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得利寺镇中心小学
马婷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3.初步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重、难点:识字写字 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
单元导读:理解本单元的目标——学习他人优秀的品质。
一、导入: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小朋友,今天老师想领大家认识一个人——戴嵩。他是我国唐朝的一位画家,他特别喜欢画牛,画的牛就和真的一样。其中他在有一次作画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画家和牧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在读课文中,有没有难读的字词,说一说,大家一起读。
3、(多媒体出示会认的字)现在我们把这些字请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认识它们?
学生读,教师重点抓住同学读不准的字、读不熟的字领读纠正练习。
4、巩固练习:开火车读 读对了同学齐读
指名读
读的好的领读
男女生竞赛读
5、考考你:
称赞 夸赞 赞扬 和蔼 批评 翘起来 惭愧
拱手 购买
戴嵩
价钱 沉思片刻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驱赶牛蝇
绝妙之作
三、写字:
1、学习“我会写”中的“抹、挤、拱、批评、商”。
2、交流发现:引导学生从字的部件组成、结构形式上观察体会,找出字的特点和你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应该注意的问题。如:“商”。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展示优秀作品。
四、品读课文
1、再读课文,找出问题:戴嵩是个怎样的画家?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①用“……一……,就……”说话 ②理解词意: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③找出称赞戴嵩话的句子。练习读出称赞、惊奇的语气。
人们觉得戴嵩的画画得如此的好,本课的题目是《画家和牧童》那小牧童是如何看待他的画呢?戴嵩的著名仅仅是体现在画技上吗?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
上完第一课时,总结出自己的很多不足。首先确立的目标还是过高,眼高手低,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还是存在困难,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结婚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一……就……”只需要学生会照样子写句子即可,不要让学生理解这个关联词的作用,好在哪。
写字环节是低年级教学的长期任务,要让学生先观察再临描,掌握字的大体形状,指导孩子该注意的地方,易写错的地方,把写字环节落实到实实在在的笔头上,不能华而不实。
在学习课文中,找出称赞戴嵩话的句子。要明确指导学生用赞扬、惊奇的语气读出对话,放手多让学生练习读,在读中练习语气语调,感悟课文内涵。
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上,应多体现其显而易见的特点。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即时的打印到屏幕上,展现在学生面前,更有效的总结问题,改正错误。
课堂的衔接上要自然、得当,环环相扣。这就需要教师理清教学思路,组织好语言,精心设计。
课堂上的问题很多,但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注意改正并逐步提高!
板书设计
21、画家
和
牧童
戴嵩?
著名
第二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这篇课文生动的儿童故事。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是文中涉及的内容,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戴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大画家与小牧童之间悬殊差别,从而为学文做好铺垫。另外还应抓住情节上的曲折变化,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加深对内容和人物品质的深刻体验,从而受到文中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和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画家虚心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向别人提出意见的精神。
3、练习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话,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练习用“„„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话,感悟人物品质。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板书,设疑引入
(教师板书牧童和画师,把它写成一大一小)
师: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齐读课题。
那么这个小小的牧童和大名鼎鼎的画家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
(评析:教师利用把“画师”写大,“牧童”写小的视觉误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铺垫良好的氛围,老师“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看似平常,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生自读课文。2.看看你又认识了哪些词语朋友?(课件出示词语)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1、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很著名、画画得好呢?请大家细细地默读课文1—4段,用笔画出来。然后和同桌相互读一读。
指名汇报。(相机出示句一: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师:你们来读读看。(大家自由读这一句)(生齐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说话练习:一„„就„„
2、(读懂句二: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相机认读“价”“购”。
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说明戴嵩的画特别受到大家的喜爱?(这句话哪个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说你的理由)(没有不、争着购买)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戴嵩的画不仅画得好,还画得很快呢。
3、(汇报句三: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沉思片刻就是想了一会儿。戴嵩胸有成竹,很快就想好了。还有什么词说明他画得快?(一会儿„„一会儿„„)
师:是啊,戴嵩的画技真是太高超了,谁能用这个关联词说个句子吗?
这儿有两个词写得特别好,是哪两个词呢?(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齐读这段)
(评:这一片断的教学有两个亮点:一是在词语的理解上。低年级的孩子不能以理性的思维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或者通过直观手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逐步把握词语的深度。教师出示徐悲鸿的马图,引导学生对“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丰富的表象,感受画家绘画的娴熟。二是在语言表达训练上。克拉申认为,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是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戴嵩画艺之精湛时抓住“一„„就„„”“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子反复诵读,让学生品读感受,引导学生练习运用这些关联词语说话,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这对低年级的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是大有益处的。)
师:戴嵩的技艺如此高超,围观的人是赞不绝口。(指名读三四自然段)师:大家都想读吧?好,想扮演商人的同学站起来,想扮演教书先生的人站起来。我来读旁白,我们分角色来读好吗?
师:这里有三个词语都是赞美的近义词,请你把这三个词语找出来,用笔圈记。(夸赞、称赞、赞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词。
师:咦,同学们,围观的人只有
商人和教书先生吗?(不是)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大画家的画呢?理解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夸赞大画家的画,可是,却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是谁呢?(看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师:谁还来大点声喊一喊?(生读)
师:大家也来扮演小牧童大声喊一喊吧!听了小牧童这炸雷一样的喊声,围观的人都怎么样了?为什么大家都呆住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想什么?
4、师:面对小牧童的批评,戴嵩是怎样的态度呢?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我们读一读5、6自然段就知道了。
指名读读戴嵩的表现。
和蔼是什么意思?那咱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师:从戴嵩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虚心 师:那到底什么地方画错了呢?现在我就是戴嵩,谁来给我讲明白了。(指名对照图讲)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咱们一起读一读小牧童的话吧!,教师
师:你们认为牧童说的对还是不对?为什么?
师:面对著名的画家,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小牧童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觉得这个小牧童怎么样?板书:勇敢
师:是啊,当我们发现了别人的错误时,就应该勇敢的指出来。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感受?
(评点:这一部分是师生、生生、及文本对话的重要环节,对话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对文本细读后会抛出怎样的话题。温老师以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浮现画面,深入感悟人物语言的刻画,进而感受人物品质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读读议议中树立起画师与牧童的人物形象。
四、拓展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
2、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不论是大画家的虚心,还是小牧童的勇敢都很了不起,都值得我们学习。那你觉得老师刚开始这样一大一小写课题还合适吗?(集体改课题)
3、齐读课题
(评点: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主要标志是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交际。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对人物评说,这是对文本理解的深化与概括,也是对学生言语表达的一次训练。)
(总评:
1、写文章讲究前后照应,课堂教学也要前后照应,让学生在心中画上一个圆满的圆。本课的教学教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画出心中的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发表对老师书写课题的评议,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内容,训练语文表达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将语言和思维表达训练落到实处。整个教学走了一个来回,把小画家的品质和画家的人格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教学反思:
一、引导发现,促使学生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本课一开始,通过课题中字号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深入读文,感悟发现的阅读实践中。同时,这样不但回顾了课文内容,更引起学生对画家与牧童“地位与年龄”等方面的悬殊差别的注意,为深入学习打好了基础。
二、以读为主,重视读的实践过程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本课设计我十分重视读的实践过程,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
(一)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学生的语感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在教学第2、3、4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墨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带入了“纷纷夸赞”的情境,感悟到了短句式反复出现及感叹号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二)读中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积累。本课教学,我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通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反反复复地感悟、朗读,实现语言的积累。在第2、3、4自然段的教学时,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积累了“夸赞”“称赞”“赞扬”一组同义词;
(三)读中促进运用
叶圣陶曾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是倾吐,表达是否合乎法度,吸收很重要。本课教学我将读写结合,加强读与写的迁移,促使学生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在教学“纷纷夸赞”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运用“短句反复”的语言形式,说一说还有哪些人夸奖戴嵩的《斗牛图》;在教学第1自然段中,我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语言,练习用“一……就……”说话,这些都帮助学生运用了课文中典型的语言形式
在学生体会到人物品质后,进行写话,表达感受,既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认识,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三、激发想像,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同时想像又是创造的源泉和基础。在“纷纷夸赞”部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想像还会有谁夸赞、会怎样夸赞,既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意识。
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学生的积极性调动有待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还不够精练,朗读指导还须加强。另外课堂上要多一些教学机智,多一些临场发挥,多一些灵活的教学方式,这些都是我有待提高的地方。
21、画家和牧童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唐朝著名画家戴嵩为好友作画,当所有的人都在夸赞这幅画的时候,一个牧童却勇敢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充满童真童趣。这节课是课文的第一课时,结合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具体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第一,通过读书帮助学生理解“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通过体会戴嵩的画技高超和感受围观的人对他的夸赞来体会“著名”的含义;第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寻找近义词、结合上下文、结合画面等方法来落实;第三,识字写字。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先观察再指导后书写重反馈的教学方法。整节课的环节设计以学生的已有认知为基础,鼓励学生质疑、自读自悟、读悟结合。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读准字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正确书写三个带有提手旁的生字“抹”、“挤”、“拱”,努力做到字迹工整、美观。
3.通过学习1至4自然段,体会“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积累、运用语言。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读课文3至5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给文中不认识的字加上拼音。
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课件,生词卡片。教学环境设计与布置: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具:生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词导入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知道了唐朝有一位著名的大画家(出词卡)请你读读他的名字(指名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齐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会学习的小朋友可以在老师的身后跟老师一起写课
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5页。
出示学习提示:
1、请你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拼音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在上面做个“△”记号,并且要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帮助
纠正字音。)
2.识字
(1)在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难读或是拿不准的字音,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读一读。
(2)指名说。
(3)看来课文中不好读的地方还不少呢!同学们,赶快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后需要认识的生字吧!争取读准字音。开始吧!(4)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我想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词语。请注意:读的同学声音要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着他读两边,读错了举起小手帮助他纠正。(5)大家把生词读的非常准确。刚才读课文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句子同学们读得不太准确。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预设:学生读错时,教师纠正“夹”的读音。)(预设:学生读对了。师:你读得非常准确。请看这个字,在这里,它读“jiā”。还能读什么“jiā”。谁能组词?)师:请你学着我的样子把拼音标在它的头上,这样再读课文的时
候就不会读错了。
生:标拼音。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吧!齐读句子。
(6)开火车分段读课文。
师:难读的句子也读好了,相信课文你也能读好,下面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的同学争取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的同学看着书认真听。(遇到问题停下来全班解决)
(三)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师:同学们将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相信大家对文中的主人公戴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
我们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师:谁能说说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生:著名。
师:(板书:著名)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著名?
生:出名、有名。
师:看我们帮助它找了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就帮助我们理解了
这个词语意思的意思。2.学习戴嵩作画的句子。
师:说戴嵩著名,相信他画的画一定非常好,第二段中有一个描写他作画的句子,谁来找出来了?(课件出)快来读一读。
(1)生齐读这一句。
师:这个句子中有你不理解的词语吗?(2)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师: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师:这两个词语是我国国画中的的绘画技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我们来欣赏一幅图片,谁来指一指,这幅画中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呢?
师:现在你明白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吗?是呀,有时我们借助生动的画面就能体会出词语的意思呢。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把
他们积累下来。
(2)理解了词语,相信读课文的时候,就有更深的体会了。自己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戴嵩的画技高超。(3)谁想来读一读呀?(指名读)能说说你读的感受吗?(4)画得非常好。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通过我的朗读,你又感受到了什么?他画得怎么样?(用
心)
(5)是呀,他画得很用心,很熟练。戴嵩真不愧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是呀只有怀揣着认真的态度才能取得一番成就。谁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上一句话?
(6)回读第一自然段
师:戴嵩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让你感受到戴嵩的画精美绝伦呢?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让我们读读这句话吧!
你能用“一„„就„„”说上一句话吗?
3.学习夸赞的句子
(1)读
师: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快快到课文中找一找人们都称赞了什么?
①指名读 ②一起读读两句称赞。师:让我们一起读读吧!师:你们想不想欣赏这幅绝妙之作呀!(想)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看,画上的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相信你看到了这幅画一定有更深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自己再来好好读读这两个句子吧。
③自由读、指名展示读
师:看到这生动的画面,我们不禁想起了戴嵩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一副绝妙之作。难怪周围的人看了都要情不自禁地夸赞他。谁来读读。(指名读)④教师指导读。请你听我来读。你能再读一遍吗?相信你能读得
更好。
师:(多有进步呀,谁还想读一读。我听出了你由衷的赞赏。你已经迫不急待地想要称赞了。)同学们,带着此时的感受让我们读读
吧。齐读(2)比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读的句子中有三个意思相
近的词语?
指名说。(夸赞、称赞、赞扬)真棒你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齐读词语。
小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词语多么丰富呀!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
来吧。生齐读。
(3)说
①师: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戴嵩精美绝伦的画作,你会如何来夸赞他呢?想一想,自己试着先说一说。
指名说。
②师:孩子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形容画作精美的词语。如果我们在夸赞的时候也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我给大家推荐几个词语,先跟我来读一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三个课外词语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说的生动呢,让我们试试吧。
同桌互相练一练说一说,一会请同学们来说。
谁想来说一说。指名说,点评。(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还让我感受到了这幅画##。是呀,说出了你的心声。一位小姑娘赞扬道。多了不起用上了两个积累的词语。看,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我们说的话中,句子更生动了。)
③小结:真棒!积累的词语如果能恰当的用在表达中,我们的说
话、写话就会更加生动了。
④就是这样,大家你也夸我也夸,七嘴八舌都在夸,就叫做“纷纷夸赞”,这足以证明戴嵩是一位多么著名的画家呀。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就理解了“纷纷”这个词语的意思。
(四)复习生词
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还记得吗?我们再来
巩固一下吧。
出示词语,齐读。希望你能在记住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积累并运
用到自己的语言当中去。
(五)书写指导
有一个难读的词语“浓墨涂抹”(出词卡,生齐读),词语中有一个需要写的字:“抹”,这是一个带有提手旁的字,请你认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说。
师板书范写,强调字型注意事项,生书空。
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一个。实投出示,点评,再次练写,实投展
示。还有两个带提手旁的字,大屏幕出示,齐读,相信你一定能在刚才的基础上将这两个字写的正确又美观。先认真观察,再来写。写完就用端正的坐姿告诉大家,实投展示。(强调写字姿势)
(六)小结
这节课通过读书,我们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出示词卡)——戴嵩,我们再来齐读一次课题吧,生齐读。文中的小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戴嵩和牧童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三篇:画家和牧童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游戏:课前老师要跟大家做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咱们中国有许多大画家都以画动物而闻名,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咱看谁火眼金睛,最先说出这是谁画得什么,最先说出的会得到老师的小奖励。齐白石虾图、徐悲鸿马图、李苦禅鹰图、张大千虎图、王雪涛鸡图。在古代也有许多画家爱画动物,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他的名字叫--戴嵩。谁来读他的名字,戴嵩。手持过顶为戴,山高为嵩,谁再来读---戴嵩。同学们老师再问个问题,你们知道在古代放牛的孩子被称作什么呢?(牧童),这位著名的画家和一个小牧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3课《画家和牧童》。请你们大声的读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请大家翻开书,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戴嵩是一位(画家)当他画完(《斗牛图》)。围观的人都(夸赞他画得好),可是一个牧童却(指出了他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了他的意见)。
三、精读感悟
1、课文中用了一句话来介绍戴嵩,是哪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著名也就是有名、出名.....,到底有多出名,请大家默读第一段,举出几个例子来?过渡语:用现在的话来说,有名的人都有粉丝,戴嵩有粉丝吗?(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能不能改成“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找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两句话,大家比较一下)(大家着急欣赏他的新作,大家都对他的画期待已久了。。)这个“一....就....”真的特别好用,我们来看看。下课铃一响,我们就______________。妈妈的菜一煮出来,我就____________。公交车一来,乘客就_____________。你们还从第一自然段哪些地方看出戴嵩很有名的呢?(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有说不好的吗?(没有),从哪看出来的?(没有不)我有的是钱,一定能买到吗?(不应定,争着买,不一定买得上)2.这不,今天戴嵩就给大家打来了粉丝福利,来了场现场作画,我们快去看看吧!戴嵩现场作画功力如何?(厉害、了不起),哪一句话直接描写了戴嵩现场作画的本领。课件:(你看)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是中国画得两种绘画方式,老师这里有副国画,谁来找找哪些地方是浓墨涂抹,哪些地方是轻笔细描?)那浓墨涂抹就是?(用浓墨涂色)那轻笔细描就是?用笔轻轻的描,描什么?(轮廓)那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也来当一把画家,浓墨涂抹时的动作是怎样的。轻笔细描的动作呢?学生扮演画家,你觉得戴嵩画技如何?(高超、熟练)还有哪看出画技高超?3.商人怎么称赞戴嵩?想象一下会带着什么样的姿势?语气?动作?谁来扮演商人?教书先生可与商人不同,他会怎么夸?谁来试试?当时在场的除了商人、教书先生外还会有什么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就叫纷纷夸赞,同样表示表扬的意思,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大家仔细的从中找出这三个词语来,夸赞、称赞、赞扬,同样的意思,作者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语,这样就避免了重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做。4.就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炸雷似的声音把大家惊呆了,这是怎样的声音呢?很大的声音-----课件: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5.再来看小牧童,你觉得他多大,(五六岁)上几年级?6.为什么把这个声音比作炸雷?(声音大、出其不意)7.谁能在咱教室喊一喊,这声音不是炸雷,顶多是放鞭炮,老师给你点勇气,你上二年级,可小牧童才是幼儿园大小的小孩子,你可不能输给他?再想想你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牧童面对的都是大人、陌生人、画家、商人、教书先生等各行各业的人啊。再喊一喊。(这才是炸雷、原子弹),说说小牧童是小牧童给了你什么?(勇气)8.听到这声音,在场的人都呆住了,如果你就那时的保安,你会怎么呵斥他?哪来的小孩子?谁在这捣乱吗?把这个小孩赶走?小牧童懂什么?可戴嵩听见了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课件: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承认错误吗?态度怎样?(尊敬他、谦虚)9.为什么叫小兄弟?(尊敬)
10.到底哪错了?看图找错。11.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惭愧都是竖心旁,是描写心情的词,我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惭愧,(做错事情的时候)那戴嵩哪做错了?怎么做才是连连拱手,不停的拱手。11.你想对戴嵩说什么?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课标分析
《画家和牧童》一课,这是鲁教版第四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本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学习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协调统一。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义是:要注重学习适应学生终身学习要求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它明确提出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这节课中,我通过引入国画实物和动作感知,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的意思以及“‘斗牛图’错在哪儿”的语句的理解;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和情感;还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画家产生对话。如,“在场的人还会有谁称赞他?”“牧童指错后,保安会怎么做、怎么说?”“你想对牧童、戴嵩说什么?”这些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在为实现目标的同时步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渗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还特意安排“一......就......”,这个重要句式的口语表达训练,达到读说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体会语言文字的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戴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态度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式,有机渗透写作指导。这节课中,“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它不是复杂的科学知识,而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知识;它也不是支离破碎的听说读写,而是四者的有机结合。
2、《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这节课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提问体现主体性。如,“你知道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会对他说什么?”这些提问都是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来设计;②朗读体现主体性。如,理解意境,读出自己的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③学习方式体现主体性。老师让每个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学习过程,逐步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节课开始,便用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你来做做小牧童、看图纠错等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牧童的仔细观察、敢于指错和画家谦虚认错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通过欣赏名家名画,学习名人名事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效的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4、这三个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协调一体的。这节课中,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三者不是孤立,而是和谐统一的。课后反思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这些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如在品读体会戴嵩著名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关联词“
一、就”和“争”等,采用想象说话,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中感知。还有在教学“纷纷夸赞”一词中,从引导学生读好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入手,在个性中的朗读中体悟夸赞的意思,然后提供词语让学生学着夸赞,将语言积累、句子迁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纷纷夸赞”一词成为学生脑海里一个活生生的画面和场景,使词语理解和积累富有一定的生命力。课堂中学生成为了主人,气氛很活跃。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语言文字训练较多,学生感悟说话的内容多,课堂时间就显得有些不足,没有进行书写指导。所以要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
第四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完这篇课文使学生会认13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积累课文中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
3、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会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道具】 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全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和学生谈话,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教学法: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课文。
3、点拔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教学内容】
一、出示板书,设疑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齐读题目),你们知道画家是做什么呢吗?牧童是做什么的?(学生自由发言)那么他们两个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课文。
2、观看课文动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熟悉。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识学情况。(重点说出各自的识字方法)
三、细读感悟,升华情感
1、通过课堂一开始学生发言知道只有著名的画画好的人才能称为“画家”,而在本文中的大画家指戴嵩,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著名”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换词理解)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呢?(小组合作,用笔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来读一读。)
2、汇报交流:
①“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比“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体会关联词“一„就„”的作用。
②“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的画好?通过评读、赛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把叙述部分的内容表现出来。
③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个句子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展示“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再次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④“围观的人纷纷夸赞”那么围观的人都是怎样夸赞的呢?请学生去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自己来读一读。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出示句子,你想学着谁的样子夸一夸呢?自己试着读一读。(指生读――评价――齐读)
出示《斗牛图》的图片,画上的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相信看了这幅画你会有更深的感受,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吧。老师范读,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两个句子,学会夸赞人的语气。
⑤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读读牧童说的话。(教师可适时范读,引导评读、仿读、赛读、表演读等)生再读,师评价:你读得真好,人们都在夸赞他,你这么一读,我们就知道了,人们肯定惊呆了,真像炸雷一样。师:你想想,他们会在想什么呢?(在想“哪画错了呢?”)
3.师:面对小牧童的批评,其他人都惊呆了,而大画家戴嵩是怎样做的呢? 生读:他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的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互评,读出和蔼的语气。你们从中能体会到什么?(戴嵩很虚心,真心实意地接受批评)(板书“虚心”)
4.师:人们都在想“哪错了呢?”大画家戴嵩也急于知道哪错了,你们知道吗?生读牧童的话──互评──再读
5.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指导生体会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品质,并板书(勇敢)
四、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小结:(全文完成板书)戴嵩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敢于承认错误、非常虚心的画家,小牧童面对这么一个大人物,敢于直言不讳、挑战权威,也很了不起,说明他是一个勇敢的孩子,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的勇敢,这都是我们做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谢昂大家学完这篇课文能够有所收获。(展示《三牛图》《归牧图》,使学生再次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附:板书
画家和牧童
画家 牧童
谦虚 勇敢
第五篇: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教学设计与反思
吴雪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比较发现,导入新课
1、出示认读字词,指名读。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3、板书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
(1)你发现了什么?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这么写吗?
(2)一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和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第2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深入课文1--4自然段,重点学句,感悟技高。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画家戴嵩,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板书:著名)
2、师:那么孩子们,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真的很“著名”呢?请你好好地读读课文1--4自然段,去找找答案。把你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理解句子(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用“一„„就„„”说一句话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换种说法说句子: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从这句话中怎么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呢?
3、齐读。用读表达告诉老师,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4、引读:瞧,画家戴嵩笔下的牛是那样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怪不得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怪不得 有钱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5、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理解“浓墨涂抹”、“轻描淡写”
6、出示:“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理解“纷纷夸奖”,分角色朗读体会。
7、找出“夸奖”的近义词
三、研读课文5、6自然段,研读词语,品悟性格
1、戴嵩除了画技高得到了大家的夸赞,还有哪些地方也值得我们去夸赞呢?请你认真默读课文5、6自然段,找到有关的句子,找到的请把它划下来。(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唇不动。)
2、出示:戴嵩把牧童叫到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1)在这句话中,你为什么要夸赞他?你都读懂了什么呀!
(2)你们找到了吗?请你再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找到有关的词圈一圈。理解“和蔼”
(3)你能想像一下戴嵩和小牧童说话时的神情吗?指导朗读(4)戴嵩多么希望别人能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啊!可见他非常的 谦虚
3、理解戴嵩的有礼貌。(“连连拱手”、“指教”)
4、你们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吗?(自由读---指名读)
5、那么小牧童究竟如何指教了戴嵩一回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吧!
6、小牧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指名读)
7、你想对大画家戴嵩说什么?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8、多么虚心的一位画家呀!多么勇敢的小牧童啊!让我们用我们的朗读声来表达对他们的敬佩之情吧!分角色朗读5、6自然段。
9、小结:牧童的提醒使戴嵩的头脑清醒了许多。打这天起,他经常去仔细观察牛的各种神态,向放牛娃了解牛的生活习性。戴嵩画牛,越画越好了。后来,戴嵩又画了一幅《斗牛图》,这次,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幅《斗牛图》成为流芳百世的名画,珍藏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馆中,戴嵩也成了画牛的名家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现在你觉得课题这样写还合适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这节课认识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画家和牧童,他们的勇敢、虚心都值得我们学习。戴嵩特别喜欢画牛,我国现代还有很多画家像他一样以画动物而闻名,我们一块来看看吧。
3、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苦禅的《鹰》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课外了解历史上著名画家的作品。
六、板书设计 画家 和 牧童
著名
细心
虚心
勇敢
《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人物情感丰富,形象生动,内含深刻哲理,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以感情朗读、以读促悟为主线,突出了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促使学生较好的体会到了大画家戴嵩的虚心精神:
1、质疑引入。一大一小书写课题,突出大画家和小牧童,后来在文本解读时我和学生一遍又一遍的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又重新书写课题,让学生感悟到牧童虽小但精神可佳,教师有在学生的建议下改写课题。
2、从“著名”入手,走进画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中,我从“著名”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哪些词句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请你找出有关的词句。随机理解“一„„就„„”、“ 沉思片刻”、“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及大家称赞的话。同时用“一„„就„„”说话,进行了语言的训练,边练边读,读好文中这句话。通过现场绘画,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通过模仿围观人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后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朗读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气,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课文,感受“戴嵩”的“著名”。“著名”含义的理解,为感受画家的优秀品质,再一次埋下了伏笔。
3、从对话入手,赞扬画家。正当学生入情入境,认为画家的画无可挑剔的时候,教师及时引导:当画家沉浸在大家的称赞声中时,人群里出现了刺耳的喊声,让学生像小牧童一样读一读小牧童的话,然后问:假如你是戴松,你会如何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出自这不起眼的小牧童口中的批评?交流后再回到课文,看看戴松是怎么做的?品读对话,有感情的读好对话,让学生深刻感受戴松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优秀品质,并对戴松说出发自内心的称赞。
4、感悟牧童的可贵品质。人们在赞不绝口的时候,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戴嵩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这么有名的画家却向一位小牧童致谢?”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课文,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字都呆住了。”通过讨论知道,大家都认为画家的画无可挑剔的时候,小牧童竟敢大胆地指出大画家的错误,这件事出乎大家的意料,从而感受牧童实事求是、感于向权威挑战的可贵精神。然后启发学生:你想对这个牧童说什么呢?学生都一一称赞牧童,很自然就感悟到了牧童的品质了。