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虻》简介
牛虻
牛虻(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小说)
《牛虻》(The Gadfly)是
195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原书出版于1897年),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他参与了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献出了生命。
内容简介
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叠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太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蒙太尼里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父。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连琼玛都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
在南美洲,亚瑟度过了人间地狱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他受命于玛志尼党揭露教会的骗局。他用辛辣的笔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乃是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动情地诉说了他的悲惨经历,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人物形象
牛虻:为信仰赴死如散步
他,牛虻——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深爱过两个人——父亲蒙太尼里和高洁的女人琼玛,但后来的他一生都没有再给机会让他们来爱他。他的内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
牛虻最后在遗书里写下的一段话,至今成为经典:我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重新动用审讯和处决的手段。我知道如果你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团结起来,就会给他们猛烈的反击,你们将会实现为之奋斗的宏伟大业。至于我,对待死亡将会怀着轻松的心情,走进院子,就像是一个放假回家的孩童。我已经完成了我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
牛虻:终生只爱一个人
她,琼玛——牛虻在亚瑟时代就对她心生爱慕,只可惜由于无意中泄露了组织秘密,被视为叛徒。琼玛的一记耳光打碎了亚瑟的心,他的爱情也从此暗淡下来。13年后,当亚瑟化作牛虻归来,身心俱已大变。他记恨琼玛对他的伤害,即使在她面前内心再次强烈地翻滚着爱情,也不承认自己就是曾经的亚瑟,这种残酷的折磨让琼玛一直生活在悔恨和内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给琼玛留下一封告别信,承认了自己的身份,那种撕心裂肺的爱情让琼玛悲痛欲绝。“在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时,琼玛,我就爱你。那时你穿着方格花布连衣裙,系着一块皱巴巴的围脖,扎着一根辫子拖在身后。我仍旧爱你”。
牛虻:也有另一场纠葛
她,吉达——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她在对牛虻的疯狂爱情里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但牛虻并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他在某些场合,某些需要时的陪衬。她怎么能甘心呢?她不仅要占有牛虻的肉体,还要争取他的灵魂。可是,牛虻的灵魂除了属于革命,属于自己的信仰,还属于暗恋他的琼玛——他的同志和战友。这就注定了无论做什么,怎样做,吉达都是和悲剧连为一体的。但吉达就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燃烧自己,直至化为灰烬。
牛虻:残酷“封锁”父爱
他,蒙太尼里——曾是他的榜样和偶像,他曾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他那样的人。但他没想到他曾私通自己的母亲,而自己就是他的私生子。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亚瑟的信仰彻底崩溃。这一事件也直接决定了亚瑟时代的结束。他留给这位“敬爱的神父”一个投海自杀的假象,让这位“父亲”的内心多年来一直浸泡在灵魂的煎熬里。13年之后,他们再次相遇,但父子之情已经在各自信仰的极端冲突中痉挛与压抑。父亲最后目睹了儿子的死亡,但他的灵魂又怎可能得到安息,他很快也随儿子而去。
作品鉴赏
牛虻
《牛虻》一书是作者伏尼契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小说主人公亚瑟的成长是通过各种矛盾冲突来表现的。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包括父子关系、宗教信仰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在亚瑟同神甫蒙太尼里的关系上。开始时,亚瑟并不知道蒙太尼里是自己的父亲,而只是把他当作慈爱可亲、堪予信任的神父。当时的亚瑟受到了争取民族解放独立思想的影响,在跟神父的讨论中坚持认为:做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与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人并不矛盾。他不知道两者在当时的意大利是水火不相容的。神父对这种天真的想法十分担心,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偷偷打消会导致亚瑟反教会统治的危险思想。然而亚瑟对神父因父子私情而产生的宽容却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宗教与革命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不恰当地把神父看作是教会统治的代表。由于这一错觉,当新神父到来时,他立即遭受惩罚:他和所有的革命党人遭到逮捕。直到他儿时女友琼玛给他一记耳光,人家告诉他新神父告密,以及蒙太尼里就是他父亲时,他那天真的幻觉才痛苦地消散。他开始认识到民族独立与教会统治是势不两立的。这次挫折对亚瑟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又是火中凤凰的新生。因此,亚瑟自杀这一情节安排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是小说的精华所在。从此之后,亚瑟再也不是旧“亚瑟”了,他变成了“牛虻”。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后来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伏尼契以“牛虻”作为新生亚瑟的名字,意味着他将是一个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者。果然,当“牛虻”出现在读者面前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忧患、意志坚强、机智勇敢的革命者的形象。牛虻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激起读者对他的崇敬之感。而作品结尾对牛虻慷慨就义的描写,则是特别精彩的一笔。
《牛虻》1897年在英国出版,在本国文学界一直默默无闻。但半个世纪后被译成中文时,深受中国广大青年的喜爱,先后发行一百多万册。造成这种比较文学中罕见的事例的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作者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
1864年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原姓蒲尔,父亲乔治·蒲尔是个数学家。她早年丧父,随母由
爱尔兰迁居伦敦。1882年,她得到亲友的一笔遗赠,只身前往德国求学;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 其间还曾在柏林大学听讲斯拉夫学课程。1887年蒲尔学成归国,在伦敦结识了流亡在此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笔名为斯吉普涅雅克)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她曾前往俄国游历两年,她和俄罗斯与波兰的革命团体有过联系。1892年,她和一个受过她帮助、后来从流放地逃到伦敦的波兰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结婚。夫妇一起积极参与俄国流亡者的活动。伏尼契担任了流亡者办的《自由俄罗斯》杂志的编辑,牛虻
她还出版了《俄罗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译介绍了果戈理和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的作品。伏尼契还结识了普列汉诺夫、札苏里奇,并曾到恩格斯家里作客。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说《牛虻》出版。苏联作家尼·阿·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曾对《牛虻》有过高度评价。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大陆,牛虻这个人物曾影响了当时的许多青年(参见刘小枫文)。
伏尼契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13年的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1910)。
伏尼契晚年迁居美国纽约,苏联文学界人士曾到她纽约的寓所访问,并为她放映根据小说《牛虻》改编的电影。1960年7月27日伏尼契在纽约寓所去世。
第二篇:浅谈《牛虻》!范文
浅谈《牛虻》
英国女作家艾· 丽· 伏尼契的小说《牛虻》, 是一部影响巨大的优秀作品, 像奥斯特洛夫斯基、卓娅、奥列格这些无产阶级英雄都曾从中汲取教益和力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说过“ 单就牛虻的本质, 就他的强毅、他那种忍受考验的无限力量, 以及那种能受苦而毫不诉苦的人的典型而言, 我是赞库的。我赞成那种认为个人的事情丝毫不能与全体事业相比的革命者的典型。” 《牛虻》中译本出版,发行达二百万册, 成为我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最喜爱的外国作品之一。近年再版后, 仍深深激动着千百万读者的心灵。下面就《牛虻》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等问题, 谈点粗浅意见。
《牛虻》所反映的正是一年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政治生活, 其基本主题是表现意大利人民反抗国内外敌人的残暴统治, 为争取祖国解放和民主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斗争。作品着重揭露国内敌人一一教会的伪善与罪恶, 突出爱国志士牛虻同红衣主教蒙太尼里之间的矛盾。作者这样处理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意大利本是政教合一的国家, 罗马教廷不仅利用宗教神道进行严酷的精神统治, 而且参与世俗政权, 教皇委派到各地的主教, 握有极大权力, 有的甚至兼任警察总监, 直接奴役人民, 神父牧师高踞于凡人之上, 收贿通奸这类丑事在高级教士中时有发生。长期以来, 教会利用人们想摆脱现实中的各种厄运,改善生活的愿望, 反复进行“ 慈悲”、“ 博爱” 的说教, 极力散布关于“ 上帝”、“ 天国” 的谎言, 使不少人深受毒害, 认不清教会的反动面目, 甚至幻想上帝能帮助他们消灾免祸, 赐福人间。正如恩格斯所说, 宗教越来越变成统治阶级专有的使下层阶级就范的统治手段了。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 如果说奥地利军队的刺刀和本国封建主的皮鞭, 早就擦亮了人们的眼睛,那么基督、教皇却还被不少人奉为引导自己走向“ 天国”、“ 乐园” 的圣人先哲, 起着麻痹人民的反动作用。尊重历史, 忠于生活的作者, 精心构思和着力表现蒙太尼里与牛虻的特殊关系, 以反教会的思想线索贯串全书的始终, 正有助于揭示人物活动的时代特征, 深刻地反映出当时重大的社会矛盾, 适应日益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政治需要。
小说第一卷是情节的开端。作者在开头几章为我们再现了三十年代初期意大利的真实历史图景地下的熔岩开始流动, 青年意大利党人的活动正在兴起, 青年学生争相传阅进步书刊, 纷纷思考、探索拯救祖国的道路, 连虔诚的天主教徒亚瑟也不例外。但这时他还深受宗教势力的影响, 而表面谦和慈爱的蒙太尼里的活动又比卡尔狄等人隐蔽得多。正是这个道貌岸然, 向上帝立誓不娶的教士引诱一个已婚的女天主教徒, 与之私通, 生下了亚瑟。他疼爱不合法的亲生儿子, 但始终以不损害他所属的阶级利益为限。他带亚瑟钻进书斋或外出旅行, 目的是为了诱使亚瑟脱离正义事业, 甘做神的奴仆和统治阶级的顺民, 一旦察觉亚瑟卷入政治漩涡, 开始走上与自己的阶级利益相违背的“ 危险道路” ,他即忧心如焚, 惶恐不安, 始则以亚瑟没有意大利国籍为借口妄图阻拦, 继而用自己“ 将要心碎” 来软化对方, 告诫亚瑟切勿曲解“ 上帝” 的本意, 极力用“ 温和的劝解和理喻” 把亚瑟拉回自己为之安排的生活轨道。分明是他的效忠博得了教皇的赏识, 调升主教替自己的飞黄腾达打开了新的前景, 但他却佯装“ 关心”
和“ 矛盾” , 表示要由亚瑟来决定他的去留, 暗中则交代间谍卡尔狄神父严密“ 关注” 亚瑟的思想动向。这样在作品的主要人物之间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摩擦和矛盾, 亚瑟直至自己被捕, 才认识蒙太尼里作为警察工具的真面目, 看清教会的本质, 毅然和神道彻底决裂, 形成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高潮。
小说第二卷是作品情节的发展。作者在更广阔的画面上描写了四十年代中的社会政治生活, 反映出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斗争的深入。这时, 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 年轻的马志尼党人已经成长起来, 一些山民和市民相继投入斗争。反动阶级也变换统治策略, 新教皇伪装开明, 特别重视那些“ 品行圣洁”、善于伪装的高级教士, 蒙太尼里已由一个普通的督察工具升为新教皇的代理人。统治阶级的新策略在争取祖国统一运动的内部引起分化, 围绕着如何看待新教皇及怎样开展有效斗争等问题, 民主派和自由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立场坚定的牛虻严厉批判了自由派的虚伪和卑怯, 向执行新教皇密令的代表人物主动发起进攻, 他写作的许多揭露性极强的杂文政论, 有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投枪, 刺向蒙太尼里。小说二卷十一章, 牛虻还乔扮香客, 针对蒙太尼里的罪恶、伪善和隐私, 当众提出尖锐的质询和严厉的指控, 破坏了他内心虚假的平衡, 严重动摇了这位主教大人的精神支柱。作品第三卷是情节的继续发展和高潮。这时, 争取祖国统一运动内部的民主派—马志尼党人由一般的谋划宣传转入武装行动, 运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牛虻私运军械, 在布西盖拉城酝酿起义时不幸被捕。声称要“ 向上帝和圣父负责”、“ 不准许任何阴私卑劣行为” 的红衣主教蒙太尼里单独接见牛虻, 诱劝他“ 改邪归正” , 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斗争, 牛虻当即严词拒绝。为维护反动的社会秩序, 蒙太尼里实际上已同意上校处决牛虻, 但又诡称为避免因劫狱引起流血事件, 是执行上帝“ 保护无辜人民” 的意旨, 要牛虻替他“ 设身处地想一想” , 自愿在死刑判决书上签字, 阴谋用革命者的鲜血冲洗自己罪恶的双手, 妄图以“ 舍子救世” 来恢复内心的安宁。但这一切都遭到牛虻的怒斥和抨击。三卷七章, 牛虻英勇就义的壮烈场面, 是全书情节发展的高潮, 正面人物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展现, 作者借牛虻鲜血沾满十字架上耶稣圣像的细节描写, 再次控诉教会的伪善和罪恶。结尾, 蒙太尼里的暴卒向人们指明, 素以上帝为生命的主教大人在精神上完全破产, 最后也成为宗教的殉葬品, 而牛虻的思想光辉则照耀着琼玛、马梯尼等人的前进道路。从小说二三两卷可以看到, 主人公的活动和事业并没有落空, 人们对教会的不满、敌意潜滋暗长, 宗教观念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群众争读牛虻写的讽刺小品, 无情嘲笑神父的伪善, 甚至斥责蒙太尼里就是“ 耶稣会派的奸细” , 抵制他的布道, 连狱卒也受到牛虻的“ 煽动” , 迫使统领四次更换自己的卫队,这一切都说明, 斗争教育着被压迫群众, 人们正在摆脱历史重负, 开始从政治上认清教会这个最狡猾的敌人, 预示意大利人民革命运动的洪流正在冲决统治阶级设置的种种网罗, 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小说《牛虻》的突出成就之一, 在于成功地塑造了牛虻这个意大利爱国志士的艺术典型。主人公牛虻的一生, 是献身祖国, 顽强战斗的一生, 他走过了一段极其严峻的生活历程, 那种认为牛虻性格“ 毫无变化发展” 的观点, 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敏感、热情、幼稚的少年亚瑟, 本是教士蒙太尼里同英国某轮船公司老板勃尔顿后妻葛兰兑斯的私生子, 在大学读书期间, 由于正在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感召和青年意大利人的影响, 内心也萌生了献身正义事业的愿望和理想。但亚瑟这时的爱国热情, 同蒙太尼里灌输给他的浓厚宗教感情是杂揉在一起的。他对蒙太尼里说“ 我要把生命献给意大利, 帮助她从奴役和贫困中解放
出来, 要把奥地利人驱逐出去, 使意大利成为一个除了基督没有帝王的自由共和国”。可见, 宗教和祖国都是少年亚瑟的生命, 他把基督视为引导人们和社会走向光明的先哲, 真诚地将神父与琼玛并列, 看作是自己事业的同志。然而, 第一次被捕击溃了他的幻想, 使他认识了忏悔神父卡尔狄的间谍和帮凶的真面目。紧接着凶狠的兄嫂对他施以无情的羞辱和嘲弄, 并公开了他那没有合法地位的身世, 这时, 他才恍然大悟, 原来使他蒙受许多耻辱与痛苦的罪魁祸首, 不是别的, 正是自己一向笃信, “ 不会开口、,没有灵魂的神道” , 正是他最亲近、最尊敬的“ 慈爱”、“ 谦和” 的上帝代言人一一蒙太尼里。这种严酷的事实, , 摧毁了他原有的精神支柱,促使他从空前的几乎是绝望的愤恨与痛苦中惊醒过来, 就像奋臂砸烂耶稣蒙难像那样, 粉碎了自己过去的一切, 坚决摒弃反动骗人的神道, 摆脱龌龊的环境, 开始走一条新的生活道路。显然, 第一次被捕是亚瑟一生的转折点, 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经历了空前的考验, 初步显示出他忠于革命, 坚信战友的思想品质。在腐败、丑恶的社会面前, 他不甘做时代的牺牲品, 便只身流亡南美, 决心同黑暗的现实对抗到底。
亚瑟在南美的“ 新生活” 充满了数不清的屈辱和苦难在甘蔗场里做过苦工, 替走江湖的的杂耍班当过小丑、在下等妓院里洗过碗碟, 被酣醉的水手打碎头骨, 留下了经常发炎作痛的不治之症, 在没有任何温暖、幸福的“ 人间地狱” 里整整折磨了五年, 受尽蹂躏摧残, 身心伤痕累累, 拖着被警察打成残废的瘸腿, 一拐一拐地流浪乞讨。但他没有沉沦, 没有自溺, 为祖国人民的自由独立要回来“ 同上帝作战” 的信念支持他在非人的环境中磨炼得更加,“冷酷”、“ 刚强”。接着又给探险队带路, 参加了阿根廷的独立战争, 在南美辗转流徙达十三年之久。经历了这一连串的严峻考验磨炼之后, 第二、三两卷中的亚瑟, 就以坚定成熟的爱国志士的战斗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他化名“ 牛虻” , 决心像牛虻那样, 不断袭扰貌似强大的腐朽事物, 以不停顿的进攻打击统治阶级反动势力, 用犀利的战斗笔触, 刺醒仍然在臃肿麻木状态中昏昏欲睡的人们。
牛虻重返意大利政治舞台时所面临的斗争形势比三十年代初期更为尖锐复杂自由主义热潮波及全国, 自由派力主妥协, 某些马志尼党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新教皇身上, 就是罗马亚省那些平时憎恶神父的强悍山民, 也将“ 慈爱”、“ 清廉” “ 一向过着无可非议的严肃私生活的” 蒙太尼里奉为圣人, 不知道他也是罗马教皇的一个工具。面对这种形势, 牛虻冷峻坚定, “ 像一团永远喷发不完的烈火” , 烧向教会统治的黑暗世界, 为粉碎罗马当局的政治阴谋, 他研究蒙太尼里的布道文集, 撰写大量讽刺文章和通俗小册子, 着重揭露蒙太尼里的伪善, 他巧妙地布置一场论战, 无情地戏谑和抨击主教大人的神圣布道, 撕去“ 品行圣洁” 的迷人外衣。他反对空谈, 鄙视懦怯和请愿, 坚决踢开那些“ 拦路的石头”。牛虻以深刻明睿的思想见解, 敏锐过人的洞察力, 机智幽默的谈吐和大胆果决的行动, 很快赢得人们的注意与钦敬。他把意大利比作一个醉汉, 正搂着扒手天主教的脖子在哭泣, 而扒手却趁机掏尽他的钱袋。牛虻这个辛辣的的讽喻, 蕴含着深沉的悲愤, 表达了他对斗争形势任务的理解和炽热的爱国激情。
爱僧强烈、敌友分明是主人公的重要性格特征。他蔑视敌人的无耻与残暴, 对激烈的斗争和残忍的报复,内心早有准备, 认为“ 战斗就是战斗” , 敌人千方百计追捕和折磨自己, 正是出于维护现存统治秩序的政治目的。针对蒙太尼里诱他在死刑判决书上自愿签字的卑劣行径, 牛虻当场戮穿了对方这种狡诈卑怯、推卸罪责的无耻阴谋。双方确认父子关系之后, , 蒙太尼里表示“ 痛苦” , 愿
助牛虻“ 越狱” 但这丝毫动摇不了他的坚强信念、牛虻再次宣告彼此之间“ 除掉战争还是战争” , “ 只要你还相信你的基督, 我们就只能是仇敌” , 表现了清醒的誓不妥协的战斗精神。反之, 对人民和战友, 牛虻爱得那样深挚而热烈。少年亚瑟向卡尔狄忏悔自己对波拉的嫉妒之情, 不只是由于年轻幼稚和对上帝的笃信, 也说明他纯真地热爱和信赖战友, 具有严以律己, 不断内省的品德。
《牛虻》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鉴于作品反映的冲突和作者处理冲突的艺术原则有别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品, 小说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也就更为强烈。如所周知,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个人同社会相对抗这个普遍的现实, 决定了十九世纪许多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 乃是个人与环境的对立和冲突。而《牛虻》所表现的则是以牛虻为代表的进步爱国力量同反动黑暗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 作者注意的重心远不限于揭露旧世界的毒疮, 更不是宣泄没落阶级濒临毁灭的预感和对未来的恐惧, 而是着力揭示正面人物的性格特征, 满腔热情地讴歌主人公为之奋斗的奔腾前进的革命事业。牛虻知道, 个人生命的终止, 并不是正义事业的完结, 先行者付出的代价, 将赢得胜利的早日到来, 他写给琼玛的那封遗书, 表明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对自己献身的伟大事业和光明的未来, 仍然充满了自豪和确信, 显示出高度的英雄主义精神, 使作品的战斗乐观气氛更为浓郁, 确为同时代作品所罕见。《牛虻》在读者心田激起的是巨大的感情波涛和行动的渴望, 它像一股凛冽的清泉, 沁人心脾, 教人振奋, 激励后继者去争取光明的未来。
牛虻来自尘土归于尘土,但尘封的岁月并没有掩住他的光辉,牛虻的精神飞越了百年的时光,这主要得益于这部名著的无穷魅力,她使人常读常新。希望现在社会上多些“牛虻”,也希望牛虻们像下面诗中这样的快乐:
不论我活着,或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第三篇:《牛虻》读书笔记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牛虻》读书笔记
牵着蜗牛散步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强烈推荐我们看《牛虻》这本书,那时也就是走马观花的过一遍,并不理解那些文字的内涵,这两天再读《牛虻》,看完后感触颇深。《牛虻》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大笔勾勒和细致描绘了牛虻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锤炼成一个为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
主人公亚瑟从小在家里就受到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嫂子的歧视,当他进入比萨宾查大学以后, 神父也就是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常常给他讲解哲学,并且和他一起读书,学习。他们相互信任,尊重。亚瑟非常崇敬蒙泰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亲切的称呼他为padre,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泰尼里对自己的关怀。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后十分不安,想方设法加以劝阻;但亚瑟觉得做一个虔诚的教徒和一个为意大利独立而奋斗的革命者是不矛盾的。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并悄悄地爱上了她。当时蒙泰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了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在忏悔中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出狱后,琼玛本是不相信亚瑟出卖了革命党人的,但亚瑟却在出狱时精神崩溃般的说出了是自己出卖的。琼玛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而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泰尼里神父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敬重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想过要自杀,但为了一个该死的教士不值得。他一铁锤砸碎了自己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从此化名里瓦雷兹,后来又被人称为牛虻。这大概是整本书中最大的冲突,牛虻与他父亲蒙泰尼里,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冲突,更是信仰上的不一。亚瑟在17岁时,便明白了上帝只不过是用一尊榔头就可以敲烂的泥塑,他最亲爱的padre骗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在流亡途中,为了生存,亚瑟在银矿、咖啡地、可怕的杂耍班子里受尽折磨。当再次回到出身的地方时,亚瑟已经蜕变成为声名显赫的激进革命党人
牛虻,并在革命团体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表了许多言辞激烈、思想尖锐的讽刺教会的文章。亚瑟在苦难中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憎恨那些虚伪的祷告,憎恨所有的神父,可是他知道,无论如何,他还是爱padre,他不恨他,只要padre能够在余生好好爱他,他就会满足,他就会幸福。可是蒙泰尼里没有这样做,当自已的亲生儿子在执行革命任务时因为自已生身父亲的出现而误了逃跑的最佳时机锒铛入狱、饱受折磨、命垂一线时,在监狱探监的蒙泰尼里知道了自已的儿子亚瑟并没有死,亚瑟要求蒙泰尼里在上帝(宗教)和儿子(革命)两者之间选一个。而蒙泰尼里毅然选择了虚假仁慈的上帝,在亚瑟的死亡判决书上签了字,放弃了自己那么可怜又那么需要爱的儿子。作为伟大的红衣主教,选择上帝是理所当然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慈悲的接受所有人的忏悔,而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接受忏悔而已。他并不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他救不了蒙泰尼里,更救不了亚瑟。可是蒙泰尼里不懂,一直都不懂,他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得不公平,可是他却一直被上帝迷惑着,他的心里只有那个空洞的上帝。在牛虻死后,神甫也被这对与错所纠缠,他痛苦,他无奈,最终,伟大的红衣主教还是疯了,还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没有因为他的忠诚而对他忠诚。他是以这样一个丑陋的姿态,结束了一生。那么,蒙泰尼里,你醒悟了吗?当你必须面对天堂抑或地狱里的那个上帝时,他又会说什么,你还爱上帝吗?还坚持自己的信仰吗?你会后悔,一定会。你用儿子换了上帝,所以你永远也找不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了„„ 这是无可避免的冲突,无可奈何的宿命,父亲与儿子,这对本来应该站在一起的至亲,却不得不刀枪相向,在生与死中选择,但是无论选择哪一边,都是悲怆的结局,都是无可挽回的境地。
作品在围绕选择宗教还是革命这个大冲突中,还穿插了很多小冲突,比如牛虻和他的爱人琼玛之间,那更是包含著错综复杂的矛盾,琼玛以为他是告密者,一个巴掌把他从意大利打到了南美州,多少年的苦难,他全忍了下来,终于,他又回到了意大利,他又见到了琼玛,他们相爱,却得不到永远。在他死后,她终于知道了原来亚瑟没有死,牛虻就是她一直深爱的亚瑟。在他痛苦的所有时间里,她也痛苦着。而正当她可以释然,渐渐忘记自己曾经的错误时,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就这样命运大方的给了她两次重创。除此之外,牛虻和琼玛之间还有政治的误会,有爱情的妒忌,有吉普赛女郎的插入,有琼玛另一个追求
者的失望等待等等。但是,正是因为有这重重的矛盾,这一波一波的冲突,全都在在牛虻的身上集中,所以这个悲剧就更加的悲怆,更加的易于产生共鸣,让人的感受更加真切。
作品通过很多细节描写成功的刻画了主人公牛虻的形象,使人映像深刻。一开始在比萨神学院时,书中对亚瑟的描写是:他身体十分单薄,长长的眉,薄薄的唇,纤细的手足,身上的每一个地方都过于精细,过于弱不禁风,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国中产阶级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让他安静地坐在那里,别人一定会误以为他是一个身着男装的妩媚动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但是就在他走动的时候,那轻盈敏捷的体态又使人想象到一只被驯服的,没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在亚瑟蜕变为牛虻之后,通缉书中对他的描写是:费利斯.列瓦雷兹,绰号牛虻。年龄:大约三十岁;籍贯:不详,大概系南美人; 职业:新闻记者;矮个子、黑头发、黑胡须、皮肤黝黑、蓝眼睛、前额既阔又圆;特征:右脚跛、左臂弯曲、左手少了两指、脸上有最近被马刀砍伤的疤痕、口吃。下面还有一句附言:精于枪法,逮捕时要加以注意。大概谁也不会想到,曾经那个俊美少年会变成这副“丑陋”的模样,然而我想,这就是作者伏尼契最成功的地方。没有冲突,就没有悲剧。前后的鲜明对比正突出了主人公从亚瑟蜕变为牛虻所经历的苦难与折磨。从牛虻救助一个穷苦的被遗弃的孤儿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尽管牛虻外表冷漠,严肃,他的内心依然很善良。在他旧病复发时,他不愿让任何人知道,一个人默默的承受着,坚持着与死亡抗争,他说:“我会把黑暗当作新娘。”体现了他顽强不屈的性格。在琼玛家吃最后的晚餐时,“他从盘子中拿过一块甜饼,谨慎地比画成两半,一丝不苟地从中折断”写出了他孩子性的一面。在关进牢房的时候,军官统领说:“牛虻活活就是一个恶魔的化身。”因为“我得依靠监狱的看守,但是他们好像全被那个家伙给迷惑了。我在三个星期内更换四次了看守。我已不厌其烦地处罚了那些士兵,可是这一切全都没用。我不能阻止他们来回传递信件。那些傻瓜爱上了他,好像他是个女人。”就连从一开始就很讨厌牛虻的革命同志马尔蒂尼也意识到:“没有了牛虻,这个世界将会变得空洞乏味。我发现你是一位勇敢的人,忠于你的朋友。你也使那些士兵热爱你,并且钦佩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牛虻非凡的领导才能。在牛虻果断解决了自已的枪决后,他只留下一首儿时与琼玛一起学习过的熟稔的小诗:不管我活着,还是
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道出了他作为一名革命党人,献身于人类伟大的革命始终无怨无悔,并且对革命的前途始终充满信心。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成长,是艰难的,就好像一群小鹿,谁有勇气,谁跑得快,坚持到底,谁就活下来;否则,就被淘汰。挫折中是难免要流眼泪的,擦干了,站起来,就长大了,坚强了。用牛虻自己的话说,他从死亡那里走来,也就不怕死亡了,他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对朋友的坦诚、对爱情的忠贞、对生活的投入、对死亡的蔑视,永远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个楷模。虽然生命已尽,但爱与希望永存!牛虻是个强者,真正的强者!
第四篇:牛虻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的飞来飞去——牛
虻读完全篇,我不禁流了泪。刚19岁的亚瑟有点像十六世纪肖像画里面的意大利小伙子,从他那长长的睫毛,敏感的觜酥和娇小的毛脚看,身体各个部位都显得过分精致。轮廓格外分明,“他帅气而单纯,虔信宗教,热爱主教蒙太尼里,但是他的善良和忠诚却被伪善的牧师所利用,导致他和他的战友一同被捕,出狱后,又被女友琼玛所误解,视之为叛徒,并与他断绝关系,悲痛中又突然发现原来他挚爱的主教竟是他的生父,一时间。愤怒。于是愤然出走。流亡到南美洲,经过十三年的流亡奔波,他又回到意大利,从事从事革命活动,并以“牛虻”的笔名发表、揭露和批判天主教会,和反动当局的文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而后一直在为神圣的革命事业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直到他英勇就
义。他的一生波澜起伏,他算是经历了世上所有的灾难,他被最信赖的人欺骗过,被最爱的人伤害过,他拖着残损的身体,在甘蔗园卖苦力,甚至当一名杂耍戏团的小丑,一个活生生,苦苦挣扎的人的灵魂,系在那个扭曲的身躯里 被迫为它所奴役,想想他在众人面前瑟瑟发抖,羞辱和苦难使他透不过气来,但是他却始终快乐的活着,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信仰,他有自己活下去的目标,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把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深深埋在心中,把他的爱与怨恨一起埋葬,直至末日降临。他是一个性情男儿,他爱主教蒙太尼里,可他也恨他,有句话说:“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他对主教深沉的永远无法化解的爱与狠困扰他的一生,但同时也成了悲剧的根源,神父是他一生中最敬重最信赖的人,他曾经奉为神明,即使在以后几次教会活动中遇见主教时,他都会禁不住颤抖,想要去拥抱他,甚至在最终忍不住向神父告别时,他还是满怀希望渴望神父能够扔掉手里那个泥巴做的东西,回到他的身边来,可是主教辜负了他的爱,他始终不肯扔掉手里的那个十字架。在耶稣和儿子面前,他选择了耶稣,而抛弃了儿子,亲手把儿子送上断头台,其实在亚瑟心中,这一切也是情有可原的,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但是他还是如同飞蛾扑火般成功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多么令人惋惜
啊!他坚强、勇敢、无惧死亡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战士,尤其是经过革命锻炼之后的牛虻,则是空了寂寞中把他压垮的幽灵似的恐惧,虚伪世界里的幻像都随产生他们的夜消失了,而一旦太阳光芒四射,敌人也出现他的面前,他便斗志激昂,再也无恐惧之言,革命把他锻炼成一个如此出色的战士,他勇敢。镇定。豪迈。大义凛然的性格震撼着每一个人,连那些执行枪决的都不禁落泪,那些士兵这样认为: “他那直刺人心的雄辩,他那无休止的狂笑,他那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勇气,曾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在他们死气沉沉的生活在闪耀。”牛虻为死亡所缠绕的肉体和灵魂是何其的痛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绝望,相反他用一颗火热的心完完全全致力于革命事业,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直至生命的终点,想想我们有什么理由为身边那一点轻如尘埃的小事而埋怨,哀叹甚至放弃呢?
第五篇:《牛虻》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
暑假里读了两本小说,一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本则就是《牛虻》。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牛虻》吧!牛虻是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也是教育各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的伟大作品!自使至终最突出的是它洋溢着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故事发生在意大利人民为赶走奥地利人,统一祖国而进行反抗与斗争的惊心动魄的战乱年代。而文中的主人公亚瑟也就是牛虻,是一个生在富裕家庭深信上帝的教徒,直到有一天,他开始怀疑,开始慢慢放弃心中的信仰,他才发现,没有上帝,所谓的上帝只不过是一个思想的束缚者,一个凭空捏造的所谓的崇高的“神”。他成为了一个革命者„„主人公牛虻是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英雄,但他绝非完人,他也有缺点,他冲动、他倔强、他的缺点像优点一样的突出,明显。牛虻是一个很有信仰的人物,就像文中所说的,之前他信仰上帝,待到心中的上帝的光环熄灭后,他找到了他的另一个伟大的信仰,那就是他的祖国,他深深热爱着的祖国,他为它献出了生命,献出了他本该流光溢彩,如鲜花般灿烂盛开的青春。这种爱国精神并不是人人都有,像我们这些现代的孩子,这些“草莓族”,哪里还有一点儿的爱国情怀,爱国精神。真是“一碰就烂”哪!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从小就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做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把根和心都种在中国大地上。
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牛虻那种得寸矢志不渝的追求,那种不可调和的仇恨以及那种感人肺腑的爱情。
正是因为牛虻坚忍不拔的精神超越了时空,所以虽历经百年,但至今仍震憾人们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