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材全解】2014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课文相关资料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文相关资料
1.创作回忆(艾青)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1933年1月写于狱中的一首抒情诗。
我在1932年4、5月间从法国回到上海。不久,我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与江丰、力扬等一些美术青年,组织了“春地美术研究所”(即春地画会)。1932年7月12日,我们12人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押在第二特区法院看守所。后来,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以“宣传与三民主义不相容主义”“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第六条、第十条,刑法第九条、第四十二条”为罪名,判处我有期徒刑六年。一天早晨,我从看守所的窗口看到外面下雪,想起了我的保姆,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诗。我完全是按照事实写的,写的全是自己的真实情感,写完之后也没有什么改动。因为看守所的生活也不允许我反复修改。
我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我是这个家庭生下的第一个儿子,按理说这是要喜庆的。但因为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我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因此不喜欢我,一生下来就遭到家庭的歧视。很快,就被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家里抚养。这位妇女很小的时候从一个叫“大叶荷”的邻村卖到我们村,这个村离我们村大概五华里。“大堰河”这名字,小时候只是听口音的,1973年我回家乡,乡亲们谈起这首诗时告诉我,“大堰河”其实是“大叶荷”的误写,我们家乡的土音“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所以,我在诗里写到:“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从哪里来就叫哪里的名。我在“大堰河”家一直住了五年。诗里写了:“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五岁那年,因为我要去念书了,被父母带回去了。在“大堰河”家里的五年,使我感染了农民的那种忧郁和伤感,使我对中国农民有了一种朦胧的初步印象。回到父母家里,我是在一种被冷漠、被歧视的空气中长大的。所以,我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
“大堰河”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她与前夫生了三个,前夫死后,从邻村上姜村招赘,又生了两个。1953年和1973年我两次回家乡,都去看了他们。《大堰河》这首诗,是出于一种感激的心情写的。我觉得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很爱我,我也爱她。1953年和1973年,我都到她墓上去了。
这首诗写好后,我就放在身边。后来要解到苏州去了,就把这首诗以及其他一束诗稿交给狱中的难友,托他出狱后带给我的朋友李又然。李把这些诗送到了《春光》杂志,发表于1934年该刊第1卷第3期,为了避过敌人的注意,我就根据本名蒋海澄的谐音第一次用了“艾青”这个笔名,以后我的第一本诗集即取名《大堰河》(上海群众杂志公司1936年出版)。
(选自《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2.《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美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洋溢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艾青将真实感受渗透于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形式中,赋予了这首诗以极大的艺术魅力。
一、形象美。别林斯基曾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真挚深沉的情感渗透在感人美妙的形象中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的一大特点。诗人用真情实感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个一生受尽“人世生活的凌侮”,但始终保持着
旧中国劳动妇女勤劳、淳朴、善良美德的大堰河形象。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掺和感激的泪水,首先勾勒出一位普通农妇的轮廓:大堰河是童养媳,她没有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大堰河是位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幼小的诗人,点睛之笔是整日劳作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们从诗人真切温馨的回忆中,看到一颗善良的母亲的心。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自己的乳液后“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像一组特写镜头,真实生动地刻画了她勤劳淳朴的形象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渗透着诗人对保姆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大堰河的形象之所以深刻感人,还在于诗人着力描写了她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她在年节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还曾做过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可谓是绘声绘色传神的描写,她死时乳儿不在她身边,她“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含泪而去了,她对乳儿的爱是这样催人泪下。诗人选择一系列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充分表现了大堰河心灵的美,使大堰河的形象更加崇高更加完美。诗人以儿子般的虔诚和挚爱塑造了一位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真实感人的形象。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她凄凉的身世,而且感受到了一颗善良、慈爱、宽厚的心。诗人的真情实感完全倾注在美的形象中,没有那些具体形象的描绘,就如树没有根,没有土壤,因此借助美的形象抒发情感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二、意境美。
意境美是《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又一个重要特色。诗的抒情性,不仅渗透在美的形象中,还寓于美的意境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物象、场景、形体抒情,将一种情感转变成一种美的意境,具有画面感。艾青曾说:“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和画家一样掺和自己情感的构图。”这种渗透感情的构图在诗中的体现是鲜明的:诗人在五岁时被父母领回家,大堰河望着乳儿流下眼泪;大堰河在诗人家“含着笑”艰苦劳动,大堰河临死前轻轻唤着诗人的名字;大堰河在年节为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以及做那不能对人说的梦„„这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人在运用绘画手法时,并不是对自然景物、人物的简单复制,而是力求做到与诗中表现的情感达到完美统一,所以诗中的画面渗透着诗人对乳母的深情厚谊,对乳母品格的赞美,是饱含感情的画面。意境美,除一幅幅的画面,还在于它的色彩,诗人曾赴法国巴黎学习绘画,受西方诗人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色彩的运用,诗中的色彩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主观感情的表达。诗中出现色彩对比:诗人回到家时出现的画面是“红漆雕花的家具”“睡床上金色的花纹”“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这是一个豪华的环境,与大堰河家“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用色彩的强烈对比写出了两个客观环境的不同(即阶级的不同),又从物象色彩到感情色彩揭示了诗人的内在情感:诗人在豪华的父母家感到做了“新客”,忸怩不安,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而在大堰河贫寒的家中,却感受到无限的抚爱。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地主家庭的憎恶,对乳母的怀念。诗人在第12节写“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里的“紫色”富有象征意义,伤痕往往是紫色的,“紫色的灵魂”也就意味着带有创伤的灵魂,这既概括了大堰河悲苦的一生,也渗透着诗人对旧世界的忧愤。诗人将绘画艺术运用于诗歌,物象与意象达到和谐统一。
三、形式美。
完美的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抒情的独特方式在于运用散文的形式抒发情感。艾青诗歌的散文美表现在对口语的运用上,经过提炼的质朴无华的群众口语,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如诗中写道:“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这节明白质朴的语言,充满了诗人对乳母的深情。诗中不仅运用朴实的群众口语抒发情感,还采用适合表达诗人感情的自由体形式。诗行长短相间,错落
有致,大量运用排比句式,产生内在的节奏美,如诗的倒数第二节: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一连串“呈给你„„”的排比句式,有长有短,虽不押韵,但读起来却朗朗上口,感情起伏激荡,形成一种内在的节奏美。诗中大量吟唱“大堰河,是我的保姆”,犹如抒情乐章的主旋律,使感情更加奔放,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势和音乐感。
以上从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形式美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艺术特色,艾青曾说:“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它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它的美学的胜利。”《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以独特的构思、浓郁的情感、完美的形象、优美的意境、富有特色的语言,开拓了自由体诗的新阶段,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3.艾青的诗歌创作
(1)唱出人民的苦难和愿望
有人曾问我:在整个中国20世纪诗歌史上,最感动你的诗人是谁?我脱口而出:“艾青。” 艾青天生具有诗人气质,他在巴黎留学时,本来学的是绘画。他感受敏锐,感情深沉,文笔疏放而流畅。最重要的是,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他秉承浪漫主义的一些主张,强调诗人自己先要有强烈的情感,而且要比较直接地把热情呈现出来,要达到皮肤与皮肤接触、呼吸与呼吸交融的效果。艾青本人在许多场合曾表达过这样的诗学观点:“要说由衷的话,就必须自己内心里的确对自己所歌颂和赞美的东西发生了强烈的感情,不说出来就不舒服,这就决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吐自肺腑的心曲。”艾青诗歌中的题材是日常的,语言也是口语,他写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感受,使千百万人和着他诗歌的节奏歌与哭。
艾青的诗歌是为时代立言、为人民请命。从感人的广度和共鸣的深度上,当时比较重要的诗人,如卞之琳、何其芳和戴望舒等人迅速被艾青超越。因为其他诗人的作品虽然也挺独特、优美甚至深刻,但缺乏血和泪。早在1939年,就有人说: “„„卞之琳先生他们的诗不坏,但是他们的诗不能使我血脉跳得更快,做我应做的工作。”他的意思是,艾青的诗不仅能令人愉悦,催人思考,而且能鼓舞读者投入到火热的哪怕是危险的斗争中去。诗人穆旦是卞之琳的学生,他在1940年的一篇文章中说,艾青的诗“会摇起你年轻的精力,鼓舞你更欢快地朝着斗争,朝着光明”。
诚然,艾青不仅控诉罪恶、暴露黑暗,而且热爱光明,向往幸福。他的诗让读者宣泄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但并不让人消沉、绝望,而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快感。读着他的诗,你会流泪,但还没读完,你就会抹去眼泪,以实际行动去争取自我的也是民族的自由与解放。(2)《大堰河——我的保姆》悲悯与感恩
1932年,作为一个美术青年,由于在上海从事进步绘画运动,艾青被国民党上海当局关进了监狱。他失去了画具,只好进行比较简便的诗歌创作。这一写,就一发而不可收,就写出了他个人也是新诗史上最感人的诗篇。没想到,一位大诗人就这样从监狱中诞生了。这再一次证明,“不幸”是诗歌的温床——对于诗人诗歌来说,这到底是幸还是不幸? 在那批“狱中诗篇”中,最催人泪下的,是《大堰河——我的保姆》。1933年1月14日,这是个数九寒天,大墙外雪花纷飞,囚室里寒气彻骨。艾青以颤抖的手、颤抖的心,一气呵
成,写下了这首一百多行的长篇抒情诗。他以无比的激情表达了他对底层劳动者勤奋与善良品性的同情与赞美,也表达了对为富不仁、世道不公等现象的仇恨和诅咒。这首诗之所以感人肺腑,是因为它写的全是真人真事。“大堰河”是艾青幼小时候的奶妈,曾对艾青关怀备至,使艾青感念一生。艾青说,这首诗“是出于感激的心情写的„„我幼小的心灵总是爱她,直到我成年,也还是深深地爱她”。艾青本是地主的儿子,但他憎恨他那庸俗、势利而愚昧的父亲,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反而歌颂起佣人来。这表现了他进步的社会观以及只有大诗人才具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据说,这首诗的第一个读者是艾青的一个狱中难友。那人已经被判了死刑,他用上海话念诵这首诗,念着念着,就哭了。艾青知道自己在诗歌上的尝试成功了,因为他对诗歌的首要也是最高的要求就是让人哭。此诗于1934年5月发表后,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给编辑部写信,对它表示首肯。不久,它就传到了日本。在东京的一次朗诵会上,一个留学生哭着读了这首诗,听众中也有人噙着泪水。
在中学里,当我初次读到这首诗时,那保姆的动作、形象、神态活灵活现地展露在我眼前,因为我觉得她很像我那日夜劳作的母亲。对这样的劳作场面,诗中有着极为具体的描写:“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我想,此诗的感人魅力和动人奥秘主要就来自这样的描写。在诗的最后,艾青替天下所有的儿子向母亲呼唤道:“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第二篇:高中语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业集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业集
西安市第83中学高一(10)班 指导老师:高 玲
作业题目:课后研讨与练习
四.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一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请你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或一篇短文。
心 水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李峰
那天,是我到新高中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分配给我的任务是领饮水机,我鼓足勇气冲到一楼的水方向值班老师认领。当老师给我批条的时候,我向门外扫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有一位40几岁的妇女拿着大拖把,她弯着腰,顺着墙根将拖把推过去,我开始联想她的身世:应该是一位家庭十分贫苦的农民吧!我接着值班老师递给我的饮水机,走到门前向楼道外又看里看,那位中年妇女还在,她来来回回的拖着地板,地板让光透如镜,那位中年妇女头前飘着几缕银发,那银发在空气阻力下肆意地摇摆。我不忍心向前走去,不忍心破坏这位妇女的劳动。我站在门口迟迟不肯走去,这是那妇女看见了我,像明白了我的心事似的,放下手中的拖把,抚了抚引发,向我面前走来,她微笑着对我说:“孩子,走吧,你们上课了我还得拖一遍,这点活还累不住我。”她的声音很脆,像青春的少女,但她的手已布满老茧,身上的一身行装早已破旧不堪,面对她的话语,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踩下了我那沉重的脚板,我的眼里早已布满泪水了,因为她有那美好的品质让我敬佩!
高玲老师简评:本文记叙了开学第一天发生的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咱们学校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拖地女工。作者的心理感受写得入木三分,朴实的语言蕴含真挚的情感,虽有个别地方表达欠妥,但不影响文章的整体阅读。望继续努力。
游子依依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吕岩
我是个游子
是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我是个游子
是个思念亲人的游子
我是个游子
是个冷漠,狠心,不回头的游子
那新奇的花红柳绿
喧闹的车鸣人语
我默默地走过?
我只道;我是个游子
是个过客般的满载希望与期望的游子
那圆圆的明月
香香的月饼
我远远的凝望
深深的思念
苦苦地思索
我为什么要将我心爱的玉盘打碎?
我只道: 我是个游子
是个冷漠,狠心,不回头的游子
那宽宽的沟壑 高高的大山 我定将慢慢越过
有时
我不解:我为什么这么傻?
我只道: 我是个游子
是个冷漠,狠心,不回头的游子
简评:将游子痛苦,纠结,悲伤地心理描写得十分细致,让人感同身受,不禁也为这个“冷漠,狠心,不回头的游子”而感到痛苦难过。诗的整体回环往复,就像在感叹,惋惜。优秀作业
别了,父亲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杨兆祥
雨一直滴着,滴着,拍打着树叶,却不知以唤醒我的直觉,想起了你,我的父亲,我想起了你为母亲穿针引线,想起了你为我出生时而种下 的那棵桃树,想起了你为邻人尽心尽力,却不求回报。
我突然想哭了,但我知道我不能,仿佛看到了你渐渐霜白的两鬓,眼角的皱纹,枯枝般的手臂,和你那永远不会弯曲的脊梁。
我明白,你想告诉我——坚强。
父亲,你是我的灯塔,登天的梯,是我身后坚硬的柱石,即使这灯灭了、梯折了、石碎了,我也绝不放弃,那棵桃树还没有凋谢。
看着天空的夜,平添了几分思愁,低头回想
原来你一直在我身旁。
别了,父亲,你走了以后,我不想过分留恋,各握各的手,不再依守;
但愿我生命中那棵桃树,永远,永远,枝断情留。
高玲老师简评:这是一篇满含父爱的诗篇,对父亲的爱恋满溢于每个诗句,足以打动人心,情不自禁,从心底会产生共鸣。这首诗同时还具备了另一种美-----音律之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是一篇不错的习作,值得一读。望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佳作。
清晨的你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王航飞
走在阳光下,迷雾笼罩中,有一个黑色的影子,她佝偻的身影,表面是那样的脆弱,可内心依然强大,那一个个垃圾箱,是她主要的战场,踮着脚,她把头伸进去,用手翻来翻去,那枯萎的头发遮住了视线,那矮矮的身材注定了是这艰难的工作,她越翻越深,越翻手越脏,终于,像老鹰发现了兔子一样,她粗糙有力的双手迅速抓住,那是一个饭盒,上面满是油污,她抓住垃圾桶的上部,尽可能小心的站下来,衣衫褴褛的她颤颤巍巍地走到木门下,把饭盒轻轻放下,向附近喊了喊:“宝儿,宝儿。”草丛深处,传出‘喵喵’两声,那是老人的亲人吗?没人知道。
简评:文章描写十分细致,把老人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对这位老人产生由衷的敬佩。文章最后还留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令读者产生无限遐想。优秀作业
荷花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刘妍
在欢笑声中,荷花嫁给了明娃。
人们都知道
明娃好吃懒做。酗酒赌博,但荷花-----山里的女人
在命运的逼迫下
嫁给了明娃。
成亲那天,荷花穿着花衬衫、粗布裤、小红鞋,她,微笑着。
所有人都知道,她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她还是选择出嫁,选择微笑。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明娃做好饭,端到手里,为家里的鸡喂食,为庄稼锄地除草
为丈夫缝衣做鞋,终于有一天
明娃赌输了,回家疯狂砸东西,找钱,明娃狠心的将荷花那乌黑的长发抓下一大把
将她的脸抓伤,衣服撕碎,她低着头,躲在墙角里,蜷缩着。
但每天,人们仍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只不过,她的头用布包裹着,明娃仍旧打她,骂她,但她脸上仍旧挂着微笑,痛苦、伤心、绝望,人们猜不出她的心情,有人说她是木头人。
又过了几年,明娃把那个唯一的破草屋赌输了,把荷花也卖了,像牲口一样的卖了,好心的人们告诉了她
她仍旧微笑着,就在那天夜里
她拿着她出嫁时的衣服逃走了。
之后,人们再也没有她的消息
而明娃却变成了沿街乞讨的乞丐。
人们每次看到明娃狼狈的样子,都会摇头叹息,人们每次看到明娃狼狈的样子,都会想到荷花,想起荷花的微笑。
简评:阅读本诗,就像在看一个电影一样,富有情景的画面感,充实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为荷花的解脱感到高兴,为明娃的堕落感到无奈,没有绚丽的语言,诗作就像在讲一个,传奇一样的故事,采用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寓意深刻。
拾梦者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曹研
他缓缓地弯下身,黑手的手有如枯柴
令人感到----恶心
他身边有跳舞的苍蝇、四散的臭味
对!他是个拾荒者,低到尘埃里的拾荒者。
他的脸上,不曾隐匿过微笑,眼里
闪烁着,繁星似的光芒
鄙夷的目光在他身边
苍白的碎成一地锋利的碎片
他却缓缓弯下身
把他们拼成微笑
在拾荒者的梦里,拼成微笑的画面。
简评:描述了一个拾荒者,在梦里希望不再受到鄙夷的希望,描述了他的乐观心情,衬以恶劣的环境,令人感到心酸。优秀作业
黝黑的手托起浓浓的爱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苏方圆
那是一双粗短的手,那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那是一双如同道路办坑坑洼洼的手,那是一双如同菠萝似的扎人的手,那就是外婆的一双瓷实的手,亦是一双友爱的手。
听妈妈讲,原来奶奶的手小巧玲珑,能干许多针线活,绣花、做鞋样样精通。还记得,自己穿的布鞋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熬夜熬出来的,那时穿上新鞋的我是多么兴奋,恨不得全村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在我一次次的开心兴奋中,奶奶一双美丽的手失去了原有的辉煌和光彩,变得黝黑黝黑的,暗淡无光。
今年的一天我去奶奶家去看望他们,刚到门口时只见奶奶扛着锄头往家走。见到我,一把拉着我就往家里小跑,我怎么觉得手里粘粘的,低头一看,奶奶手里的泥在和我亲密接触呢,我没说什么,继续往里走。到了家,奶奶没顾上休息、喝水。洗了手就去做饭了。我走到奶奶身边,趴在奶奶背上,背随着手的起伏也颤动起来,多么娴熟啊!一根根面条在奶奶的手中舞动起来,多么神奇啊!在奶奶的手中面粉成了一个个香喷喷的馒头。我真不知道奶奶一天要干多少粗,手上的茧,一层层茧就是奶奶勤劳的证明。每当吃到奶奶蒸的馒头,煮的面条,就像将奶奶的爱融在嘴里一样美味!
在记忆中,奶奶最喜欢拿起我的手和她的放在一起,摸着我的手,眼睛直直盯着我的手,总说我的手好看。其实,我怎么能和奶奶的手比呢?她的手写满历史和沧桑,更写满了对家人的爱!一双托起爱的美丽的手!
简评: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奶奶的手来表现一个勤劳、有爱的底层劳动人民。一双粗糙的手代表他她经历过的往事,但更代表了她本人的淳朴和勤劳。本文语句通畅,立意鲜明,但仍有不足,有些句子较为生硬,望作者改正。
清洁工
-----尘埃落定。大地天使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刘晨曦
宽阔如砥的马路上,总是能看见,几抹亮黄的背影,在车流开始前,用凌晨的心血扫着初春的新芽,夏日的酷热,秋日的落叶,冬日的严寒。
飞扬的尘埃在平凡的手中起舞,没有声息,没有动摇,他们是大地的天使,掌管人间的美丽,为大地制造净土,平凡的面庞,平凡的身影,上帝却赐予了他们一双扫除尘埃,回归洁净的翅膀;给了他们一颗不侵尘土,洁净而无暇的心灵。
严冬酷暑,从不消逝的是敬业的心;风沙雨雪,从未改变的是干净的环境。当听着MP3的学生,踩着高跟鞋的职场丽人,开着名车的商场达人走过脚下这片土地的时候,谁又能想起,日出前,隐藏在黑暗,冷清里卑微却如斯高大的清洁工们。
你们弯下的脊梁上是一片高楼林立的净土,你们粗糙肮脏的手中是一把回归自然的扫帚,你们亮黄的身影,是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城市中,亮丽的身影,你们卑微的躯体里是一颗高大纯洁的灵魂。尘埃落定,你们是大地天使。
简评:文章描写的是城市里随处可见的清洁工,有很多写清洁工的文章,但这篇却别具一格,全文没有描写感人的事迹,只是用极抒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大地天使’的感恩之情,语言优美,感情细腻,是一篇佳作。优秀作业
红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高于琇
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刻,你被孕育在了母亲的子宫里,---------于是,你开始一点点成形,较小的身躯周围
围满了当时最幸福的红色羊水 当抗战胜利的消息传遍整个小山村时,你也欢喜的呱呱坠地 你被视为带来喜讯的吉星,裹上了当时最昂贵的红色绸缎。
在你懵懂的幼年,你的父母为了你还在腹中的弟弟换取一些营养,你被许配给了隔壁老黄家的儿子,订了娃娃亲,穿上了当时最艳丽的红色棉袄。
在你坎坷的童年时,你的父母为了让你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们更好的活下去,你被迫从充满书香的教室里出来,回家帮忙做活,扎上了当时最普通的红色头绳。
在你朝气的少年时,你遇到了你此生最心爱的人-----一个红军。你为他织出了一条,一条寄托爱的围巾,在他临走时,你为他;
围上了当时最青涩的红色围巾。
在你如花的青年时
那位红军带着红围巾回来了,他说他要娶你,可你的父母为了信誉,将你绝情的塞入加入隔壁的花轿,盖上了当时最屈辱的红色盖头。
在你孤苦壮年时,你便为了儿女操碎了心,两鬓已有些斑白。
为了在饥荒之年喂饱孩子和你那不争气的丈夫,你在你心爱的嫁妆上,插上了当时最心酸的红色鸡毛。
在你安详的中年时,你的丈夫悄然离去,你的子女也个个争气的成人,你幸福的坐在儿子结婚的高堂上,带着当时最骄傲的红色牡丹。可,你还没有度过你本应得到的幸福晚年,你就被一生积劳夺取了生命,在你风风光光的葬礼上,当年的红军也来参加了,拿着你一生最爱的红色玫瑰。
简评:诗叙述了一个平凡又伟大的女人,构思巧妙,把女人的一生与红色联系起来,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完整,但在文笔方面略有欠缺,这也是文章中最大的缺点,对文字的驾驭力不够强,望作者不断改善。
优秀作业
有这样一个人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多吉巴杰
有这样一个人,他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社会之间,他总是向我诉说当年的生活状况让我好好珍惜现在。他,便是我的父亲。快到70岁的父亲,他受过的苦还真不少。曾经母亲告诉我当时她和父亲的故事,她和父亲在18岁时就因为战乱现在我们居住的村。当时父亲每天去给地主干活,母亲又要去放羊,放心不下孩子们,于是她就背着一个,抱着一个去放羊,到了晚上父亲就在明亮的月光下为家小做羊皮衣,母亲就照顾孩子们。
父母亲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活下来。母亲一共生了12个孩子,5男7女。但其中第一个也就是我们的大哥因为那时很贫困,而且不像现在医学这么发达,交通方便,所以在母亲抱着他一个村一个村找医生时离开了。从此父亲就更努力的干活,因为他肩负着两个家庭的重任,他不想任何一个再离去。
父亲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了,当时奶奶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父亲就成了这个家唯一的希望。他就把他的弟妹们一一抚养成人,后来他把奶奶他们的家搬到一座山谷里,因为除了年幼的叔叔其余都是女人,他生怕她们受人欺负。他就给地主干两个家庭的活。他总是奔波在两个地方之间,每一天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去山谷里看她们,后来,姑姑们都嫁了人,父亲就把奶奶接到家,让叔叔上学。
以前我们家一年四季都是帐篷,但后来母亲腿脚不方便,再加上自然的因素,父亲就在每个季节所住的地方盖一个房子,一共盖了四所房子。每次进门前看到墙上的手印,我就想起父亲那双粗大的手,就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房子,以为它是用父亲的汗水建成的,没有夹杂别的。现在姐姐和哥哥都已经有了他们的家,父亲仍然要放羊,因为在他身边只有六姐。在我们所有孩子中上学的只有我和弟弟,二弟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我,才有今天的一切。
父亲,他有一颗很纯朴而不知疲惫的心,虽然他这一生经历过这么多,但他还是认为生活是如此的美;
父亲,他有一双很明亮的眼睛,在他眼里这世界是纯洁的;
父亲,他有一双粗大的手,在他手上那一道道的深深的刻纹见证着他一生的经历; 父亲,他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读了许多。
简评:没有震人心魄的故事,没有华丽如许的语言,用最干净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父亲的坎坷经历,就像藏族本身的特质,干净,勤劳,朴素,隐忍,这些都在这位父亲的身上得到了最华美的绽放,尽管有些语句不够通畅,不够流利,但这,足以表达一种对父亲,对劳动人民深深的爱。
优秀作业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
----写给那些在外奔波的父亲们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樊倩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我怕 一阵从南到北的风,就把我单薄的父亲,吹到脚手架边。只要起风,多数的时候就会有雨 更多的时候,父亲就会无处可归 风吹散了父亲刚刚倒出来的水泥 风把水泥吹到老板身上,吹到父亲的眼里
这可恶的风,就这样白白吹走 父亲的半斤汗水。风,吹来暮色和寒意 风吹着,父亲就开始想家,想远方的女儿
时间比陷入泥淖还要缓慢 没有电视和空调,甚至没有一张 舒适的床,用来安放疲惫的心
他想着他的女儿
在广播里只要听到有关西安的任何消息 他都会忐忑不安,彻夜无眠,直到风止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风是父亲的苦难 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就把我的父亲 从这个世界,吹到另一个世界。
简评:文章采用诗的形式,诉说了对父亲的思念,写的有真情,有实感,很容易打动人心,对父亲的担忧,对父亲的爱恋,对父亲的关怀,一个女儿对父亲的那种依恋感,实实在在的通过作者的文字展现了出来,令人动容。
城市的沐浴者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王启
他是城市的沐浴者,每天与他作伴的只是地上的垃圾,尘埃,川流的人群和尖锐的鸣笛不去理会他,他也就不理会他们,连同流光溢彩的夜灯和清晨吐芳的花朵,他也是一脸漠然。他的身影只能在深夜,漆黑色的天幕像毛虫一样的蠕动,他的眼神只会在别人的视野以下沉默的徘徊,但他走过了、走远了,尘埃、垃圾,抑闷的环境和压抑的心情也随之走了,他走过了、走远了,挥洒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舒适与温馨;他走了,连同他的汗,他的泪;他走了,背上写的着别人的冷漠、轻蔑与不屑,永久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他消失时,垃圾桶里塞着人们的脏,和同样来自别人的冷漠,世界因此干净了,在冬天的清晨和夏天的夜里,还能听到扫帚与地面摩擦的叹咏,他们是普通的清洁工,他们只是平凡的城市沐浴者。
简评:文章同样描写的是清洁工,但作者笔下的清洁工却有了一丝愤世嫉俗,冷漠而不近人情的味道;把社会对清洁工的态度写的过于鄙夷、冷漠、不屑,我们的社会不是这样的,或许有人会这样,但至少我们,是从心里敬佩清洁工的。
优秀作业
母亲-----我家的顶梁柱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张媛
母亲啊,我亲爱的母亲。你虽然没有健壮的身体,没有聪慧的大脑,你却是我家永远不倒的顶梁柱。
母亲啊,我亲爱的母亲。
母亲,您深爱着您的女儿;
为了她,您用您那双长满茧的手缝补衣裳,为了她,您把营养品藏到发霉也不肯吃,为了她,在寒冬腊月里顶着寒风去给她送衣裳。
母亲,您深爱着您的女儿。母亲,您深爱着您的女儿!为了家庭,您披星戴月的劳作;
您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裳; 您含着笑,去地里挖野菜;
您含着笑,打扫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您含着笑,对待每一位成员,母亲,您深爱着您的家庭。
母亲,您顶着外边所有压力,含着笑回到家中,您禁住了所有人对您贫穷的嘲笑,含着笑回答家中,您总是憧憬着您的女儿成才的那一刻,您总是期望着家庭美满的那一刻,您的梦,在未醒时就已被黑暗打破,您又再一次的反复的做着同样的梦。母亲啊,我亲爱的母亲。
您的女儿,爱您、敬您,更心疼您啊!
高玲老师简评:很令人感到心酸的诗,读来倍感到温暖,有这么好的母亲,这么爱女儿的母亲,那女儿一定感到骄傲;有这么疼妈妈的女儿,那妈妈一定感到欣慰,母亲的爱,永远是女儿学习、努力成才的不竭动力!
红 薯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赵英交
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卖红薯的老人。在悠长的巷子里,传荡着吆喝声,“卖红薯了——”,声音苍老,低沉。就是他了,一个年过五旬的老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眼睛凹陷下去,好像是一个深坑。当有人来买红薯的时候,他总是笑着,用那双黑的像煤炭一样,干枯的橡树皮一样的手递过去。人们剥开皱皱的红薯皮,里面金黄的红薯显露出来,冒呼呼的热气,人们一个劲的夸他的红薯香甜绵软,给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听到这些,他满意的笑了,说:“我冷点没关系,只要大家觉得暖,就够了。”他的心,好像他的红薯一样,金黄的,温暖的,在冬天里静静发光。
简评:文章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善良、无私、温暖人心的卖红薯的老爷爷形象,悠长的巷子里,老人一颗金子般的心闪闪发亮,但语言的描写过于简单,稍有一些欠缺,希望作者注意。
我的奶奶
西安市第83中学高2011级(10)班 廉鑫
我的奶奶,出生在黑暗的旧社会,从小时,她便有了自己的定位——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奶奶家很贫困,5岁时她就学会了做饭,每天都要踩着小板凳把饭做好,再送去给在山沟里放牛拾柴火的父亲。吃不饱穿不暖的她需要整夜整夜的给那些贵夫人补衣服,暗淡的光线弄坏了她的眼睛,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
后来,奶奶遇上了战争,便又跟随家人从山西逃到了陕西,并在那里同我爷爷结婚,她告诉我与爷爷的第一次见面,就是他们成亲的那一天。结婚后,家里的条件逐渐好转,但依旧很艰苦,因为孩子们越来越多。虽然自己过得不好,奶奶却还是想着去帮助别人。当时村里,有一个孤寡老人,都不在了。奶奶借着孩子多了没人照看的理由,硬是将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接到了家里,多承担了一个人的伙食费。
奶奶的一生是艰苦的,但她却勤劳又善良。她虽无财,但却有着比金银财宝更为宝贵的财富,有着一颗令人赞叹的心。
也许,我们不需要去羡慕那些有财富、有权势的人,更应该向以我的奶奶为代表的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们致敬,他们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第三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系列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结合诗句分析大堰河的形象特点
2、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和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意和大堰河的特点、经历
2、通过细读诗歌,分析本诗的修辞手法及重点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大堰河对“我”无私的爱,以及“我”对大堰河深沉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大堰河的形象特点
本诗的反复、排比、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及所在段落 【教学难点】
体会对比、反复、排比和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上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首词和两首诗了,根据这三首诗词的不同内容和风格,我总结了这么几句话:《沁园春·长沙》是豪放青年斗志昂扬之词,《雨巷》是惆怅男子执着追求之诗,《再别康桥》是深情“海归”惜别旧梦之诗,那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怎样的诗呢?这个空给大家留着,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完之后用简明的词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请学生回答,并根据实际回答进行总结。意思与深情乳儿悼念乳母之诗相近即可。
诗人为何要为自己的乳母写一首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艾青和他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背景。
作者介绍:
艾青,生于1910年3月27日,他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也就是大堰河家。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
背景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寒雪带来的肃杀景象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分析人物形象:
大堰河她不是艾青的母亲,却胜似母亲,诗人说“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大堰河她既是地主儿子的乳母,也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我们就从这两个身份入手,分析大堰河她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左边的同学分析大堰河作为乳母的形象特点,右边的同学分析大堰河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形象特点)
学生讨论。
乳母:集中在4、5、8、9节(1)深爱乳儿: 1)细心、无私:
从第四节,在……之后,说明她不管多忙多累,都不会忘记照顾“我”、呵护“我”。2)深沉、隐忍
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这种爱是深沉的,她把艾青视如己出。(误用视如己出的笑话)提问:艾青为什么会写到大堰河做的这个梦?这个梦有什么深层的意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每个母亲都盼着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成家立业,大堰河心里已经把艾青看做自己的儿子,把自己当成艾青的母亲。然而这样的梦是不能对人说的,她是卑微的农民,与地主家的少爷有不能逾越的阶级差距,所以,她只能把这份爱、这份对乳儿的祝福埋在心里。
3)牵挂乳儿
第九节中,大堰河在临去世之前还轻轻呼唤着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她对艾青深深的牵挂。劳动者:集中在第3、7、10节。(1)勤劳、乐观、坚强、易于满足
学生可能会首先找到第七节,由六个含着笑的排比句写出了大堰河劳动任务重,不论是寒冷的冬日还是忙碌的秋季,她一直劳作不停,突出她的吃苦耐劳。
提问:为什么艾青要一直强调她含着笑?
右边是一系列辛苦繁重的工作,左边是含着笑,形成强烈的对比。说明对大堰河对生活乐观,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她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生活,因为身体中的乳汁流尽,她已不能再当乳母去养育她的家庭,现在她在地主家做工,又找到了养家糊口的途径,再苦再累都不重要,可以养活家人就很满足了。这就是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最卑微的心愿。所以,我们的艾青也说过“苦难比幸福更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2)悲惨、苦难
如果有学生通过她简陋的坟茔、简单的安葬想到大堰河受尽磨难、凄惨悲凉的一生。就加以总结进入提问。
(如果没有学生注意到大堰河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不幸命运,可以提示:我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堰河她这样勤劳、乐观的善良劳动者,最后也逃脱不了被奴隶、被欺凌的命运,请同学读3、10节,体会大堰河凄惨的一生。)
提问:大堰河去世时,艾青并没有在大堰河的身边,为什么他说“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从作者的角度:可能是作者的幻想,他为大堰河的悲惨命运感到不公和悲愤,他为自己不能送完乳母最后一程感到愧疚和遗憾。
从大堰河的角度:联系上一节“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是带着遗憾死去的;她对不公平的人世的不甘。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大堰河在艾青诗中的形象,那作者是如何刻画大堰河的呢?他写到了哪些细节,用到了哪些手法?我们着重分析4、6、7、10节。
(1)在第4节中,艾青写了哪些细节来表现大堰河的形象特点? 1)厚大的手掌:辛勤劳动的结果,大堰河的呵护带给“我”的心理感受 2)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贫困 3)缝衣、包伤:温柔、贤惠 4)抱、抚摸:温柔、关怀
艾青在大堰河家感受到的是一种有温度的母爱,然而他回到家之后,受到的是什么待遇呢?(请学生读第六节)
提问:第六节中有哪些相互矛盾的词语?(因为艾青很小就被送到大堰河家中抚养,“不熟识的妹妹”、“家里的新客”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就不明白了,他如果不认识,怎么知道那写得是“天伦叙乐”呢?艾青不认得的是家里的天伦叙乐的氛围。)
艾青家与大堰河家在哪些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装饰、衣食、受爱护的程度)
你从这种对比中感受到了艾青什么样的感情?(对大堰河家深切的依恋,对新家的陌生感和不安)
(2)第四节和第六节是大堰河家和艾青家的对比,第七节和第十节是大堰河生前和大堰河死后的对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教案
拓展升华: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各有不同”,大堰河只是上个世纪的农民阶级中的一员,和她一样勤劳却悲惨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艾青自己的保姆的悼念和同情,也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控诉。
第四篇:【中学教材全解】2014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本课测评方案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牌坊(fānɡ)棒槌(chuí)神祇...
肆无忌惮(s.
B.甲胄(zhòu)厚薄(báo)供应(gōng)与人为善(yǔ)....C.剔透(tī)斧钺(yuè)对峙 杞人忧天(qǐ)....D.宫阙(quē)跋扈(hù)抻...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B.C.D.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既东封郑 封:封地 .C.失其所与,不知 .D.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 ..B.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C.微夫人之力..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C.①臣之.
敝帚自珍(b.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②吾其还也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 .B.越国以鄙远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侵损、削减 .7.与“夫晋,何厌之有”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宋何罪之 .B.子犯请击之. C.是寡人之.
D.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段意思的一项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的是郑国灭亡了,秦国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
B.如果郑国灭亡了,领土肯定被晋国侵占,晋国的势力雄厚了,秦国的势力就会相对减弱,这是“邻之厚,君之薄也”的意思。C.“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典型事例。
D.“阙秦以利晋”虽然并没有成为事实,但使秦穆公对晋国的野心有了警惕,这是他解除“秦军围郑”局面的重要原因。9.(1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
①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jié)、魏武子、司空季子。
②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wěi)、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③赐也。”稽首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④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
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⑤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⑥⑦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
⑧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⑨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节选自《左传》,有删节)
【注】①校:较量,对抗。②(qiáng)咎如:狄族的一个部落。③稽(qǐ)首:指古代跪拜礼,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④骈胁(piánxié):又名骈肋,肋骨紧密相连如一整体。属生理畸形。古人认为这是圣人之像。⑤飧(sūn):晚饭。⑥鞭弭(mǐ):鞭和弓。櫜鞬(ɡāojiān):马上盛弓箭的器具。⑧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子改国号为晋。⑨沃盥(wòguàn):浇水洗手洗脸。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B.以叔隗妻赵衰 .C.薄而观之 .D.晋公子广而俭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其奔也 其 ..B.醉而遣之 夜缒而..D.姜与子犯谋 失其所与..
C.谋于桑下 若亡郑而有益于..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重耳遭受磨难的一项是()
①晋人伐诸蒲城 ②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③浴,薄而观之 ④乃馈盘飧,寘璧焉 ⑤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耳在国内大乱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到齐国后又贪图安逸,从者谏,姜氏劝,他
B.重耳面对楚王提出的在他回晋国后如何报答楚王的要求,先是拒绝,后被逼问,便恼羞成怒地说若两军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开打,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观,在政
C.在长期的流亡磨难中,重耳在逐渐成长。在秦国娶公主怀嬴,他一不小心得罪了怀嬴,D.这篇文章记录的时间漫长、事件众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组织,清晰地叙述了一个落
14.(1)子盍蚤自贰焉?
(2
15.外交辞令要求含蓄、婉转,忌讳直言快语,留意字里行间,注重弦外之音。根据语境,在一次,周恩来接见某国记者,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在我国,人们都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却低头走路,这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 16.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利用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语
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下起了雨,顿时场面骚动不安。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上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参考答案
1.C(A.槌chui。B.薄bó。D.阙qu 2.C(A.“说”通“悦”。B.“知”通“智”。D.“共”通“供”。)3.B(使„„成为疆界。)
4.B[B.“斟酌”古今义相同,都是指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A.“行李”,古义指“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C.“夫人”,古义指“那人”;今义指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D.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指请客的主人。]
5.D(A.介词,向,对。B.句末语气词。C.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前一个“其”为代词;后一个“其”为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6.B(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7.A(题干和A项中的“之”都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不译。B.代词,他们,指秦军。C.结构助词“的”。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8.C(前句是说晋过去背信弃义的做法,后句是说晋将来的打算。)9.见“文本品读”译文。10.A
11.A(都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C.介词,在/介词,对。D.介词,跟/
12.D(②是受到了礼遇。④是僖负羁贿赂重耳的厚礼。⑥是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做姬
13.B(“恼羞成怒”等赏析有误。事实是重耳被逼问后,便直言两军相遇以退避三舍为礼,决不牺牲本国利益,态度不卑不亢,这说明重耳开始走向成熟,在小事上能克制忍让,大事
14.(1)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子:你。盍:为什么不。蚤:
(2)怀嬴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匹:等同。何以: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到蒲城去讨伐他。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同意,说:“我依靠君父的命令才享有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咎如的部落,俘获了族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
重耳。重耳娶了季隗,生下伯鯈和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依礼相待。重耳路过五鹿,向农夫讨饭吃,农夫给了他一块泥土。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他。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叩头表示感谢,把泥块接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女儿嫁给重耳为妻,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待下去。准备离去,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行四方的打算吧,偷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怀恋妻室和安于现状,实足以毁坏你的功名事业。”重耳不肯走。姜氏同狐偃商量,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腋下肋骨长得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佐国政。如果让他们辅佐公子,公子一定能回到晋国当国君。回到晋国当国君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头一个。你为什么不趁早向他表示自己对他与曹君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了一盘晚饭,在饭中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公子如果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奴隶和玉帛宝物,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如果还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来和您较量一番。”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行为又有所约束,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办事严肃认真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现在晋惠公不得人心,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我听说姬姓的诸侯国是唐叔的后代,将会最后衰亡,这恐怕要靠晋公子重耳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倒水给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手让怀嬴走开。怀嬴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上衣做囚犯的样子表示谢罪。又有一天,秦穆公宴请重耳。狐偃说:“我比不上赵衰那样擅长辞令,让赵衰陪您去吧。”在宴会上,公子重耳朗诵了一首《河水》诗,秦穆公朗诵了《六月》这首诗。赵衰说:“重耳拜谢君王恩赐!”公子重耳走下台阶,拜谢,叩头。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表示不敢接受叩谢的大礼。赵衰说:“君王用尹吉甫辅佐周天子的诗篇来教导重耳,提出要重耳担当辅佐周天子的使命,重耳怎么敢不拜谢?” 15.16.(示例)关牧村的动情歌声,把自己的眼睛唱湿润了,把老区人民的眼睛唱湿润了,也把老天爷的眼睛唱湿润了„„(巧妙地把雨水比作眼泪,并借以表达演员的心声,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其他答案连贯得体、符合语境也可。)
第五篇: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学习目标、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 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3、情感目标: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二、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 对大堰河形象的认识
2、难点:
(1)作品写作时代、背景离现实时代较远,学生热情较难调动(2)文章篇幅较长,四十分钟学习较紧张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MTV作品《懂你》,用画面、歌曲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冲击,激发学生 的兴趣,同时用这首作品引出“母爱”这一话题。
播放片段后,教师以“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一篇赞美特殊母爱的诗歌,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导入新课。投影课题:课题背景设计为一只燕子给几只乳燕喂食的图片。投影“学习目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配较为凄凉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
同时投影自读时的任务:试在脑海中为大堰河“画像”——目的让学生从整体把握大堰河 的形象。
自读课文后,让生闭上眼睛想想大堰河的形象。
(三)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后,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给大堰河 填写一份“档案”,可根据教师提供的表格,也可自己设计。表格留出空行,目的让学生 自由发挥。
表格见课件
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拓展学生思维。
五分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讨论情况。并让学生说明理由,相机让学生朗读诗文,体会感情。
预想可能出现不一致的回答:
属相: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脚踏实地 猪——任人宰割、不知反抗 兔、羊——温顺善良......血型:O——奉献型,万能献血者
其他型——学生可能从大堰河性格方面考虑
身高、体重——体重可能因大堰河生活状况而偏轻。
健康状况——估计学生会写出“营养不良、椎间盘突出”等,能自圆其说即可。
人生信条——学生的答案会是丰富多采的。教师适时说出自己的认识:套用鲁迅先生的名言“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来深化大堰河的形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中筛选有用信息,并发挥想象,对“大堰河”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也能使学生把这篇较长的文章读短,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中的第(2)点。同时也避免了就课本讲课文的简单枯燥乏味。
2、教师:“既然是档案,照片必不可少。老师这儿有几副图片,你们帮我看看哪副图片更符合大堰河的形象。” 依次投影四副母子图,最后将四副图定格在屏幕上,让学生讨论争鸣。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会在第二副和第三副之间发生争议。
处理方法:发动学生进行争鸣。要求从文中找依据,言之有理。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对大堰河的认识由抽象的概念上升为具体的外在形象。让学生在争鸣中进一步明晰大堰河形象。
(四)观看观看MTV 《懂你》
体会片中母亲的形象 教师:“分析了大堰河的形象后,让我们再感受另一分伟大的母爱,请欣赏《懂你》,大家要注意画面中的故事。”
教师播放MTV 《懂你》片段,学生静静感受。教师也可用包含深情的语言叙说这一片段的故事。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
1、由大堰河这一特殊的母爱扩展到广泛的母爱,扩展到学生的内心,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2、将学生由合作探究的热烈气氛过渡对感受母爱的深沉气氛。
(五)诵读课文
让学生再读课文。同时投影要求:
1、哪些语段让你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2、找出让你感动的语段,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学生任意挑选一段朗读,教师相机评价。必要时反复读,直至教师范读一段。学生朗读后,教师可适时提问:“你读的这段是否让你想到自己的妈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妈妈吗?”或“妈妈疼爱你吗?能给大家讲讲吗?”
之后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将最后一段中的“大堰河”换成“妈妈”,再反复读。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大堰河形象后,通过诵读课文,体会感情。并将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再怀着这种感情去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 融入到课文中。
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因为害羞不愿说自己母亲的事。
处理方法:教师要用诚意去打消学生害羞心理。
(六)课内(外)练笔 教师:“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 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投影要求: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50~150字即可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由课文的学习转入对自己母亲的赞美,完成情感目标。预想可能出现的情况:时间紧张,学生无时间写。处理方法:
1、留作课下作业
2、读一篇学生写的片段
(七)结束语: 学习这课,我们不仅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诵读时把握感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课让我们更了解我们母亲的情、母亲的爱、母亲的心,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珍视母爱,更好地爱我们的母亲!
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一必修)师:是艾青诗写得好,还是老师读得好? 生:诗写得好,老师读得更好!师:诗写得好,老师才读得好。
这么好的诗就该好好去读,满怀激情地去读,读出感情来。
先看第一节,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 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师: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 生: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板书:身世关系)师:概括得很好!谁能说说什么叫童养媳? 女生甲:从小被卖到别人家做媳妇的人。师:很好。做童养媳的日子好不好过?
生:不好过,和做牛做马差不多。师: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这样一位妇女有怎样的感情呢?我们来看第二节。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生:不是,也是。师:为什么?
生:大堰河只是诗人的保姆,所以不是;诗人把大堰河当作母亲,所以是。师:说得非常好!
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个画面,我认为这里语言太罗嗦了。
我这样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把那些修饰语“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门前的长了青苔”全部省去,不是更简练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这些修饰语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
师:对。“被雪压着的”显得„„ 生:冷清。师:“草盖的”、“枯死的”、“一丈平方的”都说明大堰河的什么呢? 生:身世的悲苦。
师:很好!我们来读读这一节。先听我读一遍。
(韩老师很有感情地读完,又让学生读,指出其读得不好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师: 看第四节。我觉得作者这第一句“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显得罗嗦,“抱”肯定是用手了,“用你厚大的手掌”完全多余,对吧?
(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有的说不多余,韩老师请一个女生说堰河的什么呢?
生:不多余,表现了大堰河一生勤劳。
师:诗的第二部分写了大堰河勤苦的一生。(板书:勤苦一生)
看看大堰河干了多少活呀,像一架劳动的机器,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如此劳碌,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 生:没有。
师:干什么呢?
生:“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师:大堰河一直在忙,她一停下活就去抱着诗人艾青,说明她对诗人„„ 生:疼爱。
师:好!无时无刻都关爱着艾青,无微不至的关着艾青。
我们再来读读这一节。这节朗读时要与前面不同。第一句要缓慢,突出“厚大”,“抚摸我”要读得轻柔,但是却强调。接下来的连续八句的“在„„之后”要读快一点,突出工作的多和忙。最后一句再读得恢复缓慢、深情。
先听老师示范一遍。(朗读)
师:咱们班男生谁读得最好?我们请他来读一读吧。
(一男生在众同学推荐之下站起来,学着韩老师刚刚的语调读完第四节)师:读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那就鼓励一下。(大家都鼓起掌来。)
师:我再改一次,往下一节,“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这一句,我觉得,肯定丢掉了一个字,丢掉了一个“我”字。应当说“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我’自己的家”?是不是呀?这次,老师的见解肯定对了!
(有不少学生同意老师的观点,频频点头,且动手在课本上加上了个“我”。有的学生则不以为然,老师就把不同意的学生叫起)
生:“自己”是客观的,那确实是诗人的家,而“我自己”带有主观色彩,在诗人心里承认的家,诗人在这里用“自己”,而不用“我自己”,说明诗人心里并不承认这个家。
生:我觉得,这里的“自己”不是“艾青自己”,而是“父母自己”。如果在“自己前面”加上“我”,就成了“艾青自己”了。
师:两个同学说的都有道理,家不是艾青的,而是“父母自己”的,艾青根本不认同的父母的家是自己的家,他认同的是„„
生:大堰河的家。
师:所以,这句话,诗人是不是丢掉了一个“我”字? 生:不是。
师:(似乎无奈地)还是老师的意见不对。(稍微一停顿)
不过,老师又发现一个问题,有一句话写的不好,我要改一改。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如果改成“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就好了。(似乎颇为得意)老师不但会朗读读诗,还会写诗、改诗呢!(学生几乎都摇头)生:老师的绝对不好。
师:还绝对不好?说说为什么? 生:你改的诗,情绪根本就不对!“我终于回到父母的家里了”好像盼望着急切回父母家一样,愿望终于实现了,非常高兴。而作者原来的意思是不愿意回去。
师:我的改句——表明作者盼望着回去,非常高兴,而原句―――表明不大情愿回去,你能 4
把这两种情绪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分别读,把老师的改句读得快而兴奋,而把原句也大体读得一样,区别不明显)师:我的改句,你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 生:放在“终于”上。
师:你读“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仍然十分高兴,仍然愿意回去,能重读一遍吗?
(生重读,读得已经低缓)
师:传达的不错。“我做了生了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一句,包含着一种十分复杂的辛酸的情绪。
听老师示范一下,(师示范读)大家跟读。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名词性的字,十分矛盾,是哪两个? 生:(沉思)“家”和“客”。
师:对!大家有谁在自己的家像做客吗? 生:没有。
师:“家”和“客”本是对立的,谁在自己家里做客呀,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师:往下看,仍然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类似的矛盾的写法?(学生埋头边读边找)生:“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师:怎么矛盾?
生: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
师:本是骨肉,却是陌路。生:我认为“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
师: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 生: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生: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
师:可否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师:我再引申一下,――――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写法、用法,是诗人、艺术家经常运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还看到过吗?比方,在初中课本里,有一 首唐诗里面就有。生:《卖炭翁》里面,“可怜向上衣正单,心忧炭*怨天寒。” 师:怎么矛盾。
生:卖炭翁本来应该希望天暖和一些,可是他为了把炭卖出去,却希望天寒冷。师: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的写法吗? 生:电影中常有,如殿堂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而下面的人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生:电视中,殿堂里挂着“明镜高悬”的条幅,下面审案的人,却贪污受贿,把案子判成冤案。师:非常精彩。诗人艾青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矛盾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五十年代,他到欧洲去访问,见到一个黑人姑娘给白人家当保姆、哄孩子,白人小孩在哭,黑人保姆却在唱歌,艾青就写了一首诗《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有这样两句“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停在哭;一个多么可怜,却在唱欢乐的歌”。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增强表达的效果。同学们,跟着我把这一节朗读读一遍。师: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板书:死后凄凉)。
接着看这一句,“我是这般的忸怩不安”,“忸怩”什么意思?是不是“扭捏”的意思,即“扭扭捏捏”的意思?
(一时,学生感到困惑)师:遇到问题,请马上查字典!生:我查到了,“忸怩”是“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师:那么“扭捏”或者“扭扭捏捏呢”?这个词最常用,不要查字典,就说出自己的理解。生:“扭捏”,我理解有点“矫揉造作”的意思。师:艾青从一个破敝的穷家来到一个金碧辉煌的豪门,应当是哪种情绪? 生:显然是“不好意思或者不大方”,不能是“矫揉造作”。师:接下来的一节中,诗人连用了六个“她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生:大堰河以苦为乐。生:苦中作乐。
师:我们从“含着笑”三字,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她生活沉重,但却非常乐观。
生:她对未来抱着希望,抱着憧憬,想像着艾青长大成人后,会报答她。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全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师:同学们说的都对,也开拓了大家的思维视野。我问大家,我们读这一节时,能够同样“含着笑”来读吗? 生:不能。
师:我们感受到一种辛酸,感受到一份沉重。我们请这位同学来读这一节,要读出这种辛酸与沉重来。
(一位男生站起朗读,读完,韩老师指出不到之处,范读,再带读)师:到了,“大堰河,含泪的去了”这一节,用了一些修饰语,如“四十几年的”、“数不尽的”、“四块钱的”、“几尺长方的”,所有这些数量修饰语,是强调其多,还是强调少? 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多。生:(一部分学生)强调少。
生:(少数学生)不对,有的强调多,有的强调少。
师:后面这位同学概括得对!有多有少。哪些是强调多,哪些是强调少呢? 生:“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疾苦”是强调多;“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强调其少。师:概括起来,是什么多,什么少? 生:痛苦多,而自己得到的少。
师:给予这个世界的多,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少。
生:大堰河的命运悲惨。生前那么辛劳,死后没什么陪葬。
师:先听我这此段读一遍,把“多”与“少”强调出来,注意语调和停顿。
(韩老师读完后,请一位女学生读,肯定其读得好)
师:老师和大家的讨论就此告一段落。下面的段落留给大家。大家自己阅读自己感受。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研究。也就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一会儿有学生提出问题来)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
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我只不过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你们看看,刚才大家的全部意见,无非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慎思、深思一下,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体会一下全诗吧,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想想呀,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承受的苦难越多,就越高贵。师:所以,这里高贵与痛苦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这不统一了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这句话的格式是,灵魂因__而___!(板书: 灵魂因__而___!)生:灵魂因“痛苦”而“高贵”。师:非常精彩,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结论是谁得出呢?不是老师得出的,老师只不过是大家意见的概括者。结论是大家自己共同讨论、研讨、集思广益得出的。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悬案,没有一个定于一的结论。今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成为众多学术观点之一。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呀!研究性学习并不神秘!
师:深入一步,我问大家,艾青在写诗之前是学什么的吗? 生:是学画画的。
师:所以他对色彩非常敏感。大家数一数,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一一找出来。生:(陆续全部找出)“长满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大红大绿的关 云长”“辉煌的结彩的堂上”“紫色的灵魂”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师:共有多少处用了颜色词语? 生:8处。
师:说说各自的意义。
生:“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
生:“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生:“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生:“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生:“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生:“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
师:大家可以写成一篇学术性的小论文,题目可以叫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颜色词的运用=。
大家一起来把最后两节,有感情地读一遍。(师生齐读)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最后两节是唱给大堰河的挽歌。(板书:挽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