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话题“感悟自然”美文放送:绿满微风岸
话题“感悟自然”美文放送:绿满微风岸
2006,对于我而言,是绿色的一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在我的心目中,黄河曾是雄浑的象征,是力量的代名词。可是,我2006年春天来到黄河人海口时,才发现自己心目中的黄河如今只是一个幻影。
一条巨大的天堑横亘在灰蓝色的天空下,暗黄色的河水平铺在宽阔的河道中。河道中流淌的似乎是米黄色的胶液,艰难地、缓慢地向东爬行。浊雾般的河水吐入海中,流水声似乎是黄河一声声的叹息„„
大片的农田从两岸挤压着黄河有限的空间,河边没有一棵树木。当时正值晚春,两岸的小麦、裸露的土地、浑浊的河水,共同织成一幅土黄色的憔悴的风景。
不!黄河不应该是这个模样,它应该是绿色的,充满生命力的!
望着眼前的一片灰黄,我决定参与“保卫母亲河”行动。我决心在自己“三十而立”之前,在黄河岸边捐植一百亩生态林。
动物小说是我最擅长的文体,我的动物小说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为主旨。几年的动物小说创作使我积攒了数目不菲的稿费,我要加速动物小说创作,赚取稿费,捐植生态林。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向全国青少年基金会试捐了一亩林,得到了一个捐助账号。就在我要将现有的全部稿费汇往基金会时,妈妈却说这种捐款方式不好,建议我用稿费投资股票,然后用股票赚取的钱捐植生态林,以确保资金的永续性,并保证每年至少给我赢利一亩林。
用股票的利润捐款?这个主意不错。马上,我选好了一家企业。这是一家在黄河边上的大型化工企业,是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效益正蒸蒸日上。投资这家企业,既能直接保护黄河,又能取得利润,绿化黄河两岸,何乐而不为呢?立刻,我把剩下的稿费全部购买了这支股票。
这支“绿色股票”不负“重”望,如今,它的股价已翻了一番,’并在持续上涨。并且,我的中篇动物小说集也已脱稿,正等待发表,这也将是一笔不菲的收人。看来,我三十岁之前在黄河岸边捐植一百亩生态林的愿望要提前实现了!
我相信,几十年后,绿色必将成为黄河的主旋律。到时候,一层层遮不住的苍翠掩映在黄河两岸,碧绿的河水奔腾着,涌向海洋。一阵微风吹过,河面上掠过一丝清新。在黄河入海口,树叶的瑟响、黄河的奔涌、渤海的涛声,将汇成一支壮观的“绿色三重奏”„„
我春天捐植的一亩林现在矗立在冰封的黄河岸边,它们的根系紧握着黄河两岸,在北方寒冷、的冬天里茁壮成长,为我的绿色2006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点评]
选材新颖独特,主题积极向上,无疑是本文的最大特点。小作者不仅有保护母亲河的决心,并且付诸行动,文中,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画了黄河美好的前景,反映出作者对环保事业的一片真情,富有感染力。
第二篇:话题“和谐”美文放送:和(三)
话题“和谐”美文放送:和
(三)窗外的雪飘着,朔风中是赶着回家的人们,屋子里是家人们的欢声笑语,还有热腾腾的饭菜„„
最不能忘记的是每一个这样的春节,奶奶、爷爷、妈妈、爸爸、叔叔、婶婶、姐姐、妹妹,还有那个每次过年都吵嚷着要和我下围棋的弟弟,当全家人都聚在一起欢度春节的时候,总有一种幸福感从心底涌出,那是家的快乐;总有一种满足洋溢在脸上,那是家的温暖;总有一首歌曲回响在耳边,它叫作—家和万事兴。
家是永远的避风塘,是每一个漂泊的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梦。“和”就是那长长的防浪堤,将惊涛骇浪挡在外,将风平浪静留在内。只有家和,我们才有了成功后的肯定,有了失败后的安慰,我们才能满怀希望地挑战理想,才能鼓起勇气面对荆棘。如果成功是一个巅峰,那么,一个和睦的家就是通向巅峰的路,家里的每一个人就是在你行走时推着你,在你瞒珊时搀扶你,在你摔倒时拉起你的手。
然而,“家和”两个字,虽然写起来简单,却是要用一生时间来实现的诺言。“家和”需要包容,需要允许成员犯一些小错误;“家和”需要尊重,需要每位成员用平等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家和”需要团结,需要互帮互助,相互搀扶;“家和”需要无私,需要将好的留给别人,将差的留给自己„„“家和”需要的太多,“家和”太重,只有所有的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才能扛得起“家和”这山一样的重量,而这样的家庭,又还有什么东西扛不起来呢?!
每到春节将至的时候,到车站去,总会看到人们拿着大包小包,排着长长的队伍候车的情景。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此时却有着同样的愿望—回家。没有什么场面比这更浩大,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和睦的家庭更有感召力。两根铁轨,这边是归乡的人们,那边是老母亲的守望,是小儿子的期待,是家对一个游子的召唤„„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和睦的家„„
[点评]
“家和万事兴”,多么亲切而温馨的字眼!文章从自己眼前最熟悉、感受录真切之处入笔,行文如清风流水,流转自如。文章的成功之处主要还不在于作者确定了这样一个充满浪情的立意,而在于其对“家和万事兴”独到的领悟和认识。文章第三段“避风塘”的比喻是多么恰切,对“家和”的重要性的分析又是何等充分。第四段用“家和”需要包容、需要年重、需要团结、需要无私„„”来阐释“家和太重”,很有深度和分量。
第三篇:话题“和谐”美文放送:和(二)
话题“和谐”美文放送:和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描绘的是江河汇人大海的壮丽图画,显示了大海宽阔的胸怀与包容日月的气度。千万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咆哮着涌人汪洋大海,这是何等的气势磅礴?它们起伏跌宕,撞击出震天巨响,进发出层层浪花,又慢慢地归于平静,最终心平气和地相互接收、交汇、融合,结为整体。这个过程,完美地阐述了“和”的精髓。同样,在文化的冲击碰撞中,只有“和”才能使其相互协调、使其生生不息。
“和”是一台天平,它心中自有杆秤。身在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可以看到盗立在大钟寺、万寿寺、广济寺、白塔寺等古代寺庙里的古塔、庙堂和参天的古树。人们在高楼大厦中穿梭忙碌,一刻不停地通过现代科技传递着快节奏的气息。身旁的古刹却静静地守望,散发着古朴的余香。时而响起的晨钟暮鼓,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越发显得稳重与祥和。在这里,现代与古朴、时尚与典雅相互融合,给了都市人一种平衡、平和、轻松和安宁的心态,这种“和”的文化,己悄悄沁人人们的心田。
“和”是一座桥梁,它沟通着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连接着不同地域、不同观念、不同种族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在麦加古城这个神秘的地方,世界三大宗教交汇一地,三教信徒都不约而同地前往朝拜,形成一大奇观。信徒们虽然分属不同教会和民族,并且有着千百年来难解的恩恩怨怨,但在这里,却和平共处地在同一个地方祈求神的庇佑。由此看来,在不同文化碰撞时,“和”是处理矛盾的最妥当办法。与此相反,英国科学家牛顿与法国科学家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发现了微积分,这一同时发现的理论不仅没让欧洲人欣喜若狂,反而使两派为得到谁先发明的荣誉争执得焦头烂额。为此,英国甚至几十年与欧洲不睦,文化交流更受到影响。试想,当初如果双方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以和为贵,科学的步伐或许还能迈得更加稳健迅速。
“和”是一座熔炉,它能使不同文化互相交融、取长补短,通过碰撞、扬弃、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先进的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砒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才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文化。同样,美国文化也是通过各种移民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不断交融,这才形成了今日大放异彩的多元化的文化。
世界上有哪种文化是固步自封、孤立发展的呢?只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有建立和谐社会,促进世界文化融合的决心,我们就能得到更多新的发展契机。
[点评]
这个话题极易写空泛。本文却写文化之和,化大力小,角度新鲜独特。文章开篇描绘海纳百川的壮丽画面,以自然界“和实生物”的具体表现引入,颇具形象性,大气磅礴,引人入胜,继而点出文化之和的重要性。文章构思巧妙,内容充实厚重,文质兼美。
第四篇:感悟自然话题作文
感悟大自然
喜欢百花齐放、绿草如茵的春天,喜欢枝繁叶茂、烈日炎炎的夏天,喜欢白雪皑皑、晶莹剔透的冬天,唯独秋天的“美”是我无法欣赏的。人们总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不错,但我想,这番景象应该是在乡村的画板中才能勾画出的吧,然而在城里,让我感受到的只有百花凋零、枝黄叶落,到处一片凄凉。
“花开花落,四季更替,那是自然现象,”爸爸经常这么说。然而幼稚的我却始终认为美好的东西应该永远不消失。„„„正因为这样,那次考试的.挫败才会使我如此伤心和难过。从小便是好学生的我,总能听到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同学的羡慕,于是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中,欣赏着自己认为的“盛夏”。然而事实残酷地打碎了我的梦,在那一次重大的考试中,我采到了“叶落的秋天”,得知成绩的那一天,我哭了,从来没有哭得那样大声,那样难以止住。从那以后,我再不愿睁眼欣赏窗外的繁华绿叶,躲在枯黄的落叶营造的世界中。
爸爸搂着我,轻轻地说:“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就会立刻射进来:打开窗子,百花的芳香马上会飘入你的房间。”我摇摇头:“那不属于我,我只拥有凄冷的秋。”“不要用那种词语来形容秋吧,它固然没有春夏的绚丽,但它是一个安静的季节,让兴奋了一夏的人们冷静下来,沉淀一下心中的‘兴奋剂’,对辉煌的昨天与未知的明天做一番思索,重新酝酿,吸收新的养分,准备着来年的再一次绚丽。”爸爸的话似乎有些深奥,但其中的意思我领会了,于是换上笑脸,打起精神,迈出了房门。
外面一切如新,嫩绿的枝芽爬上了树梢,落叶也已经被整理或是重新入土回到了“母体”。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切都在期盼,等待着春的到来。远处,我看到了秋的背景,拖着一条金色的裙走远了。
真感谢上天安排一年四季,让我们在欣赏过花开的美后,可以在花落中进行一番对心灵的思考,在花开花落中成熟、成长。
第五篇:感悟自然 话题作文专题
一、导入语: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我们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文题设计]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 “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材料提供的意境,令我们驰骋遐想的空间十分广阔。
这要求我们要从以下两点来思考:
一是“化抽象为万象”。要让“大自然”变成可触可感的万千形象,奔涌到我们的眼底。
二是“万象之中取一象”。“取”自然之景,让自然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要能从自然之“象”中获得“美”的享受、“真”的感悟、“善”的启迪。感悟自然,要有较深的内涵,古人说,“意高则文胜”。总之,用自己的心去与自然沟通,用真情去拥抱自然,就会“在细微处显出才华”(老舍语),就会写出独特的感悟。当然,感悟自然,思考人生,所“感”所“悟”,不能漫无边际,或浮光掠影,要注意角度小而集中,有意蕴。[素材积累]
(一)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周素珊《第一次真好》
(二)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掌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李汉荣《山中访友》
(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郁达夫《故都的秋》
[赏析]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面对动植物这种“生命悲剧”,“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感触来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像郁达夫这样一个文人,联想到自身的悲哀,自然也免不了悲秋的传统。
[习作选粹]
风的感悟
风从湖边走过,湖面荡起美丽的涟漪;风在田野飘过,染青了沉睡刚醒的禾苗;风在果园徜徉,把花粉播在了希望的田野上。轻轻地、悄悄地,一种温柔的过往,竟使得这万物萌发出生机勃勃的幽香。风,便是这平凡的奉献者,它成就了一种可以穿越平凡的伟大。
风是母爱。“游子身上衣”使得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种无言的爱,像一缕轻风拂过游子的心,于是便有了一位深受感动的诗人记下了这份情怀,让后人继续着这份对平凡的感动。这种感动像穿越时空的永不疲倦的风,给我们诠释着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爱,温柔而永恒,平凡而伟大。
风是一种胸怀。我们在前人栽的树下乘凉,不要忘了给后人凿一口井,让这种温暖和清凉像风一样长远地流下去。当树阴为别人带来了清凉时,那穿梭于树叶间的风,不是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伟大的故事吗?“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歌中的女孩,是个平凡的人,她为了保护一群丹顶鹤而在芦苇丛中身陷沼泽,美丽的生命芦苇般脆弱,瘦小的身影却走在人们赞美的视线里。“风儿轻轻诉说”,诉说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诉说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坚贞。
风是一种坚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一生的心血和智慧,就像我们的老师,就像每一位任劳任怨的平凡工作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位停止呼吸前把乘客送到安全门口的司机,那些在“非典”期间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正是那一股沉默的风,平凡的风,但就是这阵风,给了社会以平安,给了人们以安宁,给了大地以希望,给了河山以新绿。谁又能说那只是一种平凡的事罢了? 我们常常赞美太阳的光辉,我们常常慨叹海洋的澎湃,我们常常仰视高山的巍峨,我们常常欣赏美景的瑰丽。可是,有谁愿意坐下来,静静地聆听风的耳语?有谁能够停下来,细数着风的无私与美丽?没有风,大地是“一潭死水”,自然也不再是“美的所在”。风是信使,为人们带来了灵动。正是那些像风一样平凡的感情、胸怀和坚守,给生活带来了生命的源泉和人生的美丽。愿为一缕风,让爱和仁慈悄无声息地降临。这,该是一种穿越平凡的伟大吧!
[点评] 作者以大自然中的“风”这一物象作载体,贯穿全文,记事写物,寓情于“风”,使文章立意鲜明,而又富有感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或深情款款,或细流涓涓,或激情澎湃地感悟对“平凡的伟大”的赞美之情,内容丰富,而又层次井然,结构严谨。文章命题富有诗意,首尾照应,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如风,极富文采;抒情自然真挚,令人回味。
例文:感受自然
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富有灵性。崇高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是我生活的一种情趣,这使我的生活更加和谐,使我的感情更加丰富,使我的人生更加精彩。来,让我们一起感悟自然!
听!淅淅沥沥,淅淅沥沥„„这不正是雨妹妹轻轻地洒下的仙水吗?看,草儿绿起来了,花儿红起来了,山朗润起来了,一切大自然在仙水的沐浴下,活脱脱地显出那柔媚的一面。“天街小雨润如酥”,这便是春雨的感觉,雨点儿触及肌肤的那一刹那,仿佛听到了星星月亮的低呢,绿叶花瓣的轻语。噢,这下雨妹妹打翻了天宫的大雨盘,哗啦啦,哗啦啦,伴着闷雷的轰鸣,雨倾盆而来,便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放肆的雨点儿“卜落卜落”地大到湖面上,湖面上泛起层层波澜,嫩嫩的菱叶、荷花随着一荡一荡地轻轻舞蹈。这便是泼辣、洒脱、豪迈的夏雨。
闭上眼睛,你能感受到风的触动吗?看,金澄澄的麦苗,金灿灿的稻谷在瑟瑟的秋风下轻轻摇摆着,仿佛是金色的波浪在一浪推一浪,形成了一个金色的海洋。风姐姐笑了,她用她那轻柔的手亲抚着这丰收的季节里的一切。秋天,风的季节;风,秋天的神使。呼啦啦,呼啦啦,这是风婆婆刮的冬风,可别惊疑,这可不是风婆婆的恶作剧,她呀,其实是一位似乎内蕴悠远、饱经世事,内心却依然净如孩童、晶莹若处子的老人。她呀,是要给自然一个严峻的考验,可真是别出心裁啊!
感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脉搏,听大自然的心跳,听大自然的呼吸。感悟自然,是寻求一份惬意,是寻求一份心情,是寻求一份诗意。
心中的美景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地方,它纯洁如珍珠,绚丽如彩霞,这是心灵的深处,常去那儿坐一坐,你会发现生活如此美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地方,你喜欢那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永远也忘不了。它,便是你心中认定的美景。
我心中有一处早已认定的美景,那便是我的老家----一个小县城,桃源。
也许是陶渊明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大大提高了桃源的知名度,可真正喜爱桃源这片土地的人并不多,而我便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中的一个。
春天,可以在这儿好好卖弄自己的魅力,听,迎面扑来的春风,暖洋洋的,在你耳边 呼啦啦地响着。“哗”,春天把树上的枯叶抡了下来,一片片黄灿灿的枯叶极不情愿地落下来,接替枯叶位置的叶儿也悄悄地冒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象个小手掌欢迎春天似的;而更多的花儿也开放了,香香的,艳艳的;小草也刚冒出来,柔柔的,象是给大地铺上了五彩斑斓的地毯!呵,好一派“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繁荣景象!
夏天是最繁忙的季节。瞧,活力四射的太阳照着田地里劳动着的农民。他们挥汗如雨,但心中充满着喜悦---稻子要丰收了,真地让人高兴极了。中午,人们在田间地头休息,想着以后的生活,策划着未来的好日子,太阳再毒,他们也不在乎。
秋天,天高气爽。屋旁的小溪清亮亮的,水冰冰爽爽的,给人以清爽的感觉。深秋时节,秋风扫落叶,黄叶片片飘落;果园里的果子,地里的棉花全可以收获了。连续好多天,空气里都飘着香甜的味儿,逗得我直流口水。而天空,也常常掠过一群群飞鸟,它们是要回南方去过冬吧!再见,明年春天再见吧!
冬天就更不用说了,天天下大雪,天天堆雪人,打雪仗,别提有多快活了!
我心中的美景在许多人心目中也许并不美,但桃花源的桃花依然年年开,它们都在欢迎你的到来哟!
感受自然
耕耘着,耕耘着,秋风来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谢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这是郁达夫先生在写北国的秋时对江南秋的感慨。但我认为,在江南,如用心去体会,感触那个“秋”,感受自然,“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却还是有的。
这时秋草开始泛黄,有的一片绿一片黄,草色倒丰富了,却远不如春草的绿好看,这便成了遗憾。不过这又令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深秋在奶奶家看的一幕:半山腰上,堆着的稻草杆一片金黄,铺成了一张天然的床,躺在上面,仰望蓝天,好不清净,悠远!
这里,但凡其它的花都凋零了,只剩下桂花和菊花,令人稍得安慰,却远不如叶好看了。叶,绿的,黄的,红色的,都有;绿的泛黄,黄的露红,红的显紫。这几色叶片集合在一棵棵树上,闭上眼睛想想,真如凡·高的油画了。偶一阵风吹过,几片叶飘落,拾起一看,却见写满了秋日的思语。
“秋风送爽”,不错的,如长辈的言语激励着你。风里带着稻香,夹着桂花的香,混着果子的味儿,如酿好的酒,沁人肺腑。秋风吹过丰收的稻田,吹过廖阔的草野,吹过枯涸见石的溪水。此刻,夏蝉的鸣声早已略去,剩下的是蟋蟀蝈蝈的奏鸣曲。
雨又与春时惊人得相似,却已带上丝丝冬天的寒意。没错,像珍珠,像断线,像柳丝,细密绵长,仿佛慈母给子女织衣似的。屋子上蒙着层雾,马路却冲得光亮,灯光也比平时惹眼。傍晚,万家灯火,更显得繁华,光明。在城里,人行道上,偶见一两个匆匆奔走的人,还有在马路上着雨衣骑车的青年。它们的房屋,像焦急的家人,在雨中等待着。
上市的农产品多了,农民的笑声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不甘寂寞,一个个都出来了。完成了既定的目的,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互相庆祝,一起欢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收了,有更多的乐趣,有更多的期待。
欣赏景色,是欣赏它的韵,它的美。
欣赏秋天,是赞颂它的丰收,它的灿烂。
感受自然,是你用平凡的心,去感知大自然博大胸怀。
感受自然
春天的一切似乎都是美好的。喜欢春天的人一定是充满朝气的。他们乐观、开朗,正像春天孕育希望一样,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春天的一切都是新的,喜欢春天的人必是善于接纳新鲜事物的人,他们能发现快乐,愿意寻找快乐之源。正如春天的温暖,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会温和的对待他人。
喜欢夏天的人是热情的。在夏天,万物都已生长到最茂盛的时刻,我们的视觉不再单一,而是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喜欢夏天的人心胸开阔,敢爱敢恨,做事很有激情。有广泛的兴趣,愿意交朋友,喜欢表达和展示自己。他们身上总带着用不完的活力,就像喜欢春天的人善于发现快乐,喜欢夏天的人则善于传递快乐。然而有时,他们面对困难也会选择逃避。
秋天则是一个有点复杂的季节。它含蓄而深邃。喜欢秋天的人必定经历过一番酸甜苦辣,有对人生很深刻的理解。他们是很有潜力的,是成熟的。他们善于思考,能发现秋天悲壮的美。感情很丰富,很独立。而且像秋天一样有奉献精神。他们等待着成功的喜悦,注重结果。
冬天似乎很少有人会喜欢,因为它的寒冷。喜欢冬天的人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极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是很有智慧的。他们追求一种浪漫和与众不同,善于挖掘事物内在的美,而且有一颗童心,有点天真。他们追求完美,可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畏艰难险阻,但却只追求一种简单。
走过四季,会发现春夏秋冬都有各自的神韵。不管我们善于发现哪种美,都可以收获一个美丽的人生。
【简评】 本文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文章,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上选取的角度独特,作者抓住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把不同季节所蕴含的深意进行挖掘,从而归结出喜欢不同季节的人不同特点,二者联系及过渡都十分巧妙,没有牵强之感,贴切,自然。
2、本文结构严谨,采用总写——分写——总写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晰,便于阅读。开篇点题,结尾升华主题,让文章的容量增大,拓展了文章的深度。
3、在语言方面,文字顺畅如流,十分讲究词语的运用,长句短句交错使用,使文章具有音乐美。
4、值得欣慰的是,作者观察事物仔细,思维敏锐,能迅速捕捉住自然界中的美妙之处,并与人类相结合,体会到人类的追求与进取心。特别是结尾,暗示我们只要努力,都会收获一个美丽的人生,激励人们为充实的人生而奋斗。
感受自然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孕育了天地万物,并赋予她们美貌。可惜我不是谢灵运,面对青山绿水却无法用诗篇吟颂。我只能用我心灵的相机照下这绚丽奇葩,来感受自然的妩媚。
镜头一:在泥泞的小径上,那树坚固稳定地立在那里。它俯下身,以根须拥抱泥土。昂起头,用枝叶抚摸蓝天。一生的追求,在叶脉里血般流淌。暖风的喧闹里有喜悦的朗笑,狂雨的倾述中有感伤的哭泣。快乐与痛苦是它丰润的养分,它默默生长,叶为事业,花是情感,秋果就是它对世界的微笑了。
镜头二:那是棵普通的植物,但它的根却开出了玫瑰;丑陋的躯体拥有美丽的灵魂;平凡的民众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就是对美的追求。它创造了美而甘愿丑陋,它的美是“丑的美”,是一切美的根源。镜头三:它是沧海中的一族。它从高处发源,慢慢形成了一脉永不回顾的流泉。它曾遇到过山岩的阻挡,但它起伏推逼,奋勇向前。它曾遇到过心魂惊骇的暴风雨,但它用它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在阳光普照下欢快的奔流,你说那是一种匆忙的奔赴---沿着生命必经的里程,奔向返朴归真的海。
镜头四:云的美是一种变幻莫测的美。白云千载空悠悠,它俯视历历晴川,不为世俗所羁绊。这种与孤鹜比肩齐飞,拥有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洒脱的自由,难到不美吗?
自然是位能工巧匠,它创造了山,水„„也创造了人类。在感受自然的同时,或许能从中得到生命的解答,人生的诠释。
【简评】 本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采取“蒙太奇”式的结构方式来布局谋篇。所谓“蒙太奇”式结构就是指运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方式,把几个相关的画面依次推到读者面前。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跨越时空的选取材料,省去了过渡性的语句,还可以使画面内容更突出,具有画面美。本文作者选取了四个画面:奋斗的树,伟大的玫瑰,前进的溪流,变幻的云。在这四幅画面里,作者走进自然,亲身体悟自然,紧扣自然,写出了真情,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的真切感悟:自然界里的树木、花草、山川、云朵及万物都不畏险阻,拼搏向上,尽现自己的美丽,人的一生不也应奋斗、进取,创造美丽人生,无悔人生吗?这就是自然给作者的启示与感悟。另外文章想像丰富,感情细腻,文笔优美。不足之处在于如果有一条主线把这美丽的珍珠串起来形成一挂珠链就更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