和个人报名表)即可。校内决赛之后,将由学校推选队伍参加省级比赛,经过省赛的选拔,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评定后,方可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
(2)“挑战杯”项目沙龙对接:校内报名活动结束之后,校科协将组织沙龙对接活动,整合申报项目与参赛人员,(3)比赛培训:从项目确立之后,学校将不定期的组织“挑战杯”培训会,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以便同学们把项目做得更好、更标准。
(4)入住创新实践中心:凡确立项目的同学,均可申请入住创新实践中心,以方便顺利完成项目
(5)比赛官方网站:www.tiaozhanbei.net(由主办单位和承办高校共同建设)
6、关于撰写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论文几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查找资料(9月份之前的主要工作)根据查找的资料,完成以下内容: 1)问题的提出
主要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写这些题目,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要写。比如准备写有关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学习兴趣或是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题目,在这部分就应该告诉读者我们发现的那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是政治素质状况不高的具体表现,是这些具体表现使得我们想写这些题目;准备写有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的题目,就可以写目前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个什么样子;要写古文化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题目,就要写说明我们发现了哪些和谐的现象。2)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我们发现的问题可能别人也发现了,也有研究。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查找资料,收集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研究。对国外或是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找出他们研究的关注点、已经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不足。3)本文的研究思路
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尤其是针对别人研究的不足,提出我们研究的立足点。如果我们的研究和别人一样,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在这部分,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是纯粹的资料归纳,还是进行调查研究。还应该提出自己打算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把别人的研究全部归纳到一起,进行比较,这是综述性研究;一种是提出别人没有提出的观点,这是创新型研究。4)研究意义
也就是说清楚自己研究这个问题到底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的研究是不值得研究的。
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从理论意义上讲,是对别人研究的补充或是整合升华;从现实意义上讲,可以对现实有哪些指导作用。第二阶段:调查、整理数据阶段(10-11月份)
一般参加“挑战杯”的论文,最好都应该做一些调查,纯综述性研究很少受欢迎。因此,应该在第一阶段根据问题及资料查询中发现的信息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进行调查。
在调查之后,进行数据整理,如果有必要,还要进行补充调查。原始数据一样要留下来,以保证真实性。第三阶段:论文初稿阶段(12 月份)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在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完成论文初稿。论文一般可以按以下格式进行:
1)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2)原因: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3)对策: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对策或建议。
在初稿阶段,最好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内容越多越好。第四阶段:论文修改(次年 1-3月份)
根据初稿,对论文的结构、内容进行细致的修改、完善,有时可能还要进行重新调查。
第五篇:挑战杯 参考
一、“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二、评委对创业投资设计大赛作品的评价
三、准备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四、创业方案准备步骤
五、创业计划书书写要求及创作计划竞赛不同阶段对作品的要求
六、创业计划书写作与创业计划书提要
七、创业计划样本事例
八、作为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者,您将得到什么
一、“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介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这些都给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因此,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从1999年开始,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竞赛是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秘密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
创业计划竞赛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自1983年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举办首届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一竞赛。Yahoo!、Netscape、Excite等公司就是在美国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的。创业计划竞赛大大推动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计划竞赛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2000年、2002年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分别承办了第一、二、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讯飞、中华行知网、澳视等一批学生创业公司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实际运行阶段并逐步走向成熟。
目前,创业计划竞赛已与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道,成为“挑战杯”旗帜下的重要赛事,并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必将在培养复合性、创造性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创业计划又名”商业计划”,是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产物,是指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就某一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向风险投资家游说取得风险投资的投资可行性报告书。创业计划大赛要求所有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跨专业的竞赛小组(一般要求竞赛小组中要有管理、财务、经济、法律、电脑等专业人员),提出一份据市场前景的服务或产品,并围绕这一服务、产品开展调研论证,完成一份内容翔实、论证有力的商业计划书。
三、评委对创业投资设计大赛作品的评价
(一)回顾
评委眼里怎么看,决定挑战杯全国复赛、决赛的竞赛。
①创业大赛是一个素质教育模式。
社会风险投资看上了,可以加分但不是决定因素;标准:科技含量、商业风险等,不等同于商业计划书(普遍侧重项目的可行性——项目可行性报告)。评委来自全国各个行业,组织创业大赛:学生素质要好。
②回顾过去四届创业设计大赛,来把握评委的趋向。
第一届;获奖作品基本是名校作品,名校占有限很大优势:a、大量参赛项目基本规格不全面、有缺漏;b、选题狭窄,大量题材雷同;c、基本不追求报告的精美性、封面。
第二届:项目取胜,(上海交大):热门技术、热门行业占便宜,行业特点。
第三届:(浙江大学)a、表演取胜,服装整齐,各媒体技术的运用,社会资金开始赞助,(各媒体动画、服装),第一次出现团队全是男生,绝大部分是硕士、博士生;b、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获得金奖。
第四届;(厦门大学)a结构取胜。产品性、服务性项目的比例有很大改善;b、出现有全是本科生参赛而获金奖团队,最后获大奖的北师大,团队成员全是本科女生,有自己的专利,加分;c、有大专院校:获得银奖、金奖、水平深刻,结构性变化。
(二)十个胜出的关键成功点
①团队
团队的搭配与项目的性质应有很大的接近性,专业技术来自于本人而不是老师,项目的特点,男女比例、学科特点、专业达配、项目成员变动是允许的,有利于团队结构性搭配;以往几届口才不好较突出、现场表现不好,评委问问题回答不到点上,最重要的是临危不乱,有些同学强词夺理理,要善于自圆其说。是综合打分,在本校或全省的比赛;学生自发形成的团队具有先天结构性缺陷,对学生形象气质要有要求,素质较高。
②项目要有学校的特色
结合本校的特点,有特色很关键,评奖的时候,分组越来越细、越来越深;小类别容易获奖。
③第一印象大致决定评委的评价,考验学生的两个环节
文字工作和最后答辩;文字工作:可以通过查资料,不能有错别字,如有明显的错误是个态度问题。这些基本功夫的特别重要。
④一个项目作品要做到一句话说得清,评委对作品的评价往往用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来概括
如上届有作品附有光盘,评委在讨论时就用“附光盘的”来代替作品名称呼,多媒体表演。项目本身的特点很重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要做到有最有特色的一句话(有一个亮点、一句话说清)。
⑤突出运用图表
图表特别是有说服力来形象直观特点,图表要规范:注解、说明、数据、表是否规范、有利于得分。
⑥数据胜出
a市场细分;数据要仔细推敲,以往竞赛有许多作品在产品市场占有率时做到10%,甚至20%,认真分析,3~5%是此较科学、与现实商业环境最接近的行业表达,b同学们在计算价格时容易出错,卖给行业的,卖给个人的,卖给家庭的,先卖企业再卖个人的(如汽车、电脑),卖给企业的价格与卖个人的价格(心理价格)是不会一样:企业50、60万没多大关系,而卖给个人就会有选择性,产品扩大到其他行业时,如军工产品,(垄断——非垄断产品)价格就会不一样,合理合情的价格定位是作品好坏的差别。c成本测算,一个新产品往往价格要比同类产品低了3——4折,而采购的原材料比同类成熟厂家要高。
⑦上一届参加创业大赛的同学经验的传授,将上一届同学的风险与教训的传承,对写书面计划书,尤其重要,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⑧出奇制胜
比拼创新眼光,选择新的东西,各行各业都可能获奖(房产类、生物类、网络类、机床类等等)
⑨像写论文一样,摘要是关键点,如有英文摘要,队员能表达流利英语更好,评委有外国的专家参与,本届将与国际接轨,许多标准与国际标准一样。
⑩评委兴趣、看法决定金奖、银奖的评选
这段时间社会关注热点,如大的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形势等,就会影响评委的判定,如建设新农村、房地产、网络等。趋向选择的意见,绿色GDP环保项目技术作品胜出可能性很大,塑料降解,净化水技术等,根置与社会与环境的、与现实商业与社会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往往会获得大部分评委的青睐。
三、准备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A、重视赛前培训和辅导(请专家、投资风险举办讲座,如何举办更好,赛前培训很关键,以兴趣为导向,经济类的管理专家、企业者、风险投资界的人士讲一讲。)
B、重视创业投资计划大赛团队的配备,需要各方面有特长的人,不仅要有科学性、重视学术背景,更要有商业投资方面的人才。创业计划竞赛没有学历要求,研究生、本科生各有所长、对学生的气质、形象,需要全方面的考察,队员都需要对作品有深刻了解和熟悉。
C、重视与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询问,积极争取支持,需要资金的支持和扶持。
D、建议与本校挑战杯科技作品对接。
四、创业方案准备步骤(见附件)
五、创业计划书书写要求及创作计划竞赛不同阶段对作品的要求
在作品中注意政府背景,政府控制资源,社会关系拥有的,社会实践经历很重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免税问题,要与现实商业环境相结合。
(一)创业设计大赛计划书
1、主题明确(科技产品、服务性产品)
a、摘要很重要,摘要写得好不好是重要条件,作品的包装也应注意。
b、正文:
2、结构合理
产品服务介绍,公司介绍,服务组,有一点打动评委就可以:一个方面感动评委就能获得好的评价、亮点、特色、财务投资的可行性分析,营销策略。
3、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报告摘要:要完整,全面的介绍,家庭医疗服务,数据科学可靠。营销方案:价格、质量、服务、品牌、标准控制标准,谁就取得决定性的力量。
管理:突出管理团队与众不同的经历,社会关系,投资是投资人,而不是投资产品,产品与服务是可以变化的。
融资问题:
风险;政策性风险很复杂
退出机制:转让或上市,论证严谨、论据充分。
4、方法
5、装帧很精美,很重要,上届有作品带了产品的样品。
排版规范,装帧精美与完整。
选项目的几点要求:
a、有好的创意,对评委有冲击力、新鲜、要新意。
b、产品内核很硬,有高科技,本身有专利,服务很独特。
c、低风险:
全国决赛评审;团队最好四个人组合、现场表现、达配要协调,气质要好。企业家的自信,腼腆不行,有朝气、领袖能力的同学。
六、创业计划书写作与创业计划书提要(见附件)
1、核心内容
两句话:a、一句话能说清楚,一句话能记住,是老百姓的话。b、你的项目应是替代性技术、需求性产品、细分性市场、创意性服务、组合性优势、特色性公司。
2、写作框架
落笔要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或社会现实需要,如上届有作品是关于煤矿安全咨询的就很好。
调研是加分的地方,要重视。
竞争;现在和潜在的市场分析:举例;网上收搜,虽无准确,但是努力去做,想到了就做了很好工作,创业大赛不是对错的判断,是素质教育。
营销:
运用:
管理层;查著名公司的组织结构图,不需要创新,图表说明,上市公司的都是公开的,网上搜索就可以。注重突出团队成员的不同社会关系(如政府背景、企业家背景)。
3、思考方法
(1)市场营销:在原有4ps基础上再加上4p,会加分:如人员管理、问题解决、业绩考评、波特五大竞争力:查上市公司,网上有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对上市公司的分析报告。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完整性很重要。
3CS综合法: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七、作为创业计划竞赛的参赛者,您将得到什么
1、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参赛者在创作创业计划的过程中,通过大赛提供的系统培训,以及学习、交流,全面地接受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2、创业的合作伙伴
参赛者通过比赛,可以结识未来创业的合作伙伴,参赛小组的成员将最有可能在将来形成创业合作关系,开创成功事业。
3、创业的商业关系网络
参赛者通过比赛,可以结识风险投资家。国内风险投资家对本次大赛表示了浓厚兴趣,将对具有实际运作价值的作品,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参赛者可以向风险投资家充分展现自己的产品/服务的巨大市场前景,为进一步创业赢得资金。
参赛者还将结识商界和法律界人士,为将来创业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网络。
4、创业的良好媒体关系
很多新闻单位要对全国大赛比较关注,获得向社会推荐自己和产品整体形象的难得机会,为未来创业建立良好得媒体关系。
5、宝贵的交流机会
优秀参赛队将获得在今后各项更高等级的创业计划大赛中与来自其他各高校的优秀团队进一步交流学习的机会,各个团队可以在这些交流活动中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6、团队精神
参赛者将有机会加入一个充满智慧和活力的小组,与小组伙伴携起手来,接受挑战。参赛者将体验到前进中相互激励的力量,和交流中灵感火花的跳跃,以及成功时分享的喜悦。在这一过程中,参赛者会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7、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赛者通过参加竞赛,可以获得对产品/服务从构想变为现实的全局把握。在完成商业计划的过程中,培养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增强创业的勇气、信心和能力。
8、终身受益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