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法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宪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567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分权制衡”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洛克
B.卢梭
C.霍布斯
D.孟德斯鸠
2.资产阶级人权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A.生命权
B.人格尊严
C.宗教信仰自由
D.私有财产权
3.我国历次宪法修改中,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在(A.1988年
B.1993年
C.1999年
D.2004年
4.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
A.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B.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C.基本权利和利益
D.政治权利和自由
5.在1993年我国修宪之前,“国有经济”在宪法文本中被表述为()
A.国民经济
B.国家经济
C.国营经济
D.公有制经济
6.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根据现行选举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提名、酝酿代表候选人的时间不得少于()
A.1天
B.2天
C.3天
D.5天
8.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由地方各级()
A.人大主席团主持
B.人大常委会主持
C.选举委员会主持
D.选举办公室主持
9.加拿大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
B.邦联制
C.联邦制
D.君主制
10.现行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A.基层政权机关
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
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D.基层事业单位
11.根据现行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A.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我国国家机关体系的一部分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一部分
D.代行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的社会组织
12.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写入政治纲领性文件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C.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D.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
13.19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A.3年
B.4年
C.5年
D.6年
14.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A.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责任制原则
D.党对国家机构的领导原则
15.根据现行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产生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协商产生
D.全国人大常委会选举产生
16.根据现行宪法,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提名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7.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有权(A.进行国事活动
B.在必要时召开最高国务会议)C.担任最高国务会议主席
D.统率全国武装力量
18.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各项人事权中,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
A.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B.决定国务院副总理
C.决定中央军委副主席
D.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19.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可以行使的权力是(A.选举同级人民法院院长
B.监督同级人民政府
C.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D.制定地方性法规
20.下列国家中,采用法国式总统制政府类型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巴西
C.英国
D.瑞士
21.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是其()
A.总统
B.国务卿
C.国防部长
D.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22.根据我国立法法和国防法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法律,可以制定()
A.行政法规
B.军事法规
C.自治条例
D.军事规章
23.现行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由全国人大常委会()
A.根据国家主席的提请任免
B.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提请任免
C.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提请任免
D.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
24.根据现行宪法,我国人民法院上下级的关系是()
A.监督关系
B.指导关系
C.领导关系
D.协调关系
25.根据现行宪法,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
A.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
C.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以行政命令规定 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
26.根据现行宪法,批准自治州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27.根据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主管刑事检察工作的机关是()
A.检察院
B.检察署
C.律政司
D.政务司
28.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写入宪法是在(A.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C.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9.我国国徽法规定,应当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C.外交部
D.乡级人民政府
30.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
A.特殊的称谓
B.社会地位
C.法律上的身份
D.政治待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有()
A.通讯自由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自由
D.批评权
E.出版自由
32.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B.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
C.本级人民政府负责
D.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E.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
33.世界各国议会的职权一般包括()
A.立法权
B.监督政府权
C.法律执行权
D.财政权
E.人事权
34.根据我国国旗法的规定,由国务院决定下半旗志哀的情形有()
A.对世界和平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B.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
C.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
D.发生重大伤亡等不幸事件时
E.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
35.下列关于我国宪法修改的表述正确的有()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修改宪法的职权
B.我国宪法的修改只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
C.我国的宪法修正案须经全国人大以出席会议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D.我国宪法的修改必须依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进行
E.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修宪行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6.行政机关
37.劳动权
38.自治条例
39.宪法解释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0.与前三部宪法相比,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有何发展变化?
41.简述议会内阁制的特征。
42.简述宪法产生的基本条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试论我国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
44.试论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中的责任制原则。
该文章转自[四川自考网-http://
:
第二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该规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
B.命令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2.根据宪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学者将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我国的()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院副总理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6.我国制定选举法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物质和法律保障。这体现了()
A.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B.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7.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担任国家公务员的年龄是()
A.年满16周岁
B.年满18周岁
C.年满20周岁
D.年满22周岁
9.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命令
10.使幼儿或精神病患者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执法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是因为()
A.行政执法的主体不合法
B.行政执法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C.行政执法的相对人不具有法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D.行政执法的内容不合法
第三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法学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该规定属于()A.禁止性规范 B.命令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2.根据宪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学者将宪法分为()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D.分权宪法和集权宪法
3.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制度
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力属于我国的()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A.国务院副总理
B.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C.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6.我国制定选举法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物质和法律保障。这体现了()A.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B.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7.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担任国家公务员的年龄是()A.年满16周岁 B.年满18周岁 C.年满20周岁
D.年满22周岁
9.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规定》,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称(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命令
第 1 页)
10.使幼儿或精神病患者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执法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是因为()...A.行政执法的主体不合法 B.行政执法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C.行政执法的相对人不具有法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D.行政执法的内容不合法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A.10年 B.20年 C.30年
D.50年
12.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丧失()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反诉权
13.依我国继承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A.应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B.应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C.可为代位继承人
D.仍没有继承权
14.夫妻双方共同设立遗嘱的协议,属于()A.共同法律行为 B.协同法律行为 C.单方法律行为
D.双方法律行为
15.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A.股东会 B.董事会 C.经理
D.监事会
16.下列属于我国宏观调控法的是()A.公司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C.税法
D.环境保护法 17.我国法律规定,属于违法进行的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的最高奖的金额超过()A.2000元 B.3000元 C.4000元
D.5000元
18.我国刑法规定,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为盗窃罪的主体须年满()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9.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教唆犯是其教唆犯罪的对象不满..()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20.我国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A.1年
B.2年
第 2 页)C.3年 D.5年
21.犯罪行为侵犯某种社会关系时直接遭受影响的人或物是()A.犯罪客体 C.犯罪主体
B.犯罪对象 D.犯罪构成
2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监视居住的机关是()A.公安机关 C.审判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D.检察机关
23.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主要指()A.原告与第三人 C.原告与被告
B.被告与第三人 D.原告、被告与第三人
24.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A.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C.审判公开
B.合法性审查 D.两审终审制
25.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管辖法院是()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B.限制人身自由地人民法院 D.原告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26.下列属于根据当事人的意志而取得的继有国籍是()A.依出生地取得的国籍 C.因选择国籍而取得的国籍 27.庇护的对象主要是()A.普通刑事犯 C.宗教犯
28.涉外合同一般应首先适用()A.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 C.合同履行地法
B.合同缔结地法 D.最密切联系地法 B.政治犯 D.军事犯
B.依血统取得的国籍
D.因婚姻依有关国家法律而取得的国籍
29.在冲突规范“物权关系依物之所在地法”中,其前一部分“物权关系”在法律术语中称为()A.系属 C.连结点
B.识别 D.范围
30.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重大涉外案件的第一审法院为()A.中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D.基层人民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第 3 页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我国人民法院组织体系内的各级法院包括()A.基层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 E.最高人民法院
32.关于可撤销民事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B.显失公平的行为是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可撤销民事行为一经撤销,自始无效
D.当事人只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撤销
E.对可撤销民事行为,应当诉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以判决或裁决的形式作出 33.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教唆犯不能成为单独的犯罪
B.对于教唆犯,应当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被教唆人犯被教唆外的罪,教唆犯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罚 E.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应对教唆犯从重或加重处罚 3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A.鉴定人 C.法定代理人 E.辩护人
35.下列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有()A.物证 C.被害人陈述 E.勘验笔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法律责任 37.相邻权 38.税法
39.犯罪的主观方面 40.行政诉讼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42.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第 4 页
B.现场笔录 D.被告人供述 B.证人 D.被害人 B.初级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 43.简述商法的存在形式及其内含。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律适用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5.小刚的母亲与小华的父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表哥小刚与表妹小华年龄相近,是同班同学,总是形影不离。初中毕业后,两人一起到南方打工,为节省房租,合租一套房屋。在互相关心、照顾中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偷尝了禁果。2007年8月,两人回家向各自父母提出了结婚的请求,双方父母受“舅表婚,亲上亲”传统观念的影响,均表示同意。同年9月,两人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婚姻登记部门经审查得知两人是表兄妹后,拒绝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08年5月,两人以婚姻登记部门不作为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婚姻登记部门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问题: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婚姻登记部门能否为小刚与小华办理结婚登记?为什么? 46.甲欲毒杀其妻乙,趁乙不备时在其碗内投入剧毒药。乙中毒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甲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妻,急忙将乙送到医院。经抢救乙终于脱险。问题:
甲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第 5 页
第四篇: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00040法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法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C)1-P38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国际法和国内法 C.根本法和普通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2.公民可以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提出指控或申诉,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对违法失职者予以制裁,这种权利是(C)4-P158 A.批评权 B.建议权 C.控告权 D.检举权 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B)4-P134 A.外资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个体经济 4.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C)5-P190 A.行政法律关系 B.管理关系 C.行政关系 D.权力关系
5.行政机关以及经法律授权行使行政职权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的其他组织统称为(C)5-P192 A.行政机构 B.行政法律主体 C.行政主体 D.行政管理者
6.公务员因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法给予处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法定处分类型?(B)5-P199 A.警告 B.免职 C.撤职 D.开除
7.与民法并列同属私法的部门法是(D)7-P290 A.公司法 B.保险法 C.经济法 D.商法
8.以公司之间的控制和依附关系为标准,可将公司划分为(B)7-P292 A.总公司和分公司 B.母公司和子公司 C.两合公司和无限公司 D.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9.监督有限责任公司业务和财务的公司常设机关是(B)7-P298 A.董事会 B.监事会 C.股东大会 D.工会
10.债务人的上级主管部门为使债务人免受破产宣告起见,申请时债务人进行一系列改组、调整及其他挽救性活动。这类活动称为(D)7-P307 A.破产和解 B.破产调解 C.破产清算 D.破产整顿 11.国家从长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关系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中,与各类社会组织会发生具有指导性的社会经济关系。这种关系是(B)8-P323 A.市场规制关系 B.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C.社会分配调控关系 D.企业组织管理关系
12.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称为(B)8-P332 A.偷税 B.抗税 C.逃税 D.避税 13.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罚款,罚款幅度是(A)8-P338 A.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C.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1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1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应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D)10-P407 A.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C.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D.受害人已告诉的犯罪
15.专门人民法院与普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称为(C)10-P409 A.地域管辖 B.级别管辖 C.专门管辖 D.普通管辖
16.以文字、图画或符号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是(C)10-P411 A.物证 B.证人证言 C.书证 D.被害人陈述 17.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为保证将来作出的判决得到执行,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财产采取强制性措施。该措施称为(A)11-P443 A.财产保全 B.先予执行 C.查封 D.扣押
18.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是(D)11-P444 A.训诫 B.罚款 C.拘留 D.警告
19.票据持有人丧失票据采取补救的一种民事法律程序是(B)11-P451 A.督促程序 B.公示催告程序 C.挂失程序 D.还债程序
20.下列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的是(D)12-P458 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B.公开审判 C.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D.不适用调解 21.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是(D)12-P461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案件
C.海关处理的案件
D.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22.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管辖法院是(B)12-P462 A.最后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B.最先收到起诉状的法院 C.上级指定的法院 D.各法院协商后确定的法院 23.因行政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申请参加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B)12-P464 A.共同诉讼人 B.第三人 C.原告 D.被告 24.下列不属于国际法渊源的是(D)13-P475 A.条约 B.习惯 C.一般法律原则 D.司法判例
25.一国在民事法律关系方面给予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这种待遇称为(B)13-P487 A.最惠国待遇 B.国民待遇 C.优惠待遇 D.普通待遇
26.在国际法上,构成一个国家的要素除了居民、领土、主权外,还包括(D)13-P479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政权组织
27.邻接一国海岸但在领海以外的一定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是(B)13-P493 A.专属经济区 B.大陆架 C.领海 D.公海 28.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确定有关民事关系应适用乙国法,但乙国的冲突规范却规定应适用甲国的实体法,结果法院适用本国的实体法判决了案件,这种情况是(B)14-P517 A.转致 B.反致 C.公共秩序保留 D.法律规避
29.在一般地域管辖方面,确定涉外民事案件的我国法院管辖权的一般连结因素是(B)14-P521 A.原告住所地 B.被告住所地 C.原告出生地 D.被告出生地
30.当前各国在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上普遍适用1958年订立的(A)14-P527 A.《纽约公约》 B.《巴黎公约》 C.《华盛顿公约》 D.《伦敦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通常认为,法律的要素包括(ACD)1-P32-33 A.法律规范 B.法律规则 C.法律原则 D.法律概念 E.行为准则
32.下列同时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有(AC)4-P159-160 A.劳动 B.选举 C.受教育 D.纳税 E.休息
33.证据的特征包括(ACD)10-P410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相关性 D.法律性 E.独立性
34.民事诉讼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ABCDE)11-P445-446 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E.有具体的诉讼事实和理由
35.国家责任的形式包括(ABCDE)13-P483-484 A.全面限制主权 B.赔偿 C.道歉 D.国际审判 E.局部限制主权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国家性质4-P111 答:即国家的阶级本质,又称政权性质,或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37.行政行为5-P200 答: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
38.债6-P257 答: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一方享有请求他方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
39.税收8-P326 答:指国家为了实现其管理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40.共同犯罪9-P374 答: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41.简述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4-P118 答: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人民代表大会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人民选举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3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分)
42.简述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以及我国民事诉讼时效的种类。6-P286-287 答:(1)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请求权,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2分)
(2)在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包括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种。(1分)前者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统一适用的诉讼时效;(1分)后者是指民法通则特别规定的短期时效和通过各种单行法规规定的时效。(1分)
43.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的关系。9-P362 答:
犯罪构成与犯罪关系紧密。(1分)犯罪构成回答的是某种行为必须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才能构成犯罪;(1分)犯罪回答的是什么是犯罪和一切犯罪都具有的特征。(1分)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44.试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2-P56-58 答:
(1)遵循宪法的原则。(3分,答出要点得2分,适当阐述得1分)(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同上)(3)保障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的原则。(同上)(4)科学和合理地规范社会主义关系的原则。(同上)(5)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立法的原则。(同上)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45.甲(男,24岁)与乙(女,21岁)经人介绍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不久,乙怀孕。甲脾气暴躁,一言不和即对乙拳打脚踢,乙认为双方感情破裂且自己没有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甲给予赔偿。6-P272-273/279 问题:
(1)乙在怀孕期间能否提起离婚诉讼? 答:乙在怀孕期间有权提起离婚诉讼。(1分)
(2)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 答: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一般情况下不得受理,除非确为必要时。(2分)
(3)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是否应当支持乙的离婚及赔偿请求?为什么? 答: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应当支持其离婚及赔偿请求。(1分)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是否准予离婚,其主要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已破裂。因此,人民法院应支持其离婚请求。(2分)由于乙是无过错方,因家庭暴力而导致离婚时,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支持其赔偿请求。(2分)
46.受害人甲(女,60岁)独自一人从离家不远的一家银行的自动柜员机取款2万元。正当她把钱装进信封后准备离开银行时,被告人乙(男,17岁)突然从其身后窜出,将信封抢走。甲呼喊,路人丙协助其将乙抓住。其间,乙抗拒抓捕而使用其所带匕首将丙的手割成轻微伤。9-P396-397/366 问题:
(1)乙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 答: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乙已满16周岁。(2分)
(2)如果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应如何定罪?对其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乙趁甲不备将甲装有现金的信封抢走,这本是一种抢夺行为。(2分)但由于乙随身带有匕首并使用它来抗拒抓捕,故其抢夺行为转化为抢劫行为,对其应以抢劫罪定罪。(3分)由于乙未满18周岁,对其能够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分)
第五篇: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D.不违农也,谷不可胜食也
2.《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A.自我反思 B.深入浅出
C.例证典型 D.旁征博引
3.用韩愈“惟陈言之务去”的名言,来阐发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4.下列文章中,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 B.《垓下之围》
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马伶传》
5.《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典型细节是()
A.“食其所爱之肉” B.“抽矢射佛寺浮图”
C.“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D.“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6.《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现手法是()
A.侧面烘托 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 D.类比显现
7.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秋夜》 B.《香市》
C.《爱尔克的灯光》 D.《都江堰》
8.下列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
A.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B.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C.直到今天,长城还常常成为排场
D.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10.《湘夫人》开头所展现的特定情境是()
A.朝夕厮守 B.如约而至
C.不期而遇 D.期而不遇
11.下列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
A.《蒹葭》 B.《陌上桑》
C.《饮酒》(其五)D.《秋兴八首》(其一)
12.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奔放雄奇 B.沉郁顿挫
C.平易晓畅 D.清朗俊爽
13.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
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14.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景抒情的特点是()
A.以乐景写哀,愈显其哀 B.以哀景写乐,愈显其乐
C.以哀景写哀,倍增哀痛 D.以乐景写乐,倍增欢乐
15.闻一多《一句话》的创作年代是()
A.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 B.1922年作者赴美留学前
C.1925年作者海外归来后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16.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
A.对称美 B.绘画美
C.音乐美 D.建筑美
17.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
A.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B.历史中国负重缓行
C.传统农具效率低下 D.旧式农业停滞不前
18.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是一首()
A.爱情诗 B.政治诗
C.送别诗 D.悼亡诗
19.契诃夫《苦恼》中,能够听姚纳诉说烦恼的是()
A.军人 B.青年
C.马车夫 D.小母马
20.《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A.诙谐幽默 B.平易素朴
C.清新优美 D.雍容典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吃饭》的艺术特点有()
A.长于演绎 B.善于类比
C.旁征博引 D.妙喻联珠
E.幽默风趣
22.《秋夜》所写的动植物中,被作者赋予了象征意味的有()
A.枣树 B.蝴蝶
C.小粉红花 D.小青虫
E.蜜蜂
23.下列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A.屈原《湘夫人》 B.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C.白居易《长恨歌》 D.杜牧《早雁》
E.贺铸《鹧鸪天》
24.下列诗词,借秋景抒情的有()
A.陶渊明《饮酒》(其五)B.李白《行路难》(其一)
C.柳永《八声甘州》 D.李清照《声声慢》
E.辛弃疾《摸鱼儿》
25.下列选项中,对《婴宁》评述正确的有()
A.天真爱笑是婴宁的自然天性
B.作者对于婴宁的自然天性赞赏有加
C.迫于社会规范的约束,婴宁“矢不复笑”
D.作者对婴宁的性格转变由衷赞赏
E.婴宁性格的转化意味着个体对社会规范的顺应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弃甲曳兵而走
走:
27.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
28.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29.食以草具
草具:
30.何兴之暴也
暴:
3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他植者:
32.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鱼虾:
33.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
把式:
34.夕济兮西澨
济:
35.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
了然无闻: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圣雄甘地就对铁路、轮船和机器深表遗憾;在他看来整个产业革命都要不得。也许你永远没有机会真的遇见一位抱有这种见解的人,因为在西方国家里大多数人都把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视为当然。但是如果你想弄确实你同意这种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设想一下甘地为了反驳现代技术的种种好处而可能提出的论据,从而检验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证据。
A.这里提出的避免愚蠢见识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B.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C.指出其中表示虚拟语气的词语,说明其表现作用。
37.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箫声?
B.这里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C.箫声描写中注入了怎样的情感基调?与文章的下文有何联系?
3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A.概括这段文字两个层次的内容。
B.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的“长宜子孙”?
C.说明其中排比句三个分句共同的语序特点。
39.阅读戴望舒《雨巷》中的两节: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A.“默默彳亍着”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B.从这两节诗歌看,“她”与“丁香”有何相通之处?
C.简要说明这两节诗的意境美。
40.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也没看起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A.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人特描写方法?
B.为什么说这段描写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
C.作者写老人“脑门亮,眼睛亮”,在情节发展上起到何种作用?
五、作文(30分)
41.以“感受和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政治经济学(财)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A.经济体制 B.生产关系
C.经济运行机制 D.生产力
2.在特定社会形态和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基本经济规律 B.特有经济规律
C.共有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规律
3.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创造的 B.私人劳动创造的 C.具体劳动创造的 D.抽象劳动创造的 4.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
A.金融业 B.农业
C.工业 D.旅游业
5.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通过()
A.商品的生产 B.商品的交换
C.商品的分配 D.商品的消费
6.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测定
7.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是价格()
A.长久保持不变 B.与价值完全一致
C.长时间大幅背离价值 D.随供求变化而变动
8.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A.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转移价值
B.前者转移价值,后者也转移价值
C.前者价值增殖少,后者价值增殖多
D.前者不发生价值增殖,后者发生价值增殖
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10.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剥削,是因为从工资的形式上看不到()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B.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
C.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区别 11.由于技术进步引起原有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是()
A.有形损耗 B.由使用引起的损耗
C.精神损耗 D.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损耗
12.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B.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D.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13.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资本
1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是()
A.高涨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危机阶段
15.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价格构成是()
A.生产成本加剩余价值 B.生产成本加利润
C.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D.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16.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全部借贷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全部商业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全部产业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加商业资本的比率
17.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
A.剩余价值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超额剩余价值
18.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B.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C.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 D.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
19.金融资本是()
A.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B.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D.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溶合成长的资本
20.当前世界范围贫富差距拉大和南北对立的根本原因是()
A.地区局部战争 B.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国际经济新秩序
2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2.经济危机、财政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交织并存,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主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
A.经济停滞 B.通货膨胀
C.高失业率 D.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2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B.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
C.资产阶级已经被消灭 D.民主集中制的建立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政治建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法制建设为中心
25.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无限责任公司 B.业主制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合伙制企业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点是()
A.存在计划调节 B.受到法律法规制约
C.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27.维护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A.统一性 B.开放性
C.有序性 D.竞争性
2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A.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 B.保障社会成员最基本生活需要
C.保障社会成员享有社会福利 D.保障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9.税收杠杆的基本职能是()
A.调节商品流通和消费结构 B.调节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C.调节生产和投资方向 D.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30.我国经济特区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
A.自我积累 B.利用外资
C.国内筹措 D.居民储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A.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 B.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
C.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D.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准
E.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 3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途径主要有()
A.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B.添加原有技术水平的机器设备
C.扩大生产场地 D.增加劳动力投入
E.提高劳动者素质
33.资本的技术构成是()
A.从物质方面考察的资本构成 B.从价值方面考察的资本构成 C.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资本构成
D.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表现的资本构成
E.决定资本价值构成的
34.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B.C.D.E.3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是()
A.剩余价值率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周转速度 D.不变资本节省
E.资本周转时间
36.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的阶级关系包括()
A.工业资本家 B.农业资本家
C.借贷资本家 D.土地所有者
E.农业工人
37.垄断时期由垄断本身产生的竞争包括()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非垄断企业内部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E.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38.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表现为()
A.资本家个人所有制的产生 B.股份公司的产生
C.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E.国际垄断资本和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
39.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按劳动分配的收入有()
A.资金分配收入 B.社会救济收入
C.个体劳动收入 D.公有制经济中的工资收入
E.私营企业工人的收入
40.社会主义制度下回笼货币的渠道有()
A.商品回笼 B.现金回笼
C.服务回笼 D.信用回笼
E.财政回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为什么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2.简述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内涵。
43.资本主义土地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
44.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4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
4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48.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